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2405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1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

《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

 

二、故事屋:

1、师:

孩子们,我还有一个故事想讲分享给大家,大家想不想听?

孩子们回答:

想。

2、分享课本第5页中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童年的故事》。

3、师:

听完李四光的故事,对大家有什么启发?

4、学生回答自己的感想,老师肯定。

5、老师总结大家的发言。

三、规则帖:

1、举办“创意改变生活”故事会,分享同学们喜欢故事。

2、结合课本第6页,了解故事会的规则,学会讲与听。

3、学生分享,老师肯定。

4、老师总结故事会。

《创造有秘诀》

《创造有秘诀》是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快乐的创意生活》中的第二课。

本课通过调查、讨论等多种形式展开教学。

通过对各种创造的调查,总结出创造的秘诀。

通过相应话题的讨论,对创造有全新的了解,激发同学们对发明创造的兴趣,引导同学们自己动手进行创造。

3、结合课本,使学生们调查了解每位发明家以及他们的创造,探索创造的方法;

4、通过对“发明创造只有天才才能做吗?

”话题的讨论,使学生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3、通过对图片信息的判断,激发同学们对发明创造的兴趣。

5、通过创造发明的故事,探索创造的方法;

6、通过话题讨论,分享各自观点;

3、通过对课本图片信息的认识,激发同学们的兴趣。

通过各项感官刺激,让学生们了解创造的方法,激发同学们对科学创造的兴趣。

引导学生了解创造的方法,使学生们了解自己也可以进行创造。

通过教学,引导同学们充分了解创造的方法,激发同学们对创造的兴趣。

了解发明家以及他们各自的发明创造。

1、PPT展示发明家以及他们发明的相关图片。

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充分了解创造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而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下创造的秘诀吧!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发明家吗?

你们了解他们的创造吗?

4、学生回答,老师肯定。

5、老师及时进行补充最后总结。

6、师:

同学们都回答的非常好!

那么通过他们,你们有没有总结出创造的秘诀呢?

让我们一起完成课本第8页童心岛里的内容吧。

7、学生们填写童心岛里的诗歌,并在班级里分享自己的童心岛。

8、老师进行肯定、补充及总结。

二、小讨论一:

孩子们,在你们的心里,科学创造是不是只有天才才能完成呢?

学生自由回答。

我听到大家都有不同的想法,那么下面我们就对这个话题进行一场小小的辩论会吧!

(板书:

发明创造只有天才才能做吗?

在大家进行讨论之前,请参照我们课本第9页的内容,将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先整理一下,然后分小组进行讨论。

4、小组进行讨论,老师到各小组进行点评与指导。

5、小组派代表发表观点,老师进行总结。

6、引导同学们理解回音壁中的内容。

三、讨论二:

1、展示课本第10页的图片。

通过刚才的小小辩论会,同学们一定对创造有了新的认识吧!

那么下面我们就去观察一下其他小朋友们的做法,看看你们是不是也赞同他们呢。

7、学生回答自己的看法,老师肯定。

8、老师总结图片的内容和同学们的观点。

《动动手,动动脑》

《动动手,动动脑》是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快乐的创意生活》中的最后一课。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对创造发明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本节课通过展示与实践多个方面,使得同学们对创造产生关心,积极参与到创造中去,体会创造发明的乐趣。

5、让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创造方法;

6、通过实践引导同学们关注生活中的创意;

3、引导同学们积极动手进行创造。

9、通过展示台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创造方法;

10、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

3、通过自己动手体会创造的乐趣。

通过动手动脑,让学生们对创造产生关心,激发对创造的兴趣并感受创造的快乐。

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亲自进行创造。

通过教学,引导同学们激发同学们对创造的兴趣并体会创造的快乐。

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个笔筒。

同学们,通过我们上两节课的学习,大家一定对创造有了很多不一样的看法吧,那么在这节课开始之前,我想听听同学们对创造都有哪些认识了呢?

