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地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980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快速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如何快速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如何快速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如何快速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如何快速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如何快速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地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如何快速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地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如何快速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地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如何快速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地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如何快速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地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如何快速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地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如何快速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地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快速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地理》.docx

《如何快速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快速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地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如何快速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地理》.docx

如何快速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地理》

如何快速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地理》

如何快速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学法指导】

  进入二轮复习后,经过几次模拟考和套卷练习,学生们逐渐开始忧心于自己的主观题得分率不高又难以提高的问题。

今天,一个平时就不错的学生跑来,问了几道选择题后,才忧心忡忡地说出自己的困惑:

“不知为何,自己主观题的成绩老是提不高,心里又急,又没办法”。

其实自己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选择题不会,至少理论上还可以有25%的答对率,但主观题不会,或是答题的思路错了,则可能写满一页,也只得个0分。

看过不少关于主观题答题规范的网上资料,不可谓不全面,整理的老师可谓劳苦功高,为广地理教师和学生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心里除了对这些老师感到无限敬佩外,更为自己的懒惰和浅薄而惭愧!

不过,自己“好为人师”的毛病久教成疾,将今天与这个学生的谈话思考整理了一番,结合自己的一些理解,写下这篇文字,一来整理自己的思路,二来就教于各位老师、学人。

我的观察,学生主观题答不好,主要毛病在于两个方面:

第一,学了多年的地理,经历了高三一年的综合复习,仍没能建构起完整的中学地理知识体系(目前新课程强调淡出学科知识体系,是否更使师生迷惘?

――个人对新课程的理解可能有失偏颇),因而答题毫无章法可言,所以就有一些“想到什么写什么”的做法,最后洋洋洒洒一大篇,可怜的是最终得分还是“0”!

第二,平时的主观题训练,缺少反思或根本不懂反思(即对别人提供的参考答案,尤其是高考题的参考答案,没认真分析:

为什么要这样答,其答案组织的思路是什么?

所以,在主观题训练时,首先要突破的一个关键点就是:

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地理学观点和建构起一个完整的中学地理知识体系。

如自然地理,最基本的观点为:

其一,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各构成要素间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整体。

它由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或地质地貌)、土壤、生物(中学中似乎多强调植被,仅在分析阿根廷、澳大利亚等的大牧场放牧业时,才强调无大型食肉动物这一特征)、水文等构成。

其二,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的背景因素,任何人类活动,必然受这个背景的影响与制约;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人类对地理环境背景因素的能动性改造更趋强大。

因而,自然环境是一个动态的巨系统。

明确这点,我们就可以归结一些基本的答题思路,略举一例,以作说明:

1、但凡问及“成因”“原因”类的问题,基本可以从自然原因(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植被等要素)和人文原因(生活活动、生产活动)方面作答。

例:

A地(三江平原)沼泽广布,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思维过程:

①自然原因:

  a.地理位置:

纬度高(气温较低,且低温期长),离海近(水汽多)…〔因为地理位置决定很多东西,尤其对气候影响巨大,这里不展开,有兴趣的可自行拓展,深入思考〕。

  b.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水多),光热不足(蒸发弱)→其结果是:

水量的收入大于支出,易积水成涝、成泽;

  c.地形――平原,地势低洼、平坦(存在排水不畅,积水较多的问题);

  d土壤、植被――(两者是气候、地形和河流的产物,对此问题可略过分析);

  e.水文(河流)――三江(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汇合处(洪水泛滥,加剧积水成泽)

②人文原因:

从历史角度考虑,可强调其自然条件较为恶劣,早期开垦困难,开发较迟,地表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因为开发越早,地表环境的改变会越大。

在以上思维分析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取重舍轻”的工作,将最主要的要素提取出来,用精简的文字,组织文字如下(注意形成良好答题规范,列点作答):

答:

①纬度位置较高的温带地区,低温期长,蒸发较弱;且为较近海的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这点主要论述气候)

  ②平原地形,地势低洼,易积水成涝;(这点主要论述地形)

  ③地处三江交汇处,洪水期河水泛滥频繁,进一步加剧积水的严重性;(这点主要论述水文)

(以上三点主要论述自然原因)

  ④历史上开发较晚,受人类活动影响小(这点主要论述人文原因)

以下提供原题所附答案:

①地势低洼、三江交汇处,洪水泛滥频繁,积水严重;②降水较丰富,纬度位置高,蒸发小,属湿润区。

两相对照,虽然文字表述有差异,但基本的要点是一致的,而且,比所附答案更好的是,思路中,还强调了人文方面的原因。

2、但凡问到“意义”、“作用”、“影响”等问题,基本可以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思考。

也以一例说明:

例:

保护湿地有何意义?

