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及参考资料其化合物性质学复习讲义学案 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08451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9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硫及参考资料其化合物性质学复习讲义学案 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硫及参考资料其化合物性质学复习讲义学案 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硫及参考资料其化合物性质学复习讲义学案 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硫及参考资料其化合物性质学复习讲义学案 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硫及参考资料其化合物性质学复习讲义学案 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硫及参考资料其化合物性质学复习讲义学案 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硫及参考资料其化合物性质学复习讲义学案 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硫及参考资料其化合物性质学复习讲义学案 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硫及参考资料其化合物性质学复习讲义学案 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硫及参考资料其化合物性质学复习讲义学案 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硫及参考资料其化合物性质学复习讲义学案 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硫及参考资料其化合物性质学复习讲义学案 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硫及参考资料其化合物性质学复习讲义学案 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硫及参考资料其化合物性质学复习讲义学案 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硫及参考资料其化合物性质学复习讲义学案 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硫及参考资料其化合物性质学复习讲义学案 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硫及参考资料其化合物性质学复习讲义学案 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硫及参考资料其化合物性质学复习讲义学案 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硫及参考资料其化合物性质学复习讲义学案 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硫及参考资料其化合物性质学复习讲义学案 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硫及参考资料其化合物性质学复习讲义学案 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硫及参考资料其化合物性质学复习讲义学案 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硫及参考资料其化合物性质学复习讲义学案 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硫及参考资料其化合物性质学复习讲义学案 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SO2的化学性质

特别提醒 中学常见的四大还原性离子还原性:

S2->

SO>

I->

Fe2+

(1)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而变质。

(2)易被KMnO4(H+)、HNO3、溴水、氯水、Fe3+(不氧化Fe2+)、漂白粉溶液等氧化。

(3)SO2、H2SO3、Na2SO3均有强还原性,且还原性:

H2SO3>

SO2。

(4)同理:

H2S、S2-、HS-均有强还原性。

【例1】 SO2和Cl2都是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混合,同时作用于潮湿的红色布条,此时可观察到红色布条(  )

A.立即褪色B.慢慢褪色

C.先褪色后复原D.不褪色

【例2】 已知有机色质的发色官能团可以被氧化或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无色物质。

(1)为了探索比较SO2和Cl2的漂白原理,甲同学做了如下对比实验:

a.将干燥的SO2和干燥的Cl2分别通到干燥的品红试纸上,发现红色试纸均不褪色;

b.将SO2和Cl2分别通入品红溶液中,发现品红溶液均褪色;

c.加热b中漂白后的溶液,发现前者恢复红色,并产生刺激性气体,后者不能;

d.将SO2和Cl2分别持续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发现前者只变红,不褪色,后者先变红,后褪色。

请根据甲同学的实验事实,简要说明SO2与Cl2的漂白原理相同与不同之处。

①相同之处:

SO2和Cl2本身都没有漂白性,起漂白作用的分别是与水反应后的产物________和________。

②不同之处:

H2SO3只能与某些有机色质发生______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产物受热分解再放出SO2,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HClO能与很多有机色质发生________反应,生成物较稳定。

(2)乙同学为了探索对比O3、H2O2和Cl2的漂白能力大小,将等体积等浓度的品红溶液与三种漂白剂呈喷雾状分别反应,至完全褪色时,发现消耗三种漂白剂的物质的量相同,但褪色时间O3最短,H2O2次之,Cl2最长。

③消耗三种漂白剂的物质的量相同的原因是:

每摩尔物质__________相等。

④O3漂白速度较H2O2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l2漂白速度最慢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为了比较H2O2和NaClO的氧化性强弱,将两者混合,观察到产生大量无色无味气体。

⑤丙同学认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确认NaClO的氧化性强于H2O2;

丁同学认为产生气体也可能是H2O2分解的原因,建议丙同学进一步补充实验来确认。

补充实验需要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氧化硫(SO3)SO3在标准状况下为________色、________晶体,能与水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放出大量的热,SO3是________氧化物,它跟碱性氧化物或碱都能反应生成硫酸盐。

