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11104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案.docx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案.docx

教案

教案

课题

正弦交流电

教材、章节

第二章第一节

课时

2

一、教学设计理念

大部分学生在中学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电学中直流电的相关知识,而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初步的学习有关交流电路的知识,而交流电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学习了解并掌握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描述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及观察波形。

二、教材分析与处理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波形,掌握描述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2.过程与方法:

学会分析正弦交流电的波形,找出三要素。

3.情感与态度:

通过初步学习,增加学生的生活常识,成为一个能观察会生活的人。

三、教法、学法及教学手段

教法:

分析正弦交流电的概念、波形,提炼出三要素。

学法:

通过观察波形,找出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教学手段:

PPT板书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成目标与调控措施

导入新课

 

一、电的分类

1、直流电

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电压、电动势。

2、交流电

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电压、电动势。

生活用电:

正弦交流电220V50Hz

二、正弦交流电

1、正弦交流电——按正弦规律(Sin)变化的交流电。

以正弦交流电作为信号源的电路就是正弦交流电路。

观察交流电仪器——示波器。

课本P

直流电和交流电的概念与波形。

 

分析

讲授

 

看波形、理解

 

思考什么是正弦?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成目标与调控措施

 

2、正弦交流电的波形

(附页)

(1)大小变化。

(2)方向变化。

(3)每一次完整的正弦波形所经过的时间一样。

(4)正弦波形的起点可以不一样。

3、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1)幅度

——反映交流电大小的物理量。

最大值:

交流信号瞬时能达到的最大幅度。

大写字母加下标m表示,Um,Im

瞬时值:

任一时刻交流信号的大小。

小写字母表示,u,i

有效值:

衡量交流电有效幅度的物理量。

即:

把一个直流电流(或电压)与一个交流电流(或电压)分别通过同一个电阻,若二者使得电阻在相同的通电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同,则表明该交流电与该直流电效果相当,该直流电流(或电压)值等于该交流电流(或电压)的有效值。

大写字母表示,U,I

例如:

我国工频交流电的有效值是220V。

▲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

有效值=最大值/2

U=Um/2

I=Im/2

(2)频率

——反映交流电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周期:

一个完整的正弦波形所经过的时间。

(或线圈旋转一圈所用的时间。

)符号:

T,单位:

s(秒)

频率:

1s时间内完成的正弦波的个数。

符号:

f,单位:

Hz(赫兹)。

角频率:

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符号:

ω,单位:

rad/s(弧度/秒)

▲周期、频率、角频率的关系:

T=1/f

f=1/T

ω=φ/t=2π/T=2πf

【练习1】课后“知识能力与训练”

3,某交流电的周期为0.1s,则其频率为,角频率为。

解:

f=1/T=1/0.1=10Hz

ω=2πf=2π*10=20πrad/s

我国的供电系统中,电力标准频率为50Hz,其周期为0.02s,角频率是100πrad/s。

(3)相位

——用以比较交流电变化步调的物理量。

相位(或位相):

线圈某一时刻所处位置对应的角度。

φ=ωt+φ0,单位:

rad或(°)(弧度或角度)。

初相位:

t=0时刻的相位。

相位差:

两个同频率的正弦交流电的相位的差值。

同向——两个同频率的正弦交流电的相位差为零,二者变化步调一致。

反向——两个同频率的正弦交流电的相位差为180°,二者变化步调相反。

讨论:

从交流电的波形中,我们知道了它的三要素,怎样用表达式来表述正弦交流电?

