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集成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04036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97 大小:8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集成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集成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集成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集成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集成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集成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7页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集成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7页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集成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7页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集成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7页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集成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7页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集成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7页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集成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7页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集成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7页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集成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7页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集成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7页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集成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7页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集成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7页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集成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7页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集成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7页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集成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7页
亲,该文档总共9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集成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集成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集成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集成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办公□商业□酒店□其它■

建筑密度

13.73%

建设单位

祁门县政务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联系人与电话

设计单位

上海杰筑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单位

绿地率达到30%

2

7

本项目绿地率为40%,绿地向社会公众开放,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4.2.1条的要求,本条文得7分。

绿地率达到35%

5

绿地率达到40%

绿地向社会公众开放

4.2.3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居住建筑

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的比率达到5%

6

 

0 

3

建筑

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的比率达到15%

4

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的比率达到25%

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达到0.5

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Rp1=0.3%,得0分。

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达到0.7,同时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率小于70%

室外环境

4.2.4

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

玻璃幕墙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0.2

建筑电气

无玻璃幕墙得2分。

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的规定

对景观照明提出如下要求:

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的规定。

4.2.5

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有关规定。

4.2.6

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

在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小于5m/s,且室外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

在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差不大于5Pa

1

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场地内人活动区不出现涡旋或无风区

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50%以上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大于0.5P

4.2.7

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

红线范围内户外活动场地有乔木、构筑物遮荫措施的面积达到10%

4 

本工程户外活动场地设置乔木遮阴面积达到21%,道路路面、屋面太阳辐射反射系数0.51。

红线范围内户外活动场地有乔木、构筑物遮荫措施的面积达到20%

超过70%的道路路面、建筑屋面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小于0.4

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

4.2.8

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

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汽车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或到达轨道交通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800m

9

6 

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汽车站的步行距离400米,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

场地出入口步行距离800m范围内设有2条及以上线路的公共交通站点(含公共汽车站和轨道交通站)

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

4.2.9

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

3 

本工程按照无障碍设计要求设计。

4.2.10

合理设置停车场所。

自行车停车设施位置合理、方便出入,且有遮阳防雨措施

本工程合理设置机动车停车设施,不挤占步行空间及活动场所,并采用错时停车方式向社会开放。

合理设置机动车停车设施,并采取下列措施中至少2项,得3分:

1)采用机械式停车库、地下停车库或停车楼等方式节约集约用地;

2)采用错时停车方式向社会开放,提高停车场(库)使用效率;

3)合理设计地面停车位,不挤占步行空间及活动场所。

4.2.11

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

满足下列要求中3项,得3分;

满足4项及以上,得6分:

1)场地出入口到达幼儿园的步行距离不大于300m;

2)场地出入口到达小学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

3)场地出入口到达商业服务设施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

4)相关设施集中设置并向周边居民开放;

5)场地1000m范围内设有5种及以上的公共服务设施。

3or6

满足下列要求中2项,得3分;

满足3项及以上,得6分:

1)2种及以上的公共建筑集中设置,或公共建筑兼容2种及以上的公共服务功能;

2)配套辅助设施设备共同使用、资源共享;

3)建筑向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的公共空间;

4)室外活动场地错时向周边居民免费开放。

本项目为学校类建筑,地块内配套活动中心、运动场等多种公共服务功能,配套设施资源共享,此外本项目运动场地定时向周边居民免费开放。

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

4.2.12

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采取表层土利用等生态补偿措施。

4.2.13

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大于10hm2的场地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设计。

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的面积之和占绿地面积的比例达到30%

建筑给排水

合理衔接和引导屋面雨水、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并采取相应的径流污染控制措施

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达到50%

4.2.14

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外排总量控制。

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55%

给排水

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0%

4.2.15

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

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种植区域覆土深度和排水能力满足植物生长需求

本项目根据铜陵市相关规定采用当地植物,并采用乔木、灌木、草地的复层绿化。

绿地配植乔木不少于3株/100㎡

采用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方式

节地与室外环境

100

41

59

得分

A.2节能与能源利用

控制项

条文编号

标准条文

分值设定

达标情况

不参评分值

建议最低分

所属专业

备注

满足理由及计算结果简述

分值

最高分值

5.1.1

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达标

建筑暖通

该项目严格按照《居住/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节能要求进行设计,详见节能计算书。

5.1.2

不应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供暖空调系统的供暖热源和空气加湿热源。

暖通

适用于采用集中空调或供暖的民用建筑

分体式空调不参评。

5.1.3

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应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电气

适用于公共建筑

本项目均按分项计量设计。

5.1.4

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得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中的现行值规定。