4.将SO2分别通入下表所列的溶液中,填写有关问题。

反应物

溴水

酸性KMnO4溶液

氢硫酸(H2S溶液)

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石蕊试液

品红溶液

反应现象

SO2的性质

5.在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未见沉淀生成,若先通入下列的另一种气体,再通入SO2;

或者向通入SO2气体的BaCl2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可以看到沉淀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Cl2、②NH3、③HCl、④NO2、⑤CO2、⑥H2S、⑦HNO3、⑧NaOH、⑨FeCl3溶液、⑩NaClO溶液

6.下列溶液能够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

①澄清的石灰水 ②H2S溶液 ③酸性KMnO4溶液

④氯水 ⑤品红溶液

A.①②③B.②③④C.除①以外D.全部

7.右图是检验某无色气体A是SO2和CO2的混合气体的装置图,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B中加入的试剂是     ,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C中加入的试剂是     ,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D中加入的试剂是     ,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C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三 硫酸

1.H2SO4是无色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溶解时可放出__________,浓H2SO4稀释的方法是将____________沿__________缓缓倒入________并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酸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铁:

__________________②Mg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Ba(OH)2:

_____________________④Na2S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BaCl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浓H2SO4的特性

(1)填写下表

实验

实验现象

硫酸的特性

少量胆矾加入浓硫酸中

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滴在滤纸上

将铜片加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中加热

(2)分别写出浓硫酸与Cu、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硫酸是中学化学实验室的常见药品,其性质有①酸性 ②吸水性 ③脱水性 ④强氧化性 ⑤催化作用,请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锌和稀H2SO4制H2________;

(2)浓硫酸作干燥剂________;

(3)浓硫酸与蔗糖的炭化实验(黑面包实验)________;

(4)实验室用乙醇和冰醋酸制取乙酸乙酯________;

(5)乙酸乙酯的水解________;

(6)纤维素的水解________;

(7)浓硫酸与铜的反应________;

(8)浓硫酸使湿润石蕊试纸变红,后来又变黑________。

10.将64g铜箔加入到盛有含2molH2SO4的浓H2SO4试管中加热。

(1)铜箔能否完全溶解?

请解释原因。

(2)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少量硝酸钠晶体,铜箔表面又有气泡冒出,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北京市为降低气体A的排放量,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

措施之一是推广低硫煤,即通过向煤中加石灰的方法,减少气体A的产生,此法称为“钙基固硫”。

这种煤燃烧后,大部分硫元素最终存在形式为()

A.CaSB.CaSO3C.CaSO4D.SO3

2.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图4-9装置做如下实验:

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

加热试管,溶液颜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原溶液可能是()

A.溶有

的品红溶液B.溶有

的酚酞溶液

C.溶有

的酚酞溶液D.溶有

的品红溶液

3.现有两瓶溶液,新制饱和氯水和亚硫酸,下列方法或试剂(必要时可加热)能用于鉴别它们的是:

①观察颜色;

②石蕊试剂;

③品红溶液( 

A.①②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只有①②

4.A气体的水溶液呈酸性,若A通入酸性kMnO4溶液,则紫红色褪去,若A通入溴水,则橙色褪去,出现浑浊。

A气体是()

A.Cl2B.SO2C.H2SD.CO2

5.右图是一套检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向装置中

缓慢地通入气体A若关闭活塞,则品红溶液无变化

而澄清石灰水浑浊;

若打开活塞,则品红溶液褪色,

据此判断气体A和洗气瓶内溶液Y分别可能是()Y品红石灰水

A

B

C

D

SO2

H2S

CO2

Cl2

Y

饱和NaHCO3

浓硫酸

Na2SO3溶液

Na2CO3溶液

6.已知98%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则49%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9.2mol/LB.大于9.2mol/LC.小于9.2mol/LD.不能确定

7.将等物质的量的SO2和SO3(g)混合物通入BaCl2溶液中,其结果正确的是()

A.只有BaSO4沉淀生成,SO2从溶液中逸出

B.两种气体都被吸收,并有BaSO4沉淀生成

C.两种气体都被吸收,且不产生沉淀

D.产生BaSO4和BaSO3两种沉淀

8.下列物质中,甲跟乙反应可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丙,丙跟苛性钠反应可生成甲,丙也可以被直接氧化成丁,丁溶于水可以生成乙.甲、乙、两种物质分别是()

(1)Na2S

(2)Na2SO3(3)HCl(4)H2SO4

A.