4、正弦交流电的表达式

u=Umsin(ωt+φ0)

【练习2】“知识能力与训练”

5、某交流电u=2202sin(100πt+60°)伏,则其最大值Um=2202V,有效值U=220V,周期T=0.02s,频率f=50Hz,初相φ0=60°。

 

分析

讲授

 

联系“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性,说明交流电的有效值。

 

分析

讲述

 

举例说明

 

用电安全教育

看图分析

 

介绍

 

提问

引导

 

练习

讲授

 

观察波形,找出特点。

 

自学、

讨论

 

思考我国使用交流电的有效值

 

理解

应用

 

完成课后练习

 

观察线圈转动与波形位置

 

了解

 

学生思考

 

小结

 

1、交流电的三要素。

2、正弦交流电的表达式。

引导

 

讨论

回答

 

作业

 

书本P53《知识能力训练》2,4,6

交流电的三要素内容。

 

 

教学后记:

教案

课题

认识电容

教材、章节

第二章第二节

课时

2

一、教学设计理念

电容器是储存电荷的容器,是电工、电子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元件,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电器设备上是不可或缺的。

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知识,主要通过举例分析来说明电容器的构造、性质及检验方法,并通过实验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达到对电容器的系统学习,为以后的课程做准备。

二、教材分析与处理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电容器及常见的电容器;2、理解电容器电容的概念及定义式,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3、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的决定式。

4、会用万用表判断电容器的好坏;5、掌握电容器串并联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结合实物观察与演示,在计算过程中理解掌握电容器的相关概念、性质。

情感与态度:

体会电容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探究新事物的兴趣。

三、教法、学法及教学手段

教法:

实物演示,举例类比,分析讲授

学法:

观察,比较分析,总结理解

教学手段:

PPT板书实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成目标与调控措施

复习

 

引入

新课

 

1、交流电的三要素。

2、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学生观察老师手中的几种电容器,让学生对电容器有感性的认识,说明生活电器的内部都有电容器作用,突出电容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观察电容器的外形,了解电容器的分类。

1、按电容量的可变性分:

固定电容、可变电容半可变电容;

引导

 

实物展示

分析说明

 

分析

讲授

 

回答

 

观察

自学、

讨论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成目标与调控措施

新课

教学

 

2、按电容器的绝缘介质不同分:

纸介电容器、瓷介电容器、涤纶薄膜电容器等。

一、电容器

1、概念

电容器是能储存电荷的元件。

2、结构

两个相互靠近而又彼此绝缘的导体。

3、平行板电容器——最简单的电容器由两块相互平行、彼此靠近但中间填充绝缘介质的金属板组成。

符号:

4、参数

(1)电容器的容量,简称电容,用C表示,单位:

F(法拉)。

C=Q/U,

Q——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C);

U——电容器两个极板之间的电压(V)。

1F=10-6μF,1F=10-12pF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

C=εS/d

决定其大小的因素是:

ε——两极板间绝缘介质的介电常数(F/m);

S——两极板的正对面积(m2);

D——两极板间的距离(m)。

(2)额定电压(电容器的耐压)

电容器能保持两极板之间处于绝缘状态而所能加的最大电压。

【分析说明】:

若电容器两极板所加电压超过其耐压,则电容器被击穿,变成导通状态。

例:

某电容器标示“16V100μF”,则其两极板间所加电压不能超过16V.

二、电容器的性质

1、通直流隔交流,通高频阻低频。

2、电容器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容抗XC=1/ωC,单位:

Ω。

三、用万用表判别电容器的好坏

方法:

将万用表的转换开关拨至欧姆挡,将两表笔分别搭接电容器的两脚管(电解电容,注意黑表笔接“+”极,红表笔接“-”极),观察指针偏转情况。

1、指针先有一定的偏转,然后又快速地回到表盘最左端——说明电容器性能正常。

2、指针偏转一定角度后停于表盘中间某一位置——说明电容器漏电,绝缘性能差(所指示电阻为漏电电阻)。

3、指针偏转到零欧姆处(表盘最右端)——电容器内部短路。

四、电容器的串并联

1、电容串联

如图:

 

讲授

(类比学生的手机电池)

 

分析说明

 

强调说明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因素

 

举例分析

 

以手机电池为例,用生活现象说明电容器的性质

 

实验演示

 

 

学习

讨论

 

理解

记忆

 

完成课本P54“练一练”

 

从平常手机电池的充电和使用中分析理解

 

完成课本P55“练一练”

 

观察理解

记忆

 

