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994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

《二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docx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第18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主要依据单元目标和课后题设计)

一、日积月累

(一)重点字词。

1.应会读字:

宿、寺、危、辰、恐、惊、似、庐、笼、盖、苍、茫

2.识字方法:

(1)加一加。

如:

庐:

“广”+“户”等

(2)换一换。

“惊-凉”“阴-阳”

(3)趣味识字(字理识字):

宿:

猜字谜在一间大房子下住着一百个人

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3.易读错字:

宿、似、笼(是多音字,注意本课中的读音)寺(是平舌音)

4.多音字:

住宿(sùxiù)星宿(sùxiù)相似(shìsì)似(shìsì)的笼(lónglǒng)子笼(lǒnglóng)罩

5.应会写字:

危、惊、似、苍、敢、阴、野、茫

(1)写正确:

易写错字:

“野”左边的里最后一笔要变横为提;“茫”草字头要盖住下面的部分。

(2)写美观:

按书写规律分类指导

①指导书写的字:

危、野、茫

②指导要点(按规律分类指导):

(1)这几个字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

阴惊

 

(2)这几个字要注意长横的书写:

苍茫

6.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

山寺、危楼、百尺、星辰、恐怕、惊讶、敕勒川、阴山、穹庐、苍茫

(二)重点读背内容: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流畅地背诵两首古诗。

二、理解运用

(一)了解词意

1.需要重点了解的词语:

夜宿、恐惊

2.了解词意的方法: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二)重点问题:

1.学生课前预习中质疑提出的问题。

2山上寺院的楼是怎样的,作为重点解决的问题。

3、通过哪些景物来描写草原风光的?

(三)造句训练:

造句:

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似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感悟古人对美好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内容,培养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激发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二年级下册第18课《古诗两首》预习提纲(或学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字词初探

(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小组评价:

(二)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1.会认字。

①宿②寺③沉④笼⑤苍⑥茫

(1)我已经认识的字有:

(2)我用有趣的办法记住的字是:

说一说我的办法:

(3)我把易读错的字用横线标出并注音。

2.会写字。

(1)这几个字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

阴惊

 

(2)这几个字要注意长横的书写:

苍茫

(2)想一想,说一说,怎样把下面的字写正确、写美观:

危野

 

(3)指导书写的字

阴:

左窄右宽,注意“月”竖撇稍长。

惊:

左窄右宽,右部竖委垂露竖;右部“口”不宜大。

苍:

“艹”的横要写长些,盖住下面的仓。

茫:

上下结构,“艹”横长盖下。

野:

“里”最后一笔变成提;右部竖钩直而有力。

3、.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包括可以分类积累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典型多音字(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

(三)词语

1.给课后的每一个生字口头组三个词,其中要有一个四字词语

2.运用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生词:

夜宿、恐惊

二、文本细读

1.学生读诗题,结合图画理解“夜宿”与“山寺”的意思。

2、读《敕勒川》你在诗中看到了什么?

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试着和小组内同学按节奏朗读课文。

4.学生质疑:

想一想与生活实际不符合的地方;与自己认知有不同的地方;根据课题提问;根据中心句提问;根据课文内容提问;在似懂非懂的问题上提问;

问题一:

三、拓展延伸

1.背诵课文。

2.我会选。

相似(shìsì)宿舍(sùxiù)

似的(shìsì)星宿(sùxiù)

四、学生质疑:

想一想与生活实际不符合的地方;与自己认知有不同的地方;根据课题提问;根据中心句提问;根据课文内容提问;在似懂非懂的问题上提问;

问题一:

教学时间

1课时

栏目设计

预习提纲

预习展示精讲点拨

导入

我们的祖国有很多壮丽的景色,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写景的古诗,看看同学们对我们的祖国能不能有新的发现。

预习评价

(一)展示预习中古诗朗诵正确的同学:

1.出示学生名字,榜上有名的每位同学大声喊出自己的名字。

(二)展示预习中识字方法好的同学,交流他们的识字方法。

(三)展示填写预习检查统计表比较认真的小组长:

(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小组评价:

1、每个小组的号读课文。

其余同学认真听,做好评价准备。

2、全班评价。

(我想表扬因为。

我想鼓励因为。

我想提醒一下,因为。

3、正音。

注意的字音有:

宿(平舌音)疏(翘舌音)

(提醒大家注音本课中最容易读错的字。

(二)生字:

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1.会认字。

①宿②寺③辰④似⑤笼⑥苍⑦茫

(1)我已经认识的字有:

(2)我用有趣的办法记住的字是:

说一说我的办法:

(3)我把易读错的字用横线标出并注音。

1.小组展示常规识字(小组成员根据小组长的分工,每人上台展示一种识字方法。

如:

加一加、换一换、比一比、组四字词、做动作、环境识字……)

2.组长评价,总结。

(其他小组补充)

3.展示趣味识字(猜字谜、编儿歌的识字方法,展示的同学要问一下是怎么猜或编出来的?

师补充:

宿:

猜字谜在一间大房子下住着一百个人

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典型多音字(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

1.小组展示多音字(根据学生在本课找到的多音字为准)

出示: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相似(shìsì)

似的(shìsì)

宿舍(sùxiù)

星宿(sùxiù)

2.在小组内说一说正确读音。

3.学生齐读。

3.会写字。

(1)我能正确写出下列字:

危似苍敢野茫

(2)想一想,说一说,怎样把下面的字写正确、写美观:

追烧宿

(1)出示自己书写的田字格里的字:

危似苍敢野茫

(2)告诉大家:

哪一笔容易出错。

每个字组三个词,其中一词必须是四字词语。

(3)教师范写,边讲解:

危:

第三笔是“横”,不要写成“横钩”。

敢:

第一笔是“横折”,右边是反文儿,不是折文儿。

(4)学生练习书写。

(小组长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

(5)评价反馈。

利用实物投影展示书写书写较好的。

(三)词语

1.给课后的每一个生字口头组三个词,其中要有一个四字词语

2.运用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生词:

夜宿、山寺、恐惊,把你的理解写在词语的旁边。

(1)展示词语

小组长分工:

(二字词语、三字词语、四字词语……)

(2)组员展示(以卡片的形式出现,领读。

文本细读

 

1.学生读诗题,结合图画理解“夜宿”与“山寺”的意思。

2.试着和小组内同学按节奏朗读课文。

3、学生质疑:

想一想与生活实际不符合的地方;与自己认知有不同的地方;根据课题提问;根据中心句提问;根据课文内容提问;在似懂非懂的问题上提问;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朗读,创意朗读,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读?

(2)小组展示,谈体会。

教师预设:

1、找出哪些诗句是讲楼有多高的。

在文中画出来。

2.再次把诗歌朗读一遍,小组同桌间讨论:

你在诗中看到了什么?

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草原、天空、毡帐、牛羊等)

拓展延伸

1.背诵课文。

2.提问:

假如你站在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会有什么感觉?

1、和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李白和乐府诗集的其他诗作。

2、小组展示。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1.学习了这两首古诗,你有什么收获?

2.师总结:

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板书设计

22、古诗两首

夜宿山寺敕勒川

李白乐府诗集

危楼高百尺草原壮阔景色

热爱祖国、热爱生活

 

二年级上册第22课《古诗两首》限时检测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Wēixiǎnjīnghuāngyǒnggǎn

1.遇到了(),不要(),我们要()得想办法

sìlǒngyěcāngcāngmángmáng

2.天()穹庐,()盖四()。

天(),野(),风吹草低见牛羊。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夜宿山寺》是()朝诗人()写的。

2.《敕勒川》中表明敕勒川位置的一句是()。

三.我能正确写出下列字:

危似苍敢野茫惊阴

四、标出正确的读音。

相似(shìsì)星宿(sùxiù)似的(shìsì)宿舍(sùxiù)

五、默写两首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18课《古诗两首》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

语文园地一

文本分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安排的是一组与户外活动有关的词语,旨在拓宽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途径,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识字学词。

“字词句运用”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理解动词的意思,感受动词运用的准确恰当;二是联系生活,学习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写句子,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词语与日常生活情境建立联系,在迁移运用中发展表达能力。

“书写提示”揭示了左右结构的字的宽窄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左窄右宽”“左宽右窄”的字,练习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日积月累”安排了古诗《梅花》,诗句朗朗上口,便于学生背诵积累。

