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组织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981408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组织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交通组织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交通组织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交通组织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交通组织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交通组织专项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交通组织专项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交通组织专项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交通组织专项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交通组织专项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交通组织专项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交通组织专项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交通组织专项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交通组织专项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交通组织专项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交通组织专项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交通组织专项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交通组织专项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交通组织专项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交通组织专项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交通组织专项方案.docx

《交通组织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组织专项方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交通组织专项方案.docx

界首市2016年三条省道改建工程

交通组织专项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界首市2016年三条省道改建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七年五月

目录

第1章编制目的、适应性及编制依据 -1-

1.1编制目的 -1-

1.2适应性 -1-

1.3编制依据 -1-

第2章工程概况 -2-

2.1项目概况 -2-

2.2设计概况 -2-

2.3工程建设条件 -3-

2.3.1地形、地貌 -3-

2.3.2气象 -3-

2.4工程特点 -3-

第3章施工组织 -4-

3.1施工组织调查 -4-

3.1.1S102 -4-

3.1.2S237 -4-

3.1.3S328 -4-

3.2施工总体安排及分工序交通改道时间 -5-

3.3交通保畅组织原则 -5-

第4章交通保畅方案 -6-

4.1作业控制区的布置 -6-

4.2施工区内设施布设 -7-

4.2.1警告区 -7-

4.2.2上游过渡区 -7-

4.2.3缓冲区 -7-

4.2.4工作区 -7-

4.2.5下游过渡区 -8-

4.2.6终止区 -8-

4.3施工安全设施的布设 -8-

4.3.1施工区标志 -8-

4.3.2临时隔离设施 -9-

4.3.3工作控制区内设置交通标志的位置规定 -9-

4.4施工现场的交通安全管理注重因素 -10-

第5章施工交通保障措施 -12-

5.1组织措施 -12-

5.2技术措施 -12-

5.3施工车辆组织 -12-

5.4道路交通维护措施 -13-

第6章安全措施 -14-

第7章文明施工 -15-

第8章应急预案 -16-

8.1应急组织机构 -16-

8.1.1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16-

8.1.2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组织机构各部门职责 -16-

8.2应急救援预案启动条件 -17-

8.3应急救援资源配备情况 -17-

8.3.1资金的配备 -17-

8.3.2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设施的配备 -18-

8.3.3社会资源 -18-

8.4应急响应 -18-

8.4.1接警与通知 -18-

8.4.2应急通讯联络系统 -18-

8.4.3应急步骤措施 -19-

8.4.4发生人员伤害或车辆损坏严重情况应立即采取的措施 -20-

8.4.5消防抢险 -23-

8.4.6防止二次伤害和交通堵塞措施 -23-

8.4.7现场保护 -24-

8.4.8警报和紧急公告 -24-

8.4.9监视和测量 -24-

8.4.10警戒与治安 -25-

8.4.11人群疏散与安置 -25-

8.4.12医疗与卫生 -25-

8.4.13公共关系 -25-

8.4.14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 -26-

8.5应急终止与现场恢复 -26-

8.6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 -26-

8.7预案的评审与改进 -26-

第9章主要施工现场安全标志图 -28-

II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界首市2016年三条省道改建工程交通组织专项方案

第1章编制目的、适应性及编制依据

1.1编制目的

为了确保界首市2016年三条省道改建工程改扩建路段顺利施工,保障施工期间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规范项目施工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及工程管理水平,参照界首市2016年三条省道改建工程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及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等,结合现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1.2适应性

本方案适用于界首市2016年三条省道改建工程改扩建路段交通组织施工,包括质量、进度、安全、文明、环保等各方面。

1.3编制依据

⑴、S102省道(拟规划)颍泉李长营至临泉于寨(界首段)改建工程施工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

⑵、S237界首市李相庄至砖集段改建工程施工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

⑶、S328界首市曹庄至舒庄段改建工程施工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

⑷、《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准》JTGD81-2006;

⑸、《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⑹、《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15;

⑺、《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

⑻、本地区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候、材料供应等施工条件的详细调查;

⑼、其它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

第2章工程概况

2.1项目概况

界首市2016年升级改造三条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工程改扩建工程,位于界首市境内,由省道S102、S237和S328呈三角形布设,三个交点分别位于陶庙镇、砖集镇、张楼村附近。

省道S102:

起点位于界首市现状X030县道与颖泉区交界处,路线自东向西布设,经过代桥镇、与S328省道相交,后向西经过李兰庄、顾集镇北、砖集,于任楼处顺接现状X018县道,终点与S204省道于K45+500处相交,路线全长25.4485km,扩建长度5.9235km,新建长度19.525km。

