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资料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04861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1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选修1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选修1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选修1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选修1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选修1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选修1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选修1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选修1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选修1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选修1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选修1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选修1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选修1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选修1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选修1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选修1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选修1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选修1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选修1资料文档格式.doc

《选修1资料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1资料文档格式.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选修1资料文档格式.doc

从众多的微生物分离所需的微生物

依据某些微生物对某些物质的抗性而设计

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

鉴别培养基

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依据微生物产生的某种代谢产物与培养基中特定试剂或化学药品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变化而设计

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

二、无菌技术--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

消毒:

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

Ⅰ、煮沸消毒法Ⅱ、巴氏消毒法:

相对低温加热较长时间

说明:

该方法既可杀死病菌又能保持物营养物质和风味不变,常用于食品消毒。

Ⅲ、酒精消毒(70%酒精)Ⅳ、紫外线消毒Ⅴ、其他化学消毒剂消毒

灭菌:

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灭菌种类

主要方法

应用范围

灼烧灭菌

酒精灯火焰灼烧

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金属用具、接种过程中试管口等

干热灭菌

电热鼓风干燥箱160-170oC加热1-2h

玻璃器皿(如吸管、培养皿等)、金属用具等凡不适宜用其他方法灭菌而又能耐高温的物品

高压蒸汽灭菌

121oC维持15-30min

培养基及多种器材物品

三、实验操作(大肠杆菌的分离与纯化操作流程及分析)

Ⅰ、稀释涂布平板法操作:

【巩固练习】

1、有关倒平板操作错误的是

 A、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  B、使打开的锥形瓶瓶口迅速通过火焰

 C、将培养皿打开,培养皿盖倒放在桌面上  D、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后需要倒过来放置

2、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叙述错误的是

 A、首先将菌悬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悬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

 C、适宜条件下培养    D、结果都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

3、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B、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

 C、待培养基冷却至50oC左右进行倒平板D、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10分钟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4、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A、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工具、培养基等进行灭菌   B、接种纯种细菌

 C、适宜环境条件下培养                   D、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5、下列关于灭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灭菌是杀死一定环境中所有微生物的细胞,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B、对不同的生物材料,应采取不同的灭菌方法

 C、培养基一般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    D、高压蒸汽灭菌法最终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

   课题2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

一、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1、活菌计数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1)依据:

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有多少个活菌。

(2)统计活菌的数目:

挑选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

注:

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

2、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抽样检测法)

(1)原理:

利用特定的血球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容积样品中微生物数量。

(2)缺点:

不能区分死菌和活菌

二、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1、实验原理:

(1)用以尿素作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

(2)细菌中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使培养基碱性增强,pH升高。

加入酚红指示剂,则会变红

2、实验流程及分析

注意:

1、样品稀释倍数依计数微生物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细菌:

104、105、106倍稀释;

放线菌:

103、104、105倍稀释;

真菌:

102、103、104倍稀释。

2、培养时间和温度依培养微生物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细菌:

30~37℃培养1~2d;

25~28℃培养5~7d;

霉菌:

25~28℃培养3~4d。

三、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1)刚果红与纤维素等多糖结合形成红色复合物,纤维素被分解后的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均不能和刚果红形成红色复合物。

(2)培养基中含有刚果红时,被分解的纤维素周围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1、下表表示在不同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繁殖情况(A、B、C、H、I、J、K、M为培养基的成分,“+”表示生长,“-”表示不生长),请分析下列哪种物质细菌不能合成

培养基成分

A、B、C

A、B、C、I、M

A、B、C、H、M

A、B、C、J、M

A、B、C、I、K

A、B、C、H、J

A、B、C、K、M

生长状态

+

 A、H    B、I    C、K     D、M

2、在做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时,甲组实验用氮源只含尿素的培养基,乙组实验用氮源除尿素外还含硝酸盐的培养基,其他成分都相同,在相同条件下操作,培养与观察,则乙组实验属于

 A、空白对照   B、标准对照    C、相互对照    D、条件对照

3、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选择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生物所需氮源为

 A、硝酸     B、氨     C、尿素    D、蛋白胨

4、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选择出大约20个菌落。

A同学的结果产生原因可能是:

采用的土样不同

‚培养基跑被污染ƒ操作出现失误④没有设置对照

 A、‚ƒ   B、‚ƒ④    C、ƒ④    D、‚④

5、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对培养基的要求

加尿素‚不加尿素ƒ加琼脂④不加琼脂⑤加葡萄糖⑥不加葡萄糖⑦加硝酸盐⑧不加硝酸盐

 A、ƒ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③⑤⑧    D、①④⑥⑦

6、要从多种细菌中分离某种细菌,培养基要用

 A、加入青毒素的培养基 B、固体培养基  C、加入伊红-美蓝   D、液体培养基

7、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上,其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A、比实际值高  B、比实际值低  C、和实际值可能高也可能低  D、和实际值一致

8、关于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般选用103-107倍稀释液分别涂布   B、测定放线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3、104、105

