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药膳美食大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030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7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味药膳美食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风味药膳美食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风味药膳美食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风味药膳美食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风味药膳美食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风味药膳美食大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4页
风味药膳美食大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4页
风味药膳美食大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4页
风味药膳美食大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4页
风味药膳美食大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4页
风味药膳美食大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4页
风味药膳美食大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4页
风味药膳美食大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4页
风味药膳美食大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4页
风味药膳美食大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4页
风味药膳美食大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4页
风味药膳美食大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4页
风味药膳美食大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4页
风味药膳美食大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4页
风味药膳美食大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4页
亲,该文档总共9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味药膳美食大全.docx

《风味药膳美食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味药膳美食大全.docx(9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风味药膳美食大全.docx

风味药膳美食大全

风味药膳美食大全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简介

中华药膳美食大全不是食物与中药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中医辩证配膳理论指导下,由药物、食物和调料三者精制而成的一种既有药物功效,又有食品美味,用以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特殊食品。

中国药膳源远流长,古代关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反映了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就开始探索食物和药物的功用,故有“医食同源”之说。

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周朝,宫廷医生分为四科,其中的“食医”,即通过调配膳食为帝王的养生,保健服务。

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载药膳方数则。

约成书于秦汉时期,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着《神农本草经》,记载了许多既是药物又是食物的品种,如大枣、芝麻、山药、葡萄、核桃、百合、生姜、薏苡仁等。

东汉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亦载有一些药膳名方,如当归生姜羊肉汤,百合鸡子黄汤,猪肤汤等,至今仍有实用价值。

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专列有“食治”,“养老食疗”等门,药膳方药十分丰富 份史书记载,至惰唐时期,我国已有食疗专着约六十余种,惜多散佚。

唐代孟诜所着《食疗本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食疗专着。

对后世影响较大。

至宋代,王怀隐等编辑的《太平圣惠》论述了许多疾病的药膳疗法;陈直的《养老寿亲书》是我国现存的早期老年医学专着,在其所载的方剂中,药膳方约占百分之七十。

该书强调:

“凡老人之患,宜先以食治,食治未愈,然后命药。

”元代御医忽慧所着的药膳专书《饮膳正要》,药膳方和食疗药十分丰富,并有妊娠食忌,乳母食忌,饮酒避忌等内容。

至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载了许多药膳方,仅药粥,药酒就各有数十则;明代高濂的养生学专着《遵生八笺》,也载有不少养生保健药膳。

清代的药膳专着各有特色,如王士雄的《随息居饮食谱》介绍了药用食物七门三百余种,章穆的《调疾饮食辩》所涉及的药用食物更多,袁枚的《随园食单》介绍了多种药膳食的烹调原理和方法,曹庭栋的《老老恒言》(又名《养生随笔》)中则列出老年保健药粥百种。

当代则以整理故籍开始。

如1984年出版的《食疗本草》,其唐代原书早佚,是由谢海洲、马继兴等据一些医着记载保存下来的内容重新编辑而成;近年来还再版了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清代王士雄的《随息居饮食谱》、清代章穆的《调疾饮食辩》等。

这对继承古代药膳经验,起了很大作用。

近年来,许多药膳学朮专着和科普著作相继问世。

如1973年出版的叶橘泉编着的《食物中药与便方》,收载食物中药183种,便901条;此后又出版了彭铭泉的《中国药膳学》,钱伯文等的《中国食疗学》,彭铭泉、杨帆的《大众药膳》,俞长芳的《滋补保健药膳食谱》,《实用中医营养学》和谢永新、雷载权的《中国食疗学》丛书,以及许多药粥、药酒专书等。

这些书籍促进了药膳疗法的普及与发展。

目前,不少中医研究机构已开展有关药膳的科学研究;有的医院设立了食疗科或食疗门诊;药膳餐厅纷纷建立。

药膳的品种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增加。

寓药于膳这一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显示了崭新的生命力。

第二节 中国药膳特点

1、注重整体,辩证施食

所谓“注重整体”、“辩证施食”,即在运用药膳时,首先要全面分析患者的体质、健康状况、患病性质、季节时令、地理环境等多方面情况,判断其基本证型;然后再确定相应的食疗原则,给予适当的药膳治疗。

