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物理期末复习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01367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物理期末复习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八上物理期末复习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八上物理期末复习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八上物理期末复习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八上物理期末复习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八上物理期末复习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八上物理期末复习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八上物理期末复习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八上物理期末复习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八上物理期末复习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八上物理期末复习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八上物理期末复习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八上物理期末复习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八上物理期末复习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八上物理期末复习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八上物理期末复习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八上物理期末复习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八上物理期末复习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八上物理期末复习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上物理期末复习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八上物理期末复习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物理期末复习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上物理期末复习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在熔化和液态金属凝固的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

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

C.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

D.任何情况下冰的温度一定低于0℃

12.()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

C.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D.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

13.()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

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C.在发烧的病人头上涂酒精以缓解症状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

14.()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

有一种杯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放在空气中,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B.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C.白玉是一种比热较小的物质,相同条件下温度变化显著

D.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能自动“生”水

15.()以下所述生活实例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春天,冰封的河面解冻B.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

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D.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

16.()下列说法正确(或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B.学校微机室内的电脑显示器长度约为1.5m

C.宿迁地区最低气温可达到-50℃D.高压锅的原理是增大锅外的气压,降低沸点

17.()下列现象的产生,需要吸热的是

A.夏天,输水管外出现小水珠B.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D.早晨,室外大雾迷漫

18.()纪念馆要浇铸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升华,后凝华B.先凝华,后升华

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

19.()下列语句:

①天气真热;

②物体吸热;

③摩擦生热;

④热不可耐.其中“热”表示“温度”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0.()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可以看到门的附近出现—了“白气”.这些“白气”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时()

A.液化形成的 

 

B.汽化形成的 

C.升华形成的 

D.熔化形成的

21.()“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

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22.()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一定升高

B.把5℃的水放入0℃的房间,水将会结冰

C.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D.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

23.()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毫米厚的铝膜,一时难住了焊接和锻压专家。

后经技术人员的联合攻关解决了这一难题:

他们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然后铝膜与钢罐就压接在一起了。

其原因是

A.铝膜与钢罐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B.结冰时铝膜与钢罐间的冰把它们粘牢了

C.水结冰时膨胀产生的巨大压力把它们压牢了D.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把它们焊牢了

24.()下列对自然现象成因的解释错误的是

A.早春黄河中渐渐消融的冰凌——熔化B.夏天的清晨草坪上附着的露水——液化

C.深秋的霜冻——凝华D.冬天空中飘落的雪花——凝固

25.()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   B.冬天的早晨,霜打枝头

C.春天,河里的冰雪消融D.夏天早晨,花草上附着露水

26.()某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四个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属于晶体熔化图像的是

27.()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标着X、Y和Z的地方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

下列正确的是

A.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B.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C.X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

D.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

28.()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至物距为15厘米时,它的像一定是

A.放大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缩小的虚像

29.()温州山青水秀,气候宜人。

下列描述温州气候的是

A.冬无严寒、夏无酷暑B.今天最高气温20℃

C.今天市区空气质量Ⅱ级D.明天阴转多云

30.()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玲买了根“棒棒糖”。

当他们把冰棍和棒棒糖放进嘴里后,都慢慢消失了。

下列对于这一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冰棍”溶解了,“棒棒糖”熔化了B、“冰棍”熔化了,“棒棒糖”溶解了

C、“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D、“冰棍”和“棒棒糖”都溶解了

31.()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A.水温度计B.水银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D.乙醚温度计

32.()如图所示,S是凸透镜主光轴上一个发光点,Sa是它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正确的是

A.abB.ac

C.adD.ae

33.()金属块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发现变湿了。

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金属块又变湿了,原因是

A.金属块在冰箱中吸收的水继续往外渗透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C.空气中的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D.空气中的水汽化成水蒸气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34.()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上海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35.()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

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6.()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不同的,是由于酒精和煤油的

A.沸点不同B.凝固点不同C.比热容不同D.密度不同

37.()下列措施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A.用瓶子装酒精时要加盖B.把树苗放在温度较低而又潮湿的地方

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D.把用塑料袋包装的蔬菜放入冰箱内

38.()如图2所示,水在壶中被加热,又从凉铁板上掉下的水是蒸馏水在获得蒸馏水的过程中,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A.先升华,后凝华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凝固

39.()下列事例中的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块化成水

B.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后镜片上会蒙上一层水珠

C.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可以很快将手烘干

D.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4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人工降雨中利用干冰升华吸热.B.冬天早晨常常下霜,是凝华现象

C.饮料中的冰块体积减小是熔化现象D.夏天冰棍外面有“白气”生成,是汽化现象

41.()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功实现两次载入航天飞行。

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

在这一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C.以火箭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D.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

42.()居住楼房的人们通常选用塑料原料制造的洗脸盆或洗菜盆;

有的在搪瓷盆底部的外面敷上一层较厚的软橡胶垫,这样做可以

A.使盆更加美观B.有效增大盆的容积

C.减少因与地面撞击而产生的噪声,以减少对家庭和邻居的影响D.增强其散热性能

43.()“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如图6),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B.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

D.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44.()图1所示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45.()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立竿见“影”B.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D、形“影”不离

46.()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对于近视眼患者而言,远处物体经晶状体折射所成像的位置以及相应的矫正方式是

A. 