建设标准为二级公路,路基宽15米,路面宽12米,沥青混凝土路面。

省道S237:

路线起自界首市华鑫大道,由北向南经过田营镇、陶庙、砖集、王集等乡镇和村庄,沿线与S328、陶阳路、S102等道路相交,下穿郑合高铁,项目终点在临泉县S237北延泉河大桥接线处,路线全长15.741km,扩建长度7.2km,新建长度8.541km。

建设标准为一级公路,路基宽24.5米,路面宽23米,沥青混凝土路面。

省道S328:

线路起点位于界首市大桥南路曹田沟桥南侧桥头,利用规划中的大桥南路布设至华鑫大道,后经陶庙镇后返回S328省道,再经由任寨乡、泉阳镇、舒庄镇和至现状S328与临泉县交界处。

线路全长27.983km,扩建长度11.927km,新建长度16.056km。

建设标准为二级公路,路基宽15m,路面宽12m,沥青混凝土路面。

2.2设计概况

本项目改扩建路段约24km,具体段落如下表所示。

省道

起讫桩号

长度(m)

备注

封闭方式

S237

K0+000.0~K0+850.0

850

西侧拼宽

半幅封闭施工

K0+850.0~K1+500.0

650

西侧拼宽

半幅封闭施工

K1+500.0~K2+255.0

755

西侧拼宽

半幅封闭施工

K2+255.0~K2+900.0

645

西侧拼宽

半幅封闭施工

K2+900.0~K3+700

800

东侧拼宽

半幅封闭施工

K3+700.0~K4+200.0

500

东侧拼宽

半幅封闭施工

K4+200~K5+207.4

1007.44

东侧拼宽

半幅封闭施工

K5+207.4~K5+600

392.56

东侧拼宽

半幅封闭施工

K5+600.0~K6+500.0

900

东侧拼宽

半幅封闭施工

K6+500.0~K7+260.0

760

东侧拼宽

半幅封闭施工

合计

7260

S102

K0+000.0~K1+113.48

1113.48

老路利用段

半幅封闭施工

K1+132.52~K2+733.98

1601.46

老路利用段

半幅封闭施工

K2+756.02~K4+298.98

1542.96

老路利用段

半幅封闭施工

K4+321.02~K4+485.00

163.98

老路利用段

半幅封闭施工

K24+010.00~K24+482.98

473

老路利用段

半幅封闭施工

K24+537.02~K25+448.5

911.5

老路利用段

半幅封闭施工

合计

5806.38

S328

K8+440~K12+730

4290

老路加宽利用

半幅封闭施工

K15+760~K17+560

1800

老路加宽利用

半幅封闭施工

K21+020~K25+100

4054

老路加宽利用

半幅封闭施工

K27+060~K28+001

941

老路加宽利用

半幅封闭施工

合计

11085

总计

24151.38

2.3工程建设条件

2.3.1地形、地貌

三条线路位于皖北平原西北部,属沉积平原,地势平坦。

海拔32.5~39.5m,相对高度5.7m,西北稍高于东南,自然坡降1/10000~1/7000。

工程勘察范围内的土层主要为耕土、粉质粘土、粉土。

拟建勘察范围内土层分布较稳定,无地质断裂带通过及不良地质,被评为稳定的工程场地。

2.3.2气象

界首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北回归线以北,暖温带与北亚热带之间的过渡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其特点是: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光、热、水资源丰富。