思维过程:

①环境效益―――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对气候――可调节局部地区小气候;对地形――可略过分析;对生物―――是各种动植物生长栖息地,可保护生物多样性;对土壤――可增加土壤中有机质、腐殖质的积累;对水文――可调蓄河流径流量;

②经济效益:

对农业――可发展水产或特色动植物养殖,可提供农业灌溉用水,可透过改善局地小气候稳定农业生产,可部份作为储备耕地…(可发散想到很多,有理即可);对工业――可提供工业用水,可提供工业原料(如加工工业)…;对第三产业――尤为突出的是通过保护性开发,如建湿地公园,发展旅游,对带动和促进整个湿地区的经济全面发展,作用巨大。

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效益;

③社会效益――如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人民经济收入和生活环境质量、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方面交流等等,不能枚举….原题所附答案略过。

从以上思维过程看,无论是什么问题,我们思考时总是要站定“地理”的立场,从地理学的角度去分析现实问题,也就是从对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具体分析,来寻求思维发散,这一方法可理解为,先定框架,再依着框架进行思维发散,最终找到原因,意义,甚至措施。

当然,由以上分析也可看到,最终答案能否得出,还得靠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

不然,就只能剩下空洞无物或是错漏百出的思维框架了

所以,二轮之后,无论是什么层次的学生,我都建议他再回归教材。

至少认认真真、仔仔细细过两遍教材,理清知识结构。

结合一道质量检测题谈综合题的审题和答题技巧

例题:

2007年8月31日,川气东送工程正式开工(如图)。

这是继西气东输

Image00000.jpg(17.47KB)

2009-2-1609:

02

工程之后,中国又一条通往中东部地区的天然气管道,为中东部地区管线联网创造了条件,也为在2010年以前基本形成覆盖全国的天然气基干管网创造了条件。

(1)川气东送工程主干线经过我国   个自然区,    个经济地带。

(2)除了天然气以外,太阳能、风能也是未来我国能源利用的方向,试述川气东送的气源地太阳能资源的特点及原因。

(3)比较西气东输和川气东送气源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

【审题及解析】审题过程要做到“慢、细、准”,慢的目的是要把握试题提供信息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每一个数字,每个图例符号都要关注,充分获取信息。

当然细也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住与地理和解题相关主要的和关键的信息,根据题意和问题的角度对信息进行筛选,提取与解题有关的有效信息,抓准解题突破点。

审题内容要包涵三方面:

注意题目中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时间、空间,地理名词概念及内涵,关键词及限制条件,准确、全面、深刻的理解和解读试题信息。

(1)川气东送工程主干线经过我国几个“自然区”,几个“经济地带”,关健信息是“主干线”经过“自然区”“经济地带”,“主干线”在题目图中,“自然区”和“经济地带”属于我国三大自然区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三大经济地带属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根据自然区和三大经济地带的界线可以得出经过一个自然区和三大经济地带。

(2)地点是“川气东送气源地”,地理事物“太阳能资源”,关键词限定“特点”和“原因”。

川气东送气源地为四川盆地,太阳能资源即太阳辐射,这里特点主要太阳辐射分布多少,太阳辐射分布影响因素包括三个方面:

纬度、地形地势、气候气象条件。

(3)地点:

“西气东输所源地”,“川气东送气源地”;地理事物:

“农业生产条件”;限定词:

“比较”。

西气东输气源地为塔里木盆地,川气东送气源地为四川盆地;农业生产条件:

传统农业生产条件侧重于自然条件(商品农业侧重社会经济条件);比较出塔里木盆地相对于四川盆地的突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四川盆地相对于塔里木盆地的突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规范组织语言】答案组织要做准确、全面、简练,准确的语言是能够地理述语和专业性语言,这些语言业来源于对教材的熟悉掌握;全面要求知识点不能有遗漏,要点和踩分点要完整;简练,描述语言句子要短,表达要简洁。

