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1257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6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本题牛奶中两种不同类型的蛋白质为载体,考查了蛋白质的结构、基因突变、酶的特性的相关知识。

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和题图中获取有用信息,再结合题意梳理相关知识点。

3.科研人员以番茄为实验材料,研究按一定比例组合的红光和蓝光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组别

叶绿素

含量

(mg·

g-1)

类胡萝卜素含量

气孔导度

(mmol·

m-2·

s-1)

胞间CO2浓度

(μmol·

mol-1)

净光合速率

白光

2.03

0.22

164.67

276.67

5.30

红光

2.73

0.29

142.33

359.67

4.26

蓝光

1.73

0.17

222.00

326.67

7.28

红蓝组合光(红:

蓝=1:

1)

2.47

0.25

263.33

268.00

7.71

蓝=3:

2.82

0.32

230.00

224.67

9.95

(注:

气孔导度是指气孔的开放程度)

A.不同光质会影响光合色素含量,进而影响光反应过程

B.红蓝组合光下叶肉细胞对CO2的利用率高于单一蓝光

C.红光组的净光合速率较低主要受限于暗反应速率

D.在温室中使用白光比单独使用红光或蓝光均更有利于植株生长

【解析】据表可知,不同光质条件下光合色素含量不同,可推知不同光质会影响光合色素含量,进而影响光反应过程,A项正确;

与单一蓝光相比,红蓝组合光下光合色素含量、气孔导度均较高,但胞间CO2浓度较低,可推知红蓝组合光下叶肉细胞对CO2的利用率高于单一蓝光,B项正确;

与白光和蓝光相比,红光条件下的光合色素含量最高,但胞间CO2浓度较高,说明红光组的净光合速率较低主要受限于暗反应速率,C项正确;

单独使用蓝光时,净光合速率高于白光,所以D项错误。

4.以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变化进行调查是植物群落演替研究的常用方法。

近年来人为开发及黄河下游水量的减少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使得青龙湖湿地植物群落发生了较显著变化。

研究人员对现阶段该湿地的植物群落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群落名称以优势种植物命名),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统计样方内优势种植物的个体数可获知物种丰富度

B.根据现有植物群落分布状况可推测水位下降后群落演替的方向

C.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

D.不同植物群落与湖心的距离会随着水位变化发生改变

【答案】A

【解析】通过统计样方内植物物种数和每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可获知物种丰富度,A项错误;

植物群落演替研究的方法是以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变化过程,即以现有群落组成及结构为基础,通过同时研究当前植被空间上的组合,揭示植物群落先后变化的时间过程。

故根据现有植物群落分布状况可推测水位下降后群落演替的方向,B项正确;

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所以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C项正确;

不同植物群落与湖心的距离会随着水位变化发生改变,D项正确。

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研究方法、演替的特点等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群落演替的概念、原理和影响因素等的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并注意成题干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5.下列实验中相关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滴加蒸馏水以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B.制备植物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为:

解离→染色→清水漂洗→制片

C.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中需使用无菌水对消毒后的外植体进行多次漂洗

D.用胰蛋白酶处理后的动物细胞需在生理盐水中进行传代培养

【答案】C

【解析】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滴加生理盐水以维持细胞正常形态,A项错误;

制备植物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为:

解离→清水漂洗→染色→制片,B项错误;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中需使用无菌水对消毒后的外植体进行多次漂洗,C项正确;

用胰蛋白酶处理后的动物细胞需在特制的动物细胞培养液中进行传代培养,D项错误。

本题考查了课本上的几个常考的重要实验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二、非选择题

6.CAR-T细胞是利用基因工程制备的一种T细胞,其表面的嵌合抗原受体(简称CAR)能直接识别肿瘤细胞的特异性靶抗原(如CD19)。

研究人员尝试用CAR-T免疫疗法治疗某种B细胞淋巴瘤(简称MCL)。

请回答问题:

(1)正常的B细胞在__________免疫中识别抗原并接受T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B细胞由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转化为具有无限__________能力的癌细胞,造成免疫功能受损。

