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第26单元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2186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第26单元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第26单元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第26单元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第26单元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第26单元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第26单元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第26单元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第26单元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第26单元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第26单元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第26单元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第26单元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第26单元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第26单元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第26单元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

5.文言句式

(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判断句。

(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状语后置句。

(3)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4)开琼筵以坐花:

省略句。

6.翻译句子

(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译文:

天地,是万物的旅舍。

(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况且春天用艳阳的景色召唤我。

三、名言警句

 课文名句

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2.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3.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一、作者简介

李白,详见《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背景展示

李白与堂弟们在春夜宴饮赋诗,并为之作此序文。

李白以诗笔行文,洋溢着诗情画意。

虽然是文,却和他的诗一样飘逸俊爽。

文白对照

  

脉络梳理

1.文章的题目包含了丰富的信息,从记叙文的六要素看,它包含了哪几个要素?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时间——春夜,②地点——桃花园,③人物——从弟,④事件——宴。

2.文章写李白与堂弟们在桃花园中宴饮时,着重体现了一个“乐”字。

试分析“乐”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①高朋满座,人杰才俊;

②高谈阔论,畅所欲言;

③良辰美景,开怀畅饮;

④赋诗抒怀,其乐融融。

有人认为《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开头“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表现了作者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

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案 ①“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及时行乐的思想,在封建社会的某些知识分子和达官贵人中是普遍存在的。

尤其是仕途不顺、壮志难酬之余表现得就更为明显。

②作者写此句的目的是为了引出下文对春夜美景的描写,且句中的“欢”字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从后文描绘的生机盎然的如画春景,丝毫看不出作者的消极悲观之情绪。

③可以把此句诗理解为对人生短暂、韶光易逝的感慨,呼吁世人秉烛夜游,珍惜眼前的美好之景。

1.课本素材

点击文本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运用示例 李白素有远大的抱负,他立志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但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得到实现的机会。

在遭到朝廷权贵杨国忠、高力士的排挤诬陷之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他“仰天大笑出门去”,骑白鹿,访名山,存身寄情于名山大川之间,为没有“摧眉折腰事权贵”而放声高歌。

2.课外素材

季羡林:

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

季羡林先生长年任教北京大学,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的《季羡林文集》,即使身居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

季羡林先生为人们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

他说:

“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

”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了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

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点评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

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

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秘辛多。

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

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请你思考 你觉得该素材能运用到哪类话题文章中?

仰望李白

①有个词“高山仰止”,

(1)在我心里,李白就是一座“仰止”的“高山”。

古代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坛群星灿烂,到唐代,更是群山巍峨,高峰迭起,每一座山,都是一个我们永远无法达到的高度。

在我们心里,却总觉得只要努力,是可以爬上去的,爬不到山顶,也可爬到山腰或山脚,或者我们爬不上去,别人中总有可以爬上去的。

②李白不是一座这样的山,

(2)你站在他的脚下极目仰望,只见绝壁千仞,上接云天,飞鸟不可度,猿猱愁攀援,他俯瞰万物,傲视苍生。

那种感觉是什么?

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绝望,也只有这个词才可以表达我的真实感觉。

(3)

③由于专制的重压与伦理的束缚,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背几乎都被压弯,他们忍辱含耻,成“仕”,也有人矫枉过正,故意将胸部挺起,挺得背部向后弯去,这就是所谓的“狂士”。

一直到今日,诗人多病态。

古代的文人中,李白的腰杆是最直的,人格是最独立的,洒洒脱脱,按自己的意愿生活。

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世态炎凉,岁月增长,都不曾让他迷失本性。

④李白也狂,狂得天真可爱,不矫情,不造作,不无病呻吟,不故作深沉。

爱就磊磊落落地爱,恨就不加掩饰地恨,他热情地拥抱自然,拥抱生活。

流行到山中隐居,他就到山中隐居,皇帝闻名招他出山,他既不自命清高,作不屑状,也不受宠若惊,连夜写皇恩浩荡的颂歌,而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在他看来,皇帝招他,是很自然的事情,没有必要感激涕零;

从此可以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愿望,他是高兴的,于是他就“仰天大笑”,让周围的人尽为他的快乐所感染。

千载之后,每读此诗,都感受到他孩童一般纯真的感情。

他曾千金散尽,官至翰林,在他的诗歌中,却从未表现出对过去的富贵与荣华一丝一毫的留恋,他“今朝有酒今朝醉”,尽情地享受生命的欢乐,绝不回顾与彷徨。

(4)

