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剖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2238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剖析文档格式.docx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剖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剖析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剖析文档格式.docx

还有哪些问题?

把它们记在活动记录上

2、空气有质量

(1)空气有重量吗?

① 

小组讨论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空气有没有重量?

② 

演示空气在水中的跑动实验,说明了什么?

比水轻的物体浮上来

③ 

你能不能用气球、竹签、塑料绳想个方法验证我们的实验结果?

把你设计的方案记录在P70上

(2)我们可以为空气的性质这一栏上添个新的性质了:

有质量

3、空气所占据的空间不能随意压缩

我们今天已经知道了空气的两个重要的性质,我们还要通过试验再掌握空气的另一个重要的性质。

(1) 

实验一

①大家都玩过气垫的玩具,你玩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②用手轻轻压一下模拟小气垫,你发现了什么?

怎么解释呢?

(2)自我设计实验

我们的猜测对吗?

用橡皮和针筒设计个实验,再来验证一次,看看我们的实验结果对不对

②把观察的结果记在活动记录P71上

(3)我们又发现了一个空气的新性质:

有压力,不能随意缩小

(4) 

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空气的“不能随意缩小”的性质?

4、理论运用实际

大家玩过手枪吗?

手枪就是利用了空气的这个性质,今天我们也可以来做一把简单的空气枪。

制作空气枪

①讲解制作方法

②小组动手制作,比一比谁的“子弹”射的远

③你能说说制作原理吗?

(2) 

制作压缩空气水“火箭”

①讲解制作方法及原理

②室外实验

三、课外拓展

1、观察生活中利用空气性质的地方

板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吗

性质:

要占据一定空间

有质量

不能随意压缩所占据的空间,有压力

2、空气是会流动的吗 

通过实验学会由看风向来了解冷热空气的对流

会分析风的形成和流动,热空气上升

知道空气是会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了解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

有兴趣研究空气的其他性质

乐于亲近自然,有研究自然的欲望

空气的冷热空气对流形成了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气球、蜡烛、纸蛇、水槽、蚊香,有关孔明灯及热气球的资料

1、上节课我们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这节课我们研究什么呢?

2、看到这个问题,说说你看到这个课题是怎么想的呢?

3、那你们的想法对不对呢?

我们做个小试验吧。

1、风的形成

(1)如果请一个同学来吹个气球,并且对着脸放掉气球中的气,会有什么感觉?

(2)这样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3)我们已经知道了空气是会流动的,而且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那课题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啊。

2、空气的流动

自然界中的空气又是怎么流动的呢?

(1)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①空气也是分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我们先来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②我这里有个会“跳舞”的纸蛇,先来看看蛇是怎么“跳舞”的

③是什么力量让蛇“跳舞”的呢?

④把手放在蜡烛上方和侧面,你感觉到了什么?

有能说明什么呢?

⑤通过这2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2)研究冷空气的流动

①热空气是上升的,你猜想冷空气会是怎样流动的呢?

②生活中,你看到过冷空气的流动吗?

打开冰箱冷藏室

③冷空气是下沉的

3、冷热空气的对流

(1)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怎么能形成风呢?

想个办法,让我们大家能看到空气的对流呢?

(2)演示P7实验,用蚊香的烟雾流动表示

(3)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

(4)你能说说冷热空气是怎么对流的?

4、热空气的用途

(1)如果在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冷热不同,它们会怎样?

风是怎么形成的吗?

(2)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有人发明了一些可以飞行的物体,你知道有什么吗?

(3)请学生介绍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

1、制作热气球、孔明灯 

空气是流动的吗

空气是会流动的热空气上升

冷空气下沉

热气球孔明灯

3、空气影响物体的运动

会对小车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

会对比不同情况下小车运动的不同,总结出空气对它们的影响

知道有的飞行器要借助空气运动,例如飞机、帆船等

空气也可以对运动的物体形成阻力

了解喷气式飞机的工作原理

从生活中体验科学的无处不在

激发学生对飞行器升空原理的探索兴趣,产生对人类发明的热爱

空气影响物体的运动(阻力、借助空气运动)

难点:

空气对运动物体的阻力作用

长型气球2个、胶带、剪刀、小车模型、卡纸、塑料绳、塑料纸、白纸,相关图片

1、这节课我们还是来研究空气,前几节课我们研究了空气的一些重要性质,知道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有质量,但很轻。

那空气对物体的运动有影响吗?

1、空气对运动物体的阻力作用

(1)如果我要大家跑步的时候,拿一把打开的伞跑,会怎么样呢?

(2)为什么跑不快,而且觉得很累呢?

(3)是什么有这么大的力气挡住我们呢?

