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管理的常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00234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docx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春花管理的常识.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docx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

《管理的常识》

陈春花教授讲述写《管理的常识》一书的原因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主要是因为我对两件事情其实是耿耿于怀的。

  那么,第一件事情是,我们所有人的工作时间实际上是,应该说是比其他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的工作时间要长的,我自己的统计应该是大部分中国人的平均工作时间是超过10个小时的,包括我在内,也包括在座各位在内。

但是我们人均产出的这个数字其实是比较低的,中国人均劳动力的产出只有美国人均劳动力产出的4%,但是我们的工作时间是2倍于他们。

  而另外一个结果更让我们觉得比较痛苦,就是我们的人均收入,其实也只有美国人均收入的4%,就是我们的工资只有美国人均收入的4%。

可是我从来没有承认我们中国人不够聪明,或者没有能力。

  第二件事情是,其实我们经历了30年,我们所有人其实都受过很多管理的培训和学习。

虽然这30年来我们的进步非常大,可是有一点我们却没有太大的改变,就是我们每个人对于企业的增长或者利润的贡献都没有变的,大概是美国人的六分之一和三分之一。

这个数字这十几年来都没有变,换个说法就是,我们在这个部分都没有多大的进步。

所以我一直在问,为什么我们30年来获得这个巨大的改变,但是我们每个人所付出的价值巨大,获得却没有很明显的改变,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

那么我会认为整个经济的进步是源于我们做了很多的资源投入,我们用很大量的资源投入获得了经济的增长。

而另外一方面我会认为,我们在管理上没有太大的贡献。

因为管理的贡献是用同样的资源产出更多,让每个人获得更高的绩效和收益,这是管理要做的事情。

但是在这个地方,我认为是没有做到。

所以,这两个事情就导致了我一直专注于一个课题的教学,教育,或者研究。

其实这个课叫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它,也都学过它。

然后在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基础上,很多人都有过训练。

但是为什么我前面说过的两个问题还存在呢?

那么这里面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你们没有很认真的去理解管理要产生的价值是什么。

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做,所以,我就在这个时间,在我们每个人已经很努力但是绩效并改变并不明显的情况下,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回归到管理的最基本的问题上面来解决,所以我才觉得要写一本关于管理常识的书。

  那么,这本书所探讨的概念其实是最基本的概念,每个概念我说出来各位都会觉得非常的浅显和非常的简单。

什么叫管理,什么叫组织,什么是领导,什么是激励,怎么样做计划,如何做决策,怎么样去设定组织结构,一共有七个。

那么,这七个最基本的概念,我相信每一个做管理的人都会经常遭遇到它,也经常会动用它。

我们不要把理论和实际操作分开,我自己有一个很明确的观点就是,理论如果不成为常识,其实是没有真正的理论的价值。

当理论成为常识的时候,也就是所有人通常的认识,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

  管理的理解

  很多时候不是员工的素质不行,更不是企业文化不行,在大部分效率低下、内部无法协同的组织中,由于对管理常识的误解所导致的因素占了绝大多数。

  管理没有对错,只有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绝大部分人都感觉自己已经非常努力地工作,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第一,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

  第二,管理不谈对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第三,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

  第四,衡量管理水平的惟一标准是能否让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合二为一

第五,管理就是让一线员工得到并可以使用资源

  组织的理解

  在我看来:

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实现目标,组织管理的存在是为了提升效率。

  组织的属性决定了组织自身有着自己的特点,作为一个需要对目标和效率做承诺的人的集合体,我们需要还原组织自己的特性,因此对于组织的正确理解是:

  第一,“公司不是一个家”

  第二,组织必须保证一件事是同一组人在承担

  第三,在组织中人与人公平而非平等

  第四,分工是个人和组织联结的根本方法组织的能力来源于分工带来的协作,没有分工就没有组织结构的活力。

  组织既有人的因素也有资源的因素,但是能够把人们联结在一个系统中的关键因素却是目标。

有些人认为人们之所以集合在一起是因为利益,也有些人认为人们集合在一起是因为共同的理念,也许这两个因素都成立,但这不是真正集合人群的因素,只有共同的目标追求,才会把人们联结在一起。

