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报告定稿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00937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划报告定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计划报告定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计划报告定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计划报告定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计划报告定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计划报告定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计划报告定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计划报告定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计划报告定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计划报告定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计划报告定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计划报告定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计划报告定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计划报告定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计划报告定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计划报告定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划报告定稿Word文件下载.docx

《计划报告定稿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划报告定稿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划报告定稿Word文件下载.docx

预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600万元。

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不断增强,旅游经济实现历史性突破。

2011年,预计接待海内外游客4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预计达到4.22亿元,较2007年增长4.5倍。

(二)从经济发展活力的角度看。

投资保持高速增长。

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预计达到16.2亿元,较2007年增长172.4%,年均增速达到28.5%,五年来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39亿元。

消费市场持续活跃。

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4.72亿元,较2007年增长90.92%,年均增速达到17.6%。

在国家一系列消费政策刺激下,消费热点不断涌现,全县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矿产、水电、农畜产品、旅游等优势资源对外宣传力度不断加大,马尔康知名度不断提升,成功签约马铃薯深加工,松岗天街旅游景区开发,甜王草莓种植等生态农业项目,招商引资成效明显,2011年预计到位资金4.1亿元,五年来到位资金15.28亿元。

(三)从经济发展质量的角度看。

 财政收入增势强劲。

2011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完成8000万元,在2007年的基础上增加5093万元,增长175.2%,年均增长速度达28.8%。

 工业效益大幅提升。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收入持续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三大指标全部实现进位。

居民收入持续增加。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高增长,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实现19580元,较2007年末增加6789元,年均增长速度达11.2%;

2011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实现5260元,较2007年末增加2459元,年均增长速度达17.1%。

(四)从经济发展环境的角度看。

金融支持发展力度加大。

预计2011年县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8.98亿元,比年初增加4.29亿元,增长15.31%;

各项贷款余额10.43亿元。

经济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加强产销、供电、融资、运输等要素保障。

2011年,全县预计完成工业用电量3500万度,完成公路货运量35.2万吨。

市场物价基本保持稳定。

克服国际国内通胀压力和我县特殊的消费市场环境的影响,积极平抑物价,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走势较为平稳。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2011年,森林覆盖率达到59.97%,林草综合覆盖率达到97%;

五年累计治理草场退化面积12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平方公里;

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县境内的空气质量达标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流域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水域标准。

二、经济运行取得成效

五年来,全县上下坚持“稳农、强工、兴旅、建市”的经济发展思路,奋力赶超,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快速增长,并呈现如下亮点:

(一)“稳农”迈上新台阶。

农村基础条件不断改善。

五年来,完成日部乡、大藏乡等12个村的农村电网完善工程;

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388处,解决3.28万余人和5.72万余头牲畜饮水安全问题;

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9.5平方公里;

新修机耕道202公里,维修机耕道474公里;

投资1.62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801公里,全县行政村通畅率达19%,通达率达97%;

改造中低产田1万余亩,测土配方施肥3万余亩,实施藏区一灶一炉温暖工程4656户。

农业产业化快速推进。

全县蔬菜面积达到1万亩,其中:

设施蔬菜面积达到200亩,优质豆薯1.6万亩。

特色水果面积达6700亩,年产蔬菜4.6万吨、豆薯4276吨、水果2567吨、食用菌1260吨;

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民1770人;

新增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

新农村建设持续深入。

以旅游集镇、马尔康城区和部分新兴集镇为示范点,整合各方面资金7688.74万元,实施了梭磨乡、卓克基镇、马尔康镇、松岗镇、日部乡、龙尔甲乡等6个特色魅力乡镇;

整合资金924.11万元,实施了精品旅游村寨项目;

投资2010.5万元实施了480余户民居特色风貌装饰工程;

启动了22个幸福美丽家园建设;

大力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新建定居房330户,提升改造房777户;

完成易地搬迁安置2055户。

(二)“强工”取得新成效。

突出水电资源开发利用。

双江口水电站前期协调核准有序推进,脚木足河流域巴拉、达维、卜寺沟电站前期工作进展顺利,茶堡河流域装机1万千瓦的丛恩电站建成并运行发电,龙头滩电站、年克电站、剑北电站建设步伐加快,全县电网布局更趋合理。

突出矿产资源开发转化。

巩固保持了马锂公司年产30000吨以上锂精矿的生产规模,促进汇源硅业达到了1×

6300KVA矿热炉、阳光硅业3×

6300KVA矿热炉的生产工艺设计规模;

