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贺州市名校2020年物理中考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有解析)Word格式.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80920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省贺州市名校2020年物理中考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有解析)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广西省贺州市名校2020年物理中考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有解析)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广西省贺州市名校2020年物理中考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有解析)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广西省贺州市名校2020年物理中考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有解析)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广西省贺州市名校2020年物理中考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有解析)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广西省贺州市名校2020年物理中考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有解析)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广西省贺州市名校2020年物理中考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有解析)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广西省贺州市名校2020年物理中考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有解析)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广西省贺州市名校2020年物理中考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有解析)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广西省贺州市名校2020年物理中考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有解析)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广西省贺州市名校2020年物理中考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有解析)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广西省贺州市名校2020年物理中考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有解析)Word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广西省贺州市名校2020年物理中考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有解析)Word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广西省贺州市名校2020年物理中考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有解析)Word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广西省贺州市名校2020年物理中考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有解析)Word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广西省贺州市名校2020年物理中考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有解析)Word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广西省贺州市名校2020年物理中考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有解析)Word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省贺州市名校2020年物理中考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有解析)Word格式.doc

《广西省贺州市名校2020年物理中考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有解析)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省贺州市名校2020年物理中考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有解析)Word格式.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西省贺州市名校2020年物理中考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有解析)Word格式.doc

C.当u=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cm处移动到8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D

试题分析:

由图示可知,当物距为4cm时,像距也为4cm,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与物距相等,故2f=4cm,则f=2cm,故A错误;

由于2f=4cm,当u=3.5cm时,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因此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当物距u=5cm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cm处移到8cm处的过程中,物距逐渐增大,所以成的像逐渐减小,故D正确;

故应选D.

【考点定位】凸透镜成像

4.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许多优美的诗词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列诗词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有误的一项的是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看到水中游鱼细石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呈红色是因为它能反射红光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实际是固态,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

A.“孤帆”与“江岸”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以“江岸”为参照物,“孤帆”是运动的,故A正确;

B.在岸上看到水中的游鱼细石,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错误;

C.由于桃花能反射红光,所以会有人面桃花相映红,故C正确;

D.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故D正确;

5.标有“6V1.5W”的小灯泡,通过它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若把这样的三只灯泡串联起来,接在12V的电源两端,灯泡的电阻及实际功率约为:

A.24Ω0.67W B.20Ω0.8W C.24Ω0.96W D.20Ω0.67W

分析图像可知:

灯泡的电阻会随电压、电流的不同发生变化,因此解决此类问题只能从图像入手分析.三只完全相同的灯泡串联,灯泡的电阻相等,通过的电流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知,三只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把这种规格的三只灯泡串联接在12V的电源两端,每只灯泡两端的电压都为4V,从图像上可以看出,当电压是4V时,通过灯泡的士电流为0.2A,

所以每只灯泡的实际电阻:

每只灯泡的实际功率:

P=UI=4V×

0.2A=0.8W.故选B.

6.如图为自动垂直升降式车库的停车过程示意图.下列关于汽车匀速上升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

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分析】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汽车匀速上升时,汽车的速度不变,因此动能不变,汽车的高度不断增加,因此重力势能增加,故D正确.

7.我国经常提到的像:

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

①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②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③放大镜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④电影银幕上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观后镜是凸面镜,所以它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其中,属于实像的是①④;

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⑤;

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

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⑤.

8.下列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汽油机的压缩冲程 

B.水蒸气顶起水壶盖的过程

C.小孩沿滑梯下滑的过程 

D.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的过程

A.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汽油和空气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B.水蒸气顶起水壶盖,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符合题意.

C.小孩沿滑梯下滑的过程,需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不符合题意.

D.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的过程中与空气摩擦,是摩擦生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不符合题意.

