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辽宁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1521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辽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辽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辽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辽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辽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辽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辽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辽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辽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辽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辽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辽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辽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辽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辽宁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辽宁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辽宁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辽宁Word文档格式.docx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文学借文字思想情感;

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情感还没有凝练。

A.所以必须表现透彻B.虽然必需表示精确

C.虽然必须表现精确D.所以必需表示透彻

4.下列语句中熟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不是笼统地反对在文学作品中使用方言,因为适当地使用方言,能够使人物形象鲜活,乡土气息浓郁;

我只是反对不分青红皂白地在文学作品中滥用方言,因为方言过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理解。

B.昨天早晨,我和多年失去联系的小刘在街上不期而遇,开始都觉得面熟,却不敢相认。

“这可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啊!

”当彼此叫出名字后,他笑着说。

C.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20多年前,两人产生了矛盾,一直互不理睬。

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两人和好如初,白头如新,大家也为之高兴。

D.他们常年在恶劣的环境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尽管如此,他们从未退缩过,仍然坚苦卓绝地奋斗着,并乐此不疲。

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5.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每一种话语体系,都代表了特定的视界。

②我们说了上千年的古话,说了上百年的洋话,被迫形成了一种优势:

说洋话,古人说不过我们;

说古话,洋人说不过我们。

③用洋人的视界看古事,用古人的视界看洋事,都可能看到当事人看不到的东西。

④这是一个巨大的创新空间。

⑤我们可以有两个视界,两个既有重合之处,又有独到之处。

⑥更何况还有他们未曾见过的中国新事。

⑦创新来源于新发现,或者看到了新东西,或者看到了旧东西的新空间。

A.②①⑤③⑥④⑦B.①⑤②③④⑦⑥

C.⑦④②①③⑥⑤D.①⑤③⑥②④⑦

6.对下列语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些文字拙劣的、词不达意的、欠通的语句密密麻麻,作者有点像是骑在“文字”这匹未驯的马上,马乱蹦乱跳,把他掀下来了。

“‘文字’这匹未驯的马”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给抽象的事理以形象的解说,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同时也耐人寻味,给人以艺术享受。

B.南面,则是苍茫无垠的渤海,这万里长城,从燕山支脉的角山上直冲下来,一头扎进了渤海岸边,这个所在,就是那有名的老龙头,也就是那万里长城的尖端。

这句话中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用“直冲下来”“一头扎进”给静态的“万里长城”以动态的描写。

语言表达既生动优美,新奇鲜活,又简洁明快,直截了当,激发了读者的艺术联想。

C.你看那黑土呵,黑得这样油光光,乌亮亮,真叫人看不够,爱不够!

我忽然想起一句民谚,这样的土地,种上车杠能发芽,插下扁担会结瓜。

语段中引用的民谚运用了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既生动地突出了土地肥沃、能种出好庄稼的特征,又抒发了作者对黑土地挚爱的情怀,同时还增强了语言的对称美。

D.不是有无数人在讴歌那光芒四射的朝阳、四季常青的松柏、庄严屹立的山峰、澎湃翻腾的海洋吗?

不是有好些人在赞美那挺拔的白杨、明亮的灯火、奔驰的列车、崭新的日历吗?

这里连用两个反问,并套用了排比,既起到强调语意、强化语势的作用,又使语言表达跌宕有致,同时也抒发了强烈的感情。

此外,还使语言富有整齐美和节奏感。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澄明的夜空给予人们宇宙的宁静感是一个错觉,宇宙本身就是从混乱中诞生,也可能最终走向一个混乱的结局。

虽然这个理论从根本上背离从古典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关于宇宙是最完美的艺术作品的概念,要接受它有一定的难度,但这毕竟是客观存在。

20世纪物理学大师劳厄说过一番话,对于如何看待物理学中关的观念的发展和变迁是很有见地的。

他说:

“物理学从来不具有一种对一切时代都是完美的、完满的形式;

而且它也不可能具有完美的、完满的形式,因为它的内容的有限性总是和观察量的无限丰富的多样性相对立的。

如果把劳厄话中物理学这个词儿改成艺术,把观察量这个词儿改成艺术对象,于是他的话变成:

“艺术从来不具有一种对一切时代都是完美的、完满的形式;

而且它也不可能具有完美的、完满的形式,因为它的内容的有限性总是和艺术对象的无限丰富的多样性相对立的。

”这番话对于如何看待艺术中关的观念不是同样很有见地的吗?

