建筑工程毕业实习报告(测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978075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4.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毕业实习报告(测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毕业实习报告(测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毕业实习报告(测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毕业实习报告(测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毕业实习报告(测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毕业实习报告(测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毕业实习报告(测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毕业实习报告(测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毕业实习报告(测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毕业实习报告(测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毕业实习报告(测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毕业实习报告(测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毕业实习报告(测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毕业实习报告(测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毕业实习报告(测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毕业实习报告(测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毕业实习报告(测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毕业实习报告(测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毕业实习报告(测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毕业实习报告(测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毕业实习报告(测量).doc

《建筑工程毕业实习报告(测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毕业实习报告(测量).doc(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工程毕业实习报告(测量).doc

毕业实习报告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毕业实习报告

班级:

建工08-2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

2012-3-18

一实习要点

1.1实习目的及要求

1.1.1目的

毕业实习是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实践性环节,是对四年来的学习进行全面的总结,也是使我们由学习生活向工作岗位过渡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本次实习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能与实际工程结合起来,能尽快适应由学生到工程技术人员角色的转化。

为我们顺利成长为高级道桥工程技术人才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l.通过毕业实习,加深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综合理解,同时结合毕业设计的具体要求提高其对某方面知识及其应用的熟悉和掌握程度,并根据需要丰富和扩大专业知识领域。

2.通过毕业实习,进一步培养我们独立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3.通过毕业实习,培养我们的社会活动能力,使其以积极的态度投入今后的工作之中

1.1.2要求

1.实习期间要严格遵守纪律,服从指导教师指导,尊重现场的技术人员,干部和工人。

2.严格遵守工地一切规章制度、安全规程,切实注意人身安全。

3.放下架子,虚心向现场技术人员、工人师傅学习,搞好关系。

4.认真收集资料,按日写好实习日记。

5.注意保密,不得丢失实习日记、图纸和资料,毕业答辩结束时一律上交给教师。

6.团结、互助、爱护集体荣誉。

实习因故少三分之一者,不给评定成绩。

7.必须服从带队老师安排,禁止私自外出。

对违反纪律不服从指导教师指导,造成不良影响者。

指导教师有权停止其实习。

8.不能按时提交实习报告、实习日记和无故不参加考核者,按不合格处理。

1.2实习地点

我所在实习地点是位于我省新郑市西南,实习单位是河南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所在项目是其承建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沙河南~黄河南(委托建管项目)新郑南段第二施工标段本标段“新郑-2”(合同编HNJ-2010/XZ/SG-002)设计桩号SH(3)120+500~SH(3)127+200,标段长度6.7km,标段内共有各种建筑物10座,其中左排倒虹2座(田庄沟倒虹吸、十里铺沟倒虹吸),渠渠交叉倒虹1座(杨庄干渠倒虹吸),公路桥4座(观音寺东公路桥、十里铺东南公路桥、十里铺东公路桥、毛庄北公路桥),生产桥共3座(田庄东生产桥、黄岗东生产桥、包庄西生产桥)。

主要工程量包括:

土石方开挖262.97万m3、土石方填筑266.55万m3、混凝土7.32万m3、砌石5.87万m3、钢筋制安3124t。

其中强夯地基处理28万m3、挤密土桩及砂石桩地基处理10.4万m3、高填方170万m3,标段内挖方最大挖深17m,最大填高11m。

1.3实习任务

土木工程测量作为专业的一项基本功,是我们学习土木专业学生必须很好掌握的一项技能。

而我实习单位所在的项目标段内共有各种建筑物10座;其中倒虹吸3座,左排倒虹吸2座,分别为田庄沟倒虹吸和十里铺沟倒虹吸;渠渠交叉倒虹吸1座,为杨庄干渠倒虹吸;路渠交叉建筑物7座,其中公路桥4座,生产桥3座。

分别是观音寺东公路桥、十里铺东南公路桥、十里铺东公路桥、毛庄北公路桥、田庄东生产桥、黄岗东生产桥、包庄西生产桥。

因此做好该段内的河道及桥梁等构筑物的测量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我的主要是配合项目部的测量人员,做好测量工作。