“我爱阅读”安排了童话故事《企鹅寄冰》,讲南极企鹅给住在非洲的狮子大王寄冰的趣事,介绍了非洲炎热、南极寒冷的气候特点,以及冰遇热变水、水遇冷变冰的科学常识。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学习与户外活动有关的词语;正确认读8个词语,认识11个生字。

2.通过演一演的方式,体会三组动词的不同意思。

3.能依照例句,用“有时候……有时候……”和“在……在……在……在……”说句子。

4.写好几个左右结构的字,注意有的字左边窄,右边宽; 有的字左边宽,右边窄。

养成写前先观察、保持正确坐姿和执笔姿势的习惯。

5.朗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6.阅读童话故事《企鹅寄冰》,明白故事中的道理,体会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识字认词;掌握左右结构的字的写法。

2.辨别三组加点字的不同意思,并学会用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说说自己的日常生活。

3.大致理解古诗的意思,懂得其中体现出的精神。

课时安排:

2课时

1.联系生活,学习与户外活动有关的词语;正确认读8个词语,认识11个生字。

2.通过演一演的方式,理解动词的意思,感受动词运用的准确恰当。

3.联系日常生活,用“有时候……有时候……”和“在……在……在……在……”说句子。

4.学习左右结构的字的写法。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2.知道怎样把字写美观,养成书写好习惯。

一、识字加油站

1.情境引入,趣味识字。

导语:

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

你们喜欢登山吗?

你们期待去野外宿营吗?

如果有机会去野外登山、宿营,你们会准备些什么物品呢?

(学生交流)

2.学生自由朗读“识字加油站”部分的词语和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识字,把词语、生字读正确。

(课前将词语写在黑板上,依次请学生给加点的字注音)

手套帽子登山鞋运动裤

地图水壶帐篷指南针

(2)引导学生发现这8个词语所表示的东西都是到户外观察大自然时可能需要的用品。

第一行4个词语是为户外活动准备的着装,第二行4个词语是为户外观察准备的用具。

3.课件集中出示“手套、帽子、登山鞋、运动裤、地图、水壶、帐篷、指南针”等物品图片,图片上标注名称和拼音,引导学生练读词语。

(1)借助图片,大声读出这些物品的名称。

读不准的字和词,读一读拼音。

(2)同桌合作,互读词语,互相纠正字音。

4.拿出课前准备字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1)自己逐一认读字卡上的生字,遇到读不准的字,可以向组长请教。

(2)组长在小组内开展“开火车认字”的游戏,将同学认读不准的生字集中在一起。

(3)小组内交流记忆生字和词语的方法,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记住生字和词语。

(4)小组成员一同朗读字卡并开展扩词游戏。

5.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或在电视上、课外书上看到的户外活动情况,结合教材中给出的词语,简单说一说去户外观察大自然,你还会准备什么,说清理由。

示例:

课本上给出的手套、帽子、登山鞋、运动裤等都是参加户外活动时一些必要的装备,这些装备可以防风、挡雨、遮阳,让我们更好地体验户外活动的乐趣。

二、字词句运用

1.课件出示第一题的要求及词语,体会每组加点词的不同意思,演一演。

(1)指名读词语,教师正音。

迎上去穿衣

甩甩头

追上去披红

摇摇头

(2)做游戏,演一演,理解词语,感受动词运用的准确性。

①游戏:

选择两组同学上台表演“穿衣裳”和“披红袍”,其余同学观察他们的动作,并评议他们的表演是否准确。

明确:

“穿衣裳”,通常指将胳膊伸进衣服袖子中,衣服完全贴在身上;“披红袍”,通常指将衣服覆盖在肩背上。

这一组词语的理解点在“穿”和“披”这两个动词的区别上。

通过具体的动作表现它们的区别时,注意动作要准确。

②小组活动:

运用动作表演来区别“迎上去”和“追上去”、“甩甩头”和“摇摇头”。

明确:

第一组:

“迎”指对着到来的人或事物的方向;而“追”指加快速度赶上前面的人或事物。

第二组:

“穿”指把衣服鞋袜等套在身上;“披”指覆盖在肩背上。

第三组:

“甩甩”指前后摆动,而“摇摇”指来回地动。

2.拓展运用其他动词,体会动作的区别。

(1)按照速度由慢到快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说出自己的想法。

①冲过来跑过来奔过来走过来

②滴下来打下来落下来飘下来

(2)教师做动作,学生选择合适的动词填空,说出自己的想法。

(摘、拿、举、捧)(摘)苹果(拿)苹果(举)苹果(捧)苹果

(扛、抱、掰、捡)(扛)玉米(抱)玉米(掰)玉米(捡)玉米

课件出示第二题的要求及例句,指导学习。

例句1:

我的脾气可怪了,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

(1)正确读句子,注意重读加点的词语,明白“有时候……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

(2)语言训练一:

你的脾气或性格是什么样的?

