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16303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报告.docx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报告.docx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报告

作者:

芳桥小学

 

一、课题提出:

 

反思我们的阅读教学,教师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分析串讲轻整体感悟,重求同理解轻求异创新的弊端,束缚了学生的脑口手,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扼杀了学生的探究精神,也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

 

为从根本上扭转语文阅读教学的弊病,克服语文教学中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视发现和探究的不良认识取向,突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真正把《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实到阅读教学之中,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我校及时提出了“语文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研究”这一课题,旨在引导广大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提高”的教学理念,充分解放学生的脑口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自能读书内化,自我建构吸纳,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开发学生的语文潜能,提高她们的阅读能力、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课题界定:

 

现代教学论指出,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而真正的学习动因来源于不断发生的问题,因而只有把教学的内容转变成具有潜在意义的目标情景,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所谓的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就是以现代教学论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经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目标、实验操作、调查搜索、处理信息、表示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的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即将教学的过程变成“自主——探究——发现——解决”的过程,转变成学生学习主动性不断生成、张扬、提升的过程。

 

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特征表现为:

(1)问题性——引导学生以问题为载体,在一系列探究的过程中体验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综合性——问题的解决,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多学科的学习方法,从而克服分学科对人才培养的弊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3)开放性——打破书本教室壁垒,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必然带动学习内容开放、学习形式开放、思维方式开放。

(4)主动性——凸现学生主动性,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特长自主选择课题内容,自主选择喜欢的方式研究、展示。

(5)活动性——探究学习活动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主线展开,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获得直接或间接经验积极情感体验。

(6)互动性——探究阅读中主客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必然互动,群体与个体间必然合作帮助,遇到疑难少不了教师参与、引导,这种参与中互动,自然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团队意识。

 

 

 

三、研究目标:

 

1、运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及国内外先进的语文教育理论,总结本校在语文教学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大胆改革语文课堂,积极构建适合本校实际的低级段和中高级段语文自主探究型教学模式,以指导全校的语文课改工作。

 

2、经过课题研究,着力在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和善于提问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我习得、主动发展、自能构建和自主展示的“舞台”,使学生的语文潜能得到开发,学习个性得以张扬,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3、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着力培养一批勤于实践探索、善于反思总结、乐于奉献的科研型语文骨干教师,从而提高语文学科的整体教学水平,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

 

 

 

四、操作模式及课堂结构: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以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探究性阅读为核心,引导学生在问题中探究,在探究中领悟,其课堂教学结构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目标定向—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多元评价—练习测标。

该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表现为“目标引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馈完善”;教师的“导”表现为“出示材料——启发点拨——组织讨论——评价矫正”。

 

在实际运用这一模式时,我们注意根据阅读教材、学生实际和教师的教学特点等,进行灵活处理,并对有关环节作必要的增删,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做到既体现模式精神,又不程式化。

 

 

 

五、研究过程及策略: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进行学习地一种心理倾向。

兴趣是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原动力。

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教材内容的不同特点,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欲望,真正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

 

1、创设问题情境。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醒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学生的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有问题才能有学习的动机。

如教学《“科学怪人”》之前,先让学生看课题提问题,学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

“科学怪人”是谁?

她“怪”在哪里?

为什么称她是“科学怪人”?

她的“怪”说明了什么?

学生提出这些问题后,教师进行筛选,确立研究的重要问题,让学生在自读中探究问题,在探究中感悟语言。

正因为教师给学生创设了“生疑”情景,为她们提供了充分的思维空间,才激发了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的欲望。

 

2、运用生活情景。

生活中处处皆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我们要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

为此,我们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生活实际,注重开发课程资源,努力体现教学的开放性。

一是加强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将教材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有机地融为一体,寻找更适合学生阅读探究的鲜活的“生活话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学习了《听爷爷说汉字》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名字的来历和蕴含的深刻含义;学习了《特殊的葬礼》后,我们引导学生调查家乡的环境污染及治污情况,先后开展了 “三个一”的活动,即设计一条环保宣传标语、撰写一份调查报告、组织一次“绿色行动”。

二是我们加强了语文与姊妹学科的横向联系,将语文学习与科学探究、艺术欣赏、动手实践等学习活动有机结合,以体现探究性阅读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如张洁老师教学了《世纪宝鼎》后,让学生设计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并引导学生仿照书上谈谈设计意图和深刻含义。

在此基础上,还组织了一次“情系”的主题队活动。

 

3、体验角色情境。

在探究性阅读过程中,我们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入境界、进角色,动真心、真情,把阅读探究和角色表演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积极读书的强烈愿望。

如学习《小鹰学飞》、《狐假虎威》、《小稻秧历险记》等童话寓言类文章,都能够运用读演教学法。

由于增加了角色表演,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条件和发挥潜力的机会,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有落实了学生的朗读训练和语言训练。

