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旅游经济的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06520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旅游经济的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甘肃省旅游经济的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甘肃省旅游经济的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甘肃省旅游经济的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甘肃省旅游经济的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甘肃省旅游经济的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甘肃省旅游经济的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甘肃省旅游经济的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甘肃省旅游经济的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甘肃省旅游经济的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甘肃省旅游经济的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旅游经济的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docx

《甘肃省旅游经济的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旅游经济的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甘肃省旅游经济的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docx

甘肃省旅游经济的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

甘肃省旅游经济的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

【摘要】:

旅游行业被认为是具备高水准的第三产业,对城市旅游经济具有奇迹重要的意义。

甘肃省素来就有“河岳根源,羲轩桑梓”的称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之一。

根据历史记载,伏羲和黄帝等这些古代神话人物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所以世人这样称呼它。

拥有丰富的古文化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以及政策资源,为甘肃旅游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甘肃省的旅游发展并不靠前,现在正是充分利用有关旅游政策以及省内促进旅游业发展政策的最好时候,努力突破发展难题,有效提升旅游资源利用率、旅游服务水平和旅游品牌。

甘肃的旅游业发展具有独特的地点和景点优势,同时还有国家和省内政策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也具有自身发展的一些缺点和外部的竞争威胁。

基于对甘肃省游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甘肃省;旅游经济;现状;发展策略

 

AnalysisonthepresentsituationanddevelopmentstrategyoftourismeconomyinGansu

【ABSTRACT】Tourismindustryisconsideredtohaveahighlevelofthethirdindustry,thecity'stourismeconomyisofgreatsignificance.Gansuprovincehasalwaysbeenthe"specialsourceofXiXuanhomeland"title,isoneofChina'straditionalculturefoundation.Accordingtohistoricalrecords,FuXiandHuangDi,suchastheancientmythofthecharactersareoutofhere,sopeoplecallitthis.Richinancientculturaltourismresources,naturaltourismresourcesandpolicyresources,forthedevelopmentoftourismeconomyinGansuhascreatedveryfavorableconditions.TourismdevelopmentinGansuprovinceisnothigh,itistomakefulluseoftourismpolicyandpromotethebesttimeintourismdevelopmentpolicies,andstrivetobreakthroughtheproblemofdevelopment,improvetheutilizationrate,tourismserviceandtourismbrandtourismresources.ThedevelopmentoftourisminGansuhasuniqueadvantagesoflocationandscenicspots,aswellasthestrongsupportofnationalandprovincialpolicies.Ontheotherhand,italsohassomedisadvantagesandexternalthreats.BasedontheanalysisofthecurrentsituationandproblemsofthedevelopmentoftourismeconomyinGansuProvince,threecountermeasuresareputforward.

【Keywords】:

Gansuprovince;tourismeconomy;presentsituation;developmentstrategy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研究背景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有力促进了人民一般性收入的增加,人们逐渐开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方式,旅游作为一种更高层次的消费方式已经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旅游已经从最开始的高端消费群发展至现在的大众消费群。

越来越多的人们愿意在工作学习之余的闲暇时间,利用一部分生活支出走出家里,走向户外去欣赏美景和事物,亲身体验人文和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好感受,国家也加大了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因此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有大幅度的提升,各省各市都开始重视,并开发当地有特色的地方、资源作为旅游景点。

甘肃省取名于甘川(张掖)和肃川(酒泉),地控黄河,特别的美。

甘肃气候差异大,虽然是温带季风性气候,但是由于不靠海,内陆有很大的大陆过渡性,气温差异,地形极其复杂,山脉多,可大致分为陇南山地,陇东和中部的高原,河西走廊以及祁连山地。

北边是塞外地貌,南边的高原景色也很宜人,水草丰美。

而且甘肃的水系较多,有九大水系,而且有两河,长江和黄河。

由于山林之间存在高度差,造就了及其丰富的水系。

矿产资源已金矿而著名,是亚洲最大,而且玉门油田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瓜州被称为世界风库。

同时,甘肃还居住着很多少数民族群众,有东乡、保安及甘肃土著民族。

2.研究目的

随着近十几年尤其是近几年的不懈努力,甘肃的旅游经济已经成为了该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该省旅游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旅游经济的现状进行研究与分析,相对的提出了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3.研究意义

