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毕业班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1129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毕业班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初三毕业班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初三毕业班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初三毕业班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初三毕业班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初三毕业班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初三毕业班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初三毕业班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初三毕业班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初三毕业班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初三毕业班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初三毕业班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初三毕业班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初三毕业班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初三毕业班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初三毕业班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初三毕业班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初三毕业班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初三毕业班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初三毕业班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毕业班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Word下载.docx

《初三毕业班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毕业班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Word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毕业班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Word下载.docx

4、19世纪70年代,浩罕国阿古柏入侵新疆,左宗棠率兵收复新疆,并于1884年设立行省(左宗棠建议)。

三、西藏(唐时称吐番)

1、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许配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加强西藏与中央政府的联系,促进西藏地区经济的发展。

2、唐中宗时期,金城公主嫁与吐番尺带珠丹“和同为一家”。

3、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西藏成为我国正式行政区。

4、清朝前期确立达赖和班禅由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

(金瓶掣签制)。

1727年设为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5、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统计表一。

6、1959年—1960年,西藏完成土地改革,现为省级民族自治区(5个,最早内蒙古、最后西藏)。

专题2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

一、周恩来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

1、五四运动期间,领导了天津学生的爱国运动。

2、大革命时期,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3、1927年8月1日,领导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

4、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同毛泽东、王稼祥共同负责红军的军事指挥。

5、1936年12月,率中共代表团赴西安谈判,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扭转了时局。

6、1945年8月,陪同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7、解放战争初期,与毛泽东等率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

1948年参与和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8、1949年率中共代表团参加北平谈判。

二、建国后,周恩来同志的主要活动

1、1949年10月1日,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

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二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同这两国总理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3、1954年4-7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促成了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协议的签署,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打开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4、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5、1971年7月,周恩来同秘密访问中国的基辛格会谈,促成了尼克松的中国之行,中美关系开始改善。

6、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周恩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同邓小平一起整顿、恢复各方面工作,经济形势明显好转。

7、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同志逝世。

(联合国下半旗致哀)

三、列举最能体现周恩来外交艺术的重大活动

1、1936年西安谈判;

2、1945年重庆谈判;

3、1949年北平谈判;

4、1953年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1954年率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

6、1955年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四、评价:

周恩来同志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革命活动对20世纪的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专题3:

都江堰水利工程

1、修建年代:

战国时期(公元前3世纪中叶)。

设计者: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2、用途:

防洪灌溉。

3、设计特点:

工程采用中流作堰的方法,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供灌溉,外江供分洪,既消除了岷江水患,又灌溉了大片农田。

4、意义:

都江堰是我国古代夫模最大,效益最好。

历史最久的水利工程,它代表了我国两千多年前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5、后人评价——“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理由:

因为李冰在岷江游所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即消除了岷江水患,又灌溉了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誉。

6、李冰最值得我们纪念的是什么?

见宝典(第四页)

7、如何更合理地保护和利用都江堰?

治理水土流失、疏通河道、加固水坝、植树造林、不乱排放污水、不乱扔垃圾等。

8、在这次汶川地震中,都江堰水利工程未有受损迹象,这说明了什么?

你能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

说明都江堰设计巧妙,具有较高的工程水平,表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体现了人定胜天的雄伟气魄。

发动全校师生进行爱心捐款;

为灾区学生捐献书本文具;

给灾区儿童写慰问信等

专题4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背景: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目的:

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内容:

北魏孝文帝于494年,迁都洛阳(为学习中原先进文化);

实行汉化政策,规定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下令鲜卑贵族采用汉姓;

提倡同汉族通婚;

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作用(评价):

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鲜卑族)政治改革家。

启示: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富国强兵的重要途径。

专题5近代化的起步

经济方面:

洋务运动政治方面: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一、洋务派——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1、代表人物:

中央以奕訢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即洋务派)。

2、根本目的:

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3、主要内容:

A、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等。

B、后期以“求富”为口号,主要开办民用工业(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筹建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影响: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5、性质: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二、戊戌变法(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1、资产阶级维新派(或称改良派)。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采用严复的思想观点:

交法西方,进行维新改革,主张救亡图存、维新变法,走资本主义道路,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2、原因:

《马关条约》的签订,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多次上书警示

3、内容:

①政治: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对顽固派影响最大);

②经济:

鼓励私人举办工矿企业;

③文化教育: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④思想: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⑤军事:

训练新式军队。

①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②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③没有实现救亡图存愿望,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三、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

1.资产阶级革命派(或称民主派)—以孙中山为代表。

2.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中华民国国庆日

3.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大学就任临时大总统

4.宣统帝下诏退位1912年2月12日

意义:

①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虽然没有改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的根本原因:

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群众。

四、新文化运动1915年《青年杂志》---《新青年》

陈独秀《敬告青年》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提出“文学革命”)、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李大钊、鲁迅。

2、口号(主张):

“民主”与“科学”。

①前期(以《新青年》为主阵地)——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提介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②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1918的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①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不足之处:

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四、新文化运动1915年《青年杂志》---《新青年》

陈独秀《敬告青年》(提出“文学革命”)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开始、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李大钊、鲁迅。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专题6中国建国以来,农业政策的变革

1、1950年—1952年底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原因:

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内容: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所有制形式没有改变,仍是私有制);

大大解放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

2、1953—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形式:

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

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改变,变为公有制);

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3、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a、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b、对国情认识不清;

c、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意义或影响:

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的经济困难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严重失误。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8年),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1982年,家庭联户承包责任制在农村普遍推行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极大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5、建国以来为发展生产力为主要任务而召开的两次重要会议。

⑴中共八大1956年召开,内容:

大会明确提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底召开。

①思想上:

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政治上: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③组织上: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专题7中国共产党史上两次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

