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98330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

《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

尤溪五中肖淑斌(执笔)

前言

为了把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做到实处,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受到教育,进而养成良好习惯,为了让同学们在平时自己的语言中时刻注意说好文明用语。

我充分利用班队会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学生礼仪读本》。

结合平时的生活实际总结、归纳常用的文明礼貌用语,并且以互动问答、情境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学习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现报告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礼仪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但在科技高速发达,经济日趋全球化的今天,人们的意识形态中的“礼仪”,逐渐在淡薄、缺失。

现在的学生从小就受到百般呵护甚至溺爱,不少孩子在家庭及社会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他人,“不懂礼貌,做事不计后果,自私任性,不善于和同伴合作”等现象普遍存在,在少数孩子身上还较为严重。

纵观我校教育中,学生也有一些不良的习气存在:

在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食品袋……甚至有的同学认为:

反正有值日生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在学校,言行不能礼让他人,随心所欲地追求自我的空间,不懂得尊敬老师;在家中,习惯于惟我独尊,不懂得尊敬长辈;在社会上,缺乏公德,不能与他人愉快地交往。

而学校教育的形式较单一,收效甚微,学生虽然会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但不能自觉以此规范自己的言行。

对于学生礼仪的行为方面,更是缺少监督的力度和实践的平台。

结合我校创建“明理”特色校,通过学校礼仪教育的洗礼,要求学生把礼仪内涵深化在心里,把礼仪当作一种习惯,自觉地表现在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由他律变为自律,真正切实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的素养,提高整个学校的道德风貌。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1.开辟有时效性的文明礼仪教育新途径,优化育人环境。

  

2.构建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

  

3.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二)研究的内容  

中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积极营造各种礼仪教育的氛围,开发传统美德教育资源,并赋予新的内涵,开发学校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开设礼仪活动课,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现代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礼仪素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这一教育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文明素质,为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打下终身受益的基础。

同时积极探索礼仪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形成学校礼仪教育特色。

使中学生懂得一些必要的礼仪常识,在学校、家庭和公共场所三种场合,在衣、食、住、行四种生活内容的多维领域中习得和运用礼仪智慧,成长为一个精神饱满的、情绪愉快、人际关系协调、言谈举止受人欢迎,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的人。

  

三、研究方法和阶段

课题经县级立项后,我们立即着手制定课题的研究方案,选定了高三(1)和(2)班两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课题的实践研究。

(一)本课题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以调查、文献等方法。

1.基本研究方法:

“实践—反思”式行动研究法。

研究过程中,边实践、边反思,不断修正研究方案,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实效。

学校课题组将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培养中学生礼仪习惯的教育,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2.调查研究法。

从课题立项之前到研究的各个阶段,分别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不同内容的调查研究,提高研究的可行性。

  

3.文献研究法。

查阅文本资料及相关教育信息网,搜集资料,进行先期的文献研究,分析研究的时代背景,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为课题实施奠定基础。

  

4.经验总结法。

由具体经验总结,上升到科学经验总结,提高研究水平。

  

(二)根据计划安排,本课题研究过程,按照准备、研究、实施以及总结分为三个阶段开展,各阶段的研究情况如下:

1.课题准备阶段(2013.9)

(1)组建课题研究小组,进行任务分工;  

(2)确定课题研究目标,制定课题实施方案,为课题研究全面开展奠定扎实基础。

  

2.全面启动阶段(2013.10-2014.1)

(1)展开调查,开题论证,完善方案,展开课题研究。

  

(2)结合学校、学生实际,确立具体的礼仪规范,组织有关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3)结合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体验,促进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3.深入研究阶段(2014.2-2014.5)

(1)加强课题的规范管理,做好阶段性总结,对操作效果进行评价,找出问题及症结,调整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实验研究。

  

(2)开设文明礼仪活动课,利用研究中探索的文明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指导教学,形成学校礼仪教育特色。

  

(3)形成一套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的礼仪养成教育的方案。

  

4.总结提高阶段(2014.6)

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情况,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形成各种研究成果,接受领导或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鉴定。

 

四、研究成果 

(一)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文明礼仪操作体系。

通过近三年时间的研究,构建了一套适合农村学生特点,操作性较强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文明礼仪操作体系。

并将“中学生文明礼仪操作细则”编入了《学校管理规程》一书中。

我们将文明礼仪教育分为三个阶段来推进:

第一阶段为宣传发动初见成效阶段,本阶段以“校园礼仪”为重点,以中学德育纲要、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为依据,根据农村中学生的现状和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构建了不同年段,不同要求的文明礼仪教育内容体系和评价体系,比较系统地梳理出了中学阶段学生应具备的礼仪素质要求和礼仪行为准则,让全班学生按照礼仪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第二阶段为家校结合,深化推进阶段。

在校园礼仪的基础上,推出了中学生庭文明礼仪”评比标准,继续深入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家校结合,使文明礼仪深入到每一户家庭。

第三阶段为走向社会,细化延伸阶段。

将文明礼仪在校园与进家庭,走向社会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不断细化、深化,制定了“中学生社会文明礼仪”实施细则,并开展系列活动。

根据农村中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推出了文明礼仪“四项十六条”和“两要两不要”来细化此项教育活动,将文明礼仪要求落实在每一个行为细节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

(二)开发了中学生“文明礼仪”校本课程。

我们以校本课程开发为契机,在实践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传统礼仪的内涵,借鉴兄弟学校的经验,编写了一套符合农村实际的低年级“文明礼仪”口语交际校本教材。

