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人物顺序1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98604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3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人物顺序1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论语人物顺序1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论语人物顺序1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论语人物顺序1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论语人物顺序1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论语人物顺序1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论语人物顺序1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论语人物顺序1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论语人物顺序1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论语人物顺序1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论语人物顺序1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论语人物顺序1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论语人物顺序1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论语人物顺序1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论语人物顺序1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论语人物顺序1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论语人物顺序1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论语人物顺序1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论语人物顺序1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论语人物顺序1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人物顺序1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论语人物顺序1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人物顺序1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语人物顺序1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字子舆

南武城人

比孔子小四十六岁。

孔子认为他能通达孝道,所以传授他学业。

他撰写了一部《孝经》。

他死在鲁国。

3卜商bǔ

字子夏

人称卜子

(十哲之一)

晋国温地人,一说卫国人

前507年---前?

比孔子小四十四岁。

提出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还主张做官要先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其效劳。

李俚、吴起都是他的弟子,魏文侯也尊以为师。

相传《诗》、《春秋》等书,均是由他传授下来。

孔门弟子之有著作传世者,以子夏为最多。

相传《论语》为子夏与仲弓合撰。

4陈亢kà

ng

字子禽

一字子元

又字子亢

顿子国人

今项城市南顿镇

约前508---前430“南顿侯”

陈亢回到家中,很欢喜地说:

“我去问伯鱼一件事,却得到了三种知识:

一是学诗可以言,二是学礼可以立,三是君子对儿子也和对弟子一样教导,并不偏爱儿子。

5端木赐

字子贡

卫国人

前520---前456年

七十二贤之一

瑚琏:

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尊贵器械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琏”。

比喻人特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

比孔子小三十一岁。

政治家,儒商之祖,官至鲁、卫两国之相。

“子贡事孔子一年,自谓过孔子;

二年自谓与孔子同;

三年自知不及孔子。

当一年二年之时,未知孔子圣也,三年之后,然乃知之。

”子贡称孔子的学识高深莫测,称孔子为圣人,比孔子为日月,任何人不能超过。

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

曾任鲁、卫两国之相。

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

为孔子弟子中首富。

相传,孔子病危时,未赶回。

子贡觉得对不起老师,别人守墓三年离去,他在墓旁再守三年,共守六年。

《论语》中对其言行记录较多,《史记》对其评价颇高。

2.1

姬何忌

孟懿子

姓:

氏:

孟孙

别号:

---前481年

鲁昭zhāo公24年,孔丘34岁了,这一年,门下来了两个学生,一个叫孟懿子,一个叫南宫敬叔。

他们是鲁国大夫孟僖子的公子,这当然不是小事,等于一所民办学校里突然招来了中央政治局领导的儿子,一时间举国轰传。

这是孔丘开学五年来,第一次招到官家学生。

2.2

樊迟

名须

字子迟

比孔子小三十六岁。

樊迟是孔子七十二贤弟子内的重要人物,继承孔子兴办私学,在儒家学派广受推崇的各个朝代享有较高礼遇。

2.3

姬彘

zhì

孟武伯

孟武伯,出身贵族,骄奢淫逸,有声色犬马诸多切身之疾。

孔子认为,为人子,有诸多不义的行为,是最大的不孝。

借武伯问孝之机,婉转教育并训诫武伯。

孟武伯,姬姓,鲁国孟孙氏第10代宗主,名彘,世称仲孙彘,谥号武,是孟懿子的儿子。

2.4

言偃yǎn

字子游

又称叔氏

吴国人

前506--前443 

南方弟子

比孔子小四十五岁。

孔门72贤弟子中唯一南方弟子。

擅文学,曾任鲁国武城宰,阐扬孔子学说,用礼乐教育士民,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为孔子所称赞。

孔子曾云:

"

吾门有偃,吾道其南。

故言偃被誉为“南方夫子”。

后人配祀孔庙,称“十哲人第九人”。

一次,孔子来到武城,听到了处处有弦歌之声,于是微笑着对迎接他的言偃说:

割鸡焉用牛刀?