甘肃省由于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经济发展一直跟不上,社会进步总体进程较慢。

近年来,由于全国各地旅游业的兴起,旅游行业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业炙手可热。

甘肃省的自然资源极其丰富,金属矿、石油以及因为地时差较大而形成的水能,更有壮观的地貌——丹霞地貌。

当然甘肃不仅有这些大自然赋予的财富,也有历史沉淀下来的人文资源。

甘肃作为曾经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城市,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而且多元的民族文化更吸引着游客的前往。

由此当地居民看到了经济发展的希望,靠着能够利用的自然资源,旅游行业得到快速进步,进而极大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得居民收入得以提高。

在现阶段乃至以后甘肃经济发展中旅游业的位置和作用将更加的突出和重要,深入以及科学的对甘肃旅游经济的发展进行研究和分析来促进甘肃旅游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甘肃省整体的经济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1.国外研究动态

博迪奥(1899)负责数据统计业务时曾经在一篇杂志上登载过《国外人士在意大利的旅游和支出》,利用统计学知识,分析和评价了旅游业对经济社会造成的深远影响,是经济学史上开展旅游经济学对社会影响探索的先驱。

马里蒂奥(1927)出版了《旅游经济讲义》一书,首次从经济学意义上对旅游现象进行了系统论证。

MassiddaEtzo(2012)利用面板信息剖析了意大利各旅游景点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波动情况,并总结出结论南部民众对旅游是否实惠具有较高要求,而北部民众则对旅游的文化品位更加注重。

Scetaram(2012)利用对澳大利亚国内旅游景点的研究数据分析,总结出对外来人口来澳旅游和迁居与他们家庭财务情况、旅游景点以及取代景点价格等有关的结论。

Croes等(2013)根据竞争力的有关概念,对各大旅游景点进行了排名,排名的权重中旅游竞争力的大小主要来自于游客感受、旅游经济总量和地区生活水平等。

2.国内研究现状

毛润之(2012)在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认为,促进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需要实施指导的基本思路,实现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加家庭可支配收入,提高旅游经济在区域经济地位,也需要协调旅游经济与其他第三产业经济的关系。

汪德根,陈田(2011)在中国旅游经济地区不同的时空分析里总结出旅游景点的自然性、交通便利性、地区经济能力是导致我国旅游不同地区存在差距的重要原因。

左水(2011)在中国旅游经济增长因素和她的贡献度总结中指出我国旅游经济总量的提升主要根据各旅游资源的配比尤其是资金支持而不是靠技术能力的提升得到的,是明显的要素性企业发展模式。

商品价格、环境因素和技术交流对旅游经济总量的提升都有明显的正向激励作用。

 

二、旅游经济的理论研究基础

(一)旅游经济的概念

旅游经济一般情况下是游客和旅游景点之间和不同的旅游景点之间的财务往来。

旅游景点要为游客游玩提供基本的食宿游玩基础服务,同时,游客也要为这些基础服务买单,这样就发生了游客与旅游公司之间的财务往来。

旅游景点要进行景点活动,必然与同类型的景点之间产生财务往来。

这些往来账目就组成了旅游经济,它是国民经济运行的一部分。

(二)旅游经济的特点与作用

1.逐步宽松的经济条件

随着近年来的经济改革和发展,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国民人均收入也在不断提高,所以极大拉低了发展旅游经济的所需资金,从而让更多闲置资金得以重新投入到更大的项目当中,另外,社会公众的收入多了,用于旅游方面的支出也与日俱增,这些客观因素为将来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2.逐渐完善的旅游政策体系

近年来,我国对旅游行业大开政策方便之门,各地各部门逐渐认识到旅游经济对社会经济总量的重要作用,同时大力度维护和积极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国家进行西部开发,要充分考虑到西部地区在自然资源方面的突出问题,要保证自然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两者协调发展。

在保证自然资源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发展和振兴当地旅游业指明了方向。

国家为了鼓励旅游,鼓励人们出行,实行了带薪休假的政策,让人们不仅有钱更有时间出行,这样既可以了解祖国的大好山河更可以提高国家的旅游收入,带动全国的经济发展。

3.加快旅游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

近年来,政府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资源整合统筹考虑,逐渐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生态资源的有效利用,出台了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同时要求各地各部门,对建设和保护的重要意义及预期效果做到详细规划,开展了原始森林保护工作,下发多个文件要求地方政府开展环境治理工程,因地制宜开展退耕还林,严禁滥砍滥发等情况的发生。

