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22819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铁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钢铁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钢铁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钢铁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钢铁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钢铁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钢铁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钢铁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钢铁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钢铁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钢铁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钢铁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钢铁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钢铁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铁行业研究报告.docx

《钢铁行业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铁行业研究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钢铁行业研究报告.docx

钢铁行业研究报告

 

钢铁行业研究报告

 

钢铁行业研究报告

一、当前钢铁行业成快速发展之势

二、钢铁行业发展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三、钢铁行业、预测

四、重点钢铁企业介绍

一、当前钢铁行业成快速发展之势

中国钢产量达到了破纪录的1.82亿吨,一年增长3000万吨,连同进口的钢材和钢坯2900万吨,全年表观消费量达到2.11亿吨。

社会库存却并没有增加,说明当年的钢产量和进口钢材基本上都被市场吸纳。

当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6253亿元,同比增长13%;利润总额达到252亿元,同比增长24%,创1994年以来的新高。

钢铁行业共35家上市公司,主营收入同比增长14.69%,主营利润同比增长28.46%以上,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6.17%,净利润同比增长17.21%,每股收益平均0.31元,净资产收益率保持在10%左右。

每股收益(元)

比上年增长(%)

宝钢

0.34

68

韶钢松山

0.78

35

新兴铸管

0.71

15

华菱管线

0.3

20

鞍钢新扎

0.20

46

马钢股份

0.03

84

钢铁行业继续保持增长的趋势,从消费来看,一季度下游工业保持高速增长。

汽车产量同比增长54%,钢质船舶增长34.5%,内燃机增长34.6%,金属机床增长45.4%,工业锅炉增长27.8%,发电设备增长61%等,成为拉动钢材消费的主要因素。

1-9月钢铁行业经济增长指标

销售收入(亿元)

同比增长

本年利润(亿元)

同比增长(%)

不变价工业总产值(亿元)

同比增长(%)

.2

1180.5

40.43

65.98

275.54

821.85

23.15

.3

1888.27

42.11

110.55

227.38

1329.99

25.49

.4

2630.51

41.67

159.69

189.42

1829.52

25.79

.5

3431.13

42.09

209.63

152.24

2360.4

25.82

.6

4297.9

44.36

261.6

132.48

2990.09

26.65

.7

5182.45

47.27

312.58

122.41

3561.34

28.06

.8

6038.42

48.16

374.03

118.91

4123.11

28.52

.9

6919.04

48.42

434.29

120.85

4716.09

29.54

9月主要钢铁产品产量

当月累计产量(万吨)

累计同比增长(%)

当月产量(万吨)

当月同比增长(%)

生铁

14700.00

18.91

1733.63

20.88

15900.00

21.64

1917.35

26.11

成品钢材

17000.00

19.42

2040.40

24.33

普通大型钢材

232.97

16.76

23.84

8.55

普通中型钢材

501.86

-1.15

61.48

1.58

普通小型钢材

4900.65

24.32

597.43

35.79

优质型钢材

1009.63

19.95

121.13

23.48

线材

2943.95

12.58

352.03

19.96

中厚钢板

2376.25

29.62

284.15

34.14

薄钢板

1771.8

5.46

204.6

1.48

钢带

1430.63

35.44

171.77

23.45

无缝钢管

509.54

10.40

58.65

21.81

焊接钢管

731.5

23.87

88.53

35.15

其它成品钢材

220.84

45.83

29.84

66.83

铁合金

453.23

35.44

61.14

41.33

(数据来自国家信息中心)

基本面的有利因素

  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有利

  美国经济将实现全面复苏,对世界经济步出低谷发挥重要作用,亦对中国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从国内经济形势看,为进一步提高消费需求增长动力,减少收入差距、就业压力,解决资源破坏、环境污染严重等制约中国经济健康发展问题,国家将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继续实施扩大内需和扩大外贸出口的方针,因此将会继续促进大量消费钢材的第二产业的发展;同时随着国家投资610亿元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的实施,也必将进一步拉动钢材的旺盛需求。