意为治理这个地方还用得着小题大做,以礼乐来教育吗。

2.5

颛孙师zhuān

字子张

陈国人

比孔子小四十八岁。

他在与朋友相处过程中能做到不计较过去的恩怨,就是受到别人的攻击、欺侮也不计较,故被称为“古之善交者”。

他又办事勇武。

在孔门弟子个是忠信的楷模,后人称有“亚圣之德”。

孔子死后,独立招收弟子,宣扬儒家学说,是“子张之儒”的创始人。

子张之儒列儒家八派之首。

2.6

哀公

?

-前468

鲁哀公,姬姓,名蒋,为春秋诸侯国鲁国君主之一,是鲁国第二十六任君主。

他为鲁定公儿子,承袭鲁定公担任该国君主,在位27年(前494-前468年在位)

2.7

季康子

即季孙肥,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

当时的鲁国,在齐国、吴国这两个大国的夹缝里生存,处境不是很好。

而三桓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很融洽,季康子的专权,让叔孙氏、孟氏很不满。

3.1季氏

指季孙氏

3.2林放

字子邱

以知礼著称。

曾向孔子问礼之本。

孔子讲学于洙泗之间,泰山附近之有若、冉耕、林放等皆曾在孔门求学。

3.3

冉求

通称冉有

前522-前489年

比孔子小二十九岁。

以政事见称。

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

前487年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并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又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14年的孔子。

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

3.4

王孙贾

卫国大夫

3.5定公

指鲁定公

3.6宰予

称宰我

字子我

前522~前458

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

宰予小孔子二十九岁,能言善辩,被孔子许为其“言语”科的高才生,排名在子贡前面。

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常受孔子派遣,使于齐国、楚国。

他口齿伶俐,擅长辞辩。

”此诸弟子均有“一技之长”,于宰予也未曾忘怀。

写七十二贤而以宰予始,颇不伦类,余亦不知孰为七十二贤也。

偶然的机缘听到一个故事,讲的是七十二贤人的典故来源:

夫子与众弟子被困于陈、蔡,粮食都没了,只剩下一些盐,众弟子只好喝盐水充饥,夫子打趣说:

“我的弟子都成了咸人了。

”典出于此也。

“贤人”既以喝过盐水为标准,宰予既曾从夫子于陈、蔡,自然也是喝过盐水的了,的然为一贤人也。

可能是宰予字子我,鲁国人。

口才极好。

因为白天打瞌睡,被孔子骂作“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污”,于是闻名百代。

孔丘很不喜欢这位巧舌如簧的门生,每拿话来艮他。

宰予在齐国混了个临淄大夫的官,后来与田常作乱被夷族。

孔子耻之。

3.7管仲

有“春秋第一相”之誉,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

3.8

仪封人

仪:

卫国的一个邑(今兰考县)。

封人:

镇守边界的官。

5.1

公冶长

字子长

子芝

齐国人

亦说鲁国人

前519-前470

孔子的女婿。

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名列二十。

自幼家贫,勤俭节约,聪颖好学,博通书礼,德才兼备,终生治学不仕禄。

相传通鸟语,并因此无辜获罪。

公冶长一生治学,鲁君多次请他为大夫,但他一概不应,而是继承孔子遗志,教学育人,成为著名文士。

因德才兼备,深为孔子赏识。

5.2

南宫括

人称南容

字子容

南容的智慧、才具在太平治世时锋芒凌厉,国家当权自然少不了他;

而其难能之处在于,即使身处混乱时代,南容依然能够善于自处,清以自守之道,绝不会遭杀身之祸,可以免于刑戮。

换句话说,南容擅于用世,且有自处之道。

所以他的老师孔子也很欣赏他,甚至把自己的亲侄女嫁给他。

5.3

宓不齐

子贱

名不齐,有才智,仁爱,孔子赞其为君子。

孔子的学生,七十二贤人之一。

宓子贱治理单父时,每天弹琴取乐,悠然自在,很少走出公堂,却把单父治理得很好。

巫马期治理单父时,每天星星还高挂在天上时就出门工作,直到星星又高挂天上时才回家,日夜不得安宁,事事都亲自办理,这样才把单父治理好。

巫马期向宓子贱询问他能够治理好单父的缘故。

宓子贱说:

“我的办法是凭借众人的力量,你的办法是依靠自己的力量。

依靠自己力量的当然劳苦,依靠众人力量的人当然安逸。

巫马期曾出任单父(今山东单县)的邑宰(今之县长),清晨星星还挂在天空的时候,就开始勤劳政事,夜晚等到万家灯火时还舍不得休息,正是他这种夙夜匪懈的精神,使单父一方的百姓生活大为改善。

巫马期对单父的治理得到成效后,深感所学仍有不足,于是再回到孔子身边学习,同门师兄弟宓不齐(即子贱)继任邑宰。

孔子想要客观的了解宓不齐,于是特地派巫马期乔装打扮成乡野村夫去暗中考察他的治绩。

巫马期在单父境内看到夜间捕鱼的人,捕了鱼又马上放回河里,非常好奇,不禁上前问道:

“所有捕鱼的人,都只盼捕到鱼,为什么你捕到鱼又把它放了呢?

捕鱼的人说:

“那些腹部稍大的,是即将产子,我们邑宰爱护将要出生的生命;

那些小一点的,邑宰希望让它长大再捕。

捕到这两种鱼,我们都把它放了。

巫马期听了大为叹服。

宓子贱推行的德政,使老百姓在没人看见的时候,都能高度自觉遵守,如此的教化实在贤明已极。

(见《孔子家语•屈节解》)

巫马期认为不必再暗中观察了,直接去见宓子贱,表示非常佩服,并问道:

“你处理政事有什么秘诀呢?

在孔子的熏陶下,弟子们的情谊皎如日月,宓子贱连忙作揖谦逊地说:

“可不敢当啊,衣食足而后知荣辱,我只不过在你安定了民生的基础上,能够事半功倍地推行礼乐教化,提倡孝悌忠信罢了。

5.4冉雍

字仲弓

又称子弓

山东菏泽

前522年

冉雍,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后。

曹叔振铎数传至冉离,世居“菏泽之阳”,人称“犁牛氏”。

《冉氏族普》称离娶颜氏,生长子耕,次子雍。

颜氏死,又娶公西氏,生求。

后公西氏闻孔子设教阙里,“命三子往从学焉”。

冉雍,字仲弓,山东菏泽人,孔子弟子,与冉耕(伯牛)、冉求(子有)皆在孔门十哲之列,世称“一门三贤”。

冉雍曾做过季氏私邑的长官,他为政“居敬行简”,主张“以德化民”。

但是在季氏“仕三月,是待以礼貌,

而谏不能尽行,言不能尽听,遂辞去,复从孔子。

居则以处,行则以游,师文终身”。

冉雍在孔门弟子中以德行著称,孔子对其有“雍也可使南面”之誉。

这是孔子对其他弟子从来没有的最高评价。

孔子临终时在弟子们面前夸奖他说:

“贤哉雍也,过人远也。

”如荀子在他的《儒效》篇中,就把冉雍与孔子相提并论,说:

“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即仲弓)是也。

及孔子卒,恐失圣道之传,他与闵子诸贤,共著《论语》120篇。

又独著6篇,谓之《敬简集》。

自经秦火,书已不存。

冉雍死后,葬于曹州东南60里冉?

,与伯牛、子有合祠,在其故里茶?

建祠专祀

[少昊(前2598-前2525年),相传少昊是黄帝之子,是远古时羲和部落的后裔,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同时也是东夷族的首领。

中国五帝之一,中国赢姓及其秦、徐、黄、江、李等数百个姓氏的始祖。

]

5.5

漆雕开

字子开

又字子若

又作子修

前540—?

