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1370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

唐代有位著名的

诗人叫做王之涣,他登上这座鹳雀楼后感慨万分,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

《登鹳雀楼》。

二、作者介绍

王之涣:

(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

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主要作品:

《登鹳雀楼》《凉州词》。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

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生字,识记。

①注意读准整体认读音节“欲”,后鼻音“穷”等。

②识记。

形声字结构特点识记:

“楼、依”。

组词扩展识记:

“欲”可以组词为“欲望、食欲”。

(2)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欲望食欲贫穷穷人

(3)学习多音字:

更(gè

nggēng)。

①读句子,找发现。

这个问题请你更正一下。

在这里,“更”读“gēng”,意思是“改变、改换、;

旧计时单位”,还有一个读音是“gè

ng”,意思是“愈加、再”,组词如下:

更gè

ng(更好)(更加)

gēng(更正)(三更半夜)

②读一读。

只要你坚持练习书写,你写的字会更(gè

ng)美观。

(4)识字游戏.

放气球游戏,看谁放得气球多。

(读对一个,苹果就被摘下。

(5)指名读古诗,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初读感知,学习字词,为阅读扫清障碍,提高学生积累字词的能力。

四、学习“会写字”

楼依尽黄层

1.学生字。

(1)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多元识字。

形声字构字特点识记:

“楼、依”,“木、亻”分别表意,右半部分表音。

组词扩展法识记:

“尽力尽量黄沙黄山”。

熟字相加的方法识记:

“云”加“尸”是“层”。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尽”,上窄下宽。

“楼依”,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黄”,上中下结构。

“层”,半包围结构。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楼、依”,学生练写。

楼:

左窄右宽,“木”横笔在横中线上方,“米”的横笔与“木”的横笔大致持平,撇笔伸向“木”侧,捺收笔于横中线;

“女”的撇点的折点在横中线,撇短点长,末笔长横比“米”略宽。

依:

左窄右宽,“亻”两笔在横中线上侧相接;

“衣”的首笔点在竖中线右侧,长撇从横笔中部起笔,撇至“亻”侧,竖提的竖段在竖中线左侧,末笔从竖中线起笔。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多元认字,是部编版教材强调的重点,书写的指导,规范学生的书写习惯,使学生爱写字、会写字。

五、品读释疑

1.出示课文题目《登鹳雀楼》,题目应该怎样断句停顿?

示例:

登/鹳雀楼

“登”在这里指登上。

2.学习第一、二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这两行诗写了哪些景物?

(白日、山、黄河、海。

“白日”在这里指的是傍晚落山的太阳。

靠着。

入海流:

指黄河最终流入大海。

尽:

完。

这里指太阳靠着群山渐渐西沉,最后看不见了。

(2)结合课文插图,想象一下诗句的前两行给我们展现了怎样的景象?

预设:

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靠着群山落下去了,黄河的水正滚滚流向大海。

3.学习第三、四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上两行诗写了景物,这两行诗写了什么?

(登楼的人。

欲:

想要。

穷:

尽。

千里目:

指看到更远的地方。

更:

再。

(2)结合课文插图,想象一下诗句的后两行,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我们看到了有一个人站在鹳雀楼上,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4.诗人登上去以后看到了什么?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白日、山、黄河等景象。

上去以后看到太阳在山的尽头、黄河向海的方向流去。

(登楼所见:

太阳落山黄河入海)

5.作者在楼上想到了什么?

想到要想看得更远,只有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登楼所思: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设计意图:

学习古诗,品读词语和诗句,结合图片,想象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

六、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过渡语:

我们把整首诗有感情地读一读。

2.指导朗读。

(1)注意诗句的节奏,作者的心情。

(2)朗读。

先试读,在指名读,读后评议。

(3)感情朗读。

《登鹳雀楼》这首诗虽然只有短暂的四行,却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风景,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交流读后的感受)

3.当堂背诵。

4.教师小结:

学习了这首诗,我们明白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七、课堂拓展

1.推荐阅读《题西林壁》

听读《题西林壁》,借助译文了解诗意,明白诗中阐明的道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跟着录音多读几遍,试着背诵这首诗。

2.你能写出王之涣的其他诗句吗?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八、课文主旨

本文写了什么?

告诉我们什么?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写了诗人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表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九、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这首诗写了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激励我们努力学习,积极向上,做生活的强者!

板书设计:

太阳落山(实景)

登楼所见黄河入海(想象)融情于景

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博大胸怀)寓理于事

登楼所思更上一层楼(包含哲理)

第二课时

你认识上面的景物吗?

