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教师招聘考试仿真题《初中美术学科》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2170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明教师招聘考试仿真题《初中美术学科》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昆明教师招聘考试仿真题《初中美术学科》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昆明教师招聘考试仿真题《初中美术学科》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昆明教师招聘考试仿真题《初中美术学科》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昆明教师招聘考试仿真题《初中美术学科》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昆明教师招聘考试仿真题《初中美术学科》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昆明教师招聘考试仿真题《初中美术学科》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昆明教师招聘考试仿真题《初中美术学科》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昆明教师招聘考试仿真题《初中美术学科》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昆明教师招聘考试仿真题《初中美术学科》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昆明教师招聘考试仿真题《初中美术学科》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昆明教师招聘考试仿真题《初中美术学科》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昆明教师招聘考试仿真题《初中美术学科》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昆明教师招聘考试仿真题《初中美术学科》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昆明教师招聘考试仿真题《初中美术学科》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昆明教师招聘考试仿真题《初中美术学科》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昆明教师招聘考试仿真题《初中美术学科》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昆明教师招聘考试仿真题《初中美术学科》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昆明教师招聘考试仿真题《初中美术学科》文档格式.docx

《昆明教师招聘考试仿真题《初中美术学科》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教师招聘考试仿真题《初中美术学科》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昆明教师招聘考试仿真题《初中美术学科》文档格式.docx

(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案。

(2)根据需要选择和处理教材内容。

(3)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4)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

5、请给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一课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

要求:

(4)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

四、案例分析题

1、在一次水彩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小组间竞赛的形式来进行教学。

他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水彩画用笔、用水、用色的要领,看哪个小组总结得最快速、最准确。

学生们热情高涨,都积极地参与进来。

问题:

你认为案例中老师的做法是否合适?

优缺点有哪些?

2、在上《中国画写意人物画--欢乐的舞蹈》这一课时,教师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一笔一笔地进行绘画示范,并且边画边讲:

“舞动中的人物,衣服是飘举的样子,扎辫子女孩的头要翘起来,脸上的表情应该是高兴的,脸上的颜色是由白色加一点红色调出来的……”学生们按照教师示范的方法,开始在纸上画了起来。

最后作品出来,所画的形象基本都是教师范画的翻版。

你认为这节课成功吗?

为什么?

3、案例:

张老师在上初中一年级《徒手画校园》一课,抓住写生一词给学生讲解,写生是这节课美术学习的关键,让学生想知道写生是怎么回事,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自己的文具,徒手画自己的文具。

然后让学生去校园写生观察花草植物,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植物的结构,思考写生的取景构图。

最后从学生中找出几位结构特征较明显的同学出来当模特,学生的兴趣一下就提起来了,给模特摆好坐姿,坐好后,让学生以真人为例讲解绘画要点,这时学生的兴趣明显上升,作业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问题:

(1)这位教师引导学生主要运用什么学习方式?

(2)该教学设计有哪些优点?

33参考解答

1、【育萃专家解析】B。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

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生活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2、【育萃专家解析】D。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3、【育萃专家解析】D。

定性评价是对评价材料做“质”的分析,运用的是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演绎、归纳等逻辑分析方法,分析结果是没有量化的描述性资料。

题干中要求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不合理的地方,这属于对评价材料进行分析、归纳。

4、【育萃专家解析】B。

罗马时期留下了精美的绘画,壁画和镶嵌画是主要表现形式。

5、【育萃专家解析】B。

教材内容的组织要考虑综合性,将课程内容有机而巧妙地融入每个课题或学习单元。

要注意教材的趣味性和知识性,1~6年级的教材更偏重趣味性,注重活动过程设计;

7~9年级的教材要适当注意知识性,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1、【育萃专家解析】

(1)“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

①观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运用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②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2)“设计·

应用”学习领域

①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特征与价值以及“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知道设计与工艺的基本程序,学会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关注身边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根据意图选择媒材,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进行初步的设计和制作活动,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③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严于计划、善于借鉴、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团结合

作的工作态度,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

(3)“欣赏·

评述”学习领域

①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

②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③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4)“综合·

探索”学习领域

①了解美术各学习领域的联系以及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逐步学会以议题为中心,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方法,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认识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学习成果。

