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单元测试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24979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单元测试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单元测试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单元测试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单元测试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单元测试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单元测试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单元测试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单元测试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单元测试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单元测试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单元测试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单元测试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单元测试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单元测试新版新人教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单元测试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单元测试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章《极地地区》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哪个是中国在南极洲建立的考察站(  )

A.长城站B.和平站C.东方站D.黄河站

【答案】A

【解析】解:

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其中长城站是我国最早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

故选:

A.

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

本题考查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名称,牢记即可.

2.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中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但南极洲至今人仍无人定居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资源贫乏

B.臭氧层空洞的出现

C.地形崎岖不平

D.气候酷寒干燥

【答案】D

【解析】解:

南极洲至今人仍无人定居的主要原因是气候酷寒、干燥,多狂风,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气温最低、降水最少、风速最大的地区.

故选:

D.

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

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气候,理解解答即可.

3.我国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和黄河站,读五个考察站的经纬度数值表,回答题.

长城站

中山站

昆仑站

泰山站

黄河站

纬度

62°13′S

69°22′S

80°25′S

73°51′S

78°55′N

经度

58°58′W

76°23′E

77°07′E

76°58′E

11°56′E

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的淡水资源更丰富B.北极地区的气候更温暖

C.北极地区没有常住人口D.北极地区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

【答案】B

【解析】解:

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故A错误;

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气温比北极地区低,故B正确;

在北极圈内,长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当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洲则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故C错误;

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的储量相当可观.南极地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故D错误.

故选:

B.

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低的原因是南极地区是主要是陆地,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

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特点,牢记即可.

4.近年来,北极地区的“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海啸B.气候变暖

C.板块的运动D.注入的海水增多学科

【答案】B

【解析】解:

近年来,北极地区的“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气候变暖,主要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

故选:

B.

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造成海平面上升、蓝色海洋面积扩大.跟踪考察表明,在1978-1996年间,北极地区的冰盖面积缩小了约6%,即每年实际减少约3万平方千米;冰层的平均厚度也由原来的310厘米减少到180厘米.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极洲冰山脱离南极大陆的速度与日俱增,南极大陆冰盖的体积迅速缩小.

本题考查气候变暖对极地地区的影响,理解解答即可.

5.2009年1月27日,我国在南极内陆“冰盖之巅”成功建立的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是(  )

A.长城站B.中山站C.黄河站D.昆仑站

【答案】D

【解析】解:

A.长城站是1985年中国在乔治王岛建立的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故不符合题意.

   B.中山站是1989年中国在东南极大陆沿海建立的第二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故不符合题意.

   C.黄河站是2004年中国在斯瓦尔巴群岛上建立的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故不符合题意.

   D.昆仑站是2009年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三个科学考察站.故正确.

故选:

D.

在2009年1月27日,我国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成功建立昆仑站.这是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位置确定为南纬80度25分01秒,东经77度06分58秒,高程4087米.这也是中国继在南极建立长城站、中山站以来,建立的第三个南极考察站.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南北两极的科考站.另外要理解在南极建站选择在2月份的原因.

6.我国选建的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  )

A.酷寒、干燥、烈风B.飓风、暴雨、寒潮

C.暴雨、雷电、冰雹D.台风、寒潮、干旱

【答案】A

【解析】解:

极地酷寒,多烈风,降水稀少(干燥).夏季出现极昼时,太阳总在地平线上,但太阳高度小,阳光娇弱无力,根本无法驱散冰原上的寒气.冬季出现极夜时,长夜漫漫,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故选:

A.

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720米.在南极大陆上约有800种植物,主要是地衣、苔藓和淡水藻类.

考查极地的气候特点,要牢记.

7.如果你是一位科考队员,准备去南极考察,去之前必须明确考察内容,下列不符合南极考察的是(  )

A.矿产资源、淡水资源考察B.海洋生物资源考察

C.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考察D.原始自然环境考察

【答案】C

【解析】解:

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南极地区没有热带森林,选项AB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

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及其资源,理解记忆即可.

8.读东、西半球示意图,回答题.