(瀑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瀑布的一首古诗,看看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李白: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存世诗文千余篇。

《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将进酒》等。

简介作者,了解作者生平成绩,产生学习的兴趣。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读生字,识记。

①注意读准:

“瀑、布”的韵母都是“u”,以“p”和“b”为声母的两个字易混。

注意“照、川”是翘舌音,“烟”是前鼻音。

字源识记:

“川”,是象形字,教学时可以初始化甲骨文字形对照识记。

“遥、烟”,“辶、火”分别表意,右半部分表音。

“瀑、烟”。

瀑布飞瀑棉布遥看遥远

落(luò

o)。

只有努力学习才会进步,否则就会落后。

在这里,“落”读“luò

”,意思是“掉下来,往下降”,另一个读音是“là

”,意思是“丢下,遗漏”,还有一个读音是“là

o”,意思是“用于一些口语词”。

组词如下:

luò

(落后)(落叶)

落là

(丢三落四)(落下了)

o(落枕)(落炕)

小明经常丢三落(là

)四的,今天又忘带课本了。

今天,我睡觉睡落(là

o)枕了。

(4)识字游戏

(读对一个,就放飞一个气球。

照庐烟挂川

①字源识记:

②形声字构字特点识记:

“烟”,“火”分别表意,右半部分表音。

③熟字相加的方法识记:

“庐、挂、照”。

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多元识字,交流不同的识记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培养学生善于表达自我的能力和喜欢识字的兴趣。

“照”,上下结构,“烟、挂”,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庐”,半包围结构。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照、挂”,学生练写。

“照”上下结构,“昭”窄、大,“灬”宽、扁,“昭”日窄“召”宽,“刀”在右上格,“口”上宽下窄,竖笔在竖中线右侧,顶部在横中线;

“灬”上合下开。

“挂”左窄右宽,提手旁横笔在横中线上方,“圭”,两“土”分写横中线上下,竖笔垂直对齐,上“土”的底部在横中线。

1.揭题:

指课题,齐读。

谁知道诗题的意思?

①什么是瀑布?

谁看见过?

瀑布是冲陡峭的高山上倾泻下来的水流,远看像一块白布垂挂在山前。

②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

庐山的瀑布更是举世闻名。

现在就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随着诗仙李白一起去庐山游览一番吧!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太阳、香炉峰。

“紫烟”在这里指的是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遥看:

从远处看。

挂前川:

瀑布看上去像一条大河挂在山前。

川:

河流。

(遥看:

挂前川生紫烟)

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

远远望去,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像挂在山前。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飞流”:

形容瀑布流得很快,像飞一样。

“九天”:

天空的最高处。

“三千尺”,虚数,形容庐山之高,瀑布之长。

(联想三千尺落九天)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了人间。

4.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描写了壮观的庐山瀑布。

5.作者站在庐山瀑布面前,想到了什么?

采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景物?

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了人间。

采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及联想、想象的方法来写瀑布的磅礴气势。

方法指导:

认识夸张

概念:

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进行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

效果:

增强感染力,烘托气氛。

运用:

画出诗中的夸张句。

设计意图:

借助图片或者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和句子。

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瀑布壮观景象的赞美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交流读后的感受)

推荐阅读《望天门山》。

听读《望天门山》,借助译文了解诗意,明白诗中阐明的道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望庐山瀑布》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描写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人李白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让我们开阔了视野,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

十、课后作业

请完成本课《基础训练》中的习题。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低年级儿童的语言特点就是形象具体,如何将抽象简练的语言变成学生可以理解的生活语言,如何使抽象概括的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明晰的印象,这是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直在思索的一个问题。

在教学中,我通过以下几点来落实。

1.读诗看图,感受诗意。

课文插图能够帮助学生明像入境,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自由地读读诗看看图,说说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有了课文插图的提示,学生一下就知道了诗句描写的景物。

2.画一画诗,解读诗意。

我让学生指导我把诗人看到的画下来,学生在指导的过程中强调了太阳是靠着山很近的,一点一点落下去的。

在作画的过程中,学生轻而易举地就感悟到了“依”感悟到了“尽”。

3.读一读诗,理解作者的诗情。

在抓重点词理解这句古诗,感悟这句诗的非凡意境后,再让学生从“疑”字着重体会诗人的如痴如醉,更能让学生从侧面感受到瀑布的形态美。

还是这个“疑”字,让学生真正溶进古诗中,溶进意境中,感受到诗人激越的创作情绪。

不足之处:

诗歌的朗读范读得还不够,最好能配乐朗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