完成课本P56“练一练”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成目标与调控措施

 

课堂练习

 

总电容:

1/C=1/C1+1/C2

即:

C=C1C2/(C1+C2)

总电压:

U=U1+U2

其中U1=UC2/(C1+C2)

U2=UC1/(C1+C2)

2、电容并联

如图:

总电容:

C=C1+C2

总电压:

U=U1=U2

练一练:

两个电容器C1和C2,C1标注为2μF500V,C2标注为3μF900V,求

(1)将两个电容器串联后的总电容。

(2)将两个电容器并联后的总电容。

(3)将两个电容器串联后两端加1000V的电压,是否会击穿?

解:

(1)串联后的总电容为:

C=C1C2/(C1+C2)=2*3/(2+3)=1.2μF

(2)并联后的总电容为:

C=C1+C2=2+3=5μF

(3)串联后每个电容的分压为:

U1=UC2/(C1+C2)=1000*3/(2+3)=600V

U2=UC1/(C1+C2)=1000*2/(2+3)=400V

C1分得的电压为600V,大于它的耐压500V,所以C1先被击穿,则1000V电压就全部加在C2上,也超过它的耐压900V,C2不能承受,C2也被击穿。

指导

 

分析

说明

 

对照电阻串并联理解应用

 

完成课本P61“练一练”

 

完成练习

 

 

注意第三问的解答

 

小结

 

1.电容器的容量公式及计算,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2.电容器的好坏判别。

3.电容器的串并联。

引导

 

讨论

回答

 

作业

 

P62知识能力训练

1、3、7

 

 

 

教学后记:

 

 

教案

课题

认识电感

教材、章节

第二章第二节

课时

1

一、教学设计理念

电感是一种储存磁场能的元件,是电工、电子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元件,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电器设备上是不可或缺的。

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知识,主要通过举例分析来说明电感的构造、性质及检验方法,并通过实验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达到对电感的系统学习,为以后的课程做准备。

二、教材分析与处理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电感的构造、符号和主要参数及单位;2.会用万用表检查电感的好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演示,在观察中理解掌握电感的性质及判别方法。

情感与态度:

体会电感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探究新事物的兴趣。

三、教法、学法及教学手段

教法:

理论知识讲解

学法:

实物观察及手动练习

教学手段:

板书,PPT,实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成目标与调控措施

复习

 

导入新课

 

1.电容器的电容计算公式及单位。

2、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的决定公式。

3、电容器好坏的判别方法。

一.电感

1、概念

电感是一种储存磁场能的元件。

2、主要形式及分类

主要形式:

线圈

分类:

(1)空心线圈(线圈中无铁心)

(2)铁心线圈(线圈中有铁心)

如图:

 

 

观察图片讲解

实物展示

(相当于将一根金属导线缠绕几圈)

讨论

回答

 

观察思考

 

通过实物观察加深感性认识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成目标与调控措施

 

课堂练习

 

3、电感的电路符号:

L

4、参数

电感量——简称:

电感,L,单位:

H(亨利简称亨)。

1H=103mH

二.电感的性质

1、通直流隔交流,通低频隔高频。

2、电感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感抗XL=ωL=2πfL,单位:

Ω

三.万用表判别电感的好坏

方法:

将万用表置于R*10Ω挡,红、黑表笔分别搭接电感线圈的两端,观察万用表指针的偏转情况。

1、指针偏转至表盘最右端,阻值为零——说明电感线圈内部短路。

2、指针未动,阻值为无穷大——说明电感内部开路。

3、指针偏转至中间某一位置,有一定的电阻——说明电感线圈正常。

练一练:

将电感为25.5mHd,电阻为6Ω的线圈接到交流电源上,已知电源电压为u=2202sin(314t+30°)V,求线圈的感抗。

 

理论

分析

讲授

 

实验演示

 

分析

指导

 

 

动手观察

 

练习应用

理解

 

加深学生的主观认识。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成目标与调控措施

 

解:

由u=2202sin(314t+30°)V知

ω=314rad/s

则感抗为

XL=ωL=314*25.5*10-3=8Ω

【补充知识】

1、交流电路中将电阻、电感、电容元件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统称为阻抗,符号:

Z,单位:

Ω。

2、感抗、容抗统称电抗,用X表示。

3、电阻R、电抗X、阻抗Z之间的关系为:

Z=R2+X2

X=XL-XC

 

完成课本P57“练一练”

 

 

小结

 

1.电感的电感量及性质

2.万用表判别电感的好坏

引导

 

讨论

回答

 

作业

 

电感的概念,参数及性质

P624

 

 

教学后记:

 

教案

课题

安全用电

教材、章节

第二章拓展延伸

课时

1

一、教学设计理念

电,已成为日常生产和生活必需,电能是一种宝贵且有限的资源;电造福人类,同时也有潜在的危险,使用不当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电并不陌生,但并不详细了解,本节课介绍电的基本使用知识,教会学生科学用电、安全用电、节约用电。

二、教材分析与处理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目前主要的发电形式;2.了解电能的输送3.学会安全用电,掌握正确的触电急救办法;4.科学用电,养成节约用电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

师生互动,由生活实际介绍相关的安全用电尝试和节约用电方法,讲授并模拟触电急救的正确方法。

情感与态度:

引导学生安全、科学用电,养成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

三、教法、学法及教学手段

教法:

举例分析讲解

学法: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加深认识

教学手段:

板书,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成目标与调控措施

复习

 

新课导入

 

1、我国工频交流电的有效值,周期,频率分别是多少?

2、我们知道哪些发电方式?

3、电能是怎么输送的?

一.电能的产生

1、电能是由煤炭、石油、水力、太阳能、风能、核能等其他形式的能源经过转换而获得的。

2、电能是有限的。

3、发电形式:

火力发电(煤炭等)、水力发电、核能发电(1985年3月秦山核电站位于杭州湾畔;广东大亚湾

 

分析

讲授

 

 

自学、

讨论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成目标与调控措施

 

核电站1987年8月7日工程正式开工;田湾核电站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田湾,1999年10月20日正式开工;岭澳核电站一期工程于1997年5月开工建设。

它位于广东大亚湾西海岸大鹏半岛东南侧。

)、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新疆达坂城一座拥有一百一十一台风力发电机组;北京首座风力发电厂在康西草原兴建)和地热发电(1970年,广东省丰顺县汤坑地热电站是我国第一座地热试验发电站。

湖南省宁乡地区的灰汤地热发电站,是我国小型电站中办得比较成功的一个。

全国最大的地热电站是西藏的羊八井地热电站。

)等。

二.电能的输送与分配

1、高压输电

电功率一定时,输电电压越高,输出电流越小,降低输电线路的电能损耗。

我国高压输电的电压等级:

110kV、220kV、330kV、500kV。

高压输电采用三相三线制。

2、低压配电

电压配电采用三相四线制。

普通用户只需两线输电(一火一零)。

三.电能的正确使用

(1)使用电器设备前,察看其额定电压与电源电压是否相符。

(2)正确实施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介绍

 

讲授介绍

 

说明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了解

 

理解、观察并学会区分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成目标与调控措施

 

(3)合理选择熔丝,正确安装熔断器和开关。

装在火线上。

(严禁以铜丝代替熔断器)。

(4)了解触电知识,掌握正确的触电急救方法。

(课本P80)

(5)科学用电,节约用电。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用电设备;尽量不空载、轻载;安装分时电表;电器不用时将电源切断;公共场所安装声控或红外控制的开关。

 

分析介绍,并演示心脏按压等急救措施

 

 

学习

模拟

 

学生列举节约用电的方法

 

小结

 

1、电能的产生与输送

2、触电后,怎样正确急救?

3、怎样科学用电、节约用电?

引导

 

讨论

回答

 

作业

 

1、什么是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2、触电后,怎样正确急救?

3、你知道哪些节约用电的方式?

 

 

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