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概括文章主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13324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概括文章主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如何概括文章主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如何概括文章主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如何概括文章主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如何概括文章主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如何概括文章主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如何概括文章主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如何概括文章主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如何概括文章主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如何概括文章主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如何概括文章主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如何概括文章主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如何概括文章主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如何概括文章主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概括文章主旨.docx

《如何概括文章主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概括文章主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如何概括文章主旨.docx

如何概括文章主旨

语文:

中考中如何概括文章主旨

知识要点

文章主旨是作者在文中表现的中心意思(包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理解文章主旨,这是属于把握文章思想容方面的能力和要求,要求学生能从宏观上理解和分析文章容的核心。

在不同体裁的文章中,文章主旨的表现形态是有差异。

议论文的主旨即是文章中心论点,在科技说明文中介绍的事物特征或所说明的事理就是文章主旨。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写人叙事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即为文章主旨。

思维拓展:

归纳文章主旨最基本的要必须首先整体把握全文。

要能对所给材料作宏观上的把握。

做到对整篇文章了然于胸。

这样才能把握文意。

领会作者的目的和意图。

文学作品主旨的理解

 

(1)从文章标题入手。

有的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中心,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容;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2)从分析文章开头结尾入手。

有的文章开篇点题,起到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中心思想的作用,有的文章在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

   (3)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句入手。

有的文中的议论、抒情句有画龙点睛之功效,如《荔枝蜜》。

   (4)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作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

(5)从分析文章的背景入手。

分析文章的中心,有时还需了解、分析有关时代背景,弄清文章容与时代背景的关系,了解文中的事件和人物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活动的,写作的意图是什么

 记叙文的主旨,即它的主要用意,意义或者目的所在,也即作者在这篇文章过各种描写想要表达出来的东西。

小学阶段将其称作中心思想。

文章主旨包括多个层面,1文中想要说明的道理。

2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情感;3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质;4作者对某种社会现实的看法;等等。

阅读一篇记叙文须把握其主旨,才算真正读懂文章。

故初大小小的考试当中尤其喜欢关注这个知识点,可算逢考必出。

  此处给出几种归纳记叙文主旨的方法,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

一:

分析文章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能使读者获得总的印象。

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文章的主旨。

如《白礼赞》这篇文章的题目就能告诉读者如下初步信息:

这篇文章是写来赞美白的。

故通过对标题的分析能初步确定文章主题。

二:

分析文中关键句

  文章当中有一些关键句段能够展示文章的主旨,这些关键句段可从如下方面来分析。

  A文章的开头/结尾句或者段。

很多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的句子或者段落都起到提示文章主旨的作用,文章开篇常常点题,一些开头会用到一些警示性的语言,对我们深入理解文章中心有启示性作用。

而许多结尾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并且某些结尾本身就直接点明了文章中心,在阅读中重点抓住这些东西,对把握文章中心很有帮助。

  B文章中的议论性或抒情性的句子。

一般情况下,记叙文的议论句以及抒情句都有画龙点睛的效果,作者常常会在这些句子当中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或阐述道理,或抒发情感。

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句子。

【抒情句标志参考:

强烈的感叹或反问等语气/出现直接抒发某种情感(悲伤,喜悦,流泪等)词语);等等。

议论性句子参考标志:

对某事或某人做出评价的句子】

  C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者句子。

一些文章为了强调某种想法或道理或情感,往往使某个句子在文章中反复出现好几次。

这个句子通常情况下就是文章的中心句,对理解文章主旨有极大帮助。

  D文章中主要人物的语言。

以写人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主要在描写人物形象,而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心世界的主要标志,作者很可能把中心思想放在人物的语言中表达。

因此要注意在分析人物语言中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尤其是人物对话中涉及到某种情感或者某种感悟的句子。

三:

通过分层归纳大意归纳文章主旨

  对于一些不容易看出主旨的文章,可根据文章结构将文章分层,然后将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可以指出作者借此抒发的思想,情感,或者道理。

 四:

分析文章的时代背景

  一些文章的写作会有时代的烙印,可从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入手来分析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比如鲁迅的文章的解读就需要去体会他所处的时代,一些作家的作品的解读也需要去体会作者所处的时代。

中考现代文复习第3讲:

归纳文章主旨

【考点概说】

归纳文章主旨要掌握一个原则,三类十种方法。

一个原则是:

整体性原则。

三类十种方法是:

第一类,借助法,包括借助文章题目法,总起句显示法,总结句显示法,关键语句显示法。

第二类,归纳中心法,包括体会感情法,议论抒情句入手法,主要段落入手法,分析人物入手法,分析时代背景、写作意图入手法。

第三类,格式法。

【考点解读】

大纲对该能力点的要:

大体了解课文的中心意思一.归纳文章主旨是阅读教学中必须训练的能力点之一,也是中考必考的知识能力点。

翻翻各地中考题,几乎每份考题中都要涉及到归纳文章主旨这一能力点。

当然考查的方式、问法可能因题而异。

什么是文章的主旨?

“人们写文章总是有目的的,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立论说理,都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现实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问题的看法,而这也就是文章的主旨。

它是作者通过全篇容所所表达出来的中心思想或基本意见,也就是整篇文章情感思想的基本走向。

归纳文章主旨要掌握一个原则,三类方法。

一个原则是整体性原则。

归纳文章主旨最基本的要,必须首先整体把握全文。

要能对所给材料作宏观上的把握,做到对整篇文章了然于胸。

这样,才能正确把握文意,领会作者的目的意图——这也是阅读理解文章的核心和归宿。

三类方法。

(一)借助法。

即借助文章题目、总起句、总结句、关键语句归纳文章主旨的方法。

1.借助文章题目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文章题目就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

有的文章题目显示了文章的重点容,从题目进行分析,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旨。

如《敬业与乐业》一文,题目就可以显示论述的中心。

文章深入的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因此,借助文章题目,可以帮助你快速把握文章中心。

阅读时不妨试试看。

2.总起句显示法。

有的文章总起句可以显示文章的主旨,阅读时如果能迅速抓住总起句,就能提纲挈领,归纳出文章主旨。

如《看云识天气》一文,第一自然段就是一总起,“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接下来介绍云的形态与天气的关系、云的光彩与天气的关系,教会人们怎样来看云识天气。

应该说,总起句显示法适用于总分结构的文章。

3.总结句显示法。

有的文章总结句可以显示文章的主旨,借助总结句易于归纳文章主旨。

如《羚羊木雕》一文以“可是,这能全怪我吗”作结,言下之意,“我”是被逼的,含蓄地批评了大人们狭隘的、重财轻义的行为。

又如,读《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可以抓住论题读下去,想一想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其目的就是告诉人们:

在艰难的国运面前需要雄健的国民,表现了作者的革命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4.关键语句显示法。

归纳文章主旨可以借助关键语句。

这些关键语句在具体的文章中可以是名言警句,可以是主旨句,可以是过渡句等等,阅读时要注意寻找。

除前面提到的外,再如,《湖心亭看雪说》一文的核心在最后一段,借舟子的话引出主旨句: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抓住这个“痴“字,就可以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复杂情感: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痴心于特立独行的故国之思和黍离之悲。

(二)归纳中心法。

1.感情入手法。

有的文章可以通过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来体会归纳文章的主旨。

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是以“我"对父亲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安排文章的,由不理解到理解,再到思念,赞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真挚感情,同时也抒发了儿子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阿长与山海经》也可以通过“我”对阿长的感情的变化来揭示主题。

2.议论、抒情句人手法。

在记叙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常常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归纳总结,便可把握文章的主旨。

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结尾的句子“救救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向人们发出强烈的呼吁,震耳发聩,旨在告诉人们,要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3.主要段落归纳法。

通读全文,分析归纳主要(或重点)段落的意思,从而归纳出文章的主旨。

如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第一部分引出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介绍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从纬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四个方面介绍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最后讲物候学研究的意义。

这样,我们便可归纳出该文的中心:

本文说明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变化的一些规律和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提倡进一步加强对物候的观测和研究,从而促进农业生产。

4.分析人物人手法。

如《台阶》一文的中心就是通过对父亲的语言、行动、神态的描写表现出来的。

5.分析时代背景、写作意图人手法。

每一篇文章都有时代背景、写作意图,了解时代背景、写作意图有助于文章中心的归纳。

如《藤野先生》一文,了解当时旧中国的社会现实,就容易把握鲁迅的思想情感,从而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