是不是一切新的探索最终都归结到美呢?

不一定。

在艺术上如此,在科学上也如此。

在科学上一切探索都最终要受实验的考验,而在艺术上则是时间的考验。

如果它们确是被挖掘到的世界的一个新的方面,那它们是美的。

美不能先验地规定,就像毕达哥拉斯和开普勒那样。

大师也会犯错误的,有时还是大错误。

20世纪的一位数学大师外尔说:

“我的工作总是尽力把真和美统一起来,但当我不得不在两者中选一个时,我通常选择美。

正是他关于美的先验的标准使他相信左和右在宇宙里是对称的,从而放弃了他发现的一个重要理论——中微子的两分量理论,在这个理论中左和右是完全不对称的。

然而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工作证明,这个被发现者放弃的理论其实是正确的。

外尔的观点在科学界是很典型的,他的朋友爱因斯坦也是一样,爱囚斯坦认为,美是探求理论物理学中重要结果的一个指导原则。

不过,在平衡美学的追求与科学的探索时,我想,当年第谷对开普勒的忠告是非常值得记取的。

在回顾已经过去的20世纪时,人类有理由为文明在这一百年里的突飞猛进感到自豪,但是也应当充分地认识到一个事实,就是我们解决的问题远没有我们发现的问题多,我们驰骋过的领域远没我们未曾涉足的领域大,这就是今后艺术和科学继续发现的根据,也是今后人们美学观要继续发展的道理。

也许科学和艺术在一点上有很大的差异,那就是,重大的艺术成就总是给人们带来慰藉,而重大的科学成就则并非必定如此。

不过,从美的观点来看,怡人的美和悲怆的荚同样动人,同样有追求的价值。

7.下列有关“美”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美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应该是先验的规定。

B.美是探求理论物理学中重要结果的一个指导原则。

C..美和真在科学研究领域中有时是可以统一的。

D.经受住实验和时间考验的探索才是美的。

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事实表明,一切新的探索最终不是怡人之美,便是悲怆之美。

B.重大科学成就和重大艺术成就的差异就在于前者不能给人们带来慰藉。

C.宇宙从混乱状态中诞生,也必将走向一个混乱的结局。

D.人类未知的领域十分广阔,可以设想,人们的美学观也会得以继续发展。

9.本文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A.科学与艺术的关系B.物理学与美学的关系

C.探索与美的关系D.真与美的关系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劳厄对于物理学中美的观念很有见地,这表明他对于如何看待艺术中美的观念同样是很有见地的。

B.重大的艺术成就和重大的科学成就都值得人们去追求,因为从美的观点来看,怡人的美和悲怆的美同样动人。

C.科学的发现往往具有完美的、完满的形式,因为它的内容的有限性总是和世间事物的无限丰富的多样性相对立的。

D.第谷在平衡美学的追求和科学的探索方面的建议是非常有道理的,并且对开普勒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

其先为农为儒,不恒其业。

道少纯厚,好学能文,不耻恶衣食,负米奉亲之外,唯以披诵吟讽为事,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①也。

寻荐为霸府从事,俄署太原掌书记,时庄宗并有河北,文翰甚繁,一以委之。

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

庄宗怒曰:

“孤为效命者设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镇,令三军别择一人为帅,孤请归太原以避贤路。

”遽命道对面草词,将示其众。

道执笔久之,庄宗正色促焉,道徐起对曰:

“道所掌笔砚,敢不供职。

今大王屡集大功,方平南寇,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言,喧动群议,敌人若知,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

幸熟而思之,则天下幸甚也。

”俄而崇韬入谢,因道之解焉,人始重其胆量。

明宗入洛,遽谓近臣安重诲曰:

“先帝时冯道郎中何在?

