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9B1地下室降水方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3700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39B1地下室降水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639B1地下室降水方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639B1地下室降水方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639B1地下室降水方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639B1地下室降水方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639B1地下室降水方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639B1地下室降水方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639B1地下室降水方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639B1地下室降水方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639B1地下室降水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639B1地下室降水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639B1地下室降水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639B1地下室降水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639B1地下室降水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639B1地下室降水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639B1地下室降水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639B1地下室降水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639B1地下室降水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639B1地下室降水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639B1地下室降水方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39B1地下室降水方案Word下载.docx

《639B1地下室降水方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39B1地下室降水方案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639B1地下室降水方案Word下载.docx

10-5cm/s

③K=2.33×

10-3cm/s

④K=4.99×

10-6cm/s

四、基坑开挖和井点降水的施工

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地质情况基础设计的要求,经场地踏勘。

场区内地下无地下管道和地下设施,根据基坑侧壁安全为“三级”维护的要求,地下室设计深度-4.95m。

建筑物±

0.00低于自然地面7.3m-5.3m=2.0m

地下室基坑整体开挖深度7.1m,属于深基坑;

承台开挖深度7.6m;

基坑开挖深度内的土层地质信息:

①素填土,平均厚度0.8m;

②粉土,平均厚度2.2m;

③层粉砂,平均厚度11.0m;

基坑开挖边坡的设置:

基坑边坡坡上工作面长宽

基坑上工作面长度L=105.0m+19.0m=124.0m;

上工作面宽度B=19.5m+19.0m=38.5m;

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P8开挖深度H≤10.0m,土质边坡。

“边坡塌滑区或边坡塌方影响区内有主要建(构)筑物的边坡工程,破坏后果不严重的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可定为三级。

”地下车库基坑整体开挖深度7.10m,取边坡稳定安全系数r0=0.9m,坡比1:

1.0。

三级平台,平台宽度1.0~1.2m,基坑底工作面0.8m。

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边坡工程安全三等级。

取边坡稳定安全系数

γ0=0.9。

《规范》5.2.3对边坡稳定性进行验算。

Ks=ΣR/ΣT

边坡塌滑区估算:

L=H/tgθ

设计边坡宽度B=9.5m>边坡塌滑区估算6.8m,符合施工要求,基坑边坡支护按专家论证确认的“基坑边坡支护”设计要求施工。

(1)在场地自然地面确定基坑位置后,采用自然放坡,分层开挖,同时进行基坑边坡及周边排水沟硬化施工。

(2)基坑施工前应进行基坑降水,使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开挖面以下。

基坑降水方法可采用轻型井点法进行。

(3)为保证基坑施工及基坑降水过程中基坑周边的已建建筑物设施的安全,基坑施工和基坑降水过程中应对周边建筑物进行必要的沉降变形观测。

五、轻型井点类型的判定

1、井点类型的判定:

自然地面上部是透水层,场地⑤层为隔水地板,井点支管下部埋置深度达到隔水底板,井点类型为无压完整井。

2、涌水量计算公式的确定:

井点类型为无压完整井采用《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附录F、02-1。

六、轻型井点降水设计方案

a、地下车库

(一)降水支管埋深长度计算HA:

《建筑施工手册》P87,以基础梁降水深度计算

HA=h+S+iL+l

井管布置面至基坑底面深度,以承台开挖深度计算:

h=7.6-1.0=6.5mS=6.5m+0.5m=7.0m

基坑基底干燥厚度δ=0.5~1.0m,取0.5m《建支规程》

水力坡度i=1/8~1/10环形井点i取1/10《建施规程》

井点支管中心至基础中心的水平距离,基坑上工作面124m×

38.5m;

L=38.5÷

2=19.0m

支管滤管长度l常规滤管长度l=1.0m

HA=7.0+1/10×

19.5=8.9m

轻型井点常规长度模数,总长6.0m,其中滤管1.0m

实际使用长度4.8m,地下水位自然地面-1.0m。

根据支管长度计算结果:

HA=8.9m>

4.8m

地下室基坑降水采用二级井点,由于③层土为中强透水,为避免二级井点不满足降水要求根据二级井点降水的实际情况,采用三级井点,同时为避免基坑液化和抗浮,在后浇带采用短支管埋设井点。

