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事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06688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安全事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食品安全事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食品安全事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食品安全事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食品安全事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食品安全事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食品安全事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食品安全事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食品安全事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食品安全事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食品安全事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食品安全事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食品安全事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食品安全事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食品安全事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品安全事例.docx

《食品安全事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安全事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食品安全事例.docx

食品安全事例

一、食品安全事故案例

1、蘑菇中毒事件

2005年9月,我县韩坊乡发生村民因误食野生毒蘑菇而中毒死亡。

2009年4月,储潭乡一名3岁女孩因食用蘑菇中毒……

由于野生蘑菇品种繁多、良莠难辨,约有10赊种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其中白毒伞菇、鹅膏菌等属剧毒蘑菇。

至于如何分辨有毒蘑菇,

有的专业人员也很难保证准确无误,普通人就更不容易做到了。

惨痛的教训告诫我们:

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严禁采食野生蘑菇。

一旦不慎误食了有毒蘑菇,应及时采取催吐、洗胃、导泻等有效措施进行

处理,并及时送医院诊治。

2、问题奶粉事件

2003年,安徽阜阳幼儿因食用“劣质奶粉”导致出现脸肿大、腿很细、屁股红肿、皮肤溃烂和其他的幼儿严重发育不良特征的“大头娃娃”事件。

2008年,22个厂家69批次奶粉产品检出“三聚氰胺”。

婴幼儿患肾结石非常罕见,但全国超过5.4万名婴幼儿因食用了“三聚氰胺”污染的婴儿配方奶粉和相关奶制品可能导致肾小管堵塞和肾结石等尿路疾病而寻求治疗。

3、地沟油事件

“地沟油”是各类劣质油的统称。

现在常见的“地沟油”是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通称泔水)经过简加工、提炼出的一种质量极差、极不卫生的非食用油。

因含有毒素,一但食用,易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

一些不法分子受利益驱动,非法从下水道和泔水中提取地沟油,并作为食用油低价销售给一些小;餐馆,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健康。

据专家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300万吨,而我国要彻底禁绝地沟油,可能还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

4、假酒中毒事件

2009年3月,湖北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发生3500公斤甲醇勾兑非法生产的散装假酒流人市场的事件,19人因饮用散装假酒造成甲醇中毒,其中4人死亡。

二、如何保证食品质量?

1、判别伪劣食品“七字法”

伪劣食品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但人们在日常购物时却难以识别。

伪劣食品防范“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记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强化食品安全自我防范。

防范“七字法”:

即防“艳、白、反、长、散、低、小”。

一防“艳”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蜡果一样又大又红又亮、咸菜梗亮黄诱人、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等,要留个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

三防“长”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3℃贮藏的包装熟肉禽类产品采用巴氏杀菌的,保质期一般为7—30天。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长的食物,如果食用过多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业的产品,这类企业的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最低,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这些企业出现。

六防“低”“低”是指在价格上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的食品,价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猫腻”。

七防“散”。

散就是散装食品,有些集贸市场销售的散装豆制品、散装熟食、酱菜等可能来自地下加工厂。

2、水产品的安全

在我国目前水产品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主要是:

出口产品的抗生素超标,不法分子给水产品增重、漂白或着色、防腐,擅自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防腐剂、漂白剂、着色剂等,甚至用甲醛浸泡等有毒有害的药物处理水产品,因此对消费者的健康安全造成很大的危害。

鱼类:

选购时要选眼睛光亮透明,眼球突起,鱼鳃紧闭,鳃片呈粉红色或红色,无粘液和污物,鱼鳞光亮、整洁,鱼休挺直,鱼肚充实、不膨胀、鱼肉坚实有弹性的鱼。

农药毒死的鱼有煤油味、氨水味、大蒜味道,鱼的颜色是紫红色和黑褐色,苍蝇很少去叮咬。

虾类:

选购时要注意虾的质量,质量好的虾头、体紧密相连,外壳与虾肉紧贴一体,且虾肉有弹性,有光泽。

蟹类:

质量好的的蟹有光泽,蟹体挺而硬,提起来有重实感。

3、肉的安全

消费者在购买肉时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注意肉的标签、印章,还要看肉皮表面无红点,有红点的可能是变质和腐败肉。