⑤他是唐人的骄傲,世间的奇品。

他敢“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尘世间就没有东西可以束缚他、羁绊他。

他是鸿鹄,不会因为一只雀而留在哪个树桠的巢里;

他是游云,不会因为一株禾苗的招手就停顿下来,“谪仙”这个称谓最适合他。

(5)也许,他本就不是尘世间的人,他是天地精华育成的种子,远古时,某位仙人的脚步从大地上迈过,将他遗失在尘世的泥土里,千千万万年过去,遇到合适的阳光与雨露,他在尘世的土里开起花来,但他是仙品,尘世间的人、尘世间的事、尘世间的情,都会感动他,却都留不住他。

⑥他“笔落惊天地,诗成泣鬼神”,鬼神夜泣,况我凡人。

杜甫对李白念念不忘,恐怕不仅仅是友谊,更是对李白浪漫才华的敬仰。

站在李白的面前,谁会不感到绝望!

那种绝望啊,绝望得让人想缩到石头的缝隙里,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让泪水滋育起一朵花来,岁岁年年在路边招摇,只为诗人经过时,能往这里瞥一眼。

瞥我一眼啊,我就化为漫天花雨,纷纷扬扬地落,盖满江河山川,瞬息灰飞烟灭,归于永恒的泥土。

(6)

思悟要点

(1)成语“高山仰止”出自哪里?

是什么意思?

提示 出自《诗经·

小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意思是:

品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

光明正大的行为,就会成为行动的准则。

(2)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

提示 “这样的山”指上文“可以爬上去的山”,强调李白不是别人能攀登上去的高山,没有任何人能够超越他。

(3)你同意作者的这种感受吗?

结合下文领悟一下。

提示 同意。

李白在封建文人中腰杆挺得最直,人格最独立;

李白狂放有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随遇而安,率性而为,尽享生命的欢乐。

(4)第④段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叙写李白“狂”的一面?

提示 从爱、恨的角度,突出其敢爱敢恨的个性;

不患得患失,顺其自然;

不贪图荣华富贵,漠视官位、财物。

(5)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提示 引用诗句和比喻手法。

形象地描述了李白作为“酒中仙”的洒脱自由。

(6)第⑥段画线句子主要想表明怎样的心愿?

提示 “绝望”形象地表达了仰望李白后的自知与愧疚,渴望能够受其眷顾及影响,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从侧面表现了李白高不可攀的绝尘伟岸。

自主检测与反馈

一、基础知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块假我以文章   大块:

大自然

B.序天伦之乐事天伦:

伦理、道德

C.开琼筵以坐花琼筵:

美玉

D.飞羽觞而醉月羽觞:

如羽毛般的酒器

答案 A

解析 B项天伦:

天然的伦次,此指兄弟。

C项琼筵:

美好的筵席。

D项羽觞:

酒器,形如雀鸟。

2.下列对各句中所用典故及其作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用了《庄子》中“其生若浮,其死若休”的典故,意在表明人生的欢乐有限,今晚要尽情欢乐。

B.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用了《古诗十九首》中“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的典故,意在说明人生就应及时行乐,没必要苦苦追求的道理。

C.群季俊秀,皆为惠连——用了南朝宋文学家谢惠连的典故,意在赞颂堂弟们的聪慧。

D.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用了晋代石崇《金谷诗序》中“遂各赋诗,以叙中怀。

或不能者,罚酒三斗”的典故,既表痛饮狂欢之意,又表诸弟“雅”的一面。

答案 B

解析 B项“没必要”解说不当,仍是在说明“宴”的原因。

3.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A.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B.大块假我以文章

C.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D.会桃花之芳园

解析 B项与例句相同,均为介宾结构后置句。

A、C两项为判断句,D项为省略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B.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C.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D.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解析 B项引用典故。

A项比喻、反问。

C项对偶、拟人。

D项比喻、拟人。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与韩荆州书

李 白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

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①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

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

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王公大人,许与气义。

此畴曩②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

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

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

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

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

而君侯亦荐一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

白每观其衔恩抚躬③,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

傥急难有用,敢效微躯。

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

白谟猷④筹画,安能自矜?