这种表演的形式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运用更多,表演的目的是为了深化学生的阅读探究,使学生读懂读好,不能喧宾夺主。

 

4、借助媒体情境。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多样化,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探究热情。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介入,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广阔领域,学生能得到来自于课堂内外的各种知识信息的共享和互动,使语文课堂富有时代气息和立体感。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也能迅速地把学生的视听感觉系统很快地调动起来,使学生进入课文内容的氛围之中。

如黄丽萍老师教学《詹天佑》一课,在引导学生探究“八达岭”和“居庸关”隧道不同的开凿方法时,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自己探究尝试画一张示意图,然后借助媒体手段,让学生把画的作品拿到视频展示台上进行比较,以深化学生的阅读探究;在学习“设计‘人’字形线路”一部分时,学生对“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一句提出了疑问:

火车怎么会掉转头行驶呢?

这时教师适时演示多媒体动画片,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教给自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个体对“学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一定的意识和反应。

而学生如何学习,就涉及到一个学习方法的问题,学生探究性阅读方法的获得,除了在学习过程中自主习得以外,更多的还是需要教师来进行训练和培养。

 

1、教给自主读书的方法。

经过实践探索,我们主要教给以下读书方法:

一是自读,即让学生围绕课后习题、导读提示等,读课文重点章节,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写作特色;二是查阅,即查阅工具书、查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资料;三是评注,即让学生结合重点问题,给文中重点词句、精彩片断作简要的评点批注,研读课文;四是联系,即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已有知识去独立学习,探究问题答案;五是赏析,即赏析好词好句,朗读品评,练习感情朗读;六是质疑,即学生在自主读书、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新问题做上记号,提交小组或班级交流研讨;七是练习,包括读练、说练和写练,也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快乐做一做”、“作业超市”等。

 

2、重视质疑能力的训练。

一是抓住课题,设置学习悬念。

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课题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探究性学习价值。

为此,在组织教学时,要抓住课文题目,引导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些问题。

如陈燕老师教学《燕子》一文,就启发学生:

有的家长在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字时总喜欢带一个“燕”字,你们知道为什么?

有的学生说,因为她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像燕子那样聪明伶俐;有的学生说,因为燕子很勤劳,衔着一口口泥巴,为自己垒起一座漂亮结实的房子……从此处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抓住文中关键词语、句段,启发生成问题。

如周娜芳老师教学《草船借箭》,引导学生围绕文中关键词“神机妙算”提出问题:

诸葛亮草船借箭首先算到了什么?

为了保证借箭成功,她还算到了什么?

让学生带着问题研读课文,体会人物特点。

三是结合课后习题,归结重点问题。

如教学《诚实和信任》一文,老师精心设计了问题:

“诚实和信任”是什么意思?

课文为什么用“诚实和信任”作题目,还能不能用其它题目?

让学生围绕问题阅读教材,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课堂表演、举例延伸等实践活动中理解内容,升华情感。

 

3、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探究性阅读过程中,我们对一般性问题让学生经过自主阅读或在小组交流中自行解决;对在小组中解决不了的关键性问题,特别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则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组织学生进行研读。

一是引导学生重复阅读教材,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

如教学《学会查“无字词典”》一文,对“骄阳似火”和“惊涛拍岸”两词的理解,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联系聪聪和她爸爸的对话及聪聪的所见所闻,深入理解两个词语的意思。

二是借助作者生平、写作背景、课外读本等辅助性材料来分析问题。

像《军神》、《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十六年前的回忆》等一些含义深刻的文章,我们引导学生课外搜集与课文学习有关的材料,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

三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举例阐释。

如姚瑾老师在教学《特殊的葬礼》,对“它(塞特凯达斯瀑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一句的理解,她引导学生举例说说:

你见过亲人去世前的痛苦样子吗?

有一位学生说,我的爷爷得了癌症,去世前很瘦很瘦,我看到她那痛苦的样子,心里非常难过。

在此基础上让那位学生读这句话,全班学生受到了震撼,也进一步感受到了瀑布枯竭时的悲惨景象。

四是教师作简明扼要的讲解,以突破教学难点。

倡导自主探究性学习,不能全盘否定教师必要的讲解,对学生确实解决不了的疑难,我们还是要求教师来讲,而且要讲深讲透,以受到画龙点睛之效。

 

4、组织好学生的合作探究。

我们抓住目标中的核心问题,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深入探究,主要形式有:

(1)连锁式,即小组成员依次发表看法,由小组长作归纳;

(2)接龙式。

即由小组长主持,学生轮流作接龙式回答,形成问题答案;(3)补充式,即小组长指定一中心发言人,其余学生将其发言与自己的自学成果作比较,相互补充,形成统一意见;(4)辩论式,各自按序交流,提出不同意见及理由,或分正反两方面经过争论比较,由小组长综合归纳。