9.如图是某品牌榨汁机.为保障安全,该榨汁机设置了双重开关——电源开关S1和安全开关S1.当杯体倒扣在主机上时,S1自动闭合,此时再闭合S1,电动机才能启动,开始榨汁.下列电路图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A.图中,开关S1闭合时,电动机被短路掉,不能工作,故A错;

B.图中只要开关S1闭合,电动机就会工作,故B错;

C.图中只有当两个开关都闭合时,电动机才能正常工作,故C正确;

D.图中只要开关S1闭合,电动机就会工作,故D错;

10.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

A.不成像

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

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

D.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关于镜面对称的,由题意可知,平面镜只是下移了,并没有改变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所以也不会改变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仍会在原来的位置,故应选D.

11.今年3月4日,在我市阳新地区下了一场冰雹.已知冰雹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随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且落地前已做匀速运动.关于冰雹的下落过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冰雹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大

B.冰雹的机械能越来越小

C.当冰雹匀速下落时空气阻力对冰雹不做功

D.冰雹受到的空气阻力越来越大,可能大于重力

A.冰雹下落过程中,高度减小,重力势能越来越小,故A错误;

B.由于冰雹要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所以其机械能减小,故B正确;

C.当冰雹匀速下落时,冰雹在阻力的作用下才做了匀速运动,所以空气阻力对冰雹是做功的,故C错误;

D.冰雹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大,阻力变大,当阻力等于重力时,冰雹会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所以阻力不可能大于重力,故D错误.

故选B.

要能从能的转化理解冰雹的机械能变化,因为冰雹下落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最终转化为内能,所以机械能必定是减小的.

12.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日食形成的原因相同的是()

A.水面“折”枝

B.露珠下叶脉看起来变粗

C.手影

D.拱桥倒影

A.水面“折”枝,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故A错误;

B.露珠下叶脉看起来变粗,露珠起到放大镜作用,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故B错误;

C.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故C正确;

D.拱桥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在电磁铁的正上方用弹簧挂一条形磁铁.当开关闭合后,条形磁铁与电磁铁的相互作用为___(填“吸引”或“排斥”).当滑片P从b端到a端的滑动过程中,弹簧的长度会变___(填“长”或“短”)

排斥变长

[1]读图可知,电流从螺线管的上端流入,下端流出,右手握住螺线管,使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则螺线管的上端为S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条形磁铁与电磁铁的相互作用为排斥;

[2]当滑片P从a端到b端的滑动过程中,变阻器的阻值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因此,电磁铁的磁性变强,与条形磁铁的排斥力变大,故弹簧会变短一些.

14.水的比热容是4.2×

103J/(kg·

℃),某电热水壶在5min内将2L初温为20℃的水烧开,则壶中水的质量为______kg,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此时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

请举出一个生产生活中应用水的比热容最大这一特性的实例:

___________。

26.72×

105用水做汽车水箱中的冷却剂

由题意知道,水的体积是:

V=2L=2×

10-3m3,由知道,水的质量是:

m=ρV=1.0×

103kg/m3×

10-3m3=2kg;

因为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所以,水吸收的热量是:

Q吸=cm△t=4.2×

103J/(kg•℃)×

2kg×

(100℃-20℃)=6.72×

105J;

由于水的比热容最大,所以,生产生活中常利用它做冷却剂,例如用水做汽车水箱中的冷却剂。

15.某同学家的电子式单相电能表上个月月初、月来的表盘如图所示,且表盘上有“1600imp/kW·

h”的参数。

据表盘上的信息可知该同学家上个月共用电_____kW·

h;

若关闭家中其他用电器,只让一个电饭煲工作3min,观察到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了40次,则此电饭煲工作时的电功率为____W。

95500

由于电能表的读数方法是:

①月末的减去月初的示数,②最后一位是小数,③单位kW•h;

所以,本月消耗的电能:

W=12614.6kW•h-12519.6kW•h=95kW•h=95度;

因为1600imp/(kW•h)表示每消耗1kW•h的电能,指示灯闪烁1600次,所以,指示灯闪烁40次消耗的电能是:

,所以,电饭煲的实际功率是:

=0.5kW=500W。

16.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医生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先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喷在患处时又在皮肤上迅速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____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类似局部麻醉,人的伤痛很快消失,同时防止伤口处形成淤血.

