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4785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科学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科学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科学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科学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科学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科学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科学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科学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科学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科学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科学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科学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科学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

《科学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科学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

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

这种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

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

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评价指标应该是多元的,要包括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

评价方法应该是多样的;

评价主体则应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

(二)、发现式探究学习与接受式探究学习(PPT6)

我们的学习方法可分为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两类(图见PPT7)。

在课改过程中被我们已经摒弃的授受式学习,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就是老师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

现在大家研究较多的发现式探究学习是一种发现式学习方法。

这两种学习方法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角色、位置的不同;

学习内驱动力的不同。

发现式探究符合新课标提出的“教学中学生是科学学习主体”的理念。

学生从问题出发,带着自己的假设结论,在观察实验中去发现验证自己假设结论的事实,从而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

在此过程中学生能亲自观察,并能动手做实验。

在实验、观察中获取事实,寻找事物间的关系或变化规律,是发现式探究的关键。

可是,学生要认识的众多自然事物,如涉及到天文知识、生物知识的一些课程,用发现式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再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学生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得到结论的。

因而也就难以使用发现式的探究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接受式的探究学习过程,(图见PPT8),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主动接受了前人的研究结果,把它变成验证自己假设结论的事实依据,从而建立自己的正确认识。

它既符合探究式的学习过程,又包含了主动接受的学习内容。

它与授受式学习最大的区别就在于: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学习的位置,并具有主动探求接受的内驱动力

接受式探究的基本学习过程与发现式探究的学习过程相同。

(图见PPT9)

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是从问题出发,带着自己的假设,寻找事物间的关系或变化规律

验证自己的假没.从而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不同的是发现式探究学习是学生在观察实验中主动发现,接受式探究是学生在资料的搜集整理中主动接受。

发现式探究课例学习课例:

(PPT10)

发现式探究的学习过程案例说明《无处不在的微生物》一课

1、获取事实:

变质的各种物品和食物

2、提出问题:

食物在什么情况下更容易变质?

3、提出假设:

与霉菌有关。

4、设计实验验证:

三组不同条件下进行对比实验

5、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接受式探究学习课例:

(PPT11)《昼夜是怎样形成的》

教学过程

1从生活经验-----提出问题。

2分组实验-------获取提出假设的事实。

两种实验方法

3学生提出假设------依据实验结果提出2种假设。

4资料的查询------有关地心说到日心说的文字图画或课件。

(阅读、教师讲述、电脑查询等)

5资料整理-----依据资料的分析整理,得出初步的结论。

6讨论交流-----得出共同的结论,教师帮助升华形成概念.

二、湘教版小学科学教材解读(PPT12)

(一)、全套教材训练重点分布体系(图见PPT13)

三年级以学习观察实验方法为载体.重点训练学生发现式探究的学习过程。

四年级以学习搜集、整理、使用信息为载体.重点训练学生接受式探究的学习过程。

五、六年级则重点训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逻辑思维的方法和思维能力。

该教材把接受式探究学习方法的训练.放在一个年级段作为重点训练内容。

可见此教材将发现式探究与接受式探究学习方法的训练都摆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上。

进人高年级后.课堂学习容量逐渐加大;

学有成就后。

自学的方式会越来越多。

无疑,发现式探究的学习方法是不能完全适应的。

人们会更多地使用接受式探究的方法来完成,这对学生终身学习技能的发展是极具意义的

(二)、教材体系结构(PPT14)

本教材采用“主题单元—课题—活动—评价”的组织形式。

教材围绕培养科学素养的宗旨,按照小学生知识背景和认知发展规律编排内容和设计活动。

以.“主题单元”和“探究能力训练”为明线,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隐性渗透的暗线来组织教材,用科技史来促进这两条线的完善。

建立册与册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活动与活动之间的逻辑和认知发展顺序关联。

教材在每册最后增加了一个综合单元(如“我学习了观察”、“我爱做实验”、“搜集信息,让我大开眼界”、’‘整理信息,让我们发现更多”等),引导学生梳理、总结、提升全册的探究能力训练重点,最后让学生完成一个相对开放的综合探究活动,以便作一次综合性的形成性训练和评价。