瘦肉光泽红色均匀、肥肉色泽洁白。

用手指压肉的表面压后凹处迅速恢复厉状为好肉,用手摸如微干或略湿润是好肉。

4、食用油

消费者在选购食用油时最好选购色拉油和高级烹调油,即新标准中的一级和二级油,这种油烟点高,能够减少厨房的油烟污染。

选购时注意食用油的颜色是越浅越好、透明度是越高越好,并且没有沉淀。

食用油的保质期一般为一年。

目前市场上定型包装的油脂产品,特别是知名品牌,产品的卫生质量都比较可靠,而散装油的卫生安全隐患较多。

5、豆浆、四季豆的安全

豆浆、四季豆含有皂素类的天然毒素,需要经高温加热才能够被破坏,若加热不彻底会引起食物中毒。

食用豆浆时,豆浆要煮沸10分钟以上。

加工烹调四季豆要充分加热、煮熟。

6、警惕非食品原料

用工业酒精和香精勾兑假酒,造成甲醇中毒;误用工业用盐和亚硝酸盐当食盐引起中毒;误用桐油当食用油引起中毒;

要注意尽量购买知名品牌企业的食品和尽量到大型超市、商场购买;

要注意尽量避免选购在配料表中注明添加了多种甜味剂和多种防腐剂及多种合成色素的食品,尤其是儿童食品更要避免购买上述食品;

三、餐饮卫生学问

1、烹饪对营养素有哪些影响

(1)从食物成份表中可以查到食物中营养成份的含量,和这些营养物质在不同的处理和加工条件下,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与破坏。

其中最

易为人们了解的是维生素,因为它们在食物中的漂洗、加热、光照及氧化的作用下,甚至可能损失殆尽。

如:

淘米不当可使水溶性维生素B1损失30%—60%,维生素B2损失23%—25%,矿物质损失70%。

而白菜切后浸泡30分钟,由切口断面损失的维生素C可达23%多。

另外,高温油炸食物,加油加碱、烟熏烧烤食物等都易造成营养素的破坏与损失。

(2)为避免营养素的损失,要注意米的淘洗方法,菜要先洗后切,切后尽快烹制。

烹调采用急火快炒并密切掌握好食物烹调火候,配合挂糊、

勾芡、沾面、加醋等技术手法,保护营养成分少受或者免受损失,因为维生素C在酸性条件下对热相当稳定。

(3)由于各种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的种类各有偏重,所以考虑到合理烹调外,还要合理地调配膳食的种类。

如北方将谷类的高梁、玉米、大米与黄豆按一定的比例混合食用,南方的豆沙包也是一种谷类与豆类混合食用的范例,这样可以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使人体能摄取到较为全面的营养。

2、食品安全制作五大“黄金守则”

(1)保持清洁勤洗手,取食品前洗手、准备和加工食品期间经常洗手、便后洗手;清洗和消毒用于准备食品的所有场所、设备和餐饮具;

避免虫、鼠及其他动物进入厨房接近食物。

(2)生熟分开生的肉、禽、蛋和海产品要与其它食物分开;生和熟食品的餐饮具、工具、用具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3)彻底做熟食物要烧熟、煮透,中心温度需达到85度以上,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品;熟食再次加热要彻底。

(4)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熟食要保存在冰箱里,但也不能够长时间存放;熟食和凉菜做好后在室温下存放不得超过2小时;冷冻食品不要

在室温下化冻。

(5)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食品用水要安全;选择卫生安全的餐饮具;选择卫生安全的纸巾;水果和蔬菜要清洗干净,生吃要消毒;螃蟹、甲鱼、黄鳝要吃鲜活的。

3、10大垃圾食品排行榜

(1)油炸类食品主要危害是:

含致癌物质;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油炸淀粉导致心血管疾病。

(2)腌制类食品主要危害是:

导致高血压,肾负担过重,导致鼻咽癌;影响粘膜系统(对肠胃有害);易得溃疡和发炎。

(3)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主要危害是:

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

亚硝酸盐(防腐和显色作用);含大量防腐剂,加重肝脏负担。

(4)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主要危害是:

食用香精和色素过多对肝脏功能造成负担;严重破坏维生素;热量过多、营养成分

低。

(5)汽水、可乐类食品主要危害是:

含磷酸、碳酸,会带走体内大量的钙;含糖量过高,喝后有饱胀感,影响正餐。

(6)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主要危害是:

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只有热量,没有营养。

(7)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主要危害是:

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8)话梅蜜饯类食品(果脯)主要危害是:

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

亚硝酸盐;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

(9)冷冻甜晶类食品(冰淇淋、冰棒和各种雪糕)主要危害是:

含奶油极易引起肥胖;含糖量过高影响正餐。

(10)烧烤类食品主要危害是:

含大量“三苯四丙口比”(三大致癌物质之首);1只烤鸡腿=60支烟的毒性;导致蛋白质炭化变性,加重肾脏、肝脏负担。

4、“最佳食品榜”

最佳蔬菜:

由于红薯既含丰富的维生素,又是抗癌能手,所以被选为所有蔬菜之首。

其次分别是芦笋、卷心菜、花椰菜、芹菜、茄子、甜菜、胡萝卜、荠菜、苤兰菜、金针菇、雪里红、大白菜。

最佳水果:

最佳水果的排名依次是,木瓜、草莓、橘子、柑子、猕猴桃、芒果、杏、柿子与西瓜。

最佳肉食:

鹅鸭肉化学结构接近橄榄油,有益于心脏。

鸡肉则被称为“蛋白质的最佳来源”。

最佳食用油:

玉米油、米糠油、芝麻油等尤佳,植物油与动物油按1比0.5至1的比例调配食用更好。

最佳汤食:

鸡汤最优,特别是母鸡汤还有防治感冒、支气管炎的作用,尤其适于冬春季食用。

最佳护脑食物:

菠菜、韭菜、南瓜、葱、花椰菜、菜椒、豌豆、番茄、胡萝卜、小青菜、蒜苗、芹菜等蔬菜,核桃、花生、开心果、腰果、松子、杏仁、大豆等壳类食物以及糙米饭、猪肝等。

5、蔬菜清洗学问

开水烫:

青椒、花菜、芹菜等蔬菜,用开水烫烫后再烹制,可清除部分残留农药。

清水浸:

一些怕烫的蔬菜如韭菜、小白菜等可用清水浸泡消毒。

盐水泡:

一些食花蔬菜,如金针菇、韭菜花等,可先以清水清洗,再在盐水中泡一下。

削外皮:

萝卜、土豆、丝瓜等茎类和瓜类蔬菜削皮后,再用清水漂洗。

日光照:

刚买回来的蔬菜在阳光下晒10分钟左右,可使残留农药分解、失活。

先放置:

蔬菜买回后,不要立即烹制,在常温下放置24小时,残留农药清除率可达48%左右。

6、本身就含毒的六类蔬菜

第一类:

豆类,如四季豆、红腰豆、白腰豆等,它们含有植物血球凝集素会刺激消化道黏膜,食人未煮熟的上述豆类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如毒素进入血液,则会破坏红血球及其凝血作用,造成过敏反应。

因此四季豆等必须煮得熟透才能吃。

第二类:

木薯类植物的可食用根部,它含有生氰葡萄糖苷,误食后可在数分钟内出现喉道收窄、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严重者甚

至死亡。

第三类:

竹笋,其毒素为生氰葡萄糖苷,将竹笋切成薄片,彻底煮熟。

第四类:

种子与果核,如苹果、杏仁、梨、樱桃、桃、梅等种子,以及其大而坚硬的果核,其毒素与木薯相同,症状也相似,但其毒性则

是通过咀嚼,而非烹调转化。

此类水果的果肉都没有毒性,果核或种子却含此毒素,食用时须去核或避免咀嚼这些种子与果核。

第五类:

鲜金针,中毒后会感肠胃不适、腹痛、呕吐、腹泻等。

此毒素属水溶性,可在烹煮和处理的过程中被破坏,如经过食品厂加工处理的金针或干金针,都属于无毒。

如以新鲜金针人作为菜肴,则须彻底煮熟。

第六类:

青色、发芽、腐烂的马铃薯,误食后会出现口腔灼热、严重胃痛、恶心、呕吐症状,其毒素茄碱会干扰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并

刺激肠胃道黏膜和引发肠胃出血,大部分毒素正存在土豆的青色部分,以及薯皮和薯皮下。

此外,未成熟的青西红柿,久存的已腐烂南瓜都有可能使人中毒。

与细菌性食物中毒通常发病时间较长不同,天然毒素的中毒由化学反应而起,通常会在一两个小时内出现状况,发病状况与个人体质、年

纪、健康状况等有关系。

7、食品制作工具主要有哪些卫生要求?

