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装配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2767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装配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电气装配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电气装配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电气装配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电气装配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电气装配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电气装配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电气装配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电气装配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电气装配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电气装配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电气装配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电气装配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电气装配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电气装配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电气装配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电气装配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电气装配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电气装配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电气装配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气装配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

《电气装配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装配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气装配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

2

3

4

5

6

125

112

110

90

80

71

100

19

17

13

M18

M16

M12

A18

A16

A12

发文编号

编写

审核

批准/日期

第2页共19页

(续上表)

bbb111

垂直

7

8

9

10

11

12

112~71

100~71

90~71

80~71

14

15

16

63

56

50

95

84

75

18

20

21

22

45

40

35.5

31.5

28

25

M10

A10

23

24

26

27

29

30

31

63~40

50~25

45~25

32

33

34

35

63~56

56~50

36

37

38

39

35.5~25

60

第3页共19页

41

42

43

44

40~25

31.5~25

28~25

注:

孔径一般都大于螺丝直径1毫米,搭接长度等于或大于母线宽度。

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母线连接质量,因此必须认真执行。

表2

组别

涂漆颜色

母线安装相互位置

垂直排列

水平排列

前后排列

A相

B相

绿

C相

正极

负极

中性线或零线

淡蓝

最下

最后

最近

安全用接地线

黄和绿双色

/

交流低压配电装置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表3

额定绝缘电压

电气间隙

爬电距离

V1

63安以下

大于63安

U1≤60

60≤U1≤300

300≤U1≤660

第4页共19页

1.2.4母线的搭接和钻孔应符合产品图纸规定。

母线和电器原件搭接端及开孔应和电器元件一致。

1.2.5主母线长度在5米内允许有一个接头。

5~10米内允许有二个接头。

10~15米内允许有四个接头。

1.2.6中性母线或接地母线导体截面等于每相导体截流量的一半。

但在设计无要求时,可采用40×

4铝排。

1.3工艺程序

1.3.1落料:

根据所需尺寸加上适当裕量,用剪切机械或用手工锯割落料,落料端面必须去毛刺。

材料应平整光洁。

不能有裂纹、三角口。

折迭及夹杂物等缺陷。

1.3.2矫直:

将母线放在平板上,用木棰敲直。

如弯曲较大,可在弯曲部位上放置软质垫快(如铝板、木板)再敲打。

如扭曲,可夹紧在台钳上(钳口必须垫上软质垫板),用板手或扭弯器矫直。

可用铁棰敲打时,要注意不能有明显的棰印。

矫直后的母线应平整,其侧面弯曲度在1m长度内,应不超过2mm。

1.3.3冲(钻)孔

1.3.3.1母线与母线连接,其冲(钻)孔及所用螺钉必须符合产品图纸要求,如无规定可按表1选取,不同截面的母线搭接螺钉应选择以小截面母经为准。

不准三根母线在一处搭接。

1.3.3.2与器件连接的母线、成批定型母线可用样板定位后冲(钻)孔。

未定型母线,应在弯制成型后,把母线放在连接头上定出孔位,打上样冲眼再钻孔。

1.3.3.3母线冲(钻)孔直径应比安装螺钉直径小于1毫米。

钻孔须在钻床上施工,不宜用手电钻钻孔,要求垂直,冲(钻)孔后应去除毛刺。

1.3.4接触面加工:

母线接触面要求平整光洁。

接触面的加工必须在孔加工去毛刺后进行,接触面按图纸要求用油压机压花处理。

严禁在接触面用手提砂轮打磨。

1.3.5弯制

1.3.5.1技术要求:

弯曲后的母线不得有裂纹、裂口,明显的棰痕、划痕、凹坑、起皮等缺陷。

侧面的裂纹高度不得超过1mm。

多层母线的弯曲度应一致,母线弯曲处与搭接处的距离应不小于母线宽度的1.5倍。

如需加热弯曲其加热温度不应超过下列数值,铝250℃,铜350℃,母线的最小容许弯曲半径R一般以母线厚度区分见表4。

第5页共19页

表4

母线厚度(MM)

弯曲半径R不小于(MM)

8~10

5~6

3~4

在设计距离不够的情况下,R可以小于其厚度。

1.3.5.2平弯:

在弯曲处划线,将母线夹紧在平板机上慢慢弯制,使母线依板样成形,40mm以下母线采用手动平弯机,40mm以上(包括40)采用电动平弯机。

1.3.5.3侧弯:

将母线需要弯曲部位夹紧在侧弯机的夹板上,弯曲成形,其最小允许弯曲半径R见表5。

表5母线侧弯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最小弯曲半径

(毫米)2

50×

5以下

1d

1.5d

120×

8以下

2d

注:

表中d是母线的宽度

1.3.5.4扭弯(麻花弯)将母线一端夹台钳上,在距离台钳面大于2.5倍宽度处,用扭弯器或两只活板夹住,用力扭转90°

多一点,即可扭成麻花弯。

如扭在母线中部,可用两只台钳夹住两根角钢。

1.3.5.5鸭脖弯(等差弯)鸭弯一般用于母线螺栓连接接头处,使两条母线的

中线能够一致。

可用模子连成。

1.3.6铝母线的化学搪锡:

铝母线的化学搪锡工艺,按以下各条执行。

1.3.6.1溶剂的配方及配制方法:

溶剂配方:

氯化锌65%,氯化镀25%氯化钠10%。

配制方法:

将上述三者研成粉末后拌在一起,放到无水乙醇中,使其成为乙醇的饱和溶液。

粉末和乙醇的比例为150克/300毫升。

制备2~3天后,方可使用。

使用前不需搅混,但使用后应加盖,以防乙醇挥发。

配好的溶剂可一直使用,不必更换,仅在适当时候补充乙醇即可。

第6页共19页

1.3.6.2含锌锡锅:

含锌锡锅中含锡80%,锌20%,锌的比例最大,容易上锡,但锅层的防潮性差。

锡锅最佳温度为470~480℃。

1.3.6.3铝母线的前处理:

前处理的程序为:

将铝母线浸入温度为常温,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30分钟左右,然后取出用水冲洗,再放入温度为常温,浓度为10%的硝酸溶液中几秒钟,取出用水冲洗,凉干或烘干。

经前处理后的铝母线,应尽快搪锡,若放置一天以上,因氧化膜生成已厚,不易搪好。

1.3.6.4搪锡的操作过程

将已前处理过的铝母线在溶剂的乙醇饱和液中浸一下(不要浸到未溶的溶剂)后,放于150~200℃的烘箱中预热2分钟左右,如母线表面已出现一白色粉末薄层,而无黑点,则应马上取出放入锡锅中,片刻后就会出现因铝层剥薄面发出的“拍拍”或“吱吱”声,待声音消失后,即可将铝母线取出。

母线在锡锅中停放时间为2~3秒。

已搪上锡层的母线表面用毛刷或薄磷铜片刮平,冷却后用冷却剂乙醇擦去母线表面溶剂残渣,最后涂上一薄层的凡士林油。

1.3.7铜母线清洗及搪锡:

将铜母线放入碱液中去油污,清水洗后,再放入盐酸锌液中除去氧化膜,必要时用砂布或锉刀清除污物,然后放入搪锡液中搪锡。

搪锡成份:

锡45%,铅55%,搪锡炉温度350~500℃。

搪锡面应平整光洁,不得发黄或发白搪锡长度不小于搭接面的2倍。

1.3.8涂漆:

母线按规定颜色喷漆二遍以上,搭接面不准漆,涂漆界线应整齐,漆层要均匀,无流痕及起皮皱纹。

1.3.9连接:

将母线销加矫正,使之能与器件的连接端面自然吻合。

接触面应平整光洁,把母线及器件搭接面的污物用工业酒精擦干净。

母线连接螺钉应采用有镀层的精制标准螺钉。

母线平放安装时,螺钉由下向上穿,其它情况,螺母向便于维护侧,并保持一致。

螺钉两放平垫圈,螺母侧加弹簧垫圈,一般应将到弹簧垫圈压平为宜。

母线与分母线之间的搭线面应有防腐蚀施。

1.4质量检查

1.4.1检查接触面,用0.05×

10mm塞尺检查,母线宽度大于60mm时,不得塞入6mm。

1.4.2母线宽度56mm以下者不得塞入4mm。

1.4.3母线的相序应符合表2的规定。

1.4.4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表3的规定。

第7页共19页

1.4.5母线的制作:

连接应符合3.1~3.0的规定,一般采用直观的检查,当有争议时,可拆除检查,不符合规定者为不合格品。

1.5注意事项

1.5.1母线的搪锡后不得再摔打,安装时注意不要碰伤漆层。

1.5.2母线搪锡后不可再弯曲,冲(钻)孔,以免影响搪锡结果。

1.5.3操作机器设备时注意安全。

2.元器件安装

元器件装配工艺适用于户内正常使用条件的,带有固定性部件的各种交流低压配电装置,其额定工作电压不超过380伏,频率50HZ,对于特殊使用的装置,除需符合本装配工艺的要求外,尚应制订本身的特殊装配工艺要求。