不同的目标设计就会导致不同的人群聚集在一起,也决定了人们不同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因此目标决定组织存在的意义。

《管理的常识》——什么是管理

 2010-4-139:

56:

36作者:

陈春花 来源:

智囊悦读

领导常会说“把人给我管住”,因为从日常的经验来说,管理通常被人们定义为“管人理事”。

这个定义被很多人不断地强化,结果,管理的主要工作就变成了对于人的工作,管理最大的困难也就变成了琢磨人的困难。

更多的人还会确信,如果把人管好了,管理就做好了。

但是,事实真的就如此吗?

中国企业中的人,如果从投入工作的时间来说,很多人会超过10个小时。

但是从产出的结果来看,这10个小时并没有我们想象得好。

有人告诉我说是员工的基本素质不够高,又有人告诉我说是因为中国的企业需要用30年的时间走完别人300年的历程,这两个原因或许我可以接受,但是也并不完全同意。

我发现,真正的原因是我们的管理出了问题。

  第一,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

  在咨询行业流行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咨询顾问到一家公司去,老板非常高兴地说:

“你来得正好,帮助我培训员工,因为他们笨得像猪一样,我说什么他们也听不懂。

”接下来这个顾问去培训员工,但是员工们却对顾问讲:

“你快去培训我们老板吧,他讲得全是鸟语,我们根本听不懂。

”这里讲的几乎是许多企业的真实状况,老板和员工根本无法对话。

管理者有时喜欢把事情变得复杂不易理解,以显示自己卓尔不群且富有深度,但是管理是要做决定并让所有人执行这个决定的。

  管理所要求的合格决策,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

我们常常看到企业的管理者每日忙于决定他们认为重要的问题,但是对于下属应该做什么,对于每一个岗位应该做什么却从来不作分析,不作安排,结果每一个员工都是凭着自己对于这份工作的理解,凭着自己对于企业的热情和责任在工作,出现的工作结果就很难符合标准。

  对于评价下属有三个很糟糕的词:

第一个是“悟性”。

很多管理者喜欢悟性高的下属,他们会很自豪地告诉我,小张悟性高,所以工作做得好。

我不反对下属成熟度高,管理的效果会好,但是下属的悟性是一个非常不确定的特征,如果工作内容调整、工作技能要求改变,悟性总能保证足够吗?

第二个是“领会”。

常常听到人们谈论要学会“领会领导意图”,没有足够的时间磨合,下属想弄清楚领导的意图是非常困难的。

第三个是“揣摩”。

很多人喜欢揣摩上司的想法,更多的人会根据揣摩出来的意思去做工作行为的选择,可是揣摩的行为会导致更大的风险,所以常常可以听到管理者大声地训斥,问为什么做错事情!

只需要了解两个相邻的上下级岗位即可判断企业的决策是否合格,比如,人力资源总监和人力资源经理,你从人力资源总监这个地方确定他对于人力资源经理岗位重要事情的界定,之后你去问人力资源经理对于自己岗位重要事情的界定,如果两者界定的重要事情是一致的,那么该公司的管理处在良性;如果两者界定的重要事情不一致,那么就是人力资源总监失职。

其实管理就是每一层管理者确定下一层级管理者所要明确做的事情。

  第二,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

  “管人理事”是大部分人对于管理的理解,即便是他们没有这样的概念,也会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强调对于人的管理。

但是很可惜,这个理解是大错特错的,正因为我们如此看管理,所以中国的管理一直处在“人治”的状态,不管如何学习管理理论与方法,管理行为却是依据对人的判断来进行的,而根本的事实是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

  我以日本管理来做例子,日本企业管理中最著名的是品质管理,而品质管理的获得来源于日本的现场管理,日本的现场管理就是“5S”的活动。

“5S”是让每一个进入现场的员工做好5件事:

整顿、整理、整洁、清扫、素养。

这5件事情使得现场管理成为可以操作的现实,从而得到日本的品质。

中国的企业很多都进行ISO9000的认证工作,但是在品质上我们还是无法与日本的产品比较,很多人认为是中国人的习惯不好,但是为什么我们无法养成好的管理习惯,如果我们也像日本企业一样,进入现场就进行“5S”活动,我们也可以得到一样的品质。

我一直喜欢海尔的管理方式,虽然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价海尔以及海尔所做的一切,但我感兴趣的是为什么海尔常常可以把其他企业都在做的事情,做到有结果。

其实海尔在做服务的时候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反而是从管理的角度,设定了“星级服务”所要做的几件事情:

“三个一”(一双拖鞋、一块抹布、一张地毯)和一个服务效果追踪电话。

每一个享受到这几件事情的顾客,都能够很具体地感受到海尔的服务。

  事实上,人也是无法管理的,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而不是管理,每一个人都本能地认为自己有自我约束的能力,尤其是具有自我实现能力的人,更加觉得提供平台给他发挥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在这样的认知条件下,如果我们不理解管理应该是面对事情,而坚持管人的话,一定是得不到管理的效果的。

所以对于很多企业管理而言,问题就出在管理者只关心人们的态度和表现,并没有清晰地界定必须要做的事情,以及做事的标准。

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说,他们并没有清晰的指引,应该做什么事情,所以只有凭着兴趣和情绪,或者感情来做,这样的做事方式,一定是无法评定以及无法控制结果的。

界定应该做的事情,这就是管理了。

  第三,衡量管理水平的惟一标准是能否让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合二为一

  很多人用各种标准来评价管理水平,比如有人用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做评价标准,有人用使用的管理工具来评价,有人用管理经验来评价,还有人用专家来评价。

但是,评价管理水准高低的标准其实只有一个,就是能否透过管理,让组织里每一个人的个人目标与组织发展的目标合二为一。

在管理中,人们都感觉到一个问题:

有能力的员工常常不会受组织目标的约束,更为可怕的情况是这些有能力的员工会背离组织的目标。

在管理中一个最常见的争论是如何看待“忠诚”。

我认为,忠诚的衡量应该是员工对于组织目标的贡献而非其他。

很多中国企业的老板之所以对于员工的忠诚看得这么重,其根本的原因是管理水平不够。

老板们知道自己的有价的资源有限,也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所以只能够靠无价的情感来弥补了。

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留住那些需要情感满足的员工,而对于需要能力发挥得到满足的员工来说只能是离开,这样的企业想长久发展是绝对不可能的。

  在国内的企业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一直困扰着企业家和研究学者,这个现象就是:

在企业初创时期,所有的人都会全力以赴把事情做好,但是到了企业能够存活并有一定的成绩的时候,企业开始留不住人。

更令企业困难的是,一些核心成员离开企业,自己创立与原企业一样业务领域、一样市场领域的企业。

很多企业家开始用各种方式减少这样的情况出现,比如,约定不能够做相关领域的创业,惩罚性的条款,市场上的拼杀,甚至还有用极端的手段来伤害。

但是这些都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的企业不知道该如何管理这些员工,更加不知道需要不断地关注人们的个人目标的变化,让组织目标不断得以实现的时候,个人的目标也能够不断地实现并提升。

  第四,管理就是让一线员工得到并可以使用资源

  这句对于管理的解释是我认为最为重要的。

管理需要资源,而且对于管理的资源而言,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

一个老板对我说,他不明白为什么下属做不好,因为他已经非常授权,除了人事和财务的权力,其他的权力他都给了下属。

我笑着说,其实你什么权都没给下属,因为除了人事和财务的权力,其他的权力对于管理来说都是次要的,管理的资源首先是这两个权力。

这一点我相信所有人都会同意,这不是我要说的关键,管理的关键是要让一线员工得到资源并有权力运用这些资源。

在管理的架构中,管理者因为处在结构的上层,因此拥有了资源以及资源的分配权,但是越是处于上层的管理人员,就离顾客越远,而与顾客接触的一线员工反而没有资源以及资源运用的权力。

有一次我到市场做调研,当时公司派出区域总监陪同我到分公司,我们到分公司之前,分公司的经理在电话中征求,可否在我们到的时候与一位当地最重要的客户见面,这个客户已经开发了10个月,可是无法谈下来,所以分公司经理希望借助于我们这次到当地,再争取一下并力图有所突破。

我们到达后与这个重要的客户见面,客户提出的要求区域总监当场答应,结果一个10个月的客户开发在不到一个小时里就解决了。

当分公司的员工们庆贺,并认为还是区域总监厉害的时候,我自己很伤心,回到公司,我说服总部取消区域总监这个层面。

为什么呢?

