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第30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04398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第30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第30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第30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第30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第30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第30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第30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第30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第30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第30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第30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第30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第30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第30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第30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第30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第30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第30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第30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第30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第30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档格式.docx

《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第30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第30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第30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档格式.docx

指南针对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具

代没有发挥作用。

造纸术与印刷术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积极作用,火药增添了节日的欢乐。

任何重大发明和创造,只有在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能发挥其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

2.数学、天文和历法

⑴数学

1《九章算术》:

约成书于东汉,采用了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2珠算:

早期采用的是算筹,后来演变成为算盘。

明清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

[点拨]中国古代数学的特点

整体看中国古代数学偏重于代数学,长于对数的运算及计算方法的研究;

但是疏于几何

学,很少注重对几何图形性质的研究。

(2)天文

1中国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以及哈雷彗星的记录。

2《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3古代中国创制了浑仪、简仪等许多先进天文观测仪器。

[思考]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原因是什么?

满足了农业生产“授农以时”的需要;

为封建王朝的帝王提供“应天承运”的依据,宣示政权统治的正统性、合法性;

朝廷集中人力对天文历法实地观测和研究;

许多科技

工作者的辛勤努力。

(3)历法

1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元朝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三百年。

3.农学和医学

(1)四大农书:

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朝王祯的《农书》和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⑵医学

1战国冋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2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誉为“万世宝典”。

3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

方药物巨典”。

、必研•史料探兗

问题1探究古代中国科技成就

材料一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

张仲景记述道:

但竞逐荣势……惟

(年),其死亡者,三分有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

名利是务。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

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材料二盖世有质文,则治有损益;

故礼随时变,而器与事易。

既作契以代绳兮,又造

纸以当策。

……揽之则舒,舍之则卷;

可屈可伸,能幽能显。

若乃六亲乖方,离群索居••…

援笔飞书,写情于万里,精思于一隅。

《晋书纸赋》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说明其医学成就及影响。

(2)材料二中“造纸以当策”是指什么?

分析纸在人类文明演进中的地位和作用。

[信息解读]材料一中“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说明了社会对良医、良药的迫切需要;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惟名利是务”说明当时医生医术的不足及医德的缺失。

材料二中的“契”指古代在龟甲、兽骨上灼刻文字和灼刻文字用的刀具,中国古代用竹

片或木片记事著书,成编的叫做“策”;

“揽之则舒……精思于一隅”分别说明了纸张的便携、易于书写等特性。

[尝试解答]

(1)背景:

瘟疫引起人口大量死亡;

医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成就及影响:

撰写《伤寒杂病论》;

对中医学有重大发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理论经典,被誉为“万世宝典”。

(2)“造纸以当策”:

用纸来替代竹木简牍。

地位和作用:

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问题2:

探究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及成因

材料一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

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中国之所以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

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家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

社会文化,因而轻视和忽视了工匠在科技领域上的重要性。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认为影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信息解读]材料一中“农、医、天、算四大学科”“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体现了古代科技在学科建设上的特点;

“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反映了古代科技在传承

方面的特点。

材料二主要叙述了在教育方面中国古代科技没有发展成现代科技的原因。

[尝试解答]⑴特点:

实用性、继承性。

原因: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统治阶级重视农业生产;

农耕经济的需要。

(2)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唯有读书高”等观念,引导大批青年人皓首穷经以应科举,造成科技人才缺乏。

【归纳总结】

1.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1)科技内容:

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3)科技使用:

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的意识。

(4)应用领域:

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方面。

(5)成就:

全面繁荣,多项成就领先世界。

2.中国古代科技未能发展成为近代科技的原因

(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限制和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2)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限制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也阻碍了中西经济技术的交流,使中国失去了吸收外来先进科学技术的良机。

(3)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文化专制统治,禁锢了思想,窒息学术空气,科技人才缺乏,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发展。

(4)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导致古代科技未能发展成为近代科技的重要因素。

3必tit提能演练

路”的发明是()