把自然生态保护和水电资源利用有效整合,实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我国本着不破坏生态的原则,尽做大努力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不对区域生态平衡造成影响,依托景区内的原有自然风光,让游客感受到最真实的风景。

(三)旅游经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扩大国家外汇存储

由于世界政治和文化不断交流进步,外交手段已逐渐成为一个国家重要的支付形式,它的作用已经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由于境外人士的入境旅游创造出丰富的外汇收入,因此旅游行业在一个国家外汇储备工作中意义重大,这是已经被世界各国证明的事实。

西班牙作为一个欧洲国家,人口只有不到四千万、国土也只有五十平方公里,但确实国际上一个重要的旅游国。

它对本国优越的自然资源,如海滩、日光和充分发展的服务业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从2013到2015,该国旅游收入占总出口收入的26%,占2015,西班牙进出口贸易逆差达780亿美元,旅游收入310亿美元,通过这个扭转了国际金融逆差近四成。

另外,瑞士在发展旅游这方面也有很强的借鉴经验。

2.回笼资金,促进资金积累

旅游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境内旅游方面。

境内旅游对一个国家回笼资金,积累社会财富也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测算,我国民众存在银行的闲置资金高达两万亿人民币之多,而且保持着每年三成的增长。

这些闲置资金如何有效投入到国家建设,如何引导民众使用它们,帮助国家有效回笼资金,可以有很多种方式,但是旅游确是一个双赢的通道。

由于民众不断追求新的生活方式,空闲时间里对精神层面的追寻和消费也逐渐增多起来。

实际上,我国境内旅游行业已经展现出高速前进的动力,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日渐显现。

根据数据分析,2013年全年,我国境内旅游超过两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八十亿元,而这一指标到2015年,分别上升为超过五亿人次和一千亿人民币。

3.带动产业链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据法国旅游业协会主席菲利普bonberger分析:

“43%的酒店收入,咖啡店和餐馆,与旅游直接相关;与旅游相关的航空公司收入的为42%,铁路运输收入的8%以及汽车的12%都与旅游业相关的。

在建筑业,例如,10年前,住店困难在中国许多城市的内部是一个普遍现象,但经过短短的几十年,直到2015年底,中国有各类酒店2100万家,星级宾馆2000多个,其中五星级以上的接近五十家,四星级的一百多家,三星级的有一千多家。

游客住的地方数量变多,已没有了原来的场景。

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建筑业的发展可以想象。

三、甘肃省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产业结构现状

表3-1和表3-2说明了甘肃省和全国从2011年以来的旅游经济指标,从图3-1中能够看到,不管是出境旅游还是境内旅游,食宿交通等刚性需求偏小的机构占比都比娱乐休闲等需求高的机构要占比要大。

表3-1甘肃省和全国从2011年以来的旅游经济指标(单位:

亿美元)

Tab.3-1Gansuandnationalinternationaltorismincomeconstitutiontable

图3-1近五年甘肃和全国国际旅游各部门占总收入平均比重图

Fig.3-1ContributionindifferentsystemsinthegrossincomeofGansu

andthenationalinternationaltourism

表3-22007-2015甘肃国内旅游收入构成情况表(单位:

亿元)

Tab3-2Gansudomestictravelingincomeconstitutionsituationtable

(二)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1.基础设施较差,整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

旅游开发和其配套服务设施息息相关,旅游环境正处于危险中,甘肃省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甘肃交通大动脉主要交通干道,高峰期通行能力不足。

道路严重损坏,交通拥挤,交通秩序混乱,例如陇南由于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但陇南文县一路石子滑坡、低级沉陷、地面泥泞不堪、尘土飞扬,大大降低了游客的出游感受,而且对外国游客没有出租车服务。

基础设施差资源定位不准,兰州,敦煌机场较小,航班较少,飞行密度低。

甘肃省的旅游基础设施较差,2016年的十一黄金周结束后,根据网友民意调查显示,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敦煌附近没有几个像样的宾馆,游客去官鹅沟游玩,早晨连个吃早饭的地方都难找,景区附近没有厕所,还需要开上十多分钟的车程才寻得见。

