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一历史会考试题练兵二 精品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97905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一历史会考试题练兵二 精品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高一历史会考试题练兵二 精品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高一历史会考试题练兵二 精品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高一历史会考试题练兵二 精品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高一历史会考试题练兵二 精品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最新高一历史会考试题练兵二 精品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最新高一历史会考试题练兵二 精品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最新高一历史会考试题练兵二 精品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最新高一历史会考试题练兵二 精品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最新高一历史会考试题练兵二 精品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一历史会考试题练兵二 精品Word下载.docx

《最新高一历史会考试题练兵二 精品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一历史会考试题练兵二 精品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高一历史会考试题练兵二 精品Word下载.docx

A.金田起义B.西征C.东征D.北伐

5.新思想萌发的直接原因是

A.儒家思想无法解决社会现实问题B.鸦片战争中英军的船坚炮利

C.林则徐、魏源等人的积极倡导D.出现了一批介绍世界知识的书籍

6.下列企业属于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是

A.汉阳铁厂B.上海发昌机器厂C.轮船招商局D.开平煤矿

7.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B.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C.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D.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

8.下列不平等条约内容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侵略要求的是

A.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B.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C.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9.戊戌变法失败后,下列变法内容得以保留的是

A.开办京师大学堂

B.奖励创造发明;

裁撤驿站,设立邮政局

C.裁撤绿营,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实行征兵制

D.准许官民上书言事;

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10.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的标志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

11.武昌起义的主力是

A.农民B.工人C.湖北新军D.城市平民

12.辛亥革命失败了,主要是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B.临时政府由南京迁往北京

C.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D.清朝皇帝仍旧在皇宫居住

13.北洋军阀统治建立后,资产阶级最大的政治愿望是

A.恢复孙中山总统职位B.改组北洋军阀政府

C.确保民主政治的实现D.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14.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主要原因是

A.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15.下列侵华战争,发生在1919年以前的是

①鸦片战争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③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④朝鲜战争

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②D.①②④

16.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性质是

A.资产阶级维新运动B.马克思主义宣传运动

C.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思想运动D.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

17.反映五四运动直接目的的口号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废除二十一条”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D.“还我青岛”

18.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七大

19.革命统一战线能够建立的根本原因是

A.共产国际的积极帮助B.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D.反帝反封建任务的需要

20.五卅运动与五四运动的不同之处是

A.工人阶级起了主力军作用B.形成了“三罢”斗争

C.掀起了反帝爱国斗争高潮D.成立了反帝统一战线组织

21.国民革命运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航程上有着重要作用的主要依据是

①扩大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②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洗礼

③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④共产党开始掌握了部分革命武装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③

22.“工农武装割据”和军阀割据的本质区别是

A.经济基础B.控制区域C.政权性质D.武装斗争

23.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在

A.南昌起义B.八七会议C.三湾改编D.湘赣边秋收起义

24.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A.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B.中央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

C.红二、四方面军会师D.遵义会议的召开

25.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是在

A.“八一宣言”B.《论持久战》C.洛川会议D.瓦窑堡会议

26.使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A.“九一八”事变B.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建立C.华北事变D.七七事变

27.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不包括

A.野蛮的经济掠夺

B.推行奴化教育

C.实行丙村、清查户口、发放“良民证”和保甲连坐制度

D.设立上饶集中营、息烽集中营、重庆中美合作所

28.在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建国后土地改革运动基本完成

C.镇压反革命运动D.“三反”“五反”运动

29.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的是

A.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B.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C.四五运动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30.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最突出的特点是

A.以实现社会主义为目标B.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C.以国共合作为基础D.由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

回答31~33题

31.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措施是

①打退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反共高潮②实行“三三制”原则

③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④开展大生产运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

32.解放战争时期,把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的是

A.解放石家庄B.孟良崮战役C.三大战役D.渡江战役

3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最基本经验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

B.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C.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

D.组成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

新中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取得巨大成就,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回答34~36题

34.既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行了民族的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由于党和政府实行

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B.民族团结原则

C.民族平等原则D.共同发展繁荣原则

35.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并在会上发挥了积极作用的是

A.华盛顿会议B.1954年的日内瓦国际会议

C.万隆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36.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D.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著名历史人物在某一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回答37~38题

37.下列举措,属于梁启超的是

A.改组国民党,推举孙中山为理事长

B.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C.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反对袁世凯称帝

D.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号召人民将反袁斗争进行到底

38.下列与张学良有关的是

①让东北军执行蒋介石不抵抗命令②将各路抗日武装组成东北抗日联军

③发动西安事变④指挥台儿庄战役

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国共两党虽代表着不同的阶级利益,但有合作,又有斗争。

回答39~40题

39.北伐不到一年,就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最主要是由于

A.北伐军广大将士作战英勇,尤其是共产党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

B.北伐军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C.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制定了正确的北伐方针

D.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40.1949年,国共两党举行北平谈判的目的是

①共产党为了实行迅速结束战争,实现国内和平,减少人民的苦难

②国民党企图与共产党划长江而治

③为发动全面内战做准备

④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②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要求: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1.阅读系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材料二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以上均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二的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哪两部宪法?

其中距今(2018年)51周年的是哪部?

 

(2)材料一中的“国民”与材料二中的“人民”是否相同?

为什么?

32.读图:

(一)

(二)

图(三)

图(四)

——以上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1)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分别反映的是新中国历史上经历的哪四个时期?

(2)从图中找出东北地区的工业建设成就?

(3)综合四幅图,概括指出党中央为什么要提出振兴东北的计划?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33.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杰出历史人物的共同特征之一。

近代中国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林则徐、魏源、洪仁玕、康有为、陈独秀等就是其中的代表,试概述他们与时俱进的主要表现。

33.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中国近代史上,台湾是怎样被日本侵占的?

又是怎样回到祖国怀抱的?

建国后,台湾与祖国大陆长期隔绝局面的出现主要是由哪两方面因素导致的?

试结合现状谈谈解决台湾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