A.指南针

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步伐。

“替宗教改革开

B.火药

C.针灸疗法D•印刷术

解析:

选D据“宗教改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

发展,对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故选D。

A项主要用于航海,B项用于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C项是医学成就。

2.(2016遵义模拟)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

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

A•自然经济的阻碍

B•专制制度的逐渐腐朽

C.传统思想的顽固

D•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选B明清时期自然经济存在,但也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可见并非自然经济阻碍社会变革,故A项错误;

由于封建专制阻碍了新思想新经济的发展壮大,进而阻碍社会变革,故B项正确;

C、D两项不是根本原因。

3•元代王祯《农书》记载:

“木奴千,无凶年。

木奴者,一切树木皆是也,自生自长,不费衣食,不忧水旱,其果木材植等物,可以自用。

有余又可以易换诸物,若能多广栽种,不惟无凶年之患,抑亦有久远之利焉。

”作者在这里强调广种树木的作用在于()

A•能够提高粮食产量,解决衣食问题

B•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C.能够防止自然灾害,维护生态平衡

D•比种粮食成本低,经济效益更好

选B材料的意思是树木自己生长,不需要衣服食物,不用担心水灾旱灾,结出的果子和木材可以自己使用,如果能大量栽种可以利于长远。

材料中没有强调粮食产量和粮食成本,排除A、D两项;

材料中没有强调种树可以防止自然灾害,故排除C项。

4•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认为:

“宋朝是一个科技进步的时代……但宋朝的经济不能用以改革社会,是导致发明不能作为有系统增进的一大主因。

”这里所说的“主因”,主要是指宋朝的()

A.商品经济发展不足以打破封建专制统治

B.宋朝的科技发明无法推动社会改革

C商品经济仍然从属于传统的农耕经济

D•农耕经济制约社会改革与科技进步

精品文档你我共享

选D依据所学可知,宋朝时期,我国自然经济处于主导地位,使这一时期科技

的发展不能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

故D项符合题意。

5•据《峨眉文史》记载,峨眉山万年寺茂真禅师发明了“人痘接种法”,有效防止了

“痘瘟病”(天花)的流行,比英国第一次(1796年)给人接种牛痘的时间早了近800年。

下列史实出现时间与其相近的是()

A.华盛顿当选美国总统已满7年

B.设三省六部作为最高行政机关

C.城市中的坊和市的界限没打破

D•始铸针灸铜人供学习针灸疗法

选D由“比英国第一次(1796年)给人接种牛痘的时间早了近800年”可以推算出“人痘接种法”应该处在十世纪后期,即在中国北宋初年,D项符合题意。

A项对题干时间理解有误;

B、C两项发生于宋朝之前。

要重视“时间”概念在解答选择题时的运用

首先,应依据题干信息明确题目考查史实发生的时间;

其次,进一步明确备选项所述史

实发生的时间;

最后,将备选项所述史实与题干所述史实的时间相对照,再根据题目要求进

行筛选。

考点2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成就一一雅俗共赏

1.从《诗经》到唐诗

⑴《诗经》

1内容:

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特点:

以四言为主,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3影响: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

儒家经典。

⑵楚辞

1特点:

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2代表作:

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无比热爱。

⑶汉赋

1含义:

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的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3代表:

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⑷唐诗

1繁荣原因:

唐朝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

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前期诗歌开朗、奔放,刚健清新;

后期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成就非凡,有边塞诗、山水诗、讽喻诗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是唐诗发

展繁荣的丰碑。

2.宋词和元曲

⑴宋词

1原因:

两宋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

句子长短不齐,更便于抒发感情。

著名的词作家有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等。

(2)元曲

1兴起:

宋代,民间兴起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即散曲。

_

2元代:

散曲和元杂剧合称元曲。

3特点:

大多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4代表:

元曲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点拨]诗、词、曲都属于广义的诗歌的范畴,但作为不同的文学体裁,其间的差别也