食品制作工具的材质一般要求耐水、耐热、表面致密光洁等,要求尽量避免卫生死角的存在,便于拆卸和刷洗。

工具使用后应认真清洗,

洗刷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用清洁的布擦干。

为防止污染,还应定期进行消毒,已消毒和未消毒的工具应严格区分,分开放置,不能混淆。

8、餐具、厨具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餐具、厨具的清洁卫生程度直接影响着食品卫生质量,目前消毒方法有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法。

常用的物理消毒法指用湿热、干热等

物理因素作用达到诮毒目的的方法,包括蒸气消毒、煮沸消毒、红外线消毒、臭氧消毒等。

四、食品安全知识40问

1、可以健脑的食品有哪些?

深色绿叶菜蛋白质食物的新陈代谢会产生一种名为类半胱氨酸的物质,这种物质本身对身体无害,但含量过高会引起认知障碍和心脏病。

且类半胱氨酸一旦氧化,会对动脉血管壁产生毒副作用。

维生素B6或B12可以防止类半胱氨酸氧化,而深色绿叶菜中维生素含量最高。

鱼类鱼肉脂肪中含有对神经系统具备保护作用的欧米伽一3脂肪酸,有助于健脑。

研究表明,每周至少吃一顿鱼特别是三文鱼、沙丁鱼和青鱼的人,与很少吃鱼的人相比较,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要低很多。

吃鱼还有助于加强神经细胞的活动,从而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

全麦制品和糙米增强肌体营养吸收能力的最佳途径是食用糙米。

糙米中含有各种维生素,对于保持认知能力至关重要。

其中维生素B6对于降低类半胱氨酸水平最有作用。

大蒜大脑活动的能量来源主要依靠葡萄糖,要想使葡萄糖发挥应有的作用,就需要有足够量的维生素B1的存在。

大蒜本身并不含大量的维生素B1但它能增强维生素B1的作用,因为大蒜可以和B1产生一种叫“蒜胺”的物质,而蒜胺的作用要远比维生素B1强得多。

因此,适当吃些大蒜,可促进葡萄糖转变为大脑能量。

鸡蛋鸡蛋中所含的蛋白质是天然食物中最优良的蛋白质之一,它富含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而蛋黄除富含卵磷脂外,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以及维生素A、D、B等,适于脑力工作者食用。

豆类及其制品豆类含人体所需的优质蛋白和8种必需氨基酸,这些物质都有助于增强脑血管的机能。

另外,还含有卵磷脂、丰富的维生素及其

他矿物质,特别适合于脑力工作者。

大豆脂肪中含有85.5%的不饱和脂肪酸,它们具有降低人体内胆固醇的作用,对中老年脑力劳动者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尤为有益。

核桃和芝麻现代研究发现,这两种物质营养非常丰富,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

因此,常吃它们,可为大脑提供充足的亚油酸、亚麻酸等分子较小的不饱和脂肪酸,以排除血管中的杂质,提高脑的功能。

另外,核桃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对于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症、松弛脑神经的紧张状态、消除大脑疲劳效果很好。

水果菠萝中富含维生素C和重要的微量元素锰,对提高人的记忆力有帮助;柠檬可提高人的接受能力;香蕉可向大脑提供重要的物质酪氨酸,而酪氨酸可使人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并能提高人创造能力。

2、能够安眠的食品

(1)龙眼:

有养血安神作用,每晚取10枚煎汤,睡前服,具有利眠功效。

(2)莲子:

能补中养神,治夜寐。

(3)葵花子:

含有维生素B3,能调节脑细胞功能,每晚磕一把葵花子,有催眠作用。

(4)黄花菜:

可治夜少安寐,晚餐以黄花菜佐膳,能使人熟睡。

(5)牛奶:

睡觉前喝一杯热牛奶,可催人熟睡。

(6)大枣:

有治烦闷不眠作用,每晚取大枣2瞰煎汤,睡前服用能安眠。

(7)蜂蜜:

有补中养脾,去除心烦作用,每晚用蜂蜜50克冲温开水饮,具有良好的利眠作用。

3、农村常见的食品卫生问题有哪些?

农村常见的食品卫生问题有:

来自种植、养殖农产品的污染问题,如滥用甚至违禁使用高毒农药等;来自食品生产加工领域的问题,如滥用或超量使用增白剂、保鲜剂、食用色素等加工食品以及违法使用不合格包装物等;来自食品流通领域的问题,如一些“三无”食品、过期不合格食品以及被城市市场拒之门外的食品大量流向农村市场等;食品贮存过程中产生的卫生问题,如食物储存不当引起发霉变质等,由以上问题导致的食品污染及食物中毒等。

4、种植、养殖业中主要有哪些食品卫生问题?