(2)题分析:

四川盆地因为盆地地形,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散出,云雾量大,阴雨天多,大气削弱多,太阳辐射量贫乏→答案:

太阳能资源贫乏;盆地地形,阴雨天多,大气削弱多。

第(3)题分析:

塔里木盆地纬度较高,深居内陆,气温温差大,热量不足,但光照充足,降水少,因为有冰雪融水形成了绿洲农业;四川盆地在东部季风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夏季高温多雨,太阳辐射量少,光照不足→组织答案:

塔里木盆地:

有利: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不利:

降水少(水源不足)(受风沙影响大、受寒潮影响大)。

四川盆地:

有利:

水热充足,雨热同期;不利:

光照不足。

【学生答题启示】

学生答题存在问题:

1.审题不清,比如将

(2)题“川气东输气源地太阳能资源特点”答成“太阳能资源特点”,忽视了关键词的修饰和限定,(3)根本不分是是西气东输源地还是川气东送源地直接答出有利条件、不利条件。

2.表述不完整,表述不准确。

四川盆地太阳能资源贫乏的原因,只答“盆地地形,太阳能资源贫乏”,表述不完整;四川盆地,“太阳能资源不是十分充足”“不太丰富”,用词不确切和准确。

3.基本概念掌握不牢固,比如塔里木盆地光照、热量、日照分不开,把塔里木盆地说成“光热充足”。

4.隔靴搔痒,泛泛而谈。

(3)题直接列举出来两大气源地的农业区位条件,没有比较优势和不足。

对一轮复习的启示:

1.一定要在平时加强审题能力的提高,掌握审题的步骤和过程,把握审题的内容要细致并能够提取解题的有效信息。

2.归根结底还是要抓好双基,加强对教材基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一定提高对基本知识的灵活迁移运用;加强对基本读图表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的提高。

3.规范答题的语言。

答题语言的规范首先来源于一轮复习对课本主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其次来源于对高考真题训练和答案。

高考综合题的归类及解题规律探讨

高考地理综合题分值集中份量重,是学生考试失分的重灾区,是影响学生地理得高分的最大障碍。

 综合题的类型主要有比较类和综合分析类,比较类主要集中两个区域特征等要素的异同比较,综合分析涉及区域特征的分布特点或者规律描述、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原因分析、区域发展的问题分析、区域发展的评价及措施、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作用和影响等。

但不管是比较类还是综合分析类,基本上是通过区域来考察学生的读图(表)分析、推理、迁移、应用能力,体现大纲要求的四项基本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下面就综合题答题方法和规律作一总结,归纳出答题的思路和套路。

一、比较类

比较类试题特别是综合类比较关键掌握从那些方面进行比较,既要结合概念内涵、规律和原理理清思路和脉络。

还要注意题意要求从具体那个角度进行比较,审清题意很重要。

【常见名词内涵】海水性质:

海水温度、盐度、密度;水文特征:

流量、汛期、含沙量、冰期和凌讯;等值线特点:

疏密、走向、弯曲、数值分布;地形特征:

地形组成、分布和地势特点;气候特征:

气温的特点(冬季是寒冷还是低温,夏季是高温,还是凉爽,日较差和年较差。

四季的分布);降水的特征(降水多少,季节分配,类型);自然地理特征:

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地理特征:

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例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05年北京卷)

Image00001.jpg(35.45KB)

2009-2-1717:

31

(1)简述北海与南海的海水性质差异、资源优势与存在的环境问题。

〖解析及答案〗两个不同海域海水性质比较包括海水温度、盐度比较,而海水温度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海水盐度分布规律从副热带海区向低纬度和高纬递减。

海洋环境问题包括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

答案:

北海的温度、盐度均低于南海。

两者油气资源丰富;北海有世界著名渔场。

海洋污染、海洋生态破坏。

一、综合分析类

1、

特征描述类

  特征描述类试题答题关键在于从那些角度切入问题,同时还要注意表达语言要简洁、准确和术语化。

【常见名词描述方法】①描述地形特征:

地形类型(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地形地势的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名称及分布;②地表环境特征主要从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发育程度等方面概括。