(2)下图为研究人员制备的CAR-T细胞特异性识别MCL细胞的示意图。

把特异性识别__________的抗体基因及胞内传导信号分子基因等串联在一起获得融合基因,将其与特定病毒构建成__________,导入体外培养的人T细胞中得到CD19-CAR-T细胞。

提取该细胞中的__________分子,经逆转录后进行PCR扩增,以检测融合基因的表达。

(3)为研究CD19-CAR-T细胞对MCL细胞的杀伤效果,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4种肿瘤细胞,每种各收集3管。

将两种T细胞分别与肿瘤细胞共培养12小时后,统计各组肿瘤细胞数(用C表示),并计算杀伤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杀伤率/%

CD19-CAR-T细胞

未被修饰的T细胞

有CD19的肿瘤细胞(MCL细胞)

Rec-1

60

17

Maver-1

75

32

Jeko-1

78

30

无CD19的肿瘤细胞

24

13

表中杀伤率=(C对照组-C实验组)/C对照组×

100%,公式中的对照组为__________。

上述结果表明__________。

②研究人员欲进一步探究CD19-CAR-T细胞对肿瘤细胞杀伤的机理,已知IL-2、TNF-α是两种杀伤性细胞因子。

请在下表中的空白处填写相应内容,完成实验方案。

T细胞种类

肿瘤细胞种类

IL-2的释放量

TNF-α的释放量

ⅰ______________

1.89%

0.2%

ⅱ______________

有CD19的肿瘤细胞

30.1%

32.49%

实验证实,CD19-CAR-T细胞特异性识别CD19靶抗原进而引起杀伤性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

(4)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欲将CAR-T免疫疗法用于临床上MCL患者的治疗,还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研究?

__________(写出一个方面即可)。

【答案】

(1).体液

(2).淋巴因子(3).增殖(4).CD19(5).基因表达载体(6).RNA(7).不与T细胞共培养的肿瘤细胞(8).CD19-CAR-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强于未被修饰的T细胞;

CD19-CAR-T细胞对有CD19的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强于无CD19的肿瘤细胞(9).无CD19的肿瘤细胞(10).CD19-CAR-T细胞(11).在动物体内进行免疫治疗实验,检测对MCL的治疗效果;

评估CD19-CAR-T细胞对动物体主要组织器官和正常细胞的毒理作用(合理即给分)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结合制备能特异性识别MCL细胞的CD19-CAR-T细胞。

并探究其杀伤效果及原理,综合考查体液免疫、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以及实验分析能力。

需要考生首先从题图和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然后结合题意梳理相关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最后对各小题进行分析作答。

(1)正常的B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识别抗原并接受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会发生突变,导致B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进而转化为具有无限增殖能力的癌细胞,造成免疫功能受损。

(2)据图可知,T细胞表面的嵌合抗原受体(简称CAR)能直接识别肿瘤细胞的特异性靶抗原(如CD19),所以要制备能特异性识别MCL细胞的CAR-T细胞,需要把特异性识别CD19的抗体基因及胞内传导信号分子基因等串联在一起获得融合基因,将其与特定病毒构建成基因表达载体,导入体外培养的人T细胞中得到CD19-CAR-T细胞;

可以提取该细胞中的RNA分子,经逆转录后进行PCR扩增,以检测融合基因的表达。

(3)①公式中的对照组为不与T细胞共培养的肿瘤细胞;

根据表中结果可知,CD19-CAR-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强于未被修饰的T细胞;

CD19-CAR-T细胞对有CD19的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强于无CD19的肿瘤细胞。

②欲进一步探究CD19-CAR-T细胞对肿瘤细胞杀伤的机理,即探究CD19-CAR-T细胞对癌细胞的杀伤效果高是否与肿瘤细胞的CD19有关,所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肿瘤细胞的种类,T细胞的种类属于无关变量,因此表格中的ⅰ处填无CD19的肿瘤细胞;

ⅱ处填CD19-CAR-T细胞。

(4)欲将CAR-T免疫疗法用于临床上MCL患者的治疗,还需要在动物体内进行免疫治疗实验,检测对MCL的治疗效果;