本项目均按照现行值设计,详见设计说明。

评分项

指标

自评得分

最高分值

建筑与围护结构

5.2.1

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对建筑的体形、朝向、楼距、窗墙比等进行优化设计。

本项目方案阶段已结合场地自然条件进行优化设计。

5.2.2

外窗、玻璃幕墙的可开启部分能使建筑获得良好的通风。

1设玻璃幕墙且不设外窗的建筑,其玻璃幕墙透明部分可开启面积比例达到5%,得4分;

达到10%,得6分。

4or6

本项目外窗可开启面积经计算比例达到36%,得6分。

2设外窗且不设玻璃幕墙的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达到30%,得4分;

达到35%,得6分

设玻璃幕墙和外窗的建筑,对其玻璃幕墙透明部分和外窗分别按本条第1款和第2款进行评价,得分取两项得分的平均值

5.2.3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比国家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提高幅度达到5%,得5分;

达到10%,得10分

5or

10

2供暖建筑全年计算负荷降低幅度达到5%,得5分;

达到10%,得10分。

供暖、通风与空调

5.2.4

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均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以及现行有关国家标准能效限定值的要求,评价分值为6分。

对电机驱动的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直燃型和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调机组,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燃煤、燃油和燃气锅炉,其能效指标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规定值提高或降低幅度满足下列要求:

1电机驱动的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制冷性能系数(COP)提高6%;

2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直燃型制冷、供热性能系数(COP)提高6%,蒸汽型单位制冷量蒸汽耗量降低6%;

3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调机组,能效比(EER)提高6%;

4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提高8%;

5燃煤锅炉热效率提高3个百分点,燃油燃气锅炉热效率提高2个百分点。

对房间空气调节器和家用燃气热水炉,其能效等级满足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节能评价值要求。

5.2.5

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和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等的有关规定,且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比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规定值低20%。

5.2.6

合理选择和优化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

根据系统能耗的降低幅度评分

能耗降低幅度达到5%

能耗降低幅度达到10%

能耗降低幅度达到达到15%

5.2.7

采取措施降低过渡季节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

居住建筑和过渡季节无供冷需求的建筑不参评

采用分体空调、可随时开窗通风的公共建筑,本条得6分。

5.2.8

采取措施降低部分负荷、部分空间使用下的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

区分房间的朝向,细分供暖、空调区域,对系统进行分区控制

分体式空调认定满足第1、3款,得6分。

合理选配空调冷、热源机组台数与容量,制定实施根据负荷变化调节制冷(热)量的控制策略,且空调冷源的部分负荷性能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

水系统、风系统采用变频技术,且采取相应的水力平衡措施

照明与电气

5.2.9

走廊、楼梯间、门厅、大堂、大空间、地下停车场等场所的照明系统采取分区、定时、感应等节能控制措施。

5 

走廊采用声控灯具,楼梯间采用延时开关。

5.2.10

照明功率密度值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中规定的目标值

主要功能房间满足要求

8

本项目按《建筑照明设计标准》50034-2013的要求设计,其中照明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达到《建筑照明设计标准》50034-2013的要求的目标值。

所有区域均满足要求

5.2.11

合理选用电梯和自动扶梯,并采取电梯群控、扶梯自动启停等节能控制措施。

仅有一台电梯的建筑,本条中的节能控制措施不参评;

不设电梯的建筑本条不参评

综合楼仅设一台电梯,其他建筑无电梯本条不参评。

5.2.12

合理选用节能型电气设备。

三相配电变压器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的节能评价值要求,

5

三相配电变压器,水泵、风机等设备,及其他电气装置满足相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节能评价值要求,得5分。

水泵、风机等设备,及其他电气装置满足相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节能评价值要求

能量综合利用

5.2.13

排风能量回收系统设计合理并运行可靠。

对无独立新风系统的建筑,新风与排风的温差不超过15℃或其他不宜设置排风能量回收系统的建筑,本条不参评 

本条不参评。

5.2.14

合理采用蓄冷蓄热系统

当地峰谷电价差低于2.5倍或没有峰谷电价的,本条不参评 

5.2.15

合理利用余热废热解决建筑的蒸汽、供暖或生活热水需求

若建筑无可用的余热、废热源,或建筑物稳定的热需求,此条不参评 

5.2.16

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

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生活用热水比例Rhw达到20%得4分,在此基础上每提高10%,多得1分

4—10

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空调用冷量和热量比例达到20%,得4分,每提高10%,加1分,最高得10分。

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电量比例达到1%,得4分;

每提高0.5%,得分增加1分;