”重诲曰:

“近除翰林学士。

”明宗曰:

“此人朕素谙悉,是好宰相。

”未几,迁中书侍郎、刑部尚书平章事。

凡孤寒士子,抱才业、素知识者,皆与引用,唐末衣冠,履行浮躁者,必抑而置之。

有工部侍郎任赞,因班退,与同列戏道于后曰:

“若急行,必遗下《兔园册》②。

”道知之,召赞谓曰:

“《兔园册》皆名儒所集,道能讽之。

中朝士子止看文场秀句,便为举业,皆窃取公卿,何浅狭之甚耶!

”赞大愧焉。

天成、长兴中,天下屡稔,朝廷无事。

明宗每御延英,留道访以外事,道曰:

“陛下以至德承天,天以有年表瑞,更在日慎一日,以答天心。

臣每记在先皇霸府日,曾奉使中山,径井陉之险,忧马有蹶失,不敢怠于衔辔,及至平地,则无复持控,果为马所颠仆,几至于损。

臣所陈虽小,可以喻大。

陛下勿以清晏丰熟,便纵逸乐,兢兢业业,臣之望也。

”明宗深然之。

(节选自《旧五代史·

冯道传》)

[注]①湛如:

安然。

②《兔园册》:

书名,即《兔园册府》,唐人编著,五代时流行民间,为村塾童蒙读本。

今佚。

1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恒其业恒:

固定

B.可以喻大喻:

比喻

C.道能讽之讽:

背诵

D.遽命道对面草词遽:

立即

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果为马所颠仆吾属今为之虏矣

B.不敢怠于衔辔少益耆食,和于身也

C.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D.一以委之将以衅钟

13.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冯道有胆量的一组是

①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也

②崇韬所谏,未至过当

③唐末衣冠,履行浮躁者,必抑而置之

④道所掌笔砚,敢不供职

⑤何浅狭之甚耶

⑥陛下勿以清晏丰熟,便纵逸乐

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⑥D.①④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是有才学、有知识的穷书生,冯道都予以引荐和任用。

B.任赞的戏语是讥讽冯道选拔和任用人才的水平不高。

C.冯道以其胆识劝谏庄宗,并指出了庄宗所为的不妥之处。

D.冯道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规劝明宗要日慎一日,居安思危。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8分)

四、(22分)

1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断句。

(4分)

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

16.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俄而崇韬人谢,因道之解焉。

(3分)

(2)陛下以至德承天,天以有年表瑞。

17.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舟下建溪

宋·

王安石宋·

方惟深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

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

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

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2)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

为什么?

请简要赏析。

18.填空。

(任选两小题)(4分)

(1)中唐诗人笔下的“草色遥看近却无”与盛唐诗人王维诗中的“白云回望合,”有异曲同工之妙,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2)南宋词人在《扬州慢》中有“过春风十里,”之句,描绘了战争洗劫后扬州城的荒芜景象,令人感叹。

(3)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加西亚·

马尔克斯是—(填国家名)人,其小说《》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切梦刀李健吾

不知道什么一个机会,也许由于沦陷期间闷居无聊,一个人在街上踽踽而行,忽然来到一个旧书摊头,在靠外的角落,随时有被人踩的可能,赫然露出一部旧书,题签上印着《增广切梦刀》。

梦而可切,这把刀可谓锋利无比了。

一个白天黑夜全不做梦的人,一定是一个了不起的勇士。

能够做到这步田地的,勇士两个字当之无愧,我们常人没有福分妄想这种称谓,因为一方面必须达观如哲学家,一方面又必须浑浑噩噩如二愣子。

当然,这部小书是为我们常人做的,作者是一位有心人,愿意将他那把得心应手的快刀送给我们这些太多了梦的可怜虫。

我怀着一种欣喜的心情,用我的如获至宝的手轻轻翻开它的皱卷的薄纸。

原来这是一部详梦的伟著,民国六年问世,才不过二十几个年头,便和秋叶一样凋落在这无人过问的闹市,成为梦的笑柄。

这美丽的引人遐想的书名,采取的是《晋书》关于王浚的一个典故。

“浚夜梦悬三刀于卧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浚惊觉,意甚恶之。

主簿李毅再拜贺曰:

三刀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监益州乎?

