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步步高高考总复习电子书必修三第一章第16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04355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8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步步高高考总复习电子书必修三第一章第16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步步高高考总复习电子书必修三第一章第16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步步高高考总复习电子书必修三第一章第16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步步高高考总复习电子书必修三第一章第16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步步高高考总复习电子书必修三第一章第16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步步高高考总复习电子书必修三第一章第16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步步高高考总复习电子书必修三第一章第16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步步高高考总复习电子书必修三第一章第16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步步高高考总复习电子书必修三第一章第16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步步高高考总复习电子书必修三第一章第16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步步高高考总复习电子书必修三第一章第16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步步高高考总复习电子书必修三第一章第16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步步高高考总复习电子书必修三第一章第16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步步高高考总复习电子书必修三第一章第16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步步高高考总复习电子书必修三第一章第16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步步高高考总复习电子书必修三第一章第16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步步高高考总复习电子书必修三第一章第16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步步高高考总复习电子书必修三第一章第16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步步高高考总复习电子书必修三第一章第16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步步高高考总复习电子书必修三第一章第16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步步高高考总复习电子书必修三第一章第16讲.docx

《高中地理步步高高考总复习电子书必修三第一章第16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步步高高考总复习电子书必修三第一章第16讲.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步步高高考总复习电子书必修三第一章第16讲.docx

高中地理步步高高考总复习电子书必修三第一章第16讲

必修三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16讲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课时1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

考点一区域的基本含义

强化专练

1.能够体现长江三角洲区域特征的是()

①位于东部沿海南部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③水稻土④水田⑤水田耕作业⑥综合性工业基地

⑦重工业基地⑧旱地耕作业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⑤⑥⑦⑧D.②⑦⑧

答案B

考点二区域发展阶段

强化专练

2.在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制造业()

A.以资金密集型工业为主

B.以资源密集型工业为主

C.以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

D.以科技密集型工业为主

答案B

命题视角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2007年8月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复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提出,要加强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建设国家能源保障基地,建设俄罗斯边境至中国东北的原油管道。

《规划》覆盖了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

《规划》中明确要将东北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

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丙区域水系图中的①②③三个城市中以汽车工业著称的是(写出城市名称),通过①城市的铁路线有、、。

辽宁省某市产业结构示意图中A表示工业,B表示工业。

(2)图中甲乙两地区主要环境问题是否相同?

原因是什么?

(3)分析图中丙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答案

(1)长春京哈线(哈大线)滨洲线滨绥线(三条铁路线顺序可以互换)钢铁森林

(2)不相同。

甲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由于牲畜过多,过度放牧现象严重,草场破坏,导致草地荒漠化;乙地的环境问题是森林资源的破坏,主要原因是采育失调,毁林开荒,滥砍滥伐,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

(3)河流(松花江)由于纬度位置较高,冬季长、气温低,所以结冰期较长;春季由积雪融水补给出现春汛,夏季由雨水补给出现夏汛;流经地区林木比较茂密,所以含沙量比较小;由于补给较充足,汇入支流也较多,所以流量较大。

变式演练

1.下列关于区域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只有一致性,没有差异性

B.各区域之间自然和人文要素,各种各样的联系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C.区域内部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构成一个整体,且与人类活动有关

D.每一个区域都占据地球表层一定的空间,而且是孤立存在的

答案C

命题视角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下图中铁路Ⅰ沿线地区的经济比较发达,铁路Ⅱ沿线地区经济欠发达。

当地人民在河流中游两岸开展传统粮棉生产,下游有许多未充分开发的风景区。

A城市解放前以煤炭开采为主要经济支柱,1995年铁路Ⅱ延长铺设到B城后,A城市经济结构开始转变,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该城市却出现了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据此材料并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概括图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2)简要描述A城市的经济发展过程。

(3)A城市正在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请你为其城市经济发展和改造献计献策。

答案

(1)①煤、铁等矿产资源,水资源以及旅游资源丰富;②粮棉种植历史悠久,农业基础较好;③海洋、铁路等交通运输便利。

(2)由原来的以煤炭开采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发展到钢铁工业成为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

(3)①调整产业结构,从以资源型为主向以科技、市场型为主转变,并促进其第三产业的发展;②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保护城市环境。

变式演练

2.读“我国东部某地区交通图”和“农产品分布图”,回答

(1)~(3)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农业优势区位为:

地势低平,热量条件差,复种指数低

B.该地区今后要退耕还牧,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C.该地区今后农业要发展大型农业机械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D.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该地区应该修建水利设施,调节灌溉用水的季节变化

(2)该地区一直以来被喻为我国主要“粮仓”,近年来其地位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