在粮食、蔬菜、水果、茶叶等的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品导致高毒高残留;在动物养殖过程中,使用违禁农药、兽药、鱼药和饲料添加剂等;患动物疫病的动物所产的奶、肉违法销售等食品卫生问题。

5、什么是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

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是指使用农药后,一部分农药直接或间接残留于谷物、蔬菜、果品、畜产品、水产品等农产品中的现象。

如果未按照规定施用农药和进行农产品采收,或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高毒农药,就会对食用者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时会造成身体不适、呕吐、腹泻甚至导致死亡。

6、哪些农药是国家禁止使用的?

(1)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有18种:

六六六(HCH)、滴滴涕(DDT)、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

(2)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不得使用和限制使用的农药:

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19种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

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不得用于茶树上。

任何农药产品都不得超出农药登记批准的使用范围使用。

7、瘦肉精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瘦肉精的化学名称为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人用药品,医学上称为平喘药或克喘素,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疾病。

大剂量用在猪饲料中可以减少脂肪含量,提高瘦肉率,但食用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对人体有害。

瘦肉精在我国已经禁止用于动物饲料中;但一些唯利是图的不法者将其用于生猪饲养过程中,提高瘦肉率,这是重点打击的对象。

瘦肉精会在动物产品中残留,这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稳定,一般加热处理方法不能将其破坏,人食人含有大量瘦肉精残留的动物产品后,在15--20分钟就会出现头晕、脸色潮红、心跳加速、胸闷、心悸、心慌等症状,对人健康危害极大。

瘦肉精在动物的肝、肺、督、脾等内脏器官中残留量较高。

人摄入残留在食品中的瘦肉精,会产生心跳过快、心慌胸闷、不由自主颤抖,双脚站不住,四肢肌肉颤动,头晕乏力等神经中枢中毒后失控的现象,甚至死亡;其慢性特点会导致儿童性早熟。

8、米猪肉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米猪肉是含有寄生虫幼虫的病猪肉。

瘦肉中有呈黄豆样大小不等,乳白色,半透明水泡。

象是肉中央着米粒,故称米猪肉。

识别时主要

是“看”,米猪肉一般不鲜亮,肥肉瘦肉及五脏、器官上都有或多或少米粒状的囊包。

囊包虫呈石榴籽状,寄生在肌纤维(瘦肉)中,腰肌

是囊包虫寄生最多的地方。

用刀子在肌肉上切,一般厚度1厘米,长度20厘米,每隔1厘米切一刀,切4—5刀后,在切面上仔细看,如发现肌

肉上附有石榴籽一般大小的水泡,即是囊包虫。

这种猪肉即是米猪肉。

人吃了米猪肉会得两种病。

一种是绦虫病,会在小肠长出长达2—4米的绦虫,在粪便中排出一节节的白虫子,叫寸白虫。

另一种是囊虫

病,误食了囊虫后,虫卵在胃液、肠液的作用下,孵化出幼虫,钻人肠壁组织,经血液带到全身,在肌肉里长出一个个像米粒一样的囊肿,

囊虫可寄生在人的心脏、大脑、眼睛。

长在眼睛就失明,长在大脑引发癫痫。

治疗很困难。

人若吃了未经煮熟的“米猪肉”,即受感染囊尾蚴可固着在人的肠壁上,逐渐发育成成虫,长期寄生于肠内,通过粪便不断排出节片或卵,此时称绦虫病。

节片或卵通过污染的手或蔬菜被人食人经消化作用,孵出幼虫(囊尾蚴),进入肠壁,通过血流在肌肉、皮下组织、脑、眼等处寄生,此时称为囊尾蚴病。

凡在40平方厘米的肌肉上发现囊尾铀或钙化的虫体3个以内者,可用冷冻或盐腌法处理。

如40平方厘米内有4—5个囊尾蚴,则需高温处理。

9、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常用的食品添加剂有哪几类

食品添力口剂是指为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严

格按照C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规定使用,对人体健康是安全无害的,不必担心其可能造成人体伤害,常用食品添加剂包括:

抗氧化剂、漂白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防腐剂和甜味剂等。

10、面粉是否越白越好?