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及接受水平,教材依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顺序对教材进行编排。

内容主要涵盖:

接待礼仪、就餐礼仪、观看礼仪、集会礼仪、上课礼仪、出行礼仪、交际礼仪等。

本书突出形式上的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的科学化和序列化。

开设了中学生“文明礼仪”校本课程,并将此课程纳入学校校本课程体系,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教学活动。

教师通过课堂主阵地,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科学地施加积极的影响,使“文明礼仪”教育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避免了随意性,构建了一个较为理想、较有系统的文明礼仪教育体系。

(三)促进了学生文明素养的明显提高

三年多来的文明礼仪教育实践,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中,学生的礼仪素养有了明显的提

高。

我们欣喜地发现,整个学生群体在礼仪行为上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

“我要做一个文明人”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大多数学生已养成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的基本礼仪行为,文明礼仪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

1、校园文明礼仪改善:

碰见老师热情地向老师问好,师生亲切招呼,已成了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文明礼貌”用语不绝于耳,“请”“谢谢”“对不起”成了我校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

课间活动文明守纪,做到轻言轻语,不高声喊叫,轻手轻脚,不追逐奔跑。

中午就餐做到用餐无声音,盘内无剩菜,桌面无饭粒,场地无残汤。

校园整洁美丽,赏心悦目。

学生举止文明,说话彬彬礼仪,相互谦让,同学友好互助等方面有了可观的进步。

2、家庭文明礼仪改善:

礼仪教育获得了家长的高度认同,和睦了亲子关系。

在家长的反馈中,在孩子的文明礼仪体验日记中,我们看到了礼仪教育给家庭带来的越来越多的和谐的音符。

孩子们孝敬父母,不再跟父母顶嘴;尊敬长辈,家中吃饭请长辈先就座;平时主动为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3、社会文明礼仪改善:

每次外出综合实践活动,都让我们做领导和做老师感到安慰和光彩。

外出看电影,队伍整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观看电影文明守纪。

外出春游,同学们良好的文明言行受到了景点工作人员的交口称赞。

我校的学生经常参加公益活动,如:

护绿、敬老等。

参与活动时,从孩子们的谈吐和举止中体现出较强文明意识,他们爱护环境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举止文明;受到了社区领导和居民们的高度评价。

学生良好的文明言行为学校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得到了社会的赞扬。

(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我们精心浇灌的文明礼仪之花,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开展,使我班在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探索素质教育的道路上迈开了坚实有力的一步。

文明礼仪教育已成了我班德育工作的一个亮点。

因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文明礼仪教育取得了成效,上学期被评为文明班级荣誉称号。

五、研究效果

经过三年的研究与实践,较好地促进了研究对象的个人成长,以及课题组教师的成长。

(一)学生层面:

形成了制度,养成了校园文明礼仪文化我们根据每一阶段的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和评价标准,经过提炼,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的操作制度,用制度来规范文明行为,用制度来保障活动的有效开展。

学校每学期都扎实地开展“文明礼仪示范班”和“文明礼仪标兵”评选活动。

通过上光荣榜,颁发荣誉证书,拍照上墙等多种形式大力表彰先进,树立模范榜样作用,以点带面,实现全校同学文明素质的提高,使全校上下形成了班班争创“文明礼仪示范班”,个个争当“文明礼仪标兵”的良好局面。

在学生的文明养成过程中,也形成了学校特有的文明礼仪文化。

另外,我们发现,学生行为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教师群体、家长群体的行为变化。

在学生的文明素养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家长的文明素养的提高。

在以学校为圆心的一定范围内,已初步形成了一种礼仪文化。

(二)教师层面:

1、教师课堂中渗透文明礼仪的知识,切合时机地进行文明行为礼仪的引导与教育。

充分挖潜教材中的礼仪教育因素,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资源,引导学生和同伴合作时、参加各种学习讨论时、回答问题时要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同时也和师德建设相结合,要求教师保持应有的教学礼仪,不体罚、变相体罚、谩骂侮辱学生,注重教学中教师文明礼仪的诱导作用。

2、课题研究锻炼了教师,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科研能力,提高了课题组教师的自身素养。

从个人的自学相关理论,集体学习交流,到外出培训学习;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培训记录。

教师在课题开展中认真学习,勤奋耕耘,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

六、讨论与思考

在两年多来的文明礼仪教育实践中,我们产生了几点不成熟的思考,借此提出,就教于方家。

(一)文明礼仪教育应该家校协同据了解,一部分学生在学校表现很好,在家却是另一番样子。

中学生的礼仪表现反映了家校教育的不平衡。

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家长的文明素质相对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育的效果。

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礼仪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言谈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直接在孩子身上发生作用。

家长良好的礼仪形象、家庭的文明气氛是十分重要的。

如何促使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以自己良好的言行影响孩子,与学校的教育一致起来,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二)文明礼仪教育应该持之以恒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

学生可塑性大,有好模仿和从众的心理特点,强化礼仪训练是比较容易取得效果的。

但由于受家庭、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学生的礼仪表现具有时好时差的反复性特点。

有的学生懂礼仪,知规范,但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再有常规训练的松懈、负面环境的影响等也使学生的礼仪表现产生反复。

因此对中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与训练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

七、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编著:

《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

[2]袁振国编著:

《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

[3]《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