1.4实习时间

实习时间为2012年2月25日至3月20日,共计25天的时间。

在实习结束返校后认真整理并上交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

二工程概况

在我到来之前,工程就已经开始,为了更好的展开工作,首先需要的就是了解工程。

通过几天时间的深入,我了解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整个南水北调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工程首先将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利用新开的人工渠道(局部管道)输水。

输水总干渠自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引水,在方城垭口穿江淮分水岭,从郑州西边的孤柏嘴处过黄河,之后大体平行于京广铁路(位于京广铁路以西),北上至北京团城湖,天津干渠从河北省徐水县西黑山处分水至天津外环河。

输水工程全长1421公里,其中引水渠首至北京长1267公里,天津干渠长154公里。

输水工程与河流全部立交,北京段、天津段局部采用管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由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重点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问题,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干渠总长达1277公里。

中线工程分二期实施,第一期工程建设主要目标:

丹江口大坝加高后,从丹江口水库自流引水,到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四省市。

中线一期工程平均每年可调水95亿立方米。

同时为减少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的影响,修建湖北引江济汉等四项生态建设工程。

  

中线工程的前期研究工作始于50年代初,40多年来,长江水利委员会与有关省市、部门进行了大量的勘测、规划、设计和科研工作。

1994年元月水利部审查通过了长江水利委员会编制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上报国家计委建议兴建此工程。

中线工程可调水量按丹江口水库后期规模完建,正常蓄水位170米条件下,考虑2020年发展水平在汉江中下游适当做些补偿工程,保证调出区工农业发展、航运及环境用水后,多年平均可调出水量141.4亿立方米,一般枯水年(保证率75%),可调出水量约110亿立方米。

  供水范围主要是唐白河平原和黄淮海平原的西中部,供水区总面积约15.5万平方千米。

因引汉水量有限,不能满足规划供水区内的需水要求,只能以供京、津、冀、豫、鄂五省市的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为主,兼顾部分地区农业及其他用水。

为缓解调水对汉江中下游的不利影响,规划建设兴隆水利枢纽、引江济汉、部分闸站改造、局部航道整治工程。

其中兴隆水利枢纽任务是枯水期雍高库区水位,改善库区沿岸灌溉和航运条件;引江济汉工程从长江荆州段龙洲垸引水至汉江潜江段高石碑,全长67.1公里,任务是满足汉江兴隆以下生态环境用水、河道外灌溉、供水及航运需水要求,可基本解决中线一期工程调水对汉江下游“水华”的影响,解决东荆河的灌溉水源问题,并从一定程度上恢复汉江下游河道水位和航运保证率,缩短从长江到汉江的通航里程637公里。

总干渠黄河以南总干渠线路受已建渠首位置、江淮分水岭的方城垭口和穿过黄河的范围限制,走向明确。

黄河以北曾比较利用现有河道输水和新开渠道两类方案,从保证水质和全线自流两方面考虑选择新开渠道的高线方案。

总干渠自陶岔渠首引水,沿已建成的8千米渠道延伸,在伏牛山南麓山前岗垅与平原相间的地带,向东北行进,经南阳过白河后跨江淮分水岭方城垭口入淮河流域。

经宝丰、禹州、新郑西,在郑州西北孤柏咀处穿越黄河。

然后沿太行山东麓山前平原,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至唐县进入低山丘陵区,过北拒马河进入北京市境,过永定河后进入北京市区,终点是玉渊潭。

总干渠全长1241.2千米。

  

总干渠沟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需穿过黄河干流及其他集流面积lO平方千米以上河流219条,跨越铁路44处,需建跨总干渠的公路桥571座,此外还有节制闸、分水闸、退水建筑物和隧洞、暗渠等,总干渠上各类建筑物共936座,其中最大的是穿黄河工程。

天津干渠穿越大小河流48条,有建筑物119座。

  