以平均高于22℃为夏季,低于10℃为冬季,介于之间为春秋两季。

常年以3月26为入春,持续56天;5月21入夏,持续113天;9月11入秋,持续61天;11月11入冬,持续135天。

故春多多风旱,夏长而湿热,秋凉且风爽,冬长而干寒。

年平均气温14.7℃。

夏季7月平均气温27.7℃,冬季1月平均气温0.6℃,年温差27.1℃。

年无霜期平均在216天。

2.4工程特点

项目为改扩建工程,施工区域周边环境复杂,车流量大,干扰大。

第3章施工组织

3.1施工组织调查

3.1.1S102

本项目K0+000~K4+485段利用030县道拓宽改建,K24+010~K25+448.5段利用018县道拓宽改建。

030县道K4+490代桥东段,废弃原有老路约110m,018县道K24+000处砖集东段,废弃原有老路约210m。

030县道利用段原有道路平纵面指标较好,本次设计原则上按拟合老路中心线设计,局部为避免拆迁、优化老路线性稍作调整;此路段纵面设计按照老路标高加铺46cm设计。

老路基双侧加宽,路面局部病害修复后,加铺路面结构层。

018县道利用段原有道路平纵面指标较好,本次设计原则上按照避免拆迁布设中心线位;此路段纵面设计按照老路标高加铺46cm设计。

老路基双侧加宽,路面局部病害修复后,加铺路面结构层。

老路改造路段施工期间需做半幅通车专项保通设计,保证交通运营。

3.1.2S237

本项目起点~K7+260约7.26公里为老路拼宽,K7+260~终点为新建一级公路。

老路为二级公路,路基拼宽段采用半幅施工,先施工路基拼宽段,再进行老路加铺;新建路段采用全幅封闭施工,交通车流对施工不产生任何影响,从而为工程质量及施工工期提供了保证。

施工前及施工期仍需要作合理的安排、划分施工路段,做好相应的交通组织工作,尽量减少施工给周围群众出行带来的影响。

3.1.3S328

本项目X017段老路利用1段为K0+000~K0+600,现状S328老路利用段分为四段,分别为K8+450~K12+750、K15+750~K17+750、K21+000~K25+050、K27+050~K28+027.292。

X017为三级公路,路面宽6.5m,路基宽7.5m,设计速度30km/h,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路面状况良好,路面损坏严重。

安全设施数量较少,部分损坏。

原有道路平纵面指标较好,本次设计原则上按拟合老路中心线设计,局部为避免拆迁、优化老路线性稍作调整;此路段纵面设计进行挖除重建。

施工期间需做半幅通车专项保通设计,保证交通运营。

现状S328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12.0m,路面宽度9m,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状况良好,路面有不同程度的病害,主要病害为沉陷、车辙、大面积坑槽等。

安全设施数量较少,部分损坏。

原有道路平纵面指标较好,本次设计原则上按照避免拆迁布设中心线位,根据路面状况确定加铺利用方案。

施工期间需做半幅通车专项保通设计,保证交通运营。

3.2施工总体安排及分工序交通改道时间

根据项目总体进度计划和有关会议精神,自2017年4月22日开工,于2018年12月31号完成通车,总工期为20个月。

3.3交通保畅组织原则

交通配合是公路改建施工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本工程施工期间我们将遵循:

“服从指挥、合理安排、科学疏导、适当分流、专人负责、确保畅通”的原则,切实做好交通配合工作,保证施工期间的交通通畅。

第4章交通保畅方案

4.1作业控制区的布置

本项目所有改扩建路段原有道路均为二级公路,施工期间根据施工路段的交通流量情况合理安排施工计划,采用半幅通车专项保通设计,保证交通运营。

根据《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规定,在施工时为了保证给道路使用者和施工工人提供最大的安全保护,本改扩建工程的交通控制区,即施工作业控制区应设置:

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6个区段。

作业控制区示意图如下:

图4.1-1封闭车道养护作业控制区

4.2施工区内设施布设

施工区安全设施的布设应按《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有关规定执行。

其中限速标志的设置,应报交警部门审批确定。

4.2.1警告区

作用:

提示前方道路施工,使行车者注意交通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本工程警告区设置长度为100m。

在该区段前,应设立施工预告标志,用于通告道路的交通阻断、绕行情况,使司机有时间调整其行车速度。

施工预告标志采用固定方式设置在行车方向右侧醒目的地方。

警告区内每隔一定距离应设置有关标志,相邻标志的间距不宜小于200m。

警告区内统一设置“前方施工”标志、“禁止超车”标志、“前方车道变窄”标志、“禁止通行”标志、“导向”标志及“限制速度”标志等。

本区域内限速为40km/h。

4.2.2上游过渡区

作用:

起导流作用,引导车辆改变行驶方向,变换车道。

该区长度本工程设置为50m。

当车辆行驶至前渐变区时,行车速度应小于40km/h。

在前渐变区前应设置“禁止驶入”标志。

4.2.3缓冲区

作用:

引导车流有序行进。

缓冲区的长度为50m。

在缓冲区内应设置路障、混凝土隔离墩或用锥形交通标志进行隔离。

缓冲区内不准停放器具、车辆、材料,禁止工作人员停留,以避免由于车辆失控出现的事故。

4.2.4工作区

作用:

工作区是施工人员活动和工作的地方,在车道与工作区之间必须设置隔离装置,工作区还应为工程车辆提供安全的进出口。

根据施工作业的需要设置工作区长度,工作区最大长度不宜超过4km。

在该区域内全程采用外安装警示柱+内侧安装彩钢板围墙进行施工围挡与通行车道隔离。

警示柱间距为2m。

彩钢板围墙高1.8m,立柱及支腿采用方钢,间距2.0m,用方钢连接,面板采用0.5mm厚蓝色彩钢板。

固定方式:

通过植筋与方钢立柱焊接固定好,然后安装支腿和横向连接,再安装彩钢板,彩钢板设置2道反光贴。

部分占用现有道路采用活动护栏及警示牌。

施工期间需派专人指挥交通和维护交通标志。

夜间施工应在工作区内设置照明灯。

一般禁止在夜晚、雨、雾等不良天气施工。

图4.1-2半封闭施工围挡

4.2.5下游过渡区

作用:

起导流作用,引导车辆改变行驶方向,变换车道,进入正常的行驶车道。

该区域长度本工程设置为30m,车辆驶过施工区后,应利用锥形交通标志设置后渐变区,引导车辆进入正常车道。

4.2.6终止区

作用:

表示施工区的结束和施工限制的解除,位于施工区的末端。

终止区的设置长度大于30m。

终止区的末端应设置解除限速标志。

4.3施工安全设施的布设

4.3.1施工区标志

用于桥梁、路基、路面等各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占用车道、封闭道路、借道行驶等。

施工区标志根据规范及实际需要,按组进行设置,重复使用。

施工现场标志支撑结构采用支架结构形式;标志板采用0.5mm厚彩钢板,反光材料为二级反光膜;字高30cm。

标志尺寸应符合国标要求,并用沙袋等重物压稳。

4.3.2临时隔离设施

包括临时隔离栅、隔离墩、锥形路标、防撞桶等。

各类标志均应符合《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准》的规范要求,并具有夜间反光功能。

其中隔离墩及钢管须有红白相间反光标记;防撞标志桶内要适当填充,防止倒伏;锥型交通标必须采取内部填充或压砂袋圈等方法防止倒伏,严禁用砖头、石块等有棱角物体压制,以免引发交通事故;警示标志牌除支架底部采用铸铁支座外,可视情况采取压沙袋等方法防止倒伏。

施工现场的标志要有专人负责,必要时要采用信号或旗手管制指挥交通,严禁因施工标志摆放不规范而引发交通事故。

当两公里路段内安排两处或以上施工现场时,可按一处施工现场布设标志,中间采用锥型交通标连接。

4.3.3工作控制区内设置交通标志的位置规定

1、工作区在右侧车道时,应将交通标志没在公路右侧路肩上和作业区边界的左侧;

2、工作区在左侧车道时,除施工预告标志设在右侧硬路肩上外,其他交通标志应设在施工区边界的右侧上。

3、禁令标志:

禁止通行标志设在上游过渡区的前方;限制速度标志,设在限制车速路段的起点,标志牌上标明所限制的速度;解除限制速度标志设在限制车速路段的终点处。

警告区可仅设一块限速标志。

4、警告标志:

前方施工标志设在警告区的起点处;前方车道变窄标志应设在车道变窄处前方至少200米处。

5、指示标志:

前方绕行标志设在需要绕行的车辆进出处前至少200米处起点处;直行和单向行驶标志,应设在需要直行、转弯和单向行驶路段前方200米处。

6、渠化装置:

渠化用的锥形路标应从上方过渡区开始,顺车流方向布置,间距5-20m,作业完成后,必须逆着车流方向拆除;交通安全带经常与锥形路标一起使用,主要用于分隔车辆与作业区或双向车流的车道;导向标设在车流方向改变的地方;路栏设在需要隔离车流的地方;应根据作业时间长短,设置与交通标志相吻合的临时性路面标线。

7、安全设施布设顺序:

安全设施的布设必须从上游开始顺车流方向布置;撤除应从施工区的末端开始逆车流方向撤除。

若为半幅封闭施工的,则应先开放施工封闭区交通后再进行安全设施的撤除。

8、施工现场安全布控临时交通安全防护设施摆放完成后,首先自检,合格报监理、业主及路政部门联合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施工材料、设备方可进场。

验收程序:

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验收——交通组织管理部联合验收。

施工期间,现场安全设施、标志和警示牌未经施工负责人同意,不得擅自拆动。

图4.3-1控制区标志设置示意图

4.4施工现场的交通安全管理注重因素

1、施工现场应设专职交通协管员,负责维护现场交通秩序,协管员应在作业控制区的两端路外或其他较安全的地段进行休息、观察、巡视。

交通协管员应经过培训,掌握交通法规应具备能快速、有效地指挥交通,应付突发的交通情况的能力。

2、协管员要时刻注意现场封闭设施的完好性,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要保证设施、标志清洁,易于辨认,并始终处于正确工作状态。

