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必修一一轮复习综合测试题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99802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必修一一轮复习综合测试题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必修一一轮复习综合测试题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必修一一轮复习综合测试题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必修一一轮复习综合测试题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必修一一轮复习综合测试题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必修一一轮复习综合测试题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必修一一轮复习综合测试题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必修一一轮复习综合测试题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必修一一轮复习综合测试题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必修一一轮复习综合测试题文档格式.doc

《高三历史必修一一轮复习综合测试题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必修一一轮复习综合测试题文档格式.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历史必修一一轮复习综合测试题文档格式.doc

9.《反日大同盟歌》中唱道:

“溯自‘九一八’,远东起惨案,全中华,帝国主义铁蹄任踏践,试看英法与美日,爪牙犹如剑,太平洋上暴露白刃尖。

”歌词反映的主要事实是

①中国的全民族抗战起于“九一八”②西方大国对日本推行了绥靖政策

③英、法、美等国与日本勾结侵华④太平洋战争进一步暴露日本野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D.①③④

10、一位旅行者叙述自己的生活经验:

“小时候,每天走过广场上学,可以看到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

原本哪里都不可以走,现在可以在世界各地旅行。

倒是最近又换了一种钱,还不太适应。

”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这位旅行者的原国籍是

A、法国B、苏联C、南斯拉夫D、民主德国

11、有外国记者报道:

“(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

”这个“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2.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

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 

B、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13.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

“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

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

”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①三省六部制②宋朝在中央设置中书门下,在地方设置通判

③明朝的内阁④清朝的军机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4.下列史料记载最为典型体现了清朝设立军机处根本目的的是

A.“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值缮写”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

C.“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D.“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15.清嘉庆皇帝说:

“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大权从无旁落。

”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行省制的推行 B.丞相制度的废除

C.内阁地位的上升 D.军机处的设立

16.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就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

“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

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

”这反映了雅典的陶片放逐法

A.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 B.是审判民主敌人的最佳方式

C.实际上不起任何作用 D.并不能真正保障雅典的民主

17.某校邀请一学者做报告,报告主题如右图海报。

下列各项适合出现在海报上“内容”一栏的是

A.英国的两党及其代表的不同阶级的利益

B.美国两党对垒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英国的两党制促进了君主立宪的形成

D.美国的两党制及其对独立战争的影响

18.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言:

“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

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

”“香港兴”“上海兴”都是因为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9.右图所反映的历史时期特征是

A.国共合作,打倒北洋军阀

B.国共对峙,中共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C.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国共内战,国民党进攻中原,挑起了内战

20.某西方学者评论说:

“他们虽然有社会变革的方案,但并不期望和打算通过无产者的起义来实现社会变革。

……实际上,他们几乎没考虑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蓝图如何才能付诸实践。

”该学者评论的是

A.科学社会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启蒙运动 D.空想社会主义

21.下面的两幅图片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最主要的区别是()

A.实施群体不同 B.享受权利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D.主要作用不同

22.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

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该填写(  )

1894~1912:

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1921~1935:

1949~1956:

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78~2001: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23.中国有句俗语,叫做“远亲不如近邻”。

下列各项,能突出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建树与这一俗语反映的意思相近的是

A.发起组建东盟 B.参与创建亚太经合组织

C.参与创建联合国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24.“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

”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进行反苏的舆论宣传B.建立北约组织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实行军事援助

25.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

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①取得了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②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的阵线③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④鼓舞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6.德法是西欧的两个大国,普法战争埋下了相互仇恨的种子,又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20世纪中期以后走向合作,这说明了

A.在世界范围内追求国家利益的极大化是出发点

B.国际形势是影响其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

C.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最终会达成谅解

D.大国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27.一位学者认为:

“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它体系。

”并认为:

“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

”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 B.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

C.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 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时

28.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石头、剪刀、布”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

对此种说法你认为

A.正确,讲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

B.贴切,道出了三种权利之间的关系

C.不妥,三种权利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单向制约

D.不妥,三权关系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9.下表为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党状况:

姓名

毛泽东

朱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澜

高岗

政党

中共

民革

民盟

职务

主席

副主席

根据上表结合所学知识最能说明

A.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的政府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初步形成

C.新中国在政体上实行多党制

D.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0.20世纪80年代,中国邮政总局针对台湾问题发行了一套纪念封(下图)。

结合时代背景及图片涵义,请为其拟定一个贴切的标题

A.海峡两岸盼通邮

B.和平统一,反对台独

C.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葬我于高山之巅兮,望我故乡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大总统由国民共举。

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权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文《同盟会宣言》

材料二57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2006年4月21日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60周年,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经过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已经初步地找到了一条适应中国现代化需要的中国政治发展道路。

——陈红太谈我国60年民主政治建设成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述孙中山政治主张的核心内容。

(2分)为实现上述主张,孙中山进行了哪些实践活动?