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努力做到以下三方面:

一是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即时筛选或优化重组,提炼出覆盖面广、有思考价值、有穿透力的研究话题,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研讨;二是教师要精心预设好交流的内容及学习的方式,不致于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三是教师要调控好课堂秩序,重视巡视指点,加强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个别辅导,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参加合作学习,都有所收益。

 

(三)重视多元化的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阅读评价要综合考虑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虑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

特别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1)使学生学会自评。

学会自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

例如,学生朗读、表演或讲故事时,让她们自己对自我的表现作出判断。

开始学生只会说“挺好”或者“不太好”之类不太明确的概括性评价,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能作出“我读得没有感情”、“我的声音太低”、“我的动作不好看”等较客观、具体的评价了,而且知道了为什么不好,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评价水平。

 

(2)加强学生之间的评价。

学生之间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最为频繁。

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评价时,我们注意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

一是围绕“三维”目标研究评价的内容;二是创新评价的方法。

如如何评价同学的学习,我们要求学生先肯定别人的长处后指出努力方向;同学讲了如何补充;同学与自己的意见不同,如何做到求同存异等。

这种互评方式也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也能够锻炼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和口语表示能力,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

 

(3)重视师生之间的互评。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师生的平等对话。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无数次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得到同步发展,所谓“教学相长”就是这个道理。

在评价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形成性评价。

如建立“课堂表现评价表”,内容包括发言次数、有影响精妙的发言、今日“精彩回放”、本节课谁沉默了?

今日“进步之星”等。

每天有语文学习小组长作好记录,一周公布结果,组织评比“最佳小组”和“最好的发言”。

再如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语文学习的发展历程,以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六、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推动了学校的课程改革。

 

三年多来,学校领导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积极实施深化研究,课题组成员带头学习教育理论,带头课改实践,带头撰写教学论文。

全体语文教师做到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大胆实践,勇于探索,逐步在全校在中高年级构建形成了“悟读组合式”和“自主探究式”两种课堂教学操作模式,并把模式研究的成果推广到全校各科教学。

在平常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初步改变了分析串讲式的语文阅读课,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课程改革。

在创立省实小的课堂教学验收中,新课程新课堂的教学理念和这一模式的研究应用在各级各科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的无锡市课改调研中,作为农村学校代表,我们的课改工作、课堂教学得到了领导专家的肯定,促进了我校宜兴市课改示范先进学校。

 

2、课题研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有效地转变了学生学习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生探究意识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能和综合素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体现了学校“人人都能进步,人人都会发展”的教育理念,当前,各年级学生初步养成了读书动口动笔、阅读体验情感的学习习惯;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积极质疑创新的学习能力;发展了学生自我习得交流、自主评价展示的语文综合水平。

全校学生的写字阅读、口语交流、听力写作、征文演讲等语文素质测试成绩逐年提高,发展态势良好,参加市级语文素质测试每年获得优秀成绩,数十篇学生习作发表于各种杂志刊物,语文学科成绩调研抽测始终处于前列。

 

3、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本课题的实施牵动了大批教师的参与研究,促进了教师群体科研意识的增强,提高了学校的整体科研水平。

一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较大转变:

我校的语文课堂教学已经呈现出了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活跃气氛,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充分体现了师生在课堂上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生命力。

二是实验教师的专业研究能力得到了培养与发展。

三年来,全体实验教师带着参与课改科研的热情与困惑,积极学钻研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努力学习“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创新”、“研究性学习”、“以校为本”等新的教育理论,先后开展“追求理想的课堂”、“在活动中放飞学生”、“在反思中提高”等多种形式的论坛交流,享受语文、享受学习,教学观念得到了转变,教书育人的责任心进一步增强,促进了自身专业水平,提高了自身教学品质,初步形成了各自的教学特色风格,在学校各年级中培养了一批校级语文骨干教师。

蒋达君、黄丽萍、於镇波、徐文静、张洁、姚瑾、王春燕、蒋汇勤等一批青年教师很快成长,其中3位获市学科带头人、新秀称号,蒋达君副教导被评为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先后有3位语文教师在市的语文赛教、技能竞赛中获一、二等奖,徐文静老师获无锡市一等奖;有近20篇语文教学论文在省市以上获奖、发表。

 

 

 

七、课题研究反思:

 

几年来,我们在新课改理念的要求下,进行了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尝试,确实提高了学生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初步改变了语文教学没有激情、没有创造、没有灵性的局面。

但透过研究热潮,发现不少问题:

一是我们对“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的内涵还理解不深,教师中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仍存在脱节现象,课堂中依然有“穿新鞋走老路”现象;二是对这一模式操作上还存在僵化现象。

课堂中,探究内容主次不分,探究目标过分分散,忽视语文本体训练,重过程、轻效果等诸多问题还待进一步深化研究,使本课题的价值得到准确的体现和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