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赛格广场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065531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赛格广场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深圳赛格广场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深圳赛格广场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深圳赛格广场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深圳赛格广场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深圳赛格广场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深圳赛格广场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深圳赛格广场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深圳赛格广场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深圳赛格广场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深圳赛格广场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深圳赛格广场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深圳赛格广场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深圳赛格广场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深圳赛格广场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深圳赛格广场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深圳赛格广场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深圳赛格广场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深圳赛格广场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深圳赛格广场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圳赛格广场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doc

《深圳赛格广场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赛格广场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doc(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深圳赛格广场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doc

1.0工程概况

1.1由中建二局承建的深圳赛格广场是一座以高科技电子配套市场为主,集办公、会展、商贸、金融、证券、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智能型超高层建筑。

该工程占地面积9653m²,建筑面积171203m²,地上72层,直升飞机停机坪标高291.60m,建筑物总高353.80m,地下4层,深19.5m。

结构采用有钢管混凝土柱和钢梁构成的框筒结构体系。

平面呈八角形的塔楼沿周边布置了16根钢管混凝土外框柱,直径由下而上分别为1.60m,1.50m,1.40m,1.30m,核心筒每边布置8根直径分别为0.80米和1.10米的钢管混凝土柱和钢梁连接形成框式筒壁结构。

见下图:

核心筒内纵横两个方向各布置了4道劲性混凝土剪力墙,使核心筒形成了大厦坚强的抗侧力构件。

核心筒与外框柱之间是焊接工字型钢梁,在钢梁上铺设压型钢板,并在钢梁上翼缘上焊接抗剪栓钉,其上浇注钢筋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的组合结构楼面。

沿塔楼竖向,从裙房顶开始每隔15层设置一道加强层,在加强层内、核心筒与外框柱之间设置了16榀钢桁架,并在该层的外框柱周边又设置了周边钢桁架。

加强层形成了相对刚性的整体,增强了塔楼外框架与核心筒的共同工作性能,构成强大的空间抗侧力结构体系,承担风荷载和地震荷载作用。

1.2施工技术概述

钢管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由两个部分组成。

其一是钢结构的制作与安装:

包括钢管的制作与安装、钢梁的制作与安装、构件节点的焊接与栓接、钢结构的涂装等;其二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

包括钢管内核芯混凝土的浇灌,楼面压型钢板及钢筋混凝土楼面板,劲性混凝土剪力墙、电梯井和楼梯间等。

中建二局在赛格广场施工中,重点开发了地下室(层数:

4层)逆作法施工技术,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高抛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

推广应用了劲性混凝土楼面无支撑吊模施工技术,核心筒电梯井工具式整体提升模板施工技术,集中搅拌及商品混凝土技术,粗钢筋冷挤压连接技术,地下室外墙表面渗透型刚性防水技术,大体积混凝土自动测温电脑控制系统等一系列新材料、新技术。

这些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赛格广场高质量、高水平、高速度的建成奠定了基础。

下面依次作简要介绍

2.0全逆作法施工技术

在施工完地下连续墙和人工挖孔桩之后,立即施工地下室(层数:

4层)的钢管混凝土柱和首层楼面梁板结构,并且通过冠梁使其与周边地下连续墙连接。

在此之后就形成了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两个施工作业面。

赛格广场工程采用逆作法施工的实物工程量为:

※土方挖运工程量:

  112300m3³

※钢结构安装工程量:

2900t

※钢筋工程量:

    3000t

※模板工程量:

44636m2

※混凝土工程量:

25680m3³

2.1深基坑支护

在逆作法施工中,如何考虑和实施深基坑支护是第一个难题。

在赛格广场地下室逆作法施工方案中,深基坑支护是采用由地下连续墙和沿墙的一部分框架及其楼面结构共同组成的周边结构来承担基坑外水平力。

周边结构随着逐层土方开挖逐步形成,其抗侧力性能也逐步加强。

由于在方案中优先保证了基坑支护条件使周边结构形成了多道地下连续墙可靠的水平支撑,使地下连续墙在土方开挖过程中的水平侧移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2.2施工平面与空间的划分

在长达数月的逆作法施工过程中如何考虑各个专业工种之间的关系,如何合理安排施工平面和空间的划分是第二大难题。

在赛格广场地下室逆作法施工中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要保证结构安全,必须满足基坑支护条件。