含水层厚度:

第⑤层为粉质粘土,高干强度,可定为隔水底板。

H=0.8m+2.2m+8.0m=11.0m

d、基坑整体降水影响半径计算:

R《建支规程》

R=2S

降水有效深度S=7.0m

1.0m常年水位自然地面-1.0m

0.5m基底干燥系数

等效渗透系数K=864(K2×

A2+K3×

A3+K4×

A4)/11.0m=1.0m/d

降水影响半径R=2×

7.0

=46.43m

七、基坑涌水量的计算

根据地下室有效降水深度S=7.0m,基坑降水需采用三级井点降水和临时疏干井点,井点布置长度和宽度124m×

39m。

基坑长宽比小于1:

5,满足降水施工要求,按《地质报告》规定《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F02-1附录F07和《施工手册》计算涌水量。

A、地下室一级井点涌水量计算:

涌水量Q=1.366K

a、地质报告提供:

等效渗透系数K=1.0m/d

b、含水层厚度H的计算:

H=11.0m一级井点有效降水深度S=3.5m

c、降水影响半径:

R=2S=2×

3.5=23.22m

基坑长度a=124m,基坑宽度b=39m

d、基坑等效半径r0=0.29(a+b)=0.29(124+39)=47.27m

涌水量Q=1.366×

1.0≈520m3/d

e、确定井点管数

井点管数n=1.1×

Q=520m3/d

单根井管q=65πdl

取单根井管经验值q=3m3/d

n=1.1×

=191(根)设计计算值

f、间距的计算

D=L=(124+39)×

2=326mD==1.70m

不符合施工技术的一般规定0.8m~1.6m,见《建筑施工技术》P25,按施工技术取间距1.5m,设一根支管。

g、一级井点基坑降水量验算

Q出=326m÷

1.5m×

3m3/d=652m3/d

Q出=652>Q涌=520满足降水出水量要求

h=h2-≥S=4.0m

B、地下室二级井点涌水量计算:

涌水量Q=1.366K

a、取场地经验渗透系数K=1.0m/d

H=11-3.5=7.5mS2=2.5m

2.5=13.7m

d、基坑等效半径r0=0.29(a+b)=0.29(121+77)=57.42m

1.0≈388m3/d

Q=388m3/d

取单根井管经验值q=3.0m3/d

=143(根)设计计算值

2=326mD==2.3m

g、二级井点基坑降水量验算

3.0m3/d=652m3/d

Q出=652>Q涌=388满足降水出水量要求

h=h2-≥S=2.5m

三级井点计算省略

h、井点套数确定

场地为中等透水,为确保井点的降水能力,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每套井点设备总长度取50m/套。

一级井点:

边坡长度L=(124.0m+39.0m)×

50m/套=6套

二级井点326m÷

50m/套=6套三级井点326m÷

50m/套=6套

后浇带埋设井点1套

基坑井点降水设备数量:

一级井点设备计6套,二级井点6套,三级井点6套。

合计井点降水设备19套,局部集水坑、后浇带等加深部分井点降水和埋设井点设备根据施工需要确定,所增加设备另计。

八、井点系统的布置

根据井点降水计算结果,满足施工要求。

(1)井点设备进入施工场地前须认真检查井点设备,保证电机和集水箱的完好,主管和支管是否有损坏或滤管部分的滤纱完好。

如有损坏即时更换,检查主管和支管是否淤塞,如有即时疏通整理后使用。

场地整体平整后,定位放线(含基坑扩大面),地下车库部分在基坑外侧1.0m处和基坑中部开挖一级井点槽自然地面-1.0m,在井点槽内组装基坑一级井点6套。

使主管贴近地下水,周边组装一级井点主管及抽水设备→埋设支管,连结井点总管调试至正常工作。

开机48小时后挖土深度至自然地面-4.0m,再-4.0处设二级平台,在二级平台上组装二级井点主管及抽水设备→埋设支管,连结井点总管调试至正常工作。

开机48小时后挖土至自然地面-6.0m,在-6.0m处设三级平台,在三级平台上组装三级井点,开机72小时后,挖土深度至基底,同时在后浇带部或疏干井点的部位采用施工埋设井点,埋设井点采用4m长短支管,埋设井点正常使用后拆除疏干井点,在埋设井点槽上覆盖C10砼,并将预留30cm土和基坑人工开挖和修整基底。