及贼张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果迁浚为益州刺史。

在这小小得意的故事之中,有刀也在梦里,我抱着一腔的奢望惘然如有所失了。

梦和生命一同存在。

它停在记忆的暖室,有情感加以育养:

理智旺盛的时候,我以为我可以像如来那样摆脱一切挂恋,把无情的超自然的智慧磨成其快无比的利刃,然而当我这个凡人硬起心肠照准了往下切的时候,它就如诗人所咏的东流水,初是奋然,竟是徒然:

“抽刀断水水更流。

有的时候,那就糟透了,受伤的是我自己,不是水:

“磨刀呜咽水,

水赤刃伤手。

于是,我学了一个乖,不再从笨拙的截击上下工夫,因为那样做的结果,固然梦可以不存在了,犹如一切苦行僧,生命本身也就不复在人世存在了,我把自然还给我的梦,梦拿亲切送我做报答。

我活着的勇气,一半从理想里提取,一半却从人情里得到。

而理想和人情是我梦的弼辅。

说到这里,严酷的父亲,在我十三岁上就为人杀害了的父亲,可怜的辛劳的父亲,在我的梦里永远拿一个笑脸给他永远没有出息的孩子。

我可怜的姐姐,我就那么一位姐姐,小时候我曾拿剪刀戳破她的手,叫她哭,还不许她告诉父亲,但是为了爱护,她永远不要别人有一点点伤害我,就是这样一位母亲一样的姐姐,终于很早就丢下我去向父亲诉苦,一个孤女的流落的忧苦。

他们活着……全都活着,活在我的梦里……还有我那苦难的祖国,人民甘愿为她吃苦,然而胜利来了,就没有一天幸福还给人民……也成了梦。

先生,你有一把切梦刀吗?

把噩梦给我切掉,那些把希望变成失望的事实,那些从小到大的折磨的痕迹,那些让爱情成为仇恨的种子,先生,你好不好送我一把刀全切了下去?

你摇头。

你的意思是说,没有痛苦,幸福永远不会完整。

梦是奋斗的最深的动力。

那么,卖旧书的人,这部《切梦刀》真就有什么用处,你为什么不留着,留着给自己使用?

你把它扔在街头,夹杂在其他旧书之中,由人翻拣,听人踩压,是不是因为你已经学会了所有的窍门,用不着它随时指点?

那边来了一个买主。

“几钿?

“五百。

“贵来!

”他惘惘然而去。

可怜的老头,《切梦刀》帮不了你的忙,我听见你的沙哑的喉咙在吼号,还在叹息:

“五百,两套烧饼啊!

(文章有删节)

19.以“理想和人情”为“弼辅”的“梦”,在文中具体指哪些内容?

请分条列述。

20.作者赋予了“切梦刀”怎样的含义?

请根据文意加以阐释。

21.文中写到“姐姐”的死,没有直接用“去世”等字眼儿描述,这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请简要赏析。

22.如果将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删去,好不好?

六、(8分)

23.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

(1)

(2)题。

①今天是大熊猫过生日,②几个好朋友来到他家为他庆贺。

③当大熊猫吹灭生日蜡烛后,④朋友们问他刚才许了什么愿。

⑤“从我懂事时起,就有两个最大的愿望,”⑥大熊猫轻声回答道:

⑦“一个是把我的黑眼圈儿能治好,⑧还有一个是照张彩色照片。

(1)找出在标点、结构等方面有毛病的语句。

(只填序号)(1分)

(2)任选三个有毛病的语句加以修改,不能改变原意。

24.阅读下面一则寓言,用一个精练而深刻的语句总结其寓意。

(不超过10个字)(4分)

螃蟹妈妈对儿子说:

“我的孩子,你别再横爬了,直爬多好看啊!