(4)为什么不拿撑开的伞跑起来就快点?

你想到了什么?

2、空气对不同形状物体运动的阻力作用

(1)小组讨论你们的想法,看看能不能商量个办法验证你们的猜想

(2)研究P9实验中的第一个问题:

哪些条件应该相同?

唯一不同的条件是什么?

(3)小组实验分析比较实验记录。

你能验证你的猜想吗?

你还有什么发现?

(4)描述不同外形的小车运动时,空气对它们的影响是怎样的

3、喷气式飞机的工作原理

(1)所以飞机是什么样子的?

飞机有很大的翅膀,但从飞机前面看是什么样子的?

空气有时候也能推动物体运动。

(2)你知道现在最快的飞机是什么飞机吗?

它是怎么飞上天的?

(3)模拟实验,先讲解实验方法,提实验要求:

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充气多少与跑的速度和距离有什么关系?

(4)你发现了什么?

4、具体运用

(1)观察P11图片,哪些设计是借助空气或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

(2)你还知道哪些?

1、制作竹蜻蜓、小降落伞

板书设计

空气影响物体的运动

空气:

借助空气运动:

飞机、降落伞……

减小空气阻力:

新干线、飞机机身设计……

4、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会研究车辆尾气对植物的影响

学会小组调查、访问的方法,及总结调查数据的分析

知道空气和水一样,也是生命之源,要防治空气污染

了解保护洁净的空气,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从身边的环境变化和动植物变化意识到空气对人类、全世界的重要性

空气和生命是密不可分的

意识到我们有责任呼吁大家一起来防治空气污染

空气也是生命之源,我们有责任保护它

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堂一课时,课后调查汇报一课时) 

盆栽植物两盆,塑料袋,空气污染的图片,让学生准备有关空气污染的资料 

教学安排

1、我们已经研究了空气的不少性质,你能总结的说一说

2、世界环境日是什么时候?

今年的口号是什么?

(水-20亿人生命之所系!

3、其实空气也是生命之源,人常说:

三天不吃饭还能活,三天不喝水就活不了,如果没有空气,那三分钟都不行。

1、空气和生命的关系

(1)为什么说空气也是生命之源呢?

(2)观察P12三幅图,你想到了什么?

2、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是我们不能离开的,但是我们现在处在怎样的空气中呢?

哪个小组愿意来介绍你找到的资料?

(2)人类一直不断的在污染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

空气的污染我们看不到,怎么知道空气受污染了呢?

(3)讨论研究P13的车辆尾气实验

课后收集资料

3、我们能做什么

(1)空气被污染了,而且还在不断污染着。

我们能做什么呢?

(2)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宣传计划

(3)有价值的提议,可以向有关部门建议

4、调查反馈

(1)展示收集的资料

(2)空气污染还会造成哪些危害?

1、调查了解当地采取了哪些措施防治空气污染

2、出一份保护、防治空气污染的小报

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

1.过程与方法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声音的产生、传播,音量强弱、音调高低提出与事实相一致的假设。

2.能够用实验、搜集资料等科学方法对现象作出解释,检验假设的合理性。

3.知识与技能

4.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5.知道声音可以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

6.知道声音有音量强弱、音调高低之分。

7.知道耳的各部分名称,认识耳的各部分作用。

8.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体验科学探究中利用证据及运用想像建立假设的重要性。

10.意识到耳朵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要好好保护它。

11.正确对待听力有障碍的人。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过程与方法经历“假设与搜集证据”这一科学探究过程。

3.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产生的原因作出假设。

4.能够想办法验证假设。

5.知识与技能,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科学研究中要尊重事实。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产生的原因作出假设。

能够想办法验证假设。

教师准备:

1、蜡线、纸杯、水(每组一套)或其他有关的实验用品。

2、铝箔。

学生准备:

自带各种能发声的物体,如:

气球、报纸、尺子、玻璃瓶、铅笔盒等。

1.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你能在课堂上也制造出一些声音吗?

2.如果把你们刚才用的东西都收起来,只利用自己的身体,你还能制造出多少种声音来?

3.我们刚才制造了许多声音,有的需要用到别的物体,有的只靠我们自己的身体就能产生声音,那声音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提醒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假设)

4.你们自己的猜测对吗,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5.你们准备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呢?

6.我们能“看到”声音吗?

7.你想怎样去“看”声音呢?

2、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的

1.能够对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作出假设。

2.能够设计活动验证假设。

3.知识与技能

4.知道声音是通过空气、水及周围的一些固体传播的。

5.理解假设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6.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7.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知道声音是通过空气、水及周围的一些固体传播的。

能够对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作出假设。

能够设计活动验证假设。

烧瓶、小铃、水、皮管、夹子(每组一套),底面开孔的小鼓、蜡烛(每组一套),木棍、小闹钟。

制作土电话的材料。

一、引入新课

1.声音利用空气传播的实验

2.通过P32图,你知道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出去的吗?