2、学生自由回答,老师肯定。

3、老师进行总结并引出本课话题。

4、师:

同学们,在我们课本第11页中,有很多创造的方法,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大家知道吗?

5、学生回答,老师肯定并总结。

6、引出聪明谷中的内容。

二、小实践:

孩子们,创造不能只靠想象,也要动手做一做。

2、展示课本第12页与13页的案例内容,引导学生们发现创意在身边。

在上课之前,我布置了一项作业,就是用废旧的物品做一个笔筒,大家都做好了吗?

(学生:

做好了!

我看到很多同学已经把自己的作品放在桌子上了,做的真漂亮!

那么接下来我们开一场小小的展览会,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5、同学们相互交流制作过程、制作心得。

6、老师维持秩序,总结这次实践作业。

三、课堂实践:

在我们课本的13页中,有很多漂亮的手指画对不对?

同学们想不想也动手画一幅手指画呢?

今天老师准备了颜料和纸,让我们一起动手做一做吧。

2、学生们分小组完成手指画。

11、老师到小组中帮助同学们完成。

12、同学们在课堂中展示小组制作的手指画。

13、引出回音壁中的内容。

《班级形象大设计》

《班级形象大设计》是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班级风景线》中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通过学生们对班级名称、班级口号、班级标志以及班歌的设计,使同学们对班级的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

通过对班级活动的交流讨论,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创新精神。

7、指导学生用各种形式设计出有特色的班级名称、班级口号、班徽以及班歌;

8、展示班级风采,体会班级形象;

3、通过对班级活动的交流讨论,相互启发,培养同学们对班集体的喜爱与荣誉感。

14、通过实践,指导同学们设计出有特色的班集体;

15、通过展示,激发同学们的热情;

3、引导学生们积极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班级活动,引导同学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班级活动中来。

通过实践、展示与讨论,使学生们从各个方面了解认识班集体,激发同学们的热情,培养学生们对班集体的荣誉感。

讨论自己班级体的特色,设计、制作出班级名称、口号、班徽以及班歌。

能通过设计班级形象,激发同学们的创意与对班集体的喜爱。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班级活动。

一、小实践:

1、老师出示一些班级名称、班级口号、班徽以及班歌。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

那同学们想不想也为我们的班级设计出属于自己的标志呢?

学生回答:

那么这节课的开始,就让我们一起设计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班级形象吧。

5、学生分小组讨论,老师到小组中指导点评。

6、学生小组派代表发表自己小组的成果。

7、全班投票选出班级名称、口号、班徽以及班歌。

8、老师进行总结。

二、展示台:

1、老师展示班级合影、班级一角等。

2、学生回忆与班级的时光。

3、老师总结大家的发言。

三、小调查:

在之前,我们举办过很多班级活动大家还记得?

有哪些活动是大家喜欢的?

让大家不能忘记的?

16、师:

那么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希望我们多多举办什么样的班级活动呢?

17、学生自由回答,老师肯定。

18、引出回音壁中的内容:

快乐的班级生活靠大家来创造!

《班级风采》

《班级风采》是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班级风景线》中的第二课。

本课以运动会为插入点,通过学生们对运动会的准备、运动会时的行为,使同学们领略到班级的风貌,最后通过展示其他的学校活动,培养同学们对班级产生荣誉感,引导同学们为班级争光。

9、引导学生们讨论运动会之前做哪些准备;

10、引导同学们判断运动会中的行为是否正确;

3、通过展示其他的学校活动,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为班级添光彩。

19、通过讨论,有序的完成运动会之前的准备;

20、通过判断,引导同学们学习正确的行为规范;

3、通过对其他活动的展示,激发同学们的班级荣誉感,引导同学们为班级争光彩。

通过讨论、判断以及展示等多方面感官的刺激,引导同学们从多个角度认识班级,培养同学们的班级荣誉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为班级争光。

由运动会为切入点,引导同学们积极有序的投入到学校活动中,展现班级风采。

能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将班级荣誉与自身相结合。

提前思考运动会需要做哪些准备。

一、小讨论:

1、老师展示一系列运动会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在举行什么活动吗?