很明显。

诗,主要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韵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风韵规范;

词,

句子长短参差,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

曲,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

3.明清小说

⑴背景

1基础:

唐传奇和宋话本把小说创作推向新阶段。

2政治:

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3经济:

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

4思想:

质疑和批判传统儒学的反封建思想出现。

(2)特点:

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批判社会现实。

(3)代表:

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部长篇小说最为著名。

清朝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也是名作。

[点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平民化趋势

从汉赋、唐诗到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语言呈现出由词藻华丽、句式严整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变化,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

这主要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适应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出现的。

4.汉字与书法艺术

⑴汉字

1起源:

六千多年前的"

图画文字”;

至商朝,汉字形成完整体系。

2演变脉络:

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

3趋势:

由繁到简。

(2)书法艺术

特征

代表

楷书

笔画详备,结构严整,实用价值咼

魏晋钟繇、王羲之,唐代欧阳询、颜

真卿、柳公权等

草书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

线条流畅纵情,

审美价值高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盛唐张旭、怀

素等

行书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

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

元朝赵孟扌顷,明朝文征明等

5•笔墨丹青中国画

(1)特征:

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成就突出。

(2)历程

1远古时代:

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是其中的杰作。

2战国:

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等,表明中国绘画艺术走向成熟。

3魏晋:

士大夫画家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顾恺之创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等名作,提出“以形写神”。

4隋唐:

展子虔的《游春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盛极一时。

5两宋:

宫廷画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

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代表作是张择端

的《清明上河图》。

6元明清:

文人画成就突出,它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最能反

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代表作有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

代郑板桥的《墨兰图》。

[思考]郑板桥曾赋诗:

“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

”郑板桥在诗中赞美的是什么风格的画?

诗中所言该画的特征是什么?

这类画在外在形式上有何特点?

风格:

文人画。

特征:

注意写意,借物抒情。

外在形式:

集文学(诗、词)、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为一体。

6.戏曲艺术

(1)发展演变:

从原始歌舞发展而来,春秋战国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

元杂剧

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明朝昆曲流传很广。

(2)京剧形成

1乾隆末年,徽剧进京,风行一时。

2道光年间,“徽汉合流”,融合兼收,形成新剧种――京剧。

3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出现“同光十三绝”等著名艺人。

4清末民初,成为全国流行剧种。

5民国以来,走向世界。

(3)其他剧种:

清朝还出现了秦腔、越剧、川剧、粤剧和黄梅戏等戏曲剧种。

3必研•史料探究

问题1:

探究文学发展的时代特色

材料一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人胡姬酒肆中。

――李白《乐府少年行其二》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

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材料二明代小说繁荣,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

记》《水浒传》等名著。

明中后期,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

的形象。

――周先慎《明清小说》

(1)从材料一看,李白与岳飞的诗词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小说繁荣的原因。

[信息解读]材料一《乐府少年行其二》体现了自由精神的张扬;

《满江红》表现了作

者报仇雪耻、重整乾坤的壮志豪情。

材料二中“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

等名著”说明了文化基础对明清小说繁荣的影响;

“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一

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从创作者的角度说明了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更多地使用通

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则从内容方面说明了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尝试解答]

(1)李白的诗出现在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

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岳飞的词体现了国家分裂、政府苟且偷安、外族侵扰的时代特征,表

达了渴望恢复中原的雄心和壮志未酬的悲愤。

(2)唐宋元文学发展,留下了大量的素材;

文人士大夫积极参与创作;

小说通俗易懂,

接近日常生活,易于被民众接受;

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

探究中国古代的艺术成就

材料一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

秦汉时期,汉字形成统一的书写规范。

官学、书院、私塾大都使用汉语,科举考试亦然。

魏孝文帝改革将汉语作为“正音”。

清朝确立在

全国的统治后,很快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

日本等周边国家的语言也受到汉语影响。

材料二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

法的精神气度。

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黄庭坚也主张书法

“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汉语言文字发展演变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书法艺术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信息解读]材料一概述了汉语言文字的演变历程及世界影响。