如慢性胃炎患者,若证属胃寒者,宜服良附粥;证属胃阴虚者,则服玉石梅楂饮等。

2、防治兼宜,效果显著

药膳既可治病,又可强身防病,这是有别于药物治疗的特点之一。

药膳尽管多是平和之品,但其防治疾病和健身养生的效果却是比较显著的。

如山东中医学院根据古代食疗和清宫保健经验研制而成的“八珍食品”,含有山药、莲子、山楂等8种食用中药,幼儿食用30天后食欲增加者占、97%,生长发育也有改善;再如,莱阳梨香菇补精,是由莱阳梨汁和香菇、银耳提取物制成,中老年慢性疾病患者服后不仅能显著改善各种症状,而且可使高脂血症者血脂下降,并可使免疫功能得到改善。

3、良药可口,服食方便

由于中药汤剂多有苦味,故民间有“良药苦口”之说。

有些人,特别是儿童多畏其苦而拒绝服药。

而药膳使用的多为药、食两用之品,并有食品的色、香、味等特性;即使加入了部分药材,由于注意了药物性味的选择,并通过与食物的调配及精细的烹调,仍可制成美味可口的药膳,故谓“良药可口,服食方便”。

第三节药膳的内容与分类

药膳可分为食疗中药和食疗药膳两大类。

1、食疗中药

食疗中药是指具有防治疾病或保健康复作用的饮食物,又称为“食用中药”、“食疗本草”或“食物中药”等。

这类食疗中药包括谷物、水果、蔬菜、调料、禽兽、水产等类。

2、食疗药膳

药膳是由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食物和调料配制而成的膳食 愤体说来,药膳既可单独由食用中药加工制成,又可以中药材和食品为原料,按照一定的组方,加工、烹调而成。

根据药膳的形式和加工制作方法,可分为以下11类。

1)鲜汁 是指新鲜水果等食用中药或与某些新鲜中药材一起洗净、压榨出的汁。

如五汁饮中的荸荠汁、鲜芦根汁、鲜藕汁、梨汁及鲜麦冬汁。

2)药茶 亦称“代茶饮”,是指含有茶叶或不含茶叶的药物经粉碎、混合而成的粗末制品(有些药物饮片不经粉碎亦可)。

药茶中常含有瓜果蔬菜类食用中药,一般不用峻猛或过苦的药材。

药茶用开水沏后或加水煎煮后即可象日常饮茶一样频频饮之。

如治疗风寒感冒的姜糖茶,即由生姜、红糖组成。

3)饮 是一种液体食疗剂型。

一般是用食用中药或与部分药材一起,加水略煎煮,去渣取汁而成,作饮料日常饮服。

如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复方玉米须饮。

4)药酒 是中药与酒相结合的一种液体剂型,可用浸泡法或酿制法制备。

其中的药物,也常选食用中药。

如用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参蛤虫草酒。

5)汤 是将食用中药、药材和溶媒(一般用水,也可用酒、蜜等)混合煎煮而得的液体,即汤剂药膳。

如《伤寒论》之当归生姜羊肉汤。

6)药粥 是由药物或药汁与米同煮而成,具有治疗或保健作用的粥。

如百合、薏苡仁、龙眼肉、赤小豆、白扁豆、大枣之类食用中药,可与米一起淘洗净后同煮;若用其它药材,可先将药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再与米同煮成粥;也可在粥将熟时加入药物细末或药汁,再稍煮即可服食。

7)蜜膏 亦称膏滋或煎剂,是将食用中药或与中药材一起加水煎煮,去渣,取汁、浓缩后,加入蜂蜜或蔗糖而制成的稠厚状半流体制剂。

如用于支气管哮喘的加味贝母梨膏。

8)药糕 是由具有治疗或保健作用的食用中药或与有关药材一起研为细粉,再与米粉,麦粉或豆粉相混合,或加适量白糖、食油做成糕,再蒸熟或烘制而成的熟食。

如用于治疗慢性肠炎的八珍糕。

9)药饼 是将具有治疗或保健作用的食用中药或有关药物一起研为细粉,与麦粉、米粉或豆粉混合,或加适量枣泥、白糖、食油等做成饼状,经蒸、烙、烘烤或煎等法而制成的熟食。