  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一些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产品也会大量出口,这将会进一步增加国内钢材需求量。

同时,由于中国钢铁工业还存在一批落后的生产能力,按照钢铁工业产业政策,需要淘汰约3000万吨钢的落后生产能力,如果这部分生产能力淘汰,可为钢铁行业新增能力扩大一定的空间。

  钢铁工业投资机遇继续显现

  中国经济总量50%以上是工业,未来几年,中国正是处于重工业加速发展的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当前世界制造中心、国际产业正在加速向中国转移,国内城镇化及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和新技术革命对重工业产品将产生巨大需求,并对重工业发展形成有利支撑。

重工业化时代最重要的表现是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这一时期重要的特征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产业链条长、投资周期长、投资规模大,以及住宅、汽车消费升级周期长和需求大幅增加,因此,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为钢铁工业的投资增长提供历史机遇。

  一些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如北京奥运会工程、总投资1240亿元的南水北调中东线一期工程、1300亿元的京沪高速铁路的正式开工,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小城镇建设的逐步实施,意味着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趋势,有利于保持中国钢材需求的增长态势。

  钢铁产业政策可期

  今年国家新开工项目大幅增加,新开工项目占施工项目的比重由上年的63.1%提高到65.3%,提高了2.1个百分点,项目增加量比上年增加4500多个,表明国家未来将继续保持投资增长趋势,连续投资增长潜力持续加强。

但在投资的资金来源中,事业单位自筹资金从去年同期增长28.5%提高到48.6%,提高了21个百分点,而政府预算内资金却从去年同期增长42.2%下降为今年的2.7%,降低近40个百分点;同时,由于企业盈利水平逐步提高以及效益保持稳定增长,增强了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显示出投资自主增长发展趋势,未来投资自主增长活力将明显加强。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下游行业与机械工业、汽车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存在密切联系;随国家基础建设的大力发展,拉动汽车、机械制造、房地产、家电等相关行业的迅猛发展,促进钢铁工业向服务于制造业迈进,使钢铁市场需求转向板材类高端产品。

由于其经济规模一般在百万吨以上,如线材生产经济规模在40万吨以上、热轧板材生产经济规模在300万吨以上,决定了高档板材钢铁企业建设必须具有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相当的资金规模,从而促进钢铁企业向大型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二、钢铁行业发展要注意的问题

其一,钢铁投资大幅度增加的问题。

当前,国内钢铁行业的投资已经由国家投资为主转变为企业自筹和民间投资为主,这样的投资格局有利于面向市场需求,但要注意产能的增加同国内钢材市场需求增长的协调,避免出现增长节奏的失衡。

  

  其二,钢材进口数量增长过大的问题。

要警惕和防止进口总量增长过快,造成国内市场的价格波动对行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注意适当扩大钢材出口,提高竞争能力,仍是钢铁行业产品结构调整的方向。

  其三,关于制约钢铁生产发展的资源限制问题。

当前,焦炭及进口铁矿的供应已经成为限制中国钢铁生产发展的重要环节,供求出现严重失衡。

当前,山西地区二级冶金焦出厂价格在830-840元/吨,河北地区二级冶金焦1100元/吨,山东地区1050元/吨左右,东北地区880元/吨,上海1080元/吨,比年初平均400元不到价格水平翻了一倍。

加上前期的煤矿事故增多和安全检查力度的加大,使炼焦煤的供应变的更加紧张,价格将有可能持续上涨到上半年。

最后,关于中小企业钢产量增长过快的问题。

今年一到六月中国钢产量增幅为百分之二十一,地方中小企业增幅约为百分之九十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要注意防止已经关闭、淘汰的落后小高炉、小钢铁的恢复生产,特别是那些不具备条件的企业,生产不合格的产品进入市场。

还应注意防止大中型企业技术改造过程中,从现有生产线淘汰下来的落后设备,易地用于重复建设。

三、钢铁行业、预测

由于中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宏观经济在未来两年预期向好,因此至,中国的钢材消费仍将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在这样的宏观经济发展大背景下,钢材表观消费量(表观消费量=国内产量+进口量-出口量)增长率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敏感度很高,并表现出强烈的正相关性。