③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2、【育萃专家解析】

(1)重视生活感受,强调抒发灵性;

(2)形式不拘一格,狂放怪异,富有新意;

(3)多取梅、兰、竹、菊和山石、野花、蔬果为题材,以寓意手法比拟清高的人品。

3、【育萃专家解析】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要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努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要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生要努力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新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4、【育萃专家解析】

(1)《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作品,以苍润精练的笔墨和优美动人的意境,描绘了浙江富阳一代的山容水貌和富春江上的旖旎风光。

(2)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黑白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以洒脱的笔墨抒发作者的主观意趣。

(3)《富春山居图》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堪称古代山水画中的巨作,对后代画家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影响。

5、【育萃专家解析】

总结式结课、讲述式结课、展评式结课、激励式结课、悬念式结课等。

每一种结课方式要根据课的不同类型进行选择。

丰富多彩的现实多种多样的表现

一、教学目标

1.学生欣赏表现主观情感的美术作品,了解其外在形式,能够较准确地区分出再现性作品和表现性作品的区别,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

2.通过对表现性作品的艺术形象进行分析、评述,体验表现性作品借助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所传达的深层意蕴和主观情感。

3.学生能对美术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及终生爱好美术的情感,形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思想意识,用心感受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表现性美术的特征,认识美术可以表达情感,区分表现性美术作品与再现性美术作品的区别。

教学难点:

懂得分析不同类型美术表达的情感,可以用美术术语进行语言表达。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法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本。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常规性互相问好,准备上课。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学生能够安静下来,进入学习状态。

(二)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两小段分别代表欢快的和悲伤的风格的乐曲,提出问题:

这两段乐曲表达了什么情绪?

音乐可以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感,美术可以吗?

又是怎样来表达的?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由此导入新课。

烘托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能够更好地进行接下来的课程。

(三)讲授新知

1.温故知新,欣赏感知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小鸡》《雏鸡图》两幅作品并提问:

这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师生共同总结:

美术不仅可以再现生活真实,还能表现主观情感。

2.展示作品,理解情感

教师展示阿佩尔的《发怒的风景》,引导学生描述看到作品时可以想象出的画面。

接着进行提问:

(1)这是一幅什么类型的作品?

(具象、意象还是抽象。

(2)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从色调、表情、线条等方面分析)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小结后简单介绍作品背景。

继续追问:

你们从中可以理解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

风景变成了发怒的人脸,表达了一种孩童般的想象。

通过对作品的具体分析,了解美术作品的类型,掌握分析美术作品的主要方法。

(四)巩固拓展

教师播放课件,展示不同的中外美术作品,学生观察分辨分别是什么形式的作品。

通过观看不同的美术作品,开阔眼界的同时,了解美术作品的分类。

(五)表现自己,体验乐趣

教师在音乐中展小李迪的《雏鸡图》和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

组织学生四人一组,选取喜欢的作品进行辩论。

1.练习要求

(1)从属于什么类型的作品,从分析作品线条、色彩、表情、动作、情感等方面入手。

(2)每人2分钟,以演讲赛的形式开展。

2.学生辩论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总结亮点与共同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建议。

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分析作品的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六)总结本课,情感升华

采用问答的方式,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关键知识点。

总结全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情感升华。

(七)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以“喜、怒、哀、乐”为题(四个中任选一个),用绘画或是拼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通过布置课外作业,巩固本课重点,引导学生表达自我情感。

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室内装饰工艺品的设计要素和制作方法,体验其设计过程和制作步骤,学会从不同的审美角度欣赏、评述生活用品的设计。

2.通过案头小工艺品的设计制作练习,掌握实用和美观有机结合的设计原则;

能自觉地以艺术的眼光观察和分析常见的生活用品,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评述。

3.发现和感知生活中的美,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其中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装饰造型的一般规律和设计制作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

按照设计要素和制作方法,设计、制作出具有装饰性的案头小工艺品。

三、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沦法、示范法等。

四、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制作案头小工艺品相关工具等。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常规性组织教学,师生互问好,教师检查学生的学具准备情况,准备上课。

引起学生注意,更好进入课堂学习。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观赏,对家居装饰品有一个直观了解。

学生观看视频,教师总结评述,引出课题--《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利用多媒体播放贴近学生生活的相关视频,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课程。

(三)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展开联想

展示一幅家装所用的装饰画,引导学生观察。

问题一:

这幅作品和平日里的绘画有什么区别?

