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未成年人阅读服务的创新要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08209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时代未成年人阅读服务的创新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互联网+时代未成年人阅读服务的创新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互联网+时代未成年人阅读服务的创新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互联网+时代未成年人阅读服务的创新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互联网+时代未成年人阅读服务的创新要点.docx

《互联网+时代未成年人阅读服务的创新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时代未成年人阅读服务的创新要点.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互联网+时代未成年人阅读服务的创新要点.docx

互联网+时代未成年人阅读服务的创新要点

互联网+时代未成年人阅读服务的创新要点

  摘要:

“互联网+”时代,未成年人依然是图书馆的主要阅读群体,所以迎合时代趋势,不断完善针对未成年人的阅读服务体系,不仅关系到图书馆自身的建设发展,也关系到未成年人所需的优质阅读环境的塑造。

本文以“‘互联网+’时代未成年人阅读服务的创新”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分析“互联网+”形势下未成年人阅读特点及图书馆阅读服务特征的基础上,从三个角度论述服务创新,希望能为我国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服务的创新提供帮助。

  关键词:

互联网+未成年人阅读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51文献标识码:

A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未成年人的阅读形式,更在无形中为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和发展带来了挑战。

  1“互联网+”时代未成年人?

读服务的特征

  据2017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所发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5%,较2015年提升了3.9个百分点,人均图书阅读量为8.34本,较之2015年增加了1.15本。

同时另有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国民总体人均阅读量为7.86本,人均微信阅读时长为26分钟,较之2015年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可以说“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提高了国民数字化阅读频率和综合阅读量,而在这种宏观的影响下,图书馆针对未成年人的阅读服务也呈现出新变化。

  首先,大量的互联网技术及信息应用开始介入到阅读服务领域,为读者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便利;其次,馆内藏书资源开始呈现共享趋势,其更新速度加快,藏书内容更为丰富,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最后,针对未成年人所展开的服务开始不局限在书籍本身,校园合作、社会合作、家庭合作式服务,开始逐渐推行。

  2“互联网+”时代未成年人阅读服务的现状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强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各行业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氛围与成长环境。

在这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当中,图书馆所能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其公益、文化和教育的属性,促使其必须构建并使自身成为引导未成年人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阵地。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崛起,未成年人的阅读思维、阅读习惯正在发生改变,以线下服务为主要呈现形式的图书馆,其价值和作用正在被削弱、被折扣,针对未成年人所展开的阅读服务亦表现出如下被动境况。

  首先,服务内容较少且主题单调。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并没有改变图书馆本身所具备的“促进全民积极阅读、增强全民阅读意识”的重要使命,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很多图书馆能够提供给未成年人的服务内容依然较为传统、单调,且与互联网结合性较弱,并不能对未成年人产生较强的吸引力。

纵然部分图书馆利用自媒体渠道开设了微博、微信公众号甚至手机客户端,但却未能将其与未成年人阅读服务有效链接。

  其次,缺乏较为专业和针对性的服务人才。

与成年人能够自主寻求服务、探索知识的状况不同,未成年人在图书馆中往往需要服务和引导。

换言之,图书馆内的服务人员除要拥有较强的服务素养和技能,更需要具备未成年人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知识,以及互联网和图书市场中符合未成年人需要的新书籍、新话题,但是就目前来看,很多图书馆并没有配备专业的未成年人服务人员,其服务队伍的建立、服务系统的开发,仍然“一视同仁”。

  3“互联网+”时代未成年人阅读服务的创新

  基于目前国内图书馆在未成年人阅读服务方面所暴露出的问题,以及国家层面对图书馆推进全民阅读功能的高度要求,“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服务的创新可以朝着这样几个方面展开。

  3.1强化个性服务,提高渗透能力

  “互联网+”时代,很多未成年人为网络所吸引,为各种非纸质的电子书籍所着迷,究其原因,在于互联网资源和阅读形式的多样化。

因此为了打破这种潜在性的兴趣垄断,图书馆就需要注重服务形式、内容向互联网所呈现出的多元化、趣味化、速度化靠拢,提高服务质量和图书馆在未成年读者中的影响力。

  首先,结合未成年人的年龄和学龄状况,组合读书兴趣小组(或社团),小组内的成员可以定期自行组织召开交流讨论会,分享上一阶段的阅读感悟、确立下一阶段的阅读主题。

当然在此过程中,图书馆所要做的便是提供活动场地,以及委派专业的工作人员对活动的方向进行统筹,这样不仅有助于丰富图书馆的活动形式,还能培养未成年的责任感和恒心。

  其次,针对未成年读者,举办各类征文比赛活动,可提供免费借阅、装帧精美的图书等作为奖励。

将读书与写作相关联,是促进未成年人将知识和情感内化、落地的重要途径,此举还会激励更多的未成年人多读书、读好书。

  再次,以图书馆为主办方寻求与学校、少年宫或其他文化类机构的合作,举办各类与阅读相关的才艺展示活动,让未成年人在阅读的舞台上也能表达自我、发挥所长,同时有效避免为阅读而阅读、只阅读不应用的尴尬局面。

