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建设行业分析报告文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990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交通建设行业分析报告文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中国交通建设行业分析报告文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中国交通建设行业分析报告文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中国交通建设行业分析报告文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中国交通建设行业分析报告文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中国交通建设行业分析报告文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中国交通建设行业分析报告文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中国交通建设行业分析报告文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中国交通建设行业分析报告文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中国交通建设行业分析报告文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中国交通建设行业分析报告文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中国交通建设行业分析报告文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中国交通建设行业分析报告文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中国交通建设行业分析报告文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中国交通建设行业分析报告文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中国交通建设行业分析报告文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中国交通建设行业分析报告文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中国交通建设行业分析报告文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中国交通建设行业分析报告文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中国交通建设行业分析报告文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交通建设行业分析报告文案.docx

《中国交通建设行业分析报告文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交通建设行业分析报告文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交通建设行业分析报告文案.docx

中国交通建设行业分析报告文案

 

中国交通建设行业

分析报告

 

一、基建设计行业

基建设计业务围主要包括咨询与规划服务、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工程顾问、工程测量与技术性研究、项目管理、项目监理、工程总承包以与行业标准规编制等。

1、基建设计行业的监管体制

(1)主要监管部门

我国基建设计行业涉与的相关监督管理部门主要包括:

①国家发改委与地方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其主要负责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工程的规划、核准审批,以与项目招标管理等职能。

②交通部与地方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其主要负责道路、水路等行业规划、政策和标准行业的制定,负责提出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国家财政性资金安排等,在公路、水路工程建设项目上,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③住建部与地方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其主要负责对行业市场主体资格和资质的管理,包括各类建筑企业进入市场的资格审批、查验和资质的认可、确定,行业标准的建立等职能。

(2)基建设计行业主要的法律法规

对于基建设计行业,我国目前已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涉与的主要法律、法规与规性文件包括: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管理规定》、《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建设工程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工程咨询单位资格认定办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注册建筑师条例》、《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管理规定》、《注册监理工程师管理规定》、《注册监理工程师管理规定》等。

(3)基建设计行业企业资质类型

①工程咨询企业的资质

根据《工程咨询单位资格认定办法》等规定,工程咨询单位必须依法取得国家发改委颁发的工程咨询书,凭证书开展相应的工程咨询业务。

工程咨询单位专业资格,划分为31个专业,服务围包括八项容,资格等级分为甲级、乙级、丙级。

②勘察设计企业的资质

根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资质分为工程勘察资质和工程设计资质。

其中:

工程勘察资质分为工程勘察综合资质、工程勘察专业资质、工程勘察劳务资质,工程勘察综合资质只设甲级,工程勘察专业资质根据工程性质和技术特点设立类别和级别,工程勘察劳务资质不分级别;工程设计资质分为工程设计综合资质、工程设计行业资质、工程设计专项资质,工程设计综合资质只设甲级,工程设计行业资质和工程设计专项资质根据工程性质和技术特点设立类别和级别。

③工程监理企业的资质

根据《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等规定,工程监理企业资质分为综合资质、专业资质和事务所资质。

综合资质、事务所资质不分级别:

专业资质分为甲级、乙级,其中,房屋建筑、水利水电、公路和市政公用专业资质可设立丙级。

专业资质按照工程性质和技术特点划分为若干工程类别。

(4)行政招标与投标的相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国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设计招标管理办法》相关法律规定,在中国境进行下列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与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必须进行招标:

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等。

项目招投标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基本情况如下:

①招标

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

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确定的国家重点项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地方重点项目不适宜公开招标的,经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进行邀请招标。

②投标

根据相关法规,勘察、设计、监理与建设等企业可以单独投标,也可以作为由两个或以上的法人或者组织组成联合体共同投标。

联合体中所有企业均需具备承包项目所需要的相关能力。

若联合体中标,联合体各方均需要与招标人签署合同,联合体各方需就中标项目承担共同与个别责任。

③中标

评标由招标人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负责。

招标人根据评标委员会提出的书面评标报告和推荐的中标候选人确定中标人。

招标人也可以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

中标人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

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应当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人。

中标通知书对招标人和中标人具有法律效力。

2、基建设计行业概述

(1)我国宏观经济与建筑行业总体发展情况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呈快速增长的态势。

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增长周期,国生产总值持续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1-2010年,我国国生产总值的年复合增长率达15.39%。

国民经济近年来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我国建筑行业的总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也不断在深化调整,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

2001-2009年期间,我国城市化率从37.66%已经提升至46.59%。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强劲。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2001年的3.72万亿元增长至2010年的27.81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5.05%。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以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极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自2001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从1.54万亿元增长至9.5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2.43%。