评估CD19-CAR-T细胞对动物体主要组织器官和正常细胞的毒理作用。

7.中国农业大学某实验室在某果蝇品系中发现了一只卷翅突变体,经不断选育获得了紫眼卷翅果蝇品系(甲品系)。

为了研究该品系相关基因的传递规律,研究人员做了一系列实验。

(1)甲品系果蝇与纯种野生型(红眼正常翅)果蝇进行杂交,结果如图1。

①分析果蝇的眼色遗传,紫眼和红眼为一对相对性状,其中红眼是__________性性状。

②实验正反交结果相同,由此可知果蝇的翅型属于__________染色体遗传。

③根据F2的表现型及比例推测,决定__________性状的基因纯合致死。

进一步研究发现,果蝇的正常翅基因(+)和甲品系的卷翅基因(Cy)位于2号染色体上,该染色体上还分布有某隐性致死基因(b)及其等位基因(B)。

甲品系内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均为卷翅,请在图2中亲本染色体相应位置标出B、b基因,并标出图中F1的相关基因。

(不考虑交叉互换)

(2)像甲品系这样能够稳定保存两个致死基因的品系称为平衡致死系。

研究人员从北京大学某实验室获得另一果蝇平衡致死系(乙品系),其表现型为红眼卷翅,卷翅程度明显小于甲品系。

已知乙品系果蝇的卷翅基因(Cy’)和隐性致死基因(b’)同样位于2号染色体上。

甲、乙品系果蝇杂交,子代中卷翅与正常翅的数量比约为2:

1。

①根据子代中出现了表现型为__________的果蝇,可判断b和b’不是同一基因。

②由实验结果推测,两个品系的卷翅基因Cy和Cy’是等位基因。

若它们是非等位基因,杂交后代的翅型性状及其数量比应该是__________。

(3)两个纯合致死的等位基因存在互补和不互补两种关系:

若互补,则同时含有这两个基因的杂合子能存活;

反之,则不能存活。

①根据

(2)实验结果推测:

Cy和Cy’__________(填“互补”或“不互补”)。

②为验证上述推测,研究人员使用特异性引物对不同品系果蝇进行基因组PCR,电泳结果如图3所示。

选取

(2)杂交中F1正常翅和不同卷翅程度的果蝇各200只,利用上述引物分别对每只果蝇进行基因组PCR,电泳结果显示:

所有正常翅个体都只有A条带,所有卷翅个体都同时有A、B条带。

该结果是否支持(3)①的推测?

请做出判断并陈述理由__________。

【答案】

(1).显

(2).常(3).卷翅

(4).正常翅(5).卷翅:

正常翅=3:

1(6).不互补(7).支持,若互补,则卷翅个体中混有同时携带两种卷翅基因的杂合子,它的基因组PCR产物电泳结果只显示B条带(合理即给分)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应用、同源染色体上连锁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情况以及DNA片段电泳结果分析等,考生一定要认真审题,明确知识点后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然后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1)①分析果蝇的眼色遗传,紫眼和红眼为一对相对性状。

根据图1实验可知,红眼果蝇与紫眼果蝇杂交,F1均为红眼,可推知红眼是显性性状。

②实验正反交结果相同,由此可知果蝇的翅型属于常染色体遗传。

③根据F2的表现型及比例可知,红眼∶紫眼=3∶1,卷翅∶正常翅=2∶1,由此可推测,决定卷翅性状的基因纯合致死;

已知果蝇的正常翅基因(+)和甲品系的卷翅基因(Cy)位于2号染色体上,该染色体上还分布有某隐性致死基因(b)及其等位基因(B)。

甲品系内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均为卷翅,没有正常翅(++)果蝇出现,说明正常翅果蝇的基因型均为bb++,表现为致死,由此可推知正常翅基因(+)与某隐性致死基因(b)连锁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卷翅基因(Cy)与B基因连锁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亲本卷翅果蝇的基因型均为BbCy+,均能产生两种配子BCy和b+,所以F1的基因型有BBCyCy、BbCy+和bb++,而且均为卷翅基因(Cy)与B基因连锁在同一条染色体上、正常翅基因(+)与隐性致死基因(b)连锁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据图图解详见答案。

(2)①甲品系(BbCy+)能产生BCy和b+两种配子,乙品系(Bb’Cy’+)果蝇能产生BCy’和b’+两种配子,根据子代中出现了表现型为正常翅(bb’++)的果蝇,,可判断b和b’不是同一基因。