材料二从书法的章法、风格、与前人的关系等方面描述了宋代书法的特点。

[尝试解答]

(1)历史悠久,历经变迁;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体现在典籍与文化教育等方面;

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圈,对周边国家民族语言产生了影响;

作为通用语言使用至今。

书法艺术各具情态,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多姿多彩。

1.时代变迁对文学的影响

(1)对唐诗的影响:

盛唐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

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

晚唐时诗风凝重浓郁,反映了唐帝国的由盛转衰。

(2)对宋词的影响:

宋代城市经济繁荣,词作大多体现了太平气象下城市的多彩;

两宋之际,金人南下,词充满了流落异乡的士人们的思乡之情;

南宋朝廷不思进取,词作体现了士人们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3)对元曲的影响:

元朝时,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民族矛盾尖锐,科举制停止,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很多文人借散曲抒发人生的失意和理想的破灭,大批元曲名家、名作出现。

2.明清小说的艺术特点及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1)明清小说的艺术特点

1艺术结构:

借鉴并发展了古代史传编纂体制的传统,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小说结构。

2语言风格:

把文言、白话等传统书面语言和社会上流行的生活语言熔为一炉,形成了

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

3表现方法:

具有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特点。

在强调写实的同时,也不讳言艺术虚构,甚至以虚构作为小说创作的准则。

4形象塑造:

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2)其艺术特点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1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达到了顶峰。

2在思想领域,宋明理学占统治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3封建经济高度繁荣,在经济领域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即资本主义萌芽,封建制度开始

走向衰落。

4社会上弥漫着拜金逐利的风气,传统的轻商观念开始淡化。

5明清社会矛盾加深,一些文人写出一批批判现实的力作,体现出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和

叛逆特色。

必做*提能演练

1•唐玄宗时,令宫女为前方将士缝绵衣。

一兵士于短袍中得诗:

“沙场征戍客,寒苦

若为眠。

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

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

”玄宗得知后,将作诗宫女嫁给该兵士。

这一故事主要反映的是当时()

A.佛教因缘观念影响深入

B.诗歌成为表达爱情的方式

C.官营手工业因战争衰败

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选D材料讲宫女给士兵写情书,皇帝成全士兵和宫女,思想风气比较开放和自

由,故选D。

佛教因缘观念不是故事的主题,排除A项;

材料所表达并非爱情,排除B项;

材料没有涉及官营手工业的兴衰,排除C项。

2.(2016唐山模拟)明末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对盛泽镇有这样一段描写:

“镇上居民稠广,士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

男勤女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

”这一材料可用来作为()

A•分析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始材料

B•反映明代北方市镇经济发展的第二手材料

C.说明明代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的有力证据

D.研究明代短篇小说创作的直接材料

选D文学作品能反映一定的历史,但经过文学加工的材料不是原始资料,排除A项;

盛泽镇在南方,B项错误;

材料的描写没有涉及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问题,排除C项。

题干材料可以是研究明代短篇小说创作的直接材料,D项正确。

3.汤显祖《牡丹亭》题词中写道: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对这段话的解读正确的是()

A•表明文学开始与现实相结合

B.是对当时官方哲学的否定

C.标志着民间文学的正式诞生

D•是早期民主思想的体现

选B材料中的意思是说爱情的开始往往没有原因,却因为秉着一厢执著而在时间的光影里愈积愈深。

爱情的玄妙之处在于可以让生者悲痛欲死,死者痴怨还生。

如果爱情不能超越生死的界限,那都不能称之为爱情。

这显然是对“灭人欲”理学思想的反抗,故选B。

4.(2016衡阳质检)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雕塑、诗词、书法等都讲究“意境”,意境

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又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

以下对“意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宋代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B•宋代风俗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C.中国书法注重表现精神风貌,力求传统,以形写神

D.白居易的诗针砭时弊,韵味绵长

选B本题考查中国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