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从人均低收入国家向人均中等收入国家发展的过渡阶段,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稳步提升、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未来一段时期将继续稳步增长,意味着我国建筑业仍将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而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带动我国基建设计、基建建设等行业的持续增长。

(2)基建设计行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建筑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基建建设行业也快速发展。

由于我国基建设计行业处于基建产业链的最上游,因此我国基建设计行业也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

2005年至2009年期间,我国勘察设计单位营业收入从2,973亿元上升至6,85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3.22%。

我国勘察设计单位营业收入按业务类型可以划分为工程勘察收入、工程设计收入、工程承包收入和其他收入四种,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勘察设计单位上述四类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6%、24%、57%和13%,工程承包收入为我国勘测设计单位最大的收入来源。

(3)基建设计行业的发展前景

总体而言,我国基建设计行业的发展前景主要受到我国基建投资和市场需求的影响,各细分领域的发展前景如下:

①港口基建设计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稳步推进沿海港口建设,抓好新港区建设,继续推进重点区域煤炭、铁矿石等涉与重点物资运输的专业码头建设和布局。

同时,我国将在河水运方面加快投资节奏,重点推进高等级航道建设,全面加强长江干线航道建设和长三角、珠三角高等级航道网等建设。

上述港口、河道等水运基建市场的平稳发展趋势,为我国基建设计市场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②路桥基建设计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扩大公路网规模总量,提高公路网的覆盖率和通达能力,完善国家公路、省区市公路和农村公路三个层次的路网建设。

同时,我国将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

上述路桥基建建设市场稳定的发展环境,是我国路桥基建设计市场稳定发展的良好保障。

③铁路基建设计

根据铁道部2008年11月底对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调整,到2020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规划目标由10万公里调整为12万公里以上,规划新建线路、规划增建复线线路和既有线路电气化建设里程均有较大幅度提升。

“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国务院要求开展高速铁路与其在建项目安全大检查,适当降低新建高速铁路运营初期的速度,同时对拟建铁路项目重新组织安全评估。

短期来看,我国铁路基建投资节奏会有所放缓。

但鉴于我国经济发展对铁路运输需求的客观存在,未来几年我国铁路建设预期仍将处于稳步发展阶段。

同时,随着我国大规模铁路建设的逐步完成,既有线路的维护与改造业务仍将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4)基建设计行业的特点

基建设计行业具有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特点,在建筑产业链中属于轻资产、高利润的业务环节。

通常,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基建设计企业,不但可以通过基建设计业务提升公司总体利润水平,还可以通过承接总承包项目拉动基建建设业务的收入,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起到积极的提升作用。

此外,由于基建设计行业受基建建设市场需求的影响较大,因此影响基建建设市场需求的各种因素同样会对基建设计行业产生相应的影响,使得基建设计行业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等特点。

(5)基建设计企业的主要发展模式

近年来,我国基建设计企业的发展模式可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一种是围绕基建设计业务进行横向业务领域扩,如原来从事专业设计的单位不断拓展其业务领域进入民用建筑、公用建筑等设计市场;一种是立足基建设计行业实施纵向业务链条延伸,如由设计环节前向延伸至前期规划或后向延伸至后期监理、甚至涉足整个业务链条中的咨询、设计、后期服务以与项目管理各个环节。

3、基建设计行业竞争状况

(1)主要参与者情况

随着我国基建建设的持续发展,基建设计、咨询服务行业的市场竞争在不断加剧。

参与我国基建设计业务的企业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以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公司为代表的大型中央企业所属的勘察设计企业,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的业务经验。

第二类是各省市地方勘察设计企业,其拥有良好的地方公共关系优势。

第三类是国外大型设计咨询机构或其合资企业,其普遍具有咨询、设计、项目管理等一体化服务水平,在高端设计咨询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2)市场竞争格局

在港口基建设计业务方面,我国港口设计业务进入门坎较高,市场竞争并不激烈。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公司是我国最大的港口设计公司,曾设计承建了我国建国以来绝大多数沿海大中型港口码头,是国港口基建设计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其他竞争对手与本公司相比在该领域竞争力相对较弱。

但近年来,部分水运发达地区省、市交通厅下属的、原主要从事公路设计业务的开始逐步转向以公路、水运工程设计并重的业务模式,未来其在港口设计业务方面会与本公司形成一定的竞争。

在路桥基建设计方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公司是世界领先的公路、桥梁、隧道设计企业,参与了国众多高等级主干线公路的设计工作,在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与桥梁建设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但由于地方保护、条块分割的市场特征仍较为明显,在其他道路与桥梁设计市场,市场集中度仍较低,竞争较为激烈,主要竞争为大型中央企业所属的勘察设计企业与各省市地方勘察设计企业。