③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水量大小;汛期(长短、次数);冰期(凌汛);含沙量;落差,流速,水能资源。

④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发源地、流向与注入海洋;长度与流域面积;支流(多少、对称与否)及河网形状;上中下游的划分;流经的省区、重要城市、主要地形区。

⑤描述气候特征:

气温特征(季节变化、积温、生长期)---热量条件;降水(季节变化、干湿变化)---水分条件。

⑥描述农业生产特征:

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其分布;农业部门结构;生产水平(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集约化程度、专业化水平)。

⑦描述工业生产特征:

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

⑧地理特征:

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水文(河湖));社会经济特征(农业、工业、贸易、旅游、交通、城市、人口等)。

【例2】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甲图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06年全国Ⅰ)

Image00002.jpg(38.37KB)

2009-2-1717:

31

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06年全国Ⅰ)

(1)

说明甲图中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

〖解析及答案〗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地表环境特征主要从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发育程度来解答。

答案:

干旱、半干旱;河流发育稀少;地表荒漠、沙土广布;植被稀少。

2、成因分析类

成因问题在地理高考试卷中出现的较多,自然原因一般从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河流.湖泊)、植被、土壤、矿产、洋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来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市场、交通、科技、人类各种活动、历史条件、工程建设、政策、军事(战争)、宗教等方面分析。

分析时应该抓住主要原因。

【成因分析思路】气候:

纬度(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形式,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洋流;气温:

纬度(太阳辐射),海陆位置,地势,洋流;降水:

大气环流,地形坡向,海陆位置,洋流;水文特征成因分析:

地表形态和气候(降水)的影响;水能特征:

地表起伏大,河流落差大;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海水盐度成因分析:

不同纬度-副热带高(降水与蒸发的关系),同一纬度-河流径流、洋流的影响;渔场成因:

温带海域:

冬季海水表层冷水下沉,底层海上泛;大陆架海域,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生长旺盛;寒暖流交汇带来的影响盐类;寒流上泛;入海径流带来的营养物质;环境问题或灾害成因:

自然原因(地形地势、地质、气候、水文等),人为原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社会经济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状况)。

【例3】2007年1月30日至2月10日,国家主席胡书记对非洲八国进行了友好访问,

谱写了中非友谊的新篇章。

(07重庆卷)根据图10,图11回答

图10

图11

B

A

(2)分析图11中,A、B区域年降水量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

Image00003.jpg(34.13KB)

2009-2-1717:

31

〖解析及答案〗结合影响气候和降水量思路来解答:

地处赤道低压带;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西南风与海岸线垂直;沿岸(几内亚)暖流经过;高原山地抬升。

3、评价问题

回答此类问题注意两点:

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阐述;二要从对自然、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方面综合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例4】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图18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07江苏地理)

(1)

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

〖解析及答案〗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光、热、降水),地形、河湖特征、土壤、自然资源等,结合当地的区域特征。

答案:

有利条件:

矿产(能源)资源丰富;草场广布(草质优良);光照条件好;不利条件:

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

Image00004.jpg(26.56KB)

2009-2-1717:

31

4、区位分析类

区位问题是高考试题出现频率较高问答类试题之一,区位问题模式多从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来分析解答。

例如,农业区位分析思路:

①自然因素:

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条件)、地形、土壤、水源等。

②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交通、政策、工业支持、科技、劳动力、生活习俗、种植历史等。

工业的区位分析思路:

①经济因素:

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等;②社会因素:

国防、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③环境因素:

与风向、水源地的关系;④自然因素:

土地、水源;其中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

【例5】东北地区是我国以机械等部门为主的老工业基地。

表为“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

下图为“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07江苏地理31题)

Image00005.jpg(28KB)

2009-2-1717:

31

(1)

请简述东北地区发展机械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6分)

【解析】首先要从题中图中和表中获取相关的信息,其次要结合我国东北工业基地发展的状况和影响工业区位因素来分析。

答案:

原料丰富;能源充足;市场条件好;交通便利;技术基础好;国家政策支持

当然,要想在综合题少失分,得高分,除了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答题套路之外还要注意审题,不断提高做题的技巧。

注:

已经发表在《考试报-高考地理08年12期》请勿商业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