引导金鑫矿业启动高尔达矿区日处理原矿1000吨的采选厂技改项目建设,帮助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信心,实现了金融危机和地震灾害后企业的恢复性增长。

突出农畜产品资源增值。

依托境内丰富的牦牛肉、野生菌菜等农畜产品资源,做大做强雪源、雪松等龙头企业,有力推动农畜产品加工业稳步发展,引导特色农牧业开发从生产层面扶持向生产、加工、销售等多个层面扶持转变,努力打造高原绿色产品和品牌优势,促进农畜产品转化增值。

突出工业集中区规划建设。

充分发挥政策导向性,积极抓好工业集中区的可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等前期工作,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鼓励和支持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资源消耗底的项目落户集中区创造条件。

(三)“兴旅”绽放新魅力。

强化旅游规划龙头作用。

坚持“规划先行”原则,从2007年起,先后编制完成《马尔康县“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阿坝藏羌文化走廊马尔康段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7—2020)》等规划的编制工作。

狠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了昌列景区附属设施和道路硬化工程、松岗官寨碉楼维修加固、5个精品旅游村寨、卓克基土司官寨碉楼维修工程和西索村的景观工程,启动了卓克基嘉绒古镇建设和卓克基会议旧址红色旅游景区项目,进一步改善了全县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

积极有效抓好宣传营销。

通过电视媒体制作旅游宣传专题片,组织召开了两州七县区域旅游联合开发交流会,出版发行《嘉绒密境-马尔康》等旅游文化书籍,提高了我县文化旅游知名度。

着力培育旅游发展要素。

同全国知名旅游社的合作,研究推出旅行线路,让游客有了更多的选择。

借助省、州举办的各种推介活动,积极宣传我县旅游商品,努力培育壮大旅游商品企业。

(四)“建市”取得新进展。

城市框架逐步形成。

以阿底新区、俄尔雅新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投入1500多万元,完善新区市政基础设施。

县中藏医院、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州环保局、中国联通阿坝分公司、双江口大渡河公司等单位入驻新区。

城市功能不断提升。

城市燃气、污水管网、城市医疗垃圾处理场、路灯、道路桥梁等配套工程建设相继开工完工,城市美、绿、亮工程得到提升。

(五)项目呈现新变化。

按照规划积极对接项目。

主动对接藏区项目规划、西部大开发项目、“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规划,川青铁路、马尔康至阿坝至青海界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项目进入规划笼子;

丛恩一级电站、G317汶马路改扩建工程、S209梭磨乡三家寨至红原县线改扩建、S210线卓小路卓克基段改扩建等重大项目建设相继建成;

汶马高速、G317马尔康至壤塘至甘孜俄尔雅塘公路(马尔康段)、巴拉水电站等一批投资拉动力强的项目前期工作加速推进。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双江口水电站、汶马路改扩建11标段、卜寺沟水电站、大骨节病易地搬迁、马尔康三家寨至石广东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省州重大项目顺利推进,重大项目对固定资产的支撑作用显著。

争取项目资金成效显著。

自2007年以来,共争取项目231个,总投资7.33亿元。

其中争取灾后重建101个,总投资4.07亿元。

扩大内需112个,总投资1.82亿元。

藏区专项18个,总投资1.43亿元。

确保了汶马路改扩建工程,木尔宗乡通乡油路、龙尔甲乡通乡油路,大藏等乡农网完善工程,中小学寄宿制学校,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等项目的如期完工。

积极主动申报州庆项目。

把握建州60周年的机遇,争取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赶上重灾县的水平,成立领导组织机构,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确保州、县确定的州庆项目顺利推进。

(六)改革实现新突破。

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启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上网采购药品的医疗机构达100%。

加大土地管理改革力度,扎实推进集体林改工作,完成102个村勘界确权,确权宗地1675宗。

(七)开放焕发新活力。

依托县内优势资源和区位优势,五年来,引进了国电公司、中水公司、大禹水电、盛沄能源、润同投资、尼科国润、双晶硅业、闽峰实业、浩普瑞锂业、正阳农业等客商,积极参与我县矿产、水电、农业、旅游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开发,为全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快主导支柱产业培植进程,确保工业经济总体稳定和平稳上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八)民生涌现新亮点。

千方百计促进人员就业。

大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出台优惠政策,引导鼓励全民创业。

五年新增就业2597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新增扩面5953人;

企业养老保险新增扩面1272人,全县企业办法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9827人/次,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职工1646人/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5953人,失业保险参保1901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到96%;

