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四县联考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07759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潍坊四县联考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潍坊四县联考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潍坊四县联考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潍坊四县联考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潍坊四县联考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潍坊四县联考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潍坊四县联考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潍坊四县联考题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潍坊四县联考题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潍坊四县联考题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潍坊四县联考题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潍坊四县联考题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潍坊四县联考题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潍坊四县联考题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潍坊四县联考题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潍坊四县联考题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潍坊四县联考题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潍坊四县联考题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潍坊四县联考题Word格式.docx

《潍坊四县联考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潍坊四县联考题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潍坊四县联考题Word格式.docx

D.托尔斯泰的记忆力和观察力是十分惊人的,他能迅速捕捉形象并长久地储存在头脑中,创作需要时,一“呼”即出。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写在《幽雅阅读丛书》出版之际朱良志

在今天西方文化滚滚涌入的时候,越发感觉到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在东方这片土地上,世代生息的人民,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文明。

西方哲学重外在知识的索求,中国哲

学重内在心灵的体验。

西方有绵长的基督教传统,中国却宗教观念相对淡漠。

就艺术而言,中国艺术具有与西方完全不同的观念,当十六、十七世纪中国艺术大量传入西方的时候,西方人惊呼这是艺术中的一个“异数”,一如他们将中国文化称为异教的世界。

中国艺术以表达灵动的生命为主旨.中国人气化哲学是与西方迥异的哲学系统,艺术创造的是一个气化宇宙。

在形神哲学的导引下,中国艺术很早就追求超越形似的意趣,传王维作《袁安卧雪图》,画雪意茫茫中,有芭蕉盎然地摇曳着它的绿色。

脆弱的芭蕉,怎能在严寒的冬日出现?

但中国艺术家没有感到它的荒诞,却体味到其中的“妙观逸想”。

画马专家赵子昂,他说他画马不在马的外形,而在马的神韵,就像东晋僧人哲学家支道林所说的:

“贫道重其神骏。

中国艺术是一种安顿心灵的艺术: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艺术家抚弄艺术,不是像今天在乎其“市场价值”,而是以它来搭建心灵之“庐”。

听听明代末年的戏剧家祁彪佳的说法,他说他家的寓园,是为“韵人纵目,云客宅心”,园林是为了寄寓心灵的。

中国艺术不是技术,它是以独特的意象世界耕种性灵的土地。

画中的一山一水,传达的是心灵的优游;

园林中的一桥一亭,那是心灵的符号。

就像《平沙落雁》这首琴曲,正是取其会通心灵之意,沙白风清,云荡天远,雁影参差而上下,水流潺潺而清浅,借平沙之落雁,出逸士之心胸。

那是一片心灵的鼓吹;

中国艺术家需要这心灵的清澈澄明,需要这心灵的旷远超绝。

从总体上看,中国艺术是悠扬而缠绵的,是个凄恻的芳菲世界。

我觉得,这一点和法国艺术有某种气质上的共通。

不是说中国艺术多有悲伤的情调,而是说中国艺术有深沉的把玩。

中国艺术追求“大快活”的世界,快乐,并非是现在的“搞乐”,扣响心灵的清音,甚至伴着潸然清泪,何尝不是一种灵魂的伸展,何尝不是一种畅然的高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这真是个“要妙宜修”的绝美天地。

《幽雅阅读丛书》追求的就是这样的境界——在喧嚣中追求宁静,在往古中追求鲜活,透过艺术的外在形式,去追寻其中所深涵的妙心。

我们的民族原本不是这样粗糙,精致玲珑原来是中国艺术的本色.那是一种创作方式,也是一一一种心境。

正像著名学者昊志攀先生在这套丛书的序言中所说的,好的艺术“乃人类精神的安慰剂”,它使人“心情如平静湖面上无声滑翔的白鹭”,中国艺术就是这样的艺术。

多年的中国艺术研究的经历,使我深感中国艺术大都不是为艺术而艺术,而是以艺术的语言,说他们人生的处境。

艺术是他们心灵的一片吉壤,他们多半是在“落花时节’’来这里倾诉。

6.下列关于“中国艺术”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艺术是以表达灵动的生命为主旨的,具有与西方完全不同的观念,曾被西方人看做是艺术中的一个“异数”。