(1)和(3)B.

(2)和(3)C.

(1)和(4)D.

(2)和(4)

9.24mLH2S在30mLO2中燃烧,恢复到常温常压(前后条件一致),得到的SO2体积为C)

A.18mLB.20mLC.24mLD.30mL

10.在氧气中灼烧0.44g硫和铁组成的化合物,使其中的硫全部转变为二氧化硫,把这些二氧化硫全部氧化并转变为硫酸。

这些硫酸可以用20mL0.5mol/L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则原化合物中硫的百分含量为()

A.18%B.23%C.36%D.5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一定量的浓硫酸与足量锌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产物,进行如下实验:

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在A中加入5mL98%的浓硫酸和足量的锌粒,微热试管A,观察到C、D、E中均有气泡产生;

随后气泡量减少,品红溶液褪色,D中先出现浑浊后浑浊消失;

反应较长时间后,C、D、E中的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

试回答:

(1)写出A中从反应开始到停止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甲、乙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填入B、C中,并进行正确连接,a接____、____接b,c接____、____接d;

D、E两支试管中CCl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较长时间后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中浑浊消失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与金属反应。

(1)不活泼金属(如Cu)

①开始产生SO2(加热)。

②浓度变小,稀H2SO4不再与Cu反应。

(2)常温下浓H2SO4使Fe、Al钝化。

(3)活泼金属(如Zn)

①开始产生SO2。

②浓度变小后,产生H2。

考点四 SO2-4的检验

 检验SO的正确操作方法:

被检液取清液有无白色沉淀(判断有无SO)

先加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甲、乙、丙三位同学各设计了一个实验,结果各自都认为自己的试样中含有SO。

甲的实验为

(1)乙认为甲的实验不严谨,因为试样A中若含有______(仅填一种离子),也会有此现象。

乙的实验为

(2)丙认为乙的实验也不严谨,因为试样B中若含有________(仅填一种离子),也会有此现象。

丙的实验为

若丙方案合理,则回答:

(3)其中试剂Ⅰ是________,现象Ⅰ是____________;

试剂Ⅱ是__________,现象Ⅱ是____________(若你认为丙方案不合理,以上四空可以不填)。

考点五 SO2对大气的污染与防治

1.来源

____________的燃烧、含硫金属矿石的冶炼和__________所排放的尾气。

2.危害

危害________健康,形成________,腐蚀__________。

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

3.治理

开发__________,燃煤________,处理工业尾气。

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计划研究当地酸雨的形成过程,于是取来雨水作水样进行测定,随时间的推移,多次测定该样品的pH,得到如下数据:

时间(h)

开始

16

24

32

40

48

pH

5.0

4.8

4.5

4.3

4.2

4.0

(1)雨水样品放置时pH变化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由此可以得出酸雨的形成过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将刚取样的上述雨水和自来水相混合,pH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

“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硫表现________性。

(2)下面是酸雨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腐蚀建筑物、雕塑等B.污染水源

C.改良碱性土壤D.损害庄稼

(3)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的烟囱造高 ③燃料脱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B.②③④⑤

C.①③⑤D.①③④⑤

1.硫的非金属性弱于氯的非金属性的事实是()

A.常温下硫为固体,氯气为气体B.硫不溶于水,而氯气能溶于水

C.硫和铁反应生成FeS而氯与铁反应生成FeCl3D.与金属反应时,硫被还原为-2价而氯被还原为-1

2.已知2O3→3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是一个化学反应B.因反应涉及到单质的变化,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

C.O2与O3是同素异形体D.O3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3.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下列叙述不属于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盐酸具有挥发性D.气体的溶解度的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4.Na2SO3和浓H2SO4作用产生气体X,碳酸氢铵热分解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硅胶

Na2O2、浓H2SO4,最后得到气体Y,将X、Y分别适入氢硫酸中产生的现象是()