(学生回答:

运动会)。

对了,这就是我们学校举办的运动会,最近又到了要举办运动会的时候了,同学们知道运动会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吗?

下面让我们分小组讨论一下运动会需要哪些准备,之后我们再和大家一起分享讨论成果。

4、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老师到各个小组中指导点评。

5、学生小组派代表发表自己小组讨论的成果。

6、老师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总结。

7、引出“我们的约定”。

二、小评判:

在运动会举行中,会发生很多事情。

老师在运动会中认识了几位小朋友,他们在运动会中有各种各样的行为,老师想得到同学们的帮助,来判断这些小朋友们的行为对不对。

2、课件展示图片。

3、学生判断行为的正误,并分析原因。

4、引导同学们讨论运动会中遇到的难忘的事情。

5、老师总结同学们的发言。

三、展示台:

除了运动会,我们也参加了很多其他的学校活动,大家都记得吗?

2、课件展示其他活动照片,例如“读书节”、“科技节”等。

21、师:

在这些活动中我们班级都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大家知道是和谁的努力有关吗?

22、引导同学们回答与大家的努力相关。

23、提问:

为班级争光,同学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24、学生回答,老师肯定并总结。

25、引出规则帖的内容。

《我们的班级报》

《我们的班级报》是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班级风景线》中的第三课。

本课围绕着同学之间合作出一份班级报来帮助学生体验合作与劳动的快乐,引导学生在互相评判班级报的过程中掌握一些简单的编报技巧,交流班级生活的快乐,从而使学生在编报过程中感受到班级的可爱与美好,增强学生热爱班级的感情。

11、完成班级报的制作,学习制作班级版的方法和步骤;

12、展示我们的班级报,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3、在编辑班级报的过程中,体悟到班级的可爱和共同合作的快乐。

26、通过小实践,指导同学们积极动手制作一份班级报;

27、通过展示评论,知道同学们学会正确的评价方式,更多的掌握制作班级报的要点;

3、交流编报评报赏报的体会,感受班级的美好。

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班级报的制作在参与班级报的过程中感受生活在班级中的快乐。

能及时和班级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与同学一起分享班级生活的快乐。

能制定出合理的评判标准,并能给予自己和他人正确的评价。

完成班级报纸的选材、排版、美化。

1、收集一些儿童报纸;

2、把采访的班级明星、运动会、班级布置等新闻稿件和照片带到学校来。

3、准备彩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1、老师出示一些儿童报纸。

同学们看,老师展示的是什么?

这是老师在课前收集的一些儿童报纸,大家现在来说一说,这些报纸有什么特色?

3、同学回答,老师进行总结概括:

有儿童生活的情趣、写小朋友喜欢的故事等。

我们班里有那么多感人的、有趣的事情,要是我们能把这些记忆深刻的事情编辑成一份班级报纸,让它一直保存下去,让每一位来到我们班级的客人都能了解我们班级的点点滴滴,那该多好啊!

那么我们的班级报应该有什么特色呢?

5、学生分小组讨论,老师概括:

展示班级生活、体现同学们的兴趣等。

同学们,制作一份报纸需要很多工序,下面请大家自由组合,成立一个小小报社,并取好你们的报刊名称,按照总编、责任编辑、美工、排版等不同的岗位进行分工,由各个小组的总编带领大家完成一份班级报。

7、学生进行制作,老师到各个小组中指导。

8、老师指导写字好的同学进行抄写、画画好的同学设计插画,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进行电脑排版。

我看到同学们的班级报已经制作好了,下面我们就要展示给其他小组的同学们看了,但是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制定一份评判标准,这样可以在我们欣赏报纸的同时,提高我们的编报水平,让我们能制作出更好的班级报。

2、引导同学们看课本28页的评判标准,并讨论,制定出我们自己的评判标准。

3、根据我们的评判标准,去评一评自己的以及他人的班级报。

4、引导同学们围绕着评价标准自评和互评,并找出自己和他人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三、小讨论:

通过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编报、评报和赏报,在这个过程中你们一定有很多感悟吧!

