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军高考历史复习精华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11750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惠军高考历史复习精华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李惠军高考历史复习精华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李惠军高考历史复习精华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李惠军高考历史复习精华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李惠军高考历史复习精华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李惠军高考历史复习精华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李惠军高考历史复习精华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李惠军高考历史复习精华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李惠军高考历史复习精华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李惠军高考历史复习精华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李惠军高考历史复习精华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李惠军高考历史复习精华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李惠军高考历史复习精华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李惠军高考历史复习精华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李惠军高考历史复习精华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李惠军高考历史复习精华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李惠军高考历史复习精华1.docx

《李惠军高考历史复习精华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惠军高考历史复习精华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李惠军高考历史复习精华1.docx

李惠军高考历史复习精华1

第一讲:

古代东方

一、东方文明古国的地理范围与自然环境:

■两河流域指西亚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区域,东西分别与伊朗高原和阿拉伯沙漠相邻、北接小亚细亚、南临波斯湾,基本位于今伊拉克境内。

古希腊人称“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之间的地方”。

■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与今埃及大致相当。

尼罗河自南而北流经埃及全境。

■约公元前14世纪,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河中上游。

公元前10世纪,雅利安人扩展到恒河流域。

二、古代东方典型的早期国家与政治统治:

■约公元前3500至3100年,苏美尔人率先在两河流域建立城市国家。

公元前1792年汉穆拉比成为古巴比伦的第六代国王并逐渐统一两河流域。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统一。

古埃及实行集权专治:

法老拥有绝对权威,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将个人意志视为法律;拥有全国土地支配权,控制军队,掌握中央和地方官吏任免权;金字塔是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

■雅利安人的宗教经典吠陀及解释吠陀的梵书是公元前14到公元前6世纪最主要的文献,因此,称这个时期为“吠陀时代”。

雅利安人社会分裂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集团;四大种姓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各自法律地位,社会权力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

种姓制度造成印度社会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东方古国灿烂的科学文化与早期宗教

■楔形文字(或“钉头文字”)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汉穆拉比法典》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法典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级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金字塔是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也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它是古代埃及人卓越智慧的结晶,也是体现了古代埃及社会经济和建筑技术的发展。

古埃及人在公元前3500年前发明了象形文字。

由于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受到希腊文化冲击,开始用希腊字母拼写语言。

后来,阿拉伯帝国征服起,埃及迅速“阿拉伯化”,象形文字逐渐被忘却。

纸草是古埃及人发明的书写工具。

■公元前6世纪,悉达多创利佛教。

佛教经典数量庞大,总称为大藏经,由经藏,律藏和论藏三部分组成,又称为三藏经或三藏。

第二讲:

古代希腊与罗马

一、古代希腊

1、古典时代:

公元前8至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相继形成200多个以小国寡民为特征的城邦。

公元前5至公元前4世纪,是古希腊的“古典时代”,也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全盛时期。

2、雅典民主:

希腊城邦中,影响最大而最具典型的是雅典——政治民主、经济发达和文化繁荣。

(1)背景与沿革:

在公民与贵族长达100多年的斗争中,平民逐渐战贵族的结果。

■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公元前508年“克里斯提尼改革”发展了雅典民主政治(两个里程碑);

■公元前443年,玻利克里连续当选首席将军,出现了历史上的“伯里克利”时代。

(2)认识与评价:

■雅典民主政治以全体公民直接参与为核心,是古希腊最先进的政治制度;

■民主政制有利于调动公民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推动经济和文化进步;

■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男性公民才享有民主权利,妇女、外帮人和奴隶则都被排斥在外。

3、古典文化:

(1)文学:

《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是世界文学瑰宝,由公元前9世纪盲诗人荷马所作。

实际是民间艺人吟唱的口头文学作品,最后由荷马整理加工而定型。

史诗中穿插了许多希腊神话和传说,反映出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之间古代希腊的社会状况。

(2)哲学:

古希腊是欧洲哲学发源地。

哲学家冲破宗教神话的束缚,力求用理性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誉为“三大哲人”。

(3)史学:

欧洲语言文字中的“历史”一词旧源于希腊语,愿意为“经过调查研究的记事”。

古代希腊的历史学诞生于古典时代,是以希罗多德的名字及其《历史》为标志的。

二、古代罗马

1、从共和国到帝国的体制变化:

(1)共和国:

公元前509年,罗马废“王政”,改共和,开始近500年的共和国时期。

通过战争,征服了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3世纪中叶起,共和国开始向确立了地中海地区的霸权。

(2)大帝国:

屋大维于公元前27年,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历史进入了帝国时代,也考试了长达200年的和平发展时期。

公元2世纪初,罗马的统治疆域:

东讫幼发拉底河、西抵不列颠、北达多瑙河、南至北非,形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3)大终结: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两大部分:

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和以罗马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

侵入。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末代皇帝被日耳曼人废黜——标志着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古代历史终结;奴隶社会在欧洲结束。

2、罗马法系的渊源——“十二铜表法”:

古罗马人以军事立国,以法律治国。

共和国建立后,罗马平民为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的意识不断提高。

公元前451年至公元前450年,制定12个法表并将条文刻于12个铜牌上,公布于罗马广场,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

它基本上是传统习惯法的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

它也体现出古罗马人的法治精神。

明文公示、按律量刑,改变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并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生活。

它为后来罗马公民法奠定了基础,成为罗马法体系的渊源。

古代美洲

■美洲大陆居民印第安人创造的古代文明:

中美洲的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南美洲的印加文化。

■玛雅文化有“美洲的希腊”之称。

玛雅人培育了包括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在内的

古代伊斯兰世界

■伊斯兰教的产生:

创始人是穆罕默德;基本经典是《古兰经》;622年穆罕默德逃离麦加到麦地那(先知之城),后来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到8世纪发展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奥斯曼大帝国:

奥斯曼帝国原为西突厥一支,1299年其首领奥斯曼宣布建家;1453年攻克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接着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作为帝国的首都;16世纪后,发展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奥斯曼帝国时期,传统东西方的交往遭到破坏。

第三讲:

中世纪西欧

嬗变1——封建制度

大体进程: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氏族公社被国家所取代(典型:

法兰克王国)。

■产生于6世纪后期;■发展于8世纪的“采邑改革”;■基本确立于11世纪前后。

采邑制度:

8世纪上半叶,法兰克宫相查理·马特改革土地分配制度,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

“采邑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的发展。

采邑连同居耕种者一起分封,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进程。

采邑制下,国王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

随着采邑演变为世袭领地,封建领主势力坐大,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

(注意欧洲的封建等级相联系)

庄园经济:

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经济和社会组织,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国王、教会贵族和世俗贵族为庄园领主;耕地大致包括三部分:

领主自营地、农奴份地和自由农民份地;庄园农奴与领主间的人身依附关系非常紧密。

14世纪以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渗透,导致领主自营地大为缩减,庄园开始衰败。

(注意与城市的兴起相联系)

嬗变2——城市兴起

原因:

11世纪后,生产力提高和商品经济发展使西欧城市兴起。

手工业者和商人聚集于交通便利之处成为最初的城市居民。

而封建领主在经济利益诱惑下,参与城市的复兴活动;或同意在自己领地上建造城市;或为城市居民提供庇护;或直接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

特点:

中世纪城市规模都相当有限;设施滞后,环境脏乱,容易产生大规模瘟疫蔓延。

自治: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开展了反对封建领主的斗争,以争取城市自治。

自治斗争就是要从领主手中夺取城市的司法权和行政权。

通过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两种手段,部分城市获得了完全自治权,一些城市取得了部分自治权,由国王和城市代表共同管理;相当一部分中小城市仍然处于各级封建领主的控制之下。

嬗变3——权力的角逐

1、等级君主制的形成:

背景:

12世纪后,随着城市复兴和商品经济活跃,英、法等国王权呈加强之势。

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和新兴市民阶层在共同利益驱使下,力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

形成:

13世纪下半叶起,英、法相继出现新的权力机构——等级代表会议,与会者大多为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城市市民,等级君主制随之登上历史舞台。

1265年召开的英国议会和1302年举行的法国三级会议标志着英、法两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

影响:

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等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

在等级君主制时期,司法和军事等权力渐渐集中到中央,等级代表会议则主要掌控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受到重视。

等级君主制相对于早期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2、君主专制的形成:

背景:

1337-1453年的百年战争,促进了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

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政治制度的转变。

表现在:

①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②封建贵族权势衰微,希望依靠王权维持地位;③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④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借助王权改善生存环境。

形成:

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影响:

君主专制初期,英、法两国继续打击大贵族的势力,全力强化王权,并颁布了一系列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政策。

3、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背景:

17世纪上半期,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直接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新生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利益日益趋同,渴望废除君主专制,发展自由资本主义。

他们以议会为舞台,向专制王权发起了挑战。

形成:

经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特别是1688年的“光荣革命”后,1689年,议会通过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

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终止任何法律或增加税收,议员有言论自由。

1701年又通过《王为继承法》,规定今后英国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两部法案使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

影响:

此后,英国进入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嬗变4:

走出中世纪

1、民族国家的产生:

1337-1453年的百年战争,促进了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

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政治制度的转变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君主专制初期,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政策。

2、新航路的开辟:

①背景:

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发展,黄金成为主要货币,西欧人期望能到东方去实现自己的黄金梦;奥斯曼帝国崛起后,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西欧各国试图从海上开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西欧各国君主为了自身利益,相继支持开辟新航路的活动;地理知识的丰富,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条件。

②过程:

15、16世纪之交,葡萄牙人在王室的支持下,率先沿非洲西海岸南下,迪亚士绕过非洲最南端;此后,达·伽马率领船队驶抵印度,开通了欧亚之间的海上航路;西班牙政府支持哥伦布四次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③影响:

欧洲商贸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随着全球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和商品流通数量、品种急剧增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新航路开辟以及随之而来的西欧早期殖民活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给亚、非、美洲人民带来了空前的浩劫。

3、文艺复兴运动:

时间:

14-16世纪;人物:

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弗利;

主要原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本原因,中世纪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展,也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思想诉求:

在复兴古典文化旗帜下,以人文主义为武器,抨击罗马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理论。

4、宗教改革运动

宗教改革最先爆发于德国,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的先驱。

宗教改革中脱离天主教的教派统称新教,与天主教和东正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别。

宗教改革是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社会改革运动,直接打击了教皇和天主教会的势力,动摇了西欧封建统治的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第四讲:

中国的史前时期·封建时期与帝国一统

一、中华文明的摇篮

距今1万年前后新石器时代开始农耕生活:

北粟南稻、南北并立;聚族定居形成农耕聚落。

(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为典型)早期先民集体记忆以神话传说为主。

二、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1、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夏朝是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启破坏禅让制出现了“家天下”王位继承。

从文献记载看,夏朝已具备了国家的特征:

文武官员;军队;监狱;刑法。

2、二里头文化与夏史探究:

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存与夏朝吻合。

宫殿式建筑的出现说明了社会的分化。

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大多属于礼器和祭器表明,此时已进入青铜时代。

三、商朝与青铜文化

1、信史时代: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甲骨文的发现解读和殷墟的发现,使商朝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历史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

它记载了商朝社会各领域的实事状况,为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2、青铜时代:

商朝处于青铜时代。

著名的“司母戊鼎”为世界青铜文化史上所罕见。

青铜器主要是礼器,专用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祭祀等重要活动;其大小、形制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和地位的象征;而动物纹饰,认为这能与祖先神灵沟通以庇护其权财。

四、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

1、西周的封邦建国:

封邦建国: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打败商军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为对新征服地区进行统治,西周创立封邦建国体制。

在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首领的同时,又将同姓诸侯分插各地,成为地方政治中心,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功效,周王成为“天下”共主。

井田是西周的主要土地制度。

2、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公元前770年,平王迁都洛邑(洛阳)。

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连年征战和社会动荡使经济、政治、文化发生剧变。

“封邦建国”变为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就是在这500余年逐渐积累,到秦朝终告完成。

(1)经济领域:

以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促使了农业经济的提高;空旷生地被开辟为农耕熟地;耕地开始出现转让或买卖;各国推行奖励农耕军功政策,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型地主产生。

社会呈现出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

(2)文化领域:

面对社会转型,“士”开始活跃。

他们出于不用的角度和立场,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方案,形成百家争鸣局面。

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学术思想史上最为灿烂的一页。

先秦诸子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

■儒学为春秋孔子创始。

他提出“仁”的核心观念,为“礼”输入了新内涵。

“礼”和“仁”以造就理想人格为最高目标,以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

之后的孟子主张“仁政”;荀子则熔礼、法于一炉,其学生韩非、李斯由此而走向法家

■法家兴于战国初。

他们提倡“法治”,倡导功利主义,主张君主集权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

然而其提倡专制独裁、严刑峻法等,消极面也十分明显。

■道家以老子为始祖。

对现实政治持否定态度,主张“无为而治”,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道家关于事物恒变、矛盾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对后世哲学有深远影响。

3、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1)从列国纷争到秦统一:

战国时代,随着战争的发展,最终形成“战国七雄”局面。

(齐、楚、秦、燕、赵、韩、魏)而七国的发展则促进了区域性统一,为秦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的内政改革,使各国在政治、经济等制度建设上出现趋同倾向;秦国为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变法图强,奋起直追。

秦孝公任用商鞅,以富国强兵、兼并天下为目标,废除井田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农耕,建县制和什伍连坐。

商鞅改革使秦国因此由弱变强,后来居上。

从公元前230至公元前221年,秦先后兼并六国,建立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

为有效控制新局面,秦朝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国家机器:

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中央的最高官职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其下设廷尉、治粟内史等诸卿,负责司法、财政等政务。

丞相是百官之长,“助理万机”,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

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

郡下辖县,县下还设有乡、里组织。

乡设三老管教化,啬夫管听讼、收赋税。

郡县的长官均由朝廷直接任命,郡县的属吏则由郡守、县令自行选用。

秦汉时的基层属吏职权颇重,地方百姓尚有知啬夫而不知郡县的。

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建造驰道与直道以保证政令的畅通;修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

秦虽短命而亡,但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却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2)秦的暴政与秦的灭亡

秦统一后的十余年间不断动用民力:

筑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房宫、建骊山墓等,征用劳力数百万人。

秦律名目繁多,诛罚苛刻,一人犯法,亲戚邻里都要连坐。

秦朝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已远远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导致了矛盾的激化和民怨沸腾的局面。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各地反秦起义闻风响应。

其中刘邦和项羽起义军最强。

公元前206年,秦王婴投降,秦朝灭亡。

其后,刘邦与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打败了项羽。

公元前202年,刘邦即皇帝位,建立汉朝,(西汉)

第五讲:

从两汉的大一统到南北朝的大分裂

一、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1、汉初的“宽简”与“无为”:

统治与和汉朝建立后,统治者从皇帝制度、中央官职,到地方郡县制度,继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

但政令宽简舒缓,与秦朝急切苛刻却全然不同。

①郡县与封国并行:

刘邦认为秦短命而亡是秦未行分封而孤立无援。

于是在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又封同姓王为诸侯,形成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局面。

但是,随着封国实力的增强,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也日益明朗,最终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

②布衣将相之局:

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到战国受到很大冲击。

各国改革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并代之以军功授爵和国君任命管理。

这使一些出身低贱的人可以通过征战立功或政治才能成为将相。

秦朝末年,往后将相不必贵胄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和萧何、陈平、曹参等群臣,大都来自社会下层。

汉初都被封为将相重臣,形成汉初布衣将相的局面。

布衣将相之局标志世袭贵族主宰政治的时代基本结束。

③无为而治的统治:

黄老之学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个学派。

以道家为主,兼采儒、法,主张守道遵法,礼法并用。

文景时期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倡导以农为本,减轻田租;有废除秦朝的族诛、连坐等严刑苛法。

这为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文景之治”。

汉初的“无为而治”政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

2、武帝从“无为”到“有为”:

随着经济的复苏和财富的积累,统治者思想发生了变化。

汉武帝一改“无为而治”国策,锐意进取,积极有为,西汉历史进入一个新阶段。

①政治方面:

汉武帝加强皇权,裁抑丞相职权,起用亲信近臣参与朝廷大事讨论,从而了宫廷决策核心,称为“内朝”;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机关,称为“外朝”;创设“刺史制度”,特派监察官员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大体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②思想方面:

汉武帝采用董仲舒、公孙弘等人建议,将儒学定为官学,其他诸子之学“罢黜”在官学之外。

在长安建立太学教授五经。

经学的教授、学习,为儒家学者置身仕途开辟了道路,通经致用成为古代学者的普遍追求。

“独尊儒术”之后,以五经为代表的儒学成为官员选拔、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

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武帝的执政原则为“儒表法里”。

③民族关系:

汉武帝对匈奴的三次战争,解除匈奴对北边的威胁。

为加强对西域的控制,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河西四郡(敦煌、酒泉、武威、张掖)使天山南北与内地联为一体。

3、光武中兴与豪强势力的膨胀

①光武中兴:

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刘秀以“柔道”之天下,其统治的30余年间出现了“光武中兴”景象。

②王朝衰败:

东汉后期之所以迅速衰败,原因是多方面的:

■豪强势力演变为威胁中央的割据势力(土地兼并、徒附劳动、家兵部曲、官宦世家)

■外戚、宦官、十大夫等政治势力相互角逐,造成中央政权衰微混乱和政治腐败黑暗。

■黄巾起义后豪强以镇压起义为名起兵夺利,酿成了混战,东汉分崩离析,名存实亡。

4、从三国鼎立到南北对峙

①三国鼎立的形成:

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以少胜多大败曹军。

随后曹操北还,刘备进占四川,孙权扩展到东南辖区。

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建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229年,孙权爱建业称帝,建立孙吴。

三国鼎立割据最终形成。

②区域经济的发展:

东汉末年的中原战乱使北方人口被迫南迁长江流域。

人口流动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也使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传播到南方,提高了当地的生产力和冰促进了南方经济发展,三国为了增强实力大力发展经济,促使了区域经济的新发展。

■北方曹操招募流民屯田并命令军队军屯,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经济的发展。

■蜀汉诸葛亮兴修水利、开展屯田、发展农业;推动煮盐、织锦;开发西南边疆经济。

■孙吴发展水稻、丝织、冶炼、制瓷;促进造船技术;促进东南山越与汉族同居共耕。

③两晋与南北朝局面:

三国之后,西晋曾短暂统一。

由于匈奴、鲜卑、氐、羯、羌等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中原,纷纷建立政权,出现五胡十六国局面。

东晋建立后与北方民族政权对峙。

随后,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宋、齐、梁、陈)。

④经济中心开始南移:

人口迁移的继续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一次经济中心南移)

■形成了江浙、湘赣、巴蜀等重要农业经济区;■兴修水利、推广犁耕、引进新作物;

■丝织、冶铸、造船、漆器、制瓷、制盐发达;■城市商业繁荣,海外贸易有所发展;

■南方山区的少数民族陆续出具平原与汉族交往接触,相互融合,共同开发江南经济。

⑤南北朝的民族融和:

十六国时期由于少数民族内迁与汉族共处中原,加速了民族融和的步伐,北魏孝文帝时期,北方民族融和进入高潮。

孝文帝自幼受到出身汉族的祖母冯太后的影响。

他在亲政后决心彻底革除旧俗,全面推行汉化。

为了摆脱守旧势力的影响,它依然迁都洛阳,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和穿胡服,通用汉语、汉服;采用汉族单音姓氏;仿效汉族体制改定和法律;促进胡汉通婚;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

改革对加快民族融和,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六讲: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

581年,隋文帝杨坚篡周建隋。

589年,隋军灭陈,全国统一。

618年,隋炀帝杨广被杀,隋朝灭亡。

同年李渊(高祖)称帝,建立唐朝,仍以长安为都城。

一、隋唐的制度创新

隋朝国祚短暂,但在制度层面改革创设。

唐朝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基础上,继承发扬,推广改进,使这一时期的政治格局呈现新的气象和特点。

1、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

三省六部创于隋文帝时,唐朝运作过程更趋规范化、程序化。

中央设中书(隋称内史)、门下、尚书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分管具体事务。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三省六部制是皇权增强的产物,三省宰相集体议事、互相牵制,个别宰相难以擅权。

不过,制度若严格执行,皇权会受一定限制,因而隋唐的皇帝尚无绝对专制独裁之权。

2、科举制:

隋朝开创,唐朝逐渐健全。

唐朝科举考试以明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