 C、测定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3、104、105倍稀释

 D、当第一次测量某种细菌的数量时,可以将101-107倍的稀释液分别涂布到平板上培养

9、如下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

成分

含量

NaNO3

3g

FeSO4

0.01g

K2HPO4

1g

(CH2O)

30g

琼脂

15g

H2O

1000ml

MgSO4·

7H2O

0.5g

青霉素

0.1万单位

(1)不同的培养基一般都含有、、

、等营养要素,另外还要有适宜的外界条件,如、

、。

(2)依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依用途划分,则属于培养基。

(3)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

(4)若用该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就除去的物质是,应加入的物质是

,为检测纤维素分解菌的存在也否还应加入,

将出现。

答案:

(1)水无机盐碳源氮源适宜温度PH氧气的有无

(2)固体选择(3)先调整PH

(4)青霉素和(CH2O)纤维素粉刚果红透明圈

专题二 酶的应用

一、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1、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酶活性的高低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来表示。

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

2、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温度、PH值、抑制剂等

二、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

1、果胶酶:

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和胞间层,使果汁榨取变得容易。

而果胶酶是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等。

2、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

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

3、普通洗衣粉含有磷,含磷污水大量排放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三、探究在什么温度和PH的条件下果胶酶活性最大

自变量:

不同温度、PH条件因变量:

滤出的苹果汁的体积(果胶酶的活性)

无关变量:

果胶酶用量、反应时间、过滤时间等

1、酶反应速度可用哪一项来表示

 A、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减少量    B、单位体积内产物的增加量

 C、单位时间内产物的增加量  D、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等所有生物活细胞均能产生果胶酶

 B、由酵母菌发酵产生的果胶酶是食品工业中使用量最大的酶制剂之一

 C、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   D、温度过高或过低,果胶酶都丧失活性

3、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它不包括

 A、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B、果胶分解酶  C、乳酸分解酶  D、果胶酯酶

4、在“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探究果胶酶的用量”三个实验中,实验变量依次为

 A、温度、酶活性、果胶酶用量    B、苹果泥用量、PH、果汁量

 C、反应时间、酶活性、果胶酶用量  D、温度、PH、果胶酶用量

5、蛋白酶L是一种专门用在液体洗涤剂中的高强度蛋白溶液。

蛋白酶的活力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洗涤适宜于酸性条件下使用

 B、该洗涤剂在温水中的洗涤效果比冷水中好

 C、该洗涤剂在弱碱性条件下洗涤下洗涤效果较好

 D、该酶的活力随PH的升高,活力不断增强

6、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加酶洗衣粉能将衣服上的蛋白质、脂肪等水解成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加酶洗衣粉最常用的酶制剂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ƒ使用加酶洗衣粉时一般先用开水浸开,然后调至适宜温度④使用加酶洗衣粉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⑤加酶洗衣粉的酶通过特殊的化学物质将其层层包裹,遇水后溶解

⑥实际生活中,用加酶洗衣粉的水温在25-35OC之间较适宜⑦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宜加酶洗衣粉⑧使用加酶洗衣粉时应注意衣服的承受能力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专题三 DNA和蛋白质技术

               课题1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l说明:

用鸡血细胞等进行实验时,需要加入柠檬酸钠以防止凝血。

加入酒精和玻璃棒搅拌等,动作要轻,以免DNA分子断裂,不能形成絮状沉淀。

二苯胺要现配现用,否则影响鉴定效果。

思考:

DNA粗提取的原理:

1、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

2、DNA不溶于酒精溶液,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可以溶于酒精

DNA鉴定的原理:

1、在制备鸡血细胞液的过程中,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

 A、防止凝血   B、加快DNA析出   C、加快DNA溶解    D、加速凝血

2、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的浓度越低,DNA的溶解度越大  B、人体的血液不可代替鸡血进行该实验

 C、柠檬酸钠的主要作用是加速血细胞破裂

 D、利用DNA易溶于酒精的特点可除去DNA中的部分杂质

3、若选择的实验材料为植物细胞,破碎细胞是加入一定量的洗涤剂和食盐,加入食盐的目的是

 A、利于DNA的溶解  B、分离DNA和蛋白质  C、溶解细胞膜  D、溶解蛋白质

4、下列操作中,对DNA的提取量影响较小的是

 A、使鸡血细胞在蒸馏水中充分破裂,放出DNA等核物质

 B、搅拌时,要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轻缓搅动

 C、在析出DNA黏稠物时,要缓慢加蒸馏水,直至溶液中黏稠物不再增多

 D、在用酒精沉淀DNA时,要使用冷酒精,甚至再将混合液放入冰箱中冷却

5、实验得到细胞中提取的丝状物主要成分就是DNA的结论,最重要的依据是

 A、这些丝状物易溶于2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  B、加酒精可使溶解的丝状物再被析出

 C、这些丝状物易溶于0.015mol/L氯化钠溶液中

 D、将这些丝状物溶解后,遇二苯胺(沸水浴)变蓝色

6、下表是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所使用的材料、操作及其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双选)