在铁路基建设计业务方面,由于铁路行业具有其特殊性,所以行业进入壁垒相对较高,参与竞争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中国铁建和中国中铁下属的勘察设计单位在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但自铁道部和住建部2004年底开放了铁路基建设计领域以来,以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公司为代表的、具有较强勘察设计实力的企业得以有机会不断拓展在铁路设计业务领域的市场份额,以优良的质量和优异的管理赢得了业主的青睐和认可。

4、基建设计行业的进入壁垒

(1)从业资质壁垒

住建部颁布了《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工程勘察资质分级标准》、《工程设计资质分级标准》等规定,对申请从业资质企业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勘察设计业绩都作出了具体的要求,是限制其他企业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之一。

(2)技术人才壁垒

技术和人才是勘察设计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勘察设计企业是否掌握了从事相关工程项目的专利、专有技术与将其进行产业化结合的成熟工艺,是在市场竞争中胜出的重要因素。

同时,企业是否拥有掌握上述相关技术的人才,也是企业成功参与行业竞争的主要因素。

因此,专有技术、成熟工艺和相关人才资源的占有程度也是限制其他企业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之一。

(3)资金规模壁垒

工程总承包目前已成为勘察设计企业与工程项目建设业主之间的主要合作模式,并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工程总承包涵盖了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所有交付前的工作,且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出,所以总承包企业在从事工程总承包时需要承担金额较大的资金垫付的义务。

因此资金实力与融资能力构成进入本行业的重要壁垒之一。

(4)项目履历壁垒

勘察、设计和咨询企业过往的从业经验是业主重点关注的事项。

由于工程项目的个性化差异较大,涉与领域宽广,任何单一企业都不可能涵盖所有或大部分的业务层面,因此,具备在某一领域中的成功设计、建造、管理、运作经验将对勘察设计和工程承包企业提升市场份额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该行业对于新进企业而言具有明显的项目履历壁垒。

二、基建建设行业

基建建设业务围主要包括在国与全球兴建港口、道路、桥梁、铁路、隧道与其他设施以与以BOT+EPC、BOT、BT项目等多种形式提供的建设服务。

1、基建建设行业的监管体制

(1)主要监管部门

我国基建建设行业涉与的相关监督管理部门主要包括:

①国家发改委与地方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其主要负责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工程的规划、核准审批,以与项目招标管理等职能。

②住建部与地方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其主要负责对本行业市场主体资格和资质的管理,包括各类建筑企业进入市场的资格审批、查验和资质的认可、确定,行业标准的建立等职能。

③商务部与地方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其主要负责对外工程承包企业的经营资格、项目投标、对外投资设立公司以与外商投资经营建筑业的监督管理等职能。

④交通部与地方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其主要负责道路、水路等行业规划、政策和标准行业的制定,负责提出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国家财政性资金安排等,在公路、水路工程建设项目上,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⑤铁道部,其主要铁路行业规划、政策和法规的制定,铁路建设、运输工作、运输价格和运输安全等职能。

⑥国家安监总局与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其主要负责对全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等职能。

⑦环境保护部与地方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其主要负责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包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的资质审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验收等职能。

(2)基建建设行业主要的法律法规

①与我国工程承包业务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与规性文件包括:

《中华人民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国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

②与境外建筑承包业务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包括:

《中华人民国对外贸易法》、《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投标(议标)许可暂行办法》、《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管理办法》、《对外承包工程保函风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外承包工程项下外派劳务管理暂行办法》等。

③与工程承包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包括:

《中华人民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等。

④与工程承包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包括:

《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规定》等。

⑤与工程承包过程中的保证工程质量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包括:

《中华人民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等。

(3)基建建设行业企业相关资质类型

①工程总承包资质

根据住建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2003]30号)等规定,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企业可以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工程项目围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

②施工总承包、专业总承包和劳务分包的资质

根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我国将建筑企业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三个序列,各个序列按照工程性质和技术特点分别划分为若干资质类别,各资质类别又按照规定的条件划分为若干资质等级。

建筑企业资质实行有升有降的动态管理。

③对外承包工程与对外劳务合作资质

根据《中华人民国对外贸易法》、《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实行经营资格许可制度。

商务部对具有特定资质或符合特定标准的大型实体企业、、外贸流通企业、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国家大型试点企业集团等相关企业,颁发《中华人民国对外承包工程经营书》。

此外,从事对外劳务合作的企业亦须经商务部许可,依法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并在领取《中华人民国对外劳务合作经营书》后,方可开展对外劳务合作经营活动。

④安全生产资质

根据《中华人民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规定,国家对建筑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

2、基建建设行业概述

(1)我国基建建设市场总体发展情况

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与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国贸易与对外贸易持续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2010年货物进出口总额高达29,728亿美元,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

2001-2010年,我国货物运输量从140亿吨增长到320亿吨,年复合增长率达9.62%。

我国国贸易与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一定程度上直接拉动了对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为了满足我国高速增长的国贸易与对外贸易需求并有效提升国民生活水平,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交通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