(三)格式法

归纳文章的主旨(中心),在语言表述上一般来说有一些格式,不同的文体归纳中心的格式不同。

了解一些这方面的情况,对归纳中心有帮助,但不应拘泥于此格式。

写人为主:

记叙……赞扬了……表达了

记事为主:

记叙了……批评(歌颂了)……表现了……

写景状物:

采用……手法,借助……描写,赞扬……抒发……

游记:

描写了……表达了……感情

2、议论文:

立论:

文章论述了……阐明了……

驳论:

文章驳斥了……提出了(阐述)……主(道理)

3、说明文:

文章以……的语言,说明(介绍)了,体现(展现、赞美)了……

【真题再现】

一、2013

只想让您听听我的心跳

这些年来,一直有一个影子在我脑海里,既模糊又特别清晰。

在大学毕业之际,我要去揭开这个谜底,完成这个埋藏了十年的心愿。

19号,我选了这个时间启程,因为19号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一个我最喜欢最期待的日子。

火车驶向春城的黄花小镇,窗外不时闪过的景象,陌生而又熟悉。

我小心地抱着书包,紧贴在胸口,那里面,装着我十年的秘密。

我仿佛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是期盼?

是激动?

或者,两者都有吧。

下午3点,火车终于到达了我在地图上千百次查看过的黄花小站。

当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我感觉到心跳竟是如此的强烈!

有些印象,毫无由来,却异常清晰。

我在小镇一个僻静的角落里找到了“黄花邮局”。

此时的心,竟然那样宁静。

我静静地走过去,推开那扇玻璃门。

这个样子,原来就是这个样子!

站在大厅,我有点手足无措。

保安走过来,问我需要什么帮助,我不知所以地点点头,也不知怎么的便坐在了靠门口的座位,因为我要等一个很重要的人。

3点半,3点40,3点45……我不断地看时间,终于,到了时间4点整,大厅的时钟滴答滴答,整点报时。

我的心紧起来。

我不由自主地站起来,盯着门口,盯着进来的每一个人。

一对老夫妇,脊背佝偻,步履蹒跚,彼此搀扶,径直往窗口走去。

“还是照以前一样,把钱寄到这个地址。

”老人说。

旁边的老妇人一定是他的妻子,紧紧靠着他,也使劲地在点头。

服务员点点头,迅速地敲打键盘,看得出,她一定为这对夫妇重复过很多次这项工作。

我悄悄走过去,清楚地看见,那上面的名字正如自己所料。

是他俩,就是他俩!

十年累积的情感再也无处藏匿,我的心几乎要跳出来,____,我好不容易忍住眼泪,终于说出准备了千万次的话语:

“父亲,母亲,我就是您10年来一直资助的那个孤儿。

10年前,因为一次车祸,我必须做心脏移植手术,而与此同时,在春城,有一个女孩也遭遇了一场车祸,可惜,她没有我幸运,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但我后来才知道,其实她并没有离去,因为她的父母同意把她的心脏移植到我身上。

不仅如此,得知我的父母在车祸中罹难,10年来,他们每个月都会寄一笔生活费给我。

从邮局查询得知,就是在这里,日期是19号,时间是下午4点。

当我终于走向独立,大学毕业,被一家大型企业录用的时候,我要完成感恩的心愿。

我终于来到了这里,看到了魂牵梦绕的一切。

我小心地从书包里取出两串项链,每串项链都用60颗纸折的小红星串成。

120个红星,代表着3650个感恩的日子,代表着3650个思念的心情……

我把项链恭敬地挂在两位老人的胸前。

项链渐渐变成了两颗闪闪发光的红心,我分明看到红色的光辉照亮了周围的一切,我分明听到我的心和这两颗红心一齐跳动,我分明感觉到老人的爱已将我包围。

老人紧紧地把我搂在怀里,说:

“我的孩子啊,你怎么来啦!