注意因通行车辆刮、碰标志可能导致指向错误或无法正确辨认,应避免非施工作业车辆误入作业控制区。

3、应设立专职安全员负责监督现场的安全管理,督促作业人员不能随意走出作业控制区,现场专职安全员应服从交警、路政等部门对现场作业秩序和安全组织措施的监督管理,做好施工路段交通组织保障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使施工段所设置的作业控制区安全始终处于良好、有效状态,并积极协助交警、路政部门处理路面突发事件。

4、全体施工人员上岗前应进行施工安全教育,从思想上重视施工安全;施工人员应身着黄色反光背心作业;注重安全作业,不在作业区外,特别是越过交通安全设施外的未封闭道路上流动。

5、施工机械、车辆(如吊车、挖机、装载机等)在施工区内应按规定地点有序停放,进出施工区域时应服从专职交通协管员管理,不得擅自进出;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施工机械及车辆的任何部位伸入未封闭道路,造成事故。

6、当施工路段出现交通事故或交通严重阻塞时,要及时通知交警和路政,服从指挥,共同疏导交通,注意防止非施工车辆进入施工封闭区。

第5章施工交通保障措施

5.1组织措施

加强领导,在项目经理部成立“交通保障领导小组”。

由项目经理和总工分别任正、副组长,安全部长、安全员任组员,全面负责指挥工程施工地段车辆出入交通。

并设立“维护交通纠察队”,归属项目经理部安全部管辖。

施工大干期间,“维护交通纠察队”24小时值班,在施工场地进出口协助组织交通疏解工作,维护交通秩序,保证施工安全。

把“交通保障”作为生产管理的日常工作内容,做到“三同时”。

即研究生产必须同时研究交通保障,布置生产任务必须同时布置交通保障工作,检查生产必须同时检查交通保障措施落实。

交通保障领导小组

安全部

交管部门

村委员会

维持交通纠察队

5.2技术措施

(1)、对施工生产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使施工车辆的出行避开交通高峰期,尽量利用交通流量小的时段进行材料、设备等物料运输,以减少交通高峰期的车流。

(2)、道路规划红线内设置临时道路作为施工车辆交通道,疏导车流,降低由于施工造成的干扰。

(3)、在各路口前方200m设置“前方施工、车辆缓行”交通警示标志;对欲分流的车辆警示设在前一个路口,按“前方施工、车辆绕行”的内容对欲通过此段道路的大型车辆司机进行提示,以分流车流量,缓解施工地段的交通压力。

(4)、对负责交通疏导的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采用标准指令,统一指挥,白天执小红旗,夜间持荧光棒并穿反光背心。

(5)、当业主对交通或场地等进行调整时,坚决服从,并组织人员根据业主的指令快速调整,保证业主的统一调度得到很快的落实。

(6)、加强与交警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做到审批手续齐全,并严格遵守相应的管理规定。

5.3施工车辆组织

施工期间为减少施工车辆对道路交通的影响,施工时工程材料、构件、大型设备以及土方的运输派专人指挥协调。

运输时间安排上,大型运输车辆按界首市有关规定安排作业,并征得交管部门的同意,以减少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5.4道路交通维护措施

(1)、成立便道的日常维护保养小组,负责便道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以保证临时道路和结构物的正常通行。

施工期间保持便道平整通畅,对于有损坏的便道,及时利用路基施工机械或人工进行修整。

施工过程中设专人清扫便道路面,配备洒水车,每天不间断清扫,避免扬尘影响交通。

(2)、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时,把交通疏导方案列为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内容之一。

工程实施前,主动与交通部门联系,介绍、汇报工程概况、施工方案、总平面布置及工程材料、碴土数量、混凝土的运输量和运输计划及拟通过道路情况,请交通管理部门给予支持和指导,改进、完善交通运输方案,制定实施细则。

(3)、施工主要出入口设置交通指令标志和警示灯,并派专人现场指挥和调度进出的车辆。

施工出入口路段设置限速、道路变窄和施工警告标志,保证车辆和行人安全。

(4)、进出工地的车辆、人员严格遵守市内交通法规,服从交管部门的命令和管理。

(5)、接受交通管理部门和业主的监督检查,发现影响交通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

(6)、施工期间积极同交通部门取得联系,听取建议,制定合理的交通计划方案。

施工完成后尽快按要求恢复路面交通及设施。

第6章安全措施

1、在施工前需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