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3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备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01887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1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3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备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数学3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备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数学3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备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数学3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备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数学3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备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数学3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备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数学3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备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数学3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备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数学3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备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数学3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备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数学3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备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数学3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备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数学3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备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数学3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备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数学3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备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数学3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备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数学3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备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数学3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备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数学3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备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数学3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备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3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备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数学3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备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3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备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学3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备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加法运算定律(共3课时)

主要教学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其在连加计算中的应用,分别安排了3个例题。

这三个例题都是由主题图引出的。

教学时,应充分利用主题图的故事性,逐步生成后继的问题,使本节的教学在内容与表现形式上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一课时:

(交换律、结合律)P27主题图,P28例1,做一做,P29例2

例1:

●教学加法交换律。

●求李叔叔上下午的路程和,解答这个问题所需要的条件,都在主题图中。

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列式,由此得到加法交换律的一个实例。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看看从中能发现什么。

●让学生用语言表达这个规律,明确这个规律叫加法交换律。

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规律,用图形、字母表示都可以。

这样编排,一方面有利于符号感的培养,且方便记忆;

另一方面提高了知识的抽象概括程度,也为以后正式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例2:

●教学加法结合律。

●求李叔叔前三天的路程和(前三天每天的路程在李叔叔放大的笔记本上可以看到),从解决这个问题的两种算法中,可以得到加法结合律的一个实例。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概括,表示出结合律,整个过程同例1。

第二课时: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P30例3,做一做,练习五4

例3:

●是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连加计算中的综合运用。

●仍然是由主题图引出的,它是在例2已经计算了李叔叔前3天所行路程和的基础上,给出李叔叔后4天的计划,让学生求4天计划行程的和。

●教材设计的四个加数,其中两个可以凑成整百数,另两个可以凑成整十数,旨在让学生使学生明确当某些加数可以凑成整百或整十数时,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连加计算简便。

为此,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改变加数的位置和连加的顺序,依据是什么?

●应当指出的是,在例3的计算过程中: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115+85)+(132+118)

把85移到132的前面,严格说来,不仅用了加法交换律,还用到了加法结合律。

具体如下:

=115+[(132+118)+85](加法结合律用了两次)

=115+[85+(132+118)](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

但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只要学生说出第一步运用了加法交换律把85交换到132的前面,第二步运用加法结合律把115与此85,132与118结合起来先相加就行了。

(关于这点在乘法结合律中也会出现类似情况,对学生的要求同上)

第三课时:

练习五1-3,5-7,小知识

第1题,规律是:

以加号所对的那条对角线为对称轴,对应位置上的两数相等。

所以计算时可以利用这个规律,算出对角线及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另一半可以照抄。

第4题,其中第2个算式用的实际上是加法的运算性质(又称为“和的变化规律”)即一个加数减少了2,另一个加数增加了2,和不变。

课例分析: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28页的内容及练习题。

教学目标

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并能灵活运用。

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从现实的问题情景中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

同学们,今天是什么节日?

  生:

植树节。

对呀,春天是植树的季节(展示课件)。

咱们学校也组织了植树活动,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这次活动,它们一共要植多少棵树,你们想不想知道?

想。

(展示课件。

)这是我们学校植树的信息。

①这次参加植树活动的男生有36名,女生有22名。

②男生要植树60棵,女生要植树44棵。

  你能算出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植树活动,一共要植多少棵树呢?

[评析:

在课的开始,老师能够创造性的利用教材,创设了植树节的情景。

这样处理能从学生熟悉的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入手,情景、条件、问题学生都十分熟悉,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中,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

  二、自主探究,寻找规律

  1体验加法的意义。

请你在练习本上做一做(做完的可以同桌交流)。

  生汇报,师板书。

①36+22=58(名)22+36=58(名)

②60+44=104(棵)   44+60=104(棵)

这两个问题都是用加法计算的,谁来说一说,你为什么要用加法?

  学生说想法。

这两道题都是要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就要用加法计算。

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问题还要用到加法来计算,谁来举一个例子。

  一生举例并列式解答。

(师板书。

生活中像这样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多不多?

说一个给同桌听听。

  [评析:

结合现实生活情景,体会加法的意义。

  2教学加法交换律。

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三组算式,你能发现些什么?

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汇报时,让学生结合第一组算式说一说,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36+22 22+36。

大家看,这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和相等。

这两个算式可以怎么样?

(板书:

=)

第二组算式可以怎样写?