让我们分小组讨论一下编报后的感受吧。

2、学生分小组讨论,老师到小组中指导。

28、学生小组派代表发言,老师进行总结。

29、师:

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我在欣赏你们的班级报时也深深感受到,我们班有这么多可爱的人和事,这真是一个可爱的班级,让我们一起来爱它吧!

30、

《美丽的大自然》

《美丽的大自然》是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家在自然中》中的第一课。

本课由“走进大自然”、“和大自然一起玩”两部分组成。

以儿童身处大自然中由五官引起的直接感受引入,从他们看、听、闻、触摸等各种途径的真切体验出发,展现大自然的美好;

小调查“七彩的大自然”旨在通过观察了解“校园内的植物有多少种颜色”这一可操作的活动,帮助儿童关注身边的、同时又是最易于疏忽的自然环境,体会自然的神奇与伟大,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通过了解户外活动,进一步增进学生喜爱和亲近大自然的情感,体验在大自然中游戏的乐趣,学会在大自然中游戏与活动的方法和规则,并引导学生在以往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验大自然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和乐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敬畏和感恩之情。

13、引导学生动用多种感官,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4、以植物为典型代表,知道大自然中的植物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形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神奇;

3、了解不同的季节适合从事的户外活动,知道户外活动的规则,并运用规则指导自己的实际生活。

31、通过看、闻、摸、听等方式,让同学们了解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去观察大自然;

32、通过调查,让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3、通过讨论最喜欢的户外活动,初步养成户外活动的良好习惯。

动用感官,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增强自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引导学生动用多种感官,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神奇,知道户外活动的规则,并运用规则指导自己的实际生活,初步养成户外活动的良好习惯。

课前通过郊游、逛公园、在小区、校园观察等途径去感受大自然、欣赏大自然,并搜集一些植物实物(如叶子、根、果实等)。

一、展示台: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去一个美妙的地方,请闭上眼睛,我们要出发了。

仔细听,有声音(听鸟声、水声);

我们走啊走,快睁开眼睛(欣赏大自然图片)。

同学们,你知道我们来到哪里了吗?

大自然)为什么呢?

那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想说的?

5、老师指导同学们通过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等方式引导学生全面的感受大自然。

5、老师总结:

是呀,好美,这就是美丽的大自然!

二、小调查:

大自然与我们朝夕相处,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

可它又充满了神秘,我们对他的了解还远远不够,不信,老师考考大家:

大自然在校园里撒下了多少种颜色?

2、生自由回答。

师引导学生开展小调查。

(1)讨论调查目标及分类:

明确调查的主题是什么。

讨论如何分类。

(如:

可按不同的内容分:

花草、树木、花草的颜色有哪些?

树木的颜色有哪些等)

(2)组成调查小组教师组织引导2-4个小朋友形成一个小组,确立一个具体的调查目标,如:

树叶的颜色有多少种?

同时组内选好组长,安排好观察、记录人员。

(3)讨论调查方法教师指导,以颜色为例,可以分为几种基本颜色,然后把看到的植物登记在相应的颜色下面。

引导学生思考,还能用哪些统计方法?

(4)现场实践调查以校园花坛等处为点,组织学生根据已形成的的小组进行分工调查,时间控制在10分种之内,同时注意安全教育。

(5)交流调查统计方法:

请学生说自己的统计结果,并展示自己按什么方法统计。

(如圆圈、五角星、数字等)。

同学们,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你们觉得美不美?

