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凤虎山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089885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4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萧县凤虎山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萧县凤虎山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萧县凤虎山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萧县凤虎山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萧县凤虎山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萧县凤虎山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萧县凤虎山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萧县凤虎山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萧县凤虎山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萧县凤虎山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萧县凤虎山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萧县凤虎山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萧县凤虎山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萧县凤虎山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萧县凤虎山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萧县凤虎山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萧县凤虎山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萧县凤虎山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萧县凤虎山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萧县凤虎山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萧县凤虎山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

《萧县凤虎山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萧县凤虎山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萧县凤虎山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

目录

前言 1

一、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1

二、评估过程 1

第一章评估依据 3

1.1评估范围和内容 3

1.2评估依据 3

第二章项目概况 7

2.1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7

2.3项目用能情况 9

2.4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及消费情况 10

第三章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12

3.1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 12

3.2建筑热工设计节能评估 14

3.3机电系统技术方案节能评估 18

3.4主要用能工艺与耗能设备评估 26

3.5项目能源消耗量及能效水平节能评估 28

3.6本章评估小节 29

第四章节能措施评估 30

4.1节能技术措施概述 30

4.2节能管理措施评估 31

4.3单项节能工程 31

4.4能评阶段节能措施评估 34

4.5节能措施效果评估 36

4.6节能措施经济性评估 36

4.7本章小结 36

第五章项目能源利用状况核算 37

5.1节能评估后项目能源利用情况 37

5.3本章小结 37

第六章项目能源消费及能效水平评估 38

6.1项目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评估 38

6.2项目对所在地完成节能目标的影响评估 38

6.3项目能源供应条件及落实情况 38

6.4本章小结 39

第七章结论 40

7.1本项目符合产业政策及区域有关规定 40

7.3技术先进性、设备先进性及在国内国际上所处水平 40

7.4主要能耗指标达标情况及在国内国际上所处水平 40

7.5单项节能工程符合国家及地区有关标准情况 41

7.6总体评估结论 41

萧县凤虎山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前言

一、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为切实贯彻实施《节约能源法》和《安徽省节约能源条例》,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管理,提高全社会节能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能源利用的角度论证安徽万沐置业有限公司万源公园世家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对项目能源利用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估,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评估过程

受萧县凤虎山林场的委托,我公司于2012年10月9日~10月15日对该场职工危旧房项目进行节能评估。

在评估过程中,评估人员对本项目作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和调研,搜集了大量的国家相关法规、产业政策、相关标准,咨询了多方面的专业人士,对本项目进行了客观、公正、真实的节能评估。

在评估过程中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1、专业性:

节能评估机构应组建专业齐备、能力合格、工程经验丰富的评估团队。

评估团队应覆盖项目所属行业的各工艺专业,以及热能、电气和技术经济等节能评估工作所需专业。

评估人员原则上应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熟悉节能评估工作的内容深度要求、技术规范、评价标准和程序方法等,具备分析和评估项目能源利用状况,提出有效节能措施,核算项目能源消费总量,判断项目能效水平等专业能力。

2、真实性:

节能评估机构应当从项目实际出发,对项目相关资料、文件和数据的真实性做出分析和判断,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项目用能情况等进行研究、计算和分析,给出评估参照体系,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和真实。

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技术文件中记载的资料、数据等能够满足节能评估的需要和精度要求时,应通过复核校对后引用;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通过现场调研、核算等其他方式获得数据,并重新核算相关指标。

对于能源消费量、单耗、能源利用效率、节能效益、经济效益等可定量表述的内容,应通过分析、测算(核算)给出定量结果;测算(核算)过程应清晰,符合现行统计方法制度及相关标准规定。

3、完整性:

节能评估内容应包括核算项目年能源消费总量,评价项目能效水平和能源供应情况等,全面分析项目工艺、工序和用能装置(设备)等的能源利用状况,提出建设方案、用能工艺和节能措施等方面的调整意见,分析节能效果等。

改、扩建工程还应分析原有主要生产工艺、用能工艺、主要耗能设备的能效情况及存在问题,并针对项目实施后对原用能情况的改善作用进行评估。

项目建设单位应根据节能评审和审查阶段的意见,及时组织节能评估机构修改、完善节能评估文件,不得遗漏。

4、实操性:

节能评估机构应根据项目特点,提出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节能措施及建设方案、用能工艺调整意见等,为下阶段设计、招标及施工等提供具体操作依据,不能仅做原则性、方向性描述。

节能评估文件应论点鲜明,对于评估、评审和审查阶段提出的节能措施及调整意见,应明确要求项目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落实,并作为相关部门竣工验收及考核的依据。

本单位根据节能评估的工作要求,制定了相应评估程序,见下表:

评估程序表

评估阶段

内容

组建评估团队

接受项目建设单位委托后,根据项目特点,组建符合专业性原则要求且人员稳定的评估团队。

开展节能评估

收集项目相关资料,确定评估体系和评估范围、评估项目情况、形成评估结论、编制评估文件等。

完善评估文件

节能评估文件报送节能审查后,组织各专业人员参加评审会,交流项目评估情况等,并根据节能评审和审查阶段所提意见,及时对评估文件进行修改和完善。

第一章评估依据

1.1评估范围和内容

本报告的评估对象为萧县凤虎山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

本项目地块位于凤虎山林场场部西侧,项目规划占地面积为10899平方米,合16.35亩。

总建筑面积约22659.9平方米。

项目总投资额2945.8万元人民币。

用地性质为林场拆迁职工居住建筑为主的综合用地。

根据国家、地方以及行业有关节能法律法规等,对凤虎山林场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其目的是对项目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节能分析。

具体评估内容如下:

(1)项目能源消耗和能效水平评估;

(2)能源供应及消费总体评估,包括: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总量及构成;项目能源供应条件及落实情况;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风险分析;

(3)项目对所在地能源消费的影响评估。

包括项目能源消费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预测,项目能源消费对所在地完成节能目标的影响预测;

(4)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包括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建筑本体、建筑用能系统节能评估;

(5)主要耗能设备节能评估。

本项目节能评估以标准对照法为主,即通过对照相关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和规范,对项目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评估。

居住公共建筑要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T753-2007)、《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安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T754-2007)。

建议建设单位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1.2评估依据

1.2.1评估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主席令2007第77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主席令1995第60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主席令1997第91号);

4、《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务院令28号);

5、《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国家发改委发改环资[2004]2505号);

6、《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国家发展计划委[2000]1256号);

7、《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3号);

8、《建设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建科[2006]231号);

9、《公安部消防局(2011)65号文件》;

10、《安徽省节能监察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221号)。

1.2.2国家现行的相关规范、产业政策、准入条件

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国发[2011]9号);

2、《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

3、《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发[2005]65号);

4、《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

5、《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

6、《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21号);

7、《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

8、《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建科[2008]113号);

9、《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93号);

10、《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技术导则》(建科[2008]118号);

11、《民用建筑能效测评管理暂行办法》(建科[2008]);

12、《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建科[2007]206号);

13、《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建科[2007]205号);

14、《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6号令);

15、《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管理办法细则》(皖发改环资[2011]18号);

16、《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2011年本)。

1.2.3地方相关政策规定

1、《2009年安徽省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2、《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细则(皖发改环资〔2011〕18号);

3、《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皖政办〔2005〕42号);

4、《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59号);

5、《关于印发〈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建科〔2007〕206号)。

1.2.4技术导则和技术规范

1、《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

2、《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GB/T17167-2006);

3、《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

4、《企业能源网络图绘制方法》(GB/T16616)。

1.2.5行业标准,技术规定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2、《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3、《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T753-2007);

4、《安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T754-2007);

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034-93;

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7、《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9、《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1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

1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12、《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8;

1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14、《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1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7、《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4—2008;

18、《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

1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

1.2.6相关终端用能产品能耗标准

1、《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源效率标识实施规则》;

2、《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源效率标识实施规则》;

3、《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9577-2004);

4、《管形荧光灯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7896-1999;

5、《普通照明用双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043-2003;

6、《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044-2003;

7、《单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415-2003;

8、《高压钠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573-2004;

1.2.7其他相关资料

1、萧县凤虎山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萧县凤虎山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3、《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技术导则(试行)》;

4、《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测评导则》;

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

第二章项目概况

2.1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建设单位名称:

萧县凤虎山林场

2、所有制形式国有

3、邮编:

235200

5、项目建设地:

凤虎山林场场部西侧

6、项目建设性质:

异地新建

7、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刘仙华

环境。

2.1.1项目名称:

萧县凤虎山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

2.1.2项目具体用地位置:

凤虎山林场场部西侧

2.2.2建设地点

项目选址在萧县凤虎山林场场部西侧

2.2.3项目规划设计布置

本项目规划面积10899㎡,容积率2.2,小区围绕中心景观布置了6栋6层建筑,地上建筑面积22659.9㎡。

本项目设计严格执行国家和宿州市萧县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力求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满足建筑单体的各项设计要求,在“时尚而不浮躁,品质而不奢华,古典而不刻板,品味而不做作”的设计原则之下,“纯、薄、短、宽”成为建筑产品突出的特征,也成为和美生活的序曲。

根据整个小区的整体构思及投资状况,在设计中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形式,在满足规范及国家健康住宅标准的同时,创造出以人为本的新型住宅小区。