因此支护结构所在平面范围和形成过程中所需要的平面与空间是应首先予以保证的;其次是土方作业空间。

因为逆作法施工中大量的暗挖土方量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并运出现场,因此在施工平面和空间条件上充分保证土方工程能最大限度的实现机械化作业是提高工效、缩短工期的关键。

在保证以上两条的前提下,尚应安排好人员通道、一般材料通道、设备及钢构件通道等。

赛格广场有4层地下室,逆作法的时间长、施工过程复杂,因此在施工进程中,平面和空间的合理划分和利用还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变化。

现场各专业、各工种、各工序之间的协调配合极为重要。

2.3逆作法施工中如何制定各专业工种的最佳施工方案是第三个难题

2.3.1土方施工方案:

赛格广场地处闹市中心,逆作法挖运土方量超过11万立方米,工效和出土速度至关重要。

土方挖运方案的原则是在保证基坑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挖运工作的机械化程度,白天挖掘和集土,夜间集中装运。

在土方挖掘过程中,沿地下连续墙周边的冠梁上设置12个沉降观测点,并且在周边的建筑物上有选择的设置了沉降观测点。

土方开挖后,坚持每三天观测一次。

由于本工程未采取降水等措施,没有造成周围建筑物的有害沉降。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沿地下连续墙四周每边设置五处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观测点,每处观测点从首层楼板下开始,向下连续布置,续观测地下连续墙的侧移情况。

由于每层开挖都在上方的水平支撑形成后才开始,而且每层开挖深度仅限于一个楼层高度,因此地下连续墙侧移量比较小,墙体最大水平位移仅为21mm。

2.3.2钢结构安装方案

由于逆作法钢结构安装全部在首层楼板下进行,大型吊装机械均无法使用。

钢构件的垂直运输、水平运输、就位、吊装、临时固定、校正和焊接都是采用一套以卷扬机、滑轮组和神仙葫芦为主要工具的特殊机具和特殊吊装工艺来完成。

2.3.3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案

在逆作法施工中,土方、钢结构安装和混凝土工程是相互衔接、交叉施工的,任何一项工作都要尽量缩短自己的工作时间,并为后续工序提供施工条件。

在赛格广场地下室逆作法施工中所有劲性混凝土楼面结构全部采用吊模方法施工,因为吊模施工方案在楼面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只要楼面结构混凝土强度能满足要求,不需等模板拆除就可以开始楼板下的土方开挖,有利于加快进度、缩短工期。

2.4赛格广场逆作法施工的效益

2.4.1逆作法施工调整了高层建筑施工的总体进度,把大部分地下工程作业时间调整到关键线路之外,使地面以上工程提前110天开始施工,从而实现缩短总工期的目标。

2.4.2有利于在施工场地极为狭窄的工程中提高场地利用率

首层楼面施工后,在首层楼面7430m²的范围内,有2/3左右的场地均可作为施工临时道路和施工临时场地,大大缓解了施工场地狭小的困难,使后续的各项施工项目得以顺利进行。

2.4.3逆作法施工可以减少深基坑支护费用,降低工程成本

赛格广场工程如果先做土方开挖,则地下连续墙至少要设置3道水平支撑才能挖到设计标高,采用逆作法施工方案后,水平支撑全部由正式结构承担。

3.0吊机的选择及平面布置

3.1由于业主将赛格广场工程分为两期施工,两次招标,且不确定两期工程是否会连续施工,因此大型吊机的配置也是按两期工程分别考虑的。

第一期工程是4层地下室和10层裙房;第二期工程是塔楼。

3.1.1地下室

地下室钢管柱和首层钢梁单根构件的最大尺寸为φ1600mm,长24.20m,重量为27.60t。

所有吊装工作均在原地面上进行。

采用

(1)110t轮胎吊一台主要负责16根φ1600mm钢管柱吊装;

(2)50t履带吊一台负责其它所有构件的吊装;(3)35t汽车吊一台辅助吊机。

3.1.2裙房

10层裙房的屋顶标高为+49.60m,平面尺寸为72mx72m(12m柱距布置)。

单根构件的最大重量为14t。

采用(l)一台国产H3/36B型附着式塔吊,最大回转半径52m、最大起重量12t;