B.画马专家赵子昂说他画马不在马的外形,而在马的神韵,这体现了中国艺术追

求超越形似的意趣的特点。

C.中国艺术不是技术,而是一种安顿心灵的艺术,它是以独特的意象世界耕种性灵的土地。

D.中国艺术悠扬而缠绵,多有悲伤的情调和深沉的把玩。

这一点与法国艺术在气质上完全相通。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关于王维的《袁安卧雪图》,画雪意茫茫中,有芭蕉盎然摇曳着它的绿色,对此西方人可能会觉得荒诞,而中国艺术家却能体味到其中的“妙观逸想”。

B.中国艺术追求“大快活’’的世界,是要扣响心灵的清音,虽然有时会伴着潸然清泪,却可以使灵魂得到伸展,达到“要妙宜修”的绝美天地。

C.在喧嚣中追求宁静,在往古中追求鲜活,透过艺术的外在形式,去追寻其中所深涵的妙心,这是《幽雅阅读丛书》所追求的境界。

D.中国艺术大都不是为艺术而艺术,而是以艺术的语言,述说艺术家们的人生的处境。

他们也多半在暮春时节到“心灵的吉壤”中倾诉。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画中的一山一水,园林中的一桥一亭,那都是心灵的符号。

中国艺术家只要拥有清澈澄明、旷远超绝的心灵,就能创造出安顿心灵的作品。

B.现在的一些艺术创作一味地追求“搞乐”,可能会使中国艺术丧失精致玲珑的率色,使我们的民族变得粗糙。

c.今天的艺术家抚弄艺术,都不是用它来搭建心灵之“庐”,而是只在乎它的“市场价值”。

D.中国艺术“乃人类精神的安慰剂”,它可以使人“心情如平静湖面上无声滑翔的白鹭”,说明中国艺术是为了让欣赏者“安顿心灵”而创作的。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12题。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

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

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

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

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

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

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

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

座下缁白①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

先生则抚掌自豪,随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生平与王斫山交最善。

斫山固侠者流,一日以千金与先生,曰:

“君以此权子母②,母后仍归我,子则为君助灯火,可乎?

”先生应诺,甫越月,已挥霍殆尽,乃语斫山日:

“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

”斫山一笑置之。

鼎革后,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

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日:

“《论语》有两喟然叹日,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则为圣叹③。

予其为点之流亚欤。

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

尤喜讲《易》乾、坤两卦,多至十万余言。

其余评论尚多,兹行世者,独《西厢》、《水浒》、唐诗、制义、《唱经堂杂评》诸刻本。

传先生解杜诗时,自言有人从梦中语云:

“诸诗皆可说,惟不可说《古诗十九首》。

”先生遂以为戒。

后因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未几遂罹惨祸。

临刑叹日:

“斫头最是苦事,不意予无意中得之。

先生殁,效先生所评书,如长洲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吴见思、许庶庵为最著,至今学者称焉。

曲江廖燕曰:

予读先生所评诸书。

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

呜呼!

何其贤哉!

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

而说者谓文章妙秘,即天地妙秘,一旦发泄无馀,不无犯鬼神所忌,则先生之祸,其亦有以致之欤!

然画龙点睛,金针随度,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者,先生力也,又乌可少乎哉!

其祸虽冤屈一时,而功实开拓万世,顾不伟耶!

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而莫知其处,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

(节选自清代廖燕《金圣叹先生传》)

注①缁白:

指僧俗,僧衣缁,故称僧为缁徒。

四众:

这里泛指听众。

②权子母:

以资本经营或借贷生息。

③“《论语》”三句:

两“喟然叹日”,一见于《论语•子罕》,颜渊感叹孔子伟大,育人有方,此为“叹圣”;

一见于《论语•先进》,孔子赞叹诸弟子独曾点志向与自己一致,此为“圣叹”。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先生辄起而排之排:

分开B。

不意于无意中得之意:

料到

C.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迥:

远D.顾不伟耶顾:

难道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九彝八蛮之所记载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B.①先生则抚掌自豪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①予其为点之流亚欤②先生之祸,其亦有以致之欤!