根据整个小区的整体布局,在环境保护、安全防火、交通组织、节能、物业管理、人防及抗震设防等方面,依据国家的有关法规合理设置,保证小区可持续的发展。

具体规划设计布置见附图。

2.2.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2.2.4。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危旧房改造户数

192

2

受益人口

256

3

总占地面积

10899

4

总建筑面积

22659.9

5

绿化率

35

建筑密度

34.6

6

总建筑高度6层

19.2

7

投资规模

万元

2945.8

(含基础设施)

8

建设期

10个

2012.10-2013.8月

2.2.5主要户型统计

按照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有关要求,参照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的标准,结合全省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作会议要求,通过召开职工大会,广泛征求意见,我场危旧房改造异地新建的基本户型定为100平方米左右。

(一)项目户型尺寸控制

本项目目标客户群体比较在意房间的方正与否和紧凑与否,他们希望能够用较小的户型面积来换取较高的舒适度,因此户型设计应尽量紧凑,避免户型面积的浪费。

其中:

119平方米户型106套,116.8平方米户型86套。

(二)主要户型功能空间设置

1、客厅阳台及生活阳台——客厅阳台、生活阳台是本项目所有户型必须配备的辅助功能空间;

2、功能间——结合我司对目标客户的研究,萧县市场普遍有功能间有一定需求,功能间可以作为书房,储藏室,或者临时设置为小卧室。

功能间的设置能保证房型功能使用的的灵活性,以便客户在装修时根据自身需求将其设计。

玄关——由萧县的市场需求决定我们建议的户型基本都是较大户型,故入户玄关的设置增加私密性是有必要的。

3、主卧阳台——结合区域市场产品特征及我司对类似项目的操作经验,我司建议可以考虑在舒适两房和三房中设计主卧阳台,具体尺度不宜过大,其中舒适两房采用一步式阳台即可,三房主卧阳台控制在5-6㎡即可。

主要户型元素

外飘窗——外飘窗由于属于附赠面积、实用性较强,在目前市场上颇为流行,建议本项目可以在次卧、主卫等房间加以利用;

转角落地窗——由于转角落地窗视野开阔等优势,其在中高档项目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大有替代外飘窗的势头。

建议本项目可以在主卧采用转交落地窗,同时可以将落地窗处层高压低至2.2m以下,通过赠送独立功能空间的方式来增强项目性价比。

2.2.6项目进度计划

项目建10个月。

2.3项目用能情况

2.3.1主要供、用能系统与设备初步选择

2.3.1.1选型原则

1、满足项目设计配套服务能力的技术标准要求。

技术先进可靠,配置成套,性能匹配。

2、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主、客观条件,合理选择,务求实效;

3、具有柔性性能和可兼容性。

4、节能降耗,符合环境保护规定和循环经济的要求;

5、设备性价比好,售后服务规范广。

2.3.1.2主要供、用能系统与设备清单

经过节能评估,该项目的主要耗能设备见表2.3-1。

从表中可知,该项目所用能源为电、天然气和耗能工质—水。

2.3.1.3项目能源流向

本项目的能源消耗种类主要有二次能源电力、天然气和耗能工质自来水。

项目所用能源均外购。

项目能源流向见图2.3-2。

图2.3-2项目能源流图

2.3.2项目能源消耗情况

项目消耗能源:

电、天然气;

项目耗能工质:

新鲜水。

项目能源消耗数量使用情况见表2.3.2。

表2.3.2能源消耗数量使用情况

能源

种类

实物

消耗量

当量值

等价值

折标系数

折标煤量

比例(%)

折标系数

折标煤量

比例(%)

113.7(104Wh)

0.1229

(kgce/kwh)

139.73(tce)

94.98

0.3490

(kgce/kwh)

396.8(tce)

98.17

新鲜水

10.8(104t)

0.0857

(kgce/t)

0.925(tce)

0.62

0.0857

(kgce/t)

0.925(tce)

0.2

天然气

5.2(104Nm3)

1.2413

(kgce/m3)

6.45(tce)

4.4

1.2413

(kgce/m3)

6.45(tce)

1.63

合计

综合能耗

147.10

(tce)

100

404.18

(tce)

100

2.4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及消费情况

2.4.1电力供应条件、消费情况及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宿州市电力总装机容量已达154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80亿千瓦时。

目前,较大的煤电能源类项目如中国华电集团宿州电厂一期2×600MW工程已经投产,二期2×100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的各项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汇源热电公司“上大压小”2×300MW热电联产机组项目正在作开工前的准备工作,皖能集团2×1000MW超临界机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正有序正常进行。