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B. 

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47.()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竖起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蜡烛,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B.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C.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48.()下图中描述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49.()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右图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

50.()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5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变大,像距变小B.像变大,像距变大

C.像变小,像距变小D.像变小,像距变大

51.()关于光的传播正确的是:

A、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C、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光年是天文学中的时间单位。

52.()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物理现象是

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太阳光穿过大气层射向地面过程中发生弯曲

C.检查一块木头是否直,可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棱的长度方向看过去

D.日食、月食的形成

53.()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54.()小明在课外按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

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三角形光斑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D.蜡烛的倒立像

55.()小猫在镜子里欣赏自己的像,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56.()如图2所示,小明同学透过盛水的玻璃杯,观察到课本上的字变大了,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漫反射

C.光的镜面反射D.光的折射

57.()如图5所示,将正反面分别画有鸟笼和小鸟的白色卡片纸,粘贴在圆形竹签上,快速旋转白色卡片纸,观察到的现象是

A.小鸟在鸟笼里B.只能看到鸟笼

C.只能看到小鸟D.小鸟遮住鸟笼

58.()一锅沸腾的油,魔术师把手伸进去,1min、2min……再把手拿出来——没事!

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不可能的,是一种伪科学

B、这是不可能的,油在沸腾时温度不断升高

C、这是可能的,一定是这种油的沸点很低

D、这是可能的,一定是手上沾有水,水从油中吸收了热

59.()汽车司机座位前安装有速度计,它可以指示汽车的行驶速度。

如果速度计的指针位置如图5所示,汽车用这个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距离是

A.128km B.35kmC.70km D.32.5km

60.()如图6所示,小华坐在甲火车某节车厢的窗旁。

突然,小华发现窗外车道上的火车乙向西运动起来,于火车甲、乙可能的运动状态的猜测中不可能的是

A.甲车静止,乙车向西运动B.乙车静止,甲车向西运动

C.甲、乙均向东运动,但甲车更快D.甲、乙均向西运动,但乙车更快

图5

图6图7

61.()如图7,是我国主要城市间的里程表(单位:

km)。

由图可知判断错误的是

A.北京与天津相距146kmB.南京与上海相距370km

C.北京与南京相距1417kmD.天津与上海相距1787km

62.()一小车在40米长的平直轨道上运动,前4秒内通过10米路程,接着又以5米/秒速度到达终点,则小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5m/sB.3.75m/sC.4m/sD.2.5m/s

63.()如图:

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经平面镜反射后交于两镜的中点,则此凸透镜的焦距是()

A.8cmB.10cmC.12cmD.16cm

64.()如图所示在遮光板的中央挖一圆洞,嵌入一块与圆洞等大的凸透镜,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到凸透镜上,在遮光板后面与板平行的光屏上呈现一个直径二倍于透镜直径的圆形光斑,若屏与凸透镜的距离为d,则则透镜的焦距为

A.d/4B.d/3C.d/2D.d

65.()在光具座上固定一个凸透镜,使烛焰中心在凸透镜主轴MN上,如图3所示,当烛焰在A点时,成像在B点;

当烛焰在B点时,成像在C点,则凸透镜位于

A.A点的左侧B.AB之间

C.BC之间D.C点的右侧

66.()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文中

A.“皓月”是人造光源B.“皓月”是自然光源

C.“静影沉壁”是反射形成的虚像D.“静影沉壁”是折射形成的虚像

67.()小华对身边物理量大小进行了估测:

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②淋浴时的合适水温约为60℃;

③骑车上学的速度约为15km/h。

其中合理的是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

68.()下列是小明列举的实验与实例,其中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A.用手机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BP机,BP机显示手机号,却听不到呼叫声

B.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

C.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

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交谈

69.()以下研究方法与研究通过乒乓球跳动的远近反映振幅的大小的方法相同的是A.不可见光时将他分成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B.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

C.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采用控制钢尺长度不变来控制音调

D.通过蜡烛火焰的情况来判断声音是否可以传递能量

70.()对由于衣物没有放平引起洗衣机振动而产生的噪声,最合理的处理方法是

A.在声源处减弱:

放平衣物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关上门窗

C.在人耳处减弱:

塞上耳塞D.在洗衣机里加更多的水

71.()海豚有完善的声纳系统,它们能在黑暗的海水中准确而快速地捕捉食物,避开敌害,远远优于现代的无线电定位系统,这是它利用了自身发出的

A.次声波B.超声波C.电磁波D.红外线

72.()喝开水时,或在喝汤时,因为水和汤的温度较高,容易烫伤,常用嘴对水或汤的表面吹气,可以使其变得不烫,其主要原因是

A.向水面吹气,可以把高温带走B.向水面吹的二氧化碳气体有冷却作用

C.吹的气体比开水的温度低,能吸收开水的热D.向水面吹气能加快蒸发,使水温降低

73.()利用锡焊接的铝壶烧水时,已知火炉温度达800℃左右,而锡的熔点是232℃,烧水时间很长,只要铝壶中还有水,锡就决不会熔化,壶也不会烧漏.这是因为

A.铝壶散热效果好,温度不会升高 

B.铝的熔点高于炉火温度

C.壶内水温不会超过100℃,铝壶温度也不会超过100℃,锡不会熔化

D.铝具有吸热后温度不升高的特点

7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所有固体熔化时温度都保持不变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液化

C.蒸发、升华都有致冷作用D.液体沸腾时对它继续加热,温度不升高

75.()下面是小明画的四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反映晶体熔化图像是

76.()小明将易拉罐的上部剪去,蒙上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B.它的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规律

C.物体离得越远,像就越小D.物体与小孔距离不变,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

77.()如下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主要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的是

78.()防盗门上装一只“猫眼”,站在屋内的人通过“猫眼”能看清屋外的人有一个正立、缩小的像,这只“猫眼”相当于

A.凹透镜B.凹面镜C.凸面镜D.凸透镜

79.()如图2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

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A.靠近透镜B.远离透镜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D.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图2

80.()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3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

A.12:

01B.10:

21C.10:

51D.21:

10

81.()一束平行光照射到某个透镜上,在光屏上得到的光斑比透镜大,则这个透镜

A.一定是凸透镜B.一定是凹透镜

C.凸透镜、凹透镜都可能D.凸透镜、凹透镜都不可能

82.()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只乒乓球,桌边有一平面镜,当乒乓球在桌面向平面镜滚动时,它在镜中的像沿竖直方向运动运动,由此可判断平面镜与水平桌面的夹角是

A.300B.450C.600D.900

83.()物体从距凸透镜50cm的地方沿其光轴向透镜方向以5cm/s不变的速度运动,已知凸透镜焦距f=12cm,关于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t=2s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在t=4s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在t=6s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在t=8s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84.()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阳光照射浓密的树叶,在地面上出现光斑

B.潜水员在水面下看岸上的景物“升高了“

C.人们在湖边看到“白云“在水中飘动

D.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见本身不发光的桌椅

85.()学了物理,小华同学对于身边物理量的大小很关注,并进行了估测:

①手指甲的宽度约为1.2cm;

②一座四层楼的高度约为12m;

③人正常体温的平均值约为37.5℃。

以上估测中合理的是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

86.()沿河上、下游有两个码头A、B,静水中航船往返一次所需时间为t1;

假设航船(对水)速度大小不变,水有流速时,航船在顺水中来,逆水中回,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为t2,则有

A.t1>t2B.t1<t2C.t1=t2D.不能确定

87.()甲、乙两人同时从跑道—端跑向另一端,其中甲在前一半时间内跑步,后一半时间内走;

而乙是在前一半路程内跑步,后一半路程内走。

假设甲、乙两人跑的速度相等,走的速度也相等,则

A.甲先到达终点    B.乙先到达终点

C.同时到达      D.无法判断

88.()科学家设想人类将来可能移居月球,如果能实现的话,月球居民可以看到

A.日食现象B.月食现象

C.日食、月食现象D.看不到日食、月食现象

85.()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常常能见到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

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

同时加上烟雾效果;

摄影师把人物动作、飘动的白云,以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

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白云中穿行,在这里,观众所选的参照物是

A.飘动的白云B.平台C.“孙悟空”D.烟雾

86.()两只机械手表,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手表的表面正对透镜,与主光轴垂直,甲表放在焦点外侧的A处,乙表放在焦点内侧的B处,从镜的另一侧适当的位置通过透镜观察手表,看到手表指针旋转方向是

A.甲表和乙表都顺时针转B.甲表顺时针转,乙表逆时针转

C.甲表和乙表都逆时针转D.甲表逆时针转,乙表顺时针转

87.()以下四幅照片是小红用相机拍摄的照片,则

A.拍摄D时离物体最近,相机镜头离亭子在一倍焦距外两倍焦距内

B.拍摄B时离物体最远,相机镜头离亭子在一倍焦距外两倍焦距内

C.若在同一地点拍摄,则拍摄A时镜头焦距比拍摄D时镜头焦距大

D.若在同一地点拍摄,则拍摄C时镜头焦距比拍摄B时镜头焦距大

88.()放映幻灯时,为了能在屏幕上得到更大的像,应采取的措施是

A.幻灯机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些

B.幻灯机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