D.①至今学者称焉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11.下列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金圣叹先生“倜傥高奇”的一组是

①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②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③甫越月.已挥霍殆尽④后因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未几遂罹惨祸⑤虽罹惨祸,面非其罪,君子伤之⑥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

A.①③⑤B.②③⑥c.①②③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斫山拿一千两银子给金圣叹,可刚过一个月,那些钱就被他挥霍一空了,王斫山竟没当回事,足见王斫山为人侠义。

B。

明清易代以后,金圣叹杜绝了做官的念头,除了和朋友亲人谈笑外,专心读心著述,显示出他性格恬淡的一面。

C.金圣叹所作的评论并不都是有独到的眼光的。

他的著述多到十万多字,但是只有《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几种是有价值的。

D.金圣叹为人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拘束,高傲奇特,傲视一切。

他非常善于评论书籍文章,对书籍文章的评论都是以前的人没有说过的。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3分)

(2)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

(3分)’

(3)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4分)

14.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酒泉子纳兰性德

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

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

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

注:

①荼蘼,落叶灌木,白色花。

②篆香,犹盘香。

唐宋时将香料做成篆文形状,点其一端,依香上的篆形印记,烧尽计时。

(1)词上片用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环境?

(4分)

(2)简要分析全词表现的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6分)

(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子日:

,患不知人也。

(《论语》)

(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大珠小珠落玉盘。

(自居易《琵琶行》)。

(3),春与秋其代序。

(屈原《离骚》)

,则知明而行元过矣。

(《苟子•劝学》)

(4),破灭之道也。

(苏洵《六国论》)

,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

五、(12分)

16.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3个语意连贯的短句。

(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个别词语)(4分)

亚洲博鳌会是主要就亚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等重要议题进行商讨并为亚洲经济适时提供前瞻性思路和引导的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非官方、非盈利、定期定址的国际组织。

17.下面一则关于专家讲座的海报有四处语言表达不当,请找出来并修改。

海报

为了更好地提高高三的复习效率①,学校准备在考试心理、各学科复习策略等方面开展专家讲座活动②,本周六下午在第一阶梯教室将要进行第一场讲座的是来自北京的专家李教授③。

这一次我们要求李教授来我校进行考试心理方面的讲座④,请大家务必参加⑤。

×

×

学校教务处

2011年3月7日

18.2010年某省高考作文阅卷组对考生作文失分的原因进行了随机抽查,结果显示如

┏━━━━━━┳━━━━━━━━━━━┳━━━━━━┓

┃项目名称┃具体内容┃所占比例┃

┣━━━━━━╋━━━━━━━━━━━╋━━━━━━┫

┃思想内容┃中心、材料、分析┃33.30%┃

┃层次结构┃层次、过渡┃21.35%┃

┃语言表达┃词汇、句子、修辞┃39.45%┃

┃其他┃书写、标点┃5.90%┃

┗━━━━━━┻━━━━━━━━━━━┻━━━━━━┛

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超过25字):

(2分)

根据统计结果,请你对今年参加高考的同学提出建议(不超过40字)

六、(18分)(2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

(一)

(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8分)

日出曹禺

大旅馆一间华丽的休息室。

墙上挂着几张很荒唐的裸体画片、月份牌和旅馆章

程。

地下零零散散的是报纸、画报、酒瓶和烟蒂头。

在沙发上,柜上搁放许多女人的衣

帽,围巾,手套等物。

间或也许有一两件男人的衣服在里面。

食柜上杂乱地陈列着许多

酒瓶、玻璃杯、暖壶、茶碗。

陈白露(走了两步,回过头)进来吧!

走进来点!

怕什么呀!

方达生不怕什么!

(忽然不安地)你这屋子没有人吧7.

陈白露谁知道?

大概是没有人吧!

方达生真讨厌。

这个地方到处都是人。

陈白露有人又怎样?

住在这个地方还怕人?

方达生这几年,你原来住在这么个地方!

陈白露怎么,这个地方不好么?

方迭生(慢声)嗯——(不得已地)好!

好!

陈白露你看什么?

方达生不看什么,你住的地方,很,很—一很讲究。

陈白露嗯,讲究么?

住得过去就是了。

你累了么?

'

方迭生还好。

——方才是你一个人同他们那些人在跳,我一起首就坐着。

陈白露你为什么不一起玩玩?

方迭生我告诉过你,我不会跳舞,并且我也不愿意那么发疯似地乱蹦跳。

陈白露发疯,对了!

我天天过的是这样发疯的生活。

方达生我想这里既然没有人,我可以跟你说几句话。

陈白露可是(手掩着口,又欠伸着)现在就要天亮了。

(忽然)咦,为什么你不坐下?

方达生你——你并没有坐。

陈白露你真是书呆子,乡下人,到我这里来的朋友没有等我让坐的。

(倒水,拿起烟盒)抽烟么?

方达生方才告诉过你,我不会抽烟。

陈白露可怜一你真是个好人!