据安徽省电力公司宿州供电公司统计数据得知,2010年全市电力消费约38亿KWh。

预计“十二五”前期,电力总装机容量将达到6000MW。

另外萧县电力供应属华东电网,设施完善,境内有11万伏以上变电所2座,生产生活供电充足。

故本项目的供电条件有保障。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用电不会对当地电能源消费产生影响。

2.4.2水供应条件、消费情况及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宿州市属淮河流域,大小河流70条,分属新汴河、濉河、潼河、安河、南四湖和故黄河6大水系。

全市平均地表径流量17.8亿立方米,人均约400立方米,分别为全省、全国的27.2%和14.7%;可利用量为3.3亿立方米,占总径流量的28.6%。

宿州天然纯净水资源丰富,已查明的有萧县帽山姬庄BG1矿泉水、梅村中学深井矿泉水、埇桥区宿州市特酒厂RTO5矿泉水、宿州市水文队矿泉水共四处。

日开采量分别为200、1450、700、300立方米。

均为饮用天然矿泉水,达到GB8531—87(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要求。

根据城市主干道的增加和延伸及开发区的建设需要,扩大自来水供应面和供应率,到“十五”末,新增供水能力5万吨/日,总供水能力达12.5万吨/日,供水面积35平方公里,供水普及率达100%,保证了居民、工业等各项用水需求。

另外萧县南北分属淮、黄河水系,地下水量为2.6亿立方米,水质优良,生产、生活用水充足。

本项目建成后年使用水量为273421吨,对宿州市萧县的自来水消费影响较小。

2.4.3天然气供应条件、消费情况及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宿州市黄口凹陷区的油气资源相当丰富,已掌握的储量为7亿吨,天然气资源641亿立方,建成年产100-150万吨的油田,产气量10亿立方,煤炭储量及煤层气储量均居华东第二位,属大型煤层气田,且煤层气品质好,甲烷含量超过95%,发热量达8500大卡左右,宿南煤田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

另外萧县为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已探明煤炭储量7.5亿吨,现有17对矿井,年产能力120万吨;探明石油储量7亿吨,煤层气储量1000亿立方米,故本项目天然气供应量有保障;项目建成后,天然气的使用不会对周边居民及企业的正常用气产生较大影响。

综上所述,项目的能源品种选择合理,当地能源能保证该项目的建设和正常运行;同时,本项目建成后的能源使用也不会造成萧县的能源短缺。

第三章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3.1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

3.1.1项目选址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3.1.1.1项目建设地点的选择评估

萧县属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

年日照时数为2220至2480小时,年均气温14.4℃,年均无霜期208.3天,年均降雨量811.2毫米。

萧县为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已探明煤炭储量7.5亿吨,现有17对矿井,年产能力120万吨;探明石油储量7亿吨,煤层气储量1000亿立方米,石灰岩储量30亿吨;铁矿石、瓷石、高岭土等储量可观。

萧县南北分属淮、黄河水系,地下水量为2.6亿立方米,水质优良,生产、生活用水充足。

电力供应属华东电网,设施完善,境内有11万伏以上变电所2座,生产生活供电充足。

该项目用地交通便利,配套设施齐全,生态环境优良、文化氛围浓厚、拥有完善的社区服务系统。

3.1.1.2项目选址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本项目主要使用的能源品种是电、天然气和水,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消耗电量为113.7万千瓦时,年消耗天然气量为5.2万标方,水108万吨。

项目所需电、天然气和水均为萧县市政管网统一供应。

项目水源为市政自来水,水压按0.35MPa设计,生活给水管均从市政给水管网引入两条DN300进水管,在小区内沿道路下给水管沟及地下停车库顶板下敷设,给水管网成环状(管径DN300)。

供电电源为室外市网埋地引入两路10KV独立电源至小区内助变配电站。

由主变电站引出两路10KV独立电源至各区分变配电站,由各区变配电站低压侧馈出220/380V低压电源供小区内电力及照明设备用电。

天然气供应来自市政燃气管网,满足小区内住户的使用需要。

经充分的勘察调研,项目所在地现有电、天然气、水的供应完全能够满足本项目的使用要求。

3.1.2总平面布置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该项目土地使用性质为综合用地。

规划设计在充分研究现代住宅规划结构演化趋势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分期开发实施的要求,利用现代小区规划理念,构筑完整的社区系统,并利用小区中心广场、绿地景观来塑造小区的多样化氛围和提高社区活力。

由于地块整体规模相对较小,总占地面积10899平方米,同时建筑面积预计22659.9平方米,本项目的产品形式为6层为主的小区。

为了增加本案的建筑产品的多样性,并且能充分使用容积率,本项目在规划上采取因地制宜的思想,根据地块不同位置的地形,整体规划,整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