市场需求预测

基于对未来两年中国经济仍保持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变化不大的预期,本文从钢铁行业下游行业入手对钢材需求进行预测。

在中国的钢材消费结构中,建筑、机械制造、汽车、造船、铁道、石油及天然气、家电、集装箱8个行业占有绝正确比重。

1998年至的统计数据显示,这8个行业年均消耗钢材所占的比例为81.92%,因此根据上述8个行业钢材消耗量的预测得出总的需求量。

到,预计这8个行业共需消耗钢材21280万吨,那么钢材总的最终消费量为25977万吨。

如果考虑到生产过程消费的钢材量,那么钢材表观消费量为30000万吨。

一、炼铁、炼钢供需分析

据钢铁工业协会统计,全国钢铁企业将有高炉599座,容积30万立方米,年产生铁设计能力3.13亿吨。

炼钢设计能力(转炉+电炉)3.66亿吨。

如果考虑检修改造影响部分产量,粗钢的生产能力为3.33亿吨,炼铁能力为3.09亿吨。

需求方面,中国实际消耗钢材25977万吨,按照综合成材率88%计算,需要粗钢2.95亿吨,铁水2.53亿吨,那么粗钢能力过剩3800万吨,炼铁能力过剩5600万吨。

二、轧钢能力供需分析

1.型材供需分析国内钢材市场回暖,钢材价格的上涨诱导国内众多资本投向钢铁行业。

小型材和线材作为低附加值的产品,其生产线建设周期短,生产设备的要求不高,因此成为各路资本主要的投资品种。

由于产能扩张速度很快,未来两年小型材和线材的国内生产能力足够富裕。

2.板材供需分析中厚板据钢铁工业协会预测,中国中厚板的生产能力为3268.41万吨,另外热轧宽带钢轧机能够生产厚度4mm以上的中板,按产能25%计算,中板产能2219万吨,合计中板5487万吨。

需求方面,预计中厚板的产量将能够达到3200万吨,加上进口,预计全年消费量将能够达到3500万吨,预计中厚板的需求量为4130万吨。

能够看出中厚板的生产能力明显不足,如果考虑热轧宽带钢轧机的转产能力,生产能力则富余1357万吨。

可是需要指出的是,热轧宽带钢轧机是否转产生产中板取决于一段时期内热轧薄板与中板之间的比价关系和热轧薄板的供求关系。

热轧薄板(带)

据钢铁工业协会预测,中国热轧薄板的生产能力为8876万吨,如果扣除25%的中板生产能力,热轧薄板的生产能力为7032万吨。

需求方面,预计热轧薄板(带)的需求量为7668万吨,如果部分生产能力转产中厚板,则国内热轧薄板(带)的生产能力不足,可是由于热轧薄板(带)是国内主要的进口品,因此加上进口基本能够满足国内的需求。

冷轧薄板据钢铁工业协会预测,中国冷轧薄板的生产能力为3032.88万吨。

需求方面,预计冷轧薄板的需求量为4908万吨,可见国内的生产能力不足。

随着5月24日最终保障措施的到期,进口的增加能够解决国内的供需矛盾。

涂镀薄板据钢铁工业协会预测,中国涂镀薄板的生产能力为2366.54万吨,其中镀锌板1571.29万吨,彩涂板730.01万吨,镀锡板65.24万吨。

国内涂镀薄板的表观消费量为898万吨,进口占消费量的比例为51%,属于国内生产能力严重不足的产品,预计到这种大量依靠进口的状况将有所改进。

冷轧硅钢片据钢铁工业协会预测,中国冷轧硅钢片的生产能力为185.75万吨。

冷轧硅钢片的表观消费量为180万吨,进口占消费量的比例为54%。

预计到国内的供需缺口仍将存在。

3.不锈钢材供需分析按照不锈钢的一般消费强度即为GDP的1.5-2倍,并结合人均消费,那么中国的不锈钢消费将超过400万吨。

供给方面,据钢铁工业协会预测,到不锈钢材的生产能力为350万吨,供给能力明显不足。

钢材市场价格走势预测

对本轮价格上升周期的基本评判

1.年初的国际钢材市场行情是以美国钢材市场的反转为先导的。

仔细分析其原因,能够看到,尽管促使美国市场反转的直接原因是其正式启动201条款,对国内钢铁行业实施贸易保护,但根本原因仍在于进口钢材大量倾销导致的非理性低价位与本国钢铁行业高生产效率之间的矛盾。