  最后,举办亲子阅读体验活动,将家长也纳入到图书馆阅读服务的体系当中。

毕竟父母始终是孩子成长最好、最亲近的老师,家长对阅读的亲身示范、以身作则,将会对子女的阅读状态、阅读习惯产生可见性的影响,这样不仅可以拉近亲子间的距离,更在无形中找到了推进全民阅读的重要支点,即“家庭”。

  3.2联合网络媒体,打造多元矩阵

  积极推动全民阅读战略的达成,不能仅依靠图书馆的力量,“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服务的创新,亦不能局限在线下服务的思维模式当中。

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对图书馆品牌及服务内容进行宣传。

当然为了避免过于娱乐或趣味性的形式对服务主题造成以偏概全的影响,图书馆对互联网的应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互联网载体上发布的活动主题及服务内容,一定要字数简洁、图文鲜明,避免大篇幅文字或纷繁的图像弱化需要宣传的核心内容。

其次,利用网络建立未成年读者信息库,录入的内容包括读者的年龄、学龄、兴趣爱好,并及时更新,目的在于能够伴随读者年龄的增长及在校学习内容的变化,提供优先于读者需求的服务。

再次,及时更新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适于未成年人的读者活动信息,让其能够第一时间接收到自己喜欢的活动讯息;同时围绕活动的筹备、推进状况,做好前期预热、后续跟踪报道,目的在于能够吸引更多读者群体参与到图书馆的活动当中。

最后,构建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社区。

观察未成年人社交软件的使用状况,不难发现,手机终端专属的社交软件并不是未成年人日常互联网社交活动的首选,相反QQ部落、QQ聊天等具有聚落性质的软件,却聚集了大量的未成年人。

因此图书馆方面,可以此为媒介、平台,构建阅读社区、兴趣部落,让未成年读者可以在网络上交流、对话,图书馆方面也可以在此平台上收集读者的反馈信息,达到促进图书馆建设和改革的效果。

  3.3优化服务内容,强化阅读体验

  未成年人本身是跨度0~17周岁的巨大区间,而处在不同学龄中的未成年人,其所需要图书馆给予的阅读服务自然是不同的,因此图书馆方面基于此就要做到分层优化服务内容,强化不同类型读者的阅读体验。

  首先,?

对0~6岁的低幼儿童,其阅读服务的主要内容是构建适于亲子阅读的环境、创设适于亲子对话的阅读活动。

馆内可以围绕这一时期幼儿性格天真、好奇的特点,布置诸如森林、海洋、游乐场等主题的阅读空间,并围绕这些主题安置相应内容的图书,促成“身临其境的阅读”。

其次,针对7~12岁学龄期的儿童,图书馆阅读服务的主题在于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

图书馆方面可以通过构建阅读实践基地、兴趣阅读社团,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注重阅读情感的培养。

同时从这个年龄段开始,服务人员可以通过组织一定的图书表演活动来量化阅读形态,使广大未成年能够意识到阅读并不等于“阅读文字”。

最后,针对13~18岁的青少年儿童,其阅读服务的主题是促进其在阅读中生成一定的情感倾向和判断能力。

因为该年龄段的孩子虽然尚未成年,但是已经拥有了较为初期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而阅读行为的存在将会对这两项能力的生成及加固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图书馆方面,在这一时期要格外注重对其阅读内容的审查和把关,要加强社会法律、管理制度及价值观等方面的书籍布置,变图书展览为图书引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文化事业的日渐繁荣,全民阅读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而作为“全民阅读”理念中的重要一环,未成年人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自然不容忽视。

“互联网+”时代到来,虽然对传统纸质阅读的形态和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但也为图书馆阅读服务的多样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较之成年阅读群体,未成年人的阅读习惯、阅读内容有更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而图书馆针对其展开的服务亦需要进行合理、有效的创新,以个性服务、技术服务及体验服务为重要拓展元素,为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更新形式、延续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周国良.公共图书馆应重视未成年人的网络阅读[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3):

108-112.

  [2]王佑镁.全民阅读视阈下未成年人新媒体阅读及其推广[J].中国信息界,2012

(2):

33-34.

  [3]杨柳.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6):

113-115.

  [4]朱琴淑.“碎片化”时代深度阅读教学实践[J].教育艺术,2016(9):

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