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4835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Word下载.docx

《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Word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Word下载.docx

 二、基础达标

1.读拼音写词语。

xiūsè

xuà

njīntǎn

()勾()()染()飘带舞地()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草原上绿色无边的景象。

( 

 

 

2)绿色浓郁得将要流动似的。

3)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4)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三、初读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

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这次草原之行的?

试着概括前两个自然段的内容。

 

2.课文通过作者记叙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________________,先描写了______________的景色,再描写____________的场面,最后描写了____________的情形,赞美了草原_______________,歌颂了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精读感悟

1.作者老舍初到草原的感受是独特的,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草原的美?

画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词句,印象深的地方多读几遍,也可以把你的体会批注在旁边。

2.如果说草原的美已深深地留在作者的脑海中,那么草原的人又是怎样热情好客的?

找到有关的句子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3.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五、实践运用

这篇课文既有草原静态美景的描写,又有热情好客的动人场面,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请找出相关段落再反复读一读。

试着结合自己家乡的情况,对主人发出访问自己家乡的邀请。

六、拓展延伸

  课文是作者五六十年代在草原的所见所闻,课后收集如今草原的资料或者图片,感受草原的巨大变化。

2.《丝绸之路》导学案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西部丝绸之路的灿烂历史。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二、基础达标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拼音。

绫罗绸缎(lí

nɡlí

n)凹眼(āowā)匕首(bǐbì

作揖(jīyī)矗立(chù

)缫丝(sāocá

o)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崇()()岭()()如生五彩()()

不计()()精神()()美轮()()

自读课文,思考:

“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路?

在课文中寻找一句合适的话来说明。

1.读句子: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想一想,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为什么说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感受。

2.丝绸之路对东西方的文化和商贸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在历史上有什么深远的意义?

本文采用了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

文章开头“望着这群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与文章结尾“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形成了照应之势,不但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而且突出了主题。

下面一段话是一篇文章的开头,请你为这段话设计一个结尾,形成首尾呼应。

开头:

在我的抽屉里,一直珍藏着一片黄黄的树叶,它是一片像扇子样的银杏树叶,是我和好友芳芳在一次郊游时摘下来放在书里的。

……

结尾:

继续阅读了解历史上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著名人物的故事,并讲给同学和父母听。

3.《白杨》导学案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爸爸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爸爸的心愿。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作贡献的好品质。

 二、基础达标

1.读拼音写词语

xīnjiāng fǔmō xià

nrù

 qīngxī  fēnbià

njiēshà

o

( 

)( 

)( 

)()()

2.读句子,给画线部分换一个意思相同的词。

1)狂风卷着沙土袭来时,天和地都呈黄色,好像一个整体。

2)老师在我的头上用手轻轻地按着并来回移动时,我总觉得那是妈妈的手。

3)戈壁滩上的一行白杨树高耸直立,清秀美丽,非常引人注意。

课文记述了一件怎样的事情?

用简要的语言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写。

2.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试着给课文分分段。

用//在课文中标出。

①戈壁滩上的白杨树。

②爸爸介绍白杨树的特点,借以表达自己的心。

③爸爸的介绍对孩子的教育。

④孩子们一定会像小白杨那样在新疆茁壮成长。

1.默读课文,思考:

从爸爸介绍白杨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

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爸爸“也在表白这自己的心”?

拿起笔来,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

2.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和你的同伴进行交流。

学完《白杨》一课之后,我们难忘当年爸爸那意味深长的话。

四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在一架西行的飞机内坐着当年的爸爸,他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带着两个在新疆出生的小孙子刚从上海探亲归来,此时他搂着孙子,俯视着窗外的茫茫戈壁,又会陷入怎样的沉思呢?

推荐阅读茅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荔枝蜜》和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等文章,进一步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导学案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

二、基础达标

1.用“∨”选择带点字的读音。

妖娆(rá

oná

o)隧﹙suì

shuì

﹚道机械﹙jiè

xiè

青藏﹙zà

ngzhà

ng﹚狰狞﹙ní

nglí

ng﹚稀薄(bá

obó

2.根据句子意思写成语。

用一杯水去营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帮助不大,无济于事。

()

顾不得吃饭,忘了睡觉。

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本文记叙了在()()()()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们以()和()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贯通的经过。

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

在修建过程中,建设者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

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联系实际或资料进行批注。

小组交流。

青藏铁路的竣工,将引起西藏的巨大变化,我们不能忘记曾在这片冻土上挥洒血泪的建设者。

如果要在铁路经过的海拔最高处为建设者立一块丰碑,你会在上面写下什么呢?

