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作文寓言故事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4816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作文寓言故事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高考作文寓言故事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高考作文寓言故事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高考作文寓言故事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高考作文寓言故事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最新高考作文寓言故事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最新高考作文寓言故事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最新高考作文寓言故事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最新高考作文寓言故事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最新高考作文寓言故事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最新高考作文寓言故事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最新高考作文寓言故事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最新高考作文寓言故事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最新高考作文寓言故事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最新高考作文寓言故事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作文寓言故事文档格式.docx

《最新高考作文寓言故事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作文寓言故事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高考作文寓言故事文档格式.docx

二、按概念关系分

1.单概念或有多概念,但其间关系无须说明(阐明、表现)。

例如:

1995年、2001年考题。

2.多概念且其间关系必须或阐发、或说明、或表现的。

1981年、1986年、1990年、2003年考题。

分类只是读懂寓言材料的第一步,紧接着必须对话题进行表解,将特殊义绎为一般义,将形象义绎为抽象义,以期整体准确把握。

下面例说之。

例1:

1981年读《毁树容易种树难》

例2:

1995年《鸟的评说》

例3:

1990年玫瑰园中的交谈

例4:

1986年《树木?

森林?

气候》

20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的寓言话题都要求写成议论文,其分析只要一题两图即可,而2001年的《诚信》虽也是寓言材料,但材料几可不用,实质形同命题,不必论及,2003年的寓言话题如写成议论文其难度与1990年相当,如写成抒情、叙事文体,则难上加难。

为什么?

因为在将寓言的形象义绎为抽象义后,还得再绎为相关的形象义,即要走一段否定之否定的路。

材料本身形象义材料抽象义记叙(抒情)文的形象义

富人认知世人认知种种(如):

我认为

这种a、b、c三幅图的关系还可以简单地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如中国成语“非驴非马”(形象)译为抽象义是“不像这也不像那”,如译成俄文则变成“不是鱼也不是肉”。

虽然说今年话题本身的内在的复杂性并没有超过1986、1990年高考话题的难度,但命题者的几句简要的解说却使问题超出了话题内在的规定性。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

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

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

浅有没有关系呢?

是什么关系呢?

命题者的解说决定了应试者引申的多向思维,而话题中八个词语的不同对应组合也造成了关系的复杂性和认知的多向性。

有人将话题内部的关系概括为“四维结构”:

一维是感情性质,即亲疏远近;

二维是认知性质,即正确深刻与错误肤浅;

三维是对待方式,即认识事物与处理问题;

四维是情知方向,即由情到知和由知到情。

综合四个维度还可以得到16个“分支”。

1.认识事物时,感情上的亲近造成对事物认知的正确或深刻;

2.认识事物时,感情上的亲近造成对事物认知的错误或肤浅;

3.认识事物时,感情上的疏远造成对事物认知的正确或深刻;

4.认识事物时,感情上的疏远造成对事物认知的错误或肤浅;

5.认识事物时,对事物认知的正确或深刻造成感情上的亲近;

6.认识事物时,对事物认知的正确或深刻造成感情上的疏远;

7.认识事物时,对事物认知的错误或肤浅造成感情上的亲近;

8.认识事物时,对事物认知的错误或肤浅造成感情上的疏远;

9.处理问题时,感情上的亲近造成对事物认知的正确或深刻;

10.处理问题时,感情上的亲近造成对事物认知的错误或肤浅;

11.处理问题时,感情上的疏远造成对事物认知的正确或深刻;

12.处理问题时,感情上的疏远造成对事物认知的错误或肤浅;

13.处理问题时,对事物认知的正确或深刻造成感情上的亲近;

14.处理问题时,对事物认知的正确或深刻造成感情上的疏远;

15.处理问题时,对事物认知的错误或肤浅造成感情上的亲近;

16.处理问题时,对事物认知的错误或肤浅造成感情上的疏远。

材料有时还加上解说,使话题呈现复杂性,今年已发展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但不管寓言材料及其解说复杂与否,都有一个对话题进行逻辑梳理的问题,这就需要强化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一步走好了,如果是写议论文,其立论符合话题的内在规定性也就不成问题了。

然而要写成记叙、抒情类的文章还得再走一步,即根据话题材中存在的某一向度的逻辑规定性(以它为神)再敷以形象的血肉,方可。

这里摘录网上发布的一篇高考优作以飨读者:

蓝色蛹

蓝色——流动的忧郁

我想我是迷路了。

城市里的道路迷迷转转,我却总也找不到出口;