你能看出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

它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观察回答:

该作品是用造型好看的干枯花草制作而成的半立体造型,使得房屋变得更好看、更温馨。

问题二:

想一想除了用干枯的花草还可以用什么来做?

还可以用它们来做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自由交流,最后由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生活中的很多材料均可以运用它们的特点进行创意设计,进行装饰品的制作。

2.深入观察,交流总结

环节一:

讨论装饰品的设计要素。

展示一组室内装饰品的设计,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三:

作者是如何进行构思创意的?

问题四:

装饰品的设计要素有哪些?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板书(四要素:

造型、色彩、功能、材料。

环节二:

了解装饰品的装饰方式。

播放另一组图片,提示学生并进行总结:

在布置装饰品时,可根据居室的需要进行壁面装饰、案头摆件陈设等。

3.教师示范,拓展思路

教师以“烛台的创意设计”为例示范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小组内讨论。

通过看、听、思、学等方式进行新课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创新思维能力,为创作打下基础。

(四)课堂练习,设计创作

1.提出练习要求:

运用今天所学知识设计一件可以摆放在书桌上的小工艺品。

2.明确设计制作要求:

(1)根据所选材料进行构思创意,15分钟内完成创作;

(2)考虑赋予相关的涵义,富有情趣;

(3)创作过程中注意纪律和卫生。

3.教师提示:

小组内讨论交流,先构思草图,把要制作的内容设计好,然后进行分组合作,做好具体分工。

4.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该环节通过鼓励学生大胆创作,解决难点。

(五)作品评价,展示交流

1.小组派代表介绍本组作品以及设计意图;

选出好的设计方案或作品集体欣赏交流。

2.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和补充。

通过作品展示与评价,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六)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1.拓展延伸

观看视频:

不同风格装饰品的展示与应用法则。

2.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进行一节课主要内容的回顾,强调重难点。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尝试变废为宝、旧物改造等创意行为,既体现环保又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开阔学生眼界,提高热爱生活的意识,加深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印象和体验,同时又是对整节课的总结和梳理。

(七)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鼓励学生课后尝试将自己的作品用来装饰居室。

引导学生把作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体现“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理念。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立体的表达

一、教材分析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立体的表达》是七年级第十四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是第十三册《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的延续和深入,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方面要比已学过的课程难度大一些。

教学中要注意由浅入深,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掌握表达立体物象的各种方法。

二、教学目标

1.掌握丰富的线条表达方法,理解物象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2.能用手绘线条准确、客观、忠实于现实地传达物象信息。

3.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客观分析能力,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学会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会立体图像的表达方法,围绕生活创作,调动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大胆地对三维立体形象进行表达。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电脑课件、正方体、扇形。

学具准备:

铅笔、橡皮。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引导法、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课堂活动:

老师给大家变一个魔术,把扇形变成圆锥体。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请同学们通过添画几笔的方式,将二维图形变成三维立体图形。

提问:

立体图像和平面图像有什么区别呢?

2.教师根据黑板上的立体图形引导学生总结出立体图像的含义:

在平面中运用绘画等形式表达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效果的三维立体形象。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立体图像,比如我们的教室、所用的文具等都是立体图像,那么如何表达呢?

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欣赏、分析

欣赏生活中的立体图像,再欣赏几幅手绘立体图像,引导学生分析其画面所传达的内容。

图例一:

一个正在高空做清洁工作的机器人

说明:

机器人的外观、所处的位置、周围的环境。

图例二:

工业产品设计的手绘效果图

各个角度展示手机的外形、翻盖功能。

这些立体图像是用什么方法描绘的?

这是我们这节课重点学习的内容。

物象立体的表达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

(引出知识点:

物象立体表达的方法。

2.分析、讲解

(1)直观感受法(以正方体为例)

欣赏几幅立体图像,引导学生总结出:

直观感受法是按照物体的视觉现象予以表达,一般要符合透视规律,能较真实地再现对象。

结合图,简单讲解透视。

(2)结构分析法(以正方体为例)

结构分析法是把一个物体看成是透明的,将被遮挡的部分画出来,这种方法能清晰地表达立体关系。

(3)主观理解法

欣赏几幅图片,教师以正方体为例,引导学生总结出:

主观理解法是作者主观的认识、理解的表达方法。

3.欣赏、比较(加深印象)

欣赏几幅图片,比较一下同一物体的不同表达效果。

4.思考讨论

三种立体图像的表达方法有什么特点?