如治疗虚寒型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温中健胃饼。

10)菜肴 是药膳的一个大类,包括各种具有治疗或保健作用的荤素菜肴,是由鸡、鸭、鱼、蔬菜等与药物及调料烹调而成。

其烹调加工方法有炖、焖、煨、蒸、煮、熬、炒、烧、烩、炸等。

如用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参□虫草乳鸽,用于早期肝硬化的归杞甲鱼等。

11)其它 尚有饭、羹剂等。

第四节 药膳注意事项

药膳有别于普通饮食,应用时须注意食疗中药的性味、药膳的宜忌、选料与加工、烹调技朮等,并要掌握药材膳应用的基本原则。

1、食疗中药的性味

食疗中药属于中药范畴,中药的药性理论同样适用于食疗中药。

食疗中药同常用中药一样,各有其不同的性味。

在药膳治疗中,不仅要讲究非食疗中药材的性味,也要注意食疗中药材的性味,这样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一般说来,温性、热性的食疗中药,如生姜、大葱、红枣、核桃、羊肉、小茴香等,具有温里、散寒、助阳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寒证、阴证;凉性、寒性的食疗中药,如绿豆、藕、西瓜、梨、荸荠、马齿苋、菊花等,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热证、阳证。

还有一类食疗中药,无明显的温凉之偏,比较平和,称为平性。

以各种畜肉为例,羊肉、狗肉性温,兔肉性凉,马肉性寒,猪肉、牛肉、驴肉性平。

再就五味而言,酸味食疗中药,如乌梅、石榴等,收敛、固涩;苦味食疗中药能清热、降气、泻火、燥湿,如苦瓜清热解毒,杏仁降气等;甘味食疗中药,能补养、调和、缓急止痛,如大枣、蜂蜜、饴糖之补脾和胃、养肺补虚、缓急止痛等;辛味食疗中药有发散和行气等作用,如生姜、大葱发散风寒,橘皮、砂仁行气等;咸味食疗中药能软坚散结,如海藻、海带等;淡味食疗中药能渗利小便,如茯苓、薏苡仁等。

应用药膳还应注意食疗中药的五味与五脏的关系。

一般说来,辛入肺,甘入脾,苦入心,酸入肝,咸入肾。

只有根据性味合理选用药膳,才能达到滋补身体、防治疾病的目的。

2、药膳治疗的宜忌

就四季补益而言,春季宜升补,夏季宜清补,长夏宜淡补,秋季宜平补,冬季宜滋补 吠五脏疾病而言,肝病忌辛味,肺病忌苦味,心、肾病忌咸味,脾、胃病忌甘酸 吠病人体质而言,体质虚弱者宜补益,忌发散、泻下;体质壮实者不宜过用温补;偏阳虚者宜服温补药膳,忌食咸寒食品;偏阴虚者宜服滋阴药膳,忌用辛热食物 吠疾病性质而言,热性病宜用寒凉性药膳,忌用辛热之品;寒性病宜用温热性药膳,忌用咸寒食物;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忌油腻饮食;患疮疡、肿毒、过敏性皮肤病或外科手朮后忌食“发物”(即鱼、虾、蟹、猪头、酒、葱、韭等易动风、助火、生痰的食品),以免加重病情或延缓愈合。

另外,古代文献中还记载有一些药膳配伍禁忌,如黄连、桔梗、乌梅忌与猪肉配伍,鳖忌苋菜,人参忌萝卜等。

目前虽无实验根据,但值得运用时注意。

3、选料与加工

药膳所用的中药材和食物都应认真精选。

首先要净选,使之清洁干净,无杂质异物,无尘土,无霉变腐烂。

还要注意其色、味纯正,外形美观,质量优良。

如大枣,以个大、色紫红、肉厚、光润无虫蛀者为佳,个小,色淡红、肉薄或有虫唁者不宜用;枸杞子以粒大、肉厚、种子少、色红、质柔软者为佳,粒小、肉、种子多、色灰红者质量较差,不宜用。