近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持续加大。

从国际经验来看,发展中国家在向发达国家转变的过程中,大规模的交通基建是发展的必经阶段,并且通常要经历近30年的建设时期,才能基本形成相对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交通基础建设,按照国际平均建设周期来看,预计我国未来相当长时期尚有较大规模的交通基建投资。

(2)我国水运建设市场发展情况

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高速发展,我国集装箱运输需求不断增长,以煤炭、金属矿石为代表的大宗商品需求不断提升,我国港口吞吐量持续增加。

2001-2010年期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从0.27亿TEU增长到1.46亿TEU,年复合增长率达20.63%;货物吞吐量从24亿吨增长至89亿吨,年复合增长率达15.72%,其中沿海港口吞吐量从15亿吨增长至56亿吨,年复合增长率达16.30%,河港口吞吐量从10亿吨增长至33亿吨,年复合增长率达14.79%。

随着我国港口吞吐量大幅提升,部分主要港口曾一度超负荷运行,为此,在过去几年中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2001-2010年,我国水运基础建设投资从174亿元增长至1,17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3.60%。

其中,沿海港口建设投资从124亿元增长至83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3.63%;河港口与航道建设投资从50亿元增长至33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3.51%。

由于我国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十二五”期间国家交通建设投资政策将趋稳,市场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需拉动将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需增长和近年来重工业化和化工产业的发展将带动聚集在环渤海地区的专业化码头吞吐能力扩充需求,因此未来我国大型化、专业化深水泊位码头建设以与运输繁忙的航道扩容工程仍具有良好前景。

沿海港口方面,国家将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新港区建设,合理把握建设节奏;继续推进重点区域煤炭、外贸进口铁矿石等重点物资运输系统码头建设和布局。

河水运方面,将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高等级航道建设,全面加强长江干线航道建设,加快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基本建成并继续完善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等。

(3)我国路桥建设市场发展情况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我国对公路运输的需求也逐年增加,具体表现为公路货物与旅客周转量的持续增长。

2001-2010年,我国公路货物周转量从6,180亿吨公里增长至43,005亿吨公里,年复合增长率达24.06%;我国公路旅客周转量从7,047亿人公里增长至14,914亿人公里,年复合增长率达8.69%。

由于我国公路运输需求逐年增加,部分地区的公路已出现运输能力瓶颈,此外为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也加大了对公路等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高运输保障能力,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2001-2009年,我国公路建设投资从2,670亿元增长至9,66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7.45%。

其中,公路重点项目投资从1,148亿元增长至4,32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8.02%;路网改造投资从1,164亿元增长至3,21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3.54%。

尽管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公路网密度与人均公路资源仍然偏低。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扩大公路网规模总量,提高公路网的覆盖率和通达能力,优化公路网布局,完善国家公路、省区市公路和农村公路三个层次路网;构建国家公路体系,公路网总里程预计达到450万公里。

东部地区以扩容改造和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未完工程和部分跨海大桥为重点;中部地区以路网加密、与周边地区联网的断头路为重点;西部地区仍以国家高速公路网为建设重点;国省干线改造工程将大规模推进。

(4)我国铁路建设市场发展情况

为满足经济发展对铁路运输需求,我国政府自2005年开始不断加大对铁路基建建设项目的投入。

特别是2008年11月,为促进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务院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确定了进一步扩大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铁路建设为其中一项重要容。

2001-2010年,我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从509亿元增长至7,09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3.99%。

尽管近几年我国铁路建设实现了高速发展,但目前铁路运输能力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仍需扩大铁路网络规模与实现铁路现代化。

根据铁道部2008年调整后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预计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

规划建设新线由1.6万公里调整为4.1万公里,增建复线建设规模由1.3万公里调整为1.9万公里,既有线路电气化建设规模由1.6万公里调整为2.5万公里,总投资规模由1.5万亿元调整为5万亿元。

其中,我国将建立省会城市与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规划“四纵四横”等客运专线以与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城际客运系统。

预计2020年末,全国客运专线里程数为1.6万公里。

在“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国务院近期要求:

开展高速铁路与其在建项目安全大检查,适当降低新建高速铁路运营初期的速度,同时对拟建铁路项目重新组织安全评估。

短期来看,我国铁路基建投资节奏会有所放缓。

但鉴于我国经济发展对铁路运输需求的客观存在,未来几年我国铁路建设预期仍将处于稳步发展阶段。

同时,随着我国大规模铁路建设的逐步完成,既有线路的维护与改造业务仍将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5)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发展情况

城市轨道交通被称为“城市交通的主动脉”,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1965年我国第一条地铁线路——地铁开始建设、1969年投入试运营后,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有十多个城市开通了城市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