旅游商品种类单一,缺乏特色,销售额约占旅游收入的1/10。

旅游城市和酒店缺乏高品位、风情特点。

另外,服务人员的从业能力偏低,管理层和管理方法不科学,这些原因共同导致甘肃省旅游行业发展的低水平。

表3-3甘肃省在全国旅游系统排名情况(2015年)

从表1能够得出结论,甘肃的旅游排名在全国涞水很低,数据直接反映了甘肃省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在中国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应该加快甘肃省基础设施的发展步伐,提高硬件基础设施和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水平都是至关重要的。

2.旅游行业形象逐渐重要,旅游品牌意识激增

经过20年的建设和发展,甘肃省开发了一大批高品位、高潜力、受广大游客欢迎的旅游景区和景点。

并依托甘肃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形成旅游线路覆盖全省旅游网络,并沿着丝绸之路以城市为基础,合理布局,突出主题。

到目前为止,甘肃省拥有各类旅游景区360个,现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称各有四个;国家级景区三个、保护区15个、重点文保机构43个。

总体而言,甘肃旅游资源品牌的数量还比较丰富,发展空间还很大。

甘肃省已经有几条比较成熟的精品旅游路线,有丝绸之路全景游、华夏文明黄河游、甘南—庆阳红色游还有一条兰州到平凉的休闲度假游,这几条旅游路线适合于各个年龄层的旅游者,同时也适用于对旅游有深度需求的专业人士。

3.甘肃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

甘肃的游客数量从2002到2014,游客数量翻了2.75倍,旅游收入从2002年19.12亿元增加到2014年115.91元,上升了五倍多。

2003因为全国境内爆发“非典”,致使甘肃旅游的人次和经费下降了不少。

但是纵观全局,甘肃旅游发展仍然具有很大后劲。

4.政府对旅游业的投入逐步加强,但发展资金仍不足

近年来,甘肃省政府对旅游业的关注日益增强,投资也逐渐加强。

2015年甘肃省旅游项目建设投资额为7417亿3842万元,完成建设投资达2926亿6967万元,其中主要服务和旅游基础设施(不含景区)占22.01%;旅游酒店项目占15.82%;旅游景区项目52.11%,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省内旅游行业的提升。

但是甘肃省由于区位原因,经济发展还比较靠后,开发资金远远低于甘肃省旅游资源的充分发展需要。

 

四、甘肃省绿色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充足的资源优势条件没有充分发挥

甘肃省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在全国来说都首屈一指,这些旅游资源多元分布,结构合理,质量上层,一些经典具有很强的特色,拥有很强大发展潜力。

但是,近年来,甘肃旅游行业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甘肃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业经济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后位,资源优势不能很好的转化为经济优势,尤其表现在:

众多景点的开发模式比较简单。

甘肃在经典开发上只是简单对游览资源进行开发,这种开发方式已经逐渐被淘汰,它不仅投入大,成本高,工期长,而且经济效益不好,回头客很少,甘肃省在旅游资源开发上思想陈旧,缺乏创新,旅游资源过于单一,游客在各个景点中穿插,路途可能需要几百甚至几千公里,但看到的景象却是大径相同,其实没什么特别之处提供给远道而来参观的客人们。

(二)工业污染抑制旅游业的发展

绿色是旅游休闲的生命线,国家各行各业都在提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水青山才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金山银山。

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阶段。

工厂企业的快速建设给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和很多破坏。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工业生产的废水和噪声所产生的噪声污染对自然环境的旅游区造成了污染,并扰乱了旅游区的安静。

一方面,旅游区失去了新鲜的空气,清澈的水,安静的氛围;另一方面,由于环境污染游客的兴趣减少。

另一方面,利用资源和农业生产破坏自然生态平衡,使旅游资源受到直接影响。

(三)经济结构还是以传统的农牧业和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

甘肃作为自然生态难以自然恢复的省份,并且主要发展的都是农牧业等原材料工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

当前统计上看出来的经济恢复都是政府通过拉动投资来实现的,真正的经济增长点还没有出现,投资和消费、国内需求和外部需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农村发展和城市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问题日益突出。

(四)开发经营方式粗放、思想观念陈旧、管理水平低下

甘肃在管理旅游经济和实施旅游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的管理失误和经营方式的单一都给自然生态带来了很大影响。