课后交流搜集到的关于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参考答案

1.《草原》答案

1、羞涩勾勒渲染襟飘带舞地毯

2、一碧千里翠色欲流拘束洒脱

1、作者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这次草原之行。

第一自然段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

第二自然段描写草原迎客的场面。

2、所见、所闻、所感草原秀美草原迎客主客联欢美丽的自然风光

蒙古同胞的纯朴热情和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

1、略

2、略

3、这句诗的意思是: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呢!

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依依惜别之情。

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

五、六略

2.《丝绸之路》答案

1、lí

nɡāobǐyīhù

sāo

2、崇山峻岭栩栩如生五彩缤纷不计其数精神抖擞美轮美奂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3.《白杨》答案

1、新疆抚摸陷入清晰分辩介绍

2、浑黄一体抚摸高大挺秀

1、课文记述了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

2、①1-3②4-12③13-15④16

4.《把铁路修道拉萨去》答案

1、rá

osuì

ngní

ngbó

2、杯水车薪废寝忘食

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智慧力量

风火山隧道

修订人:

灵芝希望小学靳妞妞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设计

5.《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默写《牧童》。

2.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

suōzhēzuì

i

()童()衣()挡()酒相()好

2.填空。

(1)《古诗词三首》在内容上描写的都是()的生活,表达了孩子()的天性。

(2)《古诗词三首》分别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古代儿童的形象。

我最喜欢_____朝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___》中___________(谁),因为他。

(3)《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图,诗中有(),有(),有(),有(),这生动的一幕,是由()及()出现在我们视野里的。

三、初读感知

1.反复多读几遍,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

2.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

词有自己特殊的表现形式。

在《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中,是词牌名,是这首词的题目。

1.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2.总结学法,学习另外两首诗词。

五、拓展延伸

  1.课后搜集描写儿童的古诗。

2.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词人,他写的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

推荐阅读《西江月》。

6.《冬阳童年骆驼队》导学案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关注,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

3.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1.把词语补充完整。

()地站着()的空气()的态度

()的心灵()的太阳()地想

()地写()的驼铃声()的脚掌

2.用“咀嚼”的不同意思造句。

(1)牙齿磨碎食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

 1.把握课文叙述顺序,了解课文内容。

(1)课文以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

①_____________(自然段)②_____________(自然段)

③_____________(自然段)④_____________(自然段)

2.《冬阳童年骆驼队》选自()的《》,这是一部()小说。

本文讲的是主人公在()经历的童年往事。

 1.学习“学骆驼咀嚼”的片断。

①反复读第4自然段,细细地品味,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句,简单地写出体会感悟,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试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②把你觉得有趣的地方读给同桌听。

③总结学法:

反复品读──画词句──谈感受──感情朗读——借鉴写法。

2.从后三个片断中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片断,用上述方法分小组合作学习。

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写自己观察小动物的一个场面。

“冬阳下的骆驼队”是作者林海音女士童年记忆最深刻的一个画面。

林海音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她原籍台湾,1918年出生于日本,童年时随父母回国住在北京城南,1948年举家迁回台湾。

林海音女士根据在北京生活的点点滴滴写成了《城南旧事》一书,深受读者喜爱。

《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正是《城南旧事》这本书的序言。

推荐阅读《城南旧事》。

7.《祖父的园子》导学案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体会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拼音。

(1)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zà

zhà

),样样都有。

(2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kěnkěng)了。

(3)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还有一棵樱(yīngyīn)桃树、一棵李子树。

2.给句子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1)()我太小,()不认得狗尾草和谷子。

(2)祖父()教我,()我并不细看。

(3)祖父的园子()使我快乐,()让我学到了知识。

(4)在树阴下,我()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

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

“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

1.默读课文,你认为祖父的园子是个怎样的园子?

园子里的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2.领悟本文的表达特点。

讨论:

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在园子里,我是自由的,想摘黄瓜就摘黄瓜,想捉绿蚂蚱就着绿蚂蚱……玩累了,想睡就睡。

如果你是文中的作者,当你来到这生机勃勃、无拘无束的园中时,你想干什么?

小练笔。

(请用上“想……就……愿意……就……”)

《呼兰河传》这本书里写道:

“呼兰河这座小城住着我的祖父,也埋着我的祖父……”著名作家茅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推荐阅读萧红的《呼兰河传》。

8.《童年的发现》导学案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的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1.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pēitāihuò

huà

ntiānfù

()()()

chīmí

mǐxiūkuì

2.根据意思写词语。

随自己的心意,想怎样就怎样。

形容费尽心思。

作者围绕着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些什么?