液化汽化吸收

汽化是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有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汽化过程需要吸热,使物体的温度降低.

液态的氯乙烷沸点低,涂到身体表面上时,它就会发生汽化(沸腾)现象,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从身体吸收热量,使受伤部位温度降低.将常温下是气态的物质变为液态的办法有两种:

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气态的氯乙烷在加压的条件下液化成液态储存在容器内;

当液态的氯乙烷喷出遇到温度较高的皮肤时,会迅速汽化为气态;

液态的氯乙烷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

17.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一小团干燥的棉花,快速压下活塞,可观察到棉花着火燃烧,此过程中活塞对筒内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与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某台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2400r/min,在1s内,汽油机完成_____个工作循环.

增大、压缩、20

活塞对筒内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大,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四冲程内燃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飞轮需转两周,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2400r/min,在1s内飞轮转40转,完成20个工作循环.

【考点定位】内燃机

18.如图所示,电阻箱的读数为________Ω。

2017

由图可知,电阻箱的读数为:

R=2×

1000Ω+0×

100Ω+1×

10Ω+7×

1Ω=2017Ω。

19.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_______(选填“大"

或“小"

).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________.

(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________相同.

(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________,表示液体的压强________.

(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________(选填“不变"

或“变化"

).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

小相平深度大大不变相等

(1)液体压强计就是利用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体现压强的,压强越大,U形管液面高度差越大;

(2)压强计测量液体压强时,就是通过橡皮膜来感知压强的,通过橡胶管中气体压强的变化来改变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若液体压强计漏气,U形管中的液面就不会变化;

(3)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

液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的深度,在探究与其中的一个因素时,就要控制另一个因素一定.

(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就会有漏气现象,因此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小;

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橡皮膜不受液体的压强,因此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

(2)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

液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的深度,实验中没有控制金属盒浸入的深度相同,因此无法得出正确结论.

(3)液体密度相同时,压强与深度有关,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压强越大,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

(4)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因此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

2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S后两灯泡发光,两表示数正常.一段时间后两灯突然熄灭,且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为零,则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排除故障后,小明再测L2两端电压,他保持b接线柱不动,只是把电压表a接线柱改接到c处,则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

L1断路电压表指针反向偏转

此为串联电路,一段时间后两灯突然熄灭,则发生的是断路故障,此时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为零,说明与电压表并联的位置断路,即L1断路.

保持b接线柱不动,只是把电压表a接线柱改接到c处,此时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电压表指针将反向偏转.

点睛:

用电压表检验电路故障时,将电压表与用电器并联,电压表有较大示数(接近电源电压),此处用电器断路或与之串联的用电器短路;

电压表无示数,此处用电器短路或与之串联的用电器断路.

21.春节期间,许多人都喜欢在家里插一束香水百合,使自己的室内弥漫着百合花的花香,这是因为_________;

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用胶水将对联贴到墙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的缘故。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引力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室内弥漫着百合花的花香,是花的香气分子不停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固体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分子间距离,胶水干了(凝固)以后,由液态变为固态,分子间距离变小,引力增大,可以使对联紧贴在墙上。

三、作图题

22.请在图中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物体对斜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

(_________)

因为压力是接触面受到的力,所以作用点在斜面,压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如图:

23.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常用的一个插线板.他在使用中发现:

插线板上的指示灯在开关闭合时会发光,插孔正常通电;

如果指示灯损坏,开关闭合时插孔也能正常通电.根据上述现象,在图乙中画出插线板中开关、指示灯和插孔的连接方式,并与电源线接通.

