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选人用人智慧解读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02652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选人用人智慧解读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选人用人智慧解读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选人用人智慧解读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选人用人智慧解读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选人用人智慧解读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选人用人智慧解读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选人用人智慧解读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选人用人智慧解读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选人用人智慧解读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选人用人智慧解读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选人用人智慧解读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选人用人智慧解读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选人用人智慧解读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选人用人智慧解读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选人用人智慧解读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国古代选人用人智慧解读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选人用人智慧解读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古代选人用人智慧解读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贤良指德行好,方正指正直,文学指经学,连言指直言极谏者。

明经:

始于汉武帝,至宋神宗时废除,明习经学。

明法:

通晓法律。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干的。

许武的故事:

当时的士子为了通过孝廉这一途径进入仕途,矫伪饰行,沽名钓誉,请托权贵,以获取孝廉的美名。

有一个叫许武的人,被推举为孝廉。

他考虑到两个弟弟还未显名,为了使他们出名,同他们商议后,便召来全宗族的人,把家产分为三份,他自己的那一份皆是肥田广宅,两个弟弟所得家产既少又差。

但两个弟弟一点都不与兄长争执,宗族和乡里的人都称赞两个弟弟的谦让而责备兄长的贪鄙,结果两个弟弟被推举为孝廉。

事后,许武又召集宗族的人,向他们说明真相,并说:

“我现在的产业比分家时增加了三倍,现将所有的财产全部分与两个弟弟”。

于是许武的名声大振,后被调至中央任长乐少府。

随后的魏晋南北朝,其选官的主导制度是九品中正制。

这一选官制度由朝廷在州郡设置的中正官负责对地方人士的品格、行为、能力进行测定,分九品即九个等级,朝廷依照品级依次授官。

与这一"

九品官人法"

相衔接的政治基础是门阀士族统治,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

【东汉时期,士人主要通过察举、征辟出仕。

被举、被辟的人成为举主、府主的门生、故吏。

门生、故吏为了利禄,甚至不惜谄附、贿赂以求固结。

大官僚与自己的门生、故吏结成集团,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力量。

东汉后期的士大夫中,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

这些人都是最大的地主,而且世居高位,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因而又是士大夫的领袖。

所谓门阀大族,就是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上具有这些特征的家族。

】【门阀士族:

是指社会上具有特殊地位、由官僚、士大夫所组成的政治集团,萌生于两汉,形成发展于魏晋,衰弱于南北朝。

征辟:

征是指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庭充任要职。

辟是指中央官署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作用属吏,再向朝庭推荐。

科举制在隋唐出现并得以延续1500多年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科举就是分科考试以取士,其关键不在于分科考试,而是普通士人从此获得了通过考试而参与竞争、入仕的权利,这是与以前的选官制度的最大区别。

科举制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门第、年龄、地域与民族的界限,以严密的制度规范努力避免长官意志、任人唯亲等弊端,设立负责考试的专门机构和负责中第者官职任用的专门机构,并将选官权利从地方收归中央政权,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官员选拔与政权意志的统一。

公元589年隋文帝下令开科取士,随后的隋炀帝对此做了很大改进和完善,并增设进士科,遂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唐代继续完善隋朝的科举制并使之成为一种固定的选官常制。

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并创立武举和殿试。

唐代科举有常科和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在进士科外,还设置有秀才、明经、明法、明字、明算等。

参加考试者以进士、明经两科为最多。

与常科取士相对应的还有偶尔为之的类似天子"

恩科"

【恩科:

遇到国家庆典而增加的考试】的制科选官,题目一般由皇帝临时拟定。

鉴于唐代科举存在的弊端,宋代经过数十年的实践,建立了一套比较严密的科举考试条例:

明令禁止考生和主考官结成座主、门生、恩师之类的关系;

建立考卷糊名和誊录制度,以防考生姓名、籍贯、字迹等信息泄露;

临时任命主考官,一经任命即被隔离,整个考试期间与外界断绝联系;

主试官、地方长官等官员子弟、亲属乃至门客参加科考,须另派主试官设别的考场进行考试,等等。

元代曾一度废科举和学校,后恢复这一制度。

明朝科举程序分三级:

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取中者为举人,有资格参加由礼部主持的全国性大考即会试,即使不中也具备做官资格,地位很高。

每三年举行一次。

【举人:

汉时,源于察举,有人举荐,明时通过乡试者为举人。

进士,殿试上榜者。

一甲三名,叫进士及第,状元、榜眼、探花;

二甲若干名,叫进士出身;

多个甲若干名,叫同进士出身】清代基本延续了明代的科举制,但由于自明代规定的专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的八股文考试日益走向僵化,严重地禁锢了文人士子的思想,科举制遂被清末风云变幻的社会现实所淘汰,于1905年彻底废除。

此外,还有一种选官制度值得一提,这就是自西周到晚清直接经学校考试或考核选官的制度。

二、中国古代选人用人主要理论

(一)中国古代选人用人主要理论综述

《道德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是一门学问,“得人才者得天下”能否任用贤能是判断一个国家前途命运好坏的最根本的依据。

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察人智慧,积累了丰富的如何识人用人的理论和方法。

还出现了专门用来鉴别人才、选拔人才的理论专著《人物志》。

1、关于识人用人理论探讨的主要代表著述

《人物志》与御人之术。

《人物志》作者是三国时期的魏国谋士刘邵。

是唯一流传至今的中国古代人才学理论著作。

该书详细介绍了如何从形貌神态、言谈举止、为人处事等方面鉴别人才,并对鉴别中容易出现的失误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探索。

全书分12章节。

(刘邵(?

~242)三国时文学家。

字孔才。

邯郸人。

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有王佐之材。

建安年间开始做官,早期曾为管理地方户赋的计吏【统计局】,因学识渊博而升任秘书郎【办公厅】。

并得到荀彧(xunyu)的赏识。

他后来一直在魏朝做官,干出很好的成绩,《三国志》中记载他有多次提出中肯的建议,他的文才也是很出色的,曹叡曾叫他写《许都赋》与《洛都赋》,陈寿【西晋时史学家】也说他“该览学籍,文质周洽”。

(广告辞:

《人物志》是清代名臣曾国藩朝夕研究的一本书)

李世民《贞观政要》论明主之用人。

李世民论选贤、任官方法:

“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以为辕【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曲者以为轮,长者以为梁,短者以为拱角,无曲直长短,各有所施.明主之任人亦有是也.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将无弃才,明主无弃士。

”【类像思维,优点是直观形象,缺点缺少逻辑性】

李世民的人才观:

人皆有才,非才之难,所以识才、用才之难也!

就是说真正懂得用人的人眼中没有不是人才的人,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关键是要怎样用好各种各样的人才。

2、关于怎样识人、用人方法的论述

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为:

姜子牙《六韬》“选将”篇中的“八征”。

所谓“八问”,《六韬》在《选将》一章中说,“知之有八征:

一曰问之以言以观其辞,二曰穷之以辞以观其变,三曰与之以间以观其诚,四曰明白显问以观其德,五曰使之以财以观其廉,六曰试之以色以观其贞,七曰告之以难以观其勇,八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态,八征皆备,则贤、不肖别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知人可通过八种办法实现:

一是直接问他话,看看他的言辞表达能力;

二是追问他,看他的应变能力;

三是悄悄在他的身边放间谍,侦测他的忠诚度;

四是明知故问,看一看他诚实与否;

五是多给他钱花,看看他的廉洁情况;

六是送他美女,看看他的贞洁情况;

七是告诉他突然事变,看看他的勇气;

八是让他喝醉酒,看看他的真实情态。

这八种方法都一用,就知道他贤能与否啦”。

【重视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忠诚和德行、廉洁、关键时刻和真实状态。

现代的考察的终极目标是以不断接近考察对象的真实性进行的。

战国时魏国丞相李克为相“五观”。

所谓“五观”,即《史记•魏世家》记载李克答魏文侯荐相的依据:

“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

”用现代汉语来解就是说:

在一个地方住着,看他亲近什么人;

富有了以后,看他将钱给了谁;

显达以后,看他推举什么人;

地位低下的时候,看他不做什么;

没有钱的时候,看他不取什么。

根据这五条,就可以确定谁可当丞相啦!

