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导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20095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导学案.docx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导学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导学案.docx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导学案

科学技术的成就

集体备课

备注

课题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导学案

课型

新课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的主要成就,包括“两弹一星”、航天成就、杂交水稻和“双百”方针;了解杰出科学家的事迹,包括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相关历史知识。

2.分析新中国成立后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3.认识这些科学家成功的共同原因,学习他们为振兴中华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

二、学习重难点:

1、“两弹一星”的研制;籼型杂交水稻和青蒿素;“双百”方针。

2、认识科技文化的重要性。

三、自学检测

1.

(1)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成功。

(3)1967年,我国第一颗爆炸成功。

(4)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5)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

(6)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

船神舟五号。

(7)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实现太空行走。

2.代表科学家:

、钱学森。

3.“两弹一星”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增强了我国的,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4.20世纪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作出了巨大贡献,是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和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

5.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袁隆平被称为“之父”。

6.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

7.屠呦呦获得2018年诺贝尔奖。

8.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的方针。

9.2018年,中国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四、合作探究

目标导学一:

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图片展示:

钱学森(左一)和邓稼先(左二)

2.两位科学家对我国哪一方面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国防科技。

3.分组找出:

在新中国成立后在国防科技这一领域取得的成就。

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实验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4.新中国几乎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研制出“两弹一星”的,这与邓稼先、钱学森等科学家的奋斗是离不开的,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哪些精神呢?

艰苦奋斗、爱国敬业、甘于奉献,严谨细致,团结协作、敢于创新等。

5.取得这些成就的历史意义。

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6.图片展示:

杨利伟走出神舟五号

7.看课本,说说:

改革开放后在航天上取得的成就。

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实验;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8年9月,翟志刚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目标导学二:

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图片展示:

    袁隆平           屠呦呦

2.袁隆平和屠呦呦的科研经历。

3.袁隆平研制成功“籼型杂交水稻”的社会意义?

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4.为此袁隆平成为获得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人;他还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5.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有什么医学价值?

提示:

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6.2018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目标导学三:

文化事业的发展

1.阅读课本第94页“文化事业的发展”的内容,回答:

我国指导文艺工作的方针是什么?

我国在文艺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提示

(1):

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提示

(2):

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2018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五、检查反馈:

1.1964年10月,某报纸上的头条新闻题目是“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

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

这篇新闻报道的是我国(   )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近程导弹飞行试验成功D.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成功

2.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向世界证明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

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成功发射是在(   )

 A.1964年    B.1970年   C.1999年   D.2000年

3.“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

为实现“毕生的梦想,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而培育出“东方魔稻”,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

A.钱学森B.屠呦呦C.邓稼先

D.袁隆平

4.下列关于“双百”方针表述正确的是()

A.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周恩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C.1954年提出来

D.艺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学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5.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如图是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的图片。

请回答它成功爆炸于何时?

有什么意义?

 

6.我们应该学习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屠呦呦和莫言等科学家和文化工作者的哪些优秀品质?

 

六、感悟成功颗粒归仓

1、知识归纳:

2、感悟生成:

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把正确的选项填写在相应位置)

1.下列有关中国现代史所学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

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B.中美建交﹣﹣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

2.观察如图,从1949年到1970年促进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增加的原因有(  )

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3.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

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里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阳光新时期的来临。

这个来临的新时期是(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4.如今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但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1956﹣1976年的严重失误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是((  )

A.经济发展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

B.理论联系实际,走群众路线

C.要稳中求进,多积累发展经济的经验

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必须以政治斗争为中心,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领导

5.2018年10月1日《国歌法》正式实施。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它的曲作者是(  )

A.聂耳B.田汉C.冼星海D.鲁迅

6.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下面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7.“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材料中的现象发生于二十世纪(  )

A.五十年代B.六十年代C.七十年代D.八十年代

8.改革开放后,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

1988年以来,海南经济迅速发展,正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

这两地的发展都得益于(  )

A.“一国两制”B.建立经济特区

C.建立特别行政区D.建立直辖市

9.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创始人,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外交风范在世界外交史上留下了卓越风采。

下列属于周恩来外交成就的是(  )

A.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一国两制”方针D.出席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0.1990年,擅长打桥牌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十字路口打出了一张“中国王牌”,用实际行动打消了国内外对中国是否继续改革开放的疑虑,也回答了中国将以何种步伐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问题。

这张“王牌”是(  )

A.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

D.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11.对联是中华文化特有的表达方式,承载历史信息。

“万紫千红增特色,三通两制促和平”。

对联直接反映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五”计划D.“一国两制”

12.某军事博物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图片展。

请根据下面图片选择最恰当的一条标语(  )

A.90年磨砺利剑出科技强军换新颜

B.90年英雄辈出长征精神永远传承

C.90年不忘初心传承红色服务人民

D.90年披荆斩棘本色不改为国为民

 

二、改错题(请根据提供的史实或史论,判断是否正确,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每小题2分,每小题2分,共6分)

13.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解放初的土地改革,建立起了集体土地所有制。

  (判断对错)

1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判断对错)

15.根据邓小平的设想,中共十二大作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判断对错)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16.(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8﹣2018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变化

(1)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1978﹣2018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呈现什么发展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哪一会议上确立的什么政策的实施?

(2)结合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知识及材料内容,你从中得出什么认识?

17.(5分)忆往昔,南海边响起春雷;看今朝,南中国再涌春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珠三角﹣﹣﹣试验田

泛珠三角﹣﹣﹣新景象

广东顺德加快自主设计,开发智能电饭煲等创新产品;中山市建立了专利的快速维权和快速授权两大通道;粤闽、粤挂分别签暑汀江韩江流域、九洲江流域水环境补偿协议,强生态旅游、生态农产品开发和合作

注:

泛珠三角包括闽、赣、湘、粤、挂、琼、川、黔、滇和港、澳特别行政区。

(1)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设置了哪些对外开放的“试验田”?

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它们成为“试验田”的原因。

(2)联系材料中的新景象,归纳泛珠三角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先行经验。

18.(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3年1月11日,国民党政府照会英国,声明九龙问题暂时搁置,中方保留日后提出讨论之权。

同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一书中明确指出,香港是中国的领土,它的收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冯仲平《论战后英国在香港问题上的态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即表明了对香港问题的严正立场:

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适当的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在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

﹣﹣﹣唐文贵等《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始末》

材料二:

二战后,由于英国千方百计地恢复和维持它在香港的统治,加之国内、国际因素的影响,香港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

直到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才揭开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会谈的序幕。

经过22轮艰苦曲折的谈判,中英双方终于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了联合声明;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摘编自肖元恺《中英关系与香港问题》等

材料三:

第一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第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第五条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历届政府对香港问题的一致观点。

(2)材料二主要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的规定,体现了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并分析指出中央和特别行政区的权力关系。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该如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把正确的选项填写在相应位置)

1.A;2.D;3.D;4.A;5.A;6.A;7.A;8.B;9.B;10.D;11.D;12.A;

 

二、改错题(请根据提供的史实或史论,判断是否正确,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每小题2分,每小题2分,共6分)

13.×;14.√;15.×;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16.

17.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