A.通入X溶液浑浊,通入Y无明显现象B.通入X现象不明显,通入Y溶液浑浊

C.通入X和Y溶液均无明显现象D.通入X和Y溶液均浑浊

5.足量的锌和下列酸反应,产生H2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10mL18.4mol/L硫酸B、30mL3mol/L盐酸

C、30mL2mol/L硫酸D、30mL5mol/L硝酸

6.最近科学家发现了氧元素的一种新微粒O4,对于这种新微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氧的一种新的同素异形体B.它是氧的一种新的同位素

C.它的摩尔质量的64g·

mol-1D.它的氧化性比O3强

7.工业上从含硒的废料中提取硒的方法之一是用H2SO4和NaNO3处理废料,获得亚硒酸和少量硒酸,加入盐酸共热,硒酸被转化为亚硒酸,2HCl+H2SeO4==H2SeO3+Cl2↑+H2O,再将SO2通入亚硒酸的溶液中,单质硒即析出。

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2SeO4氧化性弱于Cl2

B.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强于Se

C.亚硒酸的氧化性强于硫酸

D.析出1molSe需H2SeO3、SO2、H2O各1mol

8.一定量的锌与100mL18.5mol·

L-1的浓H2SO4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标

准状况下的气体33.6L。

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中c(H+)=0.1mol·

L-1。

则生成的气体中SO2和H2的体积比为()

A.1:

2   B.2:

1    C.1:

4     D.4:

9.将含amolNa2SO3的溶液与含bmolNa2S的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

若再加稀硫酸,则立即出现黄色沉淀并有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产生,则a与b的比值为()

A.大于2B.小于2C.等于2D.大于1/2

10.已知①2H2S+SO2==3S↓+2H2O

②S+2H2SO4(浓)==3SO2↑+2H2O③3S+6KOH==2K2S+K2SO3+3H2O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说明能与酸反应,SO2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B.反应②改用稀硫酸,则放出H2

C.反应②和③说明硫具有两性元素的性质D.上述反应说明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例3】 在下列物质转化中,A是一种正盐,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E是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当X是强酸时,A、B、C、D、E均含同一种元素;

当X是强碱时,A、B、C、D、E均含另外同一种元素。

请回答:

(1)A是________,Y是________,Z是________。

(2)当X是强酸时,E是________,写出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3)当X是强碱时,E是________,写出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例5】 金属锡的纯度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分析:

将试样溶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n+2HCl===SnCl2+H2↑,再加入过量的FeCl3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SnCl2+2FeCl3===SnCl4+2FeCl2,最后用已知浓度的K2Cr2O7溶液滴定生成的Fe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FeCl2+K2Cr2O7+14HCl===6FeCl3+2KCl+2CrCl3+7H2O。

现有金属锡试样0.613g,经上述反应后,共用去0.100mol·

L-1K2Cr2O7溶液16.0mL。

求试样中锡的百分含量(假定杂质不参加反应)。

7.(2010·

课标全国卷,2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和________;

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

(4)尾气可采用________溶液吸收。

解决方案与规范指导:

1.高考现场:

审题时要用铅笔标出装置的特殊部位,如“支管”处、“酒精灯”。

2.复习时:

注意积累描述现象和操作的模板:

如①颜色:

……由……(具体颜色)变为……(具体颜色)

②气体:

溶液中产生……(颜色)的气泡,(或)在固体表面产生……(颜色)气泡。

③沉淀:

在……(颜色)溶液中产生……(颜色)的沉淀(浑浊)……

1.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硫B.二氧化硫的排放会导致光化学烟雾的产生

C.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其漂白性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SO2、CO、Cl2等气体

2.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3.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在稀氨水中通入过量CO2:

NH3·

H2O+CO2===NH+HCO

B.少量S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

SO2+H2O+Ca2++2ClO-===CaSO3↓+2HClO

C.用稀HNO3溶解FeS固体:

FeS+2H+===Fe2++H2S↑

D.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

2HCO+Ba2++2OH-===BaCO3↓+CO+2H2O

4.如图,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品红试纸、蘸有酸性KMnO4溶液的滤纸均褪色,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