丁地区的自然景观是(  )

A.冰天雪地B.青山绿水C.草木茂盛D.沙漠遍布

【答案】A

【解析】解:

图中丁是南极地区,该地区到处是一片冰天雪地的景观.

故选:

A.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

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自然景观,读图解答即可.

9.企鹅比北极熊生活的地方更加冷,主要原因是

A.南极大陆是陆地,而北极地区是海洋

B.南极地区纬度比北极高

C.南极地区风比较大

D.南极地区常年无人居住

【答案】A

【解析】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

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等自然资源;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南极大陆上蕴藏有丰富的煤矿资源,还有丰富的铁矿、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而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是因为南极地区主要是大陆,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

根据题意,故选:

A。

10.读两极地区示意图,完成题

近年来,北极地区的“白色”面积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海啸B.板块的运动

C.气候变暖D.注入的海水增多

【答案】C

【解析】解:

近年来,北极地区的“白色”面积即冰川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故C正确.

故选:

C.

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及影响,理解解答即可.

11.下列有关两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冷B.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7-9月

C.北极的代表动物是企鹅D.南极地区降水少,淡水资源缺乏

【答案】A

【解析】解:

A、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所以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冷.故A符合题意;

B、到南极地区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因为此时是南极的暖季.故B不符合题意;

C、北极熊素称“冰海霸王”,是北冰洋的象征.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游禽,是南极洲的代表动物.故C不符合题意;

D、南极洲的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但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考查极地的概况,要理解记忆.

12.读南极洲图,回答题.

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  )

A.酷寒、干燥B.飓风、暴雨C.暴雨、雷电D.台风、寒潮

【答案】A

【解析】解:

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酷寒、干燥、烈风.根据题意.

故选:

A.

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于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海岸和岛屿附近有鸟类和海兽,鸟类以企鹅为多.

该题主要考查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学习时要结合地图区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13.到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

A.5~9月B.11月~次年3月C.6~9月D.10~12月

【答案】B

【解析】解:

我国在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为11月-次年3月,因为此时为该地区的暖季,又是极昼时期,便于科考.

故选:

B.

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即12月-次年2月在北半球是冬季,而在南半球则是夏季.

此题考查的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此知识点.

14.下列属于南极洲代表动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

读图可得,A图所示的是袋鼠,B图所示的是北极熊,C图所示的是长颈鹿,D图所示的是企鹅,其中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

故选:

D.

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于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海岸和岛屿附近有鸟类和海兽,鸟类以企鹅为多.

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读图解答即可.

15.2014年2月8日,中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富有流线感的图形建筑主体被高高架空,仿佛一盏红色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南极的雪白世界中.读图.完成题.

 

四个站点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长城站B.中山站C.昆仑站D.泰山站

【答案】A

【解析】解:

热带地区有太阳直射现象,温带地区四季分明,寒带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我国的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都位于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而我国的长城站位于南温带,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

A.

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

本题考查我国的科学考察站特点,牢记即可.

二、综合题

16.两极地区一直以来是人迹罕至且神秘的地区,是科学研究和考察的天然场所,是资源丰富的宝库、读两极地区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点为北极点的是_______、图中①点的地理坐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代表亚洲和太平洋的字母是_______。

       A、R和B             B、C和P                    C、E和Q    D、A和D

(3)在南极有我国三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据图判断,长城站位于南极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

(4)我国的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_______。

A、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B、都位于寒带   C、都位于西半球     D、都没有太阳直射

(5)我国南极考察队在下列____去南极考察最适合。

        A、春节前后        B、五一前后               C、暑假期间      D、国庆节前后

(6)在南极科学考察时,队员们不会遇到的危险有_______。

A、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使人晕眩迷离B、凛冽的寒风,随时可能将队员吹走

C、纵横交错的冰隙随时有可能将队员吞没

D、在漆黑的夜晚,有可能受到北极熊的攻击。

【答案】

(1)A(66.5°N,135°W)  

(2)B   

(3)正北   

(4)D   

(5)A   

(6)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极地地区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后解答即可。

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

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于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