最高得10分

节能与能源利用

38

25

52

50.67

A.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1.1

应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

见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

6.1.2

给排水系统设置应合理、完善、安全。

设计时已考虑,详见给排水设计说明。

6.1.3

应采用节水器具。

设计已全部选用节水器具,详见给排水设计说明。

评分项

节水系统

6.2.1

建筑平均日用水量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中的节水用水定额的要求

达到节水用水定额的上限值的要求,得4分

/

设计阶段不参评

达到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平均值要求,得7分

达到下限值的要求,得10分。

6.2.2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

选用密闭性能好的阀门、设备,使用耐腐蚀、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件,得1分

2 

本工程选用密闭性能好的阀门、设备,使用耐腐蚀、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件,且室外埋地管道釆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得2分。

室外埋地管道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得1分

设计阶段根据水平衡测试的要求安装分级计量水表;

运行阶段提供用水量计量情况和管网漏损检测、整改的报告,得5分

6.2.3

给水系统无超压出流现象。

用水点供水压力不大于0.30MPa

0

不大于0.20MPa,且不小于用水器具要求的最低工作压力

6.2.4

设置用水计量装置。

按使用用途,对厨房、卫生间、绿化、空调系统、游泳池、景观等用水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统计用水量

本项目按管理单元,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统计用水量。

按付费或管理单元,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统计用水量

6.2.5

公用浴室采取节水措施

采用带恒温控制和温度显示功能的冷热水混合淋浴器

无公共浴室项目不参评

设置用者付费的设施

节水器具与设备

6.2.6

使用较高用水效率等级的卫生器具

用水效率等级达到三级

10 

本项目卫生器具用水效率等级达到2级,得10分。

用水效率等级达到二级

6.2.7

绿化灌溉采用节水灌溉方式

采用节水灌溉系统,得7分;

在此基础上设置土壤湿度感应器、雨天关闭装置等节水控制措施,再得3分

7—10

7 

本项目采用绿化节水灌溉方式为喷灌,得7分。

种植无需永久灌溉植物

6.2.8

空调设备或系统采用节水冷却技术。

循环冷却水系统设置水处理措施;

采取加大集水盘、设置平衡管或平衡水箱的方式,避免冷却水泵停泵时冷却水溢出,得6分

不设置空调设备或系统的项目,本条得10分。

第1、2、3款得分不累加。

第2款仅适用于运行评价

本项目采用无蒸发耗水量的冷却技术(分体式空调)。

运行时,冷却塔的蒸发耗水量占冷却水补水量的比例不低于80%,得10分

采用无蒸发耗水量的冷却技术,得10分

6.2.9

除卫生器具、绿化灌溉和冷却塔外的其他用水采用了节水技术或措施

其他用水中采用了节水技术或措施的比例达到50%,

其他用水中采用了节水技术或措施的比例达到80%,

非传统水源利用

6.2.10

合理使用非传统水源

住宅、办公、商场、旅馆类建筑

有市政再生水供应时,室外绿化灌溉、道路浇洒、洗车用水均采用市政再生水,或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8.0%,得5分,室内冲厕、室外绿化灌溉、道路浇洒、洗车用水均采用市政再生水,或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30.0%,得15分

5—15

15

养老院、幼儿园、医院类建筑本条不参评。

项目周边无市政再生水利用条件,且建筑可回用水量小于100m3/d时,本条不参评。

无市政再生水供应时,室外绿化灌溉采用非传统水源,或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4.0%,得5分;

室外绿化灌溉、道路浇洒、洗车用水均采用非传统水源,或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8.0%,得7分;

室内冲厕、室外绿化灌溉、道路浇洒、洗车用水均采用非传统水源,或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30.0%,得15分

办公建筑

有市政再生水供应时,室外绿化灌溉、道路浇洒、洗车用水均采用市政再生水,或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10%,得5分;

室内冲厕、室外绿化灌溉、道路浇洒、洗车用水均采用市政再生水,或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50.0%,得15分;

无市政再生水供应时,室外绿化灌溉采用非传统水源,或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8.0%,得10分;

室内冲厕、室外绿化灌溉、道路浇洒、洗车用水均采用非传统水源,或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10.0%,得15分

10—15

商店建筑

有市政再生水供应时,室外绿化灌溉、道路浇洒、洗车用水均采用市政再生水,或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3%,得2分;

2—15

无市政再生水供应时,室外绿化灌溉采用非传统水源,或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2.5%,得10分;

室内冲厕、室外绿化灌溉、道路浇洒、洗车用水均采用非传统水源,或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3.0%,得15分

旅馆建筑

有市政再生水供应时,室外绿化灌溉采用非传统水源,或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2.0%,得10分;

室内冲厕、室外绿化灌溉、道路浇洒、洗车用水均采用非传统水源,或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12.0%,得15分

无市政再生水供应时,室外绿化灌溉采用非传统水源,或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1.0%,得10分;

室内冲厕、室外绿化灌溉、道路浇洒、洗车用水均采用非传统水源,或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2.0%,得15分;

其他类型建筑

绿化灌溉、道路冲洗、洗车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