3.声音是不是利用空气传播的呢,我们做个实验看一看(强调要注意安全,并且要等到管子里有白气冒出时再夹住管子)

4.敲击一只底面开孔的小鼓,小孔对着一支点燃的蜡烛,观察蜡烛的火焰有什么变化(改变蜡烛和鼓的距离或位置)

5.我们家里都有电话了,有了电话相隔很远,两边讲话都能听见,我们今天也来做一个电话。

讲解土电话的制法(注意:

绳拉直和不拉直不没有区别,抓着杯子两侧和抓着杯子边缘有没有区别)

6.做了刚才的实验,你认为除了空气能传播声音之外,还有什么可以传播声音呢?

7.是不是像你们想像的那样,固体也能传播声音呢,我们可以再做几个实验

8.声音在水里能不能传播?

9.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吗?

3、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过程与方法能够对怎样听到声音提出假设。

2.能够想办法验证假设。

3.知识与技能知道耳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4.认识声音在耳朵中的传播途径。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意识到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7.关爱听力有障碍的人。

1.知道耳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认识声音在耳朵中的传播途径。

2.能够对怎样听到声音提出假设。

耳的模型或用不干胶做的耳的各部分图形,铝箔。

制作“人工耳”的用品,制作“听诊器”的用品。

1.介绍人耳的内部结构和原声音的原理。

2.做一个听诊器关心听力有障碍的人。

3.把铝箔靠近音箱,调节音量。

4..出示耳的模型和耳的各部分图形。

5.介绍耳的各部分名称。

6.指出其中耳朵里鼓膜振动的原理和铝箔振动的原理是一样的

7.讲解听诊器的制法

8.耳廓有什么作用呢?

9.如果人听不见声音会怎样呢?

试一试,在没有声音的环境下

10.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听力有障碍的人呢?

4、声音的强弱和高低

1.能够对声音的强弱和高低与什么有关提出假设。

2.能够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条件下,物体会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

2.知道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体验到声音的奇妙。

1.知道什么条件下,物体会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

2.知道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

3.能够对声音的强弱和高低与什么有关提出假设。

能够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烧杯或玻璃瓶(里面装上高低不同的水),排箫,铝板琴,各种长短、粗细、松紧不同的橡皮筋。

自带几种小乐器,如:

小鼓、三角铃、音叉等。

1.组织学生做一个猜声音的游戏

2.你能用同一个物体或乐器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吗?

(为学生准备器材或学生自备)

3.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

刚才我们研究了声音的强弱,有的时候声音并不是很强,但却很高,就好像我们唱歌时,有的音比较高一样,那么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系呢?

4.总结一下物体在什么情况下会发出高音?

在什么情况下会发出低音?

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5.快乐的小乐队

1.过程与方法能够利用自制的“土乐器”进行演奏。

2.能够完成“拟音剧”的创作。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理解声音单元的内容。

2.认识什么是噪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体验声音世界的美妙。

5.乐于与人合作。

6.意识到噪音的危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体验声音世界的美妙。

意识到噪音的危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能够利用自制的“土乐器”进行演奏。

能够完成“拟音剧”的创作。

乐器、自制的土乐器、电视、录像机等。

乐器、土乐器、拟音剧所需的道具,矿泉水瓶、豆粒等。

1.课前按照本组确定的主题选择乐器,最好是每组突出一种乐器的特点来选择,如吹、弹、拉、拨等

2.各小组演奏,大家找出与哪种乐器相似,并记录下来

3.比一比谁的声音模拟得最像?

4.请模拟得好的小组谈一谈他们成功的原因

5.课前让学生调查

6.我们既然知道了噪音的危害,那怎么才能控制噪音、防治噪音呢?

第四单元食物与消化

1.过程与方法按照自定标准为食物分类。

2.用图表统计全班同学最爱吃的三种食物。

3.作出自己一一的食物金字塔。

4.设计一天的食谱,并用食物卡片模拟配午餐。

5.品尝和“跟踪”小馒头,并对小馒头在体内的“旅行”和变化作出假设。

6.调查加工食品中色素等添加剂的种类及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2.知道如何科学搭配食物。

3.了解消化过程,认识消化器官。

4.知道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好。

5.了解安全饮食的基本常识。

6.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7.关心饮食,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饮食质量,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8.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吃什么

1.按照自定标准为食物分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关心饮食,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饮食质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1.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有哪些呢?

