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课时 元素及元素符号导学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08786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课时 元素及元素符号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课时 元素及元素符号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课时 元素及元素符号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课时 元素及元素符号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课时 元素及元素符号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课时 元素及元素符号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课时 元素及元素符号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课时 元素及元素符号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课时 元素及元素符号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课时 元素及元素符号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课时 元素及元素符号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课时 元素及元素符号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课时 元素及元素符号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课时 元素及元素符号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课时 元素及元素符号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课时 元素及元素符号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课时 元素及元素符号导学案Word下载.docx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课时 元素及元素符号导学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课时 元素及元素符号导学案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课时 元素及元素符号导学案Word下载.docx

方法

1.通过微观想象、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2.通过联想记忆、卡片问答等趣味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元素符号。

3.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元素的有关知识,并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备课笔记

教学重点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

教学难点

1.元素概念的内涵。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课前预习

1.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统称为元素。

2.元素符号的意义:

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新课导入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化学元素打交道,吸入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

水中含有氧元素;

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中也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很多,可见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那么什么叫元素呢?

本课题我们就学习有关元素的知识。

知识点一、元素

[课件展示]介绍几种原子

质子数6中子数

碳原子质子数6中子数7碳元素

质子数6中子数8

质子数8中子数8

氧原子质子数8中子数9氧元素

质子数8中子数10

我们把质子数都是6的一类原子叫做碳元素,而质子数都是8的一类原子叫做氧元素等等。

(1)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思考]怎样区分氢元素和氧元素?

[归纳]元素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

也就是质数不同,元素的种类就不同。

例:

所有核电荷数为8的氧原子总称为氧元素,所有核电荷数为1的氢原子总称为氢元素等等。

()特点:

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特别提醒:

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相同);

只表示种类,论个数,是宏观概念。

子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有数量含义。

那么在用元素描述物质的组成时,只能说该物质由几种元素组成,而不能说该物质由几个元素组成。

(3)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过渡]物质的种类很多,但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并不多,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元素种类仅一百多种。

它们在地壳、生物细(包括人体中)、海水、空气中的含量分别是多少呢?

[分析]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几种元素的顺序为:

氧、硅、铝、铁在生物细胞中(包括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几种元素的顺序为:

氧、碳、氢。

可谐音记作“氧探亲”。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几种元素的顺序为:

氧、氢、氯、钠。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的顺序为:

氮、氧。

[图片展示]

[分析]由上图可看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提问]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什么?

[回答]都是指元素。

[讨论]在发生化学反应S+O2点燃SO2中,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

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要点提示:

①元素是以质子数(核电荷数)为标准对原子进行分类的,所以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②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不一定相同。

地壳中的元素含量是以质量分数计的,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是以体积分数计的。

巧学妙记:

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依次为氧、硅、铝、铁、钙,可巧记为“养龟用铝和铁盖住”。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元素。

[结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变化。

[小结]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原子种类、元素种类均不变。

(4)原子和元素的区别

[思考]元素和原子又是什么关系?

[讲解]原子表示的是物质的微观结构,而元素表示的是物质的宏观组成。

原子时只能对应微观粒子,而用元素时只能对应宏观物质。

[总结]分子、原子、元素、物质之间的关系①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②原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

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课件展示]展示下列练习: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将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

a.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氧化汞中含有氧气分子。

b.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

c.水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答案]a.错误。

改正:

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氧化汞中含有氧元素和汞元素。

b.错误。

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错误。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小结]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时一般用“构成”,描述物质的宏观结构时一般用“组成”,对应关系如下:

宏观→物质→元素→组成

微观→分子→原子→构成

知识点二、元素符号

(1)书写

[过渡]了解了元素的定义以及它的特点后,我们再来看元素的表示。

“知识是无国界的”,但各个国家有各自不同的语言和文字,若用各自的文字来表示,则给学术交流带来很多的不便,从而也会阻碍化学前进的脚步。

所以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国际上采用统一的符号——元素符号,来表示元素。

[阅读]请大家阅读资料,了解元素符号的来源和书写方法。

[小结]

①发明符号的是道尔顿,他曾用图形加字母的方式作为元素符号。

但随着发现的元素越来越多,符号设计越来越复杂,这种符号不便于书写和记忆,未能广泛采用。

②现在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元素,书写时要大写。

如,氧——O,氢——H,碳——C。

③若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如,铜——Cu,钙——Ca,氯——Cl。

[归纳]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

第一个字母一定要大写,第二个字母一定要小写,即“一大二小”。

[提问]从课本的表格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回答]①知道一种元素,可以查出元素符号。

②知道一种元素,还可以查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说明]相对原子质量一般是不要求记忆的,做题时可查阅此表格或后面的相对原子质量表,有的题中会给出,但是元素符号却必须要记下来。

(2)意义

[思考]元素符号表示什么意义呢?