新建廉租住房112套,改造农村危房1376户。

社会救助体系日趋完善。

全县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比2007年提高49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比2007年提高47元,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年人均比2007年提高50元。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学前、小学、初高中等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青壮年非文盲率分别达到99.87%、95.89%、98.75%。

校舍条件大为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实施“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和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教育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卫生工作全面加强,社区卫生得到进一步巩固,农村卫生取得长足进步,乡镇卫生院办公住宿条件不断改善,中藏医院建设项目、卓克基英丰急救站建设项目等一批重点工程顺利推进,有效地防控了手足口病、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等传染性疾病,稳定低生育水平。

科技工作成效显著,文化、体育、妇女儿童、老龄、慈善等事业协调发展。

三、存在主要困难问题

固定投资拉动乏力。

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赖投资拉动,过去的五年期间,经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县投资增长迅速,基础设施建设有所改观,但经过地震灾后重建和国家对牧区县扶持力度加大的情况下,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基础设施建设较地震重灾县相比严重滞后,双江口水电站、卜寺沟水电站、汶马高速公路等投资拉动力强的项目开工缓慢等因素造成投资乏力。

工业企业举步维艰。

我县工业经济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对GDP增长的拉动有限,加之受国际原油、大多数原材料价格和人工工资大幅上涨的影响,企业生产成本增大,一些工业企业开工不足,受资源枯竭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况,企业生产特别是矿产加工企业生产举步维艰,生产不稳定、经济效益不明显。

发展环境亟待改善。

县域道路交通等级较低,能源、信息、市政设施仍很薄弱;

城镇规模小,功能不完善,承载能力和集聚辐射能力弱;

人才技术瓶颈制约突出,政府职能部门服务意识尚待提高,投资和招商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2012-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议

一、发展思路目标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科学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县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扣“一中心一枢纽三地”的宏伟目标,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改革创新,奋进有为,不断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建设富裕、民主、繁荣、和谐的马尔康而努力奋斗。

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9亿元,年均增长21%;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4800元,年均增长21%;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1亿元,年均增长15%;

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年均增长18.6%;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1亿元,年均增长18.4%;

接待国内外游客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6亿元,年均增长18%;

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30元,年均增长10%;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9690元,年均增长13%;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

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00%;

森林覆盖率达到61%;

民营经济比重由2011年底的25.2%增加到54.96%;

城镇化率达到54%。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保障力。

坚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区域交通枢纽。

紧紧抓住西部交通枢纽建设机遇,推进区际交通建设,完善县域路网结构,把马尔康建设成为“东接盆地、北连草原、西至甘青、南抵金小”的阿坝州区域性交通枢纽。

加强能源设施建设。

抓住国家支持藏区电网建设的有利机遇,坚持电网建设和电源建设并重,实现重要电源与国网、省网全对接,继续实施农网完善工程,加快部分乡镇35千伏以下配电网络建设。

强化水利设施建设。

大力推进节水灌溉、雨水集蓄利用、机电提灌站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扩大有效灌溉面积。

大力加快境内主要河道清障治理以及乡镇堤防工程建设,健全完善的防洪设施体系,增强防洪防汛能力。

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升级改造全县电子政务网络,努力实现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二)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发展农村经济。

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全面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到2016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亿元,年均增长4.8%。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调整农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加快青稞、果蔬、豆薯、食用菌、道地药材、畜禽等特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形成优势突出的农畜产品产业带。

推进产业化经营。

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和水平,促进农村种养、加工、储运和商贸一体化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和商品化。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改善农业生产设施,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大农业投入,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夯实农村发展基础。

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强设施建设,增进公共服务,加快形成功能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管理科学民主的农村新型形态,缩小城乡基本发展条件差距。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加快富民强村步伐,加大农民转移培训和劳务输出,落实各项扶农惠农政策,加快形成以生产经营收入为基础、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为重点、转移性收入比重稳步提高的农民收入增长结构。

(三)加快优势资源转换,着力推进工业化。

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项目为载体,加快发展特色工业,加快打造阿坝州最大水电工业基地。

到2016年,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4.1亿元,年均增长11.7%。

加快发展特色工业。

加快发展水电、农畜产品深加工、锂硅深加工等特色工业,不断提高工业规模和水平,努力把马尔康建成为川西北经济区低碳绿色产业发展聚集区。

建设工业集中区。

根据地形地貌、土地开发潜力、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现有工业布局,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努力把集中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锂产品深加工基地以及阿坝州重要农畜产品加工基地、特色旅游商品加工基地。