孔子学生。

在孔门中以德行著称。

漆雕氏之儒的创始人。

著有《漆雕子》十三篇。

孔子叫子开去做官,子开回答说:

“我对作官还没有信心。

”孔子听了很高兴。

5.6仲由

子路

又字季路

鲁国卞邑

前542~前480

周敬王四十年冬闰十二月,卫乱,先贤仲子结缨而卒。

其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

仲由除学六艺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他敢于对孔子提出批评,勇于改正错误,深得孔子器重。

孔子称赞说:

“子路好勇,闻过则喜。

”(子路被害的过程)

5.7

姓孟孙名彘zhì

“武”是谥号

孟懿子的儿子

5.8冉求

5.9

姓公西名赤

字子华

亦称公西华

鲁国渠村乡公西村,村南有唐明皇御封公西华和闵子骞同奉的二贤祠

孔子弟子,72贤人之一,比孔子小四十二岁。

束带立朝,娴宾主之仪,曾言其志说: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孟武伯曾经向孔子问起公西赤,孔子回答说:

“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也。

不知其仁也。

”在孔子弟子中,公西赤以长于祭祀之礼、宾客之礼著称,且善于交际,曾“乘肥马,衣轻裘”,到齐国活动。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追封“邵伯”。

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加封“钜野侯”。

明嘉靖九年(1530)改称“先贤公西子”。

5.10

颜回

字子渊

亦称颜渊

前521~前481年

七十二贤之首

比孔子小三十岁。

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

其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的。

后世尊其为“复圣”。

颜回是《易》主要整理人。

电影里颜渊的死是虚构。

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

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反、仁

5.11

申枨ché

ng

字周

精通六艺,孔子七十二贤之一。

孔子向来认为,一个人的欲望多了,他就会违背周礼。

从这一章来看,人的欲望过多不仅做不到“义”,甚至也做不到“刚”。

孔子不普遍地反对人们的欲望,但如果想成为有崇高理想的君子,那就要舍弃各种欲望,一心向道。

5.12

孔文子

名圉(yǔ)

是卫国的大夫。

他聪明好学,又非常谦虚,因而死后,被授予"

文"

的谥号。

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

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

文公"

的称号。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

有一次,他问孔子说:

“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

”孔子听了微笑说:

“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

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5.13

冉季

字子产

春秋末年楚国人

为孔子学生,七十二圣之一。

冉氏名季字子产。

(前498—?

)。

5.14

晏婴

晏平仲

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

夷维人

今山东高密

前578-前500

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

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

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

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

齐国大夫,春秋后期齐国的国相。

晏子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候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5.15

臧文仲

—前617年

姬姓,臧氏,名辰,谥文。

臧哀伯次子,谥文,故死后又称臧文仲。

春秋时鲁卿,世袭司寇,执礼以护公室。

臧文仲历事鲁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四君。

曾废除关卡,以利经商,于国于民,尽职尽责。

其博学广知而不拘常礼,思想较为开明进步,对鲁国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

臧文仲登上鲁国政治舞台的时候,正值齐桓始霸、齐鲁力量对比悬殊,他受命于危乱之际,负斡旋之重任,充分显示出了其军事及外交方面的才能。

文仲的扬名于当世,也是与他的高风亮节分不开的。

他从善如流,不耻下问,居要职贵赏罚分明,而不居功为已有。

为世人所景仰。

5.16

子文

令尹,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宰相。

子文,若敖族人,斗鬭氏,名豰於菟(gouwutu),字子文。

楚贵族若敖氏斗伯比和表妹邙子之女偷情所生,生下后弃在云梦泽北(即今湖北天门市境内),被母虎抚养,当时楚国称老虎为“於菟”,把喂乳叫“豰”,意思是“虎乳育的”。

楚的附庸国祁国国君祁子出猎时觉得很惊奇,抱回鞠养。

当令尹后,对楚国的强大和北上争霸,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左传》记载,子文于鲁庄公三十年开始做令尹,到僖公二十三年让位给子玉(成得臣),其中相距28年,在这28年中几次被罢免又被任命。