为方便学生进行实时观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活动、便于教与学的组织与实施,教材将有关植物、动物、土壤、气候、星空、物候等观察活动按教材的体系结构安排到合适的年级,并按最有利的观察时间段在教材中安排。

(三)、教材特色(PPT15)

1、在教材中具体设计了接受式探究的学习过程(PPT16)

如:

四年级上册“了解植物的器官”的活动教材设计的学生学习过程为:

问题一假设—集整理前人研究的资料—得出自己的结论

(1)在活动一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植物各器官有什么作用?

”————问题

(2)在教师用书中明确要求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出假设.提出自己的假设结论,这一过程使学生明确下一步学习的内容及探究方向.形成学习的内驱动力完成主动学习的过程。

这也是教材所表现出接受式探究与授受式学习的最大区别之处——假设。

(3)组织学生查阅资料。

学生为实现对自己假设的验证.已形成方向明确的主动的要求一为达到学生学习要求的满足.教材则要求教师要教给学生查阅资料的具体方法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有效资料一验证。

(4)将资料查询后自己形成的认识记录下来一一结论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知道植物器官都有什么样的作用.把其中与植物生活有关的内容摘抄下来。

2、该套教材还特别强调,查阅资料的过程应设计为课上的教学活动,而不单纯是学生课后的自由查阅活动。

在教师用书中明确地向教师提出.课上应在学生个人已有资料的基础上。

教师为学生提供加工后的.适合学生使用的资料,并组织学生使用这些资料进行学习.待建立明确认识后再指导学生课后进一步自行查询。

这样就将接受式探究学习方法的训练落到实处,成为面向全体学生的训练内容。

(PPT17)

3、四年级上册教材,专门设计了训练学生查阅文本资料的内容(PPT18)

在四年级上册“植物身体”一课中,教材这样设计了教学过程:

查阅资料:

教给学生查阅资料的具体方法。

教师用书还具体建议教师利用多媒体讲述具体查询过程,使学生掌握目录查询一内容查询一阅读一摘记整理的具体方法。

教学过程:

教方法—分组练习

(1)教师利用课件演示查询的过程,边演示边讲解,让学生了解正确的过程。

(2)教师应准备足够量的资料供各组查阅练习(书刊、杂志、复印资料,其中还应有少部分与本课无关的内容训练学生查询)。

(3>

可分为两人一组按照目录查询一内容查询一阅读一摘记整理的过程进行操作。

4、挖掘史实,凸显特色(PPT19)

教材编写组认真搜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科技史材料,从三个维度去挖掘科技史的价值,用多样的呈现形式发挥科技史的教育功能,从不同的角度融人教材,充分发挥科技史的教育价值。

教材中的科技史可分为科学原理、科学方法、科学技术三大类,为实现教学目标,科技史具体发挥了如下功能:

方法指导、技能学习、过程引领、结果鉴定、情感熏陶、了解科学家科学发现的过程、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任务。

(PPT20-28)

5、技能方法,分册落实(PPT29)

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本教材编写时,将探究的技能方法训练作了合理规划,把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分册落实(见下表)。

各册探究能力训练重点

3上

观察分类比较——提出问题

5上

猜想与假设

3下

实验—描述过程—表达与交流

5下

制定计划—设计活动过程

4上

搜集信息——制作资料卡

6上

推理与判断

4下

整理资料——制作图表

6下

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三年级上册重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观察的过程中,引发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带动学生去积极思考、去主动探究,使学生以较高的热情投人科学学习。

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思维发展规律。

先从用感官观察人手,再逐渐提高到借助工具观察和对处理后的物体作观察。

如“走进科学”单元,通过学生的寻’‘宝”一观察“宝贝”一作观察记录一认领“宝贝”一对“宝贝”整理分类一制作标本,生动活泼地将观察的基本方法、简单的比较分类方法、科学的记录方法贯穿其中进行了训练,其间还以连环画的形式介绍了达尔文的寻“宝”活动,这既对学生的观察提供借鉴,又渗透了科学研究需要做长期和艰苦细致的观察的思想,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三年级下册重点训练学生实验—描述过程的能力。