为什么?

33、师:

那么四季的景色如此美丽,同学们都喜欢在各个季节里玩什么游戏呢?

34、学生分小组按照课本第35页的表格进行讨论,老师到各个小组中指导点评。

35、小组派代表发言,老师进行肯定总结。

36、师:

一年四季都是我们的游乐场,我们可以和大自然做很多游戏,那么我们在和大自然玩耍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37、评判课本第35页的行为内容,并填写补充课本的评判标准。

La

《动物、植物和我们》

《动物、植物和我们》是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家在自然中》中的第二课。

教科书从动物、植物两方面来告诉小朋友,各种动植物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之间应当友好和谐相处。

课文一开始就通过生机盎然的花草树木和各种动植物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朝气蓬勃的生命世界,引领我们去探索各种神秘的生命现象。

通过一些常见的现象体会到动物、植物是有生命的,通过诗歌,展示了一颗颗珍爱生命的童真之心。

“我喜欢的动物和植物”侧重于对动植物本身的研究和对研究方法的学习,即指导学生通过电视、广播、书籍、网络等多种途径来搜集资料;

再充分调动小组力量,一起研究某种动植物;

然后在教师的知道下,对资料进行整理、选择,合作完成图文并茂的研究报告。

通过成果展示和知识竞赛,让学生了解我国和世界上濒危动植物的现状,从而增强危机意识和责任感。

能制作警示牌,用实际行动来保护动植物。

15、引导学生感受到生命的足迹,体验生命的奇妙,寻找生命的现象;

16、学会运用各种途径,收集调查关于动植物的资料,学会制造简单的调查报告;

3、知道一些动、植物保护的规则和方法,培养儿童珍爱生命、保护动植物的意识和能力。

38、通过观察、验证,知道一些生物具有的生命迹象,体验生命的奇妙和神圣;

39、通过多种途径认识一些有特色的动植物,并能对其外形、特点、生命习性、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

3、通过制作警示牌,认识到动物、植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和人类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认识到动物、植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和人类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培养儿童珍爱生命、保护动植物的情感、意识和能力。

通过学习,认识到动物、植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培养儿童珍爱生命、保护动植物的意识和能力。

初步学习将搜集来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完成简单的研究报告。

了解生物的生命迹象(表格附后)、动植物资料、制作研究卡和环保警示牌的工具(彩笔、剪刀))。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不仅生活着我们人类,还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动物和植物,(板书:

动物、植物与我们)。

在大自然中,大树有生命,小草有生命。

春天吐出嫩芽,夏天开花,秋天结果,冬天落叶飘零,周而复始,这就是生命现象。

大象有生命,小鸟有生命,小蚂蚁也有生命。

小象和妈妈在河边嬉戏;

母鸡带着孩子在草丛里觅食;

燕子根据气候的变化南来北往;

小蚂蚁忙忙碌碌,这就是生命现象。

(展示诗歌《生命的足迹》)

3、在我们的身边,生命的现象随处可见。

你知道哪些动植物的生命现象呢?

4、学习课文中的表格举例。

5、小组交流:

要求一人记录,为全班交流竞赛做准备。

6、全班交流:

根据记录的结果,评选出发现记录生命现象最多的小组为“火眼金

睛”小组。

7、老师总结:

带着一双留心观察的眼睛,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生命现象。

每一个小动物、每一棵植物都代表一个鲜活的生命。

二、小讨论:

(播放图片)介绍:

美丽的动、植物王国里,有着茂盛的树木和活泼的小溪。

瞧,欢快的马儿跑来了!

洁白的兔子多惹人爱啊!

乌龟弟弟也出来散步了!

咆哮的老虎这时也舒服地伸起了懒腰!

胖乎乎的小猪多淘气啊!

灵敏的小猴在跟我们打招呼呢!

同学们,动物们可爱吗?

你最喜欢谁?

(指名学生说)

是啊,这节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