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碱管做法.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994868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碱管做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排碱管做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排碱管做法.doc

《排碱管做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碱管做法.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排碱管做法.doc

绿化区域排碱管做法

一.排碱管的类型:

无砂水泥管、PVC管材、素砼管、软性弹簧管和PVC双壁波纹排水管,其中应用最多的是无砂水泥管和PVC双壁波纹排水管,前者排碱效果较好,但容易破碎,且造价较高,后者使用效果好,操作简便、造价低廉,现在这种管材应用最多。

二:

排碱管的铺设要求:

排碱管的铺设密度及坡度受绿地的面积、土质条件、周围环境(地下水位)及客土的深度、管材等因素的影响。

实际操作中一般大面积间距为10m(无砂管的排碱效果好,可按15m间距),其它的材料适当密一些,但最小间距一般不应小于5m。

其坡度一般不小于0.3%,若有条件,坡度可适当加大。

但坡度也有一个限度,一般不超过0.8%。

若超过0.8%时,排水效果虽好,但给绿地的浇灌带来许多不便之处。

一般排碱管的交叉处及与其它管线、设施交叉处应设排碱观察井,观察井的间距一般为30~40m一个。

三。

排碱管的施工。

(一)核对图纸,定点放线。

首先针对设计图纸,详细核对有关的设计标高距离,特别是排碱井最末端与污水井或雨水井连接处的标高,核实无误后严格按设计要求定点放线。

若遇与设计不符的情况,应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协商修改。

(二)沟槽开槽。

放线完成后,沿放线位置开槽,其它深度由于排碱管的距离存在坡度而不同,一般原则是开始一端浅,末端深,开槽应严格控制其坡度。

每隔3~5m取一个控制点,经常测量,其顶宽92cm,底宽56cm。

若遇底部有烂泥或积水,应适当进行处理夯实,开槽应顺直,尽量不要弯曲,否则会影响排碱的效果。

将挖出的客土与碱土分开放置,及时将碱土清走。

(三)基础垫层。

沟槽开挖完成后,开始基础垫层施工。

基础一般采用C10~C20的素砼,厚度一般为10cm,宽度为30cm。

施工时应严格控制素砼的厚度、标号及坡度,隔3~5cm取一控制点进行测量控制,确保其坡度。

完成后,可使用薄塑料布喷水进行短期的养护(另外对于软式弹簧管及PVC双壁波纹排水管材只要求覆沙而不打垫层)。

(四)铺设排碱管。

铺设排碱管前,首先用棕皮将排碱管包起来,以防止泥土将排碱管的缝隙堵住,使影响其渗水性、透水性。

一般棕皮外包三层,并用铁丝或麻绳扎紧,防止脱落。

包扎材料可采用麻袋片、土工布或编织布代替棕皮。

下管时,对于无砂水泥管材及打眼的管材每节排碱管用1∶2水泥砂浆抹平,注意应铺直,尽量不要弯曲,否则排碱效果会受到影响。

(五)管沟回填。

排碱层回填材料为中砂。

填砂的目的是增加其透水性,增强排碱效果,铺设完成合格后,应及时回填中砂。

回填时注意不要将两侧的客土混入砂中,否则会影响其效果。

将中砂填至隔离层顶部,填砂验收合格后,可回填客土,轻微夯实。

(六)砌筑排碱井。

客土回填完成后,砌筑排碱井,排碱井的位置有两种:

(1)直线段每隔30~40m设1个检查井;

(2)排碱管交叉位置或排碱管与其地下管线、设施的交叉处设排碱井。

其作用是及时观察、检查排碱管的排碱效果。

排碱井一般采用内径700壁厚240红机砖砌筑,采用M5水泥沙浆砌筑,其高度受排碱管的标高影响而不同。

底部用C10~C20的素砼作基础,100mm厚,内外1;2水泥砂浆抹面,厚度不小于2cm,顶盖采用砼或铸铁。

完成后,从最高端注水,看水是否能从最低端排水,来验证其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