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实验情况;

实验结束后,同学之间要进行表达和交流。

如在“自制液体温度计”活动中,设计了两个实验记录表,记录了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的情况,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描述实验现象、反思实验的控制变量、交流各自的观点。

在“我们来养蚕”单元里.借助生命科学中常用的研究方式,训练学生做长期的实验和观察记录、及时交流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科学研究作风,熏陶珍爱生命的情感。

四年级上册重点训练学生进行搜集资料,制作资料卡片和资料摘要的能力。

搜集资料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通过搜集资料可以避免盲目性,还可以使科学探究建立在一个更好的平台上。

如在“模仿动物的运动”活动中,学生通过模仿动物的运动来探究动物的身体结构,活动结束后,由指南车卡通人提出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通过这个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去积极查阅资料并制作资料卡片。

四年级下册重点训练整理信息、制作图表的能力。

要求学生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直方图、曲线图、圆形图)等作简单信息处理。

如在.‘植物的一生”单元里、先对植物(辣椒)的生长状况作连续记录,然后分别用曲线图、直方图对植物的生长记录作了及时处理,通过这一程序严谨、完整、操作简单的科学研究过程,使学生深刻和准确地了解植物的一生,同时,学生在细致地种植植物后.会更加爱护植物。

观察、实验、搜集信息并进行整理,是进行发现式探究和接受式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获取科学事实的重要途径,这是中年级的能力训练重点。

进人高年级之后,教材将引领学生对所获取的事实进行加工,形成理性认识。

五年级上册重点训练学生在原有知识体系上,提出自己的或小集体的新假设。

依据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发展水平,进行猜想与假设时,要求体现先发散后集中、不断验证的过程,以此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逐渐形成创新思维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兼顾其他各项研究技能的提升。

如在研究.‘漂移的大陆”时,要求学生能针对地图上海岸线可以拼接的现象做出猜想和假设。

五年级下册重点训练学生学习制订书面计划的能力。

由于制订计划涉及研究问题的确立、变量的选择和控制、实验操作的方法,甚至还要具体到学生的如何分工和合作等,这些都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丰富探究活动的内涵有着重要的价值。

六年级上册重点训练学生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

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能运用归纳、演绎等方法进行推理和判断,能将推理判断的思维过程转化成语言并能有条理地叙述。

如在研究根的向性运动时,如果教师只提供了1种种子和1株植物的幼苗,那么除了汇报时的第1次归纳之外,还得利用自然界中的植物进行第2次归纳,从而形成结论。

如果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各种不同植物的种子和不同植物的幼苗,那么关于这些实验情况的汇报,就能够完成归纳过程,至于自然界中植物的利用,则可以成为学生演绎应用的过程。

六年级下册是本套教材探究能力训练的全面总结。

学生将要回顾4年来科学探究学习的经历,明确、掌握探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初步理解科学探究中各步骤之间及各步骤与科学探究主题的关系和作用,并将4年来所经历的科学探究实践上升为相对理性的认识,为今后中学的学习作好准备。

如此册教材中专门设置了“我们学习了科学探究”这一单元,包括“我们的科学学习历程”、“确定我们的研究主题”、“启动我们的探究之龙”、“分享我们的探究果实”4课书。

旨在引导学生比较系统地回顾和总结四年来所经历的探究历程,梳理、总结出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并再次经历一次相对完整的探究过程,然后以研究报告和科学探究成果展示会的形式作为小学4年来科学探究学习的一次汇报。

尽管探究能力训练已经合理规划、分册落实并形成了一个连续的能力训练序列,但是为了及时进行巩固和提升,教材每册最后还设立了综合单元,在综合单元中,先对每册的探究能力训练重点进行总结,然后再次进行探究实践活动,确保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

虽然科学探究的技能方法在每一分册做了重点训练,但是每一册所做的训练在以后各册的学习当中仍然是需要一以贯之继续进行的。

例如:

在三年级上册要求学生做比较规范的观察记录;

在三年级下册要求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

四年级上册要求学生学习制作资料卡的方法;

四年级下册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用表格、曲线图、条形图、圆形图处理数据的技能。

这些技能方法都要求在随后的学习当中适时对学生进行训练。

6、情景引人,贴近生活(PPT30)

本教材在单元、课题和活动的内容安排上,注意从儿童原有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从生活中来,即按学生对事物的接触及熟悉程度,从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人手.创设问题情境,展开活动.最后又发展性地迁移到生活中。

如:

"

力与运动”单元,先让学生用身边的物体直接直接感知力的作用,接着巧妙地运用“控制”一词.通过巧推棋子活动让学生体验推力的大小、方向对棋子运动的影响以及摩擦力对棋子的阻碍作用.再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活动的材料也尽可能采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如:

制作乐器时选择纸盒、吸管、杯子等材料;

用可乐瓶、石头等物体感受浮力;

用玻璃瓶、塑料管、玩具等去探究打捞沉船的方法等。

从湘版教材的设计想到:

(PPT31)

(1)发现式探究学习方法不是学生科学学习的唯一,科学探究方法也应该不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唯一。

(2)接受式探究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学生越是到高年级,学习中所接触到远离生活的内容越多,学习容量越大,越需要使用接受式的探究方法来完成认识自然的简约过程

(3)湘版教材将学生接受式探究学习落到实处,更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关于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要求。

三、教材简析与教学指导(PPT32)

整套教材3-6年级共8册,在这里以三年级上册为例

三年级上册是整套科学教材的起始册,本册教材从儿童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40多个观察和探究活动,在卡通人“指南车”的引导下,以认识生命体的外部特征和周围常见物体的性质与功能为线索,为学习一些基本的观察、比较分类的方法,渗透敢于质疑、重视证据、珍爱生命、关心环境等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培养,为全套教材的学习打好基础。

本册探究技能的训练重点是:

观察、比较、分类、提出问题。

“序”的教学(PPT33)

本教材目录的前面有一篇简短的“导言”和一个图画页“有趣的科学”,它们相当于全套教材的“序”。

导言中卡通形象“指南车”先简介了自己的历史,同时说自己“愿成为大家最亲密的伙伴,和大家一起去探索无穷的科学奥秘……”卡通指南车会出现在每一课里,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好伙伴,在教材中起到引领、提醒学生的作用。

在教学开始,学生翻阅科学教材的时候,要求学生阅读这篇导言,在教学的时候,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卡通人物“指南车”的话。

在情感上,让学生逐步对“指南车”这个卡通人物产生兴趣、并慢慢喜欢上他。

图画页“有趣的科学”向学生展示一些神奇而有趣的科学画面,让学生了解科学课研究的内容,使学生对科学有一个粗浅的认识,激起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与热情。

教学提示:

1.这是科学课的第一个课时,教学应重在激发兴趣,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好启蒙第一课,向学生展示大自然与科学的神奇、有趣。

2.为了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活动性,可以由教师扮演成指南车,用游戏的形式来完成这一部分的教学,同时教师应该补充有关指南车的教学资料,也可以由教师给学生演示几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这样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3.“序”的教学,建议专门安排1课时。

第1单元走进科学(PPT34)

本单元用一个主体活动“校园寻宝”来架构全单元的教学,以“校园寻宝”活动为主体,顺着“寻找”、“观察”、“整理”等一系列活动展开教学,以科技史“达尔文的寻‘宝’活动”贯穿始终,引领学生按照达尔文的探究方法来开展自己的探究活动,初步学习观察、分类、简单制作等方法,体验探究过程中的愉悦,激发起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与热情。

第1课,由“校园寻宝”和“达尔文的寻‘宝’活动”两部分构成。

“校园寻宝”是一个具有游戏趣味的活动,教材用它来引导学生模仿达尔文的科学考察活动在校园开展自己的寻“宝”活动。

这个活动即是本课的主体活动也是构成本单元主体探究活动的第一步,坚实的迈出这一步是才能保证顺利迈出后两步,即完成后两课的探究任务。

第2课,是上一课寻“宝”活动的延续和发展,要完成的是整个探究活动的第二步:

观察。

为此设计了“观察自己的宝贝”和“认领我的宝贝”两个活动,以指导学生像达尔文一样对寻回来的“宝贝”进行细致的观察,获取有趣的发现。

第3课,是“寻宝”主体活动的第三步:

整理,继续用科技史来引领学生活动的开展,教材设计了“给我们的‘宝贝’分类”和“制作标本”等两个活动。

希望通过活动达到让学生初步体验处理研究材料的简单方法、培养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目标。

(PPT35)

(1)对于初次接触科学课的三年级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更多的应该是“教”与“扶”。

本单元以科学史“达尔文的寻‘宝’活动”贯穿始终,引领学生按照达尔文的探究方法来开展自己的探究活动,也就是通过模仿达尔文的科学探究方法来实现“教”与“扶”的目标,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一科学史的引领作用。

(2)出教室寻“宝”之前应当做好必要的指导,突出观察过程,并让学生明确具有新异现象或特征的才是“宝”,同时注意做好学生第一次进行室外科学课学习的组织工作。

(3)整理、分类时,应允许学生用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第2单元身边的动植物(PPT36)

本单元学习的是生命科学部分的内容,要让学生认识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中的动植物。

本单元以认识常见动植物的典型特征为线索,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和动物,学习分类、归类,同时渗透关爱生命、敢于质疑的情感态度教育。

第1课,是以观察活动为主要载体,首先让学生通过调动各种感官来识别常见植物,学会描述常见植物的特征,知道植物的颜色、气味、外形等特征包。

然后学会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并通过做一份观察记录来整理信息。

最终达到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的目标。

同时,通过对科技史的了解,也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2课,从观察认识常见的动物开始,要求学生依据特定标准对不同动物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

能做简单的归类练习。

通过猜动物游戏进一步促进学生准确把握动物的特征的能力。

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够说出更多常见动物的名称,知道进行科学研究先要选择并确定研究的题目。

激发学生参与科学学习的兴趣、热情。

通过对科技史的运用,渗透批判性思维意识和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促进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形成。

(1)教师不需要拘泥于教材所列举的植物,重点是对感觉器官的运用,只要能达到这个

目标就行。

没有桂花,可用其他有气味的植物。

(2)植物分类活动是继前面“给自己的宝贝分类”之后的第二次分类活动,教师在课前

要多收集一些植物卡片用于活动,也可以布置学生自带一些植物图片供上课时用,不能只局限于书上的六种植物,活动中能提供的植物种类越多,给学生创造的练习机会也越多。

动物

分类活动在前一课的基础上要求又有提高,虽然分类标准没有明确写出来,但教材给的案例

已经包含了,是参照动物学上的分类标准。

只是这个标准学生不一定能把握.教师可以给予

适当的提示。

第3单元土壤(PPT37)

本单元是以本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观察、鉴别、调查等探究活动,让学生知道土壤的构成,了解土壤对于人类的作用,感悟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意义,并主动参与到保护土壤的行动中来。

本单元学习的是地球科学部分的内容,要让学生认识地球的组成物质之一—土壤的主要种类,了解土壤的作用,意识到土壤保护的意义并主动参与土壤保护的行动,为进一步认识、研究地球物质打基础。

在本册教材的前两个单元,学生接触过土壤、岩石等地球物质,但关注的重点不是这些物质。

只有在本单元,才第一次学习土壤这一地球物质的相关知识教材突出“本地”,意图一方面符合科学课“研究身边事物”的要求,同时贯穿热爱家乡的思想。

第1课,从明确土壤的概念开始,引导学生通过户外活动和课堂活动,初步了解本地土壤的组成。

本课采集的土壤标本就是后续的研究材料,对材料的处理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的知识准备,为后续的分类、比较土壤打好基础。

第2课,采用归类的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