科学开发自然生态可以帮助贫困地区脱贫,实现经济腾飞,从而带动就业等等。

但一旦开发失误,不仅对当地自然生态造成破坏,更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主要表现在:

首先是盲目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

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往往没有计划和规划盲目地进行,它不通过科学论证,胡乱开发,对资源造成了重复浪费。

这种缺乏发展的前提下的整体规划,往往使他们自己的发展资源的定位不明确,所以在建设过程中也造成了资源利用的不平衡。

最后是管理体制落后。

根据目前甘肃省的制度,旅游资源属于环境保护、林业和文化差异的管辖,似乎是旅游资源的精细化管理,但是,这样的多管理造成管理意识缺乏。

没有次序的管理让自然生态的开发运行处于混乱状态,进一步发展下去,就是旅游管理和监督的缺失,后果非常严重。

五、甘肃省发展旅游经济的策略分析

(一)有效利用资源优势,合理分配资源

要做强甘肃省全省旅游经济,首先就要有效利用好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科学安排景点设置,并对旅游景点进行多元开发,在调整结构的前提下,坚持特色发展的理念,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特色产业的精品工程。

另外,甘肃省还要在创新能力上下达功夫。

努力发展红色旅游、休闲文化、工业文明等多层次旅游路线,打造一批特色线路、特色酒店、特色服务业等旅游产品,努力提升产品层次,努力闯出品牌,发挥品牌效益,打造品牌体系。

(二)注重自然生态保护,推动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作为依靠地球生态和历史人文的绿色产业,自然资源和历史保护是发展旅游业的根基。

有关部门要下大力气做好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作为其他所有工作规划和建设的基石,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规划和建设旅游产品。

另外,有关部门要不断增强法制意识,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环保理念,鼓励绿色经济。

旅游休闲企业要成为绿色出行、低碳出行的引领者,不断强化环境保护功能,助推旅游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附近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开辟新财源

全省旅游收入总量中,交通运输占比最大,而弹性比较大的消费、休闲等收入却比较小。

所以必须提升旅游收入中休闲和消费等方面的水准,进一步调整行业结构,达到结构性增长的目的,构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促进旅游经济总量增长,具体要做到:

(1)调整旅游产业结构。

将重点转向购物和娱乐的不足中,提高其在旅游业的比重,丰富旅游业的文化生活,刺激旅游消费,增加收入弹性。

(2)调整旅游产品结构。

努力实现从简单产品到多层次产品的结构转变,从低档次产品向高档次产品的转变,要把投入的主要方向放在生态旅游目的地产品等这些高档次的产品上,还有大众休闲产品、体验旅游产品等。

通过进一步调整和升级旅游产业结构,着重完成一批具备不同功能、具有明显特色的品质高级、标准一流的旅游产品和产业链,以景点的开发利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甘南的竞争力。

(四)增强旅游经济意识的宣传力度

因为甘肃在旅游经济上还比较落后,在产品宣传上不仅缺乏创意,更加缺乏层次,导致大量旅游资源的闲置,相比兄弟省份的旅游经济迟了好几十年。

甘肃品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石窟、丝绸之路、气候、民族等,所以应该深入研究旅游产品开发,并加强旅游经济意识宣传力度,这是旅游业的发展成功或失败的关键。

旅游经济意识的宣传问题,直接关系到区域旅游品牌建设和旅游市场的发展。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要充分运用各类宣传途径,尤其是网络等新媒体资源,加强对旅游产品的宣传报道,对于企业加强旅游经济意识的宣传力度,建议建立旅游经济宣传系统。

六、结论

旅游产业被确定为甘肃省的战略性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为推动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甘肃省旅游业在促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解决就业问题、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许多其他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具有拉动作用在促进经济逐步增加同时,旅游的社会效益明显。

甘肃省是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地区,也是中国的不发达地区一个地区。

加快产业结构转变,大力发展旅游业,已成为西北民族地区人民的共识。

应该说,新型旅游业的发展是近年来经济的发展的重要的驱动力,也是未来若干年中重要的比较优势产业。

【参考文献】

[1]王淑新,何元庆,王学定:

中国旅游经济的区域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第4期,2011年4月

[2]博迪奥:

《外国人在意大利的移动及其花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