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以上风险.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062916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级以上风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三级以上风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三级以上风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三级以上风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三级以上风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三级以上风险.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三级以上风险.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三级以上风险.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三级以上风险.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三级以上风险.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三级以上风险.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三级以上风险.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三级以上风险.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三级以上风险.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三级以上风险.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级以上风险.doc

《三级以上风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级以上风险.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级以上风险.doc

桃园220千伏变电站工程

三级及以上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和预控清册

一、三级及以上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管理

针对三级及以上施工安全风险,项目部应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1)施工项目部是现场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的执行主体。

组织项目部所有员工学习《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办法(试行)》文件,确保施工项目部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流程及相关工作。

(2)开展现场初勘,确定本项目各工序固有风险。

编制《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预控清册》,对三级及以上作业风险逐一进行复测并填写《施工作业风险现场复测单》。

(3)将《三级及以上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和预控清册》和《作业风险现场复测单》报监理项目部审核并报业主项目部备案。

(4)根据作业前动态因素,计算确定作业动态风险等级,建立《三级及以上施工安全风险动态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台帐》,并根据动态风险等级采取相应措施。

(5)三级及以上风险作业前,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到岗到位。

(6)三级及以上风险作业必须填写《电网工程安全施工作业票B》。

同时,按照作业步骤填写《电网工程安全施工作业票B》中的作业风险控制卡有关项目,并由工作负责人逐项确认。

(7)将《三级及以上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和预控清册》报送公司审查,公司审查通过后报业主项目部和监理项目部审批。

(8)三级施工安全风险控制:

施工班组负责人、安全员(监护人)和监理人员到场。

四级施工安全风险控制:

施工单位要有分管领导组织现场检查,相关职能部门派专人监督,施工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到位;监理单位要有分管领导组织现场检查,项目总监、安全监理工程师现场监督;建设单位要有分管领导组织现场检查,业主项目经理、业主项目部安全专职现场监督;省级公司要有基建安全管理人员适时开展监督检查。

项目部经过动态识别、计算得知,开挖深度在3米到5米之间的基坑挖土、模板安装、模板拆除、搭设高度没有超过24米的落地钢管脚手架、卸料平台、脚手架拆除五项作业内容的风险等级为3级。

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的基坑挖土、高度超过8米的模板支撑系统两项作业内容的风险等级为4级。

三级及以上施工安全风险清册及计算公式见附表。

三级及以上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和预控清册

序号

工序

作业内容

可产生的危险

固有风险评定D1

固有

风险

级别

预控措施

2.混凝土基础工程

2.2

土方开挖

2.2.1深度超过5米(含5米)基坑挖土或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复杂

坍塌

270

4

(1)通过施工方案的专家审查。

(2)制定施工的控制措施。

(3)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严格按批准的施工方案执行。

2.2.2开挖深度在3米到5米之间的基坑挖土

坍塌

90

3

(1)弃土堆高≤1.5米。

(2)一般土质条件下弃土堆底至基坑顶边距离≥1.2米。

(3)垂直坑壁边坡条件下弃土堆底至基坑顶边距离≥3米。

(4)软土场地的基坑边则不应在基坑边堆土。

(5)坑边如需堆放材料机械,必须经计算确定放坡系数必要时采取支护措施。

(6)挖土区域设警戒线,各种机械、车辆严禁在开挖的基础边缘2m内行驶、停放。

3.主建筑物工程

3.3

模板

工程

3.3.1模板安装

高处坠落、坍塌

96

3

(1)模板安装前应制定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确定模板的模数、规格及支撑系统等,在施工作业过程严格执行不得变动。

(2)建筑物框架施工时,模板运输时施工人员应从梯子上下,不得在模板、支撑上攀登。

严禁在高处的独木或悬吊式模板上行走。

(3)模板顶撑应垂直,底端应平整并加垫木,木楔应钉牢,支撑必须用横杆和剪刀撑固定,支撑处地基必须坚实,严防支撑下沉、倾倒。

(4)支设柱模板时,其四周必须钉牢,操作时应搭设临时工作台或临时脚手架,搭设的临时脚手架应满足脚手架搭设的各项要求。

(5)支设梁模板时,不得站在柱模板上操作,并严禁在梁的底模板上行走。

(6)采用钢管脚手架兼作模板支撑时必须经过技术人员的计算,每根立柱的荷载不得大于2t,立柱必须设水平拉杆及剪刀撑。

(7)独立柱或框架结构中高度较大的柱安装后应用缆风绳拉牢固定。

3.3.2模板拆除

物体打击、坍塌

106

3

(1)模板拆除时应填写安全工作票,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后进行作业。

(2)模板拆除应按顺序分段进行。

严禁猛撬、硬砸及大面积撬落或拉倒。

高处拆模应划定警戒范围,设置安全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监护,在拆模范围内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