后浇带和集水坑等局部加深的部位根据施工需要确定。

(3)井管埋设:

采用Φ50-70mm冲管(或管式高压水冲枪)冲孔,孔径一般300-400mm深度比滤管深0.5-1.0,冲孔所需压力可根据该土质情况而定,并作上下左右摆动,井管间距以1.5m为主,井管到达设计深度后,在井管与孔壁之间用洁净的粗砂灌实,井点管应位于砂滤的中间,并作试验;

在装好的井管内注水,如果很快下降,则认为井管合格,砂滤层灌好后,所有井管上口填下0.50-1.0m的粘土,防止漏握,粘土填实应当深至需控范围内0.5-1.0m,全部井点管埋设完毕后,应接通总管与抽水设备进行试抽水,检查有无漏气,漏水现象,出水是否正常,发现有异样检修后方可使用。

(4)井点使用时,应保持持续不断地抽水,正常出水规律是“先大后小,先浑后清”,如不上水或水一直较浑,或出现清后又浑等现象,应立即检查,及时修正,值班人员要经常观测井点的真空度,一般不应小于55.3-66.7KPa。

如发现井点真空度不够时,应先检查管路是否漏气,井管与总管连接是否牢固,并对之及时处理。

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井管的淤塞情况,当井点管淤塞太多,严重影响井点的降水效果时,需用高压冲洗井点管划拨出重埋。

九、降水设备

本工程所用降水设备,轻型井点19套。

轻型井点性能参数如下:

型号

3BA-9

泵重

50kg

抽吸深度

3.0-7.0m

排水量

3.0-55M_3/h

转速

2900r/min

轴功率

4.6-6.32千瓦

效率

62.5-68.2%

叶轮直径

168mm

单吸式离心泵性能参数:

类别

轻型井点

井管根数

34根

配用功率

7.5KW

总管长度

50米

轻型井点:

支管采用6m长,滤管长度1.0m,总长为6m,内径Φ38mm的井点管,集水总管采用内径为Φ90mm的无缝钢管。

短支管采用3.5m长,滤管长度0.5m,总长为4m,内径Φ38mm的井点管,集水总管采用内径为Φ90mm的无缝钢管。

整个工程所需3BA-9型离心泵21台。

备用2台。

2.2KW潜水泵3台。

为保证基坑无积水,及时排出坑内的明水,在基坑基础外边设积水沟槽和积水坑,积水沟槽每30米设积水坑1个,i=2%用2.2KW潜水泵抽去基坑表面积水,随基坑的加深同步实施。

场地含水层在①~③层,中等透水,井点支管滤管部分必须填足粗砂滤层,已确保降水效果。

十、基坑土方开挖施工布置

土方工作量概算

1、建筑物场地标高高程平均约7.3m,建筑物±

0.00标高黄海高程5.3m。

基坑采用自然放坡,自然放坡坡比1:

1、设三级平台。

经定位放线整体布局后,地下室基坑第一次整体开挖3.0m后,在基坑周边开挖二级井点槽-4.0m,在-4.0m处设置二级平台,第二次开挖2.0m,在-6.0m处设置三级平台,第三次开挖至基坑底,同时开挖电梯井、集水井等基础梁槽、承台的人工土方。

基坑开挖土方概算:

机械挖土方总工作量V≈27500m3

含基坑边坡人工修整、基底梁槽承台开挖和人工修整土方

2、机械工作能力的计算

a、土方工作量:

V=27500m3

覆带挖掘机生产效率Qh=60.qnk(m3/h)

q—土斗容量n—每分钟挖土次数n=60/Tp

单斗挖掘机台班生产率Qd=8QhKB,装土上车KB=0.68。

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履带挖掘机能力每日1200m3,计划3台挖掘机,其中1台备用。

27500m3÷

2400m3/d≈12天。

15吨双桥自御车每天运输能力150m3。

计划16双桥自御车

150m3×

16×

12天=28800m3>27500m3,满足运输能力。

基底预留土方0.3m,改人工挖土方,机械配合施工。

人工挖土方概算:

V=2800m3

2800m3÷

20m3/人=140工日

实际人工挖土方每天安排15人。

15人×

12天=180>140工日,满足工期。

机械挖土方和人工挖土方工期需要15天完成。

b、挖土机械设备

序号

机械或设备

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国别产地

制造年份

额定功率

KW

生产能力

备注

1

履带挖掘机

EX200LM

3

合肥

2008~2010

200KW

1800m_3

备用1台

2

双桥自卸

15T

AUMAN

20

春兰

2009~2010

210KW

150m_3

备用4台

装载机

ZL-30E

4

双轮车

c、施工布置

基坑土方依次分片分层开挖施工,由西向东开挖。

(1)人工开挖浅基础、管沟等

一般顺序为:

测量放线→切线分层开挖→修坡→整平

挖土自上而下水平分段进行,定位放线后,在井点槽内组装一级井点,井点降水取得效果后,整体开挖场地土方3.0m深,在4.0m处设二级平台组装二级井点,井点降水后,效果明显,然后进行二次开挖土方。

开挖深度-6.0m,第三次开挖至基坑基底,同时开挖基底人工土方。

基坑在开挖时必须进行边挖边检查基坑槽深,至设计标高后,统一进行修坡清底。

相邻基坑开挖时,要按照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开挖的原则施工。

(2)机械开挖

a、机械开挖时,有少量土方人工清理,将机械挖不到的地方运到机械作业半径内,由机械运走。

机械开挖在接近基槽底时,用水准仪控制标高,预留20-30cm土层人工开挖,以防止超挖。

b、开挖到距基槽底30cm以内后,测量人员测出距基槽底30cm的水平标志线,然后在基槽帮上或基坑底部钉上小木桩,清理底部土层时用它们来控制标高。

根据轴线及基础轮廓检验基槽尺寸,修整边坡和基底。

c、机械开挖运输土方有专职人员开挖及运输土方,避免开挖和运输土方时碰损井点设备,施行有序施工,禁止秩序混乱,确保井点设备正常运行。

d、基坑开挖完毕后,会请设计、监理、勘探及质监站等单位人员验槽。

对不符合要求的软弱土层等情况作出处理记录,处理完全符合要求后,参加各方签证隐蔽工程记录。

e、雨季施工时,要加强对边坡的保护,可适当放缓边坡或设置支撑,同时在坑外侧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

十一、开挖土方质量要求的措施

(一)质量措施

①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认真进行技术交底。

②土方开挖前应对轴线、标高及灰线尺寸进行复测。

③基坑开挖应符合设计标高,坑底不得有积水、浮土、扰动,保持原土结构状态。

在施工中各阶段的施工搭接必须密切配合,合理安排好施工顺序,使在一定的施工面中进行各工程的穿插施工,同时做好各工程的协调工作,以确保工程进度计划实施。

根据工程的施工特点结合施工场地的情况,必须加大机械设备投入,人力、物力集中力量施工,从而确保在规定的工期内顺利完成。

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应充分熟悉图纸,做好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同时组织好技术交底,参加图纸会审。

运用多年项目法施工以来所取得的经验,对本项目实行项目经理法施工和管理。

根据工程进度先后,并在施工中负责对工程质量全面监督管理。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和特点,组织以项目经理负责制的管理,全权负责该工程的管理,项目班子按项目法施工管理的模式配备,对工程按质量、安全、工期、成本等综合效益有计划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发挥本公司管理效益高,施工速度快,工期短的优势,组织施工队伍,同时对劳动力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工程进度的如期完成。

(二)安全措施

①该项目工程,安全生产目标:

安全事故为零;

②我公司在项目安全工作上除成立领导小组外,同时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挂牌(安全生产准则)、项目办公室条文上墙,并成立安全生产制度,班组安全生产制度,例会制度、班组、安全生产评比制度、安全生产奖罚制度。

③为切实可行地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我公司成立由公司副经理安全科科长、项目经理、项目安全员组成的项目安全管理小组,施工前由公司工程科对项目部进行安全技术的交底,同时项目部对每个施工班组进行二级交底,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并由项目安全员负责日常施工、安全检查监督,做好每日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追究责任人责任,做到生产必须服从安全,树立安全才能出效益的思想。