【交友: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价值观、行为、底线等的一致性。

干部工作者最重要的品行是什么?

心术正。

《庄子•列御寇》曾借孔子之口提出了九种鉴别人才的方法。

所谓识人“九征”:

“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

九征至,不肖人得矣。

”意思是说,派一个人到远处工作,就可以了解他是否忠实;

让一个人在身边做事,就可以观察他是否恭敬;

在复杂的情况下派一个人去处理事情,就可以知道他的能力大小;

突然提出一个问题让一个人回答,就可以了解他的智力高低;

在紧迫的情况下与一个人相约,就可以考验他是否守信用;

放手让一个人去管理钱财,就可以看出他是否贪心;

告诉一个人有危急情况,就可以观察他是否有气节;

让一个人喝得酩酊大醉,就可以看出他是否遵守规矩;

让一个人在男女混杂处居留,就可以观察他是否好色。

总之,只要掌握了这九种知人之法,就一定能够洞察人们心灵的秘密,分辨出谁好谁坏和谁是谁非。

【古人的考察有一点比较不同。

就是直接与考察对象发生关系。

《吕氏春秋》季春记第三之论人道。

【秦国宰相:

吕不韦】贤主先圣识人用人需外考内审,外考要八观六验【观:

看,验:

实践】,内审用六戚四隐。

所谓八观六验“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

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

”,所谓六戚四隐,六戚指“父、母、兄、弟、妻、子。

”,四隐乃“交友、故旧、邑里【乡里】、门郭【邻居】。

”用现代语言解释,通过外观内审才能考察一个人是否真的德才兼备。

三国时期的识人用人之道。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是英才辈出的年代,整个三国的历史就是各路英雄互相较量的历史。

刘备三顾得孔明,孙权慧眼识陆逊,孟德赤足迎许攸,这些经典的识人用人之道被千古传诵。

具有代表性的是诸葛亮的识人“七略”。

【急难险重中识干部】

传奇皇帝朱元璋治世之道与御人之策。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马背上得天下,对用人之道自然有一番独到的见解。

且听他是如何说的:

“夫小人之为谗佞也,其设心机巧,渐渍而入。

始焉必以微事可信者言于人主,以探其浅深;

人主苟信之,彼他日复有言,必以为其尝言者可信,将不复审察,谗佞者因得肆志,而妨贤病国,无所不至。

”:

“独行之士,不随流俗;

正直之节,必异庸常。

譬如良玉委于污泥,其色不变;

君子杂于众人,德操自异。

何难识也?

”这番话道出了他胸中识人的原则。

【谗:

坏话一天到晚像悬崖之水那样不停落下;

佞:

ning,巧言谄媚】

曾国藩《冰鉴》中的经典识人、用人术。

(曾国藩:

大家都太熟悉了,晚清名臣,青年毛泽东说过:

余遍阅近人,唯独服曾文正公。

)《冰鉴》一部纵横中外的人才学教科书,一部关于识人、相人的经典文献,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它因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

曾国藩对用人概括为八个字:

“得人不外四事,曰广收、慎用、勤教、严绳。

(既然《冰鉴》如此重要,为什么我不将它概括在古代人才理论书籍,而与《人物志》齐名呢)

(二)中国古代选人用人的分析把握

1、古代对人才的分类。

共10类。

《人物志》的理论主题就是“主德”与“偏才”的学说,“主德”是君主(领导者)之才,“偏才”是臣民(执行者)之才。

一是德行高妙的人(清节家)。

这类人道德高尚,品行端正著称。

他们举止进退端庄肃敬,合于礼法,是国家礼节德行的象征,也是国人学习的榜样,传统美德的化身。

他们一身正气,隐隐然有在国高人之风。

其高风亮节足以感化缺德疏礼的人,能起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教化社会、矫正世风的楷模作用。

如:

晏婴。

【晏子(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名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

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市)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