穿黄河工程总干渠在黄河流域规划的桃花峪水库库区穿过黄河,穿黄工程规模大,问题复杂,投资多,是总干渠上最关键的建筑物。

经多方案综合研究比较认为,渡槽和隧道倒虹两种型式技术上均可行。

由于隧道方案可避免与黄河河势、黄河规划的矛盾,盾构法施工技术国内外都有成功经验可借鉴,因此结合两岸渠线布置,推荐采用孤柏咀隧道方案。

穿黄河隧道工程全长约7.2千米,设计输水能力500立方米/秒,采用两条内径8.5米园形断面隧道。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和受水区,我省境内既有渠道工程,又有水源工程和配套工程,是渠道最长、移民征迁任务最重、占地最多、文物点最多、投资最大、计划用水量最大的省份,也是责任最大的省份。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在我省境内长731公里,静态投资670亿元,分配水量37.69亿立方米;建设用地60.3万亩,需搬迁安置21.7万人,拆迁房屋476.2万平方米。

南水北调工程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千秋伟业。

中线工程实施对缓解我省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旅游产业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金融危机重创世界经济的情况下,又好又快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刚刚胜利闭幕的省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对于我省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解决劳动力就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郑州段开工建设意义深远影响巨大。

穿越省会郑州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郑州段是黄河南规模建设的首开工程,是黄河南连线建设的关键一环。

郑州段起点位于长葛与新郑交界的新郑市观音寺镇英李村,终点位于穿黄工程隧洞出口,途经新郑、中牟、管城、二七、中原、高新、荥阳等7个县(市、区),全长129公里;水面宽约60米,水深7米,两岸防护林带宽约4~8米;起点设计流量每秒305立方米,加大流量每秒365立方米,终点设计流量每秒265立方米,加大流量每秒320立方米;沿线共布置各类交叉建筑物179座,其中分水口门7处;总占地5.5万亩;受水区供水目标6个,年分配水量5.17亿立方米;工程总投资约135亿元。

郑州段的成功实施,郑州市将形成从东南至西南到西北碧水环抱、绿色屏障沿线而行的壮丽景观,增加水面700万平方米、林带160万平方米。

对于郑州市来说,将有效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妥善解决城市、农村用水矛盾,有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积极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加速绿色郑州、和谐郑州、宜居郑州建设步伐,增强郑州中原城市群领跑能力,强化中原城市群整体实力,巩固郑州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地位。

而我所在实习地点是位于我省新郑市西南,实习单位是河南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项目是其承建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沙河南~黄河南(委托建管项目)新郑南段第二施工标段本标段“新郑-2”(合同编HNJ-2010/XZ/SG-002)设计桩号SH(3)120+500~SH(3)127+200,标段长度6.7km,标段内共有各种建筑物10座,其中左排倒虹2座(田庄沟倒虹吸、十里铺沟倒虹吸),渠渠交叉倒虹1座(杨庄干渠倒虹吸),公路桥4座(观音寺东公路桥、十里铺东南公路桥、十里铺东公路桥、毛庄北公路桥),生产桥共3座(田庄东生产桥、黄岗东生产桥、包庄西生产桥)。

主要工程量包括:

土石方开挖262.97万m3、土石方填筑266.55万m3、混凝土7.32万m3、砌石5.87万m3、钢筋制安3124t。

其中强夯地基处理28万m3、挤密土桩及砂石桩地基处理10.4万m3、高填方170万m3,标段内挖方最大挖深17m,最大填高11m。

三测量仪器

在了解实习单位及其负责的工程项目的同时,我也在同事和老师傅的帮助下认真熟悉测量所需的仪器和相关工程图纸,以尽快的开展实习任务,首先就是仪器的使用了,由于我们已经学过工程测量这门课,所以对一些基本仪器还是不陌生的,但也有一些新的东西,需要我好好学习,比如在以后工作中重点使用的GPS测量仪。

在别人的帮助下,一些模糊的知识慢慢变得清楚,同时也学到了许多课堂上没有的东西。

(一)水准仪

一、水准仪器组合:

1.望远镜2.调整手轮3.圆水准器4.微调手轮5.水平制动手轮6.管水准器7.水平微调手轮8.脚架

二、操作要点:

在未知两点间,摆开三脚架,从仪器箱取出水准仪安放在三脚架上,利用三个机座螺丝调平,使圆气泡居中,跟着调平管水准器。

水平制动手轮是调平的,在水平镜内通过三角棱镜反射,水平重合,就是平水。

将望远镜对准未知点

(1)上的塔尺,再次调平管水平器重合,读出塔尺的读数(后视),把望远镜旋转到未知点

(2)的塔尺,调整管水平器,读出塔尺的读数(前视),记到记录本上。

  计算公式:

两点高差=后视-前视。

三、校正方法:

将仪器摆在两固定点中间,标出两点的水平线,称为a、b线,移动仪器到固定点一端,标出两点的水平线,称为a’、b’。

计算如果a-b≠a’-b’时,将望远镜横丝对准偏差一半的数值。

用校针将水准仪的上下螺钉调整,使管水平泡吻合为止。

重复以上做法,直到相等为止。

四、水准仪的使用方法  

  水准仪的使用包括:

水准仪的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五个步骤。

1.安置

安置是将仪器安装在可以伸缩的三脚架上并置于两观测点之间。

首先打开三脚架并使高度适中,用目估法使架头大致水平并检查脚架是否牢固,然后打开仪器箱,用连接螺旋将水准仪器连接在三脚架上。

2.粗平

粗平是使仪器的视线粗略水平,利用脚螺旋置园水准气泡居于园指标圈之中。

具体方法用仪器练习。

在整平过程中,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大姆指运动的方向一致。

3.瞄准

瞄准是用望远镜准确地瞄准目标。

首先是把望远镜对向远处明亮的背景,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最清晰。

再松开固定螺旋,旋转望远镜,使照门和准星的连接对准水准尺,拧紧固定螺旋。

最后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水准尺的清晰地落在十字丝平面上,再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的像靠于十字竖丝的一侧。

4.精平

精平是使望远镜的视线精确水平。

微倾水准仪,在水准管上部装有一组棱镜,可将水准管气泡两端,折射到镜管旁的符合水准观察窗内,若气泡居中时,气泡两端的象将符合成一抛物线型,说明视线水平。

若气泡两端的象不相符合,说明视线不水平。

这时可用右手转动微倾螺旋使气泡两端的象完全符合,仪器便可提供一条水平视线,以满足水准测量基本原理的要求。

注意?

气泡左半部份的移动方向,总与右手大拇指的方向不一致。

5.读数

用十字丝,截读水准尺上的读数。

现在的水准仪多是倒象望远镜,读数时应由上而下进行。

先估读毫米级读数,后报出全部读数。

注意,水准仪使用步骤一定要按上面顺序进行,不能颠倒,特别是读数前的符合水泡调整,一定要在读数前进行。

(二)经纬仪的使用:

安置角架,看各脚螺旋是否有松动,然后使架头高度居中,大致水平,大致看轴套是否与所测的点垂直,安置仪器,目视看是否对中控制点,升降角架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同时也要对中控制点,转动角螺旋使使照准部水准管的气泡居中,转动180度,再调平使其居中,重复几次,即可进行实验。

经纬仪测量注意的事项:

要以一条已知的直线水平角调零,可以减少计算量,如果部这样的话还有乘以它角度的余弦值,还有就是十字叉丝是否垂直,所测的点是否位于竖直的叉丝上,要非常准确,否则画出来的图误差很大。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照准部水准管轴垂直仪器竖轴的检验和校正;视准轴垂直仪器横轴的校验与校正;横轴垂直于竖轴的检验与校正;十字丝竖丝垂直于横轴的检验与校正;竖盘指标差的检验与校正;光学对仪器的检验与校正。

(三)全站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新型测角仪器,与光学经纬仪比较电子经纬仪将光学度盘换为光电扫描度盘,将人工光学测微读数代之以自动记录和显示读数,使测角操作简单化,且可避免读数误差的产生。

电子经纬仪的自动记录、储存、计算功能,以及数据通讯功能,进一步提高了测量作业的自动化程度。

 

全站仪与光学经纬仪区别在于度盘读数及显示系统,电子经纬仪的水平度盘和竖直度盘及其读数装置是分别采用两个相同的光栅度盘(或编码盘)和读数传感器进行角度测量的。

根据测角精度可分为0.5″,1″,2″,3″,5″,10″等几个等级。

四 GPS技术使用

4.1技术特点

以上介绍的三种仪器是最常见的也是最经典的,下面要说的GPS测量则不同,相对于经典测量学来说,GPS测量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测站之间无需通视。