[讲解]

易错提醒:

书写由两个字母组成的元素符号时,一定要注意“一大二小”原则,否则容易出错。

如Co表示钴元素,若写成CO,则表示一氧化碳。

元素符号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一个原子,但不一定都表示该物质,只有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才能表示该物质。

[思考]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化学计量数是否还能表示该元素?

[小结]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化学计量数,就只表示该元素原子个数,不能表示该元素。

如:

H既表示氢元素,又表示一个氢原子;

2H只能表示两个氢原子。

(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只具有微观意义)

[练习]下列符号各表示什么意义?

①2N②3S③nFe

[答案]①2N表示2个氮原子②3S表示3个硫原子③nFe表示n个铁原子(3)元素的分类

[思考]我们已经知道了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和意义,再来想想元素中文名称有什么特点呢?

[回答]元素中文名称造字有规律,从它们的偏旁就可以知道它们属于哪一类元素:

有“钅”字旁的是金属元素,有“石”字旁的是固态非金属元素,有“气”字头的是气态非金属元素,有“氵”字旁的是液态非金属元素。

只有汞例外,通常状况下它是液态金属元素。

[思考]请大家结合教材资料,来分析一下元素可以怎么分类?

课题3元素第1课时元素及元素符号

1.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

氧、硅、铝、铁

(3)特点: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4)分子、原子、元素、物质之间的关系

2.元素符号

(1)写法:

一大二小

(2)意义:

①表示一种元素;

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3)分类:

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课堂

小结

通过本节课我们知道,元素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它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现已发现的元素有一百多种,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质就是由这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

元素用统一的元素符号表示,我们不仅要认识元素符号,还要会写、会读、会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元素。

元素符号具有两个意义;

它既可表示一种元素,又可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练习与应用(P65)

1.填空题

(1)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O表示一个氧原子;

氧元素。

2H表示两个氢原子。

(2)分析下列各组物质的元素组成,将每组中相同元素的名称、符号、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填入括号内。

2.选择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D)。

A.SiB.FeC.AlD.O

(2)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D.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氯元素组成的

(4)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D)。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元素的核电荷数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3.写出氮、氯、硫、磷、锰、铜、金的元素符号。

解:

氮:

N;

氯:

Cl;

硫:

S;

磷:

P;

锰:

Mn;

铜:

Cu;

金:

Au。

4.写出He、F、Si、K、Ag、Hg的元素名称。

He:

氦;

F:

氟;

Si:

硅;

K:

钾;

Ag:

银;

Hg:

汞。

5.将下列写错的元素符号加以改正:

铜CU,锌ZN,银AG,氯cl,钙cA解:

锌:

Zn;

银:

Ag;

Cl;

钙Ca。

方法点拨:

当元素符号前面加上化学计量数就只有微观意义,表示该元素原子的个数,如5H表示5个氢原子。

(1)写出下面符号表示的含义。

①Cl____,_____;

②2Fe_____;

nS_____。

(2)上述符号中既表示宏观意义,又表示微观意义的是________,只表示微观含义的是_____________。

(3)请写出一种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这种单质的元素符号_________。

【解析】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和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就只能表示多个原子,不能表示元素;

单独的元素符号既有宏观含义又有微观含义,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后,只有微观含义;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它的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这种物质,金属和稀有气体等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答案】

(1)①氯元素一个氯原子②2个铁原子n个硫原子

(2)Cl2Fe、nS(3)Hg(或Na等)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教学反思

元素的概念教学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从分析具体物质的组成出发,使学生知道不同物质里可以含有同种类的原子,然后指出这些原子之所以相同,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并由此引出元素的概念。

学生往往在分析宏观组成时用的“元素”概念与微观构成时的“原子、分子”易混淆,要多结合实例比较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元素符号的教学要注意两点:

一是分散难点,逐步记忆,即在化学课一开头就以化学符号的形式有计划地逐渐给出元素符号和化学式,让学生逐渐熟悉,自然记住,到学习本课题时,已经认识并记住了一些常见元素符号,这样就减轻了对枯燥乏味的元素符号的记忆负担。

这节课需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要使得较为抽象的概念变得较为浅显易懂,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讲解为辅的新课程理念,活跃课堂气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教师点评和总结:

课外拓展:

据报道,目前有些中小学生喜欢使用涂改液,经实验证明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有害物质,吸入后易引起慢性中毒而头晕、头痛,严重者抽搐、呼吸困难,二氯甲烷就是其中一种。

二氯甲烷(CH2Cl2)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素材积累】

1、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摘这广漠的荒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2、抬眼望去,雨后,青山如黛,花木如洗,万物清新,青翠欲滴,绿意径直流淌摘心里,空气中夹杂着潮湿之气和泥土草木的混合气味,扑面而来,清新而湿热的气流迅疾钻入人的身体里。

脚下,雨水冲刷过的痕迹跃然眼前,泥土地上,湿湿的,软软的。

1、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叠叠地挤摘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

荷叶上滚动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晶的。

它们有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2、摘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

房檐上挂满了冰凌,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

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摘大地毯上,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旧出来了,原来是雪摘告我们:

和你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对了,还有树。

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真好看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