(______)

插线板上的指示灯在开关闭合时会发光,插孔正常通电,说明开关同时控制灯泡和插座,灯泡和插座之间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如果两者并联,开关应该在干路上;

如果指示灯损坏,开关闭合时插孔也能正常通电,说明灯泡和插座之间是并联的;

开关接在灯泡、插座和火线之间控制火线使用更安全.故连接方式为:

24.根据图中的电流方向,分别在方框中填入电流表或电池使两灯都发光.

(_______)

根据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正极出来经用电器进入负极,若上面是电源,则中间灯泡的电流方向不可能是图中情形,若下面是电源各支路电流和干路电流均与图中相符,故下面是电源,上面是电流表,电流表测上面灯泡的电流如图:

四、计算题

25.工人师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在10s内用100N的拉力将25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不计绳重与摩擦阻力),求:

(1)工人师傅做功的功率;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为了改变施力的方向,工人师傅在不添加任何器材的情况下,采用了该滑轮组的另一种绕法,仍将25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工人至少需要做多少总功.

(1)60m

(2)83.3%(3)600J

(1)由图知,此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s=3h=3×

2m=6m

工人做的功为:

W总=Fs=100N×

6m=600J

工人做功的功率为: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3)为了改变施力方向,该工人师傅要将绳的一端挂在上面的滑轮上,此时绳子的股数为2,虽然连接方式改变,但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前提下,额外功较之前的连接方式不变,同样将25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的情况下,工人至少需要做的总功依然为600J.

26.由图示男孩打弹弓的情景,你能联想到哪些物理知识?

(至少写出两条)

(1);

(2).

弹性势能转化成动能、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弹力做功子弹动能增加、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等

子弹的速度改变了,这是弹力作用的结果,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弹性绳发生了弹性形变,这也是外力作用在弹性绳上的结果,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子弹射出的过程中,速度变大,动能增加,是弹性绳将弹性势能转化成子弹的动能;

弹力对子弹做功,子弹动能增加;

拉伸越长,子弹飞得越远,这说明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等

27.如图所示,体积为1×

10-3米3、密度为5×

103千克/米3的均匀实心正方体甲和盛有水的轻质柱形容器乙放在水平桌面上,乙容器的底面积为2×

10-2米2。

①求甲的质量m甲;

②将甲物体浸没在乙容器的水中,测得甲物体放入前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如下表所示: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放入甲物体前

放入甲物体后

p水(帕)

1960

2156

(a)求放入甲物体前乙容器中水的深度h水;

(b)请根据表中的信息,通过计算判断将甲物体放入容器时是否有水溢出?

若无水溢出请说明理由;

若有水溢出请求出溢出水的质量m溢水。

①5kg②(a)0.2m(b)0.6kg

①由ρ=得甲的质量:

m甲=ρV=5×

103kg/m3×

10-3m3=5kg;

②(a)由p=ρgh得水的深度:

h水===0.2m;

(b)放入甲物体后水的深度:

h水′===0.22m,

水面实际上升:

0.22m-0.2m=0.02m,

水面应该上升的高度是:

=0.05m,

因为:

0.05m>

0.02m,

所以有水溢出,V溢=2×

10-2m2×

(0.05m-0.02m)=6×

10-4m3,

溢出水的质量:

m溢水=ρ水V溢=1.0×

10-4m3=0.6kg。

五、实验题

28.图甲是在“探究物质的密度”实验中使用的天平,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100g、50g、20g、10g、5g等。

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调节天平时应将______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王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l;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填字母代号)。

(3)小王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l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g左右。

试加砝码时,应用镊子夹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______g砝码,试加上其它砝码,最后调节游码。

(4)图乙是小李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

他的错误是:

______

游码平衡螺母BAC50称量物体的质量时,调节了平衡螺母

(1)天平在调节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

(2)合理的实验顺序可以减小测量时的误差,并使操作简便,从这一角度分析步骤的合理性.

(3)天平的读数:

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4)计算出倒出水的质量,读出倒出水的体积,由ρ=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1)使用天平时,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

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根据题意知:

应该先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