为保证药膳疗效,还应对药材与食物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

有的需切片、切丝、切丁或切段,有的需粉碎为细末,有的则需按中药炮制的要求进行炮制加工。

如山楂,炒焦成焦山楂,可增强健脾助消化作用;炒成山楂炭,则兼能止泻痢。

有些药材必须经过炮制,以减其毒性或副作用,如炮附子、姜半夏等。

4、烹调技朮

优良的药膳必须讲究烹调技朮。

药膳除应具备一般饮食的色、香、味、形外,还要尽可能保留其营养、有效成分,以更好地发挥治疗、保健作用。

药膳烹调是以保持食物和药材的原汁、原味的特性为主,使食物与药材的性味紧密结合,并适当佐以辅料进行调制,使其既具备良好的色、香、味、形,能激发食欲,又能发挥治疗、保健的作用。

一般食用中药以及无不适气味的中药,可与食物一起(或研成细粉)烹制。

若药物较多或有明显不适气味,可用纱布将药物包好,再与食物一起烹制,药性即进入食物或汤里。

服食时要将药渣去除。

也可先将中药煎煮,滤取药汁,去渣,再在食物烹调过程中加入药汁,一起烹制。

为减少营养和有效成分的破坏,烹调药膳常采用蒸、炖、煮或煲汤等法,较少采用炸、烤等法。

5、药膳的应用原则

应用药膳时,除掌握、运用“注重整体”、“辩证施食”外,尚需注意以下两点。

1)适量有恒

 “饮食有节”是中医重要的养生保健原则,药膳食疗同样应适量而有节制。

1次、1日或短期内不宜进食过多,不可操之过急,急于求成。

应根据自身状况,经常小量服食,持之以恒,久之定能收效。

2)处理好药疗与食疗的关系

 无病者不必用药,但可适当食用某些保健养生药膳。

尤其对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年老者更为适宜。

对患病者,特别是一些急重疑难病人,当用药治,并配合药膳治疗,可提高疗效。

而在疾病康复期或对某些慢性病患者,用药膳调治则更为合适并常获良效;当然,这并不排除同时应用药物治疗。

需要指出的是,药膳的治疗范围虽较药物治疗更为广泛,但其针对性和特效性远较药疗为差。

若两者配合应用,相辅相成,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二章滋补与延年益寿药膳

滋补与延年益寿药膳主要用于各种虚弱证的治疗和补养调理,并能强身益寿。

历代医家对食疗均极为重视。

如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中指出:

“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志以资血气”。

中医在滋补方面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和药膳食方,如明代张介宾说:

“补方之制,补其虚也。

凡气虚者宜补其上,人参黄□之属是也;精虚者宜补其下,熟地枸杞之属是也;阳虚者宜补兼暖,桂附干姜之属是也;阴虚者宜补兼清,门冬芍药生地之属是也。

”滋补药膳可根据其功用分为滋补气血阴阳药膳、补益五脏药膳和延年益寿药膳三类。

第一节 滋补气血阴阳药膳

1.补气药膳

补气药膳是先用补气中药,配合一定的食物,经烹调而成的药膳食品。

这类药膳具有补气之功效,可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机能,增强体质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全身组织器官的功能。

适用于气虚证,症见倦怠无力、少气懒言、动则气喘、易出虚汗、易感冒、面色恍白、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润、脉虚弱无力者。

人参粥

【原料】 白米50-100克,人参10克。

【制作工艺】 将人参切成小块,用清水浸泡40分钟,放入沙锅(或铝锅)内,先用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熬约两小时,再将米洗净放入参汤中煮成粥。

【服法】 早晚各食1次,常服有效。

【功效】 补中益气健脾。

【应用】 因脾胃气虚、运化失职所致的饮食不香,腹部虚胀,大便溏软,稍食寒凉则脘腹不适,甚至泄泻者。

【注意事项】 忌铁器;服粥期间忌食萝卜和茶。

补虚正气粥

【原料】 炙黄□20克,党参1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工艺】 将黄□、党参切片,用清水浸泡40分钟,按水煮提取法,提取黄□、党参浓缩液、30毫升 番米洗净煮粥,粥将成时加入黄□、党参浓缩液,稍煮片刻即可。