高高耸立的密密的楼群将天空割离成一张破碎的脸。

除了年轻我什么也没有。

母亲临死前冰凉的手指,父亲的叹息,后母的面孔……在我眼前飞转,织成一张网,我想逃,无奈跑不出去。

我站在堤岸上看海,那些蓝色的波涛向我涌来。

我深深理解堤岸的悲哀:

想远远退开,却又动弹不得。

蓝色忧郁从我的眼睛里流出,流过我的脸庞。

蛹——自缚的悲哀

我拒绝那个女人介入我的生命。

我无法将她当作我的母亲。

我拒绝了这个世界,我当作整个世界都是不爱我的。

我看过一幅画:

一个孩子站在广阔的芦苇丛中,没有云,没有风,没有走出去的方向,只有寂寞来来回回穿梭的声音。

我也知道,我疏远了爱,疏远了世界。

梦中,一只小小的蓝色蛹在轻轻哭泣。

金色——我爱上了世界

今天,她带我去看日出。

我看看金灿灿的阳光一点点将海水忧郁的蓝色吞没。

她送给我一张cd——《newbabyborn》,我不知道如何翻译,她告诉我是“新生的孩子”。

她在晨光中对我微笑,握住我的手,对我说这个世界其实很美,有很多人在爱我:

我的父亲,在天堂的母亲,还有她。

我转过身去,悄悄擦掉泪。

蝴蝶——破茧后的美丽

我感到背后隐隐的痛,转过头,惊奇地看到一双金色的翅膀。

【篇二:

寓言类材料作文】

运用“三步式”引导学生写好“寓言类材料作文”

纵观30年高考,寓言与高考作文可以说是“息息相关”。

从1981年《读<毁树容易种树难>》,到2003年以《韩非子》中一则寓言引出的“感

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话题作文,再到2008年全国Ⅱ卷根据“海龟和老鹰”的寓言材

料的话题作文。

在2009年高考中,全国i卷“小兔子学游泳”的作文再次以寓言为材料。

可见训练学生写好寓言类材料作文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实践中笔者作了“三步式”探究训练,以求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促使学生在作文

中凸现创造性思维,并借此对作文训练的有效性作一点粗浅的探索。

一、读懂读透材料的寓意

读懂寓言,首先要让学生懂得寓言这一文体的特点。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

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主题用意在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

理。

”【辞海“寓言”(fable)辞条】

“寓者,寄也;

言者,话也”。

所以寓言就是“寄托的话”。

作者把自己要说的话寄托在

一个虚构的小故事里。

寓言的表现方式是由此及彼,通过借古喻今、借物喻人、借小喻大或

借此喻彼的手法,揭示事物丰富的内涵和蕴含的深刻道理。

要读懂寓言,就必须联系现实生活作深人思考,从社会历史文化人生哲理的角度,寻找

与生活的对应点,才能准确把握寓言的寓意。

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去世之后,人们在他的笔记本里发现了他抄录的一则寓言,原文如

下:

“为什么你的歌这样短?

”有一次有人问一只鸟儿,“难道你的气不足吗?

“我有很多歌”,鸟儿回答说:

“我要把它们全部告诉世界。

这则短得仅仅50个字的寓言,它的寓意正是契诃夫毕生从事文艺创作的座右铭:

写短

文,求简洁。

寓言的魅力,还在于每读每新,让人产生人生时代的感悟。

因此不仅要把寓言读懂,还

要力求对寓言进行创新阅读,把寓言读透,提高思维品质,使作文思想独特新颖。

钱钟书先

生读《伊索寓言》的深刻、独到、创新,为学生作了很好的榜样。

有一则寓言:

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

老婆子养了只母鸡,每天下一个蛋。

老婆子贪心不足,希望她一

天下两个蛋,加倍喂它。

从此鸡越吃越肥,不下蛋了——所以戒之在贪。

对这则寓言钱先生读出了新的寓意:

“伊索错了!