(2)一台国产C7022型附着式塔吊,最大回转半径40m、最大起重量16t。

吊机基座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基础标高低于地下室底板底部标高,吊机在裙房钢结构上附壁。

3.1.3塔楼

塔楼72层,屋顶直升飞机停机坪的标高为291.60m;平面形状为八角形;两侧主轴方向外框柱的中心距离为40.50m×40.50m;内筒周边柱的中心距离为21.30m×18.80m。

单根构件的最大重量为15t。

因为钢构件安装工作量大,必须设置两台吊机。

从充分发挥吊机工作性能考虑,两台吊机都必须布置在核心筒外的钢框架上。

由于赛个广场的建筑总高度已经超过300m。

只能选择内爬式吊机。

决定采用

(1)一台澳洲FAVCO公司生产的M440D型内爬式塔吊为主吊机,最大回转半径52.50m/起重量为8t,最大起重量为16t钢丝绳走1/回转半径为32.50m;

(2)一台国产C7022型内爬式塔吊为辅助吊机,最大回转半径30.00m/起重量7t、最大起重量为16t/回转半径为15.0m。

3.2赛格广场大型塔吊的配置中有三大难题:

第一是一期工程转为二期工程时,大型塔吊在150m高空的安装与转换位置,以及塔楼完成后大型塔吊在350m高空的转换位置及拆除;第二是怎样合理设计支持塔吊爬升的工具梁系统,使其最可靠、方便并且费用最低;第三是两台大型塔吊在钢框架上工作时,对尚未形成完整结构的钢框架带来的不利影响。

3.2.1塔吊的安装与拆除

1)第一期工程塔吊的拆除和第二期工程塔吊安装是同时进行的。

具体方法是:

(1)C7022塔吊先完成二期工程中塔楼最下面三个安装段的结构安装工作;

(2)由C7022塔吊在M440D临近位置安装上下两道工具梁系统;

(3)由C7022塔吊完成M440D塔吊的全部安装工作;

(4)由M440D塔吊拆除H3/36B塔吊;

(5)由M440D塔吊拆除C7022塔吊,并对C7022塔吊进行改造;

(6)由M440D塔吊在新的位置安装C7022塔吊(改造后)的工具梁系统和塔吊。

2)塔楼施工完成后,塔吊拆除的具体方法是:

(1)由M440D塔吊拆除C7022(改造后)塔吊;并对C7022塔吊进行还原。

(2)由M440D塔吊在新位置安装C7022塔吊。

(3)由C7022塔吊将M440D塔吊全部拆除(包括工具梁)。

(4)由C7022塔吊安装一台起重量为8t的全装配式简易塔吊

(5)由全装配式简易塔吊将C7022塔吊全部拆除(包括工具梁)。

(6)最后将全装配式简易塔吊支解后,由外用电梯放送到地面。

3.2.2塔吊的爬升及工具梁系统

二期工程两台内爬式塔吊从安装位置:

上夹持层15F/下夹持层12F;到最后拆除位置:

上夹持层72F/下夹持层69F,一共爬升19次。

有20个塔吊工作站位。

每一次工作站位的上下夹持层,高度最小为11.10m、最大为17.00m。

满足厂方说明书的要求。

塔吊每次爬升(爬升高度为12m左右)仅需要30min时间即可完成。

正式工程的钢梁不能承担塔吊的荷载,需要设计一套专门的工具梁系统来支撑。

决定把塔吊爬升过程中的每一个站位相关楼层梁的柱上钢牛腿加强,使之能够承担塔吊及工具梁系统的荷载。

而楼面梁不变。

在楼面梁安装后,在钢牛腿上安装工具梁作为塔吊的支撑系统。

在工具梁和钢牛腿之间放置25cm高的钢梁垫。

以方便楼面的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灌。

3.2.3钢结构在塔吊荷载下的相关计算

赛格广场其结构特点决定了结构的施工顺序必定是先安装钢结构,然后才能施工核心筒内的劲性混凝土剪力墙。

因此在钢结构安装过程中,结构的抗侧力体系尚未完全形成。

而大型塔吊在工作状态下的竖向荷载为1860kN,夹持层的水平荷载为730kN,还有扭矩存在。

我们针对实际施工状态,认真计算了在塔吊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和位移。

计算结果表明尽管核心筒内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尚未跟进,但只要楼面结构和内筒周边柱之间的劲性混凝土剪力墙能够与钢结构安装同步,施工中的钢框架在塔吊荷载的影响下,最大侧移只有3.57mm。