【服法】 早晚各食1次,服时酌加白糖。

【功效】 补正气,疗虚损,抗衰老。

【应用】 内伤劳倦,年老体弱,久病身瘦,心慌气短,体虚自汗,脾虚久泻,食欲不振等症。

【注意事项】 一般连服3-5天后,间隔2-3天再服。

服粥期间忌食萝卜和茶叶。

春盘面

【原料】 白面粉3000克,羊肉100克,羊毛肚500克,鸡蛋5个,蘑菇200克,韭黄250克,白菜苔500克,生姜、食盐、胡椒粉、料酒、醋各适量。

【制作工艺】 将羊肉、羊肚洗净,切成2厘米见方的小块。

蘑菇洗净,一切两块。

白菜苔洗净,切段 仿黄洗净,剁碎待用。

面粉用水和好,稍稍放置,放入韭黄、食盐,揉成面团,用□面杖□薄,切成面条。

羊肉、羊肚放入铝锅内,加入生姜、蘑菇,置武火上烧熟,然后将面条下入,烧开,放入食盐、料酒、醋、胡椒粉即成。

【服法】 可作正餐食之。

【功效】 补中益气。

【应用】 脾胃气虚、营养不良所致的短气,懒言,肢体困倦,身体消瘦等症。

人参莲肉汤

【原料】 白人参10克,莲子10枚,冰糖30克。

【制作工艺】 将白人参、莲子(去心)放在碗里,加洁净水适量泡发,再加入冰糖。

将盛药物的碗置蒸锅内,隔水蒸炖1小时。

人参可连续使用3次,次日再加莲子、冰糖和水适量,如前法蒸炖。

【服法】 喝汤,吃莲肉,第3次时,同人参一起吃下。

早晚各食1次。

【功效】 补气益脾。

【应用】 病后体弱,气虚,食少,倦怠,自汗及脾虚泄泻等症。

【注意事项】 忌铁器,忌食萝卜和茶。

黄□汽锅鸡

【原料】 嫩母鸡1只,黄□30克,精盐5克,料酒15克,葱、生姜各10克,味精、胡椒粉适量。

【制作工艺】 鸡宰杀后,去毛,剁去爪,剖去内脏,洗净后先入沸水锅内焯至皮伸,再用凉水冲洗,滤干水待用。

黄□洗净,切成6-7厘米长的段,每段再对剖成两半,整齐地装入鸡腹腔内。

葱、姜洗净后切段、片待用。

将鸡放入汽锅内,加入葱段、姜片、料酒、清水、盐,用棉纸封口,上屉用旺火蒸至沸后约2小时。

出屉后,拣出葱、姜,把黄□片从鸡腹内取出,码放在鸡上,加胡椒粉调味即可食。

【服法】 可作佐餐食用。

【功效】 益气升阳,养血补虚。

【应用】 脾虚食少,气虚乏力,自汗,易感冒,血虚眩晕及中气下陷之脱肛、久泻、子宫下垂等症。

亦可作病后体弱及营养不良、贫血、肾炎、内脏下垂患者的保健膳食。

无病常食,能强健身体,预防感冒。

2、养血药膳

养血药膳,是选用补血中药,配合一定食物,经烹调而成的药膳食品。

这类药膳具有补血养肝、养心益脾之功效。

适用于血虚证,症见头昏目花、神疲乏力、肢体麻木、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面色萎黄、唇舌爪甲淡白、脉细数或细涩等。

当归羊肉羹

【原料】 当归15克,黄□25克,羊肉500克,葱、生姜、料酒、味精各适量。

【制作工艺】 羊肉洗净,当归、黄□、党参装入纱布袋内,扎好口,与葱、姜、盐、料酒一起放入铝锅,加水适量。

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煨炖,直至羊肉熟烂即成。

食用时加味精。

【服法】 吃肉,喝汤。

早晚各食1次。

【功效】 养血补虚。

【应用】 血虚及病后、产后体弱,脘腹冷痛,血虚宫冷崩漏及各种贫血。

【注意事项】 外感发热、咽喉肿痛、牙痛者不能食用 渡用铜器,忌食番瓜。

归参山药猪腰

【原料】 当归10克,山药10克,猪腰500克,酱油、醋、姜丝、蒜末、香油各适量。

【制作工艺】 将猪腰切开,剔去筋膜、肾盂,洗净。

当归、党参山药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同放铝锅内,加水适量,清炖至猪腰熟透,捞出猪腰,冷却后,切成薄片,放在盘子里。