(自己很熟练地燃上香烟,悠悠然呼出淡蓝色的氲氤

方达生(望着女人巧妙地吐出烟圈)真地我想不到,竹均,你居然会变——

陈白露等一等,你叫我什么?

方达生你的名字,你不愿意听么?

陈白露竹均,竹均,仿佛有多少年没有人这么叫我了。

达生,你再叫我一遍。

方达生(受感动地)怎么,竹均——

陈白露甜得很,也苦得很。

你再这样叫我一声。

方达生竹均,怎么你现在会变成这样——

陈白露我知道你心里是不是说我有点太随便,太不在乎?

你大概有点疑心我很放荡,是不是?

方达生你是比以前改变多了。

你说话,走路,态度,行为。

都,都变了。

你已经不是从前那样天真的女孩子,你变了。

你现在简直叫我失望,失望极了。

陈白露你是要教训我么?

你知道,我是不喜欢听教训的。

方达生我不是教训你。

我是看不下去你这种样子。

你在这么一个地方住着;

一个单身的女人,自己住在旅馆里,交些个不三不四的朋友,这种行为简直是,放荡,堕落,——你要我怎么说呢?

陈白露你怎么敢当着面说我堕落!

你跟我有什么关系,你敢这么教训我?

方达生你应该记得你是很爱过我,并且你也知道我这一次到这里来是为什么?

陈白露为什么?

我不知道!

方达生我要你回到我那里,我要你,我要你嫁给我。

陈白露我的老朋友,就这么爽快么?

方达生车票就在这里。

要走天亮以后,坐早十点的车我们就可以离开这儿。

陈白露我瞧瞧。

你真买了两张,一张来回,一张单程。

(笑)你真周到。

方达生那么你是答应了,.设有问题了。

陈白露不.等等,我只问你一句话一一

方达生什么?

陈白露你有多少钱?

方达生我不懂你的意思。

陈白露不懂?

我问你养得活我么?

咦?

你不要这样看我!

我要人养活我,你难道不明白?

我要舒服,你不明白么?

我出门要坐汽车,应酬要穿些好衣服,我要玩,我要跳舞,你难道听不明白?

方达生竹均,你听着,你已经忘了你自己是谁了。

陈白露你要问我自己是谁么?

你听着:

出身,书香门第,陈小姐;

教育,爱华女校的高材生;

履历,一阵子的社交明星,几个大慈善游艺会的主办委员;

……父亲死了.家里更穷了,做过电影明星,当过红舞女。

怎么这么一套好身世,难道我不知道自己是谁?

方达生你好像很自负似的。

陈白露嗯,我为什么不呢?

我一个人闯出来;

自从离开了家乡,不用亲戚朋友一点帮忙,走了就走,走不了就死去。

到了现在,、你看我不是好好活着,我为什么不自负?

方达生可是你以为你这样弄来的钱是名誉的么?

陈白露可怜,达生,你真是个书呆子。

你以为这些名誉的人物弄来的钱就名誉么?

假若你认为他们的职业是名誉的,那我这样弄来的钱要比他们还名誉得多。

方达生我不明白你究竟是什么意思,也许对名誉的看法——

陈白露嗯,也许对名誉的看法,你跟我有些不同。

我没故意害过人,我没有把人家吃的饭硬抢到自己的碗里。

我的生活是别人甘心愿意来维持,因为我牺牲过我自已。

我对男人尽过女子最可怜的义务,我享着女人应该享的权利!

方达生好,竹均,我看你这两年的生活已经叫你死了一半。

不过我来了,我不能看你这样下去。

我一定要感化你,我要——’

陈白露(忍不住笑)什么,你要感化我?

(选自曹禺《日出》第一幕,有删改)

【注】剧情概要:

在二十世纪三千年代,学生出身的交际花陈白露住在大旅馆,靠

银行家潘月亭的供养生活。

旧情人方达生闻知她堕落了,从家乡跑来“感化”她,让

她跟自已结婚并随自己回去,但却遭到了她的拒绝。

19.联系剧情,简要分析文中画线的两处舞台说明的作用。

(4分).

(1)墙上挂着儿张很荒唐的裸体画片、月份牌和旅馆章程。

(2)自己很熟练地燃上香烟,悠悠然呼出淡蓝色的氲氤。

20.请解释下列台词中加点词语的含意。

(1)方达生:

不看什么,你住的地方,很,很——很讲究。

(2)陈白露:

可怜——你真是个好人。

21.“甜得很,也苦得很”一句反映了陈白露怎样的心理?