2.1装配齐常用工具

电工刀、螺丝刀、钢丝钳、板手等。

2.2装配工艺准备

2.2.1各种电器组件必须经过检查合格,并附有合格标签方能进行安装,凡没有合格标签的电器组件或者电器组件表面镀层,及胶木的剥落、发霉、碎裂等损坏现象的一律不准安装。

2.2.2看清安装图纸,核实电器组件型号与图纸要求是否相符。

2.2.3准备所有的安装元件及紧固件。

2.3工艺过程

2.3.1所有元器件应按照其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包括使用条件,需要的飞弧距离拆御灭罩需要的空间等)进行安装,对于手动操作开关的安装、必需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2.3.2所有元器件均应牢固地固定在骨架或支架上(重量小于15克的元件除外),每个元件应标注醒目的符号或代号,使用的符号应与原理图或接线图一致。

2.3.3元器件的安装及接线,应使其正常功能不致由于相互作用(例如:

发热、电弧、振动、能量场等)而受到损害或误动作。

2.3.4元器件的安装

2.3.4.1.1刀开关的安装

2.3.4.1.2按照不同规格,先装闸刀手柄,对准上下孔拧紧螺钉,螺杆同拉杆装直。

2.3.4.1.3装闸刀,选用与开孔相应的螺钉及加大垫圈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装配,闸刀、闸刀手柄垂直,方向中心距离公差为±

1.5mm。

第8页共19页

2.3.4.1.4闸刀底座是石棉板绝缘材料时,需垫绝缘垫圈,安装时要复平,装准、允许硬撬。

2.3.4.1.5刀开关只能垂直安装,不允许水平安装或倒装,电源导线应接在刀开关的固定触头上,负荷侧导线应接在刀开关的可动触头上,不允许反接。

2.3.4.1.6刀开关组装后要进行调试,使之达到固定触头的钳口应有足够的压力钳住刀片,刀片与固定触头应成直线。

刀开关在进行分合闸操作时,必须可靠、能活动灵、校正后,紧固有关连接部分。

2.3.4.2空气开关的安装

2.3.4.2.1DZ10自动开关的安装

2.3.4.2.2看清图纸,分清板前还是板后安装,并按图纸规定尺寸安装,误差不超过±

2.3.4.2.3板前安装先打开开关的盖子,装上安装螺钉,注意开关内部另件不能散失,不准有任何异物落入开关内。

2.3.4.2.4安装灭弧罩,再将端盖装上旋紧,破损灭弧罩严禁装入开关内。

2.3.1.2.5开关安装在角铁支架上时,支架结构要平整,不能有倾斜。

2.3.1.2.6如果开关的安装同开关板有配合位置时,必须注意开关与面板开孔的配合尺寸,手柄边框必须在面板开孔内,开关的前后位置应使手柄边框不低于内侧平而,达不到上述要求,允许以绝缘垫圈进行调整。

2.3.1.2.7板后安装需打开盖子,安装一定规格的螺杆要拧紧而且并二只螺帽,一只螺帽作为并紧玻璃纤维板之用。

2.3.1.2.8开关应垂直位置安装,板后接线开关必须安装在绝缘板上,面板前接线的开关允许安装在金属骨架上或绝缘板上。

2.3.1.2.9固定自动开关的结构必须平坦,不然在旋紧安装螺钉时,开关的胶木底座会受到弯曲应力而损坏,为了防止飞弧应将开关的螺母线包以绝缘物,开关导电部分与配电装置金属部分间距应不小于20mm。