拌入酱油、醋、姜丝、蒜末、香油即可。

【服法】 可佐餐食用。

【功效】 养血,益气,补肾。

【应用】 气血亏损兼肾亏的心悸,气短,腰酸痛,失眠,自汗等症。

糯米阿胶粥

【原料】 阿胶、30克,糯米、60克,红糖少许。

【制作工艺】 先用糯米煮粥,待粥将熟时,放入捣碎的阿胶,边煮边搅匀,稍煮二、三沸即可。

【服法】 早晨空腹食用。

【功效】 养血补虚,止血安胎。

【应用】 血虚引起的妇女月经过少,漏下不止,胎动不安及虚劳咳嗽,久咳咯血,或吐血、衄血、大便出血。

【注意事项】 本粥应间断服用,连续服食易致胸满气闷。

脾胃虚弱、阳气不足者不宜食。

龙眼酸枣仁饮

【原料】 龙眼肉10克,炒枣仁10克,芡实12克。

【制作工艺】 炒枣仁捣碎,用纱布袋装。

芡实加水500毫升,煮半小时后,加入龙眼肉和炒枣仁,再煮半小时。

取出枣仁,加适量白糖,滤出汁液。

【服法】 不拘时饮,并吃龙眼肉及芡实。

【功效】 养血安神,益肾固精。

【应用】 凡因心阴血虚、虚火内扰不能下济肾阴,出现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神倦、遗精等症者,皆可服用。

蜜饯姜枣龙眼

【原料】 龙眼内250克,大枣250克,蜂蜜250克,姜汁适量。

【制作工艺】 将龙眼肉、大枣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改用文火煮至七成熟时,加入姜汁和蜂蜜,搅匀,煮熟。

起锅待冷,装入瓶内,封口即成。

【服法】 日服3次,每次吃龙眼肉、大枣各6-8粒。

【功效】 健脾益胃,滋补心血。

【应用】 脾虚血亏所致的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心悸怔忡等症。

3、滋阴药膳

滋阴药膳是选用滋阴中药,配合一定的食物,经烹调而成的食品。

此类药膳具有滋阴补肾、填精生髓的功效。

适用于阴虚证,症见形体羸瘦、头昏眼花、口燥咽干虚烦不眠骨蒸盗汗、颧红唇赤、五心烦热、腰膝酸软、遗精健忘、舌红少苔、脉细数。

山萸肉粥

【原料】山萸肉15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

【制作工艺】 先将山萸肉洗净,去核,与粳米同入沙锅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白糖,稍煮即成。