试剂

操作

作用

A

柠檬酸钠溶液

与鸡血混合

防止血液凝固

B

蒸馏水

与鸡血细胞混合

保持细胞形状

C

加入到溶解有DNA的NaCl中

析出DNA丝状物

D

冷却的酒精

加入到过滤后DNA的NaCl中

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7、“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除下表所列的处理方法不同外,A、B、C、D、E五组实验操作步骤均相同,且正确。

请据表回答问题:

组别

实验材料

提取核物质时加入的溶液

却除杂质时加入的溶液

DNA鉴定时加入的试剂

鸡血

95%的酒精(25oC)

二苯胺

菜花

95%的酒精(冷却)

双缩脲

人血浆

人血细胞

2mol/L的氯化钠

0.14mol/L的氯化钠

E

(1)实验材料选择错误的组别是,其原因

(2)沸水浴中试管颜色变蓝的组别是

(3)B组实验不能获得DNA的主要原因是

(1)C、D人的血浆中没有DNA,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选用这些材料提取不到DNA

(2)A、E(3)菜花细胞在蒸馏水中不能被破坏,需要加入一定的洗涤剂和食盐,并研磨。

               课题2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一、凝胶色谱法(分配色谱法)

原理:

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

凝胶色谱法中所用的凝胶为多糖类物质构成的微小的多孔球体,小球体内部有许多贯穿的通道。

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

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因此得以分离。

二、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是指能够抵制外界的酸碱对溶液pH的影响,维持pH基本不变的溶液。

一般由弱酸和相应的强碱弱酸盐组成(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调节酸和盐的用量,可配制出不同pH的缓冲液

三、电泳

1、原理:

电泳利用各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同,使带电粒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2、类型:

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四、分离血红蛋白的流程及分析

1、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将搅拌好的混合液转移到离心管离心后,可以明显看到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其中第3层是(从上往下数)

 A、无色透明的甲苯层     B、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

 C、血红蛋白的水溶液     D、其他杂质的暗红色沉淀物

2、凝胶色谱法是根据蛋白质(  )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A、对其他分子的亲和力 B、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C、带电荷的多少 D、溶解度的大小

3、在凝胶色谱柱移动得快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大的  B、溶解度高的  B、相对分子质量小的  D、溶解度低的

4、蛋白质分离和提取分为哪几步?

 A、样品处理、凝胶色谱操作、纯化   B、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

 C、样品处理、纯化、粗分离、纯度鉴定

 D、样品处理、凝胶色谱操作、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5、下列有关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样品的处理就是通过一系列操作收集到血红蛋白溶液

 B、通过透析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此为样品的粗提取

 C、可通过凝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质量磊的杂质蛋白除去,即样品的纯化

 D、可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血红蛋白的纯度

            课题3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一、PCR技术的原理

lPCR也叫多聚酶链式反应或聚合酶链式反应,它是在体外模拟DNA复制的过程,DNA双链复制的原理

PCR和细胞内DNA复制的比较

细胞内DNA复制需要

PCR需要

解旋酶

解旋(打开DNA双链)

升高温度破坏氢键

DNA分子的两条链

模板

4种脱氧核苷酸(dNTP)

原料

细胞内的DNA聚合酶

DNA聚合酶

TaqDNA聚合酶(耐高温)

RNA

引物

一般用DNA(两个引物)

细胞内液

缓冲液

配制的缓冲溶液

二、PCR的反应过程

三、PCR技术的应用

利用PCR技术,就能以极少量的DNA为模板,在几小时内复制出上百万份相同的DNA。

这项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因为样品中DNA含量太低而难以对样品进行分析研究的问题,从而补广泛地应用于遗传疾病的诊断、基因克隆和DNA序列测定等方面。

1、标准的PCR技术过程一般分为变性、复性、延伸三大步,这三大步需要的温度依次是

 A、92OC、50OC、72OC   B、72OC、50OC、92OC

 C、50OC、92OC、72OC   D、80OC、50OC、72OC

2、DNA的合成方向总是(  )延伸

 A、从DNA分子的左端向右端  B、从DNA分子的右端向左端

 C、从子链的5’端向3’端   D、从子链的3’端向5’端

3、关于DNA复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只能从5’端延伸DNA链

 B、DNA复制不需要引物    C、引物与DNA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进行结合

 D、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3’端向5’端延伸

4、PCR技术利用了DNA的(   )原理,来控制DNA的解聚与结合

 A、特异性  B、稳定性   C、热变性    D、多样性

5、PCR一般经过三十多次循环,从第二轮循环开始,上一次循环的产物也作为模板参与反应,由引物I延伸而成的DNA单链做模板时将

 A、仍与引物I结合进行DNA子链的延伸   B、与引物II结合进行DNA子链的延伸

 C、同时与引物I和引物II结合进行子链延伸

 D、无需也引物结合,在酶的作用下从头合成子链

               专题四 植物的组织培养

一、植物组织培养

1、过程:

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外植体)愈伤组织胚状体新个体

外植体——用于组织培养的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组织。

愈伤组织——未分化的、高度液泡化的无固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脱分化——已分化的细胞返回到原先的未分化状态的过程。

再分化——脱分化的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