海岸和岛屿附近有鸟类和海兽,鸟类以企鹅为多。

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

(1)极点位于极圈的中心。

根据两图中的海陆分布可知,A点位于北极圈的中心,B点位于南极圈的中心,因此代表北极点的是A点。

图中①地位于北极圈上,因此纬度是66.5°N,135°W(根据经度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增大为东经可得出,经过①的经线为135°W)又经过此地,因此①地的地理坐标是(66.5°N,135°W)。

(2)根据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及轮廓特征可知,图中C为亚洲,D为北美洲,E为欧洲,R为大西洋,P为太平洋,Q为印度洋,因此代表亚洲和太平洋的字母是C和P。

故选B。

(3)读南极地区图可知,南极点是南极最南端的点,南极点之外的点都位于其正北方向,故长城站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向。

(4)读图可知,图中主要有我国的三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

极昼极夜现象位于极圈以内,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无极昼极夜现象,A项错误;寒带是指南极圈和北极圈以内,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不属于寒带,B项错误;读图可知,中山站和昆仑站的北部为Q印度洋,因此中山站和昆仑站与Q印度洋同位于东半球,而仅有长城站位于西半球,C项错误;图中所示三个考察站均位于南回归线以南,无太阳直射现象,D项正确。

故选D。

(5)南极科考时间大多在南半球的夏季,此时为南极地区的暖季,即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并有极昼现象产生,有利于考察。

春节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属于南极地区的暖季,因此便于南极科考。

五一前后、暑假期间和国庆节前后均不是南极地区的暖季,不利于科考。

故选A。

(6)南极被誉为世界的“风极”,其风速大、风力强劲,有时刮起的大风可能会将队员吹走,有时刮起的暴风雪会使人晕眩迷离,让人看不清路,给科考带来极度的危险,A项、B项均可能遇到;南极冰川广布,冰层厚度大,积雪覆盖的冰隙给科考队员带来巨大的危险,C项可能遇到;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不可能出现在南极,D项不会遇到。

故选D。

17.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2月8日,中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在南极内陆冰盖腹地建成开站,泰山站架空设置是为了避免飞雪掩埋,它的主要功能是承担中山站至昆仑站之间的“中继站”任务.

材料二:

小明的爸爸是一位中国科学家,接到赴南极科考的任务,在考察南极地区最理想的时期出发了,原定陪小明参加的亲子活动被迫取消.

材料三:

南极地区略图

 

(1)图中字母A代表的科考站是    .

(2)爸爸不能陪伴小明一起参加      (“寒假”或“暑假”)亲子活动.

(3)泰山站在南极点的    方向。

(4)泰山站架空设计是为了    .

(5)下列气候资料,与南极地区相符合的是      .

(6)结合材料三分析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中昆仑站气温最低的原因是      、      。

【答案】

(1)长城站   

(2)寒假     

(3)正北      

(4)防暴风雪堆堵   

(5)D       

(6)纬度高 海拔高    

【解析】本题考查了南极地区的相关知识。

(1)本题考查我国的南极科考站。

根据图中字母A所在的位置,可以看出它位于南极半岛的边缘,判断出它代表的科考站是长城站。

(2)本题考查南极洲的暖季。

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正值南极地区的暖季,是赴南极科考的理想时期。

而此时北半球正值冬季,所以爸爸不能陪伴小明一起参加寒假亲子活动。

(3)本题考查在南极图上判断方向。

南极点是地球上最南的点,站在南极点,其四周全是北方。

故泰山站在南极点的正北方向。

(4)本题考查泰山站架空设计的原因。

南极内陆经常会刮起烈风,因此被称为“风库”。

风吹起的积雪遇阻后会堆积,有可能将整个建筑掩埋,为此泰山站采用架空设置。

(5)本题考查南极的气候特征。

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属于寒带气候,该气候的特点是终年严寒干燥,D符合题意。

A图最高月均温高于10°C,说明夏季凉爽,但不寒冷;B图全年气温高于20°C,是热带地区;C图最低月均温在0°C—15°C之间,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因此,ABC都不符合题意。

故选D。

(6)本题考查昆仑站气温低的原因。

根据材料三中的图片,判断出昆仑站在四个科考站中所处的纬度最高;根据材料三中方框内的数据,判断出昆仑站在四个科考站中海拔最高。

这些正是昆仑站气温最低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