2.入世后,中国对钢材方面的承诺使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基本与国际市场接轨,其价格走势取决于国际市场的走势。

3.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看,以来的价格上涨过程是较为平稳的,并不是市场所认为的是一个急涨过程。

期间所出现的短期的暴涨暴跌现象完全是中间商炒作的结果,她们的炒作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市场定价机制,使得价格的波动频繁而剧烈,反过来又使得中间商自身深受其害。

走势预测

由于中国的钢材市场基本与国际接轨,那么判断本轮价格上升周期所持续的时间就需要同时兼顾国际市场走势和国内供求状况。

笔者认为,钢材产品的价格走势将出现分化。

具体判断如下:

1.板材产品中薄板的价格估计比较坚挺,其中冷轧板的价格仍有望出现一轮小幅攀升的过程,而且价格运行将比平稳。

这是因为,首先美国经济以及全球经济开始复苏,相应对钢材的需求也将逐渐增加,从而带动国际市场薄板价格的上涨。

其次,在最终保障措施的保护下,国内冷轧板市场仍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热轧薄板处于供求的弱平衡状态。

第三,主要的原材料铁矿石的价格仍将上涨。

第四,根据美国前20年的价格走势,基本上薄板产品价格从波谷到波峰所需要的时间为3年左右,而且冷轧板的价格走势最为强劲。

2.中厚板全年平均价格估计会与持平或略低于的水平。

支撑中厚板价格走强的有利因素有三:

下游行业旺盛的市场需求、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中厚板与热轧普薄板的生产具有一定的替代性。

当前热轧薄板的市场价格已经止跌企稳,而且最终保障措施第二阶段的热轧普薄板配额截止到7月15日已经完成36.2%,按照这种进度,估计年底配额将会用完,那么上半年热轧薄板的市场价格将会比较稳定,从而对中厚板的市场价格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

不利于价格走强的因素也有三:

从产品附加值的高低来看,中厚板价格高于热轧薄板的价格属于不合理的市场现象,必将得到修正;国内价格的高企诱使进口品大举进入,导致阶段性的供给大于需求;过高的市场价格使下游行业保持观望态度或者用进口替代。

3.线材、小型材全年的平均价格将低于,主要原因在于线材、螺纹钢作为低附加值的产品,进入壁垒低,在前期价格上涨的利益驱动下产能扩张的速度很快。

根据以上分析能够得出下面的结论:

国内冷轧产品市场仍较乐观;,考虑到5月24日最终保障措施将期满,国外冷轧产品将与国产产品展开激烈竞争,因此能够对的冷轧产品市场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四、重点钢铁企业介绍

1.宝钢股份是中国钢铁行业最具竞争力的企业,当前在世界钢铁行业竞争力排名中名列第二,属于典型的大盘蓝筹股。

公司的产品主要定位于高附加值产品。

它不但在汽车用钢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而且在家电用钢市场、集装箱用钢市场和管道用钢市场都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高附加值产品(冷热轧板及深加工产品)收入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70%。

因为产品质量高、需求量大、成本低,因此毛利率水平在钢铁类上市公司中最高。

10月31日宝钢股份公布了三季度的季报,每股收益0.43元,预计全年每股收益为0.56元,同比增长65%。

另外,股东大会经过了收购集团的益昌薄板厂和鲁宝钢管厂,从而使宝钢股份的产能继续扩张得到保证,经营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依然可期。

2.鞍钢新轧:

当前鞍钢新轧冷轧板的生产能力仅次于宝钢股份;中厚板的产能占据国产专用中厚板的1/3份额;公司是全国的重轨精品生产基地,是当前惟一能够生产350公里高速重轨的生产厂家。

公司上市7年来基本实现钢材产量翻番,而且生产经营较为稳定。

以来受惠于钢材市场价格的回升,公司的经营业绩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预计的每股收益能够达到0.4元,同比增长100%。

当前公司的100万吨冷轧板生产线、30万吨的彩涂板生产线以及两条镀锌板生产线(共80万吨)均已投产,之后高附加值的冷轧产品的比重将大幅提高,而且生产的产品主要投放有着较大市场潜力的汽车用钢市场和家电用钢市场,从而使公司的经营业绩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3.武钢股份:

公司是中国重要的板材生产基地之一,在冷轧板及深加工产品的质量方面能够与宝钢竞争。

另一项主营产品是冷轧硅钢片,由于产品的定位为高牌号的冷轧硅钢片,有别于宝钢,因此在国内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另外,武钢还是国内惟一生产无取向硅钢片的企业,产品在国内市场具有垄断地位。

为了大力发展汽车板等高附加值产品,武钢当前投资建设了国内惟一能够生产宽度超过mm冷轧产品的冷轧薄板厂,年生产能力为215万吨,该项目的建成能够实现中国轿车用板及家电用板的进口替代。

另外,为了增强在硅钢片市场的竞争力,公司投资建设的硅钢片改扩建工程将使生产能力达108万吨/年。

由于公司不断进行检修与改造,全年的经营业绩不会很突出。

之后,随着项目的陆续建成投产,盈利能力将大幅提高。

4.太钢不锈:

公司是国内不锈钢行业的龙头企业,而且是深沪两市惟一从事不锈钢生产和销售的钢铁类上市公司,概念独特。

当前中国不锈钢的自给率只有30%,市场空间十分广阔。

公司的不锈钢二期改造完成,不锈钢材的生产能力比增加一倍,经营业绩将出现大幅增长,预计每股收益为0.48元(摊薄)。

5.马钢股份:

公司是当前国内最大的建筑用钢材生产企业,其中热轧H型钢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为60%左右。

公司经过至的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资产质量出现了质的变化。

第三季度报告的数据显示,马钢股份是当前深沪两市经营业绩增长幅度最高的公司,显示了其较高的成长性。

从发展潜力的角度来看,马钢股份有多项新建项目将在建成投产,产品的附加值高,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与盈利预期。

6.韩国浦项制铁

浦项制铁于1968年在无资金、无技术、无经验等状况下组建,从1970年浦项炼钢厂一期工程的开工直至1992年光阳炼钢厂,4期工程的竣工,都是边生产边施工的。

即使在这样的艰难条件下,浦项制铁都以经过经济增长的动力钢铁业为国家经济做贡献这一”炼钢报国”的意志,胜利完成了历经1/4世纪的建设炼钢厂的伟大历史任务,并取得了在短短的30年期间发展成年产2800万吨生产规模的世界性钢铁公司的伟大业绩。

近年来,浦项制铁在致力于创出更高的附加价值的同时,经过每年在生产工艺、设备更新等方面投资1个兆以上韩元,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公司。

浦项制铁继承从投产第一年至今一直盈利的传统。

浦项制铁具有健全的财务结构,在评价企业的财务结构健全性的指标--自己资本比率方面,一直保持钢铁行业最高水平50%的稳定比率。

以此为基础,于1988年在韩国首次以国民股的方式向大众公开,于1994年和1995年分别在纽约和伦敦上市,成为世人公认的名符其实的世界性企业。

在进入成熟期的世界钢铁市场上,韩国浦项钢铁公司的利润创造能力是世界钢铁企业中最强大的。

浦项钢铁公司2000年的纯利润达到16370亿韩元,这是日本5大钢铁公司当期纯利润总合(预期值)的7倍。

生产规模来说也跟新日铁公司争世界第一的位置,浦项钢铁公司正保持世界超一流钢铁企业的面貌。

世界投资分析机构-摩根·斯坦利公司1999年的一份新分析报告中,提出了世界钢铁企业的生存期指数。

根据该报告,浦项钢铁公司的的生存期指数是15年,就是说浦项钢铁公司只是维持现状最少也能够生存15年。

而新日铁公司是10年,中国台湾省的中钢公司是5年。

浦项钢铁公司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如此高的利润,其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是该公司的生产成本具有世界最强的竞争力。