测站间相互通视一直是测量学的难题。

GPS这一特点,使得选点更加灵活方便。

但测站上空必须开阔,以使接收GPS卫星信号不受干扰。

(二)定位精度高。

一般双频GPS接收机基线解精度为5mm+1ppm,而红外仪标称精度为5mm+5ppm,GPS测量精度与红外仪相当,但随着距离的增长,GPS测量优越性愈加突出。

大量实验证明,在小于50公里的基线上,其相对定位精度可达12×10-6,而在100~500公里的基线上可达10-6~10-7。

(三)观测时间短。

在小于20公里的短基线上,快速相对定位一般只需5分钟观测时间即可。

(四)提供三维坐标。

GPS测量在精确测定观测站平面位置的同时,可以精确测定观测站的大地高程。

(五)操作简便。

GPS测量的自动化程度很高。

在观测中测量员的主要任务是安装并开关仪器、量取仪器高和监视仪器的工作状态,而其它观测工作如卫星的捕获,跟踪观测等均由仪器自动完成。

(六)全天候作业。

GPS观测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连续地进行,一般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

作为国家重点工程,要求三等水准测量,测量精确性较高。

并且由其承建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沙河南~黄河南(委托建管项目)新郑南段第二施工标段本标段“新郑-2”(合同编HNJ-2010/XZ/SG-002)设计桩号SH(3)120+500~SH(3)127+200,标段长度6.7km,标段内共有各种建筑物10座,其中左排倒虹2座(田庄沟倒虹吸、十里铺沟倒虹吸),渠渠交叉倒虹1座(杨庄干渠倒虹吸),公路桥4座(观音寺东公路桥、十里铺东南公路桥、十里铺东公路桥、毛庄北公路桥),生产桥共3座(田庄东生产桥、黄岗东生产桥、包庄西生产桥)。

主要工程量包括:

土石方开挖262.97万m3、土石方填筑266.55万m3、混凝土7.32万m3、砌石5.87万m3、钢筋制安3124t。

其中强夯地基处理28万m3、挤密土桩及砂石桩地基处理10.4万m3、高填方170万m3,标段内挖方最大挖深17m,最大填高11m。

于是测量工作中基本采用了GPS测量。

4.2仪器操作

(一)开关GPS主机

1、按电源键1秒,开机

2、按电源键3秒,关机

(二)控制面板按键

主机控制面板有按键两个:

F键(功能键)和电源键,指示灯3个,分别为电源、卫星、状态。

控制面板功能键操作说明:

1、双击F(间隔>0.2S,小于1S),进入“工作方式”设置,有“基站”、“移动站”、“静态”三种工作模式选择。

2、长按F大于3秒进入“数据链设置”,有“UHF”、“GSM”、“外挂”三种数据链模式选择。

3、按一次F键,进入“UHF电台频道”设置。

有0~9、A~F共16个频道可选。

4、轻按关机按钮,语音提示当前工作模式、数据链方式和电台频道,同时电源灯指示电池电量。

指示灯操作说明:

1、电源灯(红色):

“常亮”(正常电压)内电池>7.2V,外电>11V“慢闪”(欠压)内电池≤7.2V,外电≤11V“快闪”(指示电量)每分钟快闪1~4下指示电量

2、卫星灯(绿色):

“慢闪”:

搜星或卫星失锁“常亮”:

卫星锁定

3、状态灯(红绿双色灯):

绿灯:

(信号灯)

内置UHF移动站时指示电台信号强度

外挂UHF基准站时常灭

内置GSM时指示登陆(慢闪),连接上(常亮)

静态时发生错误(快闪)

其他状态常灭

红灯:

(数据灯)

数据链收发数据指示(移动站只提示接收,基站只提示发射)

静态采集指示

(三)开关机指示说明:

开机按电源键1S所有指示灯亮开机音乐,上次关机前的工作模式和数据链方式的语音提示

关机长按电源键3S所有指示灯灭关机音乐

一、GPS工作模式的设置

目的:

V8RTK具有静态、RTK等功能,事先必须对其主机作相应的基准站、移动站、静态或GPRS设置。

作静态使用,则所有主机均设为静态方式。

作RTK使用,若用常规UHF电台,则基站设为外挂UHF电台基站方式,移动站设为内置UHF电台移动站方式;若用GPRS通讯,则基站设为内置GPRS基站方式,移动站设为内置GPRS移动站方式。

特性:

主机一旦设置好后,以后开机则默认为上次设置。

手薄操作

硬复位:

Ctrl+Esc同时按3秒自动重启。

软复位:

Ctrl+SFT同时按3秒自动重启。

二、架设基准站

对中、整平基座,连接好GPS各连接线。

基准站架设点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高度角在15度以上开阔,无大型遮挡物;

(2)、无电磁波干扰(200米内没有微波站、雷达站、手机信号站等,50米内无高压线);

(3)、位置比较高,基准站到移动站之间最好无大型遮挡物,否则差分传播距离迅速缩短。

手簿与GPS主机的连接(蓝牙无线连接)注意事项:

1、先开GPS主机,再进行手簿连接

2、手簿连接前,要将端口设置为“COM1”

3、手簿与GPS主机距离最好在10m内

4、手簿与GPS主机间无太大的障碍物

1)、打开手簿电源键进入开机界面,选择右上角【start】开始菜单,选择【HD-power】进入测量界面。

2)、手薄与主机连接。

打开GPS主机电源,设置好GPS主机工作模式,在手簿上选择【设置】→【连接】(如果连接不上选择【设置】→【选项】→【串口设置】,将端口改为com1,在连接)。

当手簿与GPS主机连接正常时,将弹出一“已经与接收机╳╳╳╳╳╳╳建立连接!

”的提示

3)设置项目文件。

选择【文件】→【新建项目】在弹出新“建工程属性”界面中依次完成“【1】项目名称”、“【2】坐标系统”、“【3】投影参数”(只要输入中央子午线经度即可,如果不知道可以通过【查看】→【导航信息】)这三项后,选择【创建】完成项目属性设置。

4)、设置基准站坐标。

选择【设置】→【基准站坐标】,选择【添加A】输入点名,格式为“GPSBLH”,输入“天线高”,选择【当前C】自动采集五次取平均值作为单点定位的基准站坐标,在弹出“当前点已修改,是否保存”时选择【是】,在弹出“已经设置了基准站”后选择【OK】,电台收发灯和基站主机信号灯开始闪烁且手簿左下角解类型为“固定坐标”没有任何提示就说明基准站设置好了。

5)、断开手簿与主机的连接。

选择【设置】→【断开】。

三、手簿程序的操作流程(转换参数配合高程拟合法)

不管基站架设在未知点上还是已知点上,坐标系统也不管是国家坐标还是地方施工坐标,此方法都适用。

若只需平面坐标,则无需作高程拟合。

一)、碎部点采集

1、设置好移动站。

打开移动站主机电源,设置好模式后,手簿和移动站连接好。

连接方法和基站相同。

在手簿左下角坐标显示区的坐标解类型必须为固定解(窄带),右下角的数据链最好为1,而且一直稳定保持不变,说明移动台工作及工作环境都很好,要是显示无差分就要从移动站的工作模式、电台频道、差分电文格式检查这几项去检查

2、碎部点测量。

在需要采集坐标的地方整平对中杆,用触笔选择手簿左下角坐标显示区(解类型必须为固定解(窄带))或者按手簿的【SP】键会采集当前点坐标,在“设置记录点属性”对话框内输入点名、天线高后按回车键即可保存当前坐标。

有时需要采集多次时可以打开【设置】→【平滑采集】。

在“启用”前打“√”,然后在输入需要采集的次数即可。

二)、求转换参数和高程拟合

1、添加控制点:

选择【查看】→【坐标库】→【控制点坐标库】,进入控制点库,进行控制点标的添加、删除、编辑和查找。

此步是为以后求转换参数作准备。

选择【添加】按钮:

添加一个控制点,弹出【编辑控制点】对话框,输入控制点点名,选择点类型和查看格式(格式为当地XYH),输入坐标。

求转换参数必须均匀分布在测区范围的两个或两个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