可用于哪些方面?

在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表达方式吗?

课件播放图片:

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

依据本课的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本着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知识与掌握知识的原则,本环节采用教师讲授与演示相结合,教师总结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一系列提问与总结,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了解物象立体的表达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课堂练习

比一比:

谁是手绘立体强人。

请同学们在五分钟内画出物象的立体造型,看看哪一组画得多,画得准,评选出立体小强人。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本节课动手实践活动采用比一比的方法,增强了学生练习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学业评价

对组内推选出的选手的作品,进行讲评。

请学生自评,然后请别组的选手进行讲评。

最后老师总结。

新课标建议评价要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本环节采用多元化评价,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到自己作业中的优点与不足,更好地提高创作能力与认识能力,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与学习的快乐。

(五)小结

找学生总结本课知识点。

教师最后补充。

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本节课采用让学生小结重难点的结课方法,这种结课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对知识的回忆与巩固,加深对知识的认识。

(六)布置作业

1.选择一种立体图像的表达方法画一件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2.选择两种立体图像的表达方法创作自己喜欢的生活物品。

(两项作业任选其一。

依据课标提出的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的原则,本节课采用分层次设计作业。

作业富有层次性能更好地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一、材料分析

通过欣赏《江山如此多娇》这幅中国美术史上的巨作,了解其创作过程,以及画家通过怎样独特的构思和艺术表现手法,有效融合塞北、江南、长江、长城的祖国风貌和四季的变化,凸显《沁园春·

雪》的主题,使毛主席创作的诗词意境得到淋漓尽致的演绎。

同时该作品还融合了金陵画派代表画家傅抱石先生独创的“抱石鼓”奔放、浓厚的风格,以及岭南画派代表画家关山月先生细致柔和的表现风格,将传统山水画中那种脱离尘世的清高改变为结合现实的歌颂,开创了一种崭新的山水画的样式。

教师引领学生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借助实景照片的对比创设欣赏情境,提高视觉感受,加强理解与评述能力,运用体验、比较等教学手段初步了解鉴赏美术作品的基本方法,丰富学生的欣赏技巧,拓展评述内涵,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本领。

通过欣赏、评述这幅作品充分发挥美术的熏陶作用,让学生产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自豪感和时代自豪感,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1.通过了解《江山如此多娇》这幅作品,理解美术作品的产生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在欣赏作品过程中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2.初步体验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并在欣赏过程中感受美。

3.感受作品展现出的丰富的人文价值,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美术作品的产生与生活以及创造性构思和技巧的关系。

理解美术作品的产生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思路

七年级的学生在思维的逻辑性和统筹性上还略显稚嫩,虽然在对图形的感性认知上已有一定基础,但是教师仍应强化学生思维的感性特征,创设情趣体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偷快的审美体验中逐渐熟悉运用基本的美术语言,了解图画中所涉及的艺术形式,理解作品中所承载的厚重的人文内涵。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能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要想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在一节课中多设计几个教学高潮点,直线思维与发散思维同时强化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这幅画是一幅具有创造性的美术作品。

在宏观认知上它还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有着厚重的历史价值。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要解读绘画构思与技巧的创新,还要了解到它创造性地展现了丰富的人文价值。

(一)导入环节

1.教师活动:

以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为背景音乐,观看祖国壮丽山河的实景照片,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一起欣赏毛主席的著名诗词《沁园春·

雪》。

学生活动:

认真倾听、细致观察。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活动:

快速画出中国版图的轮廓线。

提出讨论:

这样的图形作为歌颂祖国山川美景的图画可以吗?

说说你的观点。

积极思考并回答提问。

3.教师活动: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

符号化的形象可以传递出山川美景吗?

通过讨论引发思辨精神,引入本课课题。

(二)发展阶段

提出设想,命题式地引导学生。

刚才我们欣赏的毛主席诗词展现了恢宏的场景和豪迈的气概。

要是让你把祖国的四季、南北的风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