【服法】 早晚各食1次。

【功效】 补益肝肾,涩精敛汗。

【应用】 肝肾不足之头晕目眩,耳鸣腰酸,遗精,遗尿,虚汗不止,肾虚带下,小便频数。

【注意事项】 3-5天为1疗程,疾病完全治愈后,即可停服,或再间断食用一段时期,以巩固疗效。

发热及小便淋涩者不宜食用。

天门冬粥

【原料】 天门冬15-20克,粳米60克,冰糖适量。

【制作工艺】 先煎天门冬取浓缩汁,去渣,入粳米煮粥,沸后加入冰糖适量,再煮溶化。

【服法】 早晚各食1次。

【功效】 滋阴润肺,生津止咳。

【应用】 肾阴不足,阴虚内热,津少口干;肺阴虚有热,干咳少痰或无痰,痰中带血,以及午后低热、夜间盗汗的肺结核患者。

【注意事项】 3-5天为1疗程,隔3日再服。

虚寒腹痛、外感风寒咳嗽者不宜服用。

双耳汤

【原料】 银耳10克,黑木耳10克,冰糖30克。

【制作工艺】 将银耳、黑木耳用温水发泡,并摘除蒂柄,除去杂质,洗净,放入碗内,加水适量,放入冰糖。

置蒸笼中,蒸1小时,待木耳熟透即成。

【服法】 吃银耳、木耳,喝汤,每天2次。

【功效】 滋阴,补肾,润肺。

【应用】 肾阴虚型动脉硬化、高血压、眼底出血,肺阴虚之咳嗽、喘息等症。

枸杞肉丝

【原料】 枸杞100克,瘦猪肉500克,竹笋100克,猪油30克,食盐、白糖、料酒、麻油、干淀粉、味精、酱油各适量。

【制作工艺】 将瘦猪肉洗净,去筋膜,切成2寸长的丝,青笋切成同样长的丝,枸杞洗净待用。

炒锅加猪油烧热,肉丝、笋丝同时下锅,烹入料酒,加入白糖、酱油、盐、味精搅匀,投入枸杞,翻炒几下,淋入麻油,起锅即成。

【服法】 佐餐食,作菜肴。

【功效】 滋阴补肾,健身明目。

【应用】 体虚乏力,神疲,肾虚目眩,视物模糊,阳萎,腰痛等。

也可作强身益寿之用。

法制黑豆

【原料】 黑豆500克,山茱萸10克,茯苓10克,当归10克,桑椹10克,熟地黄10克,补骨脂10克,菟丝子10克,旱莲草10克,五味子10克,枸杞子10克,地骨皮10克,黑芝麻10克,食盐100克。

【制作工艺】 黑豆用温水泡30分钟备用。

将以上中药装入纱布袋内,扎紧,放入铝锅内加水煎煮,每半小时取煎液1次,放入另一盆中,再加水煎煮,如此共煎液4次,合并煎液,放入铝锅内。

将黑豆倒入盛有煎液的铝锅内,放入食盐,先以武火烧沸药液,再文火煎熬,至药液涸干停火。

将黑豆曝晒至干,装瓷罐(或瓶)中贮藏备用。

【服法】 随量嚼食。

【功效】 补益肾精,强筋壮骨。

【应用】 肾精不足、肾阴亏损引起的头昏目眩,耳鸣耳聋,身体消瘦,尿频遗精,腰酸腿痛,筋骨无力等。

4、助阳药膳

助阳药膳是先用助阳温性药物,配合一定食物,经烹调而成的药膳食品。

这类药膳具有温肾壮阳、增强体质、兴奋性欲、提高性机能和生殖力之功效。

适用于阳虚证,主要是脾肾阳虚,症见耳鸣目眩、腰膝酸软或冷痛、阳萎早泄、女子不孕、小便清长、大便溏泻、面色白、精神不佳、舌淡白、脉沉细无力。

韭菜粥

【原料】 新鲜韭菜30-60克或用韭菜籽5-10克,粳米60克,细盐少许。

【制作工艺】 取新鲜韭菜,洗净切细(或韭菜籽研细末)。

先煮粳米为粥,待粥沸后,加入韭菜或韭菜籽细末、精盐,同煮成稀粥。

【服法】 早晚各食1次。

【功效】 补肾壮阳,固精止遗,健脾暖胃。

【应用】 脾肾阳虚所致腹中冷痛,泄泻或便秘,虚寒久痢,噎膈反胃,阳萎早泄,遗精白浊,小便频数,小儿遗尿,妇女白带过多,腰膝酸软,痛经,崩漏。

【注意事项】 宜用新鲜韭菜或韭菜籽煮粥,现煮现吃,隔日的不要吃。

阴虚身热、身有疮疡、患眼疾者忌食。

夏季不宜食。

苁蓉羊肉粥

【原料】 肉苁蓉10-15克,精羊肉60克,粳米60克,细盐少许,葱白2茎,生姜3片。

【制作工艺】 分别将肉苁蓉、精羊肉洗净后切细,先用砂锅煎肉苁蓉,取汁去渣,入羊肉、粳米同煮,待煮沸后,加入细盐、葱白、生姜,煮为稀粥。

【服法】 早晚各食1次。

【功效】 补肾助阳,健脾养胃,润肠通便。

【应用】 肾阳虚衰所致的阳萎遗精,早泄,女子不孕,腰膝冷痛,小便频数,夜间多尿以及平素体质羸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