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

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

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晏婴聪颖机智,能言善辩。

内辅国政,屡谏齐王。

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

二是强调制度的人(法家)。

法家之才,以制度为根本,待成功之后才显出效果。

这种方法先苦后甜,严厉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因此在未显达时,他被众人猜忌。

施行之后,上下之人又畏惧他。

功绩在于能建立法制、安邦定国,弊害在于易被奸邪小人仇视。

商鞅。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

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其子秦惠文王继位。

秦孝公去世的同年,商鞅因被公子虔诬陷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

三是谋略之才(术家)。

术家之才,出于聪明多思,等到说计谋成功才显现出他的本领。

一般在开始时深藏不露,然后逐渐显现才华,达到精深玄妙的地步。

在未显扬本领之前,许多人发现不了他的才能。

他的才能,会得到明主的珍视。

功业足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通古今之变。

当他引退时,隐藏在不为人知的地方。

作为一种事功,神奇而不经常被用,因而有时会沉没无闻而不显扬。

范蠡、张良、刘伯温。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

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与宋濂、叶琛、章溢合称浙东四大名士。

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

四是国体栋梁之才。

兼有德、法、术三才,三才兼备,德行足以整肃社会风气,法制足以匡正天下,权术足以制定国策,这是国家栋梁一类的人才。

伊尹、姜太公。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

商朝末年人。

姜子牙后辅佐了西周王,称“太公望”,俗称太公。

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

姜子牙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

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五是大臣地方官之才(器能)。

兼有德、法、术三才,但三才不纯备,德行可以做一地一市的表率,法足以治理一地一乡,权术足以权衡处理事宜,这是出任大臣地方官的器能之才。

西门豹、郑子产。

【姬侨(?

—公元前522年),春秋时期郑国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

姬姓,氏公孙,名侨,字子产,号成子。

出身于郑国贵族,郑简公十二年(前554)为卿,二十三年执政】

六是智意之士(术家支流)。

智慧明识的事业,本于推原测度。

它的治理之道顺遂而不违逆。

所以当其未发达时,被一般人所容纳,已成功时,为宠爱者所推许。

它的功业足以佐助明主,深于思虑。

它的弊处在于只知进趋,不知退隐,或者违背正道以保身自全。

叔孙通。

【叔孙通,薛县人(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初为秦待诏博士,后被秦二世封为博士。

见秦将要灭亡,逃回薛城旧地,归附正在盘踞薛城的项梁。

项梁败死定陶(今山东西南部,万福河上游)后,通跟随楚怀王。

怀王为义帝,迁至长沙,通留下侍项羽。

汉高祖二年(前205),刘邦率领诸侯军队攻取彭城(今江苏徐州),通转投汉军,并举荐勇武之士为汉争取天下。

汉王拜其为博士,号稷嗣君。

汉王刘邦统一天下后,在定陶被诸侯尊为皇帝,下令废除秦的仪法,代以简易的规范,但又厌于君臣礼节不严。

叔孙通得知便自荐为汉王制定朝仪,采用古礼并参照秦的仪法而制礼,召儒生与其共订朝仪。

汉高祖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王大臣都依朝仪行礼,次序井然。

叔孙通所订朝仪简明易行,适应了加强皇权的需要。

他因功拜奉常,其弟子也都进封为郎。

高祖九年,为太子太傅。

十二年,刘邦欲废太子刘盈,通以不合礼仪劝阻,刘邦听从了他的意见。

刘盈即位后,用他制定了宗庙仪法及其他多种仪法。

司马迁尊其为汉家儒宗。

七是臧否之才(清节支流)。

褒贬善恶的事业,根本在于是非。

它的治理之道清廉而且规谏。

当其未成功时,能够被一般人所认识,已经显达,又为一般人所称道。

它的功业足以辨别善恶,观察是非。

它的弊害在于为毁谤者所怨恨。

它作为一种事业,严厉而不宽容,因此有是先为人赞赏,而后被人疏远。

鲍叔,推荐了管仲。

【鲍叔牙(公元前723年或公元前716年-前644年)姒姓,鲍氏,名叔牙。

颍上(今属安徽)人。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

早年辅助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协助公子小白夺得国君之位,并推荐管仲为相。

齐桓公三十年(公元前656年),参与“召陵之盟”使诸国尊齐王霸主。

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鲍叔牙称相,并在不久后病逝。

在鲍叔牙的协助下,在齐国顺利实行了他的治国之道。

鲍叔牙为政重教化,使齐国迅速由乱转治,由弱变强,齐桓公也成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臧否zāngpǐ书面用语,褒贬、评比、评定、评价、评介、评论等意思。