”我泪如泉涌,泣不成声。

父亲,母亲,我过来,只想让您听听我的心跳……

(选自《读者》2013年第11期,有改动)

19.阅读文章,填写下表。

(4分)

时间

情节

结果

10年前

“我”活了下来

老夫妇寄生活费给“我”

“我”读完大学

下午4点

20.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

21.本文标题“只想让您听听我的心跳”有何含义?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6分)

二、2013

和老妈过招

①老妈89岁,正在人生的第二个童年时期,又活泼又率真。

我正当中年,精力充沛。

可是别以为在耄耋老人的面前你就很强大,和老妈过招,胜算几何呢?

②老妈住在我家的大南屋,家庭公共电视在她的屋里。

晚上老妈总是很早吃饭,很早睡下。

老妈说:

“丫头啊,我睡我的,你看你的,我听不见电视的声音,一点儿也不影响我。

”为着诚恳的缘故吧,老妈又说:

“听话啊,我的老丫头,你看吧,愿意看到什么时候就看到什么时候。

③老妈真好,事儿真少,不像我有些同学或朋友的老妈,事儿多。

我于是服侍老妈睡下,然后回到沙发上看电视。

没看上半个小时,老妈高亢的声音从我身后传来:

“丫头啊,别看了,这灯光晃得我心里闹腾得不行了。

”因为声音太过突然,我打个哆嗦,手中的遥控器跌落在沙发上。

打完哆嗦,我赶紧关电视,关灯,关门,乖乖地退出老妈房间。

④我另有两个房间,每间里都有电脑,坐在电脑前琢磨:

老妈lì害呀,不受委屈。

我心里很安慰,这个回合我输掉了,但是高兴。

⑤老妈每天都要问我一个问题:

“百合有吗?

”百合是我女儿,在念大二。

老妈耳朵背,我附耳回答:

“有。

”过不了多久,老妈又问:

“百合有吗?

”有时我忙着别的事情,有时心里被问得厌烦,就不到她的身边附耳回答了,而是先在脸上堆出笑来,口型做得大大的,表示“有”,耶!

老妈居然看懂了,高高兴兴的样子。

这样一天下来老妈对这个问题又问了七八遍,我就笑呵呵地回答了她七八遍。

可能问到第九遍时,我趋近附耳向她质疑:

“妈,您都问了我一千遍了呀。

”老妈眼都不眨一下说:

“哪有呢,我也就问了八百遍罢了。

⑥我哈哈大笑,老妈真调皮啊。

这个回合我输得甘心。

⑦一天,老妈左侧髋骨突然疼痛,自言快疼哭了。

推老妈去医院拍片子,医生说骨质疏松。

按照医嘱,系统补钙,喝奶,吃药,静养。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骨折,我买了坐便椅,不许老妈再去卫生间。

这样过了几天,老妈的腿依然疼痛难忍,面部常有痛苦不堪的表情。

又过了些日子,老妈平时端坐还好,稍微运动时,表情依然痛苦,躺下歇息的时候,连毛毯都不能自己盖了。

我真的很急啊,可是灵感在此刻也出现了。

我躲在屋外,偷窥老妈,有巨大收获。

老妈独自一人的时候,居然能够比较自如地坐到坐便椅上解决问题,也能自己很轻松地盖好又轻又暖的毛毯。

做这些的时候,老妈十分平静安详。

⑧这一次,老妈当我面微微行动时,又说疼啊疼啊,表情显得很痛苦不堪。

我俯身贴耳揭她老底:

“老妈,没有那么疼吧,你其实不怎么疼啊!

”老妈仰脸看着我,脸上换上一种如孩童般被揭穿真相的纳罕(注释)和羞赧,说:

“你怎么知道的啊?

⑨这个回合我赢了。

可是呆呆地想了想,又何必揭穿老妈呢?

老妈够可怜的啦,她心里不知道有多害怕和无助呢。

我把老妈搂在怀里,很是羞愧,于是这个回合我还是输掉了。

⑩其实,我知道母女之间哪有输赢呢,或者换句话说,我输了,也就是我赢了。

【注释】纳罕:

诧异,惊奇。

2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老妈lì害呀

22.第①段画线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1);

(2)。

(2分)

23.联系上下文,第⑤段画线句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____描写,作用是。

(3分)

24.根据文章容,完成下表。

(8分)

过招时“老妈”的表现

过招后“我”的反应

外在表现

心感受

第一次过招

(1)

坐在电脑前琢磨

(2)

第二次过招

反复问同一个问题

(3)