在施工期间多次进行实际观测,当塔吊满负荷工作时,与塔吊直接相关的钢管混凝土柱的柱顶位移都在2.0mm以内。

现在钢结构已全部施工完毕,事实证明:

赛格广场两台大型塔吊的功能配置和平面布置是合理的;工具梁系统的设计和爬升工艺是先进适用的;与塔吊荷载有关的计算是基本正确的。

因此,两台塔吊的整个工作状态是安全可靠的。

这些条件为赛格广场钢结构顺利施工,以及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基本保证。

4.0钢结构施工技术

4.1与一般高层钢结构相比较,赛格广场工程的钢结构安装有如下五个主要难点:

4.1.1在结构体系上,赛格广场工程属于框筒结构。

但是内筒没有采用通常的钢筋混凝土筒体,而是采用每边8根钢管混凝土柱,并由焊接实腹][型钢梁构成的框式筒壁。

筒内沿两个主轴方向各设一道劲性混凝土剪力墙。

其施工顺序必须是先做钢结构安装而后才能施工剪力墙。

因此,在结构安装阶段,既没有钢筋混凝土筒体,也没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从外框柱到内筒柱,从内筒柱到筒内剪力墙型钢骨架全部是尚未形成完整结构的钢构件安装与连接,尤其是没有形成有效的抗侧力结构体系。

4.1.2由于内筒外框全是钢管混凝土柱,筒内只有劲性混凝土剪力墙的型钢骨架。

所以控制测量的基准只能传递到钢结构上,所有测量、校正工作也都只能在钢结构上进行,而且梁柱连接采用栓焊连接也使得钢梁安装后钢管柱之间在测量校正时的相关性比较强。

4.1.3钢管柱无论采用普通卷管工艺成型还是螺旋卷管成型,其断面尺寸的误差形式都是表现为椭圆度和圆周长,由于钢管壁厚度为14~28mm在安装时,上下柱段在接口处的误差处理主要是防止错边,而很难调整轴线安装误差。

4.1.4由于圆柱与梁的衔接比较自由,赛格广场有很多梁轴线在圆柱处不正交,尤其是钢管的中心具有非直观性,所以钢管柱的定位依据主要是依靠标志在钢管柱外表面的基准母线。

因此钢管柱在安装、测量、校正时主要采取基准母线控制法,由于圆形钢管外表面的母线会随着钢管柱的扭转而扭斜,因此在测量、校正时这种基准母线扭斜的问题至少从三个方向观测才能消除。

4.1.5赛格广场所有的梁柱接头都是梁与两侧柱上钢牛腿连接。

腹板是高强螺栓栓接,上下翼缘是全熔透对接焊。

圆形柱上、中、下三层钢牛腿;每层通常是4个方向有钢牛腿,少数有5个方向的钢牛腿。

有些梁钢牛腿的中心线在圆柱处不正交,内筒柱还有采用了长牛腿,两根相临柱的长钢牛腿在中间连接,也采用栓焊接头。

这种节点构造对构件制作及安装校正的精度要求很高。

4.2针对上述特点,赛格广场钢结构安装除遵循一般高层钢结构安装技术之外主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4.2.1在施工顺序上面,充分适应结构特点,先施工外框架,后施工核心筒,将整个工程(塔楼)分为5个流水作业区,其中外框架分为4个作业区。

连续流水作业。

各区作业顺序为:

安装→校正→焊接→检测。

核心筒型钢骨架为第5流水段,允许适当滞后于外框架的施工进度。

4.2.2在测量方面,主要采取“整投分控”技术,所谓整投是指在一个安装段(三个楼层)开始作业前,测量控制网从基准层一次整体投测到作业层并进行闭合检测,然后在前一个安装段的柱顶,投测平面控制轴线作为本安装段测量校正的依据;所谓分控是指在流水作业时,各区外框架的测量校正是分别独立进行的。

4.2.3在校正方面,主要是采取“单元校正”技术。

所谓单元是指一个流水作业区。

在单根钢管柱初校的基础上,将该流水段的钢梁全部用临时安装螺栓安装完毕。

然后换穿高强螺栓初拧。

再从该流水段中开始对称地向两侧逐段校正完毕。

并完成高强螺栓终拧。

4.2.4在焊接方面,除遵循常规的焊接工艺要求诸如:

严格执行焊接顺序、对称焊接、预留收缩量等措施外,主要采取了“活口设置”方案。

就是依据施工流水顺序,在各个流水区之间分界处的梁端设置一个活口。

上述活口原则上要等该流水段钢结构全部安装完成后再施焊。

框架焊接顺序:

在竖向为顶部梁柱节点→中间梁柱节点→

下部梁柱节点→上下柱段连接节点。

4.3赛格广场钢结构安装从1997年1月12日开工,到1999年4月8日封顶,历时820天,总计安装钢结构16543件,总重量22591t;完成焊缝60000m,铺设压型钢板104303m²,焊接栓钉565275只,安装扭剪型高强螺栓239350套。

安装质量优良,焊缝探伤一次合格率98.85%;交验合格率100%。

采用的10.9级扭剪型高强螺栓安装前,总计进行24组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抗滑移系数平均0.41,满足不低于0.35的设计要求,进行了80组高强螺栓轴力复检试验,全部符合规范要求,安装检查合格率100%;钢管柱安装的层间垂直度偏差、轴线位移等主要检查项目合格率100%,标高为291.60m的钢管柱柱顶全高垂直度偏差最大值7mm,远远小于50mm的规范允许偏差。

5.0高抛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赛格广场地下室连同裙房共布置86根钢管混凝土柱,钢管直径分别为φ1600、φ1100、φ900和φ800。

塔楼共布置44根钢管混凝土柱,直径分别为φ1600、φ1500、φ1400、φ1300、φ1100、φ800。

钢管内混凝土强度等级自下而上分别为C60、C50、C40。

钢管柱的一个安装段为3个楼层,因此管内混凝土一次浇灌高度在12m左右。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柱芯混凝土浇注工艺,在以往主要采用了两类方法:

第一类是传统的振捣浇注法,第二类是无振捣浇注法。

在无振捣浇注法中,又分为高位抛落法和泵送顶升法两种。

前者利用混凝土高位抛落的动能来实现混凝土的密实,后者利用混凝土在承压状态下成型来实现混凝土的密实。

第一类方法的主要缺点是混凝土的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显著并且混凝土的施工缺陷无法暴露;第二类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反映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和结构本体的成型方法不同,影响对混凝土强度评定的可信度。

以上两种方法的共同特点是混凝土的密实度均依赖于现场的施工手段。

赛格广场柱芯混凝土设计为普通常规混凝土,因此柱芯混凝土的浇筑仍然采用由顶部下料、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传统方式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

为了保证管内混凝土的质量,采取了多种措施。

但是,钢管内操作空间小、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

为解决钢管混凝土的施工难题,中建二局会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材所和深圳内恒山混凝土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开发了高抛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5.1研制目的

利用当地的原材料研制适合于不论大小管径,采用直接抛落一次浇筑成型,不采取机械振捣,就能保证浇筑后的混凝土芯柱质量达到机械振捣的常规混凝土质量。

5.2高抛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性能评价方法及性能指标

①将塌落度和塌落扩展度作为控制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重要指标:

塌落度指标S1p≥250mm,塌落扩展度指标Lsf>600mm

②用U型仪做混凝土拌合物充填性试验并要求达到:

充填性指标△h<5mm;

③用L型流动仪做流动性试验并要求达到:

流动性指标Lf≥700mm;

④通过U型仪试验后左右两仓粗骨料的含量来判别混凝土拌合物抗离析性,并要求左右两仓粗骨料的重量差△G满足:

抗离析性指标△G<7%。

5.3研制阶段的划分及结果

高抛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的研制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原材料初选和性能比较试验阶段、配合比设计阶段和模拟试验阶段。

5.3.1原材料初选和性能比较试验阶段

首先确定了四种不同的水灰比,再根据所选定的水泥和掺合料,在不同外加剂掺量时分别做水泥净浆扩展度的试验。

通过试验,确定了一些重要参数。

5.3.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阶段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分三个阶段进行,即配合比探索试验阶段、优化试验阶段和验证试验阶段。