2.3.1.2.10来自电源的导线接在断路器灭弧室内面的接线端子,而接到受电器的导线应接到脱扣器一端。

2.3.1.3自动空气开关的安装

2.3.1.3.1安装前先以500伏摇表检查开关的导电部分对底座的绝缘电阻,在周围介质温度为±

20、±

5℃和相对温度为50~70%时应不小于10MΩ,否则应烘干。

第9页共19页

2.3.1.3.2断路器的安装应将电源引进之导线或母线接于静触头(上进线端)而接至用户之导线和母线应连接在下出线端上。

2.3.1.3.3安装开关构架应平整、牢固、开关应垂直,安装在构架上,用4个螺钉固定。

2.3.1.3.4开关灭弧罩应齐全完好,隔弧板应无损坏,在开关上装配应到位,以防止开关操作时,因振动而脱落。

2.3.1.3.5断路器应该接地,接地螺钉有符号标记。

2.3.1.3.6开关安装完毕后,对后柄及合闸、分闸传动机构进行调整,使机构动作灵活,工作可靠,无卡死现象。

2.3.1.3.7安装调试时应注意以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为指导。

2.3.1.43.8HZ10组合开关及LW万能转换开关安装。

2.3.1.4.1按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安装。

2.3.1.4.2安装后应检查开关动作是否灵活,开关接点是否良好。

2.3.1.5RTO·

RL系列熔断器安装

2.3.1.5.1熔断器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更换应方便,熔断指示易于观察。

2.3.1.5.2系列螺旋熔断器在安装时,用电设备的连接线应接到连接金属螺纹壳的上接线端,电线源接到瓷底座上的接线端。

2.3.1.6交流接触器,互感器安装

2.3.1.6.1交流接触器安装

2.3.1.6.1.1交流接触器常与热继电器,及按钮配合使用,按钮安装在装置控制面板上,接触器及断电器安装在装置内底板上,安装时,按设计图纸的尺寸要求进行安装。

2.3.1.6.2检查触头接合时,应干净、无损伤、毛刺等,吸引机构作应灵活。

衔铁及铁芯的螺钉应紧固,弹簧压力应适当,吸引线圈的额定电压应与回路电压一致。

2.3.1.6.3安装检查完毕后,应带电操作,检查接触器的动作情况,响声是否正常,衔铁和触头的吸合是否牢固等。

2.3.1.7互感器安装

2.3.1.7.1安装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要求绝缘外壳无裂痕,铁芯无锈蚀,浇注绝缘良好,附件齐全,油漆完好,接线柱头平直,二次接线头完好标记清楚,铭牌规格符合要求。

第10页共19页

2.3.1.7.1.1穿心式互感器的安装

穿心式电流互感器的安装位置应留有足够的距离,以便于电缆穿过互感器中间孔后电缆头的制作和接线。

2.3.1.8继电器、信号灯、按钮等器件安装

2.3.1.8.1信号灯、按钮、继电器等在安装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附件应齐全,按图纸的要求装在配电装置上,位置不能装错,器件固定要牢固。

2.3.1.8.2板后接线继电器,在接线端上先拧接线螺杆,用螺母拧紧板前接线的继电器在接端上装上接线导片,要用弹簧垫固拧紧,注意不可滑牙。

2.3.1.9电容器及辅件的选择与安装

2.3.1.9.1装置内安装的所有独立的电器元件及辅件(例如:

电容器、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电控器、绝缘支撑件等)应符合本标准和相关元器件自身标准(例如:

自愈式电容器应符合GB/T12747.1、电抗器应符合GB10229、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应符合JB/T9663规定)。

电容器应保证在1.1倍的额定电压下长期运行,通常元器件及辅件的选择应满足1.3倍电容器额定电流条件下连续运行,但应考虑电容器最大电容量可达1.10Cn,这时电容器的最大电流可达1.43倍额定电流。

则元器件及辅件的选择应满足1.43倍电容器额定电流条件下连续运行。

所有电器元件及辅件应满足使用技术要求,并按照其制造商的说明书进行安装。

对于滤波电容器的最大允许电流电容器制造商提供。

若不满足上述要求则该电哭喊元件、辅件应按其各自产品标准进行型式试验、出厂试验。

2.3.1.9.2电器元件的布置应整齐、端正、便于安装、接线、维修和更换,应设有与电路图一致的符号或代号;

所有的紧固件都应采取防桦措施,暂不接线的螺钉也应拧紧。

2.3.1.9.3需要在装置内部操作,调整和复位的元件应易于操作。

与外部连线的接线座应固定在装置安装基准面上方至少0.2m高度处。

仪表的安装高度不宜高出装置安装基准面2m.

操作器件(如手柄、按钮等)的安装高度,其中心线不宜高于装置基准面2m。

紧急操作器件宜装在距装置安装基准面的0.8m~.6m范围内。

2.3.1.9.4指示灯及按钮

装置中所选用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应符合GB/T4025的规定。

2.3.1.9.5母线及绝缘导线

2.3.1.9.1.5.1装置中所选用的导线及母线的颜色应符合GB7949的规定。

2.3.1.9.1.5.2装置中的连接导线,应具有与额定工作电压相适应的绝缘。

2.3.1.9.1.5.3主电路母线的截面积按该电路的额定工作电流选择;

支路导线的截流电量按电容器的最大工作电流选择,例如:

安装在无谐波场所的装置,电容器支路导线的截流量一般不小于

第11页共19页

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5倍;

辅助电路导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1.0mm2的铜芯多股绝缘导线,电流测量回路的导线截面积应不小于2.5mm2

2.3.1.9.1.5.4装置绝缘的绝缘导线应选用多股铜绝缘导线,采用冷压接头端连接。

冷压接头端及压接工具等应符合JB/T2436.1及JB/T2436.2的规定。

2.3.1.9.1.5.5母线的材料、连接和布置方式以及绝缘支持件应具有承受装置短时耐受电流能力。

2.3.1.9.1.5.6装置的布线应整齐美观,不应贴近具有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