因为区域总监这个层面并没有起到管理的作用,反而因为保留这个层面,资源就留在上面,分公司经理没有资源满足顾客的需要,结果一个重要的顾客在10个月后仍无法与公司开展业务。

第1章什么是管理

第3节:

组织管理观决定了人们如何进行管理活动,如何看待管理。

回答管理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就是管理观的问题。

应该可以这样说,有了清晰的管理观,才会有清晰的管理行为,也才会有合适的管理标准。

之所以关心管理观的问题,是因为在管理行为中我发现人们普遍存在一些误区,人们习惯性地认为一些行为是对的,另外一些行为是错的,而事实上可能这些理解本身就是不正确的,因此导致很多管理行为无法产生有效的结果。

而我所提倡的组织管理观包含以下三个内容:

第一,管理只对绩效负责

企业的绩效包含着效益和效率两个方面的内容。

对于管理而言,我们需要有好的效益的同时又需要用最快的时间达成这个结果。

因此,无论你采用何种管理形式和管理行为,只要是能够产生绩效的,我们就认为是有效的管理行为和管理形式;如果不能够产生绩效,这个管理行为或者管理形式就是无效的,我们可以确定后者就是管理资源的浪费。

现象一:

功劳与苦劳。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

“我虽然没有功劳,但是我也有苦劳。

”“我没有什么惊人之举,但是我也是流血流汗的呀。

”“我流汗的时候,企业里还没有你呢!

”等等。

人们只是关注自己对于企业的付出,但是不关心这样的付出是否真的产生绩效,很多人的衡量标准是他自己的付出,而不是付出的效果。

所以常常看到的管理结果是有苦劳的人得到肯定;组织里熬年头的人得到重用。

换句话说,人们常常以苦为乐,认为付出就是对得起组织,但是我们都很清楚,只有功劳才会产生绩效,苦劳不产生绩效。

现象二:

能力与态度。

一家企业里有一个小李、一个小刘。

小李是一个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员工,每天都早来晚走,经常加班加点。

小刘是一个准时上班准时下班,从不加班的员工。

结果,小李得到表扬,成为优秀员工,而小刘从未得到表扬,更不会当选优秀员工。

但是,如果你愿意好好思考,也许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

小李的表现恰恰是能力不够的原因,而小刘的表现正说明他的能力可以胜任这个岗位,完成任务。

其实,关心态度还是关心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够正确对待能力和态度的关系,过多关注态度,结果就会导致组织中能干的人干死,不能干的人活得很好,原因是你关心态度而不是能力,让态度好的人得到肯定,结果导致大家关心态度,而不愿意真正地用能力说话。

可是,只有能力才会产生绩效,态度必须转化为能力才会产生绩效。

现象三:

才干与品德。

德与才的取舍中人们希望德才兼备,如果两者不可兼得人们选择先德后才。

品德和才干一直是对于人才评价的两个基本面,几乎所有的人都告诉我他们会选择德才兼备的人。

我很愿意同意这个选择,但我们面对的事实是,我们所面对的下属,一定不是德才兼备的,在这个前提下,我再问如何选择,结果80%左右的人选品德。

但是我们必须知道,才干才产生绩效,品德需要转化为才干才会产生绩效。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会更加注重才干的评价而非品德的评价。

有人开始反驳我,问我如果一个人能力很强,才干很好,但是品德极坏,那不是对组织和社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吗?