  (生答,师板书:

60+44=44+60。

  第三组算式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

大家看,这几个小组总结出了这几道算式中的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以后,它们的和不变。

你们小组的结论和它们一样吗?

谁能再来说一说。

这三组算式都是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它们的和没有变。

是不是任意的两个数相加,都有这么一个规律呢?

谁能来任意说两个数?

38+56

咱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师板书:

这两个数相加符合这个规律,其余的数是不是也有这个规律,请同学们先自己在练习本上举几个例子验证一下,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

  小组交流,汇报。

师板书。

刚才这么多的小组说出了这么多的算式,哪个小组还愿意把你们的结论告诉同学们。

刚才,经过同学们的努力,发现了不管这两个加数是什么,只要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我们把这个规律叫做加法交换律。

(板书。

  学生齐读一遍。

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

加法交换律。

在学习加法交换律时,遵循先观察,再交流,让学生初步感知规律;

再举例验证,进而发现总结规律,这样一个思路来教学的。

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课堂氛围和谐、活泼、宽松。

  3学习用喜欢的方法表示。

刚才是咱们自己发现了加法的这个重要的规律,你能不能用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

先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a+b=b+a

  (师:

你能告诉同学们a、b分别表示什么吗?

提示学生这两个字母可以是任意的两个数。

  甲+乙=乙+甲

△+○=○+△

同学们说出了这么多的办法,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字母表示。

学生齐读一遍(a+b=b+a)。

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表示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符号感,提高了知识的抽象概括程度,为以后正式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基础。

  4加法的应用

咱们知道了加法交换律,并且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

请同学们想一想,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哪些地方用到过加法交换律?

验算加法时。

  三、练习

通过努力,同学们有学会了新的知识,掌握了新的本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你们呢?

还有更高兴的事情呢?

)你们看,森林王国里的小鸟和小鸭,想和同学们来交朋友,你们愿意吗?

不过他们可是有备而来,先看看大家的真本领。

怎么样,敢不敢来试一试?

  (课件出示。

  一、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吗?

试试看吧。

    766+589=589+()300+600=()+()

   257+()=474+257()+55=55+420

   a+15=()+()()+65=()+35

  二、仔细看一看,

    270+380=380+270

    b+800=800+b

  三、运用加法交换律,你能写出几个算式?

写写试试吧。

    25+49+75=()+()+()

  学生写出算式以后,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哪两个数交换了位置,在这些算式中,你认为哪一道计算起来比较简单?

说说你的想法。

小鸟和小鸭的问题都解决了,它们高兴得不得了,想请同学们参观它们的家园,高兴吗?

(课件展示。

[评析:

通过这些题目,既巩固了今天学的新知识,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教学设计

  一、情景图的设计

  本节课我创造性的利用教材,创设了植树节的情景。

这样处理能从学生熟悉的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入手,情景、条件、问题学生都十分熟悉,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中,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

  二、加法交换律的教学

  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体验加法的意义,列出算式以后,注重小组合作,充分利用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先通过观察,交流,初步感知规律;

再通过学生举例验证,进而发现总结出规律,按照这样一个思路进行教学。

  三、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加法交换律。

  本节课设计时,老师不是像过去一样统一要求学生用字母来表示规律,而是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表示规律,有的学生用字母,有的学生用图形,有的学生用字,有的用动物,有的……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符号感,方便学生记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知识的抽象概括程度。

  四、练习题的设计

1创设小鸟、小鸭与同学交朋友的情景,目的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2练习题的设计上,除了注重基础练习外,同时也注意了前后知识的联系。

比如:

25+49+75一题,让学生运用交换律写算式。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应用加法交换律比较简便,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另一方面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2.乘法运算定律(共3课时)

●主要教学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分别安排了3个例题。

●教材以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的情境为载体设置主题图,由图引出例1、例2和例3,为概括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提供具体的事例。

这样编排,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发现、感悟、描述规律。

●三个例题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与教学加法运算定律的两个例题类似。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除了从形式上抽象地加以证明以外,也可以依据“同数连加”的定义,借助直观作出说明。

例如对于乘法交换律,可以通过直观说明b个a连加与a个b连加的结果相等。

又如关于乘法分配律,可用a个c加b个c等于(a+b)个c加以解释。

●这一节,虽然没有专设例题讲解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但在得出乘法运算定律的例题中已有所孕伏,在练习中也有所体现,使学生初步体验乘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到下一节,再集中学习运算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和计算中的应用。

(交换律、结合律)P33主题图,P34例1,例2,做一做

●P35小精灵提出的问题:

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

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明确:

交换律是两数相加、相乘的规律,即交换加(因)数的位置,和(积)不变;

结合律是三数相加、相乘的规律,,既可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先加(乘),和(积)不变。

在这一活动中,应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自己的发现。

(分配律)P36例3,做一做,练习六5

●为促进学习的迁移,教材在得出(4+2)*25=4*25+2*25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类推出25*(4+2)=25*4+25*2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也有这样的安排。

但不要误以为这两种形式出全,才是完整的乘法分配律。

由于乘法交换律建立在前因此只要得出两种形式之一,就可以依据乘法交换律得出中一种形式,所以不必要求让学生同时记忆两种形式。

●小结时,教师有必要指出乘法分配律与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最大区别,在于乘法分配律是乘、加这两种运算之间的一个规律,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只是乘法一种运算内部的规律。

●“做一做”的三道题,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的字母式子,从形式上作判断;

也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的含义,联系乘法运算意义来进行判断。

如56×

(19+28),从形式上判断,56应当加、与19、28分别相乘再相加,从意义上判断,56×

(19+28)应当等于19个56虽28个56的和,而不是19个56加28。

练习六1-4,6-9

第1题,这9道口算题的得数都整十、整百、整千数,是为后面学习简便运算做准备的,建议大家在本单元适当加强对这类口算题的练习。

第7题,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每一组算式,判断上下两个算式是否得数相等,并说一说理由。

在确信每组得数都相等的基础上,再让学生选择每组中自己认为能算得快一些的算式,算出得数,并说一说这样选择的理由。

第8题,是一道可用乘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学生会以“角”为单位,列出5×

45或45×

5的算式,计算时再乘法分配律。

也会有学生这样算:

(4元+5角)×

5学生如果直接口算或列竖式算出结果,都是可以的。

3.简便计算(共5课时)

●在理解和掌握了五条运算定律的基础上,本节进一步学习整数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简便计算。

●教材一共安排了五道例题。

例1例2

加减法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同级运算

例3例4

乘除法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例5

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两级运算

连减、连除常见的简便运算,是一个数连续减去或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义务教材也有,主要是通过分析解决问题的两种不同方法来说明,实验教材继承了这一编排方式。

但连减比原来灵活性更大了,还有根据数据特点进行简算。

其它三道例题,研究的不是怎样计算比较简便,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计算是为解决问题服务。

它们的情境较为新颖,解决问题的策略较为灵活,它在过去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比较少见。

(连减)P39例1,做一做,练习七1-4

●以李叔叔看书为题材,讨论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

●以小精灵提问的方式给出两个问题:

他们都是怎样计算的?

你喜欢哪种方法?

显然,前一个问题是让学生思考、理解三种算法的计算过程和其中的算理;

后一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方法的特点,思考它们的适用范围。

●前一个问题只要说明白了就行,不必过于追求说法的统一。

比如“依次计算”与“按运算顺序计算”,“把两个减数先加起来再减”与“减去两个人和数”等,都是可以的。

对于后一个问题要引导学生说出理由,也就是启发学生思考三种方法各自的特点,思考在什么情况下选用这种算法能使计算简便。

如有必要,还可以把这本书的总页数改成266,使学生看到这时依次计算也比较简便,而第三种方法(先减第二个减数的算法)就不合适了。

●做一做第2题,是反映人民代表大会表决场景的实际问题,是典型的连减运算题目。

有必要先介绍照片中的内容,简要说明有效票共有三种情况,以及赞成、反对、弃权的主要含义。

●练习七第2题,有两种算法,即:

(1)2000-416-284

(2)2000-(416+284)

第2峰的高度第3峰比第1峰低几米

●第3题,通过“移多补少”可知中间这位队员的身高就是他们的平均身高。

(加减混合)P40例2,练习七5-8,思考题

●是书店一角的画面,题中包含两个需要综合应用加减计算的实践问题,而且解决问题的策略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左边的问题,有必要让学生明确“总价在100元左右”,只要接近100,比100多,比100少都可以。

教材提示了两种算法。

一种是把每三本书的价钱相加。

这种方法是最直接的思路,但学生遇到的困难是,四本书取三本共有几种情况?