④土方开挖施工中,主要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1)工人进入施工现场前,均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知识学习及再教育;

(2)工程施工前编制安全施工技术交底,由项目工程负责人交底至各班组。

(3)实行安全员跟班检查制度,公司安全科定期对工地进行安全检查、督促、指导。

(4)严格使用经过劳保安全部门认证的劳保产品,如安全帽、安全带。

(5)所有进场机械的现有状况进行一次检查、维护,防止老化失灵,将机械设备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进场之前。

(6)进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特别作业工种人员均建立持证上岗制度,严禁酒后上岗。

(7)安全制度上墙公布,对照检查,对违反安全制度的行为坚决予以制止,并予以处罚。

(8)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照明设施,严禁照明线路乱拉乱接。

(9)夜间施工,架设临时照明灯应由专职电工安装,严禁私拉乱接。

(10)基坑四周严禁堆土,以防塌方。

(11)挖掘机挖土时旋转半径内严禁站人。

(12)驾驶员严禁酒后开车操作。

(13)遵守市区环卫、市容、场容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现场管理,尤其是对运输车辆的管理,在汽车出口处派专人打扫粘结在汽车轮胎上土块,及洒落在出入口道路上的土块,随掉随扫。

(14)施工现场严禁闲杂人员逗留。

(15)参建人员执行佩带卡上岗,无胸卡人员严禁进入施工场地。

十二、基坑排水的处理方法

1、排除地面水

①做好泄洪系统,在滑坡的范围外设置多道环形截水沟,以拦截附近坡面的地表水。

为防止水沟被淤塞和减少地表水下渗,应做好截水沟上方坡面的整平和压实工作。

②在滑坡区域内,修设排水系统,疏导地表、地下水,阻止其大量渗入滑坡段内冲刷地基。

主排水沟宜与滑坡滑动方向一致,沟底设防渗层;

支排水沟与滑坡方向成30°

~45°

斜交,防止冲刷坡脚。

无条件修筑正式排水工程,做好现场临时排水泄洪设施或保留原有场地自然排水系统,并进行必要的整修和加因。

③处理好滑坡区域附近的生产及生活用水,防止浸入滑坡塌方地段。

2、排除地下水

①如因地下水的活动有可能形成山坡浅层滑坡时,可采用支撑盲沟。

盲沟应布置在平行于滑坡滑动方向有地下水露头处。

②设置坡面拱形渗水沟,各拱互相连接,使水路通畅。

亦可随边坡高分层砌筑拱圈。

十三、基坑边坡技术措施

1、工程基坑在施工中,应防止天气变化的突发情况,在基坑道路四周设排水明沟,保证流水的畅通,不影响基坑边坡的安全。

2、按基坑支护设计要求,有土建方按《基坑支护设计》要求,对基坑边坡土方进行硬化处理。

3、在基坑周边设止水坎,以防暴雨和明水从基坑四周流入到基坑。

十四、工程总体质量保证措施

㈠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

1、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开挖尺寸,基坑底部的开挖宽度要考虑工作面的增加宽度,避免大面积的二次开挖。

施工时尽力避免基底超挖,个别超挖的地方经设计单位出方案可用级配砂石回填。

2、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若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或预留200-300mm土层不挖,待作基础时再挖。

3、开挖基坑时,一次留足回填需要的立方米好土,多余土方运到弃土处,避免二次搬运。

4、土方开挖时,要注意保护标准定位桩、轴线桩、标准高程桩。

要防止邻近建筑物的下沉,应预先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

㈡监测措施

1、土方开挖前,在基坑边缘的砼上设置若干基点,并弹上直线,经常测量直线和基点的变化情况,并作记录,变形较大时通知相关各方以便及时处理。

2、对周边的建筑物和道路进行监测,查看是否有变形,以便及时处理。

十五、施工管理体系

1、管理网络

 

本工程以确保优良工程为目标,因此必须在施工组织技术措施及具体操作上围绕这一目标进行落实与实施。

①建立以公司、项目经理部及操作班组三级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工程质量目标。

②落实三级质量管理质任制,分别明确三级管理,在创优质活动中的各级职责具体落实到人。

③制定确保本工程质量目标的各分部、分项、各工序的标准及具体工艺。

④组织施工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