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荛⑤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⑥。

幸推下流⑦,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

(选自上海辞书出版社《古文鉴赏辞典》)

注 ①吐握:

周公自称“我一沐(洗头)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后世因以“吐握”形容礼贤下士。

②畴曩(chó

unǎnɡ):

往日。

③抚躬:

犹言抚膺、抚髀,表示慨叹。

抚,拍。

④谟猷(yó

u):

谋划,谋略。

⑤刍荛(chú

o):

用以谦称自己的作品。

⑥青萍:

宝剑名。

结绿:

美玉名。

薛:

薛烛,古代善相剑者。

卞:

卞和,古代善识玉者。

⑦下流:

指地位低的人。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

B.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

C.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

D.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

答案 D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 B项均为“因为”。

A项表修饰/表转折。

C项动词,担任/动词,是,表判断。

D项介词,表动作方向,对,到/表被动。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引谈士们所说的“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突出韩荆州在当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B.文中作者颂扬韩荆州的德行、学问和文章,意在表明他有如此高的修养,能够识拔贤能之士。

C.文末作者用了薛烛、卞和的典故,主要目的是赞美韩荆州任人唯贤、知人善任的高尚品德。

D.文章骈散并用,长短错落,虽是干谒之作,但作者并没有露出卑屈之态,而是对自己的才能充满自信。

答案 C

解析 主要是表达自己希望得到赏识的强烈意愿。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

答案 

(1)希望您不因来者富贵而骄纵他们,不因来者微贱而轻视他们,那么您众多的宾客中便会出现毛遂那样的奇才,假使我能有机会显露才干,我就是那样的人啊。

(2)还有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这些人,有的因才干名声被您知晓,有的因操行清白受您赏识。

参考译文

我听说天下谈士聚在一起议论道:

“人生不用封为万户侯,只愿结识一下韩荆州。

”怎么使人敬仰爱慕,竟到如此程度!

岂不是因为您有周公那样的作风,躬行吐哺握发之事,故而使海内的豪杰俊士都奔走而归于您的门下,士人一经您的接待延誉,便声名大增,所以屈而未伸的贤士,都想在您这儿获得美名,奠定声望。

希望您不因来者富贵而骄纵他们,不因来者微贱而轻视他们,那么您众多的宾客中便会出现毛遂那样的奇才,假使我能有机会显露才干,我就是那样的人啊。

我是陇西平民,流落于楚汉。

十五岁时爱好剑术,谒见了许多地方长官;

三十岁时文章成就,拜见了很多卿相显贵。

虽然身长不满七尺,但志气雄壮,胜于万人。

王公大人都赞许我有气概,讲道义。

这是我往日的心事行迹,怎敢不尽情向您表露呢?

您的著作堪与神明相比,您的德行感动天地,文章与自然造化同功,学问穷极天道人事。

希望您度量宽宏,和颜悦色,不因我长揖不拜而拒绝我。

如若肯用盛宴来接待我,任凭我清谈高论,那请您再以日写万言试我,我将手不停挥,顷刻可就。

如今天下人认为您是决定文章命运、衡量人物高下的权威,一经您的认可,便被认作美士。

您何必舍不得阶前的区区一尺之地接待我,而使我不能扬眉吐气、激励昂扬、气概凌云呢?

从前王子师担任豫州刺史,未到任即征召荀慈明,到任后又征召孔文举;

山涛做冀州刺史,选拔三十余人,有的成为侍中、尚书,这都是前代人所称美的。

而您也荐举过一位严协律,进入中央为秘书郎,还有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这些人,有的因才干名声被您知晓,有的因操行清白受您赏识。

我每每看到他们怀恩感慨,忠义奋发,因此我感动激励,知道您对诸位贤士推心置腹,赤诚相见,故而我不归向他人,而愿意托身于您。

如逢紧急艰难有用我之处,我当献身效命。

一般人都不是尧、舜那样的圣人,谁能完美无缺?

我的谋略策划,岂能自我夸耀?

至于我的作品,已积累成为卷轴,却想要请您过目。

只怕这些雕虫小技,不能受到大人的赏识。

若蒙您垂青,愿意看看拙作,那便请给以纸墨,还有抄写的人手,然后我回去打扫静室,缮写呈上。

希望青萍宝剑、结绿美玉,能在薛烛、卞和门下增添价值。

愿您推恩于身居下位的人,大开奖誉之门,请您加以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