若它们是非等位基因,则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CyCy’(卷翅)∶Bb’Cy+’(卷翅)∶B’bCy’+(卷翅)∶bb’++’(正常翅)=1∶1∶1∶1,所以杂交后代的翅型性状及其数量比应该是卷翅∶正常翅=3∶1。

(3)①第

(2)小题中甲、乙品系果蝇杂交,子代中卷翅与正常翅的数量比约为2∶1,说明基因型为CyCy’个体致死,由此可推测Cy和Cy’不互补。

②所有正常翅个体(++)都只有A条带,说明A条带中的DNA片段上含有正常翅基因(+),则B条带中的DNA片段上应含有卷翅基因(Cy或Cy’),所有卷翅个体都同时有A、B条带,说明受测的不同卷翅程度的果蝇的基因型为Cy+或Cy’+。

如果Cy和Cy’互补,则卷翅个体中会混有同时携带两种卷翅基因的杂合子(CyCy’),它的基因组PCR产物电泳结果只显示B条带,与电泳结果不符。

因此,电泳结果制成(3)①的推测:

Cy和Cy’不互补。

8.乙烯是植物代谢过程中合成的一种植物激素,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1)乙烯在植物体各个部位均有合成,能通过在细胞之间传递__________进而实现对植物生长发育的__________作用,主要功能是促进果实的__________等。

(2)已有研究表明,乙烯能够影响黑麦的抗低温能力。

某研究小组以拟南芥为材料,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合成乙烯的前体物质是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

分别使用含有ACC和不含ACC的MS培养基培养拟南芥,然后统计其在相应温度下的存活率,结果如图1所示。

由实验结果可知,外源性乙烯能够__________。

②为研究内源性乙烯的作用,研究人员构建了拟南芥的乙烯合成量增多突变体(突变体1)和乙烯合成量减少突变体(突变体2),并在相应温度下统计其存活率,结果如图2所示。

根据图1、图2结果可知,内源性乙烯与外源性乙烯的作用效果__________。

③研究人员将拟南芥植株分别置于常温(22℃)和非致死低温(4℃),定时检测植株体内的乙烯合成量,结果如图3。

实验结果显示,在此过程中乙烯合成量的变化趋势为____。

④将拟南芥植株进行一段时间的4℃低温“训练”后,移至-8℃致死低温下,植株的存活率明显提高。

研究人员推测,低温“训练”可使植株降低乙烯合成量的能力增强,从而提高了植株的抗致死低温能力。

请提供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以检验这一推测__________。

【答案】

(1).信息

(2).调节(3).成熟(4).降低拟南芥的抗低温能力(5).一致(6).在非致死低温条件下,乙烯合成量迅速降低,然后维持低水平状态(7).经4℃低温“训练”与未经低温“训练”的两组拟南芥植株均置于-8℃条件下,分别测量乙烯合成量

本题以乙烯为媒介,考查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以及对“探究乙烯能够影响黑麦的抗低温能力”实验的分析。

需要考生依据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做出合理的推断,并牢记课本基础知识。

平时加强信息题的训练,提高获取信息、利用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在答题时才能知道从何入手作答。

(1)乙烯在植物体各个部位均有合成,能作为信息分子通过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进而实现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主要功能是促进果实的成熟等。

(2)①据图1可知,在常温下,两组拟南芥的存活率相同,而在致死低温条件下,不含ACC的MS培养基中的拟南芥的存活率高于含有ACC一组,而ACC是合成乙烯的前体物质,含有ACC的培养基中含有外源乙烯,因此,由实验结果可知,外源性乙烯能够降低拟南芥的抗低温能力。

②根据图2可知,在致死低温条件下,乙烯合成量增多突变体(突变体1)存活率低于野生型,而乙烯合成量减少突变体(突变体2)的存活率高于野生型,说明内源性乙烯也能降低拟南芥的抗低温能力,即内源性乙烯与外源性乙烯的作用效果一致。

③据图3可知,与常温条件相比,在非致死低温条件下,乙烯合成量迅速降低,然后维持低水平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