这是一个组合问题,回答这个问题,如果直接从四本书中每次取三本,要做到不重不漏,思考难度较大。

学生一般只想出满足条件的一种情况(如学生很自然地会想到把前三本书相加得出总价106元),就不考虑其他情况了,对此老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找出所有的情况,并有意识地加以板书、整理。

方法一:

每三本价钱相加

(1)56+31+24=80+31=111(元)

(2)56+31+19=56+50=106(元)

(3)56+19+24=80+19=99(元)

(4)31+19+24=50+24=74(元)

其中第

(2)(3)种选择都符合要求,总价在100元左右。

如果反过来思考,四本取三本,也就是从四本书中每次去掉一本,就很容易得出共有四种情况。

这种反过来思考的间接思路,用于计算三本书总价,就是教材提示的第二种算法。

方法二:

先算四本总价,再减一本价钱

56+31+19+24=50+80=130(元)

(1)130-19=111(元)

(2)130-24=106(元)

(3)130-31=99(元)

(4)130-56=74(元)

●右边的问题,学生容易想到的算法是连减与减去两个价钱的和。

因此,教材只提示了比较巧妙的方法,把100分成两个50。

由于两套书的价钱都略小于50,所以这种方法显得比较简便、巧妙。

 如果没有学生想到教材提示的算法,可以让学生看书,再完整说出计算过程。

也可以出示两张50元钞票加以启发:

如果付出的100元是两张50元的,买48元、47元的两套书,怎样口算比较简便。

考虑到这些算法,即解题策略,都具有一定的思维难度,所以教材提示的教学方法是开展小组讨论。

练习七:

第5题,应该强调审题,学生容易只看数据能否“凑整”,而忽略算式的整体。

常见错误如:

672-36+64=672-(36+64)25+75+25+75=100-100。

对此,应强调交换律、结合律适用于连加、连乘运算,不能随意用于加减混合运算、乘除混合运算。

第7题,提供的信息比较多,首先要让学生理解,4390是6月11日上午10时之前已出院的总人数。

表中的人数是6月11日上午10时以后各时段新出院的人数。

结合本题的内容,可以适当渗透及时、准确的统计对于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控制疾病的重要性。

●可补充:

856-98=856–100+2438+99=438+100-1等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的例题

(连除)P43例3,做一做

●以本单元第2节主题图的内容为载体,讨论可用连除计算解答的实际问题。

●与例1比较,例3只给出了两种解法:

1250÷

25÷

51250÷

(25×

5)

每组花了多少元一共有多少棵

这是因为第三种解法先1250÷

25,即第一步求的是25组各1棵树苗共多少元。

也就是先求25棵树苗多少元?

再求1棵树苗多少元?

联系实际作出解释较为困难,对学生来说比较费解,所以有意回避。

●考虑到连除的算理不如连减那么浅显,因此可以先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活动,如:

把24个圆片先平均分成2组,再每组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

使学生感悟解决连续等分的问题,可以分了再分,即24÷

3;

也可以先求出两次一共分成多少份,然后一次分完。

24÷

(2×

4)。

●做一做右边两题,应该引导学生依据乘法运算意义,解释计算过程,并对照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达式a(b+c)=ab+ac,看清两题分别是乘法分配律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的运用。

第四课时:

(乘除、乘加)P44例4,P45例5

例4:

●以王老师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为题材,提出了三个问题。

●其中前两个问题,用乘法解答。

计算时可以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或者把因数25用100÷

4代换,使计算简便。

第三个问题与例3类似。

可见整个例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教学时可以先出示插图和四个已知条件,让学生说一说“一打装”是什么意思,然后自己提出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六个问题:

(1)每副羽毛球拍多少钱?

(2)每枝羽毛球拍多少钱?

(3)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4)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5)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6)买羽毛球拍比买羽毛球多花了多少钱?

其中问题

(1)包含在问题

(2)里面,因此重点解决问题

(2)、(3)、(4),即例4的三个问题,问题(5)、(6)作为练习让学生自己完成。

●对于问题(3),实验区老师在教学中发现:

●第一种在成人(老师)眼中认为最方便的方法,用的学生不多;

●第二种方法学生很不喜欢,有些学生还理解不了。

针对这种方法,教师可以启发:

把25盒看成100盒,扩大到原来的几倍?

怎样才能使积不变?

突破这个难点,多数学生有能力独立解决问题

(2)、(4),因此这两个问题可当作“做一做”的练习题处理。

●采用乘法分配律计算的最多,(10+2)×

25。

●提醒我们:

(1)在教学中不要过分强调用最优化的“统一”的简便方法,允许一小部分学生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慢慢达到最优化。

(2)有必要先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学生对数的敏感度。

如:

12=4×

()25=10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