2.食物是我们每天都要吃的,可有的人就是因为吃而得了疾病。

实际上,每天吃什么是很有讲究的,这里面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3.你们常吃的食物有哪些呢?

4.你能把我们刚才所说的食物分类吗?

(强调分类要有一个标准)

5.在这些食物中,你最爱吃什么呢?

6.现在我要做一个统计,我想统计一下你们最爱吃的三种食物(用图表统计,强调三种)

7.通过统计,我们发现什么?

8.那这些食物里究竟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呢?

(1)粮食类:

丰富的淀粉,供给我们热量和力量,支持我们的活动

(2)鱼、肉、蛋、奶、豆类: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我们生长发育必需的食物

(3)油脂类:

丰富的脂肪,供给我们能量和保持体温,但不能多吃

(4)蔬菜、水果类:

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食物纤维,是我们保持健康所不可缺少的食物

9.如果只吃我们爱吃的食物有哪些危害?

10.我们应该吃什么?

怎样搭配食物

1.作出自己一天饮食的“食物金字塔”。

2.设计一天的食谱,并用食物卡片,模拟配制午餐。

1.知道如何科学搭配食物。

3.增进对自己健康负责任的意识,注意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知道如何科学搭配食物。

设计一天的食谱,并用食物卡片,模拟配制午餐。

投影片或自制课件——分别以咸食、甜食、肉类、油炸类食物为主的四份食物,“食物结构金字塔”方案等。

纸餐盘或塑料盘,白卡纸、直尺、彩笔——开展模拟配餐活动。

1.我们知道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物质,你能说一说吗?

2.那你们看看P46上这几份食物的搭配合理吗?

3.那怎么搭配才合理呢?

先看P47金字塔图,介绍

4.你能根据这个图告诉我每天的食物应该怎样搭配,才能保证营养全面、均衡?

5.你们每天的食物搭配合理吗?

根据你的食物日记,作出你的食物金字塔

6.让我们自己当一天家,来设计一天的食谱,在设计时要注意,比一比谁的设计最合理,又好吃,又省钱

7.布置作业

食物的消化

品尝和“跟踪”小馒头,并对小馒头在体内的“旅行”和变化作出假设。

1.了解消化过程,认识消化器官。

2.知道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好。

4.关注饮食消化卫生,自觉培养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

关注饮食消化卫生,自觉培养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

2.品尝和“跟踪”小馒头,并对小馒头在体内的“旅行”和变化作出假设。

小馒头,听诊器,有关消化过程和消化器官的投影片或自制多媒体课件。

小馒头及搜集到的关于良好饮食习惯的谚语。

1、引入新课“跟踪”小馒头在身体里的“旅行”

2、食物在我们体内的变化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咬一口小馒头,慢慢地咀嚼,仔细地体会它在嘴里发生的变化

5、小馒头最终会被我们的身体消化和吸收,那么小馒头在我们的身体里是怎样“旅行”的呢?

6、你想知道吗?

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跟踪”小馒头呢?

7、小馒头在我们体内要进行这么长的“旅行”,它在我们体内是怎样慢慢变化的呢?

8、P50P51书上有四条关于饮食习惯的话,你认为这些话说得有道理吗?

我们的食物安全吗?

调查加工食品中色素等添加剂的种类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了解安全饮食的常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1.调查加工食品中色素等添加剂的种类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了解安全饮食的常识。

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多准备些食品包装袋及饮料瓶上的标签。

每人准备1—2个食品包装袋及饮料瓶上的成分说明。

1.P52这些食品好漂亮呀!

2.有哪些诱人的颜色呢?

你了解这些颜色吗?

3.这些食品中为什么要添加色素呢?

4.这些色素对人体有没有危害呢?

5.指出:

食品中添加人造食用色素,可以改变食品的外观。

但多吃含有人造色素的食品会损害健康。

6.我们在上课前都收集了一些加工食品的包装袋、包装盒,我们来看一看在这些食品中添加了什么。

7.拿出一张食品的包装纸,指出上面写有原料的一栏,作一个调查

8.这些食品添加剂安全吗?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样的加工食品?

9.那我们平时吃的新鲜食物,像肉、鱼、蔬菜等安全吗?

10.我们知道加工食品里有一些添加剂,不能多吃,新鲜食物也存在着污染问题,那我们在吃食物的时候要怎样吃才安全呢?

第五单元假设与搜集证据

假设

1.能够有依据地对问题提出假设。

2.能够在研究过程中设计合理的实验,帮助搜集证据。

3.能够整理分析证据,从中发现与自己有关的观点和证据。

1.知道什么是假设,如何进行假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