A.外出务工人员增多,造成大量土地荒芜

B.劳动力素质下降

C.人口增多,粮食商品率下降

D.建设用地增多,耕地减少,粮食单产下降

(3)因地制宜解决图示区域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是()

A.建设小水电站B.开采小煤窑

C.发展沼气及核电D.砍伐小树林

答案

(1)D

(2)C(3)A

(2009·山东烟台模拟)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区域类型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都是按单一指标来划分的

B.区域划分是在地理整体性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的

C.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客观上并不存在

D.由于人们的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2.下列关于区域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

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相关的地区

答案1.D2.A

读“某区域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回答3~4题。

3.若按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划分,该区域属于半湿润区的是()

A.①B.②C.③D.④

4.下列关于该区域降水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A.大致由东向西降水量逐渐递减

B.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降水量逐渐递减

C.降水的区域差异主要受地形的影响

D.降水的区域差异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

答案3.C4.A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5~7题。

材料一高科技信息产业研发投入成本极高,但产品生命周期短,因此产业的空间分工以降低成本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为主要方向。

在研发期后,产品的生命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Ⅰ:

研发完成进入市场时,需求量较少,价格较高;

阶段Ⅱ:

成为主流产品时,需求量大,价格下降;

阶段Ⅲ:

当产品接近生命周期尾声时,需求量小,维修为主。

材料二甲信息工业公司的重要客户在美国,最大生产基地设在中国深圳,但甲公司在美国加州也设有一小厂,与其最大客户乙公司的营运总部只有一墙之隔。

产品需修改时,则由甲公司的两厂研发人员透过图文电视接力研发。

5.甲公司与乙公司具有分工关系,就该项产品而言,乙公司的营运总部主要负责的工作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

A.研发期B.第Ⅰ阶段C.第Ⅱ阶段D.第Ⅲ阶段

6.甲公司的加州小工厂主要是支持产品生命周期的()

A.第Ⅰ阶段B.第Ⅰ和Ⅱ阶段

C.第Ⅱ和Ⅲ阶段D.第Ⅰ和Ⅲ阶段

7.甲公司利用两地两厂接力研发修改,最主要节省的资源是()

A.人力B.技术C.时间D.市场

答案5.B6.D7.C

8.目前青藏铁路已正式开通运营,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长途交通运输方式引入西藏,为西藏提供全天候、大运量的通道,并从根本上改变了西藏对外交通联系的条件,西藏又一次成为“眼球”的焦点。

请根据“青藏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玲玲的父母七月从上海到西藏拉萨旅游,请你给他们一些温馨的提示。

(2)玲玲的父母在图一中A城品尝了独特、美味的由高原特有农作物酿制的美酒,藏民告诉他们,西藏虽然气温低,但这里的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较高,请你为玲玲的父母解答困惑。

(3)在图示铁路建设过程中,一些平坦的高原面上修建如图二所示的模拟自然山坡工程,你认为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在西藏的开发中应注意些什么,才能把对西藏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答案

(1)高原缺氧环境,进藏前一定要休息好,可准备好氧气袋;高原空气稀薄,紫外线强,需准备防晒物品;西藏昼夜温差大,建议加带衣服;西藏生态环境脆弱,请保护自然环境;尊重当地宗教和习俗。

(2)青稞空气稀薄,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光照强,光合作用强;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呼吸作用弱,这样养分元素积累较多,产量较高。

(3)主要是为了便于野生动物的活动与迁徙。

(4)最大限度地减少铁路运营对野生动物活动和迁徙环境的影响;保持沿线冻土和植物生长环境的稳定;监测和治理沙害路基;规范职工和旅客在高原环境的行为准则,防止人为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建立长期监测体系和重大环境事故应急预案。

课时2区域发展差异和区域经济联系

考点一区域发展差异

强化专练

1.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东、中、西地带性差异是一系列自然原因、社会原因和经济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据此完成

(1)~

(2)题。

(1)我国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的主要划分依据是()

A.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B.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C.发展速度和发展潜力D.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

(2)下列影响我国地带性经济差异的因素中属于社会原因的是()

A.地理区位B.气候条件C.产业结构D.开放政策

答案

(1)D

(2)D

考点二区域经济联系

强化专练

2.我国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平衡,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定了若干跨区域的资源调配方案。

据此回答

(1)~

(2)题。

(1)下列资源的调配,正确的是()

A.由京广、京九线向南输送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和磷

B.广西向广东输送的能源主要是火电

C.我国能源输送方向,主要是由西向东、由北向南

D.东北地区调往华北地区的资源有石油、煤和水资源

(2)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存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差异

B.使东部地区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C.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D.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答案

(1)C

(2)B

考点三产业转移

强化专练

3.下图是“某跨国企业产品在A、B、C、D四国的生产量与消费量比值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该企业的产品生产在A、B、C、D四国之间的转移顺序是()