(4)

第三次过招

(2)

(6)

羞愧

2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抒写了人世间亲情的美好。

B.提醒我们做人要诚实守信。

C.启发我们要尊重和关心老人。

D.告诉我们要理解老人的心理需求。

26.请你根据本文容,展开合理想象,在下面文字后续写“百合”与外婆见面时的情景。

(80字左右)(8分)

“百合”知道了外婆对她的思念。

放假了,“百合”回家见到了外婆。

三、2013

放学

①安安上小学了。

半年之后,妈妈觉得他可以自己走回家,不必再接了,毕竟只是十五分钟、拐三个弯的路程。

②十五分钟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十五分钟。

妈妈开始不安。

③一个小时零十分之后,妈妈拎起汽车钥匙,准备出门找安安。

门铃响了,安安进门,看见妈妈生气的面孔,惊讶地问:

“怎么啦?

”妈妈生气地说:

“怎么啦?

还问怎么啦!

你过来给我坐下!

”安安卸下背上的书包,嘟着嘴在妈妈指定的沙发角坐下。

他的球鞋一层泥,裤膝上一团灰,指甲里全是黑的。

“你到哪里去了?

”审问开始。

“没有呀。

”安安睁大眼睛。

“只要十五分钟的路,你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你做什么了?

”“真的没有呀!

”安安渐渐生气起来,声音开始急促,“我跟米夏儿、克利斯、史提方一起走,就这样一路走回家,哪里都没去,什么都没做呀!

”他气愤地站了起来。

看样子孩子没说谎。

“安安,妈妈只是担心,怕你被车子撞了,被坏人拐了,懂吗?

”安安点点头:

“我知道,可是我真的哪里都没有去。

④以后的日子里,妈妈又紧过好几次,用追踪来追踪去,然后安安又一脸无辜地出现在门口。

⑤妈妈决定亲眼看看孩子怎么走那十五分钟、三个拐弯的路程。

⑥1l点半,放学了。

孩子们像满天麻雀似的冲出来,叽叽喳喳吵得像一锅滚水。

孩子往千百个不同的方向奔跑跳跃,坐在长凳上的妈妈好不容易才盯住了安安,还有安安的“死党”。

四个小男生在前头走,妈妈在后头跟着,隔着一段距离。

⑦经过一截短墙,小男生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再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11点45分。

⑧经过一个大铁门,里头传出威武的狼狗叫声。

米夏儿已经转弯,现在只有三个男生了。

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铁门,狼狗扑过来,小男生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

狼狗安静下来,小男生又开始蹑手蹑脚地摸向大铁门……狂喜尖叫着撤退。

妈妈看看手腕,12点整。

⑨克利斯转弯,这已到了板栗街。

安安和史提方突然四肢着地,肩并肩,头颅依着头颅在研究地面上的什么东西。

他们跪趴在地上,背上突出着正方形的书包,像乌龟背着硬壳。

地面上有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眼苍蝇拖走。

死苍蝇的体积比蚂蚁起码大上20倍.蚂蚁工作得非常辛苦。

妈妈很辛苦地等着。

12点15分。

⑩史提方转弯。

安安踽踽独行,背着他花花绿绿的书包,两只手插在裤袋里,嘴里吹着不成调子的口哨。

差不多了吧!

妈妈想,再转弯就是咱们的麦河街。

安安停下来。

他看见了一片美好的远景:

一块工地。

他奔跑过去。

妈妈心一沉。

工地上乱七八糟,木板、油漆桶、铁钉、扫把、刷子……安安用脚踢来翻去,聚精会神地搜索宝藏。

他终于看中了什么——一根约两米长的木条。

他握住木条中段,继续往前走。

12点25分。

(11)在离家还有三个门的地方,安安停在一株大松树下,仰头往上望。

这一回,妈妈知道他在等什么。

松树上住着两只红毛松鼠,它们经常在树干上来来去去地追逐。

有时候,它们一动也不动的,就贴在那树干上,瞪着晶亮的圆眼看来来往往的路人。

现在,两只松鼠就这么定在树干上,安安仰首立在树下,他们彼此用晶亮滚圆的眼睛瞅着对方,安静得好像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

(12)在距离放学时间一个小时零五分之后,七岁半的安安抵达了家门口。

他把一根两米来长的木条搁在地上,腾出手来按了门铃。

(作者:

龙应台。

有删改)

7.放学回家的路程,妈妈认为只需十五分钟,安安却走了一小时零十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

(2分)

答:

8.第①-③段中哪些语句为后文写安安放学路上的经历做了铺塾?