模仿例句说一说。

语言训练二:

你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用上“有时候……有时候……”说一说。

示例:

①我的性格是多面的,有时候我很活泼,有时候我却很内向。

②写完作业以后,我有时候画画,有时候看书。

例句2: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1)学生自由朗读句子,观察发现:

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利用4个“在”字构成了一个排比句。

“在”表示存留于某地点)

(2)同桌合作,用加点的词语说说自己的日常生活。

(3)模仿例句完成练习(课件出示):

语言训练一:

我在写字,在看书,在踢足球,在游泳。

语言训练二:

小鸟在,在,在,在。

示例:

①我在教室里写字,在图书馆里看书,在操场上踢足球,在游泳池里游泳。

②小鸟在鸟巢里睡觉,在枝头唱歌,在空中飞翔,在草地上找虫子吃。

三、书写提示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发现它们的共同点。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2.读一读课本泡泡框中的提示语,说说明白了什么。

小结:

写字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

左右结构的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有的字左边窄,右边宽;有的字左边宽,右边窄。

3.学生自主描红,注意写字的姿势,教师巡回指导。

书写时要求先看后写再对照。

4.教师示范书写“作、法、都、别”4个字并进行简单的指导。

预设:

指导学生了解笔顺规则,注意字的结构以及各个偏旁的大小。

作法都别

明确:

这4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作、法”左窄右宽,“都、别”左宽右窄。

“都”左右等长,要上下错位写。

5.学生继续在课本或写字本上书写这4个字。

6.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作品,全班点评,对写得好的学生进行鼓励。

小结:

同学们,要想把字写美观,不仅笔顺要正确,还要注意各部分的占位、主笔的长短,先看后写再对照,这样才能把字写得美观哦!

 

四、课堂回顾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与户外运动有关的词汇,在学习中我们明白了大自然中有许多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我们要多去大自然中走一走、看一看,但是在亲近大自然的时候,还是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哦!

课本中的这些词语大家都掌握了吗?

课下还要读一读,写一写。

我们还一起做了有趣的游戏,同学们的表演很精彩,猜动词的同学反应也很迅速。

不同的动词使用的场合不同,所以大家在说话、写话时,要尽量做到准确地运用动词,否则可能闹出笑话。

我们还学习了用“有时候……有时候……”和“在……在……在……在……”说句子。

运用了这些词语,我们的表达更清晰了。

看看,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有用的语文知识,学习语文可真有趣呀!

2.引导学生课后复习相关知识。

(1)读一读、写一写、演一演相关生字词语。

(2)在田字格中工工整整地写一写“作、法、都、别”4个字。

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2.阅读《企鹅寄冰》的童话故事,了解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

1.通过看插图和反复朗读诗句,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一、日积月累

1.教师描述一种花的特点,学生猜一猜。

导语:

同学们,我国有一种花,不仅颜色好看、香气袭人,而且只在寒冷的冬天开放,常与白雪为伴。

它不怕严寒,清香淡雅,因而历来为诗人们所吟咏歌颂,也为广大人民所喜爱。

大家能猜出这是什么花吗?

(梅花)

2.播放各种梅花迎着风霜傲然绽放的图片,学生看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过渡:

欣赏了美丽的梅花不畏严寒仍然勇敢绽放的图片,现在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呢?

(学生自由汇报)

3.课件出示古诗《梅花》,了解作者,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

过渡:

梅花这么美,所以无数诗人曾为梅花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

在宋代,有一位著名的诗人王安石也非常喜欢梅花,他还特地写了一首诗来赞美梅花,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梅花》。

4.小组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班学生都会朗读为止。

预设难字:

诗中有一个多音字“为”,在诗中读四声wèi,表示“因为”,不要错读成二声wéi。

充分利用插图,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1)课件出示图片,教师引导理解第一、二句诗。

教师:

大家仔细看图,图上画着什么?