1、遵义会议时间:

1935年1月

⑴内容:

①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⑵意义: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1978年,北京

②内容:

思想:

①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政治:

②停止使用“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组织:

③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③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同之处:

1.都形成党中央正确领导集体2都是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3.都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专题8中国共产党已走过87年,立87年干了三件大事,改变中国命运,决定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建立新中国。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行改革开放。

专题9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相关问题

1、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政府、社会经济、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政治上:

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

破坏;

经济上: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社会性

质:

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假如你是一位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人士,请你为当时因落后挨打而日益衰弱的中国提出较为理想的救国方案。

(内容可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

(废除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学习外国先进军事技术,创办民族工业;

改革教育制度,培养近代化人才;

大力提倡民主、科学等。

3、1901年和2001年中国各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件,对比后谈谈你的体会。

(1901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死心塌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带着奇耻大辱进入20世纪;

2001年中国成功申办2008奥运会,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昂首阔步进入21世纪。

近代史上饱受外国入侵的中国终于站起来了,强大起来了,中国正摆脱落后,走向繁荣吕盛。

4、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子迫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

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在我国南方和沿海地区开放了一系列港口城市,这与前者有什么本质区别?

(前者是通过不平等条约被迫开放,具有强迫性、侵略性。

后者是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而开放,具有主动性主权性,其本质是完全不同的。

专题10改革开放

1、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确定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定。

2、对内经济政策(1978年底首创1982年全国推行)

A、农村实行家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安徽凤阳县,四川)实行后,责任明确,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

B、城市重点国有企业的改革(1985年)

(1)所有制:

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管理体制:

实行政企分开,经营责任制;

(3)分配体制:

打破大锅饭,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1992年,党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挂牌)

3、对外开放,目的或意义作用:

吸收侨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济,进行现代化建设,1980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广东省)、厦门(福建),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后增设海南省为经济特区(最大、最南边的经济特区)。

4、对外开放格局:

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5个)——沿海开放城市(14个)——沿海经济开放区(4个,泉州、上海浦东)——内地,特点: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5、改革开放前后,票证的使用和取消原因?

改革开放后,随着生产的迅速发展,物资丰富起来。

6、改革开放前后,挖吃野菜的对比?

A、过去挖吃野菜的原因:

20世纪60年代,经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国经济出现严重的困难,人们挖野菜作为粮食的补充;

B、现代挖吃野菜的原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物资丰富,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7、启示:

改革开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正向文明和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春天的故事》是大家非常喜欢的一首歌。

1、为什么说1979年“是一个春天”?

1978年底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政策,所以说“是一个春天”。

2、“有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指的是谁?

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

邓小平。

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3、老人在1979年“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是指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4、歌词中的“老人”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什么?

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些内容吗?

它有何影响?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的讲话。

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不动摇;

特区姓“社”不姓“资”;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发展才是硬道理。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5、歌曲歌颂了“老人”的丰功伟绩,你能说一说这位“老人”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作了哪些贡献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他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后,他又提出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党的十二大,他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党的十三大,他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2年南方讲话,解决了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理解:

以人们衣、食、住、行、用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

1、改革开放前,社会上流传着旧四大件;

改革开放后,社会上流传着新四大件。

到了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达的地区,电脑、手机以及私家车、别墅也进入了老百姓的生活当中。

试问从旧四大件到新四大件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对于新四大件的落伍,你有何感受?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新四大件的落伍说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领导了消费新时尚。

2、民以食为天。

改革开放前后相比较,人民在吃方面变化很大。

请你概括人们在饮食方面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单调,人们的营养严重不足,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

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由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解放了社会生产力,调动了人们积极性,激发了社会的活力,使人们的特质生活越来越丰富

资本主义形成之初两大发现1.世界的发现——新航路的开辟2人的发现——.文艺复兴

专题11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对世界的发现)

1、根本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

2、条件:

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地圆学说的广泛流传,罗盘针在欧洲的传播,航海知识和地理知识的增长。

3、时间:

15世纪开始持续200多年

4、航海家迪亚呀(1487年向东,未到达东方),达•伽马(1497年向东,到达东方)

哥伦布(1492年向西,到达美洲,今古巴海地),麦哲伦(1519年向西,完成环球航行)

5、航海家的精神:

敢于冒险,勇于拼搏,团结合作的精神。

6、如果让你进行一次环球远航,你需要准备哪些东西?

何种路线?

选择理由?

准备东西:

帆船、食品、罗盘针、航海图、沙漏计时器

路线:

A、从泉州港出发,经台湾海峡,进入太平洋,绕过麦哲伦海峡,进入大西洋,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绕过马六甲海峡,经菲律宾群岛,进入南,最后回到泉州港。

B、从欧洲出发,沿大西洋南下,绕过非洲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到达印度与东方各国。

7、影响:

(1)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2)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发展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带来殖民灾难。

8、欧美国家对哥伦布的态度有何不同?

为什么?

据此你有何感想?

(1)欧洲:

赞美(功臣)因为哥伦布开辟新航路,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带来巨大财富,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有进步性。

(2)美洲:

谴责(恶魔)因为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后,欧洲人开始在美洲进行大规模的殖民活动,给美洲造成了巨大灾难。

(3)你的感想:

近代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建立在对广大殖民地剥削与掠夺的基础,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往来必须在平等、互惠的条件下进行。

专题12文艺复兴(资本主义对人的发现)

1、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半期扩大到欧洲其他国家,16世纪达到高潮。

2、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封建神学思想,发起一场促进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称为文艺复兴。

3、实质:

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核心(时代精神):

人文主义思想(从以神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

4、兴起的根本原因(社会根源):

资产阶级要求提高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

5、先驱者:

但丁——意大利——长诗《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晚餐》

6、作用:

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