(6分)

⑵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⑶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2分)

(4)试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中国近代、现代民主政治进程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

(8分)

32.(28分)2009年底至2010年初,由于美国执意向台湾地区出售军火物资,违背了中美三个公报的精神,中国方面提出强烈抗议。

中美关系陷入“寒冷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印度阿萨姆邦至中国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即著名的“驼峰航线”。

在长达3年多的艰苦飞行中,中国航空公司总共飞行了8万架次,美国空军先后投入飞机2100架,双方总共参加人数有84000人。

总共运输85万吨的战略物资,战斗人员33477人次,更加坚定了中国四万万同胞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勇气和决心,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引自刘小童《驼峰航线》

材料二新中国建立后的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由于意识形态等因素,美国政府采取了敌视中国的政策。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后,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采取既接触又遏制的对华政策,从而使中美关系一直处于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的复杂状态。

——引自《曲折发展中的中美关系》

材料三观察下列图片:

图1朝鲜战争战斗场面图2美国舰队进入台湾海峡

图3美国侵越战争图4美国U2高空侦察机入侵中国领空被击落

材料四2009年11月15日至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访问中国。

在奥巴马之前,已有六位美国总统曾经访问过中国。

——引自环球网2009年11月1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访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驼峰航线”的主要作用。

(6分)并指出“驼峰航线”所反映的中美关系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阶段特征。

(9分)

(3)根据材料四,结合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概括分析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积极因素(8分)和不利因素。

(3分)

33.(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前趋势的继续:

苏联在经济上衰退,在政治上僵化如故,但在军事上保持强大;

它小心翼翼地保卫其正在衰落的东欧帝国;

它与美国的关系没有重大变化,并与美国在三条中心战略战线继续进行竞争。

——(美)布热津斯基《未来十年美苏关系展望》

材料二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即使没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做的人。

——《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

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

“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岳麓版必修一教材

材料四1983年1月,中曾根作为内阁总理大臣在国会上发表施政演说时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问题,……在财源分配上腾出力量,加强对外援助,以发挥日本对争取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作用,确立日本在国际事务中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大国地位。

——丹尼斯·

雅斯托莫《战略援助与日本外交》

材料五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

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1)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关系的基本状况。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的原因。

为此,这一时期美国亚洲外交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

(4分)

(3)据材料三概括美与西欧的关系。

(2分)

(4)据材料四,指出日本怎样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能采取该手段的主要原因。

(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的力量”除了以上材料提到的力量之外还有哪些?

综合以上材料,“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

并指出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34.(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

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

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

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之职也。

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

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它名。

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新唐书·

百官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三省”职权的分配以及唐朝中央机构行政运作的程序。

有人认为唐朝中央机构的制度设计为近代西方“三权分立”提供了历史借鉴。

你认为二者存在的本质差别是什么(9分)?

(2)据材料二,说明唐太宗控制尚书省的原因及采取的做法(6分)。

(3)据上述材料指出唐代相权的发展趋势(2分)。

答案

1-5CCCAC6-10ACACD11-15CDADD16-20DBACD21-25CBDCA26-30ADCBA

14原话是: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意思就是说只能传播、转述原话,而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和要说的话掺杂在其中。

这就说明军机大臣是皇帝集权的最好工具。

他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只能转达皇帝的意思。

31、⑴政治主张:

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实践活动:

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制定《临时约法》。

⑵成就:

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⑶成就:

找到了一条适应中国现代化需要的中国政治发展道路。

(4)原因:

近代,政治上,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

经济上,中国贫穷落后,民主政治建设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

现代,政治上,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

经济上,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为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32.【参考答案】

(28分)

(1)从物质上援助了中国战场,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士气;

有利于中国抗战,有利于牵制日军主力,减轻了太平洋战场的压力;

为中国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6分)

特征:

中美结盟抗击法西斯侵略,美国援助中国抗战。

(2)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敌视中国,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

双方甚至在朝鲜战场上正面冲突。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重大突破;

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在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的复杂情况下曲折发展。

(3)积极因素:

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经济的迅速发展。

中美在国际上的广泛合作,如:

反恐、禁毒、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在许多领域有共同利益。

中美经济互补性强,经济联系密切。

(8分)

不利因素:

中美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不同。

美国对华冷战思维的存在,提出“中国威胁论”。

美国反共的历史传统。

台湾问题一定程度上的困扰。

33.(13分)

(1)状况:

继续与美国竞争(或冷战或对抗或争霸)。

(2)原因:

实力相对下降;

美苏对抗(或军备竞赛)的拖累;

来自潜在经济力量的竞争。

调整:

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或从越南撤兵)。

(1分)

(3)关系:

美国承认西欧伙伴地位;

西欧日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

(4)方法:

以对外经济援助作为外交手段。

原因:

日本经济实力增强(或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1分)

(5)新力量:

不结盟运动兴起;

中国的振兴。

新格局: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因素:

大国之间综合国力对比的变化。

34.

(1)中书省:

政令草拟;

门下省:

政令审核;

尚书省:

政令执行(3分)。

中书→门下→尚书(2分)。

本质差别:

唐朝:

以巩固皇权专制主义、服务专制主义为其终极目标。

近代西方:

属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4分)

(2)尚书省长官既参与决策,又主持政务实施,权力过大(2分)。

做法:

先是自任尚书令,随后不再设尚书令,或以他官加上“参议得失”、“参知政事”等名目参与朝政,分散宰相的行政权(4分)。

(3)随着相权不断被分割,相权不断削弱(2分)。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