(学生回答)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这幅图,这时天气是怎样的?

(寒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下着雪)除了梅花,还有其他花儿开放吗?

(没有)所以诗人说“凌寒独自开”。

冒着严寒独自开放的梅花有什么特点呢?

(不怕冷)是啊,墙角里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诗,体会一下梅花不怕冷的品格吧!

(2)理解第三、四句诗。

教师:

冬天的雪那么大,世界是白茫茫的一片,而且那几枝梅花还开在不起眼的墙角处。

刚才我们看了梅花的图片,知道有种梅花是白色的,如果下雪了,梅花被雪覆盖,根本就看不出来了。

王安石是怎么发现它们的呢?

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

(因为梅花有香味,作者闻到香味就知道那是梅花了)同学们说得真好,正是因为有淡淡的清香飘过来,所以作者才知道那不是雪,而是梅花。

现在我们把这两句诗再一起读一读吧!

6.感受梅花的形象。

教师:

诗中的梅花凌寒独开,暗香沁人,它身上那种不惧严酷的自然环境、坚持自我、默默奉献的品格是多么高贵呀!

那么在其他诗人眼中,梅花又是怎样的形象呢?

我们一起来读读下面这些诗词名句。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南宋]陆游《卜算子·咏梅》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南宋]卢梅坡《雪梅(其一)》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7.引导学生谈谈学诗感受。

过渡:

学完了这首古诗,大家觉得梅花美吗?

它的美仅仅在于它的形美吗?

谁能说一说?

(生自由回答)老师也喜欢梅花,既喜欢它美丽的外表和淡雅的香味,给大自然增添了美,也喜欢它不惧严寒的品格。

它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还挺多呢!

8.采用多种形式朗读与背诵古诗。

预设:

借助拼音正确朗读;看图听读,教师通过描述画面引导学生读与背;教师示范读、配乐读,指导学生咬准字音,注意节奏。

9.拓展阅读。

(机动)

过渡:

除了梅花,古代的诗人们还特别喜欢兰花、竹子和菊花,它们和梅花一起,被称为“花中四君子”。

大家有兴趣了解它们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中国人常称梅、兰、竹、菊为“花中四君子”。

文人们经常在诗文中用它们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

梅、兰、竹、菊分别指梅花、兰花、竹子、菊花。

它们拥有共同的特点——坚韧不拔,品格高洁,不作媚俗之态。

所以,中国文人常用它们来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和不屈不挠的品质。

◆梅:

高洁、坚韧不拔,独自开在寒冬,不与百花争艳,淡泊名利。

◆兰:

集“淡、雅、素”于一身,生于幽谷,没有媚俗之色,以清婉素淡的香气长葆本性之美。

◆竹:

俊秀挺拔,四季常青,不畏风霜,是坚贞高洁的象征。

◆菊:

清丽淡雅,芳香袭人,不畏秋霜,遗世独立,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与世无争的高尚品格。

二、我爱阅读

1.出示企鹅的图片,引出故事。

过渡:

同学们,在这个单元,我们认识了许多有趣的动物朋友,今天我们要阅读的这篇故事也与动物有关。

同学们先看看这张图片上是谁?

(出示企鹅图片)企鹅住在南极,是一种十分可爱的小动物。

这篇阅读课文讲了企鹅的什么故事呢?

我们今天就来一起读一读。

2.书写课题:

企鹅寄冰。

(1)学生先自己读题目,再伸出手和教师一起写下课题。

在写的过程中,认读“企”字。

(2)质疑课题。

①思考:

看到这个课题,你能想到什么问题?

②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做好记录。

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企鹅给谁寄冰?

企鹅为什么寄冰?

文中有几个人物?

过渡:

看来这个题目引发了大家的思考,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听课文录音,看你能听出哪些问题的答案。

3.课件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完后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说说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4.学生自由朗读故事,遇到不认识的字在文中圈出来,问问同学,查查字典,扫除字词障碍。

(1)课件出示下列词语,读一读。

狮子炎热热啊很冷很冷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