促进产业分工协作。

建立完善企业、区域合作的平台和机制,鼓励企业、区域分工协作,着力构建产业化协作、配套化发展的产业组织结构,实现产业协调发展。

(四)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壮大发展服务业。

以文化旅游业为龙头,现代物流业为重点,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升级发展,巩固提高服务业比重。

到201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2.8亿元,年均增长24.4%。

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

围绕藏羌文化走廊、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特色旅游城镇打造,整合旅游资源,突出特色,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把马尔康打造成以土司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嘉绒风情和自然山水为主要特色的嘉绒藏族文化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加快构建商贸集散地。

抓住有利机遇,依托区位优势,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基地及商贸市场,构建高效衔接的综合物流运输体系,推动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着力打造面向四川西北地区和青海东南地区的川西北地区商贸集散地。

(五)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新型城镇化。

按照“一轴、三新、四组团”的空间结构,加快撤县建市步伐,增强城镇的集聚能力。

到2016年,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54%,城市建成区常住人口达到4万人。

完善城镇体系。

积极推进撤县建市进程,初步建立起以马尔康、松岗、卓克基3镇为中心,其余乡镇为基础的空间布局合理、功能优势互补、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网络体系。

增强城镇功能。

坚持城镇建设与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培育产业同步,增大就业容量,提高承载能力,合理引导人口聚集。

统筹城乡发展。

努力破除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以打造大渡河上游生态宜居地为目标,坚持生态立县,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大灾害防治力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和谐发展。

建设生态屏障。

加快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进程,加强生态保护能力建设,改善人居绿化环境。

到2013年建设成为省级生态县,2016年建设国家级生态县。

加大环境保护。

坚持环境保护与治理并重,强化源头把关,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综合利用资源。

坚持资源开发与保护并举,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加强资源管理,重视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进程。

(七)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坚持科教兴县和人才兴县,加快教育发展步伐,着力推动科技进步和人力队伍建设,为全县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

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改善教育发展条件,提高教育质量。

到2016年,城区幼儿入园率达到97%以上,农村幼儿入园率达到70%以上,全县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小学、初中辍学率控制在0.5%、1.5%以内,高中阶段升学率达96%。

健全医疗卫生体系。

实施“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合理配置城乡医疗卫生资源,突出人才培养、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和加大体系建设三个战略重点,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推动科教文体发展。

加大科技引进和推广应用力度,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着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完善群众体育设施,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其他事业协调发展。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进一步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抓好安全生产,提高应急能力,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2012是县十三届人民政府任期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

一、发展目标

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确保达到16.08亿元,增长15.5%,力争达到16.42亿元,增长18%。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确保达到1.8亿元,增长4.5%,力争达到1.87亿元,增长4.8%;

第二产业增加值确保达到1.86亿元,增长3%,力争达到2亿元,增长4%;

第三产业增加值确保达到12.42亿元,增长21%,力争达到12.55亿元,增长22.7%;

人均生产总值确保达到27530元,增长15.5%,力争达到28000元,增长18%;

农业总产值确保达到2.6亿元,增长4.5%,力争达到2.78亿元,增长4.8%;

全部工业增加值确保达到7800万元,力争达到8200万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确保达到18亿元,增长11%,力争达到19.5亿元,增长20.4%;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确保达到5.3亿元,增长12%,力争达到5.5亿元,增长16.5%;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确保达到5944元,增长13%,力争达到6028元,增长14.6%;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确保达到21538元,增长10%,力争达到22000元,增长12.4%;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确保达到8500万元,增长6.3%,力争达到9000万元,增长12.5%;

接待国内外游客57.8万人次,增长18%,力争达到58.8万人次,增长2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确保达到5.1亿元,增长20%,力争达到5.2亿元,增长23%。

二、工作措施

(一)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蓄经济发展后劲。

重点抓好州庆项目。

以建州60周年州庆项目的实施为契机,争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打一场翻身仗,重点围绕阿日大桥、城区道路改建工程、阿底新区日瓦坝片区市政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嶂恰岭生态修复治理工程等州庆项目,做好项目的开工和推进等工作。

完善建设条件,切实增强州庆项目工作的主动性和超前性。

加强衔接、落实责任,确保项目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为当好2013年建州60周年大庆的东道主,展现我县发展的新成就打下坚实基础。

强势抓好重点建设项目。

狠抓汶马高速、G317马尔康至壤塘至甘孜俄尔雅塘公路(马尔康段)、双江口水电站、巴拉水电站等重点建设工程,确保年度投资计划任务的完成。

同时,加快推进教育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等民生工程,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