5.17

崔子

崔子:

崔杼

齐国的大夫,曾杀死齐庄公。

弑(shì

):

地位低的人杀死地位高的人叫弑。

齐君:

齐庄公。

5.18

陈文子

名须无

陈文子:

陈国的大夫,名须无。

5.19

季文子

季文子的“善思知其理,善行知其难,遇事三思而后行”的思想,一直影响着后世。

5.20

宁武子

亦称"

宁子"

宁生"

寗生"

宁武"

春秋卫大夫宁俞,谥武子。

《论语.公冶长》:

子曰:

'

宁武子,邦有道,则知;

邦无道,则愚。

邢昺疏:

若遇邦国有道,则显其知谋;

若遇无道,则韬藏其知而佯愚。

后以宁武子为国家有道则进用其智能﹑无道则佯愚以全身的政治家的典型。

子曰:

“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

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孔子说:

“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装做愚笨。

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5.21

伯夷

伯夷姓墨,名允,字公信。

伯,长也;

夷,谥。

叔齐名智,字公达,伯夷之弟,齐亦谥也。

商末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

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

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

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

(见《吕氏春秋.诚廉》﹑《史记.伯夷列传》)。

《论语.公冶长》: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邢昺疏引《春秋少阳篇》:

“”封建社会里把他们当作抱节守志的典范。

5.22

叔齐

5.23

微生高

姓微生,名高

微生高,孔子弟子,当时人认为他为人爽直、坦率。

亦曰尾生高。

以信义正直而著称。

《国策·

燕策》:

“信如微生,期而不来,抱果柱而死。

”又《汉书·

东方朔传》:

“信若尾生”,或谓即尾生高。

5.24

左丘明

春秋末期鲁国人

约公元前502年-约公元前422年

姓丘,名明(一说复姓左丘,名明)。

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

双目失明。

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

曰: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汉代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君子”。

6.1

子桑伯子

复姓。

春秋鲁国有子桑伯子。

未有详细信息。

6.2原宪

字子思

原思

前515~?

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隐士,今山东临沂市平邑县仲村镇南屯人。

原宪出身贫寒,个性狷介,一生安贫乐道,不肯与世俗合流。

孔子为鲁司寇时,曾做过孔子的家臣,孔子给他九百斛的俸禄,他推辞不要。

 

孔子死后,原宪隐居卫国,茅屋瓦牖,粗茶淡饭,生活极为清苦。

一次,子贡高车驷马,拜访原宪。

原宪衣着破烂,出来迎接。

子贡问:

“夫子岂病乎?

”原宪回答说:

“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

若宪,贫也,非病也。

”子贡听后非常羞愧地走了。

原宪乃徐步曳杖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

《论语》有《宪问》一篇,有人认为是他的手笔。

6.3

—前468

姬姓,季氏,名肥。

谥康,史称“季康子”。

季孙肥之“孙”为尊称,“季孙”并不是氏称,“季孙某”仅限于对宗主的称谓,宗族一般成员只能称“季某”。

故季孙肥为季氏,而非季孙氏。

季平子生季桓子,季桓子生季康子。

季康子,事鲁哀公,此时鲁国公室衰弱,以季氏为首的三桓强盛,季氏宗主季康子位高权重,是当时鲁国的权臣。

6.4闵陨

字子骞

春秋末期鲁国(现鱼台县大闵村)人

前536--前487

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人之一。

他为人所称道,主要是他的孝,作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称赞说:

“孝哉,闵子骞!

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

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闵子骞排在第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先贤人物。

6.5冉耕

字伯牛

春秋末鲁国人

约前544~?

为人端正正派,善于待人接物。

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与颜渊闵子骞并称。

因恶疾早逝。

孔子哀叹其“亡之,命矣夫!

他比孔子小七岁,鲁国东原(今山东东平)人,以德性著称。

《论语》所谓:

“德性,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在七十二贤人中排为第三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