他应该说:

大胖子往往是小心眼。

”(富

人往往吝啬)钱先生是通过“变换视角”的方式,读出了寓言新的寓意,这是一种创造性的

阅读方式。

由此可以让学生对“乌鸦的故事”进行这样的阅读尝试。

上帝要拣最美丽的鸟做禽兽的王,乌鸦把孔雀的长毛披在身上,插在尾巴上,到上帝面

前去应选,果然为上帝挑中;

其他鸟类大怒,把它身上的毛羽都扯下来,依然现出乌鸦的本

相。

这则寓言的原寓意是:

伪装者终显本相。

对这则故事可以用“现实思考”的方式进行创

新阅读。

《颠覆伊索》一书所引的断语令人耳目一新:

“那些负债的情况与之相似,他们借到

他人钱财时形如显贵,归还欠款后穷相毕露。

”或“在一个井然有序的团队里,打乱原来的

排列是多么艰难的事。

能不能读懂读透寓言材料的寓意是决定作文审题是否符合题意,立意是否正确新颖的至

关重要的第一步。

当然,作为作文材料的寓言和一般意义上的寓言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别,有些材料有明显

的“提示语”的存在,如2006年全国i卷。

但作为作文材料的寓言的现实指向性更明确。

好“寓言类材料作文”

(二)

二、明晰明确思维的要求

注重理性思辨,凸显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是这类作文对学生作文思维品质的要求,也是

寓言材料的寓言隐蔽性特点所决定的。

要完成这一环节的训练,可以进行“读寓言,命话题作文”的思维训练。

《伊索寓言》

中有这样一则寓言:

农夫和他的妻子有一只母鸡,每天要下一只金蛋。

他们想,母鸡的肚子

里一定装满了金子吧。

每天下一个,太慢了。

于是农夫就将母鸡杀了,结果发现,这只母鸡

与其他母鸡毫无不同之处,肚子里一点金子也没有。

先让学生认真阅读寓言,读懂寓意,经过讨论得出可参考的作文话题—“捷径”。

接着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作深人的思考,探讨并列举出类似“农夫”走“捷径”的种种

现象:

1.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各样的速成班,比如英语口语速成等。

2.某些人一提起办什么事,就想起送礼、走后门、通关系。

3.制假售假成为某些人生财的捷径。

4.做表面文章,虚报成绩,成为某些官员谋求升职的捷径。

5.有些人对彩票寄予巨大热情,将之视作“一夜暴富”的捷径。

6.股票是一种投资方式,有人却把它视为投机的机会。

7.有人把作弊、抄袭、买文凭,看作是成才的捷径。

8.幻想自己得到了什么灵丹妙药,天书秘笈;

碰上了绝世高人,天外飞仙,然后你就?

?

最后和学生进行“思辨”总结。

思辨总结一:

这些都是所谓的“捷径”。

思辨总结二:

真正的“捷径”应该是:

1.“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捷径其实就是效率。

2.捷径就是讲究科学的方法。

3.捷径就是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从“捷径”训练一例来看,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要经过三个过程:

①发散——寻找寓言

材料和现实生活的各种对应点;

②思辨一一辨别对应点的正误、真伪、表里,洞察其本质;

③聚焦一一对各种对应点进行科学的归纳整合,为下一步“选准选好作文的角度”作有效准

备。

三、选准选好作文的角度

第三步就是如何确定写作的最佳角度了。

笔者采取的训练方法是演绎高考真题,以高考

优秀作文为范例引导学生如何将作文的写作角度选准选好。

2008年全国Ⅱ卷作文材料:

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

一天

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

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

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

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

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只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

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档的海滩。

好心的游客走了,

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了回来,其他老鹰也跟过来了。

《变味的善良》、《不要说你是好心》等高考优秀作文都是“选准”角度的好作文:

人类

的某些“善良”或“好心”其实是办了坏事,在对待自然、对待社会、对待下一代的教育中

都有不同的表现。

《变味的善良》一文所列举的三个事例都很典型:

灾后领养孤儿、畸形奥

运热,地震后一些人的“善举”,使我们理性地看待和处理某些事情,让“爱心”、“善举”不

会伤害别人的自尊。

《不要说你是好心》从农夫救蛇的不自量力谈到生活中类似的赤手空拳

地救人、驯化大象老虎等社会现象,。

而《老鹰哲学》则是一篇“选好”角度的好作文,在

原材料中,老鹰似乎不太重要,如果以“好心办坏事”、“不要破坏规律”等立意,它只是帮

助完成主题的配角。

作者却变换视角,另辟蹊径,从老鹰身上挖掘到符合题意的因素,联系

古今名人的事例,联系社会现实生活,将老鹰哲学的三个特点(看清事实、引而不发、坚持

不懈)阐述得通俗易懂,明晰透彻,写出了一篇见解新颖、论据充足、极有创意的好作文。

“选准”是符合题意,建立在“读懂”寓言材料的基础上,“选好”是在符合题意的基

础上“独到新颖”,建立在“读透”寓言材料的基础上,要有一点钱钟书式的“睿智”、“深

刻”,非一般学生所能做到,但却能使一部分有较高思维品质的学生“独领风骚”、“独占鳌

头”。

在真题演绎基础上以2006年全国i卷要求根据“乌鸦向老鹰学本领”的寓言材料的理

解进行审题和写作的全程训练,以高考优秀作文为引领和讲评资料,结合学生作文实际深人

总结,并进行二次作文和二次讲评,使学生对这类作文的写作有比较透彻的了解和把握。

言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高三复习学案系列之——

寓言类材料作文,是材料作文中的难点。

它往往以一篇童话、一则寓言故事、一首寓言诗、

一幅讽刺漫画的形式出现,它看似浅显、生动、幽默,却含蓄、深刻、具有感染力。

所以要

把握这种隐蔽性、暗示性,揭示材料的寓意,必须认真阅读材料,才能快速解开材料立意之

谜;

必须明确材料暗示的目标性、引导性,才能刚明材料的微言大义。

一、例题:

06年高考全国一卷作文

03年高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

“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

”邻

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

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

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

怀疑是邻居家老人的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

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

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

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着关系呢?

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请就“感情亲疏和

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题目自拟。

⑤不少于800字。

⑥不得抄袭。

二、方法指导:

1、把握寓意。

2、选好角度,多角度考虑。

3、转换形象,由材料向现实延伸。

4、明确文“旨”。

三、课堂练习:

题目:

一只小鸟飞到南方去过冬。

天太冷,小鸟被冻僵了,于是它飞到一大块空地上。

一头牛经过那儿,拉了一堆牛粪在

小鸟身上。

冻僵的小鸟躺在粪堆里,觉得好温暖,渐渐苏醒过来。

它温暖而快活地躺着,不

久开始唱起歌来。

一只路过的猫听到歌声,便走过去看个究竟。

循着歌声,猫很快发现了粪

堆里的小鸟,把它拽出来吃掉。

请认真阅读上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四、课后练习:

一位富商,临终前,见窗外的市民广场上有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对他四个未成年的儿子说,你们到那儿给我捉几只蜻蜓来,我有许多年没见过蜻蜓了。

四个孩子飞速下楼,来到了广场。

不一会儿,大儿子就带了一只蜻蜓上来。

富商问,怎么这么快就捉来了一只?

大儿子说,我是用你刚才送给我的那辆遥控赛车换的。

又过了一会儿,二儿子也上来了,他带来了两只蜻蜓。

二儿子说,我把遥控赛车租给了一位想开赛车的小朋友,他给了我三分钱,我只用两分钱向另一位有蜻蜓的小朋友租来的。

爸,你看这是那多出来的一分钱。

富商微笑着点点头。

不久,老三也上来了,他带来了十只蜻蜓。

三儿子说,我把遥控赛车在广场上举起来,问:

谁愿玩赛车,愿玩的只需交一只蜻蜓就可以了。

富商拍了拍三儿子的头。

最后到来的是老四。

他满头大汗,两手空空,衣服上沾满尘土。

富商问:

孩子,你怎么搞的?

四儿子说,我捉了半天,也没捉到一只,就在地上玩赛车,要不是哥哥们都上来了,说不定我的赛车能撞上一只落在地上的蜻蜓呢。

富商笑了,把儿子搂在了怀里。

请认真阅读上则材料,联系实际,选取一个角度,自行立意,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1讲讲对这个材料的理解?

2请你写出几个话题3写出文章题目和写作提纲寓言类作文立意方法(四)

五、[标准化实例]

[例一]题目:

阅读寓言诗《鸟的评说》按要求作文

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那鹦鹉\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媚骨\喜鹊说苍鹰好高骛远\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

寓言诗的寓意是:

要全面、辩证、正确地看待他人和自己。

寓言诗中的鸟儿都把别的鸟的某个特性作为抨击的把柄,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类似这些鸟儿没有广阔的胸怀和谦虚的态度,容不得别人的优点和成功,结果是害人害已。

请以“全面、辩证、正确地看待他人和自己”为话题,写篇文章。

谈谈自己对此问题的经历体验,认识看法。

要求:

1、题目自拟。

2、文体不限。

3、字数不少于800字。

点拨:

样文一:

换一种眼光

不知从何时起,发现自卑之感、嫉妒之心,像被风吹走的云,从自己的心中忽然间消逝得无影无踪。

我换了一种眼光看待自己和他人,于是眼前豁然开朗,仿佛长期处于海底的人,眼前已习惯了浓厚沉重的黯淡,渐渐飘浮而上,终于露出水面,于是看到了一轮金灿灿晃人眼目的太阳,看到了一片霞光四射,广袤无垠的蔚蓝天空,看到了一片浩浩荡荡、波光粼粼的海面。

原来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是这样一种美好而绮丽的境界。

于是海底下那愁苦忧郁的心,一下子变得那么轻松明亮,那么温馨甘美,那么安详满足,有了说不出的幸福。

先前总以为自己是生活的不幸者,承受了命运之神过多的不公待遇,身材矮小,其貌不扬,还口吃。

那时的我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自卑的心理使我时时处处感到人们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自己,感到这世界是冷漠的。

现在我换了一种眼光看自己,发现自己也有很多长处,勤奋好学,意志坚强,有韧劲。

看法变了,心情也变了,时时处处都感到有一番良辰美景在心头萦绕。

那多姿多彩的生活味道,那浓厚迷人的自信的感受,驱除了我心头的许多抱怨与

烦恼。

一颗心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装满了怨恨与嫉妒,便再也盛不下热爱与美好,嫉妒曾像丑陋而凶残的怪兽,毫无顾忌地大口吞噬自己心中的善良和宁静,别人优点和成功搅乱了自己的心绪,破坏了自己的心情,使自己浮躁不安,使自己整天处在没有尽头的忧愁与烦恼之中。

老师常常告诉我们: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老师还告诉我们: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当时感受不深,后来才渐渐悟出其中的真谛。

虚怀若谷是人高尚情操的表现,只有具备了这一点,才是健全的品格。

一个人只有承认别人的优点,学习别人的优点,见贤思齐,再加上自己的辛勤拼搏才能进步。

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就既不会妄自菲薄,也不会得意忘形,更不会被嫉妒扰了安然,只能会使心灵得到慰藉、洁净。

使胸怀得以开朗、开阔,一种潇洒、自信乐观的情绪便在心中蔓延充盈。

评点:

中学生正处于多愁善感的年龄,感情是丰富的,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作文中的抒情常给人以浮泛浅薄,矫揉造作的感觉。

而此文却能打动人,重要是作者写了自己的真切体验和感受,抒发的是真情实感,生理上的缺陷造成心理上的自卑,因自卑而感受别人对自己的瞧不起,由此而引起自己对他人的嫉妒最终使自己长久地陷入痛苦之中,自然成文,让人同情。

此文值得称道的第一点是抒情有新意,文章第2段作者将自己心情的转变比喻成从海底浮出海面,这种独特的意象,寄寓了独特的情思,让人动情,接下来写走出自卑的阴影,驱除嫉妒的心理,健康向上,让人感到是真情。

[例二]题目:

阅读下面的一则寓言,然后根据要求作文。

看见儿子也学会了抽烟酗酒,牧师黛尔很沉痛地责问儿子:

“心中难道没有上帝了吗?

”儿子痛心地回答:

“上帝早已丢下我们不管,整个世界都在堕落了。

”黛尔决心带儿子去问上帝。

听完黛尔的陈诉,上帝笑着说:

“不要埋怨上帝丢下你们不管,你就是你的上帝。

”当小黛乐听到这句话时,他愣了很久。

后来他也成了一名出色的牧师。

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了大的发展,但平心而论,当今的社会充满了金钱、物欲、寻欢作乐等各种诱惑,如何面临升学、就业等各种激烈竞争的考验,排除物欲的诱惑,使自己具有善良、正义进取的品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

请以“你就是你的上帝”为话题,写篇文章。

1、文体不限,记叙经历,讲述故事,发表议论等等,均可。

2、题目自拟。

3、不少于800字。

点拔:

关注现实,思考人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也是写好作文的条件之一。

写作此文的主旨易于把把握。

即:

每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是由自己掌握的。

而关键是如何选择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角度切入。

“角度”就是作者选择和处理写作素材的着眼点,也就是文章构思的出发点。

选准了角度,就可避免文章大而无当,笼统空泛的弊病。

如从自身角度切入,论证自己能成为自己的上帝,就一定会对自己的能力价值,做到心中有数,学习、工作小获成功或被别人褒奖、吹捧,也不会目空一切,固步自封;

当遭受挫折、失败,或被人讥讽嘲笑,也不会妄自菲薄,萎靡不振。

做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