我同意这个说法,但是我们需要澄清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

人都会犯错误,所以我们不能够在品德上下赌注,管理所要做的就是让人没有机会犯错。

我坚持这个观点是因为管理所面对的人,不能够用道德来评价,只能够用行为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来评价。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人是自私和贪婪的;从行为学的角度看,人是懒惰的。

这个自私、贪婪、懒惰的人,就是管理面对的人,他不是一个道德人,所以我们不能用道德来下赌注。

看到今天这么多管理者犯错误,觉得这是管理的错误,我们的管理让他们有机会犯错误,但是竟然有那么多的人认为是品德教育不够所致,我感到很难过。

对于品德与才干这个问题的选择上,在两种情况下却必须强调以德为先。

第一种情况是招聘人员的时候,我们需要首先考量这个人的品德,关注他的价值取向,才能不是优先考量的条件;第二种情况是提拔人员的时候,我们也需要首先考量他的品德,因为这个时候能力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能否带领大家走在正确的路上。

但是我所看到的实际情况是,很多企业在招聘人员的时候,很少考量这个人的品德,更多的是关心学历、工作经验、个人能力。

在提拔一个人的时候,也很少关心他的品德,更多的是关心过去的业绩、管理经验和经历。

相反,在这两种情况之外,我反而发现在日常的考核和日常的管理中人们常常考量品德而忽略了才干。

这样做就刚好做反了。

第二,管理是一种分配

管理其实很简单,它只是需要做一个分配就好了,就是分配权力、责任和利益。

但是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必须把权力、责任和利益等分,成为一个等边三角形(见图1-1)。

在管理上出错基本上都是没有把这三样东西分成等边三角形。

很多管理者喜欢把权力、利益留下,把责任分出去;好一些的管理者把权力留下,把利益和责任一起分出去;也有管理者认为责任和权力以及利益都应该留在自己的手上,根本不做分配。

这些管理观点都是非常错误的。

管理是在责任的基础上所做的行为选择,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需要在界定责任的同时,配备合适的资源,并让人们可以分享到管理所获得的结果。

因此,基于责任所做的权力和利益的分配,就是最合适的管理行为。

图1-1

我强调把责任分下去,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意义,就是只有分配责任,人才才会真正地被培养起来。

没有责任,人是无法真正激发出能力和热情,也无法真正发挥他的作用。

唯有把责任分配下去,让每一个成员承担起他们的责任,管理才会发挥实际的功能,再加上我们给予和责任相适应的资源和分享,管理的效能就会发挥出来。

第三,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

国外倡导领导做仆人,管理就是服务,我也同意,只是我们需要确认管理到底为什么服务。

不明确管理为什么服务,那么管理是服务就只能是一句口号而毫无意义。

管理是服务,最直接的意义就是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

假若你所处的组织不是以绩效评价的,比如我们的职能部门或者政府部门,那么管理始终为目标服务。

因此管理是服务是有着非常明确的含义,管理不是为任何人服务,它是为经营(目标)服务的。

我们知道管理与经营是管理者需要具备的两种能力,经营能力就是选择正确的事做,管理能力就是把事做正确。

从这个意义上说经营是第一位的,管理是第二位,也就是我以前强调的管理不重要的一个根本原因。

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可以用这样一个比较来说明,当在经营上选择薄利多销的时候,管理上就要选择成本管理和规模管理;在经营上选择一分钱一分货的时候,在管理上就要做品质和品牌管理;如果像联邦快递一样在经营上选择“隔夜服务”,管理上就要进行流程管理;如果像戴尔一样用“直接定制”的策略,管理上必须做到柔性化管理。

看看沃尔玛,沃尔玛的战略和许多中国企业的选择是一样的,“总是用最低的价格销售”,但是相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沃尔玛成功地成为全球最大的企业,盈利和增长最好的企业,而我们的企业不是。

其实沃尔玛和我们的企业在经营战略上没有差异,我们的企业和它的差异就是管理与经营战略的匹配水平上的差异。

这些例子只是说明这样两个观点:

第一,管理做什么,必须由经营来决定;第二,管理水平不能够超越经营水平。

中国家电企业为什么这么容易亏损,并不是这些家电企业的管理不行,反而是这些家电企业的管理水平太高了,超过了它们的经营水平。

我们的大部分企业还在薄利多销的经营水平上,但是很多这样的企业竟然开始了流程再造的努力,结果一定是亏损!