这一点能够经过与日本钢铁企业的对比能够看出,当前浦项钢铁公司的热轧带卷生产成本是日本钢铁企业的80%;冷轧板卷的生产成本是日本钢铁企业的75%。

当然也有比浦项钢铁公司的生产成本更低的钢铁企业,如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钢铁企业,但这些国家钢铁公司生产出的钢材在产品质量上根本不能与浦项钢铁公司同日而语。

”拥有最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竞争力的世界性企业”浦项钢铁公司的生产效率也是非常高。

以1999年为标准的人均粗钢产量来看,浦项钢铁公司是1351t,新日铁公司是1348t,而法国的于齐诺尔公司、德国的蒂森·克虏伯公司以及美国的美国钢铁公司的人均粗钢产量仅是浦项钢铁公司的一半。

另外浦项钢铁公司的设备投资效率性也非常高。

以最近建设的新设备建设成原来看,浦项钢铁公司比日本钢铁公司低1.5%,比中国宝钢低5%。

据该公司的负责人介绍,这是由于浦项钢铁公司从全世界范围内以最低廉的价格购买了最有效率的设备,并经过最佳方式结合在一起生产。

钢铁工业的成本竞争力大部分在于廉价的劳动力成本。

据国际钢动态机构(WSD)的报告,浦项钢铁公司的吨劳动力成本是60美元左右。

这只为日本吨钢劳动力成本的40%。

在”西气东输”X70管线钢国际招标中,韩国浦项报价每吨217美元,宝钢最低报价每吨395美元,日本新日铁、川崎制铁每吨报价429美元,浦项在该项目的第一、二次竞标中获胜。

  据江苏经济报10月22日消息,浦项钢铁公司10月20日宣布,将在其控有82.5%股权的张家港浦项不锈钢公司基础上兴建一家造价高达7亿美元的钢铁厂,该公司预计中国的不锈钢需求将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当前,浦项钢铁已在包括张家港在内的中国内地15个城市共投资8.03亿美元,受市场需求增长及价格上涨,该公司在中国内地市场已连续五个季度获利增长。

7.日本新日铁

新日本制铁板式会社(INPPONSTEELCORPORATION)成立于1950年4月1日,截止到1998年3月31日,资本总额达到4200亿日元,共有股东520863名。

1970年3月,八幡制资铁公司和富士制铁公司合并,成立了新日本制铁公司(简称新日铁公司)。

该公司是日本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

它的前身可追溯到1897年建立的官营八幡制铁所,它不但是新日铁的发祥地,也是日本钢铁工业的发祥地。

新日铁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集团。

涉足的领域也逐步扩大到钢铁以外的电子、工程制造、信息等新的领域。

这个集团由209家公司组成。

这些公司中有10家钢铁厂、50家钢铁加工厂、29家工程建设公司、18家化工及有金属和陶瓷生产厂、14家电子与信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厂、8家房地产公司、9家运输公司。

71家其它公司。

在这些公司中,新日铁公司或全资、或占有一定比率的投资。

新门铁公司下属10个钢铁厂:

室兰厂、釜石厂、君津厂、名古屋厂、广(火田)厂、光厂、八幡厂、大分厂和东京厂,3个研究所。

仅就钢铁领域来讲,集团内还有4家电炉炼钢厂、即合同制铁公司(新日铁资本占10.0%,年产能力为182万吨)、山阳特殊制钢公司(新日铁资本占12.1%,年产能力为104万吨)、托比工业公司(新日铁资本占7.4%,年产能力为81万吨)和大阪制铁公司(新日铁资本占68.8%,年产能力为36万吨)等。

新日铁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方面引导着世界钢铁工业的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