A.D→C→B→AB.B→A→C→D

C.A→B→C→DD.C→D→B→A

(2)关于该企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企业在D国设厂主要生产高科技产品

B.该企业在A国始终保持对该产品的出口

C.该企业给予B、D两国工人相同的工资

D.该企业的产品在C国经历了“进口—加工出口—进口”的过程

答案

(1)C

(2)D

命题视角一能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

(2008·江苏地理)图甲为“2000~2005年我国三大产业用电量柱状图”,图乙为“2003年我国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

(1)三大产业用电量增长最多的是第产业,其原因主要是。

(2)我国东、中、西部电力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是。

(3)填表简述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缺的对策及其理由。

对策

理由

开源方面

节流方面

区际协调

答案

(1)二工业快速发展(工业是用电大户)

(2)东部地区发电量、用电量都大;东部地区用电量大于发电量;中、西部地区发电量大于用电量

(3)见下表:

对策

理由

开源方面

开发新能源

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中、西部地区能源丰富;东部地区科技水平高

节流方面

降低能耗;调整产业结构

区际协调

实施产业转移;能源跨区域调配

变式演练

1.十几年来,引黄济青工程累计向青岛市内四区供水超过10亿立方米,完全满足了青岛市的用水需求,确保了青岛市的稳定发展。

据此回答

(1)~

(2)题。

(1)引黄济青工程最直接的环境作用是()

①沿线地区生物种类增多②使济南恢复了“泉城”的美誉③减缓了青岛城市地面的下沉和海水的倒灌④改善了青岛的小气候,增强了城市的“雾岛效应”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引黄济青工程每年冬季11、12月至次年2月进入引水季节,其原因是()

①冬季山东降水稀少,青岛缺水最严重②冬季黄河水含沙量较低③青岛市冬季工业生产需求量最大④避开春秋农业用水高峰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

(1)B

(2)D

命题视角二产业转移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008·广东地理)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沿海设立了一批对外开放港口城市,开启了外商在中国大规模投资的序幕。

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4)题。

资料一:

图一中国三大经济地带分布图

资料二:

 

资料三:

资料四:

不同年份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地区比例(%)

1990年

1995年

1999年

2000年

东部地区

93.86

87.69

87.77

87.83

中部地区

3.87

9.25

9.38

9.17

西部地区

2.27

3.06

2.85

3.00

(1)图二表明外商在中国东、中、西部投资增长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共同特征是,外商投资快速增长的原因是(填正确项字母)。

A.自然条件优越B.市场潜力大

C.矿产资源丰富D.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成熟

E.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转移

(2)图三表明外商在中国投资的产业结构特征是;图表反映出外商在中国投资的地区分布特征是。

(3)分析外商在东部投资的原因。

(4)中西部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吸引投资?

答案

(1)共同特征:

①外商在中国投资增长速度变化大(波动性强);②1990~1992年增长(上升);③1994~1995年和1997~1999年减小(下降);④1992~1994年增长速度最快;⑤1998~1999年增长速度最慢BDE

(2)产业结构特征:

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第二产业)

地区分布特征:

①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沿海地区)或集中程度高;②东部高西部低(从东部向西部递减)

(3)原因:

①地理位置优越;②交通便利;③地势低平,气候温和多雨(气候条件优越);④经济发达,城市密集;⑤基础设施完善;⑥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⑦文化科技发达,人口素质高;⑧市场潜力大,居民消费水平高,购买力强;⑨经济腹地广;⑩市场经济体制健全,优惠政策多(政府管理比较高效)。

(4)对策:

①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投资环境;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③改善生态环境;④加大教育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⑤扩大税收等优惠政策;⑥调整产业政策,引导投资方向。

变式演练

2.下图为“中国政区图”。

读图完成

(1)~

(2)题。

(1)乙省向甲省转移的主要产业是()

①技术密集型产业②资金密集型产业③资源密集型产业④劳动密集型产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产业转移对甲省的有利影响有()

①提升产业结构②增加就业机会③提高城市化水平④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1)C

(2)A

(原创题)下面是两个区域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地位于南温带②乙地地形为山地、丘陵③乙地位于甲地的东南方向④甲、乙两地均位于流域分水岭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甲、乙两地相似的地理环境特征有()

①海拔高于四周②气候较周边地区凉爽③干湿季明显④植被以草原为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1.C2.D

(2009·山东德州调研)“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跨世纪四大工程之一,它将有利于缓解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

据此回答3~5题。

3.我国陆地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在()

A.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C.四川、陕甘宁、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

D.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4.我国西部地区的天然气开发受到种种约束与限制的原因是()