”小螃蟹回答说:

“好妈妈,一点儿不假。

如果你教我直爬,我一定能学着做。

”螃蟹妈妈用了各种方法尝试直爬都不行,于是她才明白起初那样要求孩子有多愚蠢。

七、(60分)

25.作文。

(60分)

题目:

今年花胜去年红

要求: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1.D2.C3.A4.D5.A6.B

7.C8.D9.C10.B

三、(12分,每小题3分)

11.B12.D13.C14.A

15.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

断句共4处,每处1分。

错一处扣1分。

16.

(1)一会儿,郭崇韬进来向世宗谢罪,通过冯道化解了与世宗的冲突。

译出大意给1分;

“谢”译为表示“谢罪”,“道歉”一类的意思,给1分;

“解”译为表示“化解”“和解”一类的意思,给1分。

(2)陛下用最高道德来承受天命,上天用丰收来显示吉祥。

“承”译为表示“承受”,“秉承”一类的意思,给1分;

“年”译为表示“年成”“收成”一类的意思,给1分。

17.

(1)“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

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氛围”“心绪”各2分。

(2)可以有三种答案:

①“应有”更好。

“应有”二字蕴含丰富,传达出了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影时的复杂心情,其中既有希冀与自信,也有失意与怅惘,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心,可谓传神之笔;

“犹有”二字则无此意趣。

“心情”只要答出其中两个方面即可,不要求全面。

②“犹有”更好。

“犹有”二字,自然道出,却出人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还保存到现在,说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进一步传达出了诗人那种孤寂怅惘的心绪;

而“应有”二字却不能道出此意。

③二者各有其妙。

(理由见上)

只答出哪一个更好而没有具体分析的,不给分。

18.

(1)韩愈青霭入看无

(2)姜夔尽荠麦青青(3)哥伦比亚百年孤独

每空1分。

如果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19.

(1)父亲永远拿一个笑脸给我。

(2)亲人们都活着。

(3)祖国把幸福还给人民。

每答出一个要点或相似表述给1分,全答对给4分。

20.

(1)它是切除“梦”的“利刃”,是由“无情的超自然的智慧”磨成的。

(2分)

(2)人有“梦”,则有痛苦,“切梦刀”就是帮助人们摆脱痛苦的一种工具。

(1分)然而,现实中的人不可能有“无情的超自然的智慧”,因而“切梦刀”也就变得虚无且荒诞,“梦”的切除只能是一种无奈之中的幻想。

(1分)

21.文章没有直接用“去世”等字眼儿描述姐姐的死,这表达出“我”对姐姐爱与悔疚、遗憾与怜惜相互交织的复杂情感。

(2分)姐姐在“我”儿时曾像母亲一样照顾“我”、爱护“我”,忍受不懂事的“我”给她带来的“痛苦”和“伤害”;

而当“我”长大成人意识到这份爱时,孤苦的姐姐早已死去,“我”再没有机会用爱来回报。

同时,姐姐的不幸命运也让“我”在痛惜中更增添了一份深深的遗憾。

22.

(1)不删好。

最后一自然段点明并深化了主题,这可以使文章立意显豁,直接而充分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3分)“五百,两套烧饼”的叹息将“烧饼”与“切梦刀”的价值并置比照,进一步消解了“切梦刀”抚慰心灵、疗治伤痛的意义。

(2)删掉好。

这样可以避免将作者的主观情感直接呈现出来,使文意含蓄,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思索与想像空间。

(3分)“‘贵来!

’”“惘惘然而去”,用金钱衡量“切梦刀”的价值,且言其贵,已经传达出对“切梦刀”意义的怀疑和否定,文章结构至此已经完整,表达也已清楚。

以上两种答案,答出其中一种即可。

只答“不删好”或“删掉好”不给分。

23.

(1)①⑤⑥⑦

全答对给1分。

(2)①今天大熊猫过生日(或:

今天是大熊猫的生日)

⑤我从懂事时起就有两个最大的愿望(或:

从懂事时起,我就有两个最大的愿望)

⑥大熊猫轻声回答道,

⑦一个是能把我的黑眼圈儿治好(或:

一个是把我的黑眼圈儿治好)

只需修改三处。

改对一处给1分,只填序号不给分。

24.身教胜于言教

如超出要求字数,每超过一字扣1分,直至扣完为止。

七、(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