(2分)

答:

9.品读第⑦-⑩段,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细节描写中任选一个方面,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

(4分)

答:

10.全文十多次写表示时间的词句,有什么作用?

(4分)

答:

11.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表现母爱,有人认为是表现童真童趣,有人认为是关注

儿童成长。

你赞同哪种看法?

请结合文章容加以探究。

(4分)

答:

四、2013

碑与帖(勋)

碑与帖是汉字书法上两个常用的字。

“碑”指刀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帖”指毛笔写在纸帛上的文字。

晋以后,书法界普遍认为“碑”与“帖”分别代表重拙朴厚和潇洒飘逸两种截然不同的书法风格。

晋之后南北朝形成了对峙局面,书法论述也一般习惯把“碑”与北朝连在一起,称为“北碑”。

以“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为主的“帖”,自然就被认为是流行于南朝文人间的“南帖”。

比如北朝著名的《猛龙碑》,苍劲古朴,而“南帖”名作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则灵动洒脱,两者大有径庭。

“碑”还原到原始意义,是指石碑上用刀刻出来的文字。

这些石碑文字,最初虽然也用毛笔书写,但是一旦交到刻工手上,负责石刻的工匠难免会有刀刻技法的介入,这就改变了原来毛笔书写的线条美感。

《猛龙碑》字体端方,笔画厚重,许多线条的风格就不是毛笔容易表现的,那是石匠在刀刻的过程中融入了刀法的利落、明快、刚硬。

因此,“碑”与“帖”书风的差别,或许并不只是北朝与南朝的问题。

一九六五年在出土的《王兴之夫妇墓志》、《王闽之墓志》石刻,刻于东晋咸康到永和年间,永和九年正是王羲之写《兰亭集序》的那年。

王兴之、王闽之也是王氏家族中的精英文人,但是从墓志石碑的字体来看,却与王羲之书风完全不同。

碑文字体方正,拙朴刚健,点捺用笔都明显看出了刻工的刀法,不像“南帖”,却更接近“北碑”。

笔、墨、纸、砚成为“文房四宝”,如果在汉代,是不大可能的,因为汉代始终以竹简书写为主,纸的使用微乎其微。

晋则是竹简书写过渡到纸帛书写的重要时期,王羲之正是纸帛书写到了成熟阶段的代表人物。

用“纸”、“帛”一类纤细材质书写,增加了汉字线条“行走”、“流动”、“速度”的表现力。

汉字在以纸帛书写的晋代文人手中流动飞扬婉转,或“行”或“草”,潇洒飘逸,创造了汉字崭新的行草美学。

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运笔的转折,既丰富又精炼,既飘忽又有力,充分体现了“帖”潇洒俊逸的书法风格。

“碑”是石刻,“帖”是纸帛,从另一个角度看,书法史上“碑”与“帖”的书风问题,或许可以有新的理解。

(选自《汉字书法之美》,有删改)

13.从全文来看,作者所提出的“新的理解”指什么?

(2分)

14.结合文章容,回答问题。

(5分)

⑴第二段加点词语“大有径庭”的含义是什么?

(2分)

⑵第四段的作用有哪些?

(3分)

15.下面两幅书法作品,你更欣赏哪一幅?

请结合文章容,从笔画的角度说说原因。

(3分)

《猛龙碑》(局部)《兰亭集序》(局部)

五、2013

远去的乡村(汉荣)

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你们只听见辛弃疾先生在宋朝这样说,我可是踏着蛙歌一路走过来的。

我童年的摇篮,少说也被几百万只青蛙摇动过。

我妈说:

一到夏天外婆就不摇你了,远远近近的青蛙们都卖力地晃悠你,他们的摇篮歌,比你外婆唱的还好听哩,听看听着,你咧起嘴傻笑着,就睡着了。

2 小时候刚学会走路,在泥土的田埂上摔了多少跤?

我趴在地上,哭着,等大人来扶,却看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