22.作者对陈白露这一人物形象倾注了怎样的情感态度?

请结合剧情简要分析。

(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真名士自风流

王瑶(1914一1989)字昭琛,山西平遥人。

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长期任教于北京大学,在中古文学和现代文学领域皆开学界之风气。

2004年12月23日,“纪念王瑶先生诞辰90周年学术座谈会”在北京大学召开。

会上先放了一段当年王瑶在香港接受后学访谈的录音。

录音效果不好,加之王瑶浓重的山西口音,使与会者,或拿着事先整理出来的文稿仔细对照,或半扬着头仔细倾听,不时若有所思地微微点头。

儿位老先生,还偶尔侧身交流数语,相对会心一笑:

“领导文艺的人看问题,他可以允许有一道缝,有道缝,作家就给他搞个洞,就是这样的。

搞得洞大了他就不干了一…•说我们的方针政策是一贯的,但是一贯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像我们收听那个很远的地方的收音机一样,短波,是有个一贯的东西的,但是一会儿呢,听不见了,一会儿‘哦’——声音大了,突然叫喊一声,声音高得不得了……一个时候强调创作自由,一个时候强调……”王瑶的嗓音本就有些尖利,说到“哦”时,他似乎又很兴奋地故意模仿了收音机变调的声音,极富感染力。

全场都微笑了起来。

“这都是我私人聊天,我在班上不这样讲的,我在国内不这样,国外也不这样,我并不需要创造什么事情。

”这样说时,王瑶的语气有些感慨。

在后来的追忆发言中,有王瑶的学生说,先生有他自己的世界.他的知识世界和情感世界都是完满的。

在他的世界里,他有他的音容笑貌.所以能感染别人——尽管他的山西口音不好懂,有时甚至不知所云。

当年他的同窗学友回忆,王瑶兄一直是快步走路,急口说话。

他走起路来,得得作响。

他讲起话来,山西乡音很重,内容像连珠炮般喷出,语音越说越高亢。

当他快要发脾气的时候.同时却又流露出一股孩童般的纯真。

“这个境界很美丽。

他后来博得若干学生的崇拜,我想这是原因之一。

老友曾对王瑶下过一断语:

有名士气。

在西南联大当学生时,上陈梦家先生开的《尚书》课,一次陈先生给王瑶写了一个便条,称他“王瑶贤弟”,一他回信时也就当之无愧地称起了“梦家兄”,还振振有词地告诉同学:

如果我是他的“贤弟”,他自然就是我的“仁兄”了。

王瑶的弟子们众口一词,爱用“魏晋风度”来形容先生。

他本人烟斗不离手,做派潇洒自如。

得意门生不会喝白酒,他直摇头:

“搞文学而不会喝酒,可惜,可惜!

王瑶自己引鲁迅所言“清峻和通脱”来说明“魏晋风度”。

在弟子们眼中.他机智的谈锋、诙谐的语言、豁达的气度,以及极有特色的“王瑶之笑”,都可谓之“通脱”。

然而,他的聊天又无所不谈,无所顾忌,对于鄙夷的人和文,丝毫不淡化自己的鄙夷,径直施以“青白眼”,此之谓“清峻”。

王瑶曾为《清华纪念刊》写过一篇“自我介绍”,在朋友、弟子圈中传诵一时:

“迩来垂垂老矣,华发满颠,齿转黄黑,颇符‘颠倒黑白’之讥;

而浓茗耐啜,烟斗常衔,亦谙‘水深火.热’之味。

惟乡音未改,出语多谐,时乘单车横冲直撞,似犹未失故态耳。

”此言此语,当今学者中非王瑶莫为,很容易使我们想起鲁迅。

王瑶的学生曾提及先生照片上的头像轮廓,像50年代大家熟悉的苏联诗人,不过他的眼神是严厉深邃的,这让学生觉得奇怪。

王瑶弥留之际,不能说话,曾写过一段话给女儿:

“我苦于太清醒,分析了许多问题,自以为很深刻,但不必说,不如痴呆好!

”这位学生怀疑,“不必说”其卖是“不能说”,’而他也终于明白了,先生照片上的眼神,是冷冷的、清醒的、专注的眼神,是在向内收敛自己的所见所思。

19.结合全文,概括传主的性格特征。

20.文中划线语句在语言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