再讲了什么?

最后讲了什么?

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

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

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2.“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这句话的意思。

通过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3.从“我”的发现和发现过程,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找出相关的句子来理解,并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学了课文,我想对费奥多罗夫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费奥多罗夫的老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拓展延伸

联系实际说说你的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发现,并以《童年趣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9.《儿童诗两首》导学案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反问

①阳光从脚尖悄悄地爬上膝盖。

()

②孩子们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③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能追得上?

1.自由朗读全诗,理解诗歌大意。

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朗读《童年水墨画》,试着在每节的标题后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概括主要内容。

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等。

边读边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

1.默读诗歌,画出诗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

2.反复朗读两首儿童诗,比较:

这两首儿童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第一首儿童诗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

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

“悠呀,悠──”“长呀,长──”这样的语句。

模仿《我想》的诗歌结构,仿写几小节诗歌,记录下你的童年梦想。

  

1.读下面两首小诗,读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我是一条比目鱼

作业本下/藏着一本书/我悄悄地看/轻轻地翻/老师走过来/我赶紧提起笔//我是一条比目鱼/一只眼睛看老师/一只眼睛看书。

长和短

星期一很长/星期天很短/上课很长/看动画片很短/家里吃饭很长/吃肯德基很短/奇怪/为什么时间也有长有短?

2.交流欣赏课后搜集的儿童诗。

参考答案:

5.《古诗词三首》

1.牧童蓑衣遮挡醉酒相媚好

(1)童年天真、顽皮

(2)无忧无虑、聪明可爱、顽皮淘气(3)牧童晚归休憩 

景情人物声音远近

3、四、五题略

6.《冬阳童年骆驼队》

二题略

 1.

(1)课文以季节的推移为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

①冬天“我”看骆驼咀嚼(4自然段)②“我”关于骆驼系铃铛的想象(5-9自然段)

③冬春之交骆驼脱毛的情景(10自然段)④夏天不见骆驼的影子(11-14自然段)

2.林海音《城南旧事》自传体北京城南

四、五题略

7.《祖父的园子》

二、基础达标

(1)蚂蚱(zà

(2啃(kěnkěng)了。

(3)樱(yīngyīn)桃树。

(1)因为所以

(2)虽然但是

(3)不但而且

(4)既也

3、初读感知

在祖父的园子里玩耍的情景:

1观赏小昆虫,大榆树

2跟随外祖父栽花,拔草,种菜,铲地

3误把狗尾草当谷穗留下不铲除

4摘吃黄瓜,追逐蜻蜓,捉玩蚂蚱

5用瓢舀水往天空扬

6沐浴阳光,感受花、鸟、果、虫的自由

7用草帽遮脸睡觉

自由自在,快乐无忧

四、五、六题略

8.《童年的发现》

胚胎祸患天赋痴迷厘米羞愧

随心所欲

绞尽脑汁

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讲了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9.《儿童诗两首》

2、基础达标

拟人比喻反问

三、四、五题略

修订人:

静宁县德顺小学米玮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设计

10.《杨氏之子》导学案

1.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参考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生活情趣。

liá

nghuì

nǎiqí

n

()国恩()造()()兄家()

2.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梁国杨氏(sì

shì

)之子九岁,甚(shè

nshè

ng)聪惠。

孔君平诣(zhǐyì

)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wé

iwè

i)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yīngyì

ng)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í

nqí

ng)。

3.选择正确的解释。

闻:

A听见B听见的事情、消息C有名望的D用鼻子嗅E姓

(1)你好,今天有幸能见到你本人,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2)西湖是全国闻名的风景区。

(3)你知道吗?

今天晚间的新闻真耐人寻味。

(4)你闻出这是什么味了吗?

(5)闻家的人都搬到外省去了。

1.《杨氏之子》选自()朝()的《世说新语》。

这是一部记载()的小说。

本文讲的是()的故事。

本文通过()和()的对话,说明杨氏子的()。

2.默读课文,对照注释,弄懂每句话的意思,并思考课文通过一件什么事表现了杨氏之子的“甚聪惠”?

1.文中说杨氏子“甚聪惠”,你从哪里体会到他的聪惠呢?

2.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和同桌伙伴交流阅读心得。

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后,他会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