在正常情况下面粉的颜色为白里透黄或微黄色。

这种黄色主要是面粉中的类胡萝卜素、叶黄素等天然色素,有益人身健康,所以面粉越白越好的说法与看法是不对的,也是不正确的。

面粉在正常情况下应为白里透黄或微黄色,这才是面粉的本色。

面粉或面制品中是否加入了增白剂,从以下两方面加以区别:

(1)色泽:

未加增白剂的面粉和面粉制品呈微黄色或白里透黄;而加增白剂的面粉和面制品呈现出雪白色或惨白色,严重超标或存放时间长

时呈灰白色。

(2)气味口味:

未加增白剂的面粉和面制品有一种面粉同有的麦香味且麦香浓郁、醇香悠长,而加增白剂的面粉和面制品,麦香气味几乎没

有或口感无味,既便有麦香味也很淡,或有化学药品味。

11、牛奶越“浓香”越好吗?

人们都希望喝到的牛奶又浓又香,有些商家为了谋取利润,便向牛奶中添加大量增稠剂和香精,使之变“浓香”,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如果长期饮用这种牛奶,很容易造成人的口感疲劳,并影响营养的吸收,不利于人们健康。

而真正的纯奶口感比较清醇,带有牛奶特有的芳香。

所以牛奶并非越“浓香”越好。

12、为什么不要购买颜色异常鲜艳的糖果?

选择糖果不能只图好看,国家标准中对食品添加食用色素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如果食用人工合成色素过量的食品,可能会致癌、致畸。

建议消费者对颜色异常鲜艳的糖果最好不要购买。

13、为什么不能购买外表光鲜的坚果?

消费者在购买这类产品时,也需多加鉴别。

不法商贩的一大花招就是好坏混杂,因此消费者购买时要从商品袋的不同层次中挑选品尝。

另外,越是外表光鲜的坚果,消费者越要多加小心,有不法商贩为了让干果看起来更“漂亮”,用硫磺等有害物,质熏染干果,这样的干果外表上看起来富有光泽、颜色鲜艳,实际上对人体的危害很大,比如,如果是熏染的干红枣,表面呈现亮红色而且比较肥大。

在购买榛子、瓜子、干枣等干果时尽量不要选择太亮的,特别是表面好像上了一层蜡的就更要谨慎食用。

除此以外,消费者千万不能贪图一时的便宜,如果你所要购物的商家出示的价格比平均价格低很多,最好不要购买。

14、食品包装主要应注意什么?

我国的食品包装材料主要有纸张、塑料、金属、陶瓷等,食品包装材料与食品直接接触,选材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如我国规定严禁在食品包装用纸中使用荧光增白剂等;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人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必须洗净,保持清洁;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包装必须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

15、为什么不能用色彩浓艳的陶瓷制品盛装食品?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抽查显示,陶瓷餐具颜色越鲜艳,重金属就越容易超标。

原因是有些厂家为了追求色彩鲜艳的效果,会在釉彩里加放一些重金属添加剂。

当食物与餐具接触时,铅、镉等重金属就可能污染食品,特别是长期盛装酸性类食品,重金属更容易转移到食物中,人体中毒。

因此,尽量不要选择色彩浓艳及内壁带有彩饰的餐具。

16、为什么不能用金属容器存放蜂蜜?

使用金属容器存放蜂蜜,会使蜂蜜变黑。

这是由于蜂蜜中含有2‰—4‰的有机酸。

将蜂蜜存放在金属容器内,其中的有机酸与金属接触后,会起化学反应,从而增加蜂蜜中的铅、锌、铁等重金属的含量,不仅会使蜜色变黑,使其中的营养成分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人吃了这种蜜后,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中毒现象。

存放蜂蜜应使用玻璃瓶、瓦缸、木桶等非金属容器。

17、为什么不要用报纸包食物?

报纸印刷的时候含有大量的铅,对人体危害非常大。

并且报纸本身并不干净,上面还有好多灰尘细菌等有害物质。

油墨中含有一种叫多氯联苯的有毒物质,它的化学结构跟滴滴涕差不多。

如果用报纸包食品,这种物质便会渗到食品上,然后随食物进入人体。

多氯联苯的化学性质相当稳定。

进人人体后易被吸收,并积存起来,很难排出体外。

如果人体内多氯联苯的储存量达到0.5—2克时就会引起中毒。

轻者眼皮发肿,手掌出汗,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