①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普遍较为落后,勘探、开发资金短缺问题日益严重②西部天然气市场需求量有限③现有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不能满足大批油气产品的生产和外运④地域狭小,气候干旱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西气东输工程只拉动西部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B.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贯穿了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6个省区属中西部

C.西气东输工程对于东部地区的发展意义更为重大

D.西气东输工程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答案1.C2.A3.D

(2009·山东聊城模拟)20世纪90年代前期,在大陆的台资企业以制鞋、灯饰、家具等为主;中期则以计算机外设部件为主,成为主导投资产业,2000年,台资企业多项产品产销量名列世界前茅,如电源供应器、彩色显示器、主机板、键盘、扫描仪等产销量均居世界前三位;2000年以来,开始将笔记本计算机和集成电路等产业转移至大陆。

读以上材料及“台商在大陆投资地区分布变化图”,完成6~8题。

6.从产业部门上看,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变化过程是()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

B.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D.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7.从投资地域上看,台商投资的变化是()

A.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福建沿海→长江三角洲

B.20世纪90年代,长江三角洲→福建沿海→珠江三角洲

C.20世纪90年代,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福建沿海

D.20世纪90年代,福建沿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8.关于台商向大陆投资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由于产业外移,台湾经济有了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和机会②不可能在大陆形成产业集聚效应③产品销售方向完全以外销为主④随着台商往大陆投资增加,出现了投资定居倾向⑤制造业转移到大陆的主要动力是内地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④⑤D.②③⑤

答案6.D7.A8.C

9.(2008·东北师大附中模拟)区域差异是区域合作的基础与前提。

材料一

材料二工业结构关系是指在一个经济区域内各地区工业之间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

根据这种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工业结构关系可分为两种类型:

互补型工业关系和竞争型工业关系。

下表为上图中B区域内9省区之间的工业结构相关系数表。

广东

广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湖南

江西

福建

海南

广东

1

0.42

0.27

0.47

0.76

0.58

0.54

0.82

0.32

广西

0.42

1

0.84

0.92

0.85

0.91

0.92

0.71

0.91

云南

0.27

0.84

1

0.89

0.69

0.77

0.66

0.54

0.60

贵州

0.47

0.92

0.89

1

0.91

0.94

0.89

0.69

0.75

四川

0.76

0.85

0.69

0.91

1

0.96

0.93

0.88

0.71

湖南

0.58

0.91

0.77

0.94

0.96

1

0.94

0.82

0.74

江西

0.54

0.92

0.66

0.89

0.93

0.94

1

0.81

0.88

福建

0.82

0.71

0.54

0.69

0.88

0.82

0.81

1

0.61

海南

0.32

0.91

0.60

0.75

0.71

0.74

0.88

0.61

1

(注:

S为某两省区工业结构的相关系数,数值越大,结构越相似,竞争越激烈)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经济区(带)的形成与划分均与有密切关系。

(2)A区域面积广阔,对a地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其作用主要表现在:

(3)B区域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的区域合作组织,人们习惯称其为“”。

(4)既属于A又属于B经济区(带)的省份有(简称)。

(5)列举A经济带的优势区位条件。

(6)结合表分析,与广东省存在强弱互补关系的省份有:

、;与湖南省存在强竞争关系的省份有:

、、。

(均答简称)

(7)A、B两经济区(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试分析这种区域合作所带来的好处。

答案

(1)河流

(2)经济腹地为区域经济的中心城市提供原材料(资源和能源)和产品的消费市场

(3)泛珠三角

(4)川、湘、赣

(5)①临海沿江,位置优越,交通便利;②能源(水能)、资源丰富;③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④工业基础好;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资金雄厚,科技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6)滇(云)琼川(蜀)赣黔(或贵)

(7)①发挥东部(沿海)地区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②有利于发挥中西部资源优势,加大资源开发力度,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③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转移及承接);④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强(资源、市场、人才、技术等方面)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促进共同发展。

原创快递

【背景资料】

新华网济南2008年10月6日电:

山东省近日首次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提出大力实施产业招商战略,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节能减排、现代服务业和农业,以求在更高层次上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快“山东制造”结构升级。

读“东亚产业转移图”和“山东省实际利用外资来源地域构成图”,回答问题。

【尝试命题】

1.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应主要布局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以和为核心的城市。

2.①、②、③的三次转移,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20世纪60~70年代①的转移和80年代②的转移,主要是以型产业为主。

3.产业向国外转移利弊兼有。

简要说明此举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

4.从资料看,山东利用外资居前两位的国家是韩国和日本。

简要分析山东省能够吸引日韩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答案1.济南青岛2.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获取最大利润劳动密集3.国内生产困难,失业率上升,市场萎缩。

4.①地理位置靠近日韩;②劳动力廉价丰富;③市场广阔;④交通等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