我以同样的理由开始担心很多企业的管理培训,因为我常常被企业邀请为员工讲解领导力或者企业战略,我想这样的培训会产生反作用的,因为你给员工的培训超过了员工所承担的责任,这样的培训我称之为“培训过度”。

当一家企业的管理水平超过经营水平的时候,这家企业离亏损就不远了。

第4节:

无论从实践的角度还是理论的角度,管理所要面对的就是效率,也可以说管理就是为了提高效率。

这个道理所有的人都懂,但是实际操作中,人们往往忽略了管理的这个本来的目的,究其原因就是,大家没有很好地理解管理和效率是什么样的关系。

管理解决的效率到底指的是什么?

了解管理和效率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可以从管理理论演变的过程来理解这个问题。

  管理解决的第一个效率:

使劳动生产率最大化的手段是分工

认识管理的人,一定认识泰勒,因为泰勒我们知道什么是科学管理,因为泰勒我们知道工业化的依据,因为泰勒我们能够得到流水线的概念和实践,同样因为泰勒,我们发现管理其实是一种分工。

在更复杂的制造企业中,事实也非常清楚,只有以最低的全部支出(包括人力、自然资源和以机器、建筑物形式存在的资本费用)完成企业的工作,才能为工人和雇主带来永久的最大化财富。

或者,用另一种方式来说明这个道理:

只有在企业的工人和机器的生产率达到了最大,也即,只有当工人和机器的产出达到了最大,才可实现财富的最大化。

道理很简单,除非你的工人和机器比其他企业的工人和机器制造出更多的产品,与你的竞争对手相比,否则,你便不能向你的工人支付更多的工资。

用同样的方法,你可以比较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甚至相互竞争的两个国家哪个可支付更多的薪酬。

总之,财富最大化只能是生产率最大化的结果。

泰勒用一生的时间所要探讨的问题,恰恰是管理的本质问题:

管理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最大限度的产出,也就是如何使生产率最大化。

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里面,清晰地阐述了获得劳动生产率最大化的四条原理。

  科学划分工作元素

员工选择、培训和开发

与员工经常沟通

管理者与员工应有平等的工作和责任范围

这四条原理,明确地让我们了解,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说,最好的手段就是分工。

如果以上推理正确,那么工人和管理者双方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训和发掘企业中每个人的技能,以便每个人都能尽其天赋之所能,以最快的速度、用最高的劳动生产率从事适合他的等级最高的工作。

科学地划分工作元素作为第一条,是告诉我们工作分工需要基于科学的角度,而不是凭借经验。

但是做好了划分工作元素的工作还不够,还需要对于承担分工的员工进行选择、培训和开发,这是第二条。

泰勒第一次把员工摆在最为重要的位置,也是第一次告诉大家劳动效率取决于员工的素质和训练的结果,所以管理者必须和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必须明确两者之间有着清晰的分工和相应的职责,保持了这四条原则,劳动生产率就可以实现最大化。

  管理解决的第二个效率:

使组织效率最大化的手段是专业化水平和等级制度的结合

事实上,管理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一个基本的命题,就是权力是个人还是组织的。

如果从领导理论的层面上来讲,一个领导者如果要发挥影响力,必须借助于权力和个人魅力。

从这个意义上,权力好像是个人的。

但是我们又发现权力本身需要借助于一个组织来发挥作用,如果没有组织,权力所依托的载体就成了问题,所以这个时候权力似乎又有着组织的特性。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感觉,权力是个人的,凭借个人的影响力,在组织中发挥威力,于是权力成了很多人苦苦追求的东西。

从理论界,韦伯组织管理的原则约定:

权力是组织而非个人。

组织管理的核心就是让权力从个人的身上回归到职位上,也就是组织本身上,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管理效率才会得到。

这样我们就要了解另一个道理:

职位的含义是什么?

以往对于职位的认识,我与大多数人的认识是一样的,认为职位只是一个分工而已,并没有把职位看做权力的一个最为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