配合比探索试验阶段是在以上原材料初选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作混凝土试配,在配合比相同的条件下,比较各种不同原材料制成的混凝土各种性能的优劣,从而筛选出既能符合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各种技术要求,又能使混凝土造价最低的较理想的材料,同时也能初步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配合比的优化试验阶段主要是对砂率、水灰比、外加剂掺量这三个主要参数进行优化试验,并提出优化后的混凝土配合比。

配合比的验证试验阶段的目的是要验证特定配合比的混凝土各种性能的复演性。

配合比验证试验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验证性试验是针对免振捣自密实的特点,验证其充填性和流动性在每盘中的复演性;第二次是验证其配制强度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5.3.3模拟试验

第一次模拟试验证实了高抛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具有高度的的流动性、充填性、抗离析性和保塑性能,采用泵送高抛法和料斗高抛法的施工方法浇筑的钢管混凝土质量可靠。

混凝土强度等级满足C60要求。

第二次模拟试验时,在圆柱内设置了加强环板,并采用泵送高抛法和料斗高抛法浇筑成型,高抛高度11.1m。

φ1600圆柱体采用泵送高抛法,φ800圆柱体采用料斗高抛法。

从混凝土搅拌完成时间下午2:

30到5:

30,经历了3小时,混凝土坍落度仍然保持27.5cm。

无论是泵送高抛法还是料斗高抛法试验结果非常理想,在加强环板下面的混凝土也非常密实,没有留下任何孔洞,试验非常成功。

通过两次与现场同条件的模拟试验证实,高抛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的各种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优异,适合于用泵送高抛和料斗高抛方法浇注钢管混凝土芯柱,浇注成型的混凝土性能,经有关法定质检部门的质量检测认为是高度匀质性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模拟试验还证明,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强度与钢管混凝土芯柱强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只要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指标满足要求,并按一定要求进行高抛施工,在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强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就能保证钢管混凝土芯柱的质量。

试验研制过程中还委托国家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混凝土的其它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

5.3.4在完成高抛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研究开发的基础上,编写了《高抛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质量标准》、《高抛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规程》、《高抛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等技术文件,作为高抛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在推广应用过程中的暂行规定,保证工程质量。

高抛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技术进一步完善了我国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管内危险作业和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人为因素,能有效的控制柱芯混凝土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在钢管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高抛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技术在1998年8月经深圳市科技局组织技术鉴定后已经在赛格广场工程中做了试应用。

6.0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几项工地测试

6.1测试目的:

①了解施工过程中的钢管混凝土柱在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作用下,钢管与混凝土的共同工作情况以及其力学性能;

②了解梁柱节点处加强环与钢管的作用情况及传力特点;

③了解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中钢管混凝土外框柱和核心筒剪力墙的纵向变形情况。

6.2测试内容:

①钢管混凝土柱中钢管外壁和核芯混凝土应变观测;

②梁柱节点处加强环及钢管外壁应变观测;

③劲性混凝土核心筒剪力墙与钢管混凝土柱纵向应变观测。

对实际结构进行观测,局限于结构自重及施工荷载,因此相对于极限承载力来说总荷载量级很小,所测数据不能全面反映该结构全程应力应变规律,这给数据分析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6.3测点数量及测点布置

测试钢管混凝土柱6根,其中φ1600柱3根,φ1100柱2根,φ800柱1根,分别进行核芯混凝土纵向应变及钢管外壁纵向和环向应变观测,计87个测点;梁柱节点柱1根,观测钢管和加强环的应变状态,计28个测点;柱的纵向应变观测1根,劲性混凝土剪力墙的纵向应变2段,计29个测点。

6.4测试仪器

测试用主要仪器有上海华东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TJ-22型静态应变测量处理仪及YZ-22型转换箱和相配套的应变计,辅助仪器有微型计算机、精密稳压电源等。

6.5数据采集

采取了主要数据和辅助数据相结合的数据采集方法。

将每施工完三层的状态作为一个主要数据采集点,在一个安装段的施工过程中,按照施工流水段顺序观测各流水段完成后的数据作为辅助数据。

从而掌握全过程的应变变化情况。

经过一年多的连续跟踪测试,以及在9908#、9910#两次台风中的实际测试对6根钢管混凝土柱共测试了50多次;对节点进行了设计荷载下的加卸载测试;对劲性混凝土剪力墙的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