八是伎俩之才(法家支流)。

讲求技能的事业,根本在于事务功能。

它的治理之道辨慧而且神速。

当它未显达是地,为一般人所惊异,已成功时,被政府委以职务。

它的功业足以清理繁冗,纠正邪谬。

它的弊端在于使普通人劳顿而地位低下者疲惫。

它作为一种事业,细致却不安泰,因此是治理之道的末等。

长龄。

(伎俩jì

liǎng:

手段;

花招)

九是文儒之才。

擅长于著书立说、写文章,如汉代司马迁;

能传道授业解惑,使圣人的经典万世流传,但不能施政行措、经邦济国,称为儒学之才,如孔子;

论辩未必有道理,但应对自如、自圆其说、强词夺理,称之为口辩之才,如乐毅。

【乐毅(yuè

),生卒年不详,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

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魏将乐羊后裔,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

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报了强齐伐燕之仇。

后因受燕惠王猜忌,投奔赵国,被封于观津,号为望诸君。

十是骁雄之才。

胆力卓绝,才略过人,是谓骁雄。

如韩信。

Ø

十二偏才专业才能分类表

十二才

三材素质

宜任岗位

前代人

三国人

备注

清节家

思想教化

延陵

管宁

三材

法家

建法立制

商鞅

刘卲

术家

战略决策

张良

郭嘉

国体

三材皆备

总理朝政

吕望

诸葛亮

兼材

器能

三材皆微

地方长官

子产

杜畿

臧否

清节支流

纪律监察

子夏

毛玠

之流

伎俩

法家支流

执法管理

张敞

司马芝

智意

术家支流

辅佐谋划

陈平

钟会

文章

文化宣传

司马迁

陈琳

非三材

儒学

学术传承

毛公

王弼

口辩

公关外交

曹丘生

赵咨

骁雄

军事统帅

韩信

张郃

【从偏才特质看干部的多岗位历练?

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

2、古代对人才的性格分析。

主德的性格特点:

丰富均衡表现为无特点,为理想君主(圣人)所有。

《人物志·

体别》:

“中庸之德,其质无名;

能威能怀,能辨能讷;

变化无方,以达为节。

主德的管理才能为无突出特长,主德管理特点:

以无味和五味。

主德者,聪明平淡,总达众材而不以事自任。

是故主道立,则十二材各得其任也。

……若道不平淡,与一材同好,则一材处权,而众材失任矣。

偏才的性格与才能:

偏才的性格有突出特长。

偏才应安置在与其才能一致的岗位上。

凡偏材之人,皆一味之美;

故长于办一官,而短于为一国。

何者?

夫一官之任,以一味协五味;

一国之政,以无味和五味。

十二偏才性格表

类型

性格特征

优点

缺点

三国人物

严厉型

刚直不阿

正直

揭短

孔融

温柔型

温和顺从

宽容

寡断

韩馥

勇猛型

勇敢果断

胆烈

多忌

张飞

谨慎型

谨慎多虑

恭谨

多疑

司马懿

刚愎型

固执己见

坚持

固执

关羽

善辩型

善于变通

释疑

无原则

许靖

博爱型

乐善好施

仁惠

混杂

刘备

清高型

清高孤傲

本分

拘谨

超越型

好大喜功

攀跻

疏越

孙策

深沉型

深思熟虑

深刻

迟缓

刘巴

直率型

朴实真率

诚实

浅露

魏延

韬晦型

韬光养晦

谋略

不正

贾诩

十二种性格与任职

适宜工作

不宜工作

纪检监察

灵活变通

体恤民情

解决疑难

艰难危险

遵守制度

持后守成

开拓创新

坚持不懈

安抚群众

理论解释

建立制度

社会交往

整顿法纪

以身作则

与时俱进

深谋远虑

随机应变

直言谏议

审时度势

【人容易改变吗?

(三)中国古代选人用人的考察途径

1、诸葛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