(3)作业人员在拆除模板时应选择稳妥可靠的立足点,高处拆除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拆除的模板严禁抛扔,应用绳索吊下或由滑槽、滑轨滑下。

滑槽周围不小于5m处应划定警戒范围,设置安全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监护,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

(4)作业人员拆除模板作业前应佩戴好工具袋,作业时将螺栓螺帽、垫块、销卡、扣件等小物品放在工具袋内,后将工具袋吊下,严禁随意抛下。

(5)拆下的模板应及时运到指定地点集中堆放,不得堆在脚手架或临时搭设的工作台上。

(6)作业人员在下班时不得留下松动的或悬挂着的模板以及扣件、混凝土块等悬浮物。

3.3.3高度超过8米或跨度超过18米的模板支撑系统

物体打击、坍塌

240

4

(1)通过施工方案的专家审查。

(2)制定施工的控制措施。

(3)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严格按批准的施工方案执行。

12.钢管脚手架搭设

12.2

钢管脚手架搭设

12.2.14搭设高度没有超过24米的落地钢管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门型脚手架、悬挂脚手架、吊篮脚手架、卸料平台

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90

3

(1)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2)严格按批准的施工方案执行。

(3)跨越架的施工搭设和拆除由有资质的专业队伍施工。

(4)安装完毕后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12.3

脚手架

拆除

脚手架拆除作业

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其他伤害

126

3

(1)脚手架拆除前,应对脚手架作全面检查,清除剩余材料、工器具及杂物。

(2)地面应设安全围栏和安全标志牌,并派专人监护,严禁非施工人员入内。

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扣件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3)拆除脚手架时,必须设置安全围栏确定警戒区域、挂好警示标志并指定监护人加强警戒,应按规定自上而下顺序(后装先拆,先装后拆),先拆横杆,后拆立杆,逐步往下拆除;不得上下同时拆除;严禁将脚手架整体推倒;架材有专人传递,不得抛扔。

桃园220千伏变电站工程

三级及以上施工安全动态风险计算

一、混凝土基础工程-土方开挖

(1)作业内容为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的基坑挖土,可产生的危险为坍塌,固有风险评定D1为270,固有风险级别为4级。

项目部根据施工方法、作业人员、机械设备、环境、安全管理五个维度影响因素的实际情况,按照《动态风险值计算》计算出动态调整系数k值如下:

维度

Uij

风险值bj

∑bj

k

作业人员U1

作业人员施工经验U11

施工同类工程3项及以上

1

0.82

0.932

作业人员技能U12

初级工以上占60%,其中中级30%及以上

0.7

作业人员安全培训U13

安全教育针对性强、培训到位,安全培训时间大于24小时

1

人员持证上岗U14

特种作业100%持证上岗

0.7

作业人员身体素质及状态U15

从事危险作业人员体检合格

0.7

机械设备U1

机械设备性能U21

使用年限在规定年限1/3-2/3内

0.7

0.9

机械设备维修保养U12

定期保养,记录齐全,外观检查,工况良好

1

起重机械、起重工器具U23

定期检验检测,负荷小于90%

1

施工方法U4

施工安全技术方案U41

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编审批符合要求

1

1

环境U5

施工工期U51

满足合理工期要求

1

1

周围环境U52

环境开阔,隔离措施完善,便于施工

1

气候状况U53

正常状态

1

安全文明施工设施U54

符合Q/GDW250-2009标准要求

1

安全管理U6

安全管理体系U61

项目部、施工队、作业点配置安全员,且符合规定

1

0.94

项目安全人员配备U62

项目部、施工队、作业点配置安全员,且符合规定

1

安全管理目标、制度U63

制度完善,目标明确

1

班前管理活动U64

按规定实施,内容具有针对性

1

安全监督检查、验收U65

实施较好

0.7

通过计算得知k=0.932,则动态风险值D2=D1/k=270/0.932=298,因90<289<320,故查表得知:

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的基坑挖土作业的风险等级4级。

(2)作业内容为开挖深度在3米到5米之间的基坑挖土,可产生的危险为坍塌,固有风险评定D1为90,固有风险级别为3级。

项目部根据施工方法、作业人员、机械设备、环境、安全管理五个维度影响因素的实际情况,按照《动态风险值计算》计算出动态调整系数k值如下:

维度

Uij

风险值bj

∑bj

k

作业人员U1

作业人员施工经验U11

施工同类工程3项及以上

1

0.82

0.912

作业人员技能U12

初级工以上占60%,其中中级30%及以上

0.7

作业人员安全培训U13

安全教育针对性强、培训到位,安全培训时间大于24小时

1

人员持证上岗U14

特种作业100%持证上岗

0.7

作业人员身体素质及状态U15

从事危险作业人员体检合格

0.7

机械设备U1

机械设备性能U21

使用年限在规定年限1/3-2/3内

0.7

0.8

机械设备维修保养U12

外观检查,工况较好

0.7

起重机械、起重工器具U23

定期检验检测,负荷小于90%

1

施工方法U4

施工安全技术方案U41

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编审批符合要求

1

1

环境U5

施工工期U51

满足合理工期要求

1

1

周围环境U52

环境开阔,隔离措施完善,便于施工

1

气候状况U53

正常状态

1

安全文明施工设施U54

符合Q/GDW250-2009标准要求

1

安全管理U6

安全管理体系U61

项目部、施工队、作业点配置安全员,且符合规定

1

0.94

项目安全人员配备U62

项目部、施工队、作业点配置安全员,且符合规定

1

安全管理目标、制度U63

制度完善,目标明确

1

班前管理活动U64

按规定实施,内容具有针对性

1

安全监督检查、验收U65

实施较好

0.7

通过计算得知k=0.912,则动态风险值D2=D1/k=90/0.912=99,因70<99<160,故查表得知:

开挖深度在3米到5米之间的基坑挖土作业的风险等级3级。

二、主建筑物工程-模板工程

(1)模板工程,作业内容为模板安装,可产生的危险为坠落、坍塌,固有风险评定D1为96,固有风险级别为3级。

项目部根据施工方法、作业人员、机械设备、材料、环境、安全管理六个维度影响因素的实际情况,按照《动态风险值计算》计算出动态调整系数k值如下:

维度

Uij

风险值bj

∑bj

k

作业人员U1

作业人员施工经验U11

施工同类工程3项及以上

1

0.82

0.91

作业人员技能U12

初级工以上占60%,其中中级30%及以上

0.7

作业人员安全培训U13

安全教育针对性强、培训到位,安全培训时间大于24小时

1

人员持证上岗U14

特种作业100%持证上岗

0.7

作业人员身体素质及状态U15

从事危险作业人员体检合格

0.7

机械设备U1

机械设备性能U21

使用年限在规定年限1/3-2/3内

0.7

0.9

机械设备维修保养U12

定期保养,记录齐全,外观检查,工况良好

1

起重机械、起重工器具U23

定期检验检测,负荷小于90%

1

材料U3

材料合格证U31

结构性材料有合格证

0.7

0.8

材料送检率U32

结构性材料有送检

0.7

材料运输U33

材料运输事先确定路线,运输通道畅通,路况良好,运输工具工况良好

1

施工方法U4

施工安全技术方案U41

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编审批符合要求

1

1

环境U5

施工工期U51

满足合理工期要求

1

1

周围环境U52

环境开阔,隔离措施完善,便于施工

1

气候状况U53

正常状态

1

安全文明施工设施U54

符合Q/GDW250-2009标准要求

1

安全管理U6

安全管理体系U61

体系较完善

0.7

0.94

项目安全人员配备U62

项目部、施工队、作业点配置安全员,且符合规定

1

安全管理目标、制度U63

制度完善,目标明确

1

班前管理活动U64

按规定实施,内容具有针对性

1

安全监督检查、验收U65

按规定实施,整改闭环,落实到位

1

通过计算得知k=0.91,则动态风险值D2=D1/k=96/0.91=106,因70<106<160,故查表得知:

模板安装作业的风险等级3级。

(2)模板工程,作业内容为模板拆除,可产生的危险为物体打击、坍塌,固有风险评定D1为106,固有风险级别为3级。

项目部根据施工方法、作业人员、机械设备、环境、安全管理五个维度影响因素的实际情况,按照《动态风险值计算》计算出动态调整系数k值如下:

维度

Uij

风险值bj

∑bj

k

作业人员U1

作业人员施工经验U11

施工同类工程3项及以上

1

0.82

0.912

作业人员技能U12

初级工以上占60%,其中中级30%及以上

0.7

作业人员安全培训U13

安全教育针对性强、培训到位,安全培训时间大于24小时

1

人员持证上岗U14

特种作业100%持证上岗

0.7

作业人员身体素质及状态U15

从事危险作业人员体检合格

0.7

机械设备U1

机械设备性能U21

使用年限在规定年限1/3-2/3内

0.7

0.8

机械设备维修保养U12

外观检查,工况较好

0.7

起重机械、起重工器具U23

定期检验检测,负荷小于90%

1

施工方法U4

施工安全技术方案U41

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编审批符合要求

1

1

环境U5

施工工期U51

满足合理工期要求

1

1

周围环境U52

环境开阔,隔离措施完善,便于施工

1

气候状况U53

正常状态

1

安全文明施工设施U54

符合Q/GDW250-2009标准要求

1

安全管理U6

安全管理体系U61

体系较完善

0.7

0.94

项目安全人员配备U62

项目部、施工队、作业点配置安全员,且符合规定

1

安全管理目标、制度U63

制度完善,目标明确

1

班前管理活动U64

按规定实施,内容具有针对性

1

安全监督检查、验收U65

按规定实施,整改闭环,落实到位

1

通过计算得知k=0.912,则动态风险值D2=D1/k=106/0.912=116,因70<116<160,故查表得知:

模板拆除作业的风险等级3级。

(3)模板工程,作业内容为高度超过8米或跨度超过18米的模板支撑系统,可产生的危险为坠落、坍塌,固有风险评定D1为240,固有风险级别为4级。

项目部根据施工方法、作业人员、机械设备、材料、环境、安全管理六个维度影响因素的实际情况,按照《动态风险值计算》计算出动态调整系数k值如下:

维度

Uij

风险值bj

∑bj

k

作业人员U1

作业人员施工经验U11

施工同类工程3项及以上

1

0.82

0.92

作业人员技能U12

初级工以上占60%,其中中级30%及以上

0.7

作业人员安全培训U13

安全教育针对性强、培训到位,安全培训时间大于24小时

1

人员持证上岗U14

特种作业100%持证上岗

0.7

作业人员身体素质及状态U15

从事危险作业人员体检合格

0.7

机械设备U1

机械设备性能U21

使用年限在规定年限1/3-2/3内

0.7

0.9

机械设备维修保养U12

定期保养,记录齐全,外观检查,工况良好

1

起重机械、起重工器具U23

定期检验检测,负荷小于90%

1

材料U3

材料合格证U31

结构性材料有合格证

0.7

0.8

材料送检率U32

结构性材料有送检

0.7

材料运输U33

材料运输事先确定路线,运输通道畅通,路况良好,运输工具工况良好

1

施工方法U4

施工安全技术方案U41

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编审批符合要求

1

1

施工方案专家论证U42

依据《基建安全管理规定》要求需开展方案论证的均已论证,且整改项已整改

1

环境U5

施工工期U51

满足合理工期要求

1

1

周围环境U52

环境开阔,隔离措施完善,便于施工

1

气候状况U53

正常状态

1

安全文明施工设施U54

符合Q/GDW250-2009标准要求

1

安全管理U6

安全管理体系U61

安全保证、监督体系完善,人员到位

1

1

项目安全人员配备U62

项目部、施工队、作业点配置安全员,且符合规定

1

安全管理目标、制度U63

制度完善,目标明确

1

班前管理活动U64

按规定实施,内容具有针对性

1

安全监督检查、验收U65

按规定实施,整改闭环,落实到位

1

通过计算得知k=0.92,则动态风险值D2=D1/k=240/0.92=261,因160<261<320,故查表得知:

高度超过8米或跨度超过18米的模板支撑系统作业的风险等级4级。

三、钢管脚手架搭设

(1)钢管脚手架搭设,作业内容为搭设高度没有超过24米的落地钢管脚手架、卸料平台,可产生的危险为坍塌、高出坠落、物体打击,固有风险评定D1为90,固有风险级别为3级。

项目部根据施工方法、作业人员、机械设备、材料、环境、安全管理六个维度影响因素的实际情况,按照《动态风险值计算》计算出动态调整系数k值如下:

维度

Uij

风险值bj

∑bj

k

作业人员U1

作业人员施工经验U11

施工同类工程3项及以上

1

0.82

0.91

作业人员技能U12

初级工以上占60%,其中中级30%及以上

0.7

作业人员安全培训U13

安全教育针对性强、培训到位,安全培训时间大于24小时

1

人员持证上岗U14

特种作业100%持证上岗

0.7

作业人员身体素质及状态U15

从事危险作业人员体检合格

0.7

机械设备U1

机械设备性能U21

使用年限在规定年限1/3-2/3内

0.7

0.8

机械设备维修保养U12

外观检查,工况较好

0.7

起重机械、起重工器具U23

定期检验检测,负荷小于90%

1

材料U3

材料合格证U31

所有材料有合格证

1

0.9

材料送检率U32

结构性材料有送检

0.7

材料运输U33

材料运输事先确定路线,运输通道畅通,路况良好,运输工具工况良好

1

施工方法U4

施工安全技术方案U41

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编审批符合要求

1

1

环境U5

施工工期U51

满足合理工期要求

1

1

周围环境U52

环境开阔,隔离措施完善,便于施工

1

气候状况U53

正常状态

1

安全文明施工设施U54

符合Q/GDW250-2009标准要求

1

安全管理U6

安全管理体系U61

体系较完善

0.7

0.94

项目安全人员配备U62

项目部、施工队、作业点配置安全员,且符合规定

1

安全管理目标、制度U63

制度完善,目标明确

1

班前管理活动U64

按规定实施,内容具有针对性

1

安全监督检查、验收U65

按规定实施,整改闭环,落实到位

1

通过计算得知k=0.91,则动态风险值D2=D1/k=90/0.91=99,因70<99<160,故查表得知:

搭设高度没有超过24米的落地钢管脚手架、卸料平台作业的风险等级3级。

(2)脚手架拆除,作业内容为脚手架拆除作业,可产生的危险为高出坠落、物体打击、坍塌、其他伤害,固有风险评定D1为126,固有风险级别为3级。

项目部根据施工方法、作业人员、机械设备、环境、安全管理五个维度影响因素的实际情况,按照《动态风险值计算》计算出动态调整系数k值如下:

维度

Uij

风险值bj

∑bj

k

作业人员U1

作业人员施工经验U11

施工同类工程3项及以上

1

0.82

0.924

作业人员技能U12

初级工以上占60%,其中中级30%及以上

0.7

作业人员安全培训U13

安全教育针对性强、培训到位,安全培训时间大于24小时

1

人员持证上岗U14

特种作业100%持证上岗

0.7

作业人员身体素质及状态U15

从事危险作业人员体检合格

0.7

机械设备U1

机械设备性能U21

使用年限在规定年限1/3-2/3内

0.7

0.8

机械设备维修保养U12

外观检查,工况较好

0.7

起重机械、起重工器具U23

定期检验检测,负荷小于90%

1

施工方法U4

施工安全技术方案U41

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编审批符合要求

1

1

环境U5

施工工期U51

满足合理工期要求

1

1

周围环境U52

环境开阔,隔离措施完善,便于施工

1

气候状况U53

正常状态

1

安全文明施工设施U54

符合Q/GDW250-2009标准要求

1

安全管理U6

安全管理体系U61

安全保证、监督体系完善,人员到位

1

1

项目安全人员配备U62

项目部、施工队、作业点配置安全员,且符合规定

1

安全管理目标、制度U63

制度完善,目标明确

1

班前管理活动U64

按规定实施,内容具有针对性

1

安全监督检查、验收U65

按规定实施,整改闭环,落实到位

1

通过计算得知k=0.988,则动态风险值D2=D1